如何看待乐天理性爱国理性看待增材制造技术

十三五”重点规划:我国如何走好增材制造之路?-基础器件-与非网
近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明确部署与安排。其中,()作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技术之一,在《规划》被多次提及强调,足以证明国家对于该技术的重视程度。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重点突破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温合金、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搭建增材制造工艺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工艺技术水平。研制推广使用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他能源驱动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艺装备。加快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及高性能电子枪等配套核心器件和嵌入式软件系统,提升软硬件协同创新能力,建立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交通设备、文化创意、个性化制造等领域大力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增材制造服务业。
大族激光集团副总经理CTO吕启涛(左)和激光3D打印中心总监袁剑(右)
目前,我国增材制造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产业化进程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攻克。另外,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投资&过热&现象已经初显。为此,记者专访了大族激光集团副总经理CTO吕启涛和激光3D打印中心总监袁剑,共同探讨国内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之道。
增材制造引制造业变革
增材制造是一种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型加工制造方式,涉及材料,光电子,软件,机械,工艺等多学科,为制造业提供了新选择。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认为,增材制造是制造业中引领性的共性技术,可以支持产品快速开发以及创新产品的结构设计,带来制造模式的创新,从控形制造走向控性制造,从增量走向增材,从增材走向创材,从&创材&走向&创生&。正是基于此,全球制造业巨头纷纷&拥抱&增材制造技术,而这其中GE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
2012年11月GE收购MORRIS Technologies以及其兄弟公司Rapid Quality Manufacturing(RQM)。2013年8月,GE完成了对航空航天业务服务商Avio S.p.A的收购,其为通过EMB和粉末床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航空零部件的领导者。近期GE继续强化对Arcam 和Concept Laser的收购,将为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增材制造设备与材料的供应商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西门子、惠普、通快、理光等企业在增材制造领域都进行了相关尝试。
大族激光布局3D打印
&近几年,增材制造技术风靡全球是一种必然趋势。&大族激光集团副总经理CTO吕启涛博士认为:&增材制造技术自9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多年的持续攻关,在关键技术、核心器件及材料等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对于传统制造方式,增材制造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复杂结构零部件制造需求,这也是GE大规模布局增材制造的原因。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逐渐认识到该技术所带来的效益提升,增材制造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为此,全球主要国家对于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也做了重点规划,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规划中都有涉及。大族激光作为全球知名激光装备提供商,一直践行智能制造及产业升级的理念,在增材制造领域也是早有布局。&
国内亟待突破源头技术
我们都知道,金属增材制造被认为是该领域难度最高的技术,同时也是代表一个国家增材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主要有两大方向,一种是以激光作为能量源的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激光近净成形(LENS)技术。另一种则是以高能电子束为能量源的电子束熔化(EBM)技术。二者互为补充,但主流的还是以激光作为能量源的增材制造技术。事实上,在增材制造的各种技术路线中,激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族激光掌握3D打印源头技术
虽然,我国在增材制造领域进入很早。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欧美国家掌握了设备、材料、软件、工艺等核心技术,并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商业模式,优势非常明显。对此,吕启涛博士态度明确地指出:&源头技术和材料问题不解决,国内增材制造产业很难取得好的发展,只能受制于人。这也是大族激光选择进入增材制造领域的原因,早在10年前大族激光就开始研发3D增材制造技术&&激光熔覆。基于在激光器、运动控制、机械机构、软件开发、工艺研究以及材料领域雄厚的技术积累,加之客户端的需求反馈,大族激光未来将逐步加大增材制造领域的布局。目前大族激光钣金事业部,主要聚焦于大功率增材制造领域,激光3D打印中心主要聚焦于中小功率增材制造领域,业务上形成互补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走材料自主研发的道路,使得材料与设备完美匹配,打破了国际垄断,真正为客户创造了价值。&
随后,大族激光3D打印中心总监袁剑先生也补充道:&得益于大族激光在源头技术的掌握与突破,公司增材制造业务方面发展迅速,已经开展了多种技术路线及打印设备的研发工作,涵盖了目前市场上具有成熟应用的绝大多数工业级3D打印技术领域,例如基于LENS技术、SLM技术、DLP技术与3DP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2015年推出了三维五轴联动3D打印系统,2015年率先推出了采用DLP技术的睿逸系列树脂3D打印机,2016年先后推出采用SLM技术的金属3D打印机、大幅面面曝光树脂打印机以及采用3DP技术的砂型3D打印机。在前沿研发领域,大族激光3D打印中心持续关注最新的3D打印技术,目前已经完成了自主研发的连续液面成型设备的工艺测试,成型效率比传统3D打印设备提高了数十倍。&
找准市场才能最终胜出
&大族激光之前也有收购Concept Laser公司的想法,但是在经过细致考量之后还是放弃。&对此,吕启涛博士解释道:&现在GE收购Arcam 和Concept Laser公司,主要是因为GE身处于航空制造领域,对于增材制造有应用需求,这才是它不惜重金收购的原因。如果大族激光收购了Concept Laser公司,在技术方面确实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没有应用市场资源支撑,再好的技术也将无用武之地。&
在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很多科研院所都有一定积累,但是市场化方面比较滞后,从而限制了产业进一步发展。吕启涛博士认为:&增材制造作为一项前瞻性,战略性技术,其工程应用性很强,领域跨度很大,对未来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的发展十分重要。除了需要加强增材制造技术,工艺,装备及相关材料的研究之外,找准应用市场及产业化方向至关重要。大族激光作为一个激光行业的领先者、一个装备制造行业负责任的企业,在增材制造领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改进现有技术,从加工精度、生产效率、材料使用性能等方面提高现有技术水平。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最近技术进展,增加自身技术储备。&
对于增材制造未来发展规划,袁剑先生也做可详细解读:&大族激光始终坚持以市场应用为主导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与传统工艺领域并产业化,向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国内著名研究机构与院所深度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使高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成为公司研发的强大助推力。2017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金属3D打印机及光敏树脂3D打印机,该两款主要针对医疗、牙科及珠宝行业,其中光敏树脂3D打印机的应用预计将会在上述行业有爆发性增长。此外,我们将推出砂型3D打印机,定位于金属铸造行业,推出多种型号的光敏树脂3D打印机,适用面将扩展到手板制作、原型设计以及工业用零件的直接生产。&
近几年来,增材制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升温,产业规模也进一步扩大。麦肯锡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3D打印可能产生高达5500亿美元的效益。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随着《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国内增材制造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正如大族激光集团副总经理CTO吕启涛博士所言,掌握源头技术、攻克材料难题、以市场为导向才是国内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之道。盲目跟进及投资,并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更多最新行业资讯,欢迎点击与非网!
与非网专栏作者招募
你也许是工程师甲,每天默默画电路板、写代码;
你也许是高校老师乙,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你也许是项目经理丙,每天为得到客户认可而赶工、奔忙;
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只要你是电子领域的从业者,就一定有对这一行业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炼成资深行业观察家,如老师那样真知灼见;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业趋势,如侃侃而谈;
可能你精通某一项技术,如那样精讲技术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发现身边的工程师故事,如般娓娓道来。
也可能你和他们都不同,有自己想发表的观点,这样的你都是我们在等的人,只要你准备好了,&与非网专栏作者&就会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不再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而是工程师和电子产业的发言人。
我们给专栏作者的展示机会:
1. 与非网主站【与非原创】栏目的集中展示:
2. 与非网主页:首页焦点、行业发现的重点推荐
3. 与非网微信:原创推送,直达核心行业读者
4. 如果专栏内容热度很高,我们还可以帮助联系相关出版社洽谈集结出版。
成功取决于行动力,赶紧将你的职场态度和行业观点进行整理、提炼成专栏大纲吧,以&专栏作者+大纲名称&为主题,发送到:(请将#替换为@)即可,或者你还有些疑惑想更多了解专栏作者的情况,也可以加小编的微信+qq:详谈。
与非网专栏作者,我们等你!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青海省人民医院颌面外科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田磊教授指导下,科主任刘世杰及其团队完成一例利用3D打印技术+血管化髂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
发表于: 12:40:30
3D打印技术是运用粉末状的金属或者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打印来构造成物体的技术;也就是打印成三维的立体物件,它可以打印出汽车、步枪、甚至还能打印出房子。
发表于: 12:35:12
也许很多人认为AI离艺术圈还很远。实际上,AI已悄悄进入艺术行业的策展、创作等链条。
发表于: 13:19:53
近日,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别的硅胶压力传感器。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透过 3D 打印方式直接打印在人的手上。
发表于: 09:34:56
为推动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高[2017]92号,以下简称《专项规划》)。
发表于: 08:45:00
IC设计服务厂创意积极冲刺先进制程技术,目前已完成7奈米实作初版流程,7奈米预计2018年量产。
发表于: 13:20:57
日,全球著名的电子产业链效率方案供应商SupplyFrame公司旗下中文电商平台买芯片网(Bom2Buy)与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业顶尖工程设计资源与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 共同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聚焦于电子元器件供应链,旨在整合分销商与电商平台的优质资源
发表于: 11:26:53
三星SDS当天表示,已与中国物流企业嘉里大通签订合作协议,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
发表于: 10:57:11
语音已经逐步成为人们与人工智能互动的重要界面。人工智能不仅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掀开了计算行业的新篇章。谷歌绝不能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生态系统大战中失败。
发表于: 10:29:11
想要显著提高新型信息处理系统的能源效率和性能,需要具有独特特征设备,而且很可能是基于非常规机制的设备。除了目前在缩放CMOS和常规架构中的研究需求和挑战之外,新型器件还要考虑诸如神经形态架构等替代架构的优势和要求。
发表于: 10:06:20
芯片老大位置该谁坐了……
20:00:00针对开源硬件Arduino便捷灵活、方便上手、开放性强的特点和WIFI芯片ESP8266高度集成、前期开发时间短、性价比高的特点,本课程讲师将分享如何利用Arduino IDE开发8266系列芯片的相
现在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12]
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来台演讲中就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
20:00:00对于每一位电子专业的学生而言,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件不容错过的大事儿。赛前该如何准备?如何在四天三夜内完成比赛规定的题目?该系列直播,将围绕“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做一次全方位的系统备战,从工具使用到技能
21:00:00本节课讲基于STM32的幻彩灯的驱动程序编写,在实现驱动程序之后会设计几个简单的闪烁模式并实现。
19:00:00CANoe是德国Vector公司出的一款总线开发环境,全称叫CAN open environment,主要用于汽车总线的开发而设计的。CANoe的前期是为了对CAN通信网络进行建模、仿真、测试和开发,
旗下网站: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铝合金电弧填丝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航天制造技术》2016年03期
铝合金电弧填丝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摘要】:如何实现对铝合金电弧填丝增材构件内部气孔缺陷、外部成形及构件力学性能的有效控制是铝合金电弧填丝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研究团队在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气孔缺陷控制、成形及组织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合理控制过程特征参数(电弧热输入、送丝速度、运动速度、保护气体流量等)可实现对铝合金内部气孔及成形尺寸的有效控制,为深入开展大尺寸铝合金构件电弧填丝增材制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V261【正文快照】:
1引言电弧填丝增材制造(Wire+Arc AdditiveManufacturing,WAAM)是一种以非熔化极、熔化极或等离子弧等电弧作为热源,通过不断熔化丝材逐层堆积成形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形尺寸大、设备简单、制造成本低、材料利用率和沉积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可实现高质量金属零件经济快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从保强;丁佳洛;;[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计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姜云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从保强;苏勇;齐铂金;赵罡;王强;祁泽武;;[J];航天制造技术;2016年03期
黄春平;黄硕文;刘奋成;;[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发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王计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毕凯强;[D];南昌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正扬;朱鸣芳;戴挺;;[J];金属学报;2013年09期
许良红;田志凌;张晓牧;彭云;;[J];焊接学报;2006年12期
邢俊德;[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刘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姜云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胡建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张强;[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张光云;[D];南昌大学;2008年
鄢国平;[D];南昌大学;2005年
丁冬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李建强;[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建华;[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4年06期
刘雨佳;刘建华;;[J];航空制造技术;2009年16期
,胡席远;[J];航空制造技术;2002年11期
许飞;;[J];现代制造;2008年33期
许飞;陈俐;巩水利;李晓延;杨璟;;[J];新技术新工艺;2008年10期
;[J];机电新产品导报;1994年04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国振;王春明;王军;杨上陆;胡席远;;[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毓新;王文成;吴毅雄;;[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张松;吴世凯;陈铠;肖荣诗;;[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松;吴世凯;陈铠;肖荣诗;;[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周兵风;王平;;[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余阳春;[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封小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家河;[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王孝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张登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郑哲文;[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王诗洋;[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5年
赵振龙;[D];吉林大学;2012年
许飞;[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周礼龙;[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任跃冲;[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何涛;[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全面解析增材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
  OFweek网讯:(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近二十年来,AM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三维打印(3D Printing )&、&实体自由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之类各异的叫法分别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这一技术的特点.  增材制造技术是指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由零件三维数据驱动直接制造零件的科学技术体系。基于不同的分类原则和理解方式,增材制造技术还有快速原型、快速成形、快速制造、3D打印等多种称谓,其内涵仍在不断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展,这里所说的&增材制造&与&快速成形&、&快速制造&意义相同。  工业化的LSF-V大型激光立体成形装备所谓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就是一种三维实体快速自由成形制造新技术,它综合了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数字化信息和控制、激光技术、机电技术和材料技术等多项高技术的优势,学者们对其有多种描述。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黄卫东教授称这种新技术为&数字化增材制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宋天虎秘书长称其为&增量化制造&,其实它就是不久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三维打印&技术的一种。西方媒体把这种实体自由成形制造技术誉为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  关桥院士提出了&广义&和&狭义&增材制造的概念(如图所示),&狭义&的增材制造是指不同的能量源与CAD/CAM技术结合、分层累加材料的技术体系;而&广义&增材制造则以材料累加为基本特征,以直接制造零件为目标的大范畴技术群。如果按照加工材料的类型和方式分类,又可以分为金属成形、非金属成形、生物材料成形等(如图所示)。  一是材料单元的控制技术。即如何控制材料单元在堆积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是一个难点,例如金属直接成型中,激光熔化的微小熔池的尺寸和外界气氛控制直接影响制造精度和制件性能。  二是设备的再涂层技术。增材制造的自动化涂层是材料累加的必要工序,再涂层的工艺方法直接决定了零件在累加方向的精度和质量。分层厚度向0.01mm发展,控制更小的层厚及其稳定性是提高制件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关键。  三是高效制造技术。增材制造在向大尺寸构件制造技术发展,例如金属激光直接制造飞机上的钛合金框睴结构件,框睴结构件长度可达6m,制作时间过长,如何实现多激光束同步制造,提高制造效率,保证同步增材组织之间的一致性和制造结合区域质量是发展的难点。  此外,为提高效率,增材制造与传统切削制造结合,发展材料累加制造与材料去除制造复合制造技术方法也是发展的方向和关键技术。
责任编辑:luojing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3D打印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性看待萨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