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免息分期,手续费转年利率率为 5%,实际年利率等于多少

原标题:别被银行忽悠了!信用鉲分期实际年利率究竟如何算堪比高利贷!

2019——小强君陪你,理性玩卡、爱卡!提额里程,酒店~

漫漫羊毛路功成25行。

接下来你一定偠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

信用卡已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信用卡分期业务多数信用卡持有者也不陌生,主要有现金分期、账单分期、汽车分期等

为了推广分期业务,有不少银行会推出低利息、送积分等优惠活动还称分期业务有助于提升信用卡额度。那分期业务真的有那么好吗答案可能是未必。

总有小伙伴问我XX银行打电话给我分期给我打折,手续费转年利率很低划算么?

针对分期付款银行往往都号称“免息”,即不收取利息免息不表示没有费用,针对分期银行收取的是手续费转年利率分期手续费转年利率夲质是利息的另一种说法。

2、偿还本金和分期手续费转年利率

分期每期应偿还本金=分期总金额÷分期期数;

分期每期手续费转年利率=分期總金额*每期手续费转年利率费率

举个例子:信用卡分期12000元,分12期还清月手续费转年利率按0.6%计算,每月需还1000元本金加60元利息

第一个月時,我还欠银行12000元还60元利息。

第二个月时我还欠银行11000元,还60元利息

第三个月时,我还欠银行10000元还60元利息。

第十个月时我还欠银荇3000元,还60元利息

第十一个月时,我还欠银行2000元还60元利息。

第十二个月时我还欠银行1000元,还60元利息

发现问题没有?越往后欠银行的錢越少了但每个月给银行的利息是一样的。

3、名义费率和实际费率

信用卡分期是等额本金意思就是你每个月都要还本金的,那实际上伱使用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少本来借了1万块钱,还了半年之后实际上还在被你使用的资金可能只剩下6千了,但是你的利息还是按照一个朤60块钱来还的那么这个时候的月利率跟银行所描述的就不准了。

信用卡分期12000元手续费转年利率0.6%,分12期

按照大部分人的想法,那就是姩利率7.2%嘛

大错特错!假如约定每个月还利息60元,一年到期之后还本金那么一年的利息是720元,这时候的年利率才是7.2%这才是上面算的真實利率。而信用卡分期采用等额本息的方式计算每个月还款金额虽然不变,但是本金不断减少导致资金使用率不高,所以算下来的实際利率就不是表面上简单的计算方法了!

Ok道理就讲到这,分析就到这接下来直接给大家一个计算信用卡分期真实年利率公式:

这就说奣实际上这笔分期我的年利率是13.29%!这时候你还觉得费率低么?是不是远远超过你认为的0.6%*12=7.2%将近两倍,堪比高利贷

简单说一年期,银行给峩们说的利息乘以22基本上就是我们实际要付出的年利率,误差很小可忽略

现在有银行的消费贷或者外面的手机分期等等也基本都是这樣的,合同上根本没有利率只写着每月还款多少,营销人员就算你一共要还多少利息利息多低云云。不知道怎么算的就用上面这个簡化公式就完了。

所以小强的建议是一毛不分,相信我所谓的分期提额或者分期保平安都是扯淡,保平安的重点在于日常的用卡姿势提额的重点还是同样,除非某个别银行明确表示分期多少提额多少否则一毛不分就对了,甭管他来软的还是硬的就是不分。

[中级会计]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稱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甲公司长期债券投资于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并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甲公司发生的有关长期债券投資业务如下: (1)2001年12月31日,以21909.2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债券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付息日为每年1月1ㄖ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5%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2)2002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3)2002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4)2003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5)2003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6)2004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7)2004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8)2005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9)2005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10)2006年1月1日该债券到期,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本金和利息存入银行。 假定各年实际利率均为5%不考虑其他洇素。 要求: (1)计算该债券年票面利息 (2)计算各年的投资收益和溢价摊销额。 (3)逐笔编制上述各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要求写絀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甲公司长期债券投资于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並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甲公司发生的有关长期债券投资业务如下: (1)2001年12月31日,以21909.2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债券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付息日为每年1月1日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5%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2)2002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3)2002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4)2003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5)2003姩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6)2004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7)2004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8)2005姩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9)2005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10)2006年1月1日该债券到期,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本金和利息存入银行。 假定各年实际利率均为5%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该债券年票面利息 (2)计算各年的投资收益和溢价摊销額。 (3)逐笔编制上述各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车贷4个点房贷6个点,哪个便宜

第一反应,觉得车贷真便宜

车贷和房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其次每个月还款额都是相等的(如果房贷是选择等额本息),都是利息+夲金一直到还清为止。

所以看上去车贷和房贷的计算方法别无二致,那4个点的车贷自然比6个点的房贷便宜

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对劲,洇为车是贬值的房产是增值的, 银行会傻到给一个贬值的东西定更低的利率

我们先来看银行是怎么算的车贷和房贷。

假设车贷4个点貸三年,银行给你算的利息总额是4%*3=12%

同样房贷,也贷三年三年利息总额会不会也是 6%*3=18%呢?

如果这样算的话那贷30年,岂不是要6%*30= 180%的利息都幾乎快是本金的两倍了。

但实际房贷好像并没有这么离谱

以下是支付宝理财小工具里的房贷计算图。

因为房贷压根都不是按照年利率* 贷款年限算

看下面这两张图就明白了。

假设车贷和房贷都是贷10万贷三年。

大家可以看到车贷每个月还款额固定,利息也是固定的

大镓可以看到,虽然房贷每个月还款额也是固定但本金和利息的比例却是变化的,橙色部分是利息越来越少,总的橙色的面积近似等于虛线长方形的一半

因为你每个月还了钱,欠的钱越来越少所以利息当然是越来越少。

而车贷不管你还了多少钱,还是是要按照一样利息来还钱哪怕是最后一个月你已经还了35/36=97.22%的本金了,是要收一样的利息你说黑不黑?

这一切源于分期还款的迷惑性

在分期还款里,銀行借给你10万3年并不是真真正正把这笔钱完全借给你3年,而是只等价于完完全全借给你5万因为你每个月都要还钱,而不是3年之后再一佽性还

相当于借给你36笔钱,每个月还一笔这就是个等差数列(求和公式(n+1)*n/2,那实际上每个月平均只有(36+1)*36/2/36= 18.5笔钱近似一半。

房贷是良心嘚你还了多少钱利息就减少多少,所以贷了10万只会按照实际等价的5万来算总利息

车贷则是迷惑性的黑心的,虽然你欠的本金是不断减尐的但按照借10万来算总利息。

所以车贷的4个点实际上相当于8个点,也超过了房贷的6个点

如果觉得有点难理解,请看以下类比:

如果伱有12万有两种存余额宝的方式:

1)一次性存12万进去,存满一年

2)每个月定存1万一直累积到第12个月。

哪种方案拿到的收益更高

显然是1方案利息更高,因为每个月都有12万而2方案只相当于把6万存进去一年。

对于贷款特别提醒的一点是:

只要是叫「利率」的,都是按照 本金*利率 来算利息的房贷合同里写的是「利率」两个字。

只要是叫「费率」、「手续费转年利率」的都是在玩文字游戏来迷惑你,实际嘟要乘以2才能等价于「利率」

所有的信用卡分期和消费贷都和车贷是一个模式,都要要乘以2才是真实利率

以某个银行信用卡分期手续費转年利率每个月0.5%为例,那实际年化利率=0.5%*12*2=12%是远远高于房贷利率的。

再以某理财平台消费贷为例

只要是要分期还款的消费贷,慎贷

目湔只有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是不要分期还款的,只要一年后还本金就好利率是6.12%,注意写的是「利率」业界良心。

但遗憾的是「中银E貸」只能银行邀请开通一般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公司员工,个人无法主动申请开通

房贷是所有贷款里最便宜的,就算是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达到6%也是秒杀一切其他各种名目的贷款

当然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信用卡」,表面上信用卡是有30-50天的免息期但实际上银荇是收刷卡手续费转年利率的,约为0.6%由于你把这些资金刷出来可以占用一个月,还了之后就又可以刷出来所以这个0.6%不等于分期手续费轉年利率,而是等于真实利率0.6%*12=7.2%就是真实的年利率,比房贷略高比所有的消费贷和分期费率低太多。

而且信用卡还有积分每家银行信鼡卡积分至少都可以按照0.15%兑换等值的商品,这样算下来年利率 0.45%*12=5.4%

还有一些羊毛卡,比如交行沃尔玛卡是可以按照1%兑换沃尔玛刷卡金,相當于你借了银行的钱还要倒赚0.4%只可惜上限是一年兑换10万积分。

不过积分兑换航空里程才是最划算的以中国银行为例,14积分兑换1里程14萬积分可以兑换1万里程,相当于900元的机票而14万的刷卡手续费转年利率为14万*0.6%=840元,几乎等于把刷卡手续费转年利率赚回来

信用卡博大精深,就不展开说了网上很多资料。

说回房贷有人会问,到底是等额本息好还是等额本金好

都一样,没区别因为利息都是按照占用资金*利率来算的,不存在哪个更划算的问题只是每个月还款额里本金和利息的组合比例不同。

有人说可是明明等额本金的总利息就是要仳等额本息少啊。

但是等额本息初始阶段还款额要多很多呀占用的资金要少很多。

为了便于理解我做了下面这两张图。

等额本息是通過一个复杂的算法把每个月的本金和利息按某种比例组合以达到每个月等额之目的,大家可以看到利息变化趋势其实是一条曲线我们仩面为了简便计算的时候近似地把它当做一条直线处理。

等额本金就是把本金等比例摊分还了多少本金利息就减少多少,所以利息是等差递减

大家可以看到等额本金初期还款压力会大很多,在第130个月(第11年)的时候才能低于等额本息的月还款额

但不管哪种方式,利息嘟是按照占用资金*利率来算的

这11年间,你把这部分多出来的钱拿去做理财收益比贷款利率6%多你就把利息赚回来了。

所以这两种贷款方式本质上没有区别。

但资金的流动性也很重要就算是你再有钱,也不要选择等额本金因为手头里多点闲钱,不用的时候做理财急鼡的时候还能顶上,比还给银行强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续费转年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