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力和优势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哪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在哪里?_焦点新闻_新闻资讯_千华网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在哪里?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2016年已经进入第四季度,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们的供给侧改革进展如何?中国经济形势目前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面对外界针对债务、楼市等风险的议论,李克强总理昨天用一番话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昨天在澳门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并且不断推进转型升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进入三季度,又出现不少积极变化。尤其是就业,今年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保持了过去三年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的势头。9月份,我们所做的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显示,失业率已经低于5%,这是近年来的首次。
李克强说,这些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顶住内外压力,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开放,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结果。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广阔,完全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李克强总理指出,现在外界对中国的债务等方面的风险有些议论,要客观全面看待这个问题。中国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现在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比较低的,中央政府只有16%,地方政府的负债率虽然高于中央政府,但举债日益规范,债务主要用于搞建设而不是搞福利,大部分都是有回报机制的资产债务。我们面临的杠杆率主要是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较高,这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还不成熟,居民储蓄倾向又比较强有关,居民储蓄占50%以上、以银行为主的融资结构占大头。而且中国的债务是以内债为主,外债占比很小,触发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流动性保持合理的充裕,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比较高。虽然不良资产有所上升,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们风险弥补和吸收损失的能力较强。
眼下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调控方向备受关注。对此,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分化态势,我们将强化、而且也正在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要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情、城市特点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在哪里?对政府债务问题和房地产问题的现状又该怎么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做了分析解读。
经济之声:李克强总理说,目前经济新动能呈现出增量崛起、存量激活、质量提升的态势,市场和社会创造力巨大。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广阔,我们完全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更具体地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体现在哪些方面?
迟福林:我理解,中国中长期增长的信心主要来源于对经济转型趋势的把握。
第一,我们的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未来几年我们的服务业大概年均会增长8到10个百分点,就是说一年会增加1.5到2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们的服务业有可能会从2015年的50%提高到60%左右,基本上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第二,我们的城镇化结构也正在加快向人口城镇化转型,估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5年的56%增长到60%左右。更重要的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从去年的不到40%提到50%左右,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
尤为重要的是,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估计未来几年,消费每年都会有两位数的增长,消费的总规模会由现在的32万亿元左右提升到50万亿元左右。而且服务型消费比重会有年均2个百分点的提升,城镇居民在服务性消费上的支出将由去年的40个百分点提高到50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稳定在65%左右。我列举这些数字是要说明,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于经济转型呈现出时代性趋势,最大的优势在于有经济转型释放增长新动力,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于我们经济转型的空间仍然很大。
经济之声:对于我国的债务风险,外界有很多担忧的声音,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的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比较低的,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债务结构不太均衡的问题好解决吗?
迟福林:拿杠杆率来说,现在主要是企业杠杆率,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要通过深化企业改革,为寻求解决债务问题找到一条重要的出路。另外,我们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太低,去年大概不到25个百分点,还有数十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因此要发展股票、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有空间来解决债务问题,当然,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改革能有多大程度的突破。
至于债务结构不太均衡的问题,现在更多集中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以解决的核心在于,未来几年,要在企业尤其国企改革上破题发力,另外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要有所提速。
经济之声: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大家都比较关心,总理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保证了需求的增长态势,当前的任务是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该怎么客观全面地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迟福林:前段时间,某些地方房地产价格过高的增长速度引起担忧。但总体来看,房地产问题首先确实是个结构问题。其次,现在房地产的区域性特点也比较突出。而解决结构问题靠什么?就是总理所强调的新型城镇化。适才我谈到,未来五到十年,城镇化的发展空间相当大,如果我们在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等一些重大改革问题上有所突破,人口城镇化会对缓解、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所强调的地方政府的责任,最重要的就是地方政府不能把房地产作为拉动或者保证6.5%以上增速的主要推动力。地方政府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顺从市场发展规律,不要过高、过快地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
责任编辑:良月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哪里?_商业百科_知识经验答辩网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哪里?
编辑: 知识经验答辩网 &&&来源:用户发表&&&发布时间:&&&点击次数:919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哪里?
【知识探讨】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哪里?当前为什么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步发展,就是得益于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明年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不少新问题新挑战。经济下行压...
当前中国经济发现优势在哪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减排空间大。中国目前的能耗强调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 2、减排成本低。从国际上看,框架公约规定每吨减排成本超过 30美...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1、农村有着大量的劳动力,据统计,现在我国的农民人口至少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人口多了说明其消费能力潜力巨大。2、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都往城市打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但是由于城市人口趋于饱和,想要在城市安家落...
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哪里?
中国人在儒家文化霸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出来的结果就是可以无尽压榨而不知反抗!
中国当前的经济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哪里,不要复制...
个人看法: 1.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趋势。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市场之巨大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当然这是废话)。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统治阶级不乱搞,不限制经济发展,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无一不让中国经济腾飞。市场经济制度...
商业百科相关
更多相关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网友发布,本站无法保证其部分内容的正确性,请用户一定仔细辨别。
[] &&[联系QQ:885&971&98] &
沪ICP备号&&&&新闻热线:021-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在哪里?
&nbsp&nbsp&nbsp&nbsp2016年已经进入第四季度,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们的供给侧改革进展如何?中国经济形势目前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面对外界针对债务、楼市等风险的议论,李克强总理昨天用一番话给大家吃了定心丸。&nbsp&nbsp&nbsp&nbsp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昨天在澳门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并且不断推进转型升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进入三季度,又出现不少积极变化。尤其是就业,今年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保持了过去三年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的势头。9月份,我们所做的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显示,失业率已经低于5%,这是近年来的首次。&nbsp&nbsp&nbsp&nbsp李克强说,这些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顶住内外压力,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开放,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结果。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广阔,完全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nbsp&nbsp&nbsp&nbsp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李克强总理指出,现在外界对中国的债务等方面的风险有些议论,要客观全面看待这个问题。中国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现在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比较低的,中央政府只有16%,地方政府的负债率虽然高于中央政府,但举债日益规范,债务主要用于搞建设而不是搞福利,大部分都是有回报机制的资产债务。我们面临的杠杆率主要是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较高,这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还不成熟,居民储蓄倾向又比较强有关,居民储蓄占50%以上、以银行为主的融资结构占大头。而且中国的债务是以内债为主,外债占比很小,触发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nbsp&nbsp&nbsp&nbsp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流动性保持合理的充裕,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比较高。虽然不良资产有所上升,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们风险弥补和吸收损失的能力较强。&nbsp&nbsp&nbsp&nbsp眼下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调控方向备受关注。对此,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分化态势,我们将强化、而且也正在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要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情、城市特点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nbsp&nbsp&nbsp&nbsp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在哪里?对政府债务问题和房地产问题的现状又该怎么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做了分析解读。&nbsp&nbsp&nbsp&nbsp经济之声:李克强总理说,目前经济新动能呈现出增量崛起、存量激活、质量提升的态势,市场和社会创造力巨大。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广阔,我们完全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更具体地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体现在哪些方面?&nbsp&nbsp&nbsp&nbsp迟福林:我理解,中国中长期增长的信心主要来源于对经济转型趋势的把握。&nbsp&nbsp&nbsp&nbsp第一,我们的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未来几年我们的服务业大概年均会增长8到10个百分点,就是说一年会增加1.5到2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们的服务业有可能会从2015年的50%提高到60%左右,基本上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nbsp&nbsp&nbsp&nbsp第二,我们的城镇化结构也正在加快向人口城镇化转型,估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5年的56%增长到60%左右。更重要的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从去年的不到40%提到50%左右,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nbsp&nbsp&nbsp&nbsp尤为重要的是,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估计未来几年,消费每年都会有两位数的增长,消费的总规模会由现在的32万亿元左右提升到50万亿元左右。而且服务型消费比重会有年均2个百分点的提升,城镇居民在服务性消费上的支出将由去年的40个百分点提高到50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稳定在65%左右。我列举这些数字是要说明,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于经济转型呈现出时代性趋势,最大的优势在于有经济转型释放增长新动力,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于我们经济转型的空间仍然很大。&nbsp&nbsp&nbsp&nbsp经济之声:对于我国的债务风险,外界有很多担忧的声音,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的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比较低的,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债务结构不太均衡的问题好解决吗?&nbsp&nbsp&nbsp&nbsp迟福林:拿杠杆率来说,现在主要是企业杠杆率,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要通过深化企业改革,为寻求解决债务问题找到一条重要的出路。另外,我们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太低,去年大概不到25个百分点,还有数十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因此要发展股票、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有空间来解决债务问题,当然,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改革能有多大程度的突破。&nbsp&nbsp&nbsp&nbsp至于债务结构不太均衡的问题,现在更多集中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以解决的核心在于,未来几年,要在企业尤其国企改革上破题发力,另外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要有所提速。&nbsp&nbsp&nbsp&nbsp经济之声: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大家都比较关心,总理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保证了需求的增长态势,当前的任务是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该怎么客观全面地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nbsp&nbsp&nbsp&nbsp迟福林:前段时间,某些地方房地产价格过高的增长速度引起担忧。但总体来看,房地产问题首先确实是个结构问题。其次,现在房地产的区域性特点也比较突出。而解决结构问题靠什么?就是总理所强调的新型城镇化。适才我谈到,未来五到十年,城镇化的发展空间相当大,如果我们在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等一些重大改革问题上有所突破,人口城镇化会对缓解、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所强调的地方政府的责任,最重要的就是地方政府不能把房地产作为拉动或者保证6.5%以上增速的主要推动力。地方政府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顺从市场发展规律,不要过高、过快地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在哪里?
日 17:11 来源:中国青年网
&nbsp&nbsp&nbsp&nbsp2016年已经进入第四季度,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们的供给侧改革进展如何?中国经济形势目前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面对外界针对债务、楼市等风险的议论,李克强总理昨天用一番话给大家吃了定心丸。&nbsp&nbsp&nbsp&nbsp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昨天在澳门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并且不断推进转型升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进入三季度,又出现不少积极变化。尤其是就业,今年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保持了过去三年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的势头。9月份,我们所做的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显示,失业率已经低于5%,这是近年来的首次。&nbsp&nbsp&nbsp&nbsp李克强说,这些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顶住内外压力,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开放,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结果。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广阔,完全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nbsp&nbsp&nbsp&nbsp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李克强总理指出,现在外界对中国的债务等方面的风险有些议论,要客观全面看待这个问题。中国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现在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比较低的,中央政府只有16%,地方政府的负债率虽然高于中央政府,但举债日益规范,债务主要用于搞建设而不是搞福利,大部分都是有回报机制的资产债务。我们面临的杠杆率主要是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较高,这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还不成熟,居民储蓄倾向又比较强有关,居民储蓄占50%以上、以银行为主的融资结构占大头。而且中国的债务是以内债为主,外债占比很小,触发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nbsp&nbsp&nbsp&nbsp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流动性保持合理的充裕,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比较高。虽然不良资产有所上升,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们风险弥补和吸收损失的能力较强。&nbsp&nbsp&nbsp&nbsp眼下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调控方向备受关注。对此,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分化态势,我们将强化、而且也正在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要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情、城市特点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nbsp&nbsp&nbsp&nbsp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在哪里?对政府债务问题和房地产问题的现状又该怎么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做了分析解读。&nbsp&nbsp&nbsp&nbsp经济之声:李克强总理说,目前经济新动能呈现出增量崛起、存量激活、质量提升的态势,市场和社会创造力巨大。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广阔,我们完全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更具体地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优势、回旋余地体现在哪些方面?&nbsp&nbsp&nbsp&nbsp迟福林:我理解,中国中长期增长的信心主要来源于对经济转型趋势的把握。&nbsp&nbsp&nbsp&nbsp第一,我们的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未来几年我们的服务业大概年均会增长8到10个百分点,就是说一年会增加1.5到2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们的服务业有可能会从2015年的50%提高到60%左右,基本上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nbsp&nbsp&nbsp&nbsp第二,我们的城镇化结构也正在加快向人口城镇化转型,估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5年的56%增长到60%左右。更重要的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从去年的不到40%提到50%左右,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nbsp&nbsp&nbsp&nbsp尤为重要的是,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估计未来几年,消费每年都会有两位数的增长,消费的总规模会由现在的32万亿元左右提升到50万亿元左右。而且服务型消费比重会有年均2个百分点的提升,城镇居民在服务性消费上的支出将由去年的40个百分点提高到50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稳定在65%左右。我列举这些数字是要说明,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于经济转型呈现出时代性趋势,最大的优势在于有经济转型释放增长新动力,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于我们经济转型的空间仍然很大。&nbsp&nbsp&nbsp&nbsp经济之声:对于我国的债务风险,外界有很多担忧的声音,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的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比较低的,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债务结构不太均衡的问题好解决吗?&nbsp&nbsp&nbsp&nbsp迟福林:拿杠杆率来说,现在主要是企业杠杆率,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要通过深化企业改革,为寻求解决债务问题找到一条重要的出路。另外,我们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太低,去年大概不到25个百分点,还有数十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因此要发展股票、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有空间来解决债务问题,当然,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改革能有多大程度的突破。&nbsp&nbsp&nbsp&nbsp至于债务结构不太均衡的问题,现在更多集中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以解决的核心在于,未来几年,要在企业尤其国企改革上破题发力,另外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要有所提速。&nbsp&nbsp&nbsp&nbsp经济之声: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大家都比较关心,总理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保证了需求的增长态势,当前的任务是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该怎么客观全面地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nbsp&nbsp&nbsp&nbsp迟福林:前段时间,某些地方房地产价格过高的增长速度引起担忧。但总体来看,房地产问题首先确实是个结构问题。其次,现在房地产的区域性特点也比较突出。而解决结构问题靠什么?就是总理所强调的新型城镇化。适才我谈到,未来五到十年,城镇化的发展空间相当大,如果我们在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等一些重大改革问题上有所突破,人口城镇化会对缓解、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所强调的地方政府的责任,最重要的就是地方政府不能把房地产作为拉动或者保证6.5%以上增速的主要推动力。地方政府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顺从市场发展规律,不要过高、过快地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