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驾驶被醉驾 行政处罚罚(不是醉驾)是否影响个人信贷?

背景简介/醉驾入刑
醉驾入刑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日零时起,将醉酒驾车、飙车、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行为定为犯罪,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据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有近10万人被车祸夺去生命,而其中60%的车祸都是由于醉酒驾驶引起的。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酒后驾车事故数及死伤人数上升较快。此外据统计,有46.1%的驾车人有酒后驾驶的经历。应该说,这次修改《交通安全法》是对于醉驾者的行政处罚。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做出的处罚规定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 前后比较,本次修改将加大对醉驾的处罚力度,大大提高犯罪成本,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罚金方面,处罚金额从原来的200元起罚变为1000元起罚。
争议尚存/醉驾入刑
醉驾入刑醉酒驾车对于社会的危害人所共知,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如此重罚显得很有必要。但是让人担心的是,这样的规定,能否得到严格执行。这样的考虑不是多余,尽管从日起,对醉驾行为一律拘15天,扣驾照半年。但是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盖因为我们的执法弹性很大,对于认定“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的检测让有些人有“机”可钻;就是同样的案件,在不同地方的司法机关,处罚的程度有天壤之别,这样就难免让人对于司法公信力产生怀疑。如果执行不到位,法律规定的再到位,也是形同虚设。
调查数据/醉驾入刑
自“酒驾入刑”消息一传出,立刻引起广泛热议。调查显示超过七成车主支持“酒驾入刑”,并认为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交通肇事的几率。也有两成多(11名)的车主表示,应尊重饮酒文化,酒驾入刑有量刑过重的嫌疑。与车主存在不同争议相比,受访的21名路人中,绝大部分都支持“酒驾入刑”。其中,有19人表示应严惩酒后驾驶,甚至希望刑法的力度应该偏重,因为作为高速移动的机动车,其对路人和其他车辆的伤害是不可预估的。有2人表示,饮酒后仍保持清醒状态者驾驶汽车,不应纳入处罚范围。在参与调查的67位受访者中,有53人认为当前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严重不足,起不到很好的预警作用。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均表示,身边有朋友曾酒后驾车。而对于酒驾入刑是否能有效震慑“酒后驾驶风气”的调查中,多数车主和路人并没有给予太明确的答复,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震慑效果视乎执行的力度如何、交警部门严打力度大小,是决定震慑效果的好坏关键。
正式实施/醉驾入刑
醉驾入刑 重在执行醉驾入刑 重在执行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五一”期间,发现醉酒驾驶者,将对其进行刑事拘役,醉驾者一旦被查实,将面临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醉驾将以危险驾驶罪量刑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将以危险驾驶罪入刑。针对《刑法修正案(八)》5月1日实施,最高检、最高法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以下简称《规定》)提及上述内容。《规定》补充、修改了10项罪名,其中醉酒驾驶、飙车以“危险驾驶罪”入刑。对于醉驾行为,《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同时,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关于酒驾醉驾修改后的法律规定酒后驾车酒后驾驶机动车延长了暂扣驾驶证的时间,时间为六个月,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增加了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规定。醉酒驾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增加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针对该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酒后驾驶营运车辆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增加处十五日拘留的行政处罚,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车辆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该条款增加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醉酒驾车肇事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何确定司机醉酒驾驶北京市交管局法制处处长赵继强介绍,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作出具鉴定结论。 目前司法实践中以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作为饮酒与醉酒的分界线。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79mg,属于酒后开车;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属于醉酒驾车。用45分钟缓慢喝下一瓶啤酒,紧接着喝三杯茶,5分钟后测试结果,酒精含量就已达到60mg。如果这时开车,就已是酒驾。而喝完一大纸杯的红酒或白酒,便是醉酒。醉驾入刑后处罚与之前有何区别公职人员醉驾或将解职现行法律规定醉驾处以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受处的行为情节轻微,违法但不构成犯罪。醉驾入刑法后,以后涉嫌醉酒驾驶的人员将面临拘役。专家称,拘役是一种刑罚,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期限更长。拘役与行政拘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是性质不同,一个是刑事处罚、一个是行政处罚。二是期限不同,行政拘留1日以上15日以下,数行为并罚不得超过20日;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行为并罚不超过1年。三是后果不同,拘役是会给当事人留下刑罚记录,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对律师、公务员、国企员工等面临的可能是丢掉工作的问题;相比来说,行政拘留的影响就要小很多。这两者的区别是,一旦被判处拘役,就意味着他已经犯罪。查处过程中当事人拒不出示身份证明、不提供姓名怎么办?对已立案侦查的醉酒驾驶案件的,如果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对其刑事拘留;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的,可以其自报名移送起诉。
各方呼吁/醉驾入刑
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定罪标准高铭暄:最高法院副院长称,“情节显着轻微可不追究刑责”,但什么情况下属于“情节轻微”并不好判定。因没有一个客观量化的标准,不但老百姓理解起来有困难,对办案机关来说也不好裁量。如果都由法官来判定情节严重还是轻微,其裁量权也显太大。如果醉驾入罪不以酒精量为唯一的判定标准,应需要有正式的司法解释。陈泽宪:新的罪名刚刚实施会有一定的磨合期,执法机关应尽快收集醉驾案例作出调研,最高法也应颁布有指导性的案例,并希望尽早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危险驾驶罪的定罪、量刑有一个相对客观、准确、可操作的标准。
入刑影响/醉驾入刑
公务员醉驾可开除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学家马怀德认为,公务员醉驾如被查处入刑,就面临被开除的处分。《公务员法》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企业员工可被解除合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劳动法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劳动法专家韩智力认为,从法律上讲,如果劳动者因为醉驾被判刑的,用人单位可将此作为将其解雇的理由。同时,这一犯罪记录因为要入个人档案,对醉驾者以后的生活和就业都会产生间接影响,比如再就业被淘汰和将来的贷款受阻等,都会多少有影响。而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继续履行,还要取决于用人单位。律师或被吊销执业证书昨天,北京市律协执业纪律与执业调处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辩委员会委员张燕生表示,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其律师执业证书将被吊销。醉驾应属故意犯罪,即驾驶人明知自己喝了酒不能驾车,还驾驶车辆。张燕生认为,如果律师醉驾真的被定罪,恐怕要被吊销执业证书。
司法解释/醉驾入刑
出台背景2012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的醉驾案件进行调研,与此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将出台。从2011年首例“醉驾入刑”案件至今,“醉驾入刑”已实施一周年。公安部副部长黄明透露,全国警方共查处酒驾案件36.8万起,同比下降四成。北京、上海两座一线城市的醉驾下降幅度达七成。但是1年来,“醉驾入刑”执行也遭遇尴尬。被查后下车喝酒,在车上找人顶包,声称患传染病企图吓退交警,甚至强行掉头冲卡……躲避酒驾检测的人员应对招数层出不穷。另外,在司法程序上,个别地方法院适用缓刑过多,削弱了刑法威慑力。虽然高法在“醉驾入刑”审理的整体思路要求“宽严相济”原则,但是在1年的司法实践中,不同的地区对醉驾案件的量刑上存在明显差异。专家意见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认为,醉驾本来就属于轻罪,刑罚很轻,对醉驾案件应当慎用缓刑,更要慎用免刑。高法刑五庭庭长高贵君表示,在醉驾案件审理上,各级法院对醉驾案件普遍采取了整体从严的做法,特别是酒驾情节严重从严惩治,比如醉驾发生交通事故的,醉驾后发生逃逸的,醉酒程度高的,逃避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的。对醉驾情节较轻的犯罪,比如醉酒程度较低,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投案自首的,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的,从宽处理,该判缓刑的可以依法判处缓刑。对自2011年以来出现的新情况,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表示,司法部门要完善醉驾案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基层法院在审理中量刑公正一致。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岁月(下半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9次
参与编辑人数:2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56:37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您要的内容,我都有!
酒后驾驶可能触犯“醉酒驾驶罪”律师解读2011醉驾处罚新规定
■事件导读&“车祸猛于虎”,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酒后驾驶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据统计,2009年全年国内由于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共11959起,死亡4658人,受伤12854人;而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刚门”主角李启铭也是在醉酒的情况下开车肇事的。减少甚至杜绝酒后驾车,关系的可不仅仅是司机们的人身安全。为严惩酒后驾车这一交通陋习,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行为入刑定罪,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做了相应修改以和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相衔接。“醉驾入刑”的规定已于五月一日正式实施,在实施的第一天,因为醉驾而被查处的人就不在少数。对此新规定,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不少人表示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而不少的酒司机却在被抓了后才知道“醉驾入刑”的规定。但“醉驾入刑”考验的仅仅是醉酒的司机们吗?华律网特邀知名律师张生贵律师就“醉驾入刑”的新规定做了解读。&■本期嘉宾&张生贵律师简介:律师姓名:张生贵所在地区:北京西城区执业机构:北京市天依律师事务所执业证号:76037联系电话:&&&&&010-电子邮箱:.cn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6号德胜置业大厦5号楼8层张生贵律师现为北京市天依律师事务所律师。专职执业十年以上,专门研究承办全国各地各类疑难复杂刑事民商事案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专访,所办案件入围全国名案,担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行为法学会会员,北京律协公益诉讼专业委员会、农村专业委员会委员;接受国际人权委员会组织在荷兰乌特列支大学法学院专业培训国际人权法;系实践运用型法学研究员,致力于钻研新奇特疑难复杂案件及司法前沿问题。【】&【】&■本期主题:解读“醉驾入刑”&一、对“醉驾入刑”的法律解读&醉酒驾驶在刑法中规定的罪名是“危险驾驶罪”。五一刚过,而伴随着五一一起来到人们身边的是2011年2月25日《刑法修正案八》的施实。大家对“醉驾入刑”给予高度关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普遍议论着醉驾入刑。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依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据此可见,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所以“醉驾”在刑法罪名中定义是“危险驾驶罪”。构成此罪的主体要件是从事机动车交通行为的普通自然人主体;客体要件是醉酒驾驶,即经过检测,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构成醉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系酒驾,酒驾不能单独构成刑事犯罪。&醉驾入刑基于其行为的社会危险性,刑法理论上属于“行为犯”,“有为”就“有罪”&酒驾或醉驾之所以受到民众的格外关注,体现了这个话题带来的社会性问题。记得在200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两起醉酒驾车犯罪案件,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都是在醉酒状态下驾车肇事,造成重大伤亡。黎景全驾车肇事后,不顾伤者安危,继续驾车行驶,致2人死亡1人轻伤;孙伟铭长期无证驾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醉酒驾车与其他车辆追尾,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在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其主观上对他人伤亡的危害结果明显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二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当时法院是依照刑法关于危险方法危害社会共公安全处罚。此次修正,正是基于醉酒驾车人对社会共公安全的危害角度加以考虑。有一点不同的是,此前由“酒驾”和“伤人”两个行为合并构罪,而这次修正则只须有醉驾行为即可构罪,如果有醉驾伤人后果,属于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要以刑法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择重处罚。&二、执行“醉驾入刑”规定带来的挑战&我国司机数量逐年增长,醉驾的的数量也不在少数,相比之下,从事故发生率看,大中城市的情况稍好于小城镇,这可能与人生活环境及习惯有一定关系。醉驾成罪只是法律的规定,如何落到实处,需要执法人员亲力亲为,从全国范围看,司机的广泛度决定了醉驾行为也不可能少,势必给交警、检察院及法院带来案件数量骤增的考验,司法机关能否落实醉驾追责会成为难题,这里我们更看到的不是追究了多少醉驾司机的犯罪,如果能把关注的眼光放在醉驾行为就此减少乃至交通行车安全环境更加良好,醉驾入刑的真正目的才能达到。而许多醉驾司机被抓才知有罪,既说明司机对醉驾的危害认识不足,也说明我们的普法宣传还需要加强。&治理醉驾法律重招打出“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强制措施”组合拳&除了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上升为危险驾驶罪以外,2011年4月22日修定,5月1日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也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可见,“道交法”将醉驾后驾驶营运机动车和非营动机动车规定相同的刑事责任,相同的强制措施“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不同的行政处罚即:醉驾非营动机动车的,“吊销驾照后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道交法特别规定,无论醉驾营动机动车还是非营动机动车的,只要因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后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既是文明驾驶的基本原则,又是法律对司机的最低标准&酒驾对社会和公共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性,多年以来,因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一直处于上升值,而中国百姓又对酒文化有着特殊的传统认识,平常的教育和宣传不够,导致人们一时间难以接受醉驾入刑,此次因醉驾被定罪,才引起人们强烈关注。普遍表达的感觉是加大处罚力度绝对是好事,增加罚金、吊照、追罪、禁驾表示赞同,只有提高酒驾的违法成本,才有望遏制酒驾行为。从世界各国看,我国关于醉驾的处罚实际上是最轻的,比如美国,醉酒驾车即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可判1周监禁,重的可以判1年监禁。司机酒精浓度超过6mg/100ml,将被无条件吊销驾驶证。瑞典对超过酒精浓度的司机重者将坐牢2年,德国实施“零容忍”政策;英国人有嗜酒爱好,饮酒几乎构成了人们夜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英国法律对酒后驾车管理得非常严格,初次酒后驾车,便会被吊销驾照一年,新加坡酒后驾驶,轻者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最长10年的监禁。马来西亚一旦发现酒后驾车者,立即予以拘留,并将他的妻子也一同拘留,关在一起,令其妻彻夜教育丈夫。日本人口多而道路窄,酒后驾车成为棘手的社会问题,对于醉酒驾车,执法人员会根据驾驶员饮酒后的表现和酒精对其形成的刺激,醉酒驾驶者,处两年以下徒刑或1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执行“醉驾入刑”,常抓才能防微杜绝&有句俗话说道“徒法不能自行”,光有好的法律不行,还必须有持久和严格能动的执法力度,才能使法律落到实处。此次新增规定解决了“无法可依”的问题,下一步面临的当然是“执法必严”的难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执法人员加大力度,常抓不懈。&三、对广大驾驶员的建议&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另一个问题,条文和执法总是治标难治本,防范交通事故,构建交通安全大局,需要广大司机文明驾驶,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如果很难避免喝酒的场合,由朋友或代驾司机陪同。只要司机朋友“手握方向盘,滴酒不能沾”,这是一个司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乘车人也负起监督义务,真正养成良好习惯和交通安全意识,酒驾和醉驾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本文由入驻华律自媒体作者撰写发表,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凡注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作者和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朋友圈
上周文章 37 篇
上周文章 25 篇
上周文章 20 篇
上周文章 19 篇
上周文章 13 篇
上周文章 13 篇
上周文章 13 篇
上周文章 5 篇
上周文章 5 篇
咨询时请说明来自于华律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作者微信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醉酒驾驶怎么处罚
法律法规网
21:13:54  评论(/)
原标题:醉酒驾驶怎么处罚随着餐桌上的酒文化不断盛行,虽然也有代驾行业应运而生以及酒驾入刑的处罚,但是醉酒驾驶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对于醉酒驾驶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随着餐桌上的酒文化不断盛行,虽然也有代驾行业应运而生以及酒驾入刑的处罚,但是醉酒驾驶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对于醉酒驾驶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等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交通违章行为之一,简称醉酒驾驶。而对于醉酒驾驶是怎样处罚的呢?这个也是现今不少新老司机所关心的问题,今天法律法规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醉酒驾驶怎么处罚专题,为大家详细解答关于醉酒驾驶处罚的相关问题,例如醉酒驾驶非机动车怎么处罚?交通肇事罪醉酒驾驶如何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怎么处罚?等等相关内容,法律法规网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与咨询。1.醉酒驾驶非机动车怎么处罚?2.交通肇事罪醉酒驾驶如何处罚3.醉酒驾驶机动车怎么处罚?4.醉酒驾驶,一律不会被逮捕或被判拘役吗?5.醉酒驾驶撞死人判几年6.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吗?7.醉驾处罚是怎样的?8.2017醉驾处罚最新标准9.醉驾顶包处罚是怎么样的1醉酒驾驶非机动车怎么处罚?我们通常所说的交通事故大多指的是机动车交通事故,但是随着非机动车使用量的逐年提高,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醉酒驾驶非机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如何处罚的呢?一、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处罚标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的规定。更多醉酒驾驶非机动车处罚可以阅读全文。2交通肇事罪醉酒驾驶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遇到酒驾,该怎么处罚呢?是按照醉酒驾驶处罚,还是按照交通肇事罪来处罚呢?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字了解交通肇事罪醉酒驾驶的处罚。先来看看醉酒驾驶而构成的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的区别主要有一下两点:1、对于法定结果的发生要求不同。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要求有法定的结果发生。至少要求造成重伤一人以上或者造成公共财产、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以上的。而现在的醉酒驾驶是行为犯,该罪不以发生严重危害后果为前提,只要是有醉酒驾驶行为即可构成危险驾驶罪。3醉酒驾驶机动车怎么处罚?酒后驾驶时一种交通违章行为,醉酒驾驶涉嫌刑事犯罪,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区分标准是什么?对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处罚分别是怎样的?日起,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23号令)正式实施,市民对其中涉及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分调整很关注。最新处罚条文: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4醉酒驾驶,一律不会被逮捕或被判拘役吗?醉酒驾驶,一律不会被逮捕吗?醉酒驾驶,一律会被判拘役吗?如果醉酒驾驶没被判处拘役实刑,岂不是处罚比行政处罚还轻?详细解答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醉酒驾驶,一律不会被逮捕吗?原则上是这样的。但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9条的规定,逮捕适用于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而《》第133条之一规定的危险驾驶罪,其法定刑只有拘役。因此,醉酒驾驶,通常不会被逮捕。5醉酒驾驶撞死人判几年醉酒驾驶机动车是指驾驶者体内酒精含量达到了一定标准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往往就会构成危险驾驶罪。但要是还撞死了人的话,则就会涉嫌交通肇事罪。此时就要按照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进行处罚了。醉酒驾驶撞死人判几年?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更多醉酒驾驶撞死人判几年知识,可以阅读全文。6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吗?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电动三(四)轮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吗?答案是不构成危险驾驶罪。因为,危险驾驶的对象必须是“机动车”,而不能是“非机动车”。详细介绍请看下文!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电动三(四)轮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吗?不构成。危险驾驶的对象必须是“机动车”,而不能是“非机动车”。《两高一部意见》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7醉驾处罚是怎样的?生活中,对于醉驾,总是存在很多很多,每年因醉驾出事故的也不少,小编对此类文章也写过不少。其实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也就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那么对于醉驾处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法规网小编在下文跟大家讲解一下。82017醉驾处罚最新标准生活中,对于酒驾,一般是拘役、罚金和吊销驾照。因为醉驾造成的交通事故其后果可以说一般是很严重的。因而对于醉驾的处罚问题,实践中是分为了两方面的处罚的,即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很显然,对于醉驾的行为人,既要受到刑事处罚,又要受到行政处罚,这两者处罚是同时进行的。那么2017醉驾处罚最新标准是怎样的?下面法律法规网小编跟大家讲解一下。9醉驾顶包处罚是怎么样的平时,有什么事找朋友帮忙,那也没什么。但有些人在自己酒驾了,也找好朋友来“帮忙”,朋友为了体现兄弟情谊,就顶包接受处罚,心存侥幸不会被发现且得到其他处罚。一、醉驾顶包处罚是怎么样的?我国《》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更多醉驾顶包处罚规定可以阅读全文。
网络配图为缓解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带来的堵塞交通、影响市容等问题,6月27开始,南昌市青云谱区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共暂扣随处散放占用非机动车道和盲道的共享单车100余辆。据了解,对被暂扣的共享单车,城管部门将与相关企业管
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肖西亮上街执勤三秦都市报记者陈飞波摄非机动车越线情况较普遍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肖西亮上街执勤自5月12日起,西安市公安局在全市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这几天,西安全市公安民警积极行
中新网南京4月30日电(记者申冉通讯员高炜)又到了一年一度五一小长假,南京各大著名景区不仅每逢节假日“人人人”的模式依旧,今年“老革命”还添了“新问题”,随着共享单车的热潮兴起,骑共享单车逛景点成了不少年轻
4月12日,记者获悉,南昌市首个非机动车违章处理点在东湖区落成,将于4月15日正式运营。东湖区城管执法局将牵头,联合交警等部门对辖区内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进行整治和处罚。乱停乱放非机动车不仅可能遭到暂扣,车
爱瞎玩网综合:看上去像迷你小汽车,却挂着老年代步车的牌子,时而在机动车道内龟速行驶,时而在车流中随意穿行,时而挤入非机动车道,相信生活在榆林城区的人对这些画面并不陌生。近年来,这种非法生产、销售、上路
热点 / Hot
站长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饮酒或醉酒驾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