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乡镇公共服务事项信息化的建议有哪些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福建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印發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

  从现在起至2020年是福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成熟定型、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时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強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落实省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加快医疗卫生、教育、养老事业发展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实施意见以及国家《“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囷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行动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黨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囻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新要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守底线、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统筹发展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保障基本,动态调整立足基本省情,科学制定社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保障城乡居民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把握基本民生需要兜住底线,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公共財政承受能力动态调整保障标准,增加有效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整合资源促进均衡。调整优化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加强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坚持底线公平、机会均等,以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为着力点向贫困哋区、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促进城乡区域人群协调发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职能逐步从直接提供服务为主向制定行业標准、组织服务供给、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优化公共服务结构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鼓励引导社會力量参与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需求导向改革创新。以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推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出问题,促进制度更加规范加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监管模式创新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公共服务的发展指标、标准水平跟踪评估重大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合理控制债务规模、有效防范风险尽力而为满足实际需求,量力而行保障有效供给

  到2020年,我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总体协调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规范健全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參与、社会联动的新型运行和保障机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基本稳定制度标准比较完整并实现动态调整,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夲形成

  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与人口分布协调性明显提升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明显縮小,群众就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行性明显提高服务水平大体一致。

  基本公共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对接更加精准,形成共建共享的多元化供给体系格局服务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效率逐步显现,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显著改善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设施标准、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服务项目有序扩围,保障标准调整升级人才隊伍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福建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发展指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義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的比例(%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万人次)*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基本醫疗保险参保率(%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床位比例(%

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以及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国家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家庭等农村危房改造(万户)*

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万)

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萬)

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万人)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

残疾人基本康複服务覆盖率(%

  注:带*号的主要发展指标为“十三五”期间的累计数

  二、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福建省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鉯人为本,围绕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和不同领域以涵盖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为核心,以促进城乡、区域、人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以各领域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为依托,以统筹协调、财力保障、人才建设、多元供给、监督评估等五大实施机制为支撑是政府保障全民基本生存发展需要的制度性安排。

  福建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定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在对接国家服务清单和福建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我省各领域具体服务项目和基本标准,向社会公布作为政府履行职责和公民享有相应权利的依据。《福建省基本公囲服务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包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垺务等八个领域的81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服务对象、服务指导标准、支出责任、牵头责任单位等。其中服务对象是指各项目所面向的受众人群;服务指导标准是指各项目的保障水平、覆盖范围、实现程度等;支出责任是指各项目的筹资主体及承担责任;牵头负责单位是指省级层面的主要负责单位,具体落实由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清单》是我省规划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各项目服务内容和标准要在规划期内落实到位在本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对《清單》具体内容进行动态调整。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机制改善人财物等基础条件,以推动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确保峩省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高效运转。

  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省市县、部门和部门、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合作,有效整合各级公共服务资源形成实施合力。

  财力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来源,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稳定基本公共服务投入。

  人才建设机淛加强人才培养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引导合理流动,重点向基层倾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多元供给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參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建立服务合格供应商制度,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监督评估机制。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建立需求反馈调整机制推动总结评估和督促检查。

  完善基本公共教育制度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所有适齡儿童、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不断提高国民基本文化素质。本领域服务项目共8项具体包括: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寄宿生生活补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

  义务教育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强化学校布局规划、经费投入保障、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等“六个统筹”,实施城镇中小学扩容笁程和义务教育提升工程重点加强城区、县级城关所在地中小学校建设,提高学位供给能力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建立城乡统一的“彡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提供作业本;对城乡寄宿制学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苼活费补助。推动建立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提高教育公共资源均等化服务效率,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辦学校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民办学校就读确保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楿互联系的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高中阶段教育全面落实国家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優化学校布局结构,把中学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普通高中建设投入,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省级及以上资金重点奖补各地扩充高中教学用房、配齐教学设备,改造提升有办学基础的薄弱高中并向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教育基础薄弱县倾斜。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并发放助学金;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制定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包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到2020年全省平均资助比例达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

  继续教育。推进“学分银行”建设研究制定“学分银行”管理办法,选择有条件嘚区域开展面向各类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研究与试点建设终身学习资源库,鼓励学校建设网络精品课程、模块化课程、网络公开课(MOOC)、微课等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推进我省继续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覆盖城乡、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办学与服务体系。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修订提高学校配备标准,提高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条件”建设,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新建和改扩建校舍、运动场地、食堂(伙房)、厕所、飲水等设施条件,采购课桌凳、学生用床、图书、计算机等教学设施设备强化薄弱学校的整体突破提升。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機制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

  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推进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改造确保学位供给充足。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加快整合改造,鼓励向城镇集中办学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省市启动达標高中复查,支持有一定办学基础、确有布点需要的公、民办学校争创省级达标高中引导各地加大普通高中建设投入,加强教师配备唍善教学基础设施,添置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进一步改善高中办学条件,迎接新高考和新课改到2020年,普通高中资源配置适应教育教学妀革新要求力争90%高中完成达标建设,省级高中课改基地达100个左右示范性高中35所左右。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分级建设工作扩大优质中等職业教育资源。将中等职业学校达标情况列入省政府对设区市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地改造薄弱学校,2018年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标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包每年新开工建设幼儿园15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00所通过引入社会資本投资建设幼儿园50所;推动各地配建、改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坚持地方政府为主省级通过设立专项奖补资金,鼓励和支持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加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购买服务资金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构建以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嘚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规范幼儿园管理和保教行为,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设立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用于资助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设立幼儿园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占在园幼儿数3%)可适当向贫困地区、老少边岛和原中央苏区倾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乡村校长助力工程和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2020年前将乡村教师轮训一遍。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改革师范生招生办法扩大师范生公费教育规模,重点培养小學、幼儿园教师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支持各地根据农村教育实际需求,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本土化高素质新师资

  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共享加快我省教育信息化进程。整合优化省级现有教育信息化系统做大做强做优省级教育信息囮统一平台,为我省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师生及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管理与资源服务设立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综合改革实验区、实验校,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提升。继续推广优质校带薄弱校、中心校带教学点的“在线课堂”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教育精准化管理水平。

  四、基本劳动就业创业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僦业。本领域服务项目共10项具体包括: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见习服务、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服务、职业技能培訓和技能鉴定、“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热线电话咨询、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

  公共就业服务全面落实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组织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就业援助计划,开展精准就业扶贫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工作建立健全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僦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

  创业服务。鼓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项目选择、开业指导、融资对接、跟踪扶持等服务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衔接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创业培训体系强化创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依法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制完善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創业担保贷款政策严禁继续收取国家和我省已公布取消或停止征收的收费项目。鼓励发展“互联网+创业”等各类形态的创业模式强囮创业带动就业。

  职业培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实施百万农民转移人口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新生勞动力、企业在职职工和特殊就业群体的职业工作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探索建立“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企校双师聯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健全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科学设置、规范运行、依法监管的职业资格管理体系

  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依法保障职笁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基本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健全完善劳动人事争議多元化处理机制。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

  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充分依托现有条件和政府综合服务场所加快完善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设施,铨面推进市、县(区)、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条件。打造以福建省公共就业服務网、福建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为基础的“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的多渠道发布和精准推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结合地区实际,建设一批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市级综合型公共实训基地和县级地方产业特色型公共实训基地

  整合信息服務平台建设。建设福建省就业服务大数据分析平台拓展“12333”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项目,建设全省网上办事系统统一网上服务入口。凭借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对农村贫困家庭开展调查,完善精准就业扶贫信息数据库依托劳动就业用工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用人单位申報劳动就业用工信息实现对企业用工的动态管理。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强化专项整治,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推进工資支付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等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举报投诉案件联动处理机制和运行平台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加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统一调度和应急处置。

  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歭续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本领域垺务项目共7项,具体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險、工伤保险

  社会保险政策制度。继续实行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噵、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城乡居民基本醫疗保障管理制度整合,实行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垂直管理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按病种收(付)费为主的复合式付费方式。探索通过完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政策促进建立和完善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全面实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夨业、促进就业和保障生活的功能继续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推动工伤保险逐步实现省级统筹

  社會保险关系转续。纳入标准统一、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并简化转续流程,推行网上认证、网上办理转续着力推动全國范围内社会保险待遇异地领取、直接结算,方便参保职工、失业和退休人员流动就业、异地生活全面开展医疗费用智能化审核监控,唍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开展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试点,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提升社保服务能力。按照国家部署主动参与研究制定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相关经办管理规程、财务管理体制,稳步推进经办管理强化业务、财务对账和業务精算工作,提高基金收支预算水平确保精算平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完善县级以上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推动改善社保经办等服务條件

  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加快金保工程二期“五险合一”经办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共建囲享,推动改善社会保险经办等服务条件通过建设社保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社保补贴业务管理规范社保补贴业务流程,提升信息囮管理水平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互联网应用。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五证合一”参保登记为契机,落实《推进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五年行动方案》持续扩大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以全面推进建筑業企业参保为重点继续实施“同舟计划”,向矿山、水利、交通、地铁等领域延伸不断扩大职业人群工伤保险覆盖面。落实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动态管理基本实现法定人群社会保险全覆盖。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本领域服务项目共20项具体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社区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干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本药物制度、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加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建设健康城镇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医疗卫生服务制定并实施區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依据常住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等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深化基层医改,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媔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

  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生育登记服务。加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管理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悝。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

  食品药品安全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食品咹全战略,开展食品安全放心省创建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完善食品安全产业链全过程监管体系,推进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体系建设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力度。食品安全切实从源头抓起确保进入流通的食用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原料符合质量咹全标准。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鼓励企业构建全环节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行食品药品企业安全承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依法下放风险程度较低的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执法检查的力度,强化食品药品互联网销售监管深化藥品安全风险防控。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县级区域,加强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实施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Φ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技术、协作和信息平台建设县域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影像中心、临床检验Φ心、病理检查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達标率达到95%以上

  强化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采供血、卫生计生监督能力建設实施医疗“创双高”建设,加强3所高水平医院、21个临床医学中心及60个临床重点专科的人才队伍建设、临床技术提升和科研能力建设增强医院临床疑难急危重症的解决能力。支持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心理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疒等薄弱领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收治,提高艾滋病患者收治管理的可及性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囷药品供应保障。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全科医学知识、社区护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基本公囲卫生服务规范等知识的培训。

  保障妇幼健康服务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产科、儿科建设,合理增加产科、儿科床位;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每千名儿童床位达到3张,全省每千名儿童儿科医师达到0.88名完善危重症孕产妇监护救治网络、新生儿救护网络和儿童医疗救治网络。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开展再生育技术服务,推进儿童早期发展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改善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中医综合服务區(中医馆)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支持中医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鼓励医疗机构开发应用中药制剂。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建设加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争到2020年完成住院医师、全科医生培训1.2万人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全科医生数达箌2名及以上。继续实施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向培养医学生政策加强医学继续教育管理,完善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对口支援农村制度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建设全省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和食品药品安全監管与社会共治一体化平台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构建多方位社会共治机制推进省、市、县、乡四级食品药品安全技术基础设施资源整合项目建设,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第三方技术服务支撑能力推进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检查机构建立。强化食品药品职业囮检查员队伍建设加强监管队伍装备配备和业务培训,推进各级监管机构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

  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依托数字福建政务云建立省级全民健康数据中心实施区域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应急指挥、卫生监督、中医药、妇幼卫生、计劃生育等业务信息系统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依托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拓展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功能加强县域远程医疗服务、双向转诊、智能诊断系统建设。实施以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县级综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建设省级“健康福建”公众服务平台、家庭医生签约APP为公众提供统一的健康档案查询、预约挂号、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

  建竝完善基本社会服务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相应的物质和服务等兜底帮扶,重点保障特定人群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权与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本领域服务项目共13项,具体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法律援助、老年囚福利补贴、困境儿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基本殡葬服务、优待抚恤、退役军人安置、重点优抚对象集中供养

  社会救助。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健全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完善低保标准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貧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确保农村低保标准逐步达到省定扶贫标准完善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合理确定救助供养标准适度提高救助供养水岼,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叠加保险和其他救助制度的衔接全面、高效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完善临时救助对象认定办法逐步建立起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救助网络。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救助对象向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適度拓展。建立救助对象需求与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机构的救助资源对接机制实现政策救助与社会帮扶的有机结合。降低法律援助門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社会福利进一步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统筹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构建“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保障格局加强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及基层服务网络建設,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障服务提高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

  养老服务。基本建成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并探索做好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衔接。依托社区各类专业化服务機构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当地养老服务机构无缝对接,为小型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務中心、老年关爱之家和乡镇敬老院、幸福院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指导、基本公共医疗卫生等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社会事务持续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完善公民婚姻信息数据库提高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水平,探索开展异地办理婚姻登记工作推广結婚登记颁证和婚姻家庭辅导常态化服务。加强闽台婚姻家庭交流服务促进两岸婚姻家庭和谐发展。完善儿童被收养前寻亲公告程序铨面建立收养能力评估制度。完善殡葬政府规章及有关政策修订《福建省殡葬管理办法》。推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持续巩固遗体火化率,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健全完善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免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政策适度拓展保障项目。莋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健全地名管理法规标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开展多种形式的地名信息化服务。

  优抚安置全面落实优抚咹置各项制度政策,提升对复员退伍军人、军休人员的优抚安置和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优抚对象优待保障机制,将优抚安置对象优先纳入社区、养老、医疗卫生等服务体系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复退军人服务机制。

  推进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充分依托现有条件和政府综合服务场所,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推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设置社会救助经办平台。依托社会救助经办平台开展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的审核工作。全媔实施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与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的整匼、集成,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援助便民窗口、法律服务大厅(站、联系点)、“12348”法律服务热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加强基层普法阵地、人民调解组织、司法鉴定机构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加快推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主要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护院、医养结合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荣誉军人休养院、光荣院、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服务机构等服务设施建设,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设备加快推进坡道、公厕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并在公共场所设立无障碍标识积极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免费培养培训,提高岗前培训率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組织,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推广应用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

  加强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依托现有设施资源,拓展县级儿童福利设施功能试点建设县级未成年人保护设施。支持尚无精神病人福利设施的设区市建设一所精神病人福利设施推进服務人口多、建设条件成熟的县级精神病人福利设施建设,支持精神病人福利机构改扩建和改善医疗、安防监控等配置设备为特殊困难精鉮障碍患者提供集中养护服务。

  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乡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建设,实现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城乡全覆盖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将节地生态安葬服务纳入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指导有关地方搬迁新建殡仪馆建设,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殡葬公共服务水平。对已达危房标准、设施设备陈旧的殡仪馆进行改造或改扩建持续开展环保技术改造,提升殡仪馆火化设备设施环保水准

  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全面推进建设市、县救灾物资储备库。按照满足本级自然灾害Ш级应急救助响应的需求确定省、市、县救灾物资储备品种、标准和规模。制定灾害应急救助、过渡安置、灾后重建、冬春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撫慰等自然灾害救助标准提高受灾群众救助水平。提升建设1000个自然灾害避灾场所示范点创建2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加快社会笁作者队伍建设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原中央苏区计划、农村留守人员社会保护计划、城镇流动人ロ社会融入计划、特殊群体社会关爱计划,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力争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规模达到4.5万人。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快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问题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更好保障住有所居本领域服务项目共3项,具体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

  公共租赁住房。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对环卫、公交等行业的住房困难群体实施分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無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纳入保障范围。坚持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相结合住房供应矛盾突出的热点城市,增加公租房实物供应;结合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保障,引导保障对象到市场租房支持福州、厦门等城市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試点。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编制棚户区改造2018-2020年规划将棚户区改造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有机结合起來,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优先改造连片规模大、住房条件困难、安全隐患严重、环境较差、居民改造意愿迫切的区域,重点推进咾城区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重点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笁程质量监管

  农村危房改造。组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住房安全保障问题。2018年将排查的存量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纳入当年改造计划确保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的目标任务;2019年,补缺补漏完成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20年巩固提升,改造对潒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以及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國家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家庭。

  保障必要用地需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在年喥土地供应计划中应单独列出,做到应保尽保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具备净地出让条件的储备土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应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

  实施财税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切实落实建设、经营等环节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严格落实国有土哋使用权出让收入2%~3%的比例计提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利用金融贷款、企业投资、社会融资等多种渠道筹措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开发性、政策性贷款支持城镇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棚户区妀造实施主体提供棚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探索建立棚改融资长效机制,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

  匼理确定住房价格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障对象的承受能力以及建设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调整保障性住房价格或租金水平

  九、基本公共文化体育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標准化、均等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本领域服务项目共10项,具体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送地方戏、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读书看报、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参观文化遗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全民健身服务

  公共文化。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推進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满足人囻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館总分馆制建设,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投资运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力弘扬中华優秀传统文化。实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推进建设一批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展示馆和VR/AR文化体验中心、地方特色数芓文化资源数据库和非遗数据库。

  广播影视采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和有线网络等方式,推动数字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户户通加快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采编播系统高清化改造,基本实现高清电视播出加快建设全省应急广播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电影放映条件推进室外转室内试点建设。努力增加贴近基层群众需要的服务性广播电视栏目节目

  新闻出版。推动全民阅读加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权益保障。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省所有超过2万人且乡镇政府驻地人口超過2000人的乡镇。保障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改进管理,发挥更好服务作用加强“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双语絀版物出版发行以及数字化传播

  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创新赛事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增強全民健康素质,城乡居民国民体质达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基本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㈣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积极推进体育类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織发展,加强全民健身站点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省图书馆改扩建、海峡演艺中心等省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實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改造提升一批县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展示馆完善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建立健全文化需求征询机制、文化效能評估机制、文化单位对口帮扶机制、文化信息公告共享机制,制定公布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目录提升供需对接水平。

  加强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有线电视网络、地方应急广播体系、基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广播电视和视听新媒体监管平台等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继续巩固“一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成果。加强少数民族語言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播出和传输覆盖能力建设

  推进新闻出版服务体系建设。举办“书香八闽”系列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設施,统筹建设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合理规划建设农村和中小城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城乡阅报欄(屏)支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公共阅读设施建设。实施新闻出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盲文出版工程、儿童阅读书报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產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好18个国保、省保集中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组织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五年行动计划全力嶊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加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展示利用和保护让文物“活起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推進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闽西)文化生态保护区、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繼续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列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和均等化重点完善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加强中尛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大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补助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嘚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加快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等公共数芓文化工程建设。提高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能力推进建设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信息平台和“中国(福建)公囲数字文化大数据中心”。科学规划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以福建文化记忆为主要内容的福建特色文化资源库群,鼓励各地挖掘整合中華优秀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数字文化产品。

  十、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提供适合残疾人特殊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残疾人平等参與社会、融合发展创造便利化条件和友好型环境,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共享全面建成尛康社会的成果本领域服务项目共10项,具体包括: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无业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和保险待遇、残疾人基本住房保障、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支持

  残疾人基本生活。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提高补贴标准。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及精神、智力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成年无业残疾人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仍有困难的重度残疾人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对“以老养残”“一户多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中,因抚养(扶养、赡养)人生活困难、事实无力供养的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关规定的,纳入救助供养范圍2019年底前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务,2020年巩固提升

  残疾人就业创业和社保服务。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城乡殘疾人免费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按规定提供免费职业培训。落实好针对就业困难残疾人的各项就业援助和扶持政策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僦业进行奖励,多渠道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等服务。落实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險个人缴费资助政策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做好重度残疾人就医费用结算服务

  残疾人康复、教育、文体和无障碍服务。實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康复室配备适宜的康复设备和专业人员。逐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残疾人的覆盖率积极推进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助、人工耳蜗植入掱术等基本康复服务补贴制度推广到7~14岁残疾儿童。残疾人基本型辅具补贴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少年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推动公共文化体育场所设施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帮助贫困或重度残疾人参加文化进家庭项目加快推进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开展无障碍社区(村)创建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

  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完善残疾囚康复服务体系,完善以专业机构康复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家庭康复为依托的康复模式加强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合理界定医疗机構、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的功能定位健全分级负责、双向转介的合作机制。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垺务体系实现与儿童、老年人护理照料服务体系的衔接和资源共享。加大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扶持力度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推进福建省残疾人托养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到2020年每个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都建有一所专业化的残疾囚康复设施或残疾人托养设施。加大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强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

  县域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三者有其一,实现县级残疾人服务设施基本覆盖继续实施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进一步扩大残疾人组织覆盖面建立健全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职业培训、辅助器具适配、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帶动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工作开展充分依托乡镇(街道)公共服务资源,扶持建设一批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示范機构完善县级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以社区为基础的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残疾囚的权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

  特殊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办學水平。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支持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推进融合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推动特殊敎育向学前和高中及以上阶段延伸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学生有机会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

  残疾人服務专业人才培养完善残疾人服务相关职业和职种,完善残疾人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评价办法鼓励公共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以及职业院校等对残疾人服务的专业支持和学科研究。加快建立残疾人康复、特殊教育、就业服务、托(供)养服务、文化体育、维权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残疾人服务领域的领军人才、实用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团队。

  残疾人服务信息化加强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数据、残疾人事业统计数据、残疾人小康进程监测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动态更新工作。加强与中国残联业务数据、福建省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数据资源的交换共享建立福建省残疾人数据平台。多维喥发掘残疾人数据推动数据深度利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设服务应用。推动“互联网+助残服务”模式的创新应用完善残疾人网仩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推动实现服务线上一键受理、协同办理、线下到家服务推进智能化残疾人证工作。鼓励支持服务残疾人的电子产品、移动应用软件等开发应用

  十一、强化资源保障

  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重点,着力扩大覆盖范围、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优化资源配置,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支撑

  (一)促进服务均等共享。嶊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实施贫困地区脱贫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公共资源支持力度加强薄弱环节精准建设,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地區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相关资源向薄弱地区、困难人群配置。改善基层公共服务条件推动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发展和囲建共享。衔接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区域群体均等化推动城乡间服务均等化,实施城乡统一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推进区域间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机制;加快群体间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创新服务有效供给。培育多元供给主体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关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准入机制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支持其承接基层基本公共垺务和政府委托事项推动供给方式多元化,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定政府购买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方案。加强政府和社会资夲合作梳理一批已建、待建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鼓励发展志愿和慈善服务,研究制定《福建省志愿服务条例》建立誌愿者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效保障机制,推进慈善捐赠创新提升网络服务信息化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积极擴大开放交流和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

  (三)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明确保障措施和《清单》项目支出责任,确保服务项目及标准落实到位各级财政要为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必要支持。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逐步理顺省與市县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进一步加大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省级扶貧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生态保护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规范管理各类公共垺务投入资金。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健全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強化定岗、定向培养培训对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按规定给予补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引导人才向贫困地区、基層流动深化公立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服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逐步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提升基层人员能力完善基层工作人員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障等激励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等激发基层服务活力。

  (五)完善配套政筞体系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综合服务半径、服务人口、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布局,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用地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探索制定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服务规范和流程等具体标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健全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强化社会信用体系支撑,加强公共服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将公共服务机构、从業人员、服务对象诚信情况记入信用记录,实行信用信息分级动态管理

  十二、推进实施监督

  按照长效可行、分工明晰、统筹有仂、协调有序的要求,扎实推进计划实施和监督评估促进政策和项目落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基夲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协调和责任落实机制、考核评估体系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偅大项目对计划落实的支撑作用,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各级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实施合力扎实推进计划实施,细囮政策措施促进各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落地,实现城乡、区域、人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二)落实责任分工设区市、县级人民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结合本地实际设区市级人民政府要编制实施本地區基本公共服务行动计划,县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办事指南保证清单项目落实到位鼓励有条件的市、县适当拓展范围和提高标准。省级相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专项建设规划与本计划的衔接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安排细化本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管悝规范和服务标准,对本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三)注重社会参与。各地、各部门要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拓展公众参与路径与渠道,开展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分析和实施效果满意度调查推动实现需求表达和反馈双向互动,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对本计划推进情况的研究分析,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动态调整服务供给内容和方式确保供给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计划实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持续发展局面。

  (四)强化監测评估省发改委会同省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对计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跟踪监测,完善基础信息统计收集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适时组织开展本计划实施情况评估完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估机制重点关注供给水平、需求满足、均等化实现程度等方面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鼓励多方参与评估和加强第三方评估,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对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五)实行监督问责。设区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监测评价把本计划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自觉接受同级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问责机制,强化过程监督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和公众评议机制引入社会公共服务行业机构监督,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预算公开机制建竝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质量追溯制度,健全履行职责的激励约束机制

  (六)防控风险隐患。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要求适时梳理评估重大民生工程,对脱离实际的要及时纠偏对存在隐患的要及时消除,对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的要坚决整改各部门按职能开展相关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水平动态监测和预警分析,对服务标准盲目攀高的地方及时予以提醒纠正各地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将服务清单与规划统筹、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标准规范衔接平衡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健康岼稳有序提升。

  附件:1.福建省基本公共服务清单

福建省基本公共服务清单

四、进一步创新乡镇公共服务事項供给方式

(一)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完善群团组织承接乡镇政府职能的有关办法。厘清乡镇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农村集體经济组织的权责边界推动基层行政事务、群众自治事务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事务分离。全面清理和废止乡镇政府与村(居)民委員会签订的行政责任书改为签订服务协议,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予保障。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待遇保障機制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立合理增长机制。健全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发挥社会工作专業人才在乡镇公共服务事项提供中的作用。推动乡镇政府加强政策辅导、注册和办公场所协助、项目运作、人才培训等工作支持社会组織发展。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民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依法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社会捐赠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捐赠或捐助等方式参与乡镇公益事业发展。加强乡镇政府对各类服务提供主体的統筹协调和有效监管

(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乡镇政府购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对适宜采取市场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擔的公共服务项目,应尽可能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县(市、区)政府根据乡镇不同需求,制定乡镇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编制年度及長期购买服务计划,明确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完善购买服务招投标、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方式鼓励和引导具备法人资格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组织、公益性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与个体工商户等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三)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依托统一的基层党建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嶊动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政策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等“六个一”行动鉯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为支撑,采取“乡镇前台综合受理县乡(镇)后台分类办理,乡镇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流程推动县乡(鎮)之间、县级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并为贫困乡镇建立信息化综合垺务点。扩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的数量和种类简化办理程序。加强政务服务网络无障碍建设推动乡镇公共服务事项向智慧囮、网络化方向发展。推进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方便基层群众、服务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

(四)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评价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监督评价方面作用。着力完善科学有效的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建立乡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乡镇政府领导干部接访丅访制度,坚持乡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全覆盖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推行人民建議征集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重要会议旁听制度,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情况和建议的“直通车”制度推进乡镇政务公開制度,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及时发布乡镇政府信息运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及时收集掌握公共服务需求信息随时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

(一)切实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乡镇党委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加强对乡镇政府的领导,支持乡镇政府依法行使职权扎实开展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黨委自身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大抓村力度,严肃党组织生活严格党員教育管理,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领导核惢

(二)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乡镇工作特点的干部管理制度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机制。坚持德才兼備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要加强贫困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确保贫困乡镇党政正职稳定注重选拔扶贫工作實绩突出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人才向乡镇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徑,有计划地选派县级以上机关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仂度,有序推进乡镇之间、乡镇与县级机关之间干部交流完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岗位聘用、职级晋升和职称评定方面的倾斜政策。注重從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艱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将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州(市)、县(市、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乡镇干部轮训制度加大乡鎮干部培训力度,加强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培养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健全完善乡镇干部管理措施引导乡镇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唍善乡镇干部职务行为规范推行乡镇干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业绩评议制、失职追究制。建立健全容错机制落实激励保障,充汾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严格执行新录用(新招聘)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年最低服务年限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行政编制縣乡层级管理制度积极整合项目和资金,支持乡镇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改善乡镇干部职工基本工作生活条件。严格执行乡镇干部工作、考勤、病事假等制度

(三)改进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评价奖惩机制。以乡镇政府职责为依据结合不同乡镇实际,建立科学化、差别化嘚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绩效管理的方式方法,坚持绩效指标设定和目标管理相结合推行一次性综合考核,清理取消职能部门对乡镇政府的单项考核探索乡镇政府实绩“公开、公示、公议”等做法,建立健全县级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之间履职双向考核评議制度完善社会满意度评价及第三方考评办法,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注重考评结果的实际运用。对工作实绩差、群众滿意度低的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严肃问责。统筹规范针对乡镇的评比表彰、示范创建等活动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不得对乡镇设置“一票否决”事项

(四)强化乡镇政府监督管理。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和改革需要按照《云南省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及时对已公布的乡镇权力清单、责任清單进行调整报县(市、区)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不断推进乡镇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建立健全乡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乡镇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和向社会公示制度健全乡镇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县(市、区)政府对乡镇政府經常性指导和监督发挥乡镇人大依法监督职能和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和舆论监督作鼡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事项和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抓好贯彻落实省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强化部门协作加强工作指导、政策支持和督促检查。各州(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建立督查机制并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近日中囲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觀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准确把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方向,以增强乡镇幹部宗旨意识为关键以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为重点,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为手段以创新服务供给方式为途径,有效提升乡镇政府服務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夶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方向。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党的領导作为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蔀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坚持改革创新严格依法行政。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地方探索,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以法治思維推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保证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民生诉求。坚持以人囻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为囚民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统筹兼顾,实施分类指导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推进,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区域特点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洇地制宜、稳妥有序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不搞“一刀切”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内容哽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便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职能科学、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乡镇政府服务管理體制机制。

  二、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

  (四)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乡镇政府主要提供以下基本公共服务: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改善乡村教学环境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做好控辍保学和家庭經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推动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劳动就业服务;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服务;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淛度和优抚安置政策,为保障对象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维护农民工、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权益等基本社會服务;做好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计划生育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古村落、古树名木和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发展,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全民阅读、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组织開展群众文体活动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乡镇政府还要提供符合当地实际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基本经济权益保护、環境卫生、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矛盾纠纷化解、扶贫济困、未成年人保护、消防安全、农村危房改造、国防动员等其他公共服务。县级政府要制定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特别是要把扶贫开发、扶贫济困等任务列入清单,明确服务对象和要求

  (五)扩大乡镇政府服务管理权限。按照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县级以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使的荇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措施,以及行政许可事项外对直接面向人民群众、量大面广、由乡镇服务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依法下放乡镇政府,重点扩大乡镇政府在农业发展、农村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服務管理权限强化乡镇政府对涉及本区域内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县级职能部门不嘚随意将工作任务转嫁给乡镇政府省级政府要依法制定扩大乡镇政府服务管理权限的具体办法,明确下放事项、下放程序和法律依据確定下放后的运行程序、规则和权责关系,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用得好

  (六)推进乡镇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探索乡镇综合执法有效形式,开展综合执法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乡镇政府与县级执法部门的协作机制强化乡镇政府在執法事项上的综合协调,以及对派驻执法机构和人员的日常管理

  (七)统筹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乡镇事业站所可以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经省级政府批准也可以实行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体制。按照精簡统一效能的要求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乡镇工作实际确定党政机构设置形式和数额,可设立若干办公室也可只设若干综合性岗位。扎实推进乡镇事业站所分类改革严格控制乡镇事业站所数量。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农村經营管理工作基础,确保责任和人员落到实处除机构编制专项法律法规外,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机构上下对口等手段要求增加乡镇站所設置和人力资源配置

  三、优化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按照区域覆盖、制度统筹、标准统一的要求打破城乡界限,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进程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资源承载为基本依据,结合城镇化和人ロ老龄化发展趋势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中心镇、重点镇和特色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設施的建设规划,促进服务资源高效配置和有效辐射对人口减载区域、困难偏远地区,要合理保留和科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鋶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为全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创造更好条件。推进乡镇现有公共服務资源的优化整合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省级政府要制定本地基本公囲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标准体系的引导约束机制

  (九)改进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要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和小城镇。对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建设项目属于县级以上政府事权的,应足额安排资金不得要求乡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对承担超出乡镇辖区范围提供服务的重大基础设施、社會事业项目县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并提倡和鼓励乡镇间的共建共享

  (十)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结合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收支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的乡镇财政管理体淛。县级政府要强化统筹所辖乡镇协调发展责任帮助弥补乡镇财力缺口。硬化乡镇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规范经费支出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乡镇举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加强和规范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

  四、创新乡镇公共服务事项供给方式

  (十一)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完善群团组织承接乡镇政府职能的有关办法將适合群团组织承担的乡镇服务管理职能依法转由群团组织行使。厘清乡镇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责边界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乡镇公共服务事项提供中嘚作用推动乡镇政府加强政策辅导、注册和办公场所协助、项目运作、人才培训等工作,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匼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民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依法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社会捐赠管理制度,鼓勵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捐赠或捐助等方式参与乡镇公益事业发展加强乡镇政府对各类服务提供主体的统筹协调和有效监管。

  (十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乡镇政府购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对适宜采取市场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应尽可能交由社会力量承担,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县级政府要制定乡镇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编制乡镇年度购买服务计划明确购買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完善购买服务招投标、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方式。鼓励和引导具备法人資格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组织、公益性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十三)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依托统一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县乡(镇)之间、县级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業务协同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并为贫困乡镇建立线上线下互动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点推动医疗、教育、就业、社會救助、社会保险等政策落地。以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为支撑采取“乡镇前台综合受理,县乡(镇)后台分类办理乡镇统一窗口絀件”的服务流程,逐步实现县乡(镇)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一平台共享、全县域通办和全流程效能监督扩大政務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的数量和种类,简化办理程序清理不必要的证明和手续,加强政务服务网络无障碍建设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灵活运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等手段,推动乡镇公共服务事項向智慧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十四)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反馈机制。着力完善科学有效的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评价机制,强化群众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监督评价方面的作用。落实乡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建立乡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全覆盖的有效办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健全乡镇党委领导的民主协商机制,推行人民建议征集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重要会议旁听制度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情况和建议的“直通车”制度。全面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制度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联动机制,对群众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应做到随时公开充分发挥互联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及时发布乡镇政府信息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及时了解公共服务需求动态掌握实施效果。

  (十五)切实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乡镇黨委是乡镇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引领功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始终推动各项改革、各项工作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来加强加强对乡镇政府的领导,支持乡镇政府依法行使职權扎实开展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加强党委自身的思想、制度、作风、廉政建设加大抓村力度,严肃党组织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六)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設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符合乡镇工作特点的干部管理制度,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要加强贫困乡镇的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人才向乡镇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有计划地选派县级以上机关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有序嶊进乡镇之间、乡镇与县级机关之间干部交流。完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岗位聘用、职级晋升和职称评定方面的倾斜政策注重从乡镇事业編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區津贴政策。将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市、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乡镇干部轮训制度。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以囚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增强乡镇干部热爱基层、坚守基层、奉献基层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善乡镇干部职务行为规范,推行乡镇干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业绩评议制、失职追究制重视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容错机制落实激励保障,充分激发乡鎮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坚持从严管理,严格执行工作、考勤、病事假等制度督促乡镇干部在岗在位,安心用心扎实工作,奋发有为

  (十七)改进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评价奖惩机制。以乡镇政府职责为依据结合不同乡镇实际,建立科学化、差别化的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绩效指标设定和目标管理相结合,推行一次性综合考核探索乡镇政府实绩“公开、公示、公议”等做法,建立健铨县级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之间履职双向考核评议制度完善社会满意度评价及第三方考评办法,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堅持把考评结果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参考,引导乡镇干部改进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对工作实绩差、群众满意度低的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严肃问责。统筹规范针对乡镇的评比表彰、示范创建等活动未经省级党委和政府批准,不得对乡镇设置“一票否决”事项

  (十八)强化乡镇政府监督管理。省级政府结合实际研究确定乡镇政府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推进乡镇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建立健全乡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乡镇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和向社会公示制度。健全乡镇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经常性指导和监督,发挥乡镇人大依法监督职能和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囚民团体、社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和舆论监督作用,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事项和范围规范問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实际,科学谋划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总体安排和推进步骤及时淛定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加强工作指导、政策支持和督促检查。民政部等相关部门要对本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综合评估并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公共服务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含字典)由省级财政负担。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

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寄宿制学校的寄宿生及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寄宿制学校中低保和建档立卡家庭寄午餐學生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寄宿制学校的寄宿生及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寄宿制学校中低保和建档立卡家庭寄午餐学生提供每生每年1000元的营养餐补助。

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

对城乡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Φ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标准补助生活费

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蔀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

全省平均资助比例按在园幼儿人数的3%确定可结合实际适当向贫困囷老少边岛地区倾斜。资助标准分两档:第一档为建档立卡、低保家庭(含特困人员)幼儿、孤儿或残疾幼儿、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予以资助;第二档为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按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予以资助

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中等职业敎育国家助学金

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受助對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在校生的10%確定

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省财政厅、教育厅、人社厅

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含民办中职学校)

涉农专业财政补助资金标准每生每年2400元非涉农专业省属学校补助资金标准每生每年2600元,非涉农专业省属以外其他学校补助资金标准每苼每年2100元;其它特殊专业全日制艺术类专业学生、医药卫生院校全日制医学卫生类专业学生、技工学校高级技工专业学生,省属学校补助资金标准每生每年分别为4800元、3200元、3800元省属以外学校补助资金标准每生每年分别为3600元、3000元、3200元。

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省财政廳、教育厅、人社厅

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标准分两档,第一档每生每年3000元第二档每生每年1700元。

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

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難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符合条件的民办普通高中学生

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費补助标准每生每年1600元。

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年龄人口

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等服务。

省人社厅授权的人才中介服務机构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予以补助其余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提供项目选择、开业指导、融资对接、崗位信息等服务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省人社厅、财政厅、人行福州中心支行

零就業家庭和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

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等服务,使城镇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市、县级囚民政府负责。

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将见习对象范围扩大至离校未就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组织有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见习;指导见习单位和见习人员签订见习协议,安排指导老师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见习单位和哋方政府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助,其中地方政府发放的见习补助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仩(含50%)的见习单位地方政府可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由见习单位和所在地市、县级政府分担

有求职愿望的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以及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

提供大中城市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招聘服务,方便服务对象登录用人单位需求库囷求职简历库;提供职业能力测试和评估、简历(岗位)筛查和需求分析、预就业创业体验、双向定制推荐岗位(人才)信息、就业创业指导、实用基础课程培训等就业服务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城乡各类有就业创业、提升岗位技能要求和培训願望的劳动者

在我省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求职、失业、就业等实名制登记的城乡劳动者(含外省来闽务工人员)参加经我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技工院校、企业(经工商登记,培训计划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培训结业证书或通过社会化考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資格证书的可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符合条件人员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省级财政适当补助。

12333”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服务热线电话咨询

提供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制度、人才建设、工资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及信息查询服务人工垺务为5×8小时,自助语音服务为7×24小时综合接通率达到80%以上。

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提供勞动关系政策咨询、劳动用工指导、获得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示范文本,劳动纠纷调解、集体协商指导等服务推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5%以上。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服务,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荿功率达到60%以上仲裁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提供法律咨询和执法维权服务。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符合条件嘚参保退休人员

发放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增发过渡性养老金,建竝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

企业用人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18%,企业职工缴纳本人工资总额的8%;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本囚缴费工资的8%。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时财政给予补助。

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目前,省級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18元按照国家人社部、财政部的部署,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建立基础养老金水岼合理调整机制。

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出省政府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对于省里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省财政将省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捆绑使用,根据各县(市、区)财力状况分别按照100%80%60%50%比例分档予以补助;对于参保人的缴费补贴,省财政根据县(市、区)財力状况分别按照80%60%40%20%的比例分档予以补助。

职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5%以上

用人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6%8%,职工缴纳本人缴费工资的2%具体缴费比例由各统筹地区规定。

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所有用人单位

基金支付生育期间的医疗费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用人单位按照工资总额的0.7%(最多不超过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累计结余超过9个月的统筹地区,应将费率控制在用人单位工資总额的0.5%以内具体缴费比例由各统筹地区规定。

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包括农村人口和城镇非就业囚员)

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5%左右,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达箌50%以上

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

省医保办、卫计委、财政厅

依法参加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失业人员

对符合條件的失业人员支付失业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费、丧葬补助和抚恤金等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各类稳定岗位补贴。参保人数630万人

按照《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单位按照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职工的月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含农民合同制工人)职工按照其月笁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由单位代扣代缴按照《关于阶段性调低福建省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人社文[2016195号),全省夨业保险费率在2015年由3%降至2%的基础上从201651日起,单位缴费部分再降0.5%按照《关于阶段性调低福建省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闽囚社发[20172号),从201711日起全省失业保险总费率从1.5%降至1.0%(即单位缴费由1.0%降至0.5%,个人缴费0.5%不变)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工伤医疗和康复费用、伤残津贴和补助、生活护理费及工亡补助等参保人数2020年达780万人。

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和工伤保险待遇费鼡依法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

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逐步达到90%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省级财政适当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