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实现了全自动就没有剩余价值率了吗

应用:工业|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无人工厂”解放人类 工业自动化的必然趋势
无人工厂又叫自动化工厂、全自动化工厂,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
  OFweek网讯:上月,广东东莞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始投入建设,这标志着当地&&战略进入新阶段,这也在一夜间使&无人工厂&成为网络上热议的焦点。但很多人对于&无人工厂&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字面的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无人工厂&?它的发展史又是如何?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  无人工厂的概念  无人工厂又叫自动化工厂、全自动化工厂,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虽然名为无人工厂,但整个工厂并非一人没有,只是会大量压缩现有人员的数量,当所有机器完成部署后,会比相同规模的工厂在人员配备上减少90%。  &无人工厂&里安装有各种能够自动调换的加工工具。从加工部件到装配以至最后一道成品检查,都可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完成。  无人工厂的发展历史  1952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发动机的全自动工厂。它所需的生铁及其原料从一端输入,由42部自动机器进行500种不同的操作和加工,还能够把不合格的产品检查出来。不过真正的无人工厂还是在机器人、计算机、电子技术等得到极大的发展之后才涌现出来的。  日,世界上第一座实验用的&无人工厂&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建成,并开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证明,以往需要用近百名熟练工人和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最新机械,花两周时间制造出来的小型齿转机、柴油机等,现在只需要用4名工人花一天时间就可制造出来。  最有名的是日本&法那克&的一个工厂。这是80年代初建立的,投资数千万美元,生产制造机器人所需的部件。  这个无人工厂坐落在日本富士山附近的一片松林中,是一片黄色建筑物。在工厂里,自动机械加工中心、机器人、自动运输小车,白天和夜里都是在无人看管情况下进行生产的。自动加工中心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加工;自动运输车从一个装置旁边移动到另一个装置旁边,运送材料,搬运机器零件;自动装置在仓库周围悄悄地移动,机器人在进行产品检查包装&&在1.6万平方米的场地上,一切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按程序控制的。这个工厂有1010台带有视觉的机器人,它们与数控机床、自动运输小车共同工作。白天工厂内有19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室内从事作业,夜里只有两名监视员。无人工厂并不是完全无人。日本和别的国家还有其它一些类型的无人工厂。  无人工厂的存在意义  无人工厂必将进一步加快整个制造业的&工厂自动化&进程。无人工厂能把人完全解放出来,而且能使生产率提高一二十倍。无人工厂是未来制造业工厂的一种发展方向。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竞争是平均利润率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也是等价交换规律实现的前提性条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阻碍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扩散和竞争的出现,技术的领先使先进企业具有了使超额剩余价值长期存在的能力,从而形成了不等价交换长期化、经常化的局面,这正是&无人工厂&这类技术先进企业形成高额利润的秘密所在。正因为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在形成超额利润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世界各国、各企业都将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谈判时的重要内容,成为发达国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最有力的保障手段。  为了使大家对当前无人工厂的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OFweek机器人网整合各方面的信息,发布了&&的专题报道,就无人工厂的优势、目前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详情请查看:
责任编辑:Ysq
版权声明:
来源OFweek机器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OFweek机器人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8-202联系。经授权后可转载,转载务必注明“稿件来源:OFweek机器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机器人机器视觉伺服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1台昂贵的机器”与“1个工人”共同创造的;(一)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剩余价值的比例;生产要素各部分各自实际创造和应占有的剩余价值的比;假设:“1台昂贵的机器”C1价值10000元;“;1、提高工效与剩余价值的比例;=C1+V1+M1∶C2+V2+M2;=+0;=1;=10∶1;2、剩余价值额为:;M1
“1台昂贵的机器”与“1个工人”共同创造的。
(一)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剩余价值的比例
生产要素各部分各自实际创造和应占有的剩余价值的比例应等于各自价值在生产过程总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这是剩余价值m的来源和比例的定义。根据“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列宁《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5页。)决定的原理。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劳动效率提高、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比例提高,都只与投入生产过程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的比例有关。
假设:“1台昂贵的机器” C1价值10000元;“1个工人”V1的劳动量价值1000元;“10件价值很小的工具”C2价值100元;“10个工人”V2的劳动量价值1000元(未进行使用机器的复杂劳动专业技术培训);劳动对象及其他辅助因素忽略不计。为计算方便不以提高工效“100倍”计算,而以“10倍”计算。同时以10%的利润率计算:
1、提高工效与剩余价值的比例
=C1+V1+M1∶C2+V2+M2
2、剩余价值额为:
M1=K1―C1―V1
M2=K2―C2―V2
3、剩余价值分配比例数额为:
MC2=1000元=10000?10%
MV1=100元=1000?10%
MC2=10元=100?10%
MV2=100元=1000?10%
结论:生产资料越简单,在创造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越小,所占比例越小,那么生产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就越大,所占比例也就越大;反之亦然。这样的分配模式在实践中是成立的、可行的,当然是在排除了一切强权、暴力、非经济因素,在纯粹价值规律支配下的经济活动中。在此条件下,生产过程中的各生产要素都是在自愿、协作和不被强迫、欺诈、无偿占有的基础上合作。
(二)“过去的劳动”可以创造剩余价值的论证
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剩余价值学说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证明。“极端化”是证明的一种有效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资本增大了,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间的差额会一同增大。??但它们自身只是逐渐磨损的,从而只片断地丧失它们的价值,从而,也只断片地转移它们的价值入生产物中。这些劳动手段,是依某种程度,当作生产物的形成要素,但不附加价值于生产物,??它们是像水、蒸汽、空气、电气等等自然力一样,担任了不要代价的服务。过去劳动由活劳动捕捉,被附与生产时,它这种不要代价的服务,也会随积累规模扩大而积累起来的。”(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763页1956年版。)在这里马克思也肯定“过去的劳动”可以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使资本增大了”,尽管它是“被活劳动捕捉”而“担任了不要代价的服务”。就如同荒山里的野牛、草原上的野马“被活劳动捕捉”,可以挤奶、可以驮物一样。但仍然有一个不解的迷:“过去的劳动”是否真是无主的,野生
的,像野生动物那样可以被任意捕捉的吗?
我们来证明一下关于“过去的劳动”在创造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看看“过去的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应该属于捕捉它的“活的劳动”,还是应该属于创造它的“过去的劳动”的所有者。
1、农牧业生产资料在创造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暂时从机器工业退回到捕猎业、畜牧业和农业中来观察一下,虽然产业种类不同,但也不影响对分配方式的研究。
在捕猎业中捕猎人用“活的劳动”可以直接捕捉大自然中野生的无主的动物,将自己的“活劳动”凝固在动物身上而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过去的劳动”。
在畜牧业中,家畜作为“过去的劳动”已经属于某捕猎人,在其生长繁殖的过程中,除了人的活的劳动之外,动物自身的“活劳动”――生长生育功能也发挥作用,甚至是主要作用。在这里如果认为仅仅因为放牧人的活劳动者才使家畜生长繁殖,就显然违背了自然规律,这种观点显然是活劳动占有了过去劳动(捕捉驯化过程)的成果。因为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即使没有放牧这个因素,动物也是要生长繁殖的。在以家畜为生产资料的现代生产活动中(如肉畜养殖业、乳品加工业等),如果认为“活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那么除去补偿母畜生命消耗掉的部分(充其量是母畜以外的一到两头小母畜),其余的畜产品――乳品、家畜幼仔、毛绒、粪肥、贵重畜产品(麝香、鹿茸等)都应属于放牧者或饲养者,而不是家畜的所有者。
再看农业,甲如果是种籽的所有者(可以是一个有合理地属于自己的种籽的但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乙作为生产者(可以是一个刚开始具备劳动能力而没有属于自己的种籽的农民)用自己的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种籽结合,假使土地是自由开垦的,那么,一年之后,乙只要补偿给甲生产资料自身的价值――还给甲同等数量的种籽就行了,其余丰收的果实都归乙所有了。这等于在一年时间内乙无偿地占有了属于甲的价值。如果一年能够被允许,那么十年、一百年又为什么不能被允许呢?如果一定量可以被允许,那么无限多的为什么不能被允许呢?这不就又成为历史上暴力强权制度下的行为准则了吗?
2、在机器工业时代也有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开着另一个人的一辆或若干辆崭新的汽车,一年或若干年之后,甚至可以在汽车报废之后,还给另一个人一辆或若干辆崭新的汽车,在这期间这一个人可以用汽车(当然也用自己的活的劳动)为自己创造“理”应是活的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就叫作“借用”,由此另一个人是要损失比较效用的,是要付出机会成本的。无偿地借用显然也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3、作为生产资料的全自动化工厂在创造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
再从马克思时代的近代的机器工业前进到现代和超现代的全自动化工厂来参观一下。在目前已经试验成功的“无人工厂”中,在一个生产力诸要素形成的生产过程封闭圈中,可以没有一个“活的劳动”,而由“过去的劳动”完成全部的生产过程。这时“活的劳动”为零,“活的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自然为零。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剩余价值完全是由“过去的劳动”创造的。
机器人、自动油气开采输送系统、水电站、自动电梯、自动电话系统、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都更多地具备了“过去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而“活的劳动”趋于零的性质。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贝马斯,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作了考察之后,于1968年提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其论证之一是:“当着科学技术进步变成剩余价值的一个独立源泉的时候,在非熟练(简单)劳动力的价值的基础上,去计算资本在研究和发展中的投资,已经不再有意义了,被马克思认为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的直接生产者的劳动力只有一种越来越小的作用”。(哈贝马斯《走向一个合理的社会》1970年波士顿版,第104页;徐崇温《西方马克思 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
2000年版192页。)
4、“过去的劳动”的归属问题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产关系”,(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第6页。)“所以生产资料是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同生产资料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起来?”(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第3页。)以及剩余价值以什么样的形式和比例分配?这才是马克思和我们研究的目的。
(1)“过去的劳动”的交换――价值转移
“活的劳动”直接取之于无主大自然的物质由于加入了“活的劳动”并进行凝固, 从而形成了“过去的劳动”。这里“过去的劳动”都是有主的,有其所有者。如木器、石器、陶器、铁器、牲畜、种籽。在等价交换原则下,“过去的劳动”是可以用价值形式转移其所有权的。我们要消灭的只是掠夺、侵略、盗窃、诈骗和奴役,而决不是所有权。“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65、267页。)
(2)继承权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也涉及到继承权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
出“废除继承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72页。) 这涉及人对于别人的“过去的劳动”是否应当占有的问题是继承权问题,也是人权问题,实际是资产阶级提出人权问题后,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讲到继承权的产生原因:“丈夫在家庭中居于统治地位,以及生育只是他自己的并且应继承他的财产的子女,――这就是希腊人坦率宣布的个体婚制的唯一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60页。)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人对于别人占有和支配是不合理的,那么人对于别人的“活劳动”和“过去的劳动”的占有或继承也都是不合理的。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过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实际经历了人对于别人以及自己力所能及的物的完全的物质性的拥有权和支配权阶段。人质制度就是父母对子女人身的拥有权和支配权的体现,“假使这种氏族成员把自己的儿子当作某一庄严义务的担保物,而这个儿了却成了父亲违约的牺牲品,那么这只是父亲本人的事情。”(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34页。)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遗产由子女继承”。(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35页。)“在法律保证子女继承父母财产的应得部分,因而不能剥夺他们继承权的各国,――在德国,在采用法国法制的各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中――子女的婚事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在采用英国法制的各国,法律并不要求结婚要得到父母的同意。在这些国家,父母在传授自己的遗产时有完全的自由,他们可以任意剥夺子女的继承权。”(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68页。)这都充分说明社会合理性的基础是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对于别人没有了拥有权和支配权,但仍有对别人的劳动和过去劳动的拥有权和支配权,因此也还有继承权。征收遗产税和将部分遗产收归公有说明继承权在逐步地减小。人类社会最终要向完全的权利和义务解放的境地过渡,但仍然要遵循这个原则:一个人如果有不被别人占有和支配(其自身及其活劳动
和过去劳动)的权力,那么他也就没有占有和支配别人自身及其劳动(活劳动和过去劳动)的权力,或者说他有义务不去占有和支配他人“过去的劳动”――遗产。这就是“废除继承权”,是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之一,这样财富就可以不断公有化,逐步实现财产的共有化。当相比之下,公有财产绝大而私有财产极小,同时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观念符合这种社会要求的时候,就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如果有完全的继承权。那么一个人当他在没有劳动能力的幼年时期,由父母抚养,消费父母的活的劳动和过去的劳动;在有劳动能力的成年时期,自食其力,并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当父母去世后,继承父母的遗产;在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再由子女赡养,去世后遗产由子女继承。权利与义务在两代之间一一对应的相对关系中相抵,达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但由于在单个家庭中,无法抵御自然的或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种种变故,如幼年父母双亡、老年无子、父母没有遗产等等。这种情况下只实现了机会上的公平而会出现实际上的不公平。
如果有部分的继承权。那么幼年时期就应部分地由社会抚养,部分地由父母抚养;成年时期部分地赡养父母,部分地继承遗产;老年时期部分地由子女赡养,部分地由社会赡养;去世后遗产一部分由子女继承,一部分由社会收归公有。这种情况下在机会公平的前提下,实际的公平也部分地增加了。
如果完全废除继承权。那么幼年由社会抚养,成年自食其力,老年由社会赡养,去世后遗产由社会全部收归公有。这样权利和义务在机会和实际上都实现了完全的公平。
(3)公共及无主过去劳动的成果的分配
随着继承权部分地逐步地废除和由于没有继承者而被收归公有,从而使公共的“过去的劳动”逐渐积累,这种“过去的劳动”――公有生产资料在我的观点下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就产生了。
我的理论是:
①根据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价值的比例,生产者获得补偿其自身价值消耗的工资,还应得到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属于生产者创造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同时,生产资料获得补偿其自身价值消耗的成本,还应获得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属于生产资料创造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生产资料与生产者各自创造和获得的剩余价值的比例与各自投入生产过程的价值的比例成正比。
②如果生产资料是个人私有的,生产资料创造并获得的那一部分应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倘若生产资料所有者获得生产资料的手段不合理,应从所有者获得手段的合理性上分析解决,而不应该用否认生产资料创造剩余价值的事实来解决。
如果生产资料是公有的,自然就应将生产资料创造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归相应公有范围的公众所有,即根据公有范围可以分为:家族公有、集体公有、地方全民公有、国家全民公有、世界全民公有。随着人类一代代的传承更替,上一代人遗留下来的公有生产资料就自然地历史性地由下一代人整体继承,“也会随积累规模扩大而积累起来的”,(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763页1956年版。)
从而使之越积越多。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考虑,公有生产资料创造的剩余价值被部分地投入再生产,还可以再创造剩余价值,形成鸡生蛋、蛋孵鸡、鸡再生蛋的循环滚动增值效应。
③对于公有生产资料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的合理性我们可以设想,由于公有生产资料的存在并参加生产过程,生产者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一个生产者在生产中自身“活的劳动”参与创造剩余价值并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的劳动”创造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价值。
第二,生产者可以作为公有范围内公有生产资料所有者之一,获得公有生产资料参与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属于应分配给自己的那一份。
第三,生产者还可以将自己“活的劳动”参与创造剩余价值所获得的那部分价值,以及作为公有生产资料所有者之一分配到的公有生产资料创造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价值,作为生产资料投入扩大再生产,并获得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价值。
这样,当一个人在没有劳动能力的幼年时期,可以得到作为公有生产资料所有者之一的那一部份剩余价值。当一个人在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时期,可以作为公有生产资料所有者之一获得公有生产资料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应分得的那一部分,并可获得自己过去“活的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过去作为公有生产资料所有者分得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投入生产过程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至于其他诸如社会福利、家庭抚养赡养、预支性借贷性补贴等等权利和义务的交换则属于其他课题的研究范围,不在此专述了。
四、诸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剩余价值的学说的意义
(一)解决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无法解释后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难题,使政治经济学不必再分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对过去和今后的经济活动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可以解除“工人是工厂的主人”的命题的困扰。工厂不仅仅是工人的还是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正确的命题应是“工人也是工厂的主人”。
(三)提供了生产要素参加分配的理论依据。过去“利润上缴”、“承包经营”、“利改税”、“股份制”,直到现在的“生产要素参加分配”,都未能提出坚实的理论依据,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剩余价值学说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公有制下劳动者对于生产者补偿自身消耗的工资以外的作为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权,以及作为公有生产资料所有者之一而对公有生产资料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的支配权等等诸多问题将有重新的清楚的认识和计算。
(五)有利于澄清目前混乱的所谓“纳税人”概念,以及其他一些错误概念。
(六)有利于推进遗产继承方面法律制度的改革。更新人们对于遗产继承权的认识。
(七)有利于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转变人们对于分配问题的错误认识,更加调动人们的经济活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八)奠定企业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指明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
需要补充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我认为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试图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加以解决的问题。在机会均等和权利义务一致的公平思想指导下有两种结合方式都属于同一类型,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一种是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本人或劳动者集体)购买生产资料;另一种是生产资料所有者购买劳动力。两者都是购买生产要素,都是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就拥有了全部生产力要素。从机会上来讲是公平的,两种购买者在购买之前都有同等的机会,当然结果就是另一回事了。如同竞拍一件商品,拍卖前两个买主都有同样的机会,拍卖后的结果却是只有一个人得到了商品。用购买生产要素方式组织生产力而进行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自然属于购买者,即生产要素所有者。这样的结果就是必然的了。这就如同历次农民起义胜利之后,创建的仍然是封建王朝一样。
生产关系上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还有另外一种不同于购买方式的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方式――各生产要素以股份合作的方式结合。这种方式结合起来的生产力诸要素共同创造的剩余价值就应按比例归属各自的所有者。关于股份制马克思有专门的论述,但我认为决不是现在单纯生产资料股份制意义的股份制,而是还应包括生产者的“活的劳动”股份的股份制。
参考书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956年版、197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37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探讨等内容。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探讨 海南省档案局 (馆) 李浩 内容提要: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没有实践支持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我认为中 国企业改革要有所突...  ”2 二、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几点理解 1.从剩余价值理论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别...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应用与创新发展问题,裴小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学习心得 摘要:马克思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马克思的剩余价 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  有关剩余价值的研究综述一、关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相对剩余价值学说的研究 有的学者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相对剩余价值学说做了...  龙源期刊网 .cn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作者:苏伦嘎 来源:《智富时代》2015 年第 06 期 【摘要】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 学...  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 同创造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剩余价 值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 而且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  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 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剩余...《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 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您当前位置: &
& 快点时讯 & 智能时代来临 各式机器人全面爆发
智能时代来临 各式机器人全面爆发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智慧工厂、无人工厂、超级工厂、智能生活、智能家居、无人机等一系列名词的提出,预示着机器人时代正式来临。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劳动力,正悄然改变着制造业的用工范式。目前的以人为主的生产模式,将慢慢被以机器人为主导的模式所取代,后者以高劳动率和低成本优势正越来越受到工业企业的关注。
目前,中国是全球机器人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2.7万台。虽然落后于日本,但预测数据表明,国内的高增长将使得中国在2年内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据专业预测,到2015年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规模有望超过万亿,智能制造及智能化设备行业前景乐观。就全部产业链来看,以深圳为例,数据统计显示,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信息、、通讯等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规模已达3000多亿元,居全国前列。2012年深圳的机器人企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个别企业的增速甚至达200%。长期来看,未来此行业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产业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
近几年,“智慧工厂”的概念引发我国制造业的强烈关注。事实上,“智慧工厂”早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广泛标准,而在我国,这一趋势才刚刚萌芽。“十二五”规划中,制造业智能化已经被国家列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战略。
智慧工厂是现代工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及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划编排与生产进度,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早在2009年,ibm就发布了“智慧地球”的构想理念,imb也凭借这个理念,实现了从it到“智慧工厂”的成功转型。富士康中国厂区的百万机器人计划,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目前该计划已在哈尔滨正式启动,至此,富士康距离“智慧工厂”更近了一步。而在部分发达地区,制造企业的“智慧工厂”已有不少投入使用,其他正在积极酝酿。
由于智慧工厂具有降低人力成本、支援弹性和复杂制造作业、加大生产效益等多项优势,因此目前已吸引我国不少制造企业的导入,以制造业的终端环节――“质量检测”为例来看:据权威数据统计显示,国内检测、分析等科学仪器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产销能力超过2亿台,工业总产值290亿元以上。俨然,自动化检测设备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自动化检测设备与机器人、机械手等工业设备一起构建了“智慧工厂”。
无人工厂又叫自动化工厂、全自动化工厂,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
通常情况下,“无人工厂”只是某一企业的“无人生产车间”,只是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在生产过程背后却是庞大的科研和管理队伍。大批科研人员为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工艺的改进、新机器设备的发明创新等花费了大量的高质量劳动,形成了数量巨大的价值。管理复杂、先进企业的劳动也是高级复杂劳动,具有更大的价值量。这样,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属于劳动生产力高的部门,他们的剩余价值率也远高于一般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率,他们也创造出大量的剩余价值。
“无人工厂”在科研和管理部门形成的巨大价值和剩余价值需要通过生产环节转移到商品上面,需要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得到实现。这样,“无人工厂”的高利润中,除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者、管理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外,有很大部分来自于背后的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些人员隐藏在直接的生产过程背后,但是,他们创造的大量价值和剩余价值却通过交换过程显现出来。
“超级工厂”是特斯拉第二代电动车models(家庭款四门轿车)的出生地。凭借着这款汽车的销售,今年5月,特斯拉宣布在2013年第一季度实现公司成立10年来的首次盈利,利润率高达25%。销量与盈利上升的秘密,来自特斯拉打造的机器人全自动化“超级工厂”。
要找出埃隆建造超级工厂的目的,还要追溯其推广电动车的市场战略计划。在埃隆的市场计划中,继续降低特斯拉汽车的售价,在3到4年内推出售价仅为3万美元左右的汽车是第三个步骤(豪华系列roadster、中等系列models分别为前两步骤,已实现)。因此,埃隆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成本问题,另一个是产能问题。
来自:【工业电器网】
对不起没有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一步电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一步电子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一步电子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