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相比中国制造的优势与劣势,其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未来印度有没有可能扭转那些劣势进而赶超中国制造的优势与劣势?

未来10年印度有望赶超中国棉花产量-国际纺织资讯-中国纱线网
==选择会员类型==
纱线供应商
纱线采购商
人才企业会员
人才个人会员
个人中心会员
当前位置:纺织资讯&&资讯&&国际纺织资讯
双击自动滚屏
未来10年印度有望赶超中国棉花产量
<font color="#11-11-9 16:55:53&&&&&&阅读3974次&&
&&&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执行董事 Terry P Townsend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印度已经成为世界棉业的一个主要参与国家,如果政府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并有效地将研究成果在小农户中普及,那么,印度则有望在未来10年在棉花产量方面超越中国。
  过去十年印度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棉花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一趋势必须保持下去。他认为,印度将在未来10年超越中国。世界棉业最大的忧虑是政府进行政策干预,政策干预不仅严重损害印度棉业的效率,而且也损害世界棉业的效率。印度去年决定限制棉花出口,对棉业造成的损害相当大。但是,印度政府已经取消出口禁令,他希望印度政府不要在禁止棉花出口。
  印度的产量仍远远低于潜在水平,但考虑到技术问题,印度有能力在10年之内将单产从500 公斤/公顷提高到800 公斤/公顷。关键问题是控制虫害,杂草管理,减少过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提高创新技术的应用。印度的棉田面积比任何国家都大。如果单产提到800 公斤/公顷,印度产量将超过中国。
  从全球看,印度和非洲产量预期增加。美国产量不增不减。印度产量已经从2011年的200 万吨提高到2011年的600 万吨,将在10年内提高到 800 万吨。印度将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国、泰国、印尼和越南为印度棉花的出口市场。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家。10年前,印度是一个棉花净进口国家。印度预期在2011年8月-2012年7月出口140 万吨棉花,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出口 110 万吨棉花。印度纺织工业持续增长。纱和布的生产都在持续增长。从全球看,生物燃料任务已经改变了全球农业格局,大片土地现在都在种植粮食,挤占了棉花用地。
  他说,BT 棉在印度取得成功,BT 棉是生物技术结晶。有机棉生产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噱头,有机棉生产已经死亡。
第一时间获取纺织行业新鲜资讯与实时动态,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纱线网”或者“newyarn”,或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轻松获得中国纱线网每日热点资讯推送。
&&<font color=#17-6-29 11:15:21)[12]&&<font color=#17-6-29 11:01:09)[20]&&<font color=#17-6-29 10:00:25)[27]&&<font color=#17-6-29 9:36:08)[32]&&<font color=#17-6-28 10:34:04)[29]&&<font color=#17-6-28 8:33:19)[29]&&<font color=#17-6-27 11:33:39)[29]&&<font color=#17-6-27 10:14:18)[20]&&<font color=#17-6-27 9:27:40)[32]&&<font color=#17-6-26 11:19:53)[32][相关评论]
&该信息当前没有评论印度超越中国,不再是危言?_印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3,075贴子:
印度超越中国,不再是危言?收藏
  印度超越中国,当然不会一夜之间发生。但是,在“八零后”或“九零后”们的人生之中,恐怕早晚要面?临这样的挑战。  热事热议 | 薛涌  2010年10月第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以《印度的增长将怎样超越中国》作为封面故事。《经济学人》一向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指针,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并以精英阅读包装自己,在中国经济学界和媒体中很受青睐。只可惜这次《经济学人》如此隆重的封面故事,居然在“当事者”的中国引不起一点舆?论的涟漪。  《经济学人》并没有故作耸人听闻之论。相反,它指出了印度相对于中国的种种劣势:印度的市场改?革起步晚、底子薄,GDP不过是中国的四分之一,识字率仅为66%,大大低于中国的93%,更不用说基础设施破败,腐?败横行,政?府远不如中国政?府有效率,等等。但是,印度如今的经济增长已经达到8.5%,而且可能将加速。摩根士丹利的专?家预?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中国。具体地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维持在8%左右,印度则会达到9%-10%。在接下来的20-25年中,印度将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他专?家的预?测,也都大同小异。  印度赶超中国的本钱在哪里?第一在人口,第二在制?度。当然,这两者是有紧密相连的。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宣布国?家进入人口的紧急状态,大力推行节育措施,结果引起普遍的抗?议,最终不得不放弃强?制的人口控?制政策,导致人口继续猛涨。中国政?府则显示了无与伦比的效率,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迅速被控?制。难怪许多人把中国的经济奇迹归结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人口红利”。  但是,中印政?府在人口政策上的这场效率竞争,正越来越变得像是场龟兔赛跑。如今我们正站在逆转的关口上。计划生育的高效率,使中国迅速进入了老龄化。以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的被扶养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计,中国和印度在1960年?前后都达到甚至超过了80%,日后急剧下降。到2010年,中国的这个比例跌破了40%,充分兑现了“人口红利”,印度则仍然在56%的水平上,负担比中国重得多。但是,大家“负重”虽然非常不同,经济增长率却已经相当接近了。接下来的两三年,中国的被扶养人口开始急剧回升,印度则继续走低。大约15年后,两国被扶养人口的比例大致相等。到了20?30年,中国的被扶养人口比例将达到50%,印度则为45%左右。到了2050年,中国的被扶养人口比例将高居62%-63%左右,印度则将在48%上下。用另一个更为近期的指标来衡量,到2020?年印度的中等年龄仅为28岁,中国则为37岁。日后中国人越来越老,印度人则还会更年轻一些。结果是,2020?年印度将添加1.36亿劳动人口,中国则只能添加230万。  社?会学家孔德有句名言:“人口就是命运”。干活的人少了,被扶养的人多了,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降下来。美国、日本战后的高度经济增长,中国今天的经济奇迹,无不和人口的增长和结构息息相关。也许比人手的多少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人更具创新倾向,这在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特别突出。看看近几十年的关键性突破,从微软、雅虎,到谷?歌、Facebооk,创立者都是年轻人。这在印度已经体现得非常清楚。比如,印度的世界级企业Infosys的创立者,有七位当时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2000年创立的IT企业Globals,其CEO年仅24岁。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被年轻人的旺?盛精力所驱动,而且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证。这又是印度比之中国的另一大优势。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方面雷厉风行,印度的民?主制?度相比之下则缺乏基本的效率。但是,印度在保护知识产权上,则比中国有效率得多。这也难怪,印度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意如同井喷一样地爆发,产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中国的企业,则越来越依靠政?府支持的垄断来扩张。  中印经济模式不同,本来可以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大家互不相扰。问题是,这样的局面究竟能够维持多久?要知道,印度的教育水准非常低,大部分人口不可能投身于高科技产业。这一印度经济的致命弱点,其实也是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威胁。目前印度的制?造业寸步难行,一大原因是基础设施过于落后。但是,这一局面正在缓慢地改善。当印度的高科技带来了相当的财富,大部分人口又因为教育程度过低而被锁在经济繁荣之外时,就有可能激发新的社?会共识,以新积累的财富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让教育水平低的人从制?造业中求发展。一旦印度在这方面达到了及格线,其年轻得多也便宜得多的人口,就会在制?造业上建立对中国的优势。二?十?年后,国际制?造业向印度转移恐怕不会是什么天方夜谭。  印度超越中国,当然不会一夜之间发生。但是,在“八零后”或“九零后”们的人生之中,恐怕早晚要面?临这样的挑战。所以,对照印度反省“中国模式”,现在并不算超前。  (薛涌,著名评论家,著有《直话直说的政治》、《中国文化的边界》、《仇富》和《怎样做大国》等。)
亚马逊AWS-云创计划.最高可达10万元免费云资源!
单独强调人口红利是愚蠢的说法。 人口红利这个“红利”一定要建立在人口的素质上,一大群无劳动能力的人只会消耗社会财富,无法创造财富。印度的文盲率太高,这部分文盲能创造的社会价值及其有限,可能创造的价值还不如他消耗的社会财富多,所以是不是“红利”还是未知数。 再者,人总会是要老的,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印度一样要面临,到时候印度怎么应对,还得静观其变。要顺利迈过这道坎才能追上中国。我不太相信印度一代人就能追上中国,何况他引以为豪的这代还这么多文盲。这代文盲老了咋办? 我觉得,印度面临老龄化的时候,正是中国生育高峰期那一批人逐渐离世的时候,中国会取消计划生育,逐渐恢复平衡的。 所以,印度的追赶不会是一个连贯的,应该是前段时间追赶速度越来越快,和中国越来越接近,到了某个临界点,中国度过困难时期,印度进入困难时期的时候,差距又将逐渐拉开
我关注的不只是国强,更关注民富。单纯谈发展速度,意义不大。中国发展到一定规模,速度慢下来是肯定的,因为基数越来越大了。
你傻啊,现在谁都知道,靠人口红利的经济不是长远之计,只要科技创新和高素质国民才是持续发展的动力。
阿弥陀佛,各位道友,印度人家是可以享受人口红利,而不承担人口压力的。人家印度需要扶养的老人都恒河里幸福了,需要扶养的小孩都早早饿死了,只剩下劳动力,明天那是相当的美好。
关于人口的话。可以看下【巨变之后---人口过剩】看下什么叫人口红利。
最烦这种SX了,绝对是别有用心的WT.人口是一种红利,但过多的人口更是一种负担,只强调红利却绝口不提负担,真TMD病得不轻。
楼主是台湾人,这是他自己说的,估计在台湾受到鄙视,在来大陆贬低我们,大家要抵抗他啊,这是个变态
印度IT外包产业是很强,但其他实体经济方面和我们比还差得远。你要说人口红利什么的,印度在发展,不过不是我吹嘘,我所认识的很多朋友,就是80后的,奋斗精神之强,是印度没法比的,而且现在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一个发展实体经济成本之高,效率又之低,民族又自大的国家,我认为很难超越中国。
一个问题,中国从来都比美国人数多,为什么经济直到现在还没有超过美国,是人口红利不够???&&&
清时,几千洋人就能横行我国大地,是因为我们人口不够多?
亚马逊AWS-云创计划.最高可达10万元免费云资源!
回复:11楼美国制定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而且几乎把持了世界上到多数产业链的核心。我们是在赚钱,但我们赚1块钱,别人就赚100块。。。。。不要说我们,就连曰本都赚不过美国。
是啊`被印度超级细之菌超过`
教育跟不上超中国够呛
阿三,连首都都跟个垃圾堆一样的狗屎国家。摆脱,先修够厕所,解决贫困在YY未来吧!!
回复:4楼4楼说的很对,支持4楼
挖得丧心病狂
别扯那些没用的。什么时候印度人口结构不是一亿人口加10亿两脚牲口的时候,再来谈教育与发展。
我龙袍加身,我富可敌国。我权倾一方,我俯瞰众生。我挥金如土。我博学多才,我智勇双全。我英俊潇洒,我妻妾成林。我高大威猛,我夜夜春宵。我风流倜傥,我万众瞩目。我杀尽负我之人,我斩尽世间不平。我醒了。我要开始搬砖去了
又是这种sb言论。引领颜色革命浪潮的埃及,突尼斯等国,哪个不是人口红利爆表?哪个不是年轻人口过剩?比起去血汗工厂干活,年轻人口恐怕更倾向于直接打土豪分财产。印度的年轻人之所以没有造反,完全是因为他们都是文盲。印度要想想像中国那样把年轻人口转化成经济优势,还要跨过两道坎。第一步要普及教育,让年轻人有基本的学习能力;第二步还要用“文革”把年轻人的火气都磨掉,让他们踏踏实实干活。那些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红利比印度好多了,不还是这副烂样?印度这种连走路都没有学会的国家还能直接飞了?真以为中国这六十年的发展是靠运气走过来的?真以为中国农民种田是把种子撒地里就坐家里等着丰收了?狗屁专家以为经济是靠嘴皮子发展的吗?
笑。。。。这里真的是小尾巴,只为凑够十五字啊十五字~
05年是中国的一半,10年是四分之一,现在是五分之一。。。
他就算人口30亿又能怎样?就算阻碍他们发展的种姓制度被废除又能怎样?他们除了高种姓智商正常,其他人智商底下(不是单纯歧视,而是实事)他们的教育科技会因此发展缓慢,科技弱小便没有成为大国的可能。我们强在人种智商优势,讲实话,未来不会再存在单个的国家可以跟我们对抗,整个西方会以一个整体的形式才可能勉强跟上我们发展的步伐!
不是危言,是笑话
。。。看了一眼发帖时间,果然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近年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在瑞士有一个叫达沃斯的地方。每年年初,这个小城都会聚集全世界的经济、金融、工业和政治精英,召开世界经济论坛。自 2000年起,中国一直都是这个论坛上耀眼的明星,“中国奇迹”成为这个论坛上最具凝聚力的话题。然而,在2004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印度取代中国成为鲜明的主题,有关印度经济赶超中国的所谓“龙象之争”或“龟兔赛跑”的话题,似乎充斥了整个论坛。中国人开始尴尬,继而开始警觉。于是,刚刚咀嚼到 “中国崛起”之甘美的国人,突然开始以从未有过的兴趣关注起身边正在崛起的大国——印度。有关印度能否赶超中国或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的话题跃然网上。  那么,印度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它能够赶超中国吗?中印比较的意义何在?这是我访问印度期间一直在思索和关注的问题。    两个印度——富人在天堂,穷人在人间去印度前,朋友告诉我:印度是个不去很遗憾、去过更遗憾的地方。到印度之后方明白,这种说法源于关于印度的理想与现实尤其是其贫富差距之大的强烈比照。    在印度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穷人。车子一停,立即就有讨饭的孩子围拢上来,你可以善心大发,但结果一定是走不脱,欲罢不能,会有更多的孩子向你伸出期盼的手。与国内的职业乞讨不同,他们真的是要讨口饭吃,食品、水什么都行,当然,钞票更受欢迎。在首都新德里中央大街上,任何地方都有乞讨者;使馆区附近的大街两旁,有无数的用破旧雨布搭成的小帐篷,妇女们在路边做饭,大一点的孩子们在路边乞讨,小一点的孩子则赤裸着身体坐在泥土上……。城里所有的河水都是黑色的,肮脏不堪,河的两旁是一眼望不到头儿的贫民窟,垃圾满地,脏水横流,人们熟视无睹地随意坐着。    孟买在印度人眼中是财富的聚集地,自然也是富人的天堂。作为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这里有许多哥特式的建筑,其中孟买火车站和高等法院依然壮观无比。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富裕的印度人,他们有教养,衣着得体,开着各色的进口轿车,与印度产的索非亚&#183;粕立米勒牌出租车和三轮车混杂在一起,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在孟买五星级的泰姬&#183;玛哈饭店前,富人们进进出出,贫穷的妇女则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孩用期盼的眼光在乞讨。尽管我来自同样存在巨大贫富差距的中国,尽管我早对印度的贫富差距之大有所耳闻,但依然为眼前的现实所震撼。    仔细观察印度的穷人,有两个特点使中国人感到惊讶。一是他们的自然、淳朴和乐观;二是他们虽然贫困,但却有自己不被打扰的生存空间。    自公元前6世纪开始,印度教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虽然在公元前322年建立的孔雀王朝尤其是在阿育王执政期间曾将佛教奉为国教,而且在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多次入侵特别是13世纪初德里苏丹帝国建立后曾将伊斯兰教奉为国教,但印度教经过多次改革迄今依旧是信徒最多的宗教,印度教徒占全国人口近50%,其他有佛教、耆那教、袄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等;除英语外,印度约有1500种语言,其中14种为官方语言。印度教信奉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讲求“作业”(羯摩,即行为)和轮回转世。同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印度教社会中出现了阶级压迫、种族压迫相结合的种姓制度(瓦尔纳制),形成了婆罗门(负责宗教祭祀)、刹帝利(负责国家行政管理)、吠舍(从事工、农、商等)和首陀罗(从事所谓污秽职业的人)四大种姓,此外还有所谓的旃陀罗即贱民。随后在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又形成了按职业划分的所谓阇提制,使得种姓制度更加固定并细化。据说,今天的印度有几千个亚种姓。  受到宗教的影响,印度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方面,由于信奉万物有灵,他们再穷困潦倒和饥饿也不会杀生,所有的动物都与他们和平共处。所以,如同在发达国家一样,印度的鸟儿是不怕人类的,所有的野生动物不会被捕去吃掉。虽然印度的河水污染严重,但除此之外,生灵之间的和谐在今天的中国难以见到。另一方面,由于种姓制度被长时期宗教化,养成了印度人包容、天性乐观与温和的性格。在低种姓的穷人看来,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自己之所以成为穷人,是各自在前世的修行(“作业”)不同所致,因而必须在自己现在的位置上苦于“作业”,转世方可幸福。这种性格肯定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印度人的进取意识,但却形成了一种非常稳定的社会结构,不仅促进了职业和手艺的专业化发展,稳定并发展了分工和相互依存的交易,而且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穷人不妒忌富人,也少有杀富济贫的意识与观念。事实上,印度历史上像中国那样壮烈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几乎从未出现过,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几乎都由来自西北方向的异族入侵所致。同中国相比,种姓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而不是阶级斗争,是印度历史发展的主流或“动力”。    1947年印度独立后,自尼赫鲁开始,经英迪拉&#183;甘地一直到拉吉夫&#183;甘地,印度历届政府一直试图改变印度的贫穷落后状况,建设“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在社会正义、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偏重前者,并一直成为政府的施政核心。所谓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就是决定发展路线的基本标准不是为私人利益考虑,而是要有利于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经济关系结构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国民收入和就业最终得到显著增长,而且要使收入和财富的占有更加平均。由于忽视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印度在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增长一直缓慢,年均3~3.5%的增长速度被讥讽为“印度教徒增长率”,结果社会正义、平等的目标自然未能实现。与此同时,印度历届政府虽然一直致力于取消种姓制度以及对妇女的迫害,但迫于高级种姓的反对和阻挠,相关政策措施流于法律形式,未能取得事实上的改变。但另一方面,印度的民主政体也使得政府对贫民一直采取非常宽容的政策,虽然各地政府也曾多次下决心要清理贫民窟,整顿市容,但事实上却难以实施。在印度没有像我们这里“城管队”那样的组织机构,强制拆迁贫民窟的情况少有发生,他们的穷苦生活很少受到干扰。一句话,印度政府是让富人生活在天堂里,也让穷人生活在人间。    近10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其中尤以软件业的发展令世人瞩目。自拉吉夫&#183;甘地时期开始,印度便着力发展IT产业,将信息产业确定为经济增长极。 1985年印度的计算机生产厂家只有80家,1985年就增加到150家,1986年后软件业兴起,出口迅速增加。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遗产,印度受高等教育人口的英文素质和科技开发能力较高,这些得天独厚的“软优势”直接推动了印度IT产业的大发展。1998年瓦杰帕伊政府提出,要使印度在10年内成为“信息技术大国”,并成立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班加罗尔的高科技园区亦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现阶段,印度的软件出口已经占世界第二位,出口到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00多家已向印度外包了软件开发业务,美国的国家电信呼叫中心也已经转移到印度。目前,软件出口已经占到印度出口额的10%,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33%。但是,印度IT产业的发展同其社会经济发展一样,具有明显的贵族化特征。换句话说,印度IT产业的发展是其社会经济两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两个印度——贵族化的印度和平(贫)民化的印度。印度的政治是贵族化的,印度的社会是贵族社会与平民社会并存,印度的经济也同样带有明显的贵族化特征。自19世纪后期印度民族工业开始起步以来,一直与英国殖民经济并驾齐驱。到1947年独立前,印度民族资本控制的资产已经与英国殖民当局控制的资产相当。这部分贵族资本也同样是半个世纪以来印度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由于贵族化的民族资本的畸形发展,印度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特别是由于其低种姓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非常低下,失业问题长期顽存。从这个角度看,印度IT产业的发展也是为了绕开普通劳动力人力资源积累不足的困难,凭借其教育的贵族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科研发展的贵族化特征来直接与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接轨”。然而,2005年印度20~39岁人口已超过4亿3000万,如果没有就业机会的增加,这些廉价的劳动力便会成为社会上最不稳定的因素。对此,年均吸收就业仅为200万人左右的IT产业是无法发挥作用的。IT业的一枝独秀对未来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究竟有多大,恐怕不容乐观。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印度不是一个穷国,印度是一个穷人很多的国家。    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    经历了年代“印度教徒式增长率”的低速发展,1980年代印度经济增长仍然缓慢。自1991年经济改革以后,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迅速提升。年间平均为5.5%,%,%,2006年预计7.5%~8%。虽然近1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都在9%以上,但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显然大有赶超中国之势。这正是近年来海内外“印度经济将赶超中国”之呼声日趋高涨的现实背景。    关于印度经济能否赶超中国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明确两国经济规模的总体差距。第一,中国的GDP总量是印度的两倍多(1978年,中国人均GDP是印度的 2/3,现在是印度的两倍);第二,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大于印度,是印度的6倍;第三,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是印度的10倍;第四,境外投资累积中国是印度的2倍;第五,中国的外汇储备更是远远多于印度;第六,经济资源(GDP)量占世界比重2000年中国为11.16%,印度为 5.46%;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占世界总量比重2010年中国为17.66%,印度为6.2%,相当于中国1990年的水平。    其次,再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来看,印度与中国的差距也同样十分明显。第一,平均受教育年限中国人为7.11年,印度人为5.06年(1999 年)。第二,国民识字率中国在90%以上,印度为60%左右。2003年,中国成人中的文盲率不到5%,印度高达32%。但印度是个奉行精英主义的国家,有一小部分人受教育的水平非常高。据2005年度世界发展报告,高级工程师拥有率印度为中国的两倍。第三,人均寿命中国为71.8岁,印度为60.8岁(2001年)。第四,婴儿死亡率中国低于印度1/2。    显然,就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来看,印度与中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具体就现阶段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来看,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基本上都好于印度,但印度的微观经济指标尤其是企业业绩大多优于中国。    据年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指数排名第25,印度第52。中国远远领先于印度。但在微观经济指标方面印度则领先于中国。2004年企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印度为第30,中国为第47,公司经营与策略排名印度为第30,中国为39,国内商业环境质量排名印度为32,中国为47。事实上,近年来印度企业的业绩的确明显地好于中国。    经济增长的含义并不单纯是GDP的增长,而主要在于微观层面的财富创造。中国经济在创造财富方面的确逊于印度。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两倍,但按总体的财富程度来衡量,中国仅比印度富裕了37.6%。中国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经济体系中的无形资产上尤其贫穷。中国的人均无形资产为 4208美元,而印度为3738美元。其差距远远小于两国在GDP方面的差距。    同中国国有经济仍旧占据核心产业领域和自然垄断产业的状况不同,印度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一批可以与欧美最好的企业相竞争的公司:如Iforsys、Wipro、Ranbaxy和DrReddysLabs等。现阶段印度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是靠私人企业来推动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印度的金融体系比中国更加发育,效率更高。如上所述,印度是用了中国国民储蓄总额的1/2和中国引进国外FDI总额的1/10 实现了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这表明印度的资金使用效率明显高于中国。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资拉动和国家利用国民高储蓄率进行高投资来实现的,而印度的经济增长则主要依靠内资拉动。中国企业更多地靠银行融资,印度企业则主要是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目前,印度的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 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有47000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此外,还有近100家商业银行。印度为创业者提供的融资手段和机会要比中国多得多。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民主政体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信息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高,印度经济的证券化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印度有24个股票交易所和债券市场,交易制度规范、运作透明。股票市场上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是其GDP的80%,而中国的流通股市值不到GDP的10%。印度资产和财产的股票化、证券化程度是中国的8倍。这样,它配置资源、调动资源和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要比中国强得多。因此,与中国的外资引进多为外商直接投资不同,印度引进的外资多为流动性高的金融资本,流入印度股市的外资占其引进外资总额的60%以上。当然,印度也要为此承担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风险成本。今年5月外资的大量撤出就导致印度股市暴跌。    此外,印度经济的微观层面之所以好于中国,还在于其市场经济自由化的改革目标已基本上实现,而中国的市场经济自由度仍然不高,依旧还在为争取更多的国家承认“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而努力。    其次,中国经济发展的硬件要明显强于印度,印度经济发展的软件基础则优于中国。    迄今为止,印度尚没有一条高速公路。2003年,印度曾计划要建设第一条高速公路,但至今仍未开工。从新德里到著名的泰姬陵所在地亚格拉大约只有130 公里的路程,但往往需要乘车走3~4个小时。新德里机场启用于1960年代,当时在追求成为第三世界领袖的印度来说,如此规模的机场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但在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它已破旧不堪。印度虽然号称世界软件大国,但在星级宾馆上网并不容易——速度不快、费用很高。    2003年印度基础设施投资额只有中国的1/3,占GDP的比重为3.5%,中国则为10.6%。印度要赶上目前中国基础设施的水平,尚需8000亿到 1万亿美元的投资,但目前每年的投资额却不到100亿美元。即便印度迅速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若要赶上今天中国基础设施的水平,至少也需要20年的时间。    印度的软件优势除了上述的金融、资本市场发达和市场经济自由化程度较高以外,其在英文水平、教育自由化程度和专业化的文官系统等方面,也明显强于中国。特别是英国对印度几百年的殖民统治造就了印度一大批职业化水平很高的经理人员,其企业管理经验和战略眼光都堪称世界一流。    但是,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使得其“贵族经济”如 IT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特别是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在其经济结构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印度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50~60%,而中国则刚好相反,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0~60%。同印度“发达国家化”的产业结构相比,中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无疑可以更好地长期吸收就业,拉动国民收入的增长。目前,中国的就业率高于印度近20个百分点,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国内外许多人担忧印度因其IT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办公室”,因而可能超越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事实上,两者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都是处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外包生产链条的最底端。不同的是,虽然两者的地位相近,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会比印度所谓的“世界办公室”地位更能够持久的拉动经济增长。因为相对而言,前者更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有效提升,后者将更加强化经济的“贵族化”特征。从这一点来看,大胆断言印度经济在短期内难于超越中国经济是有道理的。    中印比较的意义何在?    中国与印度之比较犹如阿基米德的两条平行线,除了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点相近以外,两国在文明体系、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很难设定一个有效的相互比较的坐标系。    如果将中印比较仅仅限于所谓“龟兔赛跑”的游戏或寓言故事没有任何意义。但也许正是因为无法设定相比较的坐标系,对两者进行比较的意义可能远大于那些可以设定坐标系的比较对象(如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比较”意义。我们需要以更加宏大的视野来认识中印比较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什么?是软件条件还是硬件条件?这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不断争论的问题。虽然在有些经济学家看来,体制、制度等软件条件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或基础动力,但从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即便一些国家具备了比较有效的制度安排,甚至是政治体制上实现了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但落后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的不具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而那些体制、制度尚不完善、甚至是专制政体的国家,一旦具备了发达的基础设施,其经济增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则非常迅速。事实上,近年来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也是将基础设施的落后视为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什么样的政府更有助于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不论是具备了软件条件还是硬件条件,更重要的还在于将这些条件有效地导向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向的政府的效率。缪尔达尔曾在其《亚洲的戏剧》一书中指出:即便印度这样的南亚国家制定了详尽的经济计划,但其实施计划的能力是非常弱的,因为它们的政府是“软政府”。迄今为止,印度人在认识和理解中国时一直在反思让其惊讶的三件事情:一是印度早在1950年代便提出了要控制增长过快的人口规模,但由于其复杂的宗教、民族和政治等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但中国在1970年代末提倡和制订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迅速得到了控制;二是当1960年代初期中印两国因领土问题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军队迅猛突击并越过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之后,印度国会还在为如何对付中国军队进行激烈的辩论;三是印度早在1960 年代就曾设想要搞“经济特区”,但一直悬而未决,而中国在1979年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便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事实上,早在英迪拉&#183;甘地第二次竞选时就曾明确提出过印度需要一个“能工作的政府”的口号,然而印度各级政府工作效率之低下依然令世人惊愕。    第三,政治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内外有关中印比较的话题潜含着一个更为重大的命题:何种政治体制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局限于中印两国而言,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必须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体制与政府效率的关系,二是印度民主体制的真实内涵。    前一个问题的具体涵义是:针对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言,民主政体注定是有效率而非民主政体必定是无效率的吗?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首先是一个政治过程。面临着市场不发育或残缺的初始条件,拥有一个“强政府”对发动和推进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但“政府强度”并非是“强政府”的唯一内涵,更重要的在于是否具有较高的“政府质量”即政府理性、政府效率和政府自律。因此,即便一些国家如东亚各国、各地区的政府曾拥有很高的“政府强度”,但由于在相当长时期内具备了较高的“政府质量”,它们的经济增长绩效格外显著。相反,印度虽然拥有民主政体,但对于发动经济增长而言其“政府质量” 尤其是其政府效率则是非常低下的。因此,政治体制与政府效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尤其是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两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社会经济发展初始条件非常落后的国家而言,依据国情如何提高“政府质量”并为此确定必要的各种制度安排,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这样两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未来而言,拥有较高“政府质量”者必然胜出。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竞争的本质是制度竞争,GDP的竞赛不过是制度竞争的表现形式或结果。    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印度的政治体制的确是民主政体。但印度政体有两个显著特征:它是殖民地时代的遗产,同时也带有深刻的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的色彩。这决定了印度的民主政体的特殊性。具体来说,就是政治体制的宗教化和政治体制的种姓化。    自印度争取民族独立运动时期开始,其复杂的宗教问题便无时不在影响着其未来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之父甘地()与一般政治家不同,他带有浓厚的宗教意识,主张把政治与宗教揉为一体,推行政治宗教化,宗教政治化,并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原则。在他看来,应把追求真理作为人和社会一切行动的最高原则,真理是神;追求真理的道路只能是非暴力的,非暴力就是爱,是人的本性;真理只有用无限的爱才能得到,若采取暴力只能是背道而驰,陷于黑暗的深渊。这正是他主张争取民族独立运动应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思想基础(1)。甘地自身不仅最终死于宗教仇杀,其政治宗教化主张对独立后印度的政治发展进程也是一个巨大的负遗产。虽然从尼赫鲁政府开始,一直致力于政治的世俗化,但其强烈的宗教色彩一直未能改观,“印度教教派主义” 与“伊斯兰教教派主义”的严重对立甚至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的流血冲突(2),并严重影响着当代印度政治发展进程,这实际上也是迫使尼赫鲁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之间采取“公平优先”政策的一个重要背景。  显然,政治宗教化与种姓化的发展对印度政治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两个印度”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同样严重左右着印度政治发展与政府决策的过程。不但尼赫鲁“社会公平”优先于“经济增长”政策的选择受其严重影响,英迪拉&#183;甘地在1960年代末采取的激进的“国有化”政策亦同样如此。虽然自拉吉夫&#183;甘地政府开始试图扭转这一政策,1991年印度新政府的经济改革也明确制定了“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国际化”的目标,但政治利益集团、社会阶层和贫困差距之间的巨大鸿沟必将对当今和未来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掣肘。当今印度的现实是:一方面是号称IT 大国,另一方面是10多亿人口中的2/3仍然居住在缺电少水、交通闭塞的农村;拥有世界上3/5的软件工程师,同时也拥有世界1/4的贫困人口,而且人口增长将超过中国;每年有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同时全国妇女中有一半是文盲(3)。因此,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将激化还是弱化社会矛盾与冲突,答案只有一个:关键在于印度政府能否有效地解决“两个印度”的问题。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同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变革相比,肩负着更大的历史遗产的包袱,远非朝夕之功。    历史是不断重复的一次又一次的“锁定”。长期以来,印度文明同中华文明是两个不同的文明系统,两者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脉络,之所以现阶段两者的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刻意地进行所谓的“比较”,就在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两者都不得不走上了与世界规则接轨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两条原本不相交的 “平行线”出现了历史拐点。正是从这个角度讲,中印比较可能比中俄比较具有越来越重大的历史意义。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未来的印度不会为了发展而走向专制,中国也不会为了发展、稳定而延缓民主进程。值得关注的是,印度经济虽然在年代增长缓慢,但它从未中断过增长,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而权威体制的中国在年代的经济增长出现过大起大落并一度中断,只是 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才开始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也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正是因为这一点,印度人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未来,而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担忧与焦虑。这无疑是国内目前掀起中印比较热潮的深层次背景,也再一次促使我们对有关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这同1990年代初期国人面对苏东巨变时无知的“窃喜”与自豪相比,是一个进步。(日初稿,日定稿;作者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难道沙发?
  ??凡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叫做民主,     凡是中国的所作所为叫做专制,     凡是美国民众支持自己go-vern-ment的,叫做体现民意,     凡是中国民众支持自己go-vern-ment的,叫做维护独裁。     凡是美国民众反对自己go-vern-ment的,就说,瞧!美国多民主,民众都有反对的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反对自己go-vern-ment的,就说,看,中国多独裁,连自己的民众都反对!     凡是美国民众理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民主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理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反对民主。     凡是美国民众愤怒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还是叫做民主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愤怒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义和团或者愤青。     凡是反对美国政策的东方国家叫做独裁国家,     凡是反对美国政策的西方国家叫做“老欧洲”。         凡是美国经济发展,叫做经济复苏,     凡是中国经济发展,叫做中国威胁,     凡是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叫做正在衰退,     凡是中国经济出现问题,叫做即将崩溃。         凡是美国增加军费叫做维护和平,必须欢欣鼓舞,     凡是中国增加军费叫做破坏和平,必须深表忧虑,     凡是美国在海外使用武力,叫做维护稳定,     凡是中国在境内部署导弹,叫做非常不安。         凡是美国反对外国,叫做美国利益,     凡是中国反对外国,叫做排外主义,     凡是美国登上银河号,叫做全面核查,     凡是中国登上间谍飞机,叫做侵犯主权。         凡是针对美国平民的袭击,叫做kb主义,     凡是针对中国平民的袭击,叫做民族自决,     凡是美国反对kb主义,叫做反对kb主义,     凡是中国反对kb主义,叫做压制不同声音。     凡是美国对外动武,叫做推翻专制,     凡是中国捍卫领土,叫做改变现状,     凡是美国人说伊拉克人好,就叫做帮助建立民主,     凡是中国人说伊拉克人好,就叫做同情kb分子。         凡是美国在战争中死了人,必须牢记精确数字念念不忘,最好牢记姓名性别     凡是外国在战争中死了人,大概数字都不用记管他男女老幼国别种族,     凡是美国人不幸丧命就大叫大嚷“人权受犯”,     凡是外国人不幸丧命迫不得已说声“深表遗憾”。         凡是美国人质被抓,就怪kb分子,     凡是中国人质被抓,就笑网络愤青,     凡是美国人质被解救,就欢呼雀跃,     凡是中国人质被解救,就反问有什么可乐的?     凡是美国解救人质的努力,就编成传奇故事电影大片,     凡是中国解救人质的努力,谁敢叫好就是“歌功颂德”。     凡美国社会出现的问题,那只是个别现象     凡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那是普遍情况
  楼上猛料!!!!
  好文,沙发。
  强顶楼主和lsss,不过&精品苍蝇&们很快就要来了,两位准备好狂犬病疫苗呀.
  作者:1sss 回复日期: 11:23:25     精品强推
  分析的比较透彻!顶!
  好文,我热爱我们的新中国
  lsss在吗,  在下补充两条:  
凡外国人说自己收入较好的,那是制度优越    凡中国人说自己收入提高的,那是既得利益者  
凡外国经济建设不好的,那是潜力十足,保护环境,  
凡中国经济建设有成就的,那是资源丰富,破坏环境
  强帖留名
  不想多说,就说几句:  世界历史上印度从来就没有领先过,别给我提什么四大文明古国,这样一个从未领先过的国家,会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国家么?不会!  现在世界上的舆论“印度赶超中国”,一方面是印度人的意淫,别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阻碍延缓中国而制造的,比如宣传印度可以让投资流向印度。切!那个烂地方,基础设施都不全,怎么跟中国比?!
  &1985年印度的计算机生产厂家只有80家,1985年就增加到150家,1986年后软件业兴起,出口迅速增加。&    好奇怪。。。
  凡是赞扬维护中国政策的,就是“被洗了脑袋”  凡是反对抵制中国政策的,就是“JY”
      喜欢看这样有专业水平的理性探讨的帖子,希望不要又吵个乱烘烘。
  好文章!  收藏!
  印度的穷人压根没有自然、淳朴和乐观,  我们在孟买的时候,几个要饭的上来,基本跟抢差不多。  虽然看起来很可怜,但是你一定不要给,因为你给了一个,马上会过来数十个,不满足他们,还会遭到他们的辱骂。  还有寺院的僧侣推销一些劣质宗教物品,不买的话,他们会一直跟着你,说你会倒霉什么的。
  印度的穷人压根没有自然、淳朴和乐观,  我们在孟买的时候,几个要饭的上来,基本跟抢差不多。  虽然看起来很可怜,但是你一定不要给,因为你给了一个,马上会过来数十个,不满足他们,还会遭到他们的辱骂。  还有寺院的僧侣推销一些劣质宗教物品,不买的话,他们会一直跟着你,说你会倒霉什么的。
  顶一下
  作者:1sss 回复日期: 11:23:25     -----楼主文章很好,拜托你别来胡搅。
  每个国家都有好的坏的一面,但处于热带上的印度具有普遍的 热带国家特性,人性开朗,乐观 不患得患失但没有计划性,甚至有些懒惰,安于现状。  印度还是有他的可取之处的,司法体系, 民主, 计算机技术 多民族包容性。。。。。
  好文章.特别是最后几句:印度人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未来,而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担忧与焦虑。  经典中的经典.谁敢说现在中国的模式能走都远??我希望走100年,但可能吗????
  作者:1sss 回复日期: 11:23:25  =================  支持
  在苍蝇们没嗡嗡以前赶紧跑路
  作者:dfwl 回复日期: 13:27:18 
    lsss在吗,    在下补充两条:     凡外国人说自己收入较好的,那是制度优越      凡中国人说自己收入提高的,那是既得利益者     凡外国经济建设不好的,那是潜力十足,保护环境,     凡中国经济建设有成就的,那是资源丰富,破坏环境  =======================================  可惜事实就是这样
  amtflzf09,典型的强迫症患者
  难道板凳?
  真是一篇好文章,分析很透彻,基本是符合两国现状.不过我认为还是中国的发展方式会比较好.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民才会有空闲时间去想着民主和制度。近年来我国老百姓对制度就非常不满意,但这只是说明制度发展已落后于经济发展,并不是制度越来越差。其实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它有发展时间。我相信凭中华儿女的智慧,最终能使中华民族崛起于民族之林。
  pgng:  amtflzf09,典型的强迫症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弟,您这话可不对呀,A系列神经上可没有什么问题,证明如下:   看看同胞们对您的疑问:  不过我有个小小的问题请这位“amtflzf系列”回答一下:            1,你的“公衆”的“衆”字用的繁体,我想这不太可能是手误吧。            2,你对于“SARS”翻译为“萨斯”(这个词共用了三次)。大陆或香洪都没有这种翻译法,一般为“非典”或“沙士”,只有台湾才这么翻译(如新闻“台北和平医院萨斯病患者上吊自杀”/forum/viewtopic.php?tid=3046)            3,你死活都不愿说出自己的国籍(同时又说自己和韩国毫无关系),那么只有一可能,就是不承认自己是中国国籍,同时又不敢说自己是台湾国籍。      增加一点:4,在国庆期间,您可是24小时在线.几个号什么06\07\08\09,不是这个上就是那个上,前言不接后语,说的大家一头雾水.      你这个系列,我说得可对啊?????  另附:  A系列发贴时间:  国际观察 [发展模式]走瑞典式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转载)   amtflzf07   23:03   [发展模式]“打扫”中国环境到底需要多少钱?(图)(转载)   amtflzf09   21:40   国际观察 [发展模式]印度修不起高速公路?   amtflzf09   20:34   国际观察 [发展模式]中国经济起码落后韩国十年(转载)   amtflzf09   21:45   国际观察 [发展模式]一个你所不知道的,经济高速增长的美丽非洲(转载)   amtflzf09   00:17   国际观察 [军事广角]浅谈中国战略物资——数控机床的发展及差距(转载)   amtflzf09   06:51     刚才有个贴子里兄弟们对您的上网时间就感到好奇,阁下在国外工作,拿外快也要有点敬业精神呀,不要老是在您那的白天才来上班,还是和领导说一下,值个班什么的,您看看,按中国时间,半夜6点发的贴都有,您说,您这敬业精神能搞垮中国吗.  
  晕,不好意思,也不知您要养几个人,这个贴子,千万不要让您的领导看到,要不然,您下岗了,来找我要饭吃,我又不是什么既得利益者,可养不起拿美刀的您呀.
  我相信,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经济一定会超过印度,还要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到那时,也让外国人看看,说“这是中国人”,就象我们现在看外国人一样,羡慕的那种,因为人家的条件比我们的好。  有的时候,也不好比,想想,我们国家才建国50多年,发展才20多年,而美国已经发展了200多年了,我们国家还没有统一,而别的国家却没有这样的“忧患”,包括印度,美国。
  本篇文章分析比较客观。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未来的印度不会为了发展而走向专制,中国也不会为了发展、稳定而延缓民主进程。值得关注的是,印度经济虽然在年代增长缓慢,但它从未中断过增长,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而权威体制的中国在年代的经济增长出现过大起大落并一度中断,只是 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才开始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也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正是因为这一点,印度人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未来,而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担忧与焦虑。这无疑是国内目前掀起中印比较热潮的深层次背景,也再一次促使我们对有关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  好文,尤其是这一段
  最质朴的理由:    
印度人懒惰,没有中国人勤劳。
  分析到位,说理透彻,客观公正,的确是一篇好文章。
  管印度?我很穷,政府怎么不帮我致富啊?
  文章有论证,有数据,有例子,有背景知识,有总结意义,很好. 其基调是理性客观地分析和认识问题.  希望国观多出这样的帖子.
  希望任何反驳这篇文章的跟贴,都能继续这个风格.按照有破有立,按照反驳的逻辑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证据,反驳论证体系). 也请任何的不同立意,也要有相应的论证和证据支持.
  这好贴,不得不顶!!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未来的印度不会为了发展而走向专制,中国也不会为了发展、稳定而延缓民主进程。值得关注的是,印度经济虽然在年代增长缓慢,但它从未中断过增长,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而权威体制的中国在年代的经济增长出现过大起大落并一度中断,只是 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才开始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也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  ========================================================  好,这个说得好  印度是增长缓慢,但是一直就在增长。  而中国确大起大落并一度中断。  但是到现在中国已经是千方百计的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而印度还在为自己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沾沾自喜    是不是说明了中国人比较能干呢?  
  中国也好不到哪去!!!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目前的中国财富极度集中,最富150万家庭占有70%财富,是到了立即进行阶级斗争的时候了!          10月17日,波士顿咨询公司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的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大陆150万个家庭占有全国财富的70%,即0.4%(约150万)的家庭占有了70%的财富,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情况下是5%的家庭占有50%至60%的财富,中国已经成为财富最为高度集中、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财富当中除了部分是爱国企业家的守法经营所得外,就是集中在官僚、利益集团、垄断集团、不法奸商等手中,过去几十年国有化积聚的财富几乎就要被瓜分完了!掠夺的手法无非就是改革、与国际接轨、中国国情等等,不一而足!房地产、医疗教育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国有、集体财产名义上是全民所有,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表现形式,无形中等同无主财产,正是这些资产与20几年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被无情地掠夺了,成就了改革新贵,广大群众却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无可奈何成为资产阶级的剥削对象!        呜呼!哀哉!        全中国劳苦大众团结起来,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印度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毫无疑问,中国在普遍脱贫的道路上比印度做得好很多,而且中国的制度保证个人奋斗可以改变命运 —— 也许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印度的种姓制度则等于为个人套上安贫乐命的枷锁,对持续发展危害很大。    软件外包确实是印度的强项,但其总市场份额有限,而且是印度的“经济孤岛”,对相关产业缺乏带动作用。就算全世界软件都给印度,印度的穷人还是无法脱贫。    如果让我说,中国目前问题很多,但经济的基本面还不错,产业整体上比较均衡,国民整体素质中等,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印度则是被热捧的花子,表面上披点锦绣,里面还都是毛病,别说追赶中国了,能平稳发展就不错了。
  作者:1sss 回复日期: 11:23:25   
  ======================  支持~~~
  如果中国停滞不前,以印度的增长率还得13年才追得上,jy没吹嘘所谓印度的软件业如何如何,不知道软件眼能带来多大就业?难道比制造业还吸纳的多?
  从来都用盗版软件,但是硬件都是真货,不知道哪个门槛高哦
  好文章,这是几年来见到的最客观的文章。
  作者:dfwl 回复日期: 09:23:58   -----------------------------------------------------------  兄弟,你好强!
  喜欢这样比较专业的帖子,居安思危,才能保持前进的动力,但我们的体制却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否则这样下去将祸国殃民
  我一向认为就算把中国炸回炻器时代,最多三十年,我们还是会在印度的前面徘徊!~
  者:ddccff 回复日期: 23:09:08 
    好文章.特别是最后几句:印度人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未来,而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担忧与焦虑。    经典中的经典.谁敢说现在中国的模式能走都远??我希望走100年,但可能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说明中国能持续发展。      楼主好文章,顶一下
  lz的意思是,中国不过印度的地方之一是,咱们的穷人总想当富人,而印度穷人穷的非常坦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近年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在瑞士有一个叫达沃斯的地方。  ------------------------  孤陋寡闻的人来了  俺给抛离出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的范围
  作者:永远的猪猪823 回复日期: 17:38:04   
    不想多说,就说几句:      世界历史上印度从来就没有领先过,别给我提什么四大文明古国,这样一个从未领先过的国家,会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国家么?不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点历史资料再来说话,;学理工科的同志!!!    ------------------------------------------------------------  同意,古印度在文化,建筑,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配得上这个四大文明古国的头衔,而且,如果印度不能算,难道要算韩国?
  不管顶不顶楼主,都要顶1sss同胞!!!
  作者:永远的猪猪823 回复日期: 17:38:04            不想多说,就说几句:        世界历史上印度从来就没有领先过,别给我提什么四大文明古国,这样一个从未领先过的国家,会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国家么?不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点历史资料再来说话,;学理工科的同志!!!        ------------------------------------------------------------    同意,古印度在文化,建筑,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配得上这个四大文明古国的头衔,而且,如果印度不能算,难道要算韩国?  =============  
先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然后是流窜到中东的鞑靼人,接着是来自蒙古的铁木尔,最后是英国佬,恩格斯说:印度的的历史就是一部征服再被征服的历史!古印度的文化早在一千多年前和佛教一起沉沦了,印度的建筑是各个征服者辉煌成就的展示,印度连一部象样子的编年史都不曾有过!~印度有何伟大?难不成麦当娜穿着三点,甩了几招印度肚皮舞,一点肉就遮住了你们的视线?
  老外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就是挑拨,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我们应该平和看待我们与印度之间的发展和合作    我们要做的是双赢,而不是零合!
      看看而已
  我遇到的印度人老爱把印度和中国说在一起来宣传印度,其实两国差距那么大;而且他们有时甚至用个别事件贬低中国抬高印度,感觉很小人!
  印度总是试图骑在中国头上,真有病!
  作者:luo1008 回复日期: 21:57:52 
    管印度?我很穷,政府怎么不帮我致富啊?  ------------------------------------------------------------  中国的落后和混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样的流氓无产者太多,这点上中国却是不如印度。
  每个国家都有好的坏的一面,但处于热带上的印度具有普遍的 热带国家特性,人性开朗,乐观 不患得患失但没有计划性,甚至有些懒惰,安于现状。    印度还是有他的可取之处的,司法体系, 民主, 计算机技术 多民族包容性。。。。。  -------------------------------------------------  如果说印度是一个民族包容性很强的国家的话,为什么还发生孟买火车爆炸大惨案
  印度人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未来,而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担忧与焦虑。  ------------------------------------------------------  仔细观察印度的穷人,有两个特点使中国人感到惊讶。一是他们的自然、淳朴和乐观  -------------------------------------------------  有如此平和的对待自己命运的国民,这种国家真的能发展吗?中国和印度的真正区别楼主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本质,同是文明古国,印度的宗教信仰和种性制度,使得国民甘于贫困,认为贫福是个人的前世的修行。而中国人则有人定胜天的不满足现状的拼搏精神,这才是中国战胜印度的秘诀。所以每次奥运会,我都会为印度感到可耻,一个十亿人的大国为什么就连一快金牌都拿不到,等到印度人自己要感觉到可耻的时候,印度才谈得上和中国竞争。
  &迄今为止,印度尚没有一条高速公路.&  (日初稿,日定稿;作者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2005年夏天我从德里到阿戈拉走的就是高速公路(Express way)。难道这位吉林大学的教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印度人把德里到阿戈拉的高速公路拆了?
  作者:曼陀菲尔 回复日期: 10:40:20 
    作者:luo1008 回复日期: 21:57:52        管印度?我很穷,政府怎么不帮我致富啊?    ------------------------------------------------------------    中国的落后和混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样的流氓无产者太多,这点上中国却是不如印度。      哈哈,党就是忽悠这种流氓无产者起家的
  我觉得我们帮阿三养活了好多人呀  随便一个有点规模的餐厅都请一两个阿三过来甩饼  全国算下来~可能有几十万哦~
  凡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叫做民主,       凡是中国的所作所为叫做专制,       凡是美国民众支持自己go-vern-ment的,叫做体现民意,       凡是中国民众支持自己go-vern-ment的,叫做维护独裁。       凡是美国民众反对自己go-vern-ment的,就说,瞧!美国多民主,民众都有反对的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反对自己go-vern-ment的,就说,看,中国多独裁,连自己的民众都反对!       凡是美国民众理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民主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理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反对民主。       凡是美国民众愤怒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还是叫做民主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愤怒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义和团或者愤青。       凡是反对美国政策的东方国家叫做独裁国家,       凡是反对美国政策的西方国家叫做“老欧洲”。             凡是美国经济发展,叫做经济复苏,       凡是中国经济发展,叫做中国威胁,       凡是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叫做正在衰退,       凡是中国经济出现问题,叫做即将崩溃。             凡是美国增加军费叫做维护和平,必须欢欣鼓舞,       凡是中国增加军费叫做破坏和平,必须深表忧虑,       凡是美国在海外使用武力,叫做维护稳定,       凡是中国在境内部署导弹,叫做非常不安。             凡是美国反对外国,叫做美国利益,       凡是中国反对外国,叫做排外主义,       凡是美国登上银河号,叫做全面核查,       凡是中国登上间谍飞机,叫做侵犯主权。             凡是针对美国平民的袭击,叫做kb主义,       凡是针对中国平民的袭击,叫做民族自决,       凡是美国反对kb主义,叫做反对kb主义,       凡是中国反对kb主义,叫做压制不同声音。       凡是美国对外动武,叫做推翻专制,       凡是中国捍卫领土,叫做改变现状,       凡是美国人说伊拉克人好,就叫做帮助建立民主,       凡是中国人说伊拉克人好,就叫做同情kb分子。             凡是美国在战争中死了人,必须牢记精确数字念念不忘,最好牢记姓名性别       凡是外国在战争中死了人,大概数字都不用记管他男女老幼国别种族,       凡是美国人不幸丧命就大叫大嚷“人权受犯”,       凡是外国人不幸丧命迫不得已说声“深表遗憾”。             凡是美国人质被抓,就怪kb分子,       凡是中国人质被抓,就笑网络愤青,       凡是美国人质被解救,就欢呼雀跃,       凡是中国人质被解救,就反问有什么可乐的?       凡是美国解救人质的努力,就编成传奇故事电影大片,       凡是中国解救人质的努力,谁敢叫好就是“歌功颂德”。       凡美国社会出现的问题,那只是个别现象       凡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那是普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上的概括得太经典了,不得不服。。。。。。。。。。
  其实印度想要与中国比  请先解决基础设施、温饱、国民文化等问题
  不是吧?是中国什么时候能赶超印度吧?
  作者:1sss 回复日期: 11:23:25     凡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叫做民主,       凡是中国的所作所为叫做专制,       凡是美国民众支持自己go-vern-ment的,叫做体现民意,       凡是中国民众支持自己go-vern-ment的,叫做维护独裁。       凡是美国民众反对自己go-vern-ment的,就说,瞧!美国多民主,民众都有反对的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反对自己go-vern-ment的,就说,看,中国多独裁,连自己的民众都反对!       凡是美国民众理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民主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理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反对民主。       凡是美国民众愤怒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还是叫做民主权利,       凡是中国民众愤怒性反对美国go-vern-ment的,叫做义和团或者愤青。       凡是反对美国政策的东方国家叫做独裁国家,       凡是反对美国政策的西方国家叫做“老欧洲”。             凡是美国经济发展,叫做经济复苏,       凡是中国经济发展,叫做中国威胁,       凡是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叫做正在衰退,       凡是中国经济出现问题,叫做即将崩溃。             凡是美国增加军费叫做维护和平,必须欢欣鼓舞,       凡是中国增加军费叫做破坏和平,必须深表忧虑,       凡是美国在海外使用武力,叫做维护稳定,       凡是中国在境内部署导弹,叫做非常不安。             凡是美国反对外国,叫做美国利益,       凡是中国反对外国,叫做排外主义,       凡是美国登上银河号,叫做全面核查,       凡是中国登上间谍飞机,叫做侵犯主权。             凡是针对美国平民的袭击,叫做kb主义,       凡是针对中国平民的袭击,叫做民族自决,       凡是美国反对kb主义,叫做反对kb主义,       凡是中国反对kb主义,叫做压制不同声音。       凡是美国对外动武,叫做推翻专制,       凡是中国捍卫领土,叫做改变现状,       凡是美国人说伊拉克人好,就叫做帮助建立民主,       凡是中国人说伊拉克人好,就叫做同情kb分子。             凡是美国在战争中死了人,必须牢记精确数字念念不忘,最好牢记姓名性别       凡是外国在战争中死了人,大概数字都不用记管他男女老幼国别种族,       凡是美国人不幸丧命就大叫大嚷“人权受犯”,       凡是外国人不幸丧命迫不得已说声“深表遗憾”。             凡是美国人质被抓,就怪kb分子,       凡是中国人质被抓,就笑网络愤青,       凡是美国人质被解救,就欢呼雀跃,       凡是中国人质被解救,就反问有什么可乐的?       凡是美国解救人质的努力,就编成传奇故事电影大片,       凡是中国解救人质的努力,谁敢叫好就是“歌功颂德”。       凡美国社会出现的问题,那只是个别现象       凡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那是普遍情况           精品强推  
  如果楼主去过印度,和印度人共过事,就不会这么乐观了。  印度这个国家真的让人很无奈!穷就算了,一个个人好像都很懒。  一台机器发给他们,装了一年还没装上,等他们装上了,机器某些部分由于长期停滞未使用而氧化了。于是向我们报怨说机器坏掉了,还不远千里的将机器寄回我公司,我们一个工程师给它上了点油就可以运作了,他们觉得很神奇,还派了三个人来学习。  晕倒,等他们学会使用这台机器的时候,机器已经过时了。  这就是印度人,如果给中国人这么一年半的时间,估计该机器的盗版已经在全国开始生产了。  
  我从来就不相信印度能超越中国,至少近200年内不会。就冲印度那文盲率,嘿嘿,我的信心就来了。
  作者:luo1008 回复日期: 21:57:52        管印度?我很穷,政府怎么不帮我致富啊?    -----------------------------------------------------------致富要靠自己的 哥们 政府忙着捞钱呢  
    咦,精品苍蝇们哪去啦?这么安静?  众苍蝇们不出来嗡嗡两声,还真有点不大习惯了!  
  作者:陈梓楠 回复日期: 23:07:56 
      一台机器发给他们,装了一年还没装上,等他们装上了,机器某些部分由于长期停滞未使用而氧化了。于是向我们报怨说机器坏掉了,还不远千里的将机器寄回我公司,我们一个工程师给它上了点油就可以运作了,他们觉得很神奇,还派了三个人来学习。    ---------------------------------------------------     好学还是值得肯定滴, 呵呵
  写的不错,难得冒泡顶你一下。
  管它阿三的,这样会比衰自己的!要比就跟日本,美国等比.
  仔细观察印度的穷人,有两个特点使中国人感到惊讶。一是他们的自然、淳朴和乐观;二是他们虽然贫困,但却有自己不被打扰的生存空间。  ====================================  这个世界上实在没有道理可言。印度上自然、淳朴、乐观,难道比赤贫的非洲人,和生活在云贵深山区、赤贫的中国人更自然吗?  印度穷人有不被打扰的生存空间,呵呵。不知道如何说了  ====================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印度不是一个穷国,印度是一个穷人很多的国家。  ============================  这样的话,竟然出自一个教授之口。从这个意义上讲,哪个国家才算是穷国呢?中国么?非洲诸国么?  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有穷国么?  ==================================  客观地说,中国目前的问题很多,国人对前途充满忧虑,这都是事实。我觉得可耻的是,总有那么些人,看外国什么都是好的、中国什么地方都不如人。即使有不容抹杀的事实在那儿摆着仍然,仍然有人会极力否认,比如中国的宏观经济比印度好,微观经济却远不如印度.................  =====================  从这一点来看,大胆断言印度经济在短期内难于超越中国经济是有道理的。  =====================依我看,既然断言印度短期内可以超越中国是有道理的,那这样的断言就不是什么“大胆”的。真正大胆的断言出现在五十年前,当时有人断言中国撑不了几年,而印度则可以持久繁荣    
  作者:1sss 回复日期: 11:23:25   ---------------------------------------  
很久没看见如此经典的东东了  
强强强力推
      印度的民主政体也使得政府对贫民一直采取非常宽容的政策,虽然各地政府也曾多次下决心要清理贫民窟,整顿市容,但事实上却难以实施。(政府既然下决心清理贫民窟、整顿市容,就说明这些势在必行。事实上难以实施,难道这就是印度比中国强的一面么,笑)  在印度没有像我们这里“城管队”那样的组织机构,强制拆迁贫民窟的情况少有发生,他们的穷苦生活很少受到干扰。(我记得十年前,曾经有那么多的专家、教授、学者,有幸出过几次国,然后抨击中国街头脏乱差,与美国香港相比天上、地狱,言外之意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水深火热。现在内地刚刚在基础建设方面有一些起步---当然,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强制性拆迁现象确实在很多地方都有----现在,竟然又有人拿印度的”宽容“(说白了,印度在脏乱差方面比中国八十年代有过之无不及)来贬损中共、赞誉外国。笑)  -------------  印度穷人生活在人间,言外之意,中国穷人生活在地狱了。呵呵  ------------------------------------------------------------------------------------------   1947年印度独立后,自尼赫鲁开始,经英迪拉&#183;甘地一直到拉吉夫&#183;甘地,印度历届政府一直试图改变印度的贫穷落后状况,建设“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在社会正义、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偏重前者,并一直成为政府的施政核心......由于忽视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印度在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增长一直缓慢,年均3~3.5%的增长速度被讥讽为“印度教徒增长率”,结果社会正义、平等的目标自然未能实现。(而权威体制的中国在年代的经济增长出现过大起大落并一度中断,只是 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才开始持续高速增长)  作者可以查下中国,自1966年至197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  ----------------------------------------------------------------------  印度历史上像中国那样壮烈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几乎从未出现过,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几乎都由来自西北方向的异族入侵所致.......特别是英国对印度几百年的殖民统治造就了印度一大批职业化水平很高的经理人员,其企业管理经验和战略眼光都堪称世界一流。(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是可耻的。中国需要来自西方的入侵)  ------------------------------------------------------------  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基本上都好于印度,但印度的微观经济指标尤其是企业业绩大多优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含义并不单纯是GDP的增长,而主要在于微观层面的财富创造。中国经济在创造财富方面的确逊于印度。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两倍,但按总体的财富程度来衡量,中国仅比印度富裕了37.6%。(这就让人不大理解了,中国GDP、人均收入是印度两倍,中国“仅”比印度富裕了37.6%,这不仍然说明中国比印度富裕一些、说明中国微观经济不比印度差吗?难道只有中国在所有的、甚至是每一个细小方面都必须强于印度两倍、三倍、十倍,才能说明中国情况好一些?  
  通俗易懂的好文章。
  关注 关注 密切关注中!!!!潜力帖!!!!
  作者:烤啦 回复日期: 23:04:10 
    我觉得我们帮阿三养活了好多人呀    随便一个有点规模的餐厅都请一两个阿三过来甩饼    全国算下来~可能有几十万哦~      那些餐厅里的甩饼者决不是阿三, 如果是阿三的话, 我相信打死你你都不肯吃这些甩饼的,嘿嘿
  好文章
  回复第2楼(作者:@1sss 于
11:23)  ??凡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叫做民主,   凡是中国的所作所为叫做专制,   凡是美国民众支持自己……  ==========  +1  
  回复第2楼(作者:@1sss 于
11:23)  ??凡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叫做民主,   凡是中国的所作所为叫做专制,   凡是美国民众支持自己……  ==========  +1,再刘明  
  @lmsfrd 34楼   最质朴的理由:  印度人懒惰,没有中国人勤劳。  -----------------------------  是没有人激发民众的勤劳欲望,上世纪解放前不也是好多阿Q么。现在欧洲最懒惰的西班牙曾经是欧洲最勇敢,最勤劳的人  没有真正废除种姓制度,人民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人是无法有劳动的欲望的。  怀念太祖
  挖的哦
  @ddccff 22楼
23:09:08  好文章.特别是最后几句:印度人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未来,而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担忧与焦虑。  经典中的经典.谁敢说现在中国的模式能走都远??我希望走100年,但可能吗????  -----------------------------  谁喊美国崩溃的次数最多?不是中国人,不是苏联人,而是美国人。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担忧与焦虑,这是好事,因为本来就应该充满担忧和焦虑:我们还有很多单项发展指标不是世界第一;我们的GAP仅仅是世界第二,更别提人均GDP了;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太少,不足美国的一半;我们的军力太弱,比美国还差很多, 美国人还可以把军事基地布置在我国边境外一千公里内;甚至我们的领土还没有统一,我们国内还有一大把问题要解决,充满担忧和焦虑实在是正常不过的情绪,没有才要糟了。
  作者:永远的猪猪823 回复日期: 17:38:04   不想多说,就说几句:  世界历史上印度从来就没有领先过,别给我提什么四大文明古国,这样一个从未领先过的国家,会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国家么?不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点历史资料再来说话,;学理工科的同志!!!  ------------------------------------------------------------  @eastbarlqz 54楼
15:46:46  同意,古印度在文化,建筑,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配得上这个四大文明古国的头衔,而且,如果印度不能算,难道要算韩国?  -----------------------------  现代印度和古印度不是一回事。现代印度不能算古印度的继承人。
  lz的意思是,中国不过印度的地方之一是,咱们的穷人总想当富人,而印度穷人穷的非常坦然
  能否路过打酱油,呵呵
  没去过印度不了解,不过华为的工程师最不愿意呆就是印度
  通俗易懂的好文章。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制造的优势与劣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