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上的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损失人民的安全获得感,在这次印度入侵案件上是否被动??

【图片】少数人忽略了印度,这个在未来10年内会成为中国最大忧虑的国家【日本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43,107贴子:
少数人忽略了印度,这个在未来10年内会成为中国最大忧虑的国家收藏
印度:正在爬山的大象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审视印度,这个正从南亚崛起的准大国,都跟中国十分相像。同样源远流长的文明,同样沉浮纷乱的历史,甚至还有同样大的人口压力、发展速度与国民生活条件问题。在互相抱有敌视的今天,我们对这位睡在西南国境线上的“影子”,应该怀着一种警惕而又庆幸的心态——至少,这是一位熟悉的“敌人”。六十年代的那次中印大打出手,并没有让大象的角度放缓,进入新世纪,更多的军力投入、更加频繁的地区行动,还有更加快速的发展步伐,都在试图告诉中国:看吧,这只大象没准能翻越喜马拉雅山。
哦,好像在那里强奸是合法的,看来的确比天朝强啊!哈哈
印度的地缘政治环境分析  印度的大国战略有其充分的内部条件,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科技能力逐渐增强等因素外,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再加上优厚的地区环境条件,印度的大国之路就有了厚实的基础。  印度的地缘环境非常优越。南亚地区在地形和气候上都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印度受其他陆上强国侵略的几率大大降低。此外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的中心地带。辽阔的国土、雄厚的国力都使印度在小国林立的南亚地区战略优势异常明显,地区第一强国的地位无可动摇,并且这种优势因有地理环境的保护而不易受到外来势力的挑战。一支独秀的地区环境使印度得以顺利地以南亚为依托,从地区大国的基点出发开始自己的世界大国的征程。  从海权论的角度来看,印度具有自身特殊的战略优势。印度洋作为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桥梁,扼守着东西(微博)方交通要冲,是当今最繁忙、最重要的海上贸易线路之一,其中印度洋上的石油贸易航线对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有着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印度只要有足够强大的远洋海军,就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影响。位于印度洋中心的独特地理位置为印度发展海权,走海上强国之路提供了便利。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洋虽然面积广阔,但却被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三大洲所包围,有三条主要海上通道使它和别的水域相连,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和苏伊士运河。这三条险要的水道扼守了印度洋航运的咽喉,为印度加强对印度洋的控制增添了便利。但印度的地缘环境优势的表面下也隐藏着它的不足,这大大地限制了印度的全方位大国发展道路,使印度在更多的时候处在两难困境的抉择之中。  相对封闭的地区地形为印度带来了天然的屏障,虽然减少了外敌入侵的可能性,却使印度的陆权扩张异常艰难。横亘于北部的高大山脉让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联系大大减少,从而把印度对区域外的影响降到了极低的程度。而南亚周边复杂的国际条件又使印度的环境相当恶劣。“无论在意识形态上、文化上、还是在经济上印度还不具有影响或控制周边中、小国家的软权力。在该地区只有印度和尼泊尔是印度教为主体宗教的国家,其他各国皆为伊斯兰或佛教国家。经济上各国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在安全观念上印度与其他国家基本上是相互冲突的。这些特点就大大限制了印度用软权力吸引、团结周围中小国家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印度面临着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印度和周边国家矛盾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和巴基斯坦纠缠不休的克什米尔问题。为此印巴争斗了半个多世纪,造成了双方长期严重对立。随着巴基斯坦和印度一起跨过核门槛,印度的国家安全面临着重大威胁。巴基斯坦同中国的密切关系也使印度十分恼怒,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安全压力。中国和印度之间因一直存在边界纠纷、西藏达赖流亡政权等不易消除的矛盾,双方关系长期不睦。因此,印度在陆上的战略发展空间极小,只有克什米尔地区狭小的北部出口给印度往中亚地区渗透留下了一线机会,这也是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决不让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通过克什米尔,印度才有可能对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施加自己的影响,成为亚欧大陆上真正的大国。综上所述,印度位于印度洋的中心,在拥有对外发展和扩张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如何抵抗外部势力从海上对印度施加影响的困难。印度前外交部长贾斯万特·辛格在《印度的防务》(Defending India)一书中认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印度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印度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没有忘记英国殖民者是从海上进入南亚后开始对印度长期殖民统治的,而第三次印巴战争时美国的航空母舰又是如何开到印度沿岸给自己的盟友巴基斯坦撑腰打气的。漫长的海岸线在给印度留下无限的希望的同时也给印度制造了海防难题,没有强大的海军,地缘优势也有可能化为印度的软肋。(来源:胡伟《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印度的大国战略和影响》)
但在未来10年,我们也有可能成为他最大忧虑的国家
印度的地缘政治环境分析  印度的大国战略有其充分的内部条件,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科技能力逐渐增强等因素外,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再加上优厚的地区环境条件,印度的大国之路就有了厚实的基础。  印度的地缘环境非常优越。南亚地区在地形和气候上都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印度受其他陆上强国侵略的几率大大降低。此外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的中心地带。辽阔的国土、雄厚的国力都使印度在小国林立的南亚地区战略优势异常明显,地区第一强国的地位无可动摇,并且这种优势因有地理环境的保护而不易受到外来势力的挑战。一支独秀的地区环境使印度得以顺利地以南亚为依托,从地区大国的基点出发开始自己的世界大国的征程。  从海权论的角度来看,印度具有自身特殊的战略优势。印度洋作为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桥梁,扼守着东西(微博)方交通要冲,是当今最繁忙、最重要的海上贸易线路之一,其中印度洋上的石油贸易航线对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有着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印度只要有足够强大的远洋海军,就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影响。位于印度洋中心的独特地理位置为印度发展海权,走海上强国之路提供了便利。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洋虽然面积广阔,但却被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三大洲所包围,有三条主要海上通道使它和别的水域相连,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和苏伊士运河。这三条险要的水道扼守了印度洋航运的咽喉,为印度加强对印度洋的控制增添了便利。但印度的地缘环境优势的表面下也隐藏着它的不足,这大大地限制了印度的全方位大国发展道路,使印度在更多的时候处在两难困境的抉择之中。  相对封闭的地区地形为印度带来了天然的屏障,虽然减少了外敌入侵的可能性,却使印度的陆权扩张异常艰难。横亘于北部的高大山脉让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联系大大减少,从而把印度对区域外的影响降到了极低的程度。而南亚周边复杂的国际条件又使印度的环境相当恶劣。“无论在意识形态上、文化上、还是在经济上印度还不具有影响或控制周边中、小国家的软权力。在该地区只有印度和尼泊尔是印度教为主体宗教的国家,其他各国皆为伊斯兰或佛教国家。经济上各国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在安全观念上印度与其他国家基本上是相互冲突的。这些特点就大大限制了印度用软权力吸引、团结周围中小国家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印度面临着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印度和周边国家矛盾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和巴基斯坦纠缠不休的克什米尔问题。为此印巴争斗了半个多世纪,造成了双方长期严重对立。随着巴基斯坦和印度一起跨过核门槛,印度的国家安全面临着重大威胁。巴基斯坦同中国的密切关系也使印度十分恼怒,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安全压力。中国和印度之间因一直存在边界纠纷、西藏达赖流亡政权等不易消除的矛盾,双方关系长期不睦。因此,印度在陆上的战略发展空间极小,只有克什米尔地区狭小的北部出口给印度往中亚地区渗透留下了一线机会,这也是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决不让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通过克什米尔,印度才有可能对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施加自己的影响,成为亚欧大陆上真正的大国。综上所述,印度位于印度洋的中心,在拥有对外发展和扩张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如何抵抗外部势力从海上对印度施加影响的困难。印度前外交部长贾斯万特·辛格在《印度的防务》(Defending India)一书中认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印度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印度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没有忘记英国殖民者是从海上进入南亚后开始对印度长期殖民统治的,而第三次印巴战争时美国的航空母舰又是如何开到印度沿岸给自己的盟友巴基斯坦撑腰打气的。漫长的海岸线在给印度留下无限的希望的同时也给印度制造了海防难题,没有强大的海军,地缘优势也有可能化为印度的软肋。(来源:胡伟《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印度的大国战略和影响》)
种姓制度......
印度会一直在我们后面,可美国却是前面难以超越的目标,等我们世界第一再考虑印度吧。
史前文明:印度河孕育的人类之光  在19世纪以前,由于史料的匮乏,人们对于印度的史前史几乎一无所知。20世纪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改变了这种情况。过去对于印度的历史即为雅利安人之历史的误解,随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现已被完全否定;雅利安人的到来,已不再被认为是印度文明的开端。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即已成为人类的定居之所。到雅利安人入侵时,已有许多民族定居于印度,这些居民的成分复杂;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关于这些古代居民,只有吠陀文献和早期的泰米尔文献保留了一些模糊的记载,其它情况完全依赖于考古学。  旧石器时代  在讷尔默达河谷地区发现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类化石(后定名为讷尔默达人)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讷尔默达人的系属分类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对于其生存年代,考古学家的估计从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等。讷尔默达人化石是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次大陆最早的人工制品的年代早于讷尔默达人,该石器遗址发现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希瓦利克山,其时代大约为200万年前。希瓦利克遗址中包含大量兽骨化石,但没有人类化石伴随出土。在晚于希瓦利克遗址的地质年代发现的人类活动痕迹明显增多。按照印度考古学界的意见,印度的旧石器文化从喜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开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文化分布  有两个旧石器时代遗址经过广泛研究被作为印度早期旧石器文化的典型,即北方的梭安文化和南方的马德拉斯文化。梭安文化分布于印度河河谷及其支流梭安河,中心位于拉瓦尔品第(现属巴基斯坦)一带,但实际在杰卢姆河流域以至南印的安得拉邦也有发现。该文化最早的旧石器发现于第二冰河期的台地上,称为前梭安石器。在第二间冰期台地上发现的较前梭安石器为进步的石器称为早期梭安石器。在第三冰河期第二层台地上发现了晚期梭安石器,其中首次出现了用勒瓦娄哇技术处理的工具。梭安文化的遗迹亦发现于第三间冰期和第四冰河期的台地。梭安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单面的砾石工具,以砍砸器为代表性器物,以后逐渐出现刮削器和石片工具等。马德拉斯文化广泛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南部某些特定区域,以马德拉斯附近发现的手斧为典型。马德拉斯文化的遗址,按照雨期和间雨期分为若干层次;前期的石器主要用石核加工,后期开始利用石片,原料也从石英石转为玄武岩。马德拉斯文化似乎比梭安文化更为先进,该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双面手斧和砍劈器。  文化阶段  旧石器时代中期大约从距今14万年前持续到距今2.5万年前。在巴基斯坦贾克巴巴德县的罗赫里山,发现了属于这一时期的石料加工场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开始于4万年前,结束于1.5万年前。这一时期的遗址以普拉瓦拉河流域的涅瓦萨文化II为典型。涅瓦萨文化II的石器有石叶工具、石片工具和石锥工具。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器物是利用经初步打制的石核制成的两面平行的石片。20世纪90年代,又在卡纳塔克邦发现了一个采石场遗址。  印度的旧石器时代居民不会使用金属,也不懂得种地。他们的生活大抵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也有推测这一时期的人已经开始驯养家畜和种植大麦。由于他们不实行墓葬,也没有办法找到这些原始居民的骨骼用于人类学研究。  中石器时代  按照印度学者的意见,次大陆没有经历过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以后接着就是新石器时代。但根据石器工具发展的特征,一般仍从新石器时代中分出中石器时代阶段,其年代大约始自公元前30000年,并经过2.5万年的时间跨度。  中石器时代对应地质学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广泛分布于次大陆各地及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发现了最早的中石器时代遗址,而最北的遗址发现于兴都库什山脉,那里的文化看起来是同一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直接发展。在西孟加拉和印度南部等地,发现许多中石器时代的小型石器和燧石;古吉拉特邦的朗格拉杰发现一制造工具的场所,此地并发现粗制陶器、人类骨骸和兽骨。拉贾斯坦邦的巴戈尔也是一处重要遗址。  印度中石器文化的特征是使用所谓细石器。细石器较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小,加工也更加细致,有刮削器、切肉刀、手斧、钻头等多种类型。中石器时代的居民仍然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虽然也发现了一些可能表明此时已有人从事驯养动物和小规模农业活动的证据。无论如何农业和畜牧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生活方式。印度最古老的岩洞壁画发现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在中石器时代人生活的山洞里,岩画更加频繁地出现,它们表现了狩猎等人类活动的生动场景。一些遗址可能保存了最早的宗教活动的痕迹。  据估计印度的中石器时代最晚结束于距今5000年前。现代人类(智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次大陆,其时间大约是在1.2万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的末期。  新石器时代  大约自公元前6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俾路支斯坦和信德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早;印度河以东地区的已发现遗址则属于较晚的年代。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延续时间不尽相同:在俾路支,新石器文化很快进化为金石并用阶段;而在克什米尔和中印度森林地区,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晚,结束也较晚。在迈索尔和阿萨姆邦也发现了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俾路支的遗址推断,该地区的文化与邻近的伊朗文化和阿富汗文化有密切关系。  印度新石器文化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这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放弃粗石器的使用,不过新石器时代的人使用的石器大多数已是经过打磨加工的适于更多不同用途的工具。在极个别的地区发现了铜器。这一时期的居民留下了一些墓葬,在克什米尔和南部印度的婆罗门吉里、皮克利哈尔等地都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墓穴。他们耕种土地,饲养动物并掌握了取火方法。在克什米尔的布尔扎霍姆岩洞内发现的遗址表明此时已制造陶器。他们能造船和织布。但是,此时是否已经从游牧和狩猎的生活方式转为定居务农,还没有确定。迈索尔地区高原上的新石器时代人显然是游牧的。新石器时代的印度居民与旧石器时代的居住者是否属于同一种族,这是很难说的。  金石并用时代  印度的金石并用时代,或称为红铜时代,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介于新石器时代和哈拉帕文明之间的一个时代。其具体时间大约在公元前第4千纪中叶至第3千纪中叶。这一时代的人们所用工具仍以石器和骨器为主,但金属也已经进入人类生活。黄金可能是印度原始居民最早利用的金属,不过他们只把黄金用来做饰品。最早作为实用工具的金属也许是红铜,在金石并用时代的遗迹中常有发现。红铜器的形式有斧子、凿子、铜环和铜条等。这一时期的文化大抵建立在畜牧和种植业基础上,人们饲养牛羊,种植大麦、小麦和豆类。  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主要发现于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以及拉贾斯坦、旁遮普和古吉拉特。
干了这杯恒河水 胜利永远属于印度!
浩瀚古史:梦回孔雀王朝 再遇阿育王  吠陀文化(公元前3000年 到 前600年)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个分布范围非常广大的文明,在时间上大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时。这一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吠陀一词的意思是知识,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个词译为“明”或“圣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由多人口头编撰并且世代口传下来的。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梨俱吠陀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可能是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雅利安人在这时的主要祭祀对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罗、阿耆尼诸神。《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产生较晚,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从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恒河流域地区。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的婆罗门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灵的早期吠陀信仰,这种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抬高祭司阶层(婆罗门)的地位。往世书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而且人民中已经有被称为“罗阇”的领导者出现(王)。敌对的部落集团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最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早期印度国家。在前600年时,印度有不少于20个这样的国家,吠陀时代到这时通常认为已经结束。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称这次思想爆发为“沙门思潮”,新涌现的许多思想潮流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反对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  印度十六雄国时期(前600年前后)  印度十六雄国(Mahajanapadas)是十六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围涵盖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其实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迦尸、憍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盘底、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的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开始于频毗娑罗(瓶沙王)统治摩揭陀的时期。往世书和各教派的典籍证明了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积极的政治活动导致摩揭陀的实力大大增强。频毗娑罗之子阿阇世(未生怨王)执行扩张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确立了某种盟主地位;他并且支持佛教的发展,使佛教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大约从前4世纪开始,难陀王朝统治了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建立人摩诃坡德摩·难陀是一个比阿阇世还要强大得多的统治者,甚至德干高原的某些地区也服从他的王权。  波斯人与希腊人的入侵(前600年 到 前200年)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区。这是有记载的印度雅利安人社会与其它发达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触。大流士一世将他的印度属地建为一个省,并且可能是波斯帝国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个省。在大流士之后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征服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波斯帝国的衰弱导致他可以长驱直入亚洲,其兵锋所及最远之处就是印度。亚历山大对印度西北部地区的侵略在印度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然而它可能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孔雀王朝(前322年 到 前185年)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亚洲最强有力的希腊统治者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这位伟大的君主完成了对南方羯陵伽的征服,这样除了极南端的一些国家以外整个印度都在形式上统一于帝国政权之下了。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广泛进行传教活动。但是,孔雀王朝的强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后即告终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缩回它本来居有的地区,印度恢复列国时代的那种分裂状态。  外族入侵时期(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他们在整个西印度建立了许多公国。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这个国家被列举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国(罗马帝国、安息、贵霜帝国和汉朝)之一。贵霜时代的宝贵产物是大乘佛教和犍陀罗艺术。  笈多王朝(公元320年~540年)  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们在北印度的优势地位的是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常常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与孔雀王朝一样,笈多王朝的发源地是在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头几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们确实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旃陀罗笈多二世取得了一次对塞人的辉煌胜利,常常被认为是印度传说中的伟大英雄超日王。中国僧人法显在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时访问了印度,他描写这位国王的贤明统治使印度人民安居乐业。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荣。婆罗门教再度兴起,不过此时它已经开始向现代印度教转变;佛教和耆那教继续拥有广泛信徒。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总体上来说是容许所有教派传播。在文学上,出现了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  后笈多王朝(公元700年前后)  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白匈奴)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纪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乱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统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的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不过,在南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了戒日王的进攻)、罗湿陀罗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拉其普特时期(7 到 8世纪)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们在7~8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权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娄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中特别重要的有瞿折罗-布罗蒂诃罗人、兆汉人和遮娄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国之间混战不已,同时又激烈抵抗伊斯兰教力量对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认为是印度教的保卫者。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  9~11世纪在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朱罗国(注辇)和潘地亚。其中朱罗国曾经侵入印度尼西亚诸岛屿。伊斯兰时期(11世纪 到 16世纪)  (1)德里苏丹国  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乌德-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汉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  德里苏丹国是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权。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不过,德里苏丹国并非统一了整个印度的帝国。除了在阿拉-乌德-丁·卡尔吉等极强大的苏丹统治时期,德里苏丹国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个最大的王国。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继续保有强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阿拉-乌德-丁·卡尔吉时期对德干地区的3次大举入侵使德干北部服从苏丹统治直到14世纪;菲罗兹·图格鲁克苏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统治的奥里萨。困扰苏丹的问题主要是叛乱和外部入侵。在整个德里苏丹国存在时期,叛乱和王室内讧层出不穷。各地的分立势头从未被有效遏止,几个著名的苏丹都曾镇压过大规模的叛乱。外部入侵的威胁开始主要是来自蒙古人,后来则是中亚的征服者帖木儿。帖木儿的可怕入侵终于使摇摇欲坠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德里苏丹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独立王国林立各地,虽然还有名义上的苏丹,但他们的权力几乎只限于德里和旁遮普。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穆斯林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许多苏丹执行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除了征收人头税之外并不对非穆斯林居民进行迫害。伊斯兰式的宏伟建筑在印度耸立起来,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建筑风格有时被称为德里风格。在文学上,产生了阿密尔·胡斯鲁这样的伟大诗人。突厥人也带来了一种有害制度:在宫廷和贵胄之家中流行的奴隶制。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乌尔都语在苏丹时代产生,以及罗第王朝末期出现了锡克教。  (2)莫卧儿帝国  德里苏丹国瓦解造成的权力真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现。1526年,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罗第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罗第。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存力量。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意为“蒙古人的帝国”,因为巴卑尔的血统由母系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巴卑尔的统治只是莫卧儿帝国的肇始,他还未来得及巩固莫卧儿人在北印的地位便已去世。行政、司法和财政制度都没有建立;这些关键事物实际上是由莫卧儿人的敌人舍尔沙缔造的。舍尔沙是南比哈尔地区的阿富汗人首领,他在1540年打败并赶走了巴卑尔的继承人胡马雍,短暂地恢复了阿富汗人在印度的统治。舍尔沙的统治时期很短,但是却十分重要。他压服了孟加拉的叛乱,并把它分成19个小行政单位;征服瓜廖尔;打败了最强的拉其普特人领袖马尔德夫。在短短5年之内,几乎整个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了。  在舍尔沙于1545年阵亡之前,他已经在北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制度,举行土地清丈以确定税制,并进行了货币改革。舍尔沙的统治事实上为莫卧儿帝国的最终建成铺平了道路。在舍尔沙死后,胡马雍得到波斯国王太美斯普一世的支持返回印度,不久夺回德里;但他在与主要敌人阿迪尔沙阿交锋之前突然死去,完成莫卧儿人伟业的任务归于其子阿克巴。阿克巴最强大的敌人是阿迪尔沙阿的印度教将军喜穆。喜穆利用胡马雍之死夺取阿格拉和德里,并自称为“超日王”,可能在印度复兴起一个印度教的王朝。阿克巴在1556年关键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中打败了喜穆,于是在印度再也没有可以与莫卧儿人抗衡的力量了。  阿克巴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建立人和最伟大的皇帝。他在漫长的统治期间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并把帝国的版图第一次扩展到印度南方。由于对拉其普特人采取怀柔政策,大多数好战的拉其普特部族都归顺了帝国的统治。对异教的宽容是阿克巴的显著特点,他不仅免除了非穆斯林的人头税,还企图倡导一种融合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改革。以苏巴(省)为单位的全国行政制度形成了,印度教徒也被允许担任政府官员。阿克巴时代的印度是伊斯兰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阿克巴去世后,莫卧儿帝国先后由贾汉吉尔和沙阿·贾汉统治。这是两个才能较为逊色的统治者,沙阿·贾汉终于被自己的儿子奥朗则布推翻失去了皇位。  奥朗则布是莫卧儿王朝最重要但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他放弃了莫卧儿帝国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时代的宗教宽容政策,加强伊斯兰教的宗教地位,企图使印度完全伊斯兰化。奥朗则布恢复对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举拆毁印度教庙宇与神像。这些短视的政策导致帝国境内的非穆斯林与政府的矛盾突然尖锐起来,并很快演变成武装斗争。坚持自己信仰的锡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为莫卧儿帝国公开的敌人;奥朗则布虽然多次打败他们,却无法彻底消灭其反抗力量。最危险的国内敌人是新兴的马拉塔人国家,它后来发展出可与莫卧儿帝国匹敌的军事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奥朗则布力图消灭他的政治对手,莫卧儿帝国帝国的疆域在他在位时扩张到最大限度。他长期驻留在德干指挥对该地区各穆斯林小国的征服,这些国家是16世纪初德干的伊斯兰教强国巴赫曼尼王朝分裂后形成的。其结果是奥朗则布取得了胜利,将德干地区并入帝国版图,成为印度南方的最高统治者。除了次大陆极南端和马拉塔王国以外,奥朗则布统一了整个印度。  奥朗则布去世后的莫卧儿帝国称为“后期莫卧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但是,决定印度命运的因素是欧洲列强。
你把宇宙帝国至于何地?
近代之路:从殖民地走向共和国的印度殖民地时期  包括: 英属印度、法属印度、葡属印度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这个商业贸易企业由于莫卧儿帝国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蚕食各独立印度王公的领土,最后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早期东印度公司尚不能与帝国政府直接对抗,但成功地利用个人友谊从穆罕默德·法鲁赫·西亚尔皇帝手中获得贸易特权。在西亚尔死于宫廷阴谋之后,一连串短命的皇帝先后上台,帝国陷入混乱,偏远的省份纷纷独立。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强盛,他们从帝国手中夺取了拉贾斯坦、古吉拉特等地;但内部斗争也损害了他们,使其从统一的王国变为松散的联盟(马拉塔国家联盟)。1739年,波斯国王纳迪尔沙阿对印度进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并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领土。此后阿富汗的统治者艾哈迈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别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卧儿人建立强大政权的马拉塔人也遭到他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事件在客观上为东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统治创造了便利。由于印度国内的各种力量均遭重创,英国人有可能动用武力来实现目的。1757年,英国军官柯拉夫在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了得到法国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道拉,使孟加拉成为东印度公司的傀儡,为征服整个北印铺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萨尔战役中,英国人粉碎了企图摆脱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尔·卡西姆与莫卧儿皇帝的联军,徒有虚名的莫卧儿帝国政府从此也听命于殖民者。此后历经迈索尔战争和三次马拉塔战争,印度国内比较强大的反抗英国统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灭。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  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传关于分发涂有动物油脂的子弹的传言,这严重地触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起义主要由封建王公领导,并推举末代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阿二世为名义上的领袖。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积极参加,暴动迅速扩及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二。英国人集中全部力量,利用锡克教徒和廓尔喀雇佣军的人力,严厉地镇压了这次起义。1857年印度起义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后果。英国政府认识到其印度政策存在严重弊端,开始进行重大调整。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五分之二(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英国人在创立现代教育体系、修筑铁路、发展印度本地工业等问题上有所建树。自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大量输入印度,印度资本主义得以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印度资产阶级,其精英阶层将影响印度的未来。以罗姆·摩罕·罗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印度的启蒙运动,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印度教进行改革使古老的印度社会向现代文明转变;梵社、雅利安社、罗摩克里希纳传教会等宗教改革社团的积极活动,终于在推动社会进步、唤醒民族意识上产生了巨大作用。在进行印度教改革的同时,比较激进的印度知识分子发起了政治改革运动,要求英国政府给予印度人民更高的权利。在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三大管区都出现了民族主义组织。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该党的早期政治主张主要是要求实行代议制。后来鉴于国大党的政治影响,印度的伊斯兰教领袖们认为穆斯林世界在适应现代社会方面落后印度教徒太多,遂于1906年组建全印穆斯林联盟。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  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1906年以前,尽管缓慢地推行着公职人员的印度化,但英国政府从未考虑过让印度自治。1905年时任总督的寇松勋爵草率地将孟加拉划分为两个省,结果引发了有政治自觉的印度人的广泛愤怒,反英运动在孟加拉内外迅速发展起来。这次运动由国大党领导,最后因英政府的强力干预而被平息,国大党内部也发生激变(极端派被开除出党)。穆斯林联盟在这次事件中支持英国政府,这说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国家前途问题上已经分道扬镳。1909年英国通过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民族运动分裂。  印巴分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印度精英阶层在战时积极支持英国,希望以此换取民族自治;但英国在战后的行为令他们大失所望。英政府在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军管法令,而且还制订了新的镇压法案(罗拉特法)。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然而,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分歧也在加深。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崛起为国大党内的穆斯林领袖,与掌握了印度教群众的甘地分庭抗礼。1928年的尼赫鲁报告因为主要反映了印度教徒的意愿,曾引起穆斯林的强烈反弹。英国当局在1930年至1932年召集全印王公和政治领袖举行了三次伦敦圆桌会议,并于1935年通过了新的印度法案(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在使国大党掌握重大权力的同时也加剧了两派之间的不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事件之后英国立刻派遣内阁特使团前来谈判,主要内容在于讨论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矛盾以便移交政权。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印度共和国  独立后的印度共和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克什米尔争端而爆发军事冲突。尼赫鲁执政时代,印度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仿照苏联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但在外交方面独立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集团之外,而选择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但是,1962年暴发的中印边境战争否定了尼赫鲁的外交目标,并对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长远的不利影响。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执政时期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进行了三星期的战斗。此后是甘地夫人的长期执政时代,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倒向苏联的政治代价。1974年印度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甘地夫人在1977年大选中被政敌莫拉尔吉·德赛击败,但很快又成功夺回政权,直到1984年因其对锡克教的强硬态度遇刺身亡。甘地夫人之子拉吉夫·甘地在母亲死后继任印度总理,他于1991年被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暗杀。1998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党执政时期,印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于1998年5月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成为公开的核大国。21世纪初的印度,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被广泛认为是潜在超级大国之一。日的总统选举,普拉蒂巴·帕蒂尔获胜,成为印度共和国的首位女总统。
战火开启:解放军激战世界屋脊 兵临新德里主动撤退此次作战是解放军战史一次特殊作战,从军队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上,解放军占优;从兵力来看,8万对1万,也占优。但解放军的劣势是补给线过长与山地作战经验少于印军。战事分为两个阶段,日至28日,解放军在东西两端发动反击,并向印度传达和解提议;11月16日至21日,印度发动攻势,但接连被解放军击败,印度在东线藏南、西线新疆的进攻完全失利。此时解放军单方面撤军,停止了进攻。
战后影响:胜败结局逆转 边境问题犹存战争结束之后的结果很令人思考。中国虽然打赢了边境反击战,也成功击破了印度的挑衅进攻,但在战后再次失去了暂时占领的边境据点;印度输了战争,但在存有争议的藏南和达旺地区,却依旧保有实际上的控制权。边境领土问题,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依旧是中印两国的外交敏感点。此外,中印之战,也让尼赫鲁鼓吹的不结盟运动宣告破产。这场死伤不断的流血战争,又让曾经关系融洽的中印两国开始互相敌视。
1962年,美国记者在印度拍摄的一组照片,拍摄了印度方面的一些镜头,其中包括战备、全民动员和战后的一些画面。
解密印度的大国战略虽然成为世界大国是印度历届领导人的共同心愿,但印度的大国战略受到了若干因素的制约。从印度内部发展来看,诸如落后的传统文化、日益沉重的人口负担、国内频繁的种族、宗教冲突等因素,已成为其腾飞的桎梏;印度自身所处的地缘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发展的空间,而一些错误的地缘政治理念更使印度处于长期紧张、对抗的周边环境之下,从而大大耗费了印度的精力,限制了它向海陆大国目标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由于南亚地区和亚洲大陆间被高大山脉阻隔,加上复杂的地区国际关系,印度的陆地发展空间有限;而居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使得印度虎视世界多条重要航道,成为印度洋的霸主是其大国战略的核心目标。尽管印度在南亚地区一枝独秀,但和地区邻国的复杂关系阻碍了它地区霸主地位的稳固。印度对自身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的,它对印度疆域的理解还停留在大英帝国留给印度的思想遗产上。“印度大国概念的潜在含意应是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国西藏乃至印度洋沿岸诸国都被纳入印控联邦的历史概念”,在印度一些领导人的头脑里,印度应该恢复到大英帝国殖民地时代的版图,把南亚地区其他国家以及对印度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周边部分国家都变成印度的一部分。印度领导人到现在还很不情愿承认印巴分治的现实,“长期以来印度领导人就极力否认伊斯兰国家的建国理论,主张印度和巴基斯坦应合而为一”。这些带有强烈殖民时代痕迹的地缘观念总是使印度处于地缘扩张的盲动之中,严重影响到它和周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自恃在本地区拥有的实力优势,印度把自己看成当然的地区霸主。为了避免区外强国对地区事务的干涉,加强对本地区国家的控制,它在南亚地区积极推行“印度主义”外交政策。印度的这一做法引起了邻国的强烈反感,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都为此曾和印度发生过冲突。  以险峻山脉为主的陆地边界给印度的势力向外扩张增添了障碍,而错误的地缘政治理念又使印度在地区称雄的同时大大恶化了周边政治环境,使印度在面向世界的同时又被地区事务拖住后腿。印度大国战略中的陆权部分是以控制南亚为基础的,但强硬的地区领导方式使印度在地区占据优势的同时又为地区冲突所困,跨向世界的脚步深陷于复杂的南亚地区事务泥潭中而难以前进。  印度大国战略中更重要的目标就是控制印度洋。为了达到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目的,在陆地边界受到阻遏的被动情况下,印度把注意力投向了印度洋,意欲把这片四通八达的海洋变成自己走向世界的通道。  印度独立之初,其领导人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了南亚内部矛盾冲突和边界安全的问题上,对于印度洋沿岸的防务不甚关心,因此印度的主要军事投入都集中在陆军方面,以满足周边频繁军事冲突的安全需求,海军则相对受到忽视。关于印度洋对印度发展的重要作用,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在《印度和印度洋》一书中明确指出:“从16 世纪起,印度洋就成为争夺海权的战场,印度的前途不决定于陆地的边境,而决定于三面围绕印度的广阔海洋”。然而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潘尼迦对印度洋与印度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关系的论述才引起了印度国内的广泛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洋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印度也认识到印度洋对实现印度大国战略的重要性,在南亚地区谋求领导权受阻的情况下逐渐把国家的发展重心从陆地转向海洋,决心成为海权强国。前外交部长辛格在《印度的防务》书中就公开表明:“在这里,陆地上的胜利是紧随着海上的征服而来的……因此有必要承认,出现一个意义重大的战略转移,即陆路被海路所取代。”  上世纪70 年代英国因实力衰退而从印度洋撤离、90 年代初在印度洋沿岸有巨大影响的苏联解体,给印度发展海权之路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南下印度洋变成了印度的长期海洋战略。印度的决策者陆续提出了“印度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印度的安全系于印度洋,民族的利益在印度洋,来日的伟大也靠印度洋”、“21 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以及“主宰印度国防全盘战略的是海洋”等观点,声称印度不但要保卫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及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还应有远海歼敌和控制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保克海峡、马六甲海峡和田共他海峡等五个印度洋通道的能力。前总理瓦杰帕伊曾在三军联席会议上指出:“国家的安全关切包括从西边的阿拉伯海至东边的马六甲海峡。”2004 年曼莫汉·辛格政府上台后,延续了上届政府的海军战略,也曾指出:“我们的战略足迹覆盖印度洋的远洋范围。”总之,印度的海洋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控制,把印度洋变成印度的内湖,这样就可以达到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所期望的“控制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之间广大地区的形势”。为了达到控制印度洋的目的,印度采取了军事和外交同时兼顾的方式,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海军建设,从而达到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绝对优势。在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印度的海军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七,按印官方规划,到2010 年前后印度海军应发展成为一支总兵力在10 万人左右,以三艘航母和多艘大中型水上舰艇、核潜艇为骨干且兼有相当规模海上航空兵的三维一体的有一定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  水上力量。此外,印度还加紧在印度洋两侧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岛屿上兴建海军基地,以加强对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的控制。另一方面,印度努力搞好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交关系,“既抓住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不放,又在极力争取加入东盟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努力赢得伊斯兰国家的好感,还与南非等国家一起致力于印度洋经济圈的建立。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双边防务也在新世纪初得到了恢复和加强。通过与印度洋及附近海域国家的广泛接触,有力地配合了以武力控制印度洋地区的战略举动”。经过长期探索,印度终于根据自身的地缘环境特点制订出了相应的大国战略,“印度背靠大陆、三面环海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它必将寻求海洋为其国家拓展空间的突破点”。在陆权方面处处受困的情况下,印度更多地把希望放到了“前途无量”的印度洋上,走海权大国之路,以冀实现其立足南亚、面向印度洋,最终实现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大国战略。(来源:胡伟《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印度的大国战略和影响》)
印度社会的两面性:腐败与“最大的民主国家”  2006年初,两则腐败丑闻和如何处置涉案议员成为印度议会的辩论主题。  一次是11名议员接受贿赂帮行贿者在议会说话和游说,另一次是7名议员卷入一桩工程项目腐败丑闻。这两桩丑闻都被录了像,铁证如山,无可抵赖。  但显然,要开除这些议员并非易事——在贿赂比较常见的地方,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像印度这么大一个国家,个别议员犯罪并不奇怪,但众多议员集体涉嫌贿赂,且政坛腐败如此普遍,那就不得不使人对印度的民主和议会选举制度产生怀疑了。  印度一直自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民主选举,议会制度,三权分立,跟英国学得有板有眼,甚至言论自由也不逊于自己的英国老师。  可是,像这样一个民主体制运作比较成熟的国家,没有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未出现重大的政治决策失误,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本应呈现一派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的景象。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印度直到目前还是一个总体比较贫困落后的国家。全国有1/3的人口生活在每天不足一美元的贫困线以下,另有1/3的人一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文盲率在35%以上;许多农村地区还用不上自来水和电力;而且印度官僚和文牍主义极其严重,腐败现象十分普遍。  国民素质与民主质量  通过对印度近距离的观察和广泛的采访,记者得出的结论是,印度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像印度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国民素质又相对低下的国家,过多的民主和过少的集中使得党派利益之争十分严重,结果导致权力分散、相互掣肘、政令不畅、效率低下,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本质上说,印度的民主是有缺陷的民主。从1947年独立之初到1998年,国大党除了短暂的下台外,统治了印度40多年。而国大党又主要是由尼赫鲁家族把持着党内的一切核心事务。从近年来索尼亚甘地长期担任国大党主席的职务来看,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  有人说目前印度政坛是垂帘听政,有人说印度有两个总理府,也有人说辛格总理只是个“听差的”,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是“后座驾驶员”索尼亚。不管怎么说,导致政坛出现“家天下”色彩的民主体制显然是有缺陷的。  实际上,是印度传统的保守势力和封建意识为家族式统治提供了土壤。在印度,实行家长制的并非国大党一家,许多地方党派“子承父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这就是人们对国大党家族式统治见怪不怪的一个原因。  苏联解体后,印度摆脱了冷战的阴影,却又马上进入了多党派联合执政的民主时期,造成党派之争日趋严重,有民主而无集中,导致权力分散、效率低下,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弊多利少。  就拿2004年的大选来说,当时执政的印度人民党本来在内政外交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愣是给选了下去。事后调查显示,这次选举的投票率只有55%左右,而且主力军是占合法选民人口70%以上的底层选民,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士本来比例就小,投票率还很低,结果选举是底层百姓说了算。  一些知识分子说,他们知道选举基本上是由少数政客操作的政治游戏,而政客从本质上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一党私利或一己私利而非国计民生,因此中产阶级多数都对选举漠不关心,历次投票都不踊跃。  底层选民虽然投票踊跃,但对国家政治状况没有清醒的认识,很容易受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人操控,也容易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和收买,糊里糊涂地将票投给了地方上的当权派或有钱人。这种有奶便是娘的选民在丧失了个人理性的同时也丧失了选举的公正性。  在2004年选举中,考虑到不少选民连政党的名字都不认识,各党派就用简便易识的图标代表党派,有的用手掌,有的用花朵,有的甚至用自行车或动物做党派的标志。选民素质由此可见一斑。  民主制度与选举闹剧  印度媒体曾报道说,由于印度选举法允许面临犯罪指控的政治家参与竞选,因此在2004年新选出的议会中,540多名当选议员中居然有近1/4有犯罪记录,包括涉嫌强奸、杀人和纵火。有的候选人当选时还在监狱里服刑,于是堂而皇之地走出监狱进入议会大厅,参政议政。“民主”竟然产生如此荒唐的闹剧,真是对印度民主制度本身的讽刺。  另外,印度民主制度下产生的怪异现象,还直接对经济发展造成伤害。不少政党和政治家为了争取选民而大搞短期效益工程,对国家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许多政治家因为害怕丢掉选票,不得不搞形象工程,对大胆的改革畏首畏尾。一位印度经济学家承认,印度有世界上最糟糕的劳动法,过分保护劳工利益,从而使工厂效率低下,导致制造业产生诸多问题。但是至今没有哪位政治家敢修改这部劳工法,也没有一个政府敢关闭效率低下的企业。  政治家为了能够稳住政权,只好求助于保守的民粹主义。这在经济上可以说是慢性自杀,因为许多外国投资者不敢到印度投资建厂。但从政治上说,这种保守疗法却可以让他们坐稳江山。  比如,印度过去也曾有政党提出实行控制人口出生的政策,但此言一出,立刻招致其他政党的强烈抨击。1977年英迪拉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在大选中失利,就与当时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推行计划生育有关,结果后来谁都不提人口控制一事。谁都明白印度人大家庭观念强,控制人口就等于放弃了选票。在民主选举的国家,一向是选票优先,国家的长远大计则自然靠后。  民主制度与印度现实  邱吉尔曾说过,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但至少不是最坏的制度。这句话用到印度人头上倒也贴切。  民主本身自然是好的,民主制度也是相对比较好的一种政治制度,但在印度这块土壤上却发生了变异。这大概跟印度的历史文化、种姓制度、民族习性、封建传统以及人口素质等有很大关系。  尽管印度政府早在独立之初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也照顾少数民族利益,但种姓观念根深蒂固,至今还是人分三六九等,低种姓的人连跟高种姓的人握手都不配,哪里还有资格去平起平坐地竞争和商议国家大事?在选举中又如何体现公平、公正等民主的精髓和要义?  对于许多底层人来说,生存是他们的最大追求,民主成了奢侈品。当这个国家70%的人还很贫困时,他们需要的显然不是奢侈品,而是救命粮。  再者,穷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知道如何去参选,也没有能力去参与社会的公平竞争,对社会状况、经济发展和政治前景都不甚了解,又如何在选举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选出真正合适的代表呢?  好的制度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合适的土壤才能发挥出它的优势,贫瘠的土壤上无法开出绚丽的民主之花。  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时报》副总编辑桑贾伊曾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印度目前的状况根本不配拥有民主制度,在贫困落后的地区,金钱可以收买选票,使民主程序失真。民主制度应该建立在一个经济比较发达,国民素质比较高的国家。作为一个还很不发达而且民族主义嚣张、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印度在经济起飞阶段需要的更多的是集中而不是民主,只有集中才能带来效率,只有效率才能保证印度不会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  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也对记者说,民主制度本身并无不妥,它使得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失误较少,至少不会犯重大的政治错误,有稳妥的一面,但民主制度也有缺陷,那就是决策过程相对漫长,各派政党需要反复论证争辩,在未达成空前一致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议而不决的现象,延误时机,影响发展。而且选举过程中耗资巨大,这是落后的印度难以承受的开支。所以民主制度并非普世制度,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关键是像印度这样贫困落后的国家,没有这样的财力、资本和时间来供这样的制度消耗。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由于民族多、宗教杂、语言繁多,因此实行民主制度是印度比较好的选择。有人认为,民主制度的相对宽容、包容性大,才保证印度这样一个多样化色彩异常浓厚的国家能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  诚然,过分的民主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但除精英阶层外,普通百姓似乎并不在意和刻意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他们更需要的可能是一种宽松和自由的环境。  由于印度宗教势力很强,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许多生活在底层的人安贫乐道,宿命感强,造成不思进取和无心攀比的习性,使得国家虽然发展较慢但却步履平稳。  此外,印度的民主较多体现在政治民主这种形式上,确保各个阶层都能有表达意见的平台——虽然并不能保证这些意见能够影响政党运动的方向。这也是为什么多数印度人虽然不满现状,但又不愿意放弃现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环球》杂志)
跟美国哄抢印度洋?印度的大国之梦始于大海印度大国战略中更重要的目标就是控制印度洋。为了达到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目的,在陆地边界受到阻遏的被动情况下,印度把注意力投向了印度洋。前外交部长辛格就曾公开表明:“在这里,陆地上的胜利是紧随着海上的征服而来的。”然而,印度的这条大国之路却与美国撞车,直接后果就是使美印在印度洋上的争夺日益激烈,其背后也代表着两个国家两种文明对世界秩序的不同理解。大国的利刃?印度在军力上的不断扩充印度保持世界第4大武装力量,估计常规部队总兵力有1,325,000人。印度武装部队正在迅速扩大和现代化,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导弹防御系统和强大的核武军事能力。印度陆军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陆军,大概在90万人左右。完全属于自愿役,印度从未使用征兵制过。印度海军拥有55000人,是世界第五大海军,并且拥有维拉特号航空母舰。因为印度的大国战略主要目标就是控制印度洋,因此海军是印度军力的重中之重。
废除不了种姓制度,印度永远不可能真正强大。
印度这块土壤能否开出美丽的“民主之花”?印度每五年都要举行一次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据统计,2009年的大选,单单是选票,就收到了7.14亿张之多。那么印度“民主的细节”到底如何呢?首先,大选虽然方式民主,但令人费解的是印度议会却频发腐败案件;印度贫困人口众多,大部分国民的综合素质还不够高,他们更关心的是温饱问题,而不是一张选票。当生存还是个问题时,民主只是空谈的奢饰品。先进与落后并存:这个社会有点怪?很多方面,印度社会都存在着两面属性:良好的构想与低落的现实,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经阶段吧,只不过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落后种姓制度残存的国度,这种不协调感更加强烈。印度社会不尊重女性的现象比比皆是,种姓制度的残余让宪法的平等权看起来有些无力。号称免费的医疗和教育,但历经几十年,都还只是口号。而坚硬的印度文化,又天然地对外来文化具有抗性,虽然,印度人有了宝莱坞。
当前中印经济比较十大关键点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迅猛,人们纷纷把印度比喻为步履铿锵的大象,“印度象”正在崛起的道路上快速行进。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龙”的腾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印度将超过中国”等说法与“印度经济积重难返,不可能赶上中国”的言论形成了一次小论战。  然而以中印这样两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展望前景岂能以一日论短长?莫说印度不能仅以一两年的时段或IT软件等一两个产业而乐观,就是中国已持续20年的高增长也只是历史一瞬。2006年是中印建交第56周年,以下所列总结的近来有关中印两国比较的十大关键点,其中第一点到第六点主要涉及经济层面,第七点到第十点从文化层面过渡到政治层面,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点一: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  过去10年,中国一直在依赖于良好的基础设施行业超过印度,如道路、港口和电力等,而印度则在生物技术、电脑软件等方面领先于中国。至于10年后将会如何?传统观点认为的中国模式毫无疑问地优于印度模式是否存在漏洞呢?日早稻田大学专家撰文指出,印度经济10年后就能超过中国。那么"中国落后印度5-10年"的观点又有无道理呢?  关键点二:人口数量与投资环境  中国和印度都背负着沉重的人口负担。印度人口年轻,40%以上在30岁以下,而中国只有约30%。据专家预计,2051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人,不仅为社会福利和退休制度增添挑战,也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将出现短缺现象,而印度届时将有大量年轻的劳动力,无论是投资还是储蓄都将出现稳定的增长。   投资环境方面,目前。中国的经济比印度大两倍,外国投资比印度多十二倍,出口价值是印度的六倍。印度效仿中国,近年来在新德里等地建立了12个经济特区,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低廉的工资成本,众多具有良好教育、会讲英语的劳动力都是印度被投资者看好的方面。但由于印度经济的改革开放比中国整整晚了10年,许多政策都没有到位,再加上印度各邦、各县的文化、宗教和习俗差异很大,许多熟悉中国投资环境的西方投资者对印度很不习惯,在印度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尽管如此,印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善,对资本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国际化标准都优于中国企业。在西方成长起来的印度企业家纷纷回印度投资。尽管中国大手笔投资高科技,但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如印度。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 因为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印度与西方的关系比中国紧密,印度经济看上去更像西方经济而不是东亚经济”。
  关键点三:金融体制与股市前景  印度盎格鲁撒克逊式的金融体系,与中国主导的金融体系截然不同。在这套金融体系之下,印度的资产市场对于全球流动性周期的敏感度比中国高很多,另外印度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低,约为15%,不像中国国有银行坏账数目惊人。  日前,印度政府考虑在2008年允许印度货币卢比实现自由兑换,而中国政府的态度要谨慎得多。  另外,最近有关中印股市比较的新闻也频繁见诸报端。特别是在最近一次全球股市大跌的背景下,中印股市的走势成为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风向标。  关键点四:能源战略与中亚管线  非洲似乎忽然之间热了起来。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称,胡锦涛主席的非洲三国之行,再次推动了中国与富含能源和矿物的非洲大陆之间业已活跃的关系。几乎与此同时,亚洲另外两个大国——印度和日本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非洲。  油管方面,印媒近期有报道称,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加入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可能性,本月末将做出最终决定。这条西起土库曼斯坦经过阿富汗东至巴基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可以把里海的丰富的油气资源输送到中国和印度。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的加入对与中亚管道项目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将增加一个资金来源。但对于该管道的终端消费市场尤其是中国来说,增加一个购买方无疑会增加竞争抬高价格。  关键点五:社保医疗与工薪政策  一些媒体为了迎合中国民众对医改止步不前的失望情绪,对印度施行的免费医疗体系采取了报喜不报忧的炒作方式,使国人尽看到印度免费医疗体系优越合理的一面。 事实上,正是政府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印度的医疗体系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免费”二字更多是流于形式。  工资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的一篇文章指出,大量文献表明,由于《劳资争议法》,印度制造业就业市场管制非常严格,过度保护在职工人的利益,阻碍了尚未就业的工人进入。半个世纪以来,该法抑制了印度制造业的增长,加剧了社会底层的贫困。  关键点六:知识产权与软件产业  虽然中国一直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但印度企业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的确是高于中国企业。此外,印度司法制度以英国体制为范本,更容易为欧美企业所理解。知识经济竞赛中,中印谁将胜出呢?  关键点七:教育体系与文化差异  中国重视扫盲教育,而印度更重视学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明显领先于中国高校。另外,印度精英阶层都掌握英语,而中国只能依靠少数学生来与西方交流,很多中国企业家都缺乏国际知识结构。
  关键点八:民族宗教与自我宣传  印度重视自我宣传。过去两年,印度斥资400万美元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我推销。高喊着“印度无处不在”,印度所有个人和企业都不遗余力地在海外提高印度的声誉,并将这种行为归结于自身的共同荣誉感。  印度民族、宗教、语言与文化构成复杂,冲突多,文化整合度低,这样的特征一直影响到现在的经济发展。而中国唐宋以后的汉族文化自身整合度高,与周边少数民族有相当大的文化势差,相对有利于经济发展……  关键点九:政治体制与种姓痕迹  印度虽然在法律上取消了种姓制度,但这种制度在社会上依然隐性地存在,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印度的文盲率和极端贫困人口都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3以上。而中国的成人文盲率只有9%。印度妇女的才能也受到严重制约,城市里参加工作的妇女不到20%,其他都是家庭妇女。  印度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独立后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留下的西方民主政治与注重保护私人产权、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而这些也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得以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印度的官僚主义比较严重,办事效率低。议会内各党派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不惜阻挠和拖延改革措施。  印度相对成熟的民主制度的优点无庸否认,但是其传统文化的“结构性劣势”,对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的制约更大。  关键点十:对外交往与世界观  印度总理辛格5月5日在亚洲开发银行第39届年会上表示,印度正努力同中国、日本和韩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同时呼吁亚洲建立综合安全机制以确保区域经济发展。辛格称,这是印度“向东看”政策的体现,这一政策标志了印度“世界观”战略性的转变。  一位印度裔学者在其《解读中国和印度:对美国和世界的安全影响》一书中指出,要正确解读中国和印度崛起的意义,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了解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和国防发展的立场和底线,将有利于中美印制定理性的外交政策。中国发展经济和国防更多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社会安定,注重内在政治性因素;而印度更追求通过发展经济提高其国际政治地位,尤其是在贸易和环保问题上讨价还价的权力。”(编辑:朱彦)
他开挂,我们 就把他号封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期利益损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