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10倍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一位股市高手的成长编年史:如何抓住多只10倍股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精选。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今天和你们分享一位投资高手的成长编年史。投资股市的故事,有欢乐也有悲伤,有痛苦也有欣慰,有汗水也有收获。一次次的试错,一次次的认错,一次次的总结,又一次次的在摔倒的地方爬起来。  股市成长中,抓住了10倍的(,),10倍的(,),10倍的(,)......  故事的真假没必要去纠结,你相不相信都无所谓,我只是陈诉我的故事。你认为故事是假的,那么它就真不了。  其实我和很多股民一样,尤其是2015年新来的股民朋友,都是80后。我还是一枚比较靠后的80后。  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知劳苦。常常听别人说,办公室最好用的就是80后。60后架子太大,90后太浮夸,脏活累活交给80后最好办。吃苦,肯干,不怕累,这是我们80后的真实写照。从小竞争压力就大,也碰上了改革开放后该发财的都发财了、没发财的没路子发财了的时代。  作为一个80后,时常在想怎么才能赚钱,怎么才能改变生活?我在真正参与股市投资之前,做过某宝,半夜1,2点还守在电脑前期待有没有客户下单。做过服装,一个人去邮局扛200多斤的衣服包裹,走几公里路回家。  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思考,哪怕再忙,再累,都没停止过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赚钱?  我很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开始了解股市。06年,在朋友的怂恿下,投资了一些钱,不多,万元以内,到朋友父亲的账户中由他操作买入,赚了1-2千。虽然那时未满18岁,我自己并未,但是也开始做做模拟盘,研究研究股市的基本技术之类,可以说我真正的做韭菜的时段是幸福的,因为我并未亏损,而是用模拟盘度过了这一段,并且朋友的父亲也给我带来了股市的第一桶金。  2013年,是我工作的第三年,从两千上方,摇摇晃晃跌到了1开头,但凡股市见底,必然一片死寂。我去了好几家营业部,看了一个上午,门前冷落鞍马稀的节奏。我感觉机会来了。辗转反侧了一晚上,决定投资1万元参与股市。带着必胜的心态和激昂的斗志杀入A股。1个月后,腰斩。  好吧,我承认我当时除了短线什么都不会做,而且那短线做的还是稀烂。依然记得当时中午睡觉之前,买入的(,)涨幅2个多点。起床后发现到了7个点,赶紧激动的卖出,结果卖出后没几分钟涨停,第二天高开涨停....那种痛苦真是比亏了还难受。  腰斩以后,我认为不是投资方向出了问题,而是方法。于是我用了2个月,花费大量时间,每天复盘到凌晨2点,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洗把脸继续看。  就看一件事:这些涨停的有什么共同点?  2个月后,我看明白了一些东西,涨停原因大概分为:补涨,技术图形涨停,资金前期介入后拉升,热点出现,概念题材拉升,版块拉升,以及利好。于是我再追加投资4万元,开启了我短线之旅。一开始做还是有些失误,有时错误的判断了热点版块的龙头,有时追到了烂板,有时过度高估了利好属性,但是随着经验的累计,越做越好,直到2013年大热点--上海的出现,我抓住了(,)与(,),股票账户开始出现大跨步的盈利。  做短线那一年的时间,我总结到的经验就是:  短线好做,也不好做。好做是指操作上简单,逻辑上几乎没有,纯粹的资金短期流入。不好做是指获取市场信息需求庞大,判断真伪难,追涨止损难以跨过心里贪婪与恐惧的那关。  虽然我做短线盈利不少,但是我认为如若不是抓住上海自贸区的大热点,未必能有如此战绩。无论做对还是做错的股,我都至少会做一次经验总结,闭上眼睛思考一番其中操作与判断的对错。所以在2013年年底,我做出了最终判断:我认为短线运气成分较大,持续盈利概率较低,风险较大,容易回撤。  短线常常伴随着割肉,逃顶,抄底,追涨,踏空。其实道理也简单,多做多错,有一句话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年做上百次的操作,次次都对的概率太低,有80%的胜率就算大神了,而大多数人只能达到50%甚至更低。而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1年100次,10年1000次,总有那么几次会错的很惨。  而资本复利会导致资产累计的越来越多,前面的100次正确会被后面的1次错误抹杀。打个比方,1万元进场,花5年时间炒到了100万,错了1次腰斩,只剩50万了。而这100万或许你花费了大量时间,积累了几百次正确,却被一次错误抹杀掉了全部心血的一半,这是我绝对接受不了的。  我进入股市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是长久的赚钱,不是捞一笔外快。所以长久的赚钱我必须考虑资本的增长。几万块的时候可以完全不考虑资本的问题,但是几百万上千万以后呢?还能肆无忌惮的做短线吗?抛开风险不谈,监管能合规吗?  这一个问题我一直在犹豫,直到一哥入狱,我才坚定了我的看法:  大笔资金快速的进出一只股票是可能违反《证券法》的,做的好是可能被某种力量绑架的,是可能无法再轻松的,简单的为自己投资的。而无论短线长线,投资必然要做的好,所以我觉得这其中的矛盾我一个平民(,)绝对无法化解。短线,我没法做。  在做出了以上判断后,我开始尝试尽早脱离短线的套路。因为脱离的越晚,我临阵换将的代价越重。也幸亏我在2014年之前切换了风格,否则随之而来的牛市我也赚不到那些钱了,这是后话。  初次切换中长线,是痛苦的。腰斩,是必然的。这是我对第一次做中长线的评价,初夜永远伴着痛、血、泪...  什么股就不说了,反正我在我认为很仔细的研究了它的基本面、政策扶持、技术图形以及热点之后,大举买入,结果腰斩。总结以后,两个原因:1.买入时市值200亿。2.同上...  所以我现在对股真心是提不起兴趣,一点兴趣都没有...  在这之后,我收拾收拾情绪,整理整理心情,大举建仓,买入了人生中第一只10倍股,也是成名股--(,)!  对于金运激光,很多人都清楚我的做法,几乎把与管理层的想法拔了个皮,完完整整的预判到了收购,高转送,压力,震荡区间,支撑。我当时买入时,不少朋友跟我一起买入,收益达到100%后他们又卖出了,因为牛市尚未开启,大多数人对100%的收益非常满意。然而我并未卖出,我依旧持股,并且喊出10倍的口号。后来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确实10倍...  在持有金运激光的过程中,随着账户资金不断的上升,也有不少追加投资进来,包括亲人的,朋友的。面对大量的资金,我不可能继续追涨金运激光,自己给自己抬轿(这是我最厌恶的行为,就是抬轿,无论给谁)。  于是我又抓住了10倍的隆基股份,10倍的启源装备,10倍的如意集团...  这些股票我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短线一样。但是区别是,短线是在买入之后,而中长线花费大量精力的是在买入之前。  买入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未来的变化、管理层的想法、政策的扶持力度、中线技术形态的走势、热点痛点在哪儿,以及在行业内该公司的市值与流通市值是否有优势。  这些就是我后期提出的“三方一体”理论,三个方向,一个体量。而这个方法我依旧沿用至今,当时用这个方法判断白马股的隆基股份,至今依然财报爆棚:半年净利润83000万元至88000万元,增长幅度为630%。股灾只能改变股价,无法改变公司的优秀。
当然,如果不是牛市,它们绝不可能有10倍的涨幅,最多3倍...  而做中长线最难的是,在股价出现了不符合预期的波动时,你是否能坚持自己的买入理由?能否坚持自己的逻辑正确?能否不惧波动,坚定持有?在别的版块都大幅拉升,自己的股一动不动时,能否抵制诱惑?能否不为所动?  做中长线以后是不是没亏过?当然不是,不但亏了,而且又腰斩了。  2015年6月的股灾,我其实早有判断。我曾明确提出,5月底6月初,大盘5000点,要清仓跑路。然而或许是被牛市冲昏了头,或许是赌气,或许是真的想尝试一下大跌的滋味。  我向大家表示,我不但不走,反而全仓感受届时的调整!  后来大家就知道了,我坚持了不到一周,端午节前甚至还借助反弹创出新高,但是端午节后,一路滑坡,直到腰斩。  这一次腰斩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次错误抹杀N次正确的判断。这一次的亏损将我的盈利足足亏了70%,整个人懵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会不会炒股?一度想放弃股市,一度想彻底脱离股市,极端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对不起家庭,对不起信任自己的朋友和亲戚,对不起全世界...  这可能是我投资股市以来,也是我人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亏损了多少钱,具体数字我不想说,只能说很可能比大部分人一辈子赚到的都多。其中不但有我的,也有亲戚朋友的,相当于一个小私募了。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帮任何人做任何股票操作,我心理承受不了那种自责的痛苦,这也是我坚决不发私募的原因。  后来逐步的走出了身心的低谷,第一波股灾后的反弹被动满仓,吃了一波上涨。随后的几次小股灾中,第二次躲开了一半,第三次全部躲开,这个在我的文章中都有记录,提前减仓甚至清仓避险,随后再做反弹,几次下来,我手中的三个账户,A账户已经新高,B账户接近新高,C账户还离股灾前最高点还差30%。总的来说,不算做的很好,毕竟很多人靠次和锂电池都新高甚至更高了,但是我认为,我不但积累了股灾的经验(人这一辈子有几次机会碰到股灾呢?),学到了一些教训和方法,而且进一步优化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完善了自己的,何乐而不为呢?  2015年年底,
“熔断股灾”前,我通过以往的经验判断,大盘即将进入非常危险的调整阶段,此次调整极有可能造成短期大幅下跌,并且打出“黄金坑”(在文章中有记录可循)。我大量的撤出资金,冷静观望。果不其然,12月28日至1月28日,上证指数快速杀跌30%,市场一片哀嚎,指数触及2638点。  而随后2月份我立即提出:目前是最好的建仓月,3月份必须大举建仓务必不能错过(同样有文章可查)!2月29日指数再次回探2638点,随后一波创出短期新高,涨幅323点,多支上涨超100%,而我分享的(,),涨幅122.8%,深深宝A更是14个交易日涨幅130%。  这一波避开大跌,大胆抄底,完全是我股灾后总结出的经验:贝塔策略搭配部分阿尔法策略。以大盘走势为选时标准,精选个股,待大盘走势进入上升期时大胆建仓买入,谋求超额利益。此方法缺点是大盘震荡时,因持仓少,盈利较少。优点无需多说,稳定,可靠,复利能力高,跑赢大盘概率大。  另一个总结是:股市是概率游戏,无论哪一种方法,无论方法有多好,都只体现在概率上。我们能竭尽全力提高概率,却不能掌握100%的可能。也就是说,无论多确定,最终依然会有1%的不确定。有了这1%,就有了风险。但是我们投资就是伴随着风险,绝对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拒绝投资,那是懦弱的表现。我的方法是,永远站在大概率这边。  虽然这样也有可能会踏空,会套牢,会割肉,但是很明显概率会降低很多。而漫长的投资生涯中,我80%的操作都是对的,我的结局一定比博取小概率收益的人要好。(至少有80%的可能我会活下去,不是吗?)  这就是我的投资故事,投资股市的故事。有欢乐也有悲伤,有痛苦也有欣慰,有汗水也有收获。一次次的试错,一次次的认错,一次次的总结,又一次次的在摔倒的地方爬起来。战胜自己永远比战胜任何人任何事物更重要。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摩尔金融精选
(责任编辑:姜奇琳 HF0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一位股市高手的成长编年史:如何抓住多只10倍股》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龙头捕手张浩:你知道下一个十倍牛股长什么样吗? : 经理人分享
龙头捕手张浩:你知道下一个十倍牛股长什么样吗?
在证券市场中很多人思维其实是短线的,跑来跑去,当一轮大牛市告一段落后,发现自己参与过的很多股票涨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可是自己一只也没拿住,很多人很后悔,但是仍不悔改,不改变交易模式,还是与十倍大牛股失之交臂。牛熊结束后,算总账还是亏损的。那么如何改变呢?如何才能选出十倍大牛股,如何稳稳的拿住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行业选择1十倍股一般诞生在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这是首要条件。
行业面持续向好,行业内的公司普遍盈利,企业蒸蒸日上,那么这个行业内的股票成为十倍牛股是很自然的事情。举几个例子:比如前期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很多公司蒸蒸日上,行业内的公司并购风起云涌,这就造就了一个向上的好行业。很多软件和互联网企业都获得超过十倍的涨幅。比如龙头企业东方财富和中科金财等。
政策支持2行业必须获得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必须的,最起码要规避政策打压的。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金融,车联网,互联网加速,互联网软件都获得了空前的政策支持,这些行业的个股也被资金大幅度追逐,也诞生了许多十倍大牛股。
行业龙头股3行业龙头永远比跟随的企业涨幅大,这是市场永远不变的发展规律。
这些公司之所以成为龙头股,因为有领先的创新和技术推向市场,或者构筑的平台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当这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业绩爆发是自然而然的。可是当业绩兑现,估值变得合理时,恰恰是十倍股完成历史使命的终点。这是靠估值炒股的悲哀,永远跑到别人的后头。比如东方财富、同花顺和中科金财等,当公司公告业绩大幅度增长时,股价却不涨了,到了股价的顶峰。
介入点选择4
这是选择十倍股的最后一环,非常重要。股价要充分接受市场的洗礼,尤其是熊市的洗礼。做空动能得到充分释放,在长期下跌后,股价慢慢回归,走出大型的圆弧底,价量齐升,均线系统呈现大多头排列,股价刚刚站稳中长期均线,包括60、120和250日均线。均线刚刚走平向上,这往往是大牛股的起点区域。业绩并没有释放,也可以说很差,估值很高,但是公司的战略布局在稳步推进中。这往往是低吸的底部区域。
5基本面和技术面减仓的位置选择
每一只大牛股必须要兑现利润才能完成一个操作。当业绩大幅度释放,公司看好的研报满天飞,股价严重脱离大均线系统,公司的绝对股价和相对股价都处在高位时,往往是盛宴散场的时候。这时候要选择战略性撤退了。
根据我对市场和行业的判断,接下来可能诞生大牛股的行业,如下:互联网金融、医药、智能机器、供应链管理、食品饮料等。我将按照以上思路,精研具有成长空间的上市公司,结合缠中说禅技术理论,通过模拟盘展示投资手法,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交易日》公众微信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期持有银行股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