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 征信查询过多房贷逾期一天上征信吗被拒怎么办

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骗贷法律风险知多少
华夏时报记者 吕方锐 北京报道
近期一张银行通知短信的截图引发人们关注,短信内容称某银行客户信用卡现金分期17万元,银行发现客户将该笔资金用于房地产类型交易,如客户未将资金用于购房等投资,应于规定期限内向银行提供消费凭证。记者就此向该银行工作人员核实,获知确有此事,但目前对于消费贷用户的核查仍以抽查为主,并非普查。
该短信印证了央行与银监会要求地方核查消费贷的消息。此前有媒体报道,包括北京、江苏、广东、浙江、江西在内的多地监管部门下发通知,对辖区内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检查,要求机构严查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情况。
种种迹象显示,大量消费贷款通过变换用途,被用作购房首付款,此举无疑抬高了购房杠杆。此外记者发现,近年来很多挪用消费贷作他用,最终出现还款困难的贷款者,被判贷款诈骗罪并入狱,意味着消费贷购房背后,存在不可忽视的法律风险。
严查消费贷入楼市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今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明显偏离稳中有升的零售贷款同比,预计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中至少有3000亿元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这两个数字在德意志银行近日发布的内部报告中则更高,分别为4000亿和33%。
某城商行工作人员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消费贷“改头换面”作为他用的情况并不少见,楼市是重要流向之一。
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于日联合印发《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京银监发〔号),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自查业务范围包括个人消费贷款(20万元以上)、个人经营性贷款(100万元以上)以及信用卡透支情况。
虽然在数额等细节上不尽相同,但江苏、广东、浙江、江西等地也于近期密集出台政策。广东银监局要求原则上不发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江苏银监局要求辖内银行掌握借款人首付款真实的资金来源。
监管部门也对金融机构放松消费贷用途把关采取高压打击态势。据报道,9月14日邮储银行杭州市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挪用于购房等原因被处以65万元罚款;6月份,大连银监局也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对多家机构连开数张罚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民诉法专家毕玉谦认为,目前消费贷挪作他用的情况较为普遍,银行应自查监管漏洞,并负起一部分责任。
有某国有银行县级支行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因消费贷款需要多项审核,且“大家都知道(消费贷)不会被用在消费上”,该县级支行干脆取消了个人消费贷业务。
骗贷的代价
按照银行规定,申请消费贷需提供购销合同、买卖协议等材料证明贷款用途。将消费贷挪作他用,势必需要“制造”上述材料。前述城商行工作人员直言,由于个人信用意识普遍不强,相比企业贷款,消费贷风险从某种程度来说更难把控。
有律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此类行为较难定性为贷款诈骗,但背离了申请消费贷的初衷,且贷款者存在主观故意性,因此严格来讲存在被判贷款诈骗罪的可能。
记者查询相关判决发现,早在2007年就有因“假购车真骗贷”而入狱的案例。当年广东省高院的一份二审裁定显示,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间,周某甲、周某乙和黄某某等人提供虚假资料、以假购车真骗贷、一车多贷的手法,骗取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市某支行等多家银行贷款,在偿还部分贷款后停止还款,造成银行损失,数额特别巨大。其中周某甲共骗取银行贷款221万元;周某乙骗取147万元;黄某某骗取银行贷款86万元。
判决认为,周某甲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和产权担保骗取银行贷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贷款诈骗罪。判决周某甲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0万元;周某乙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8万元;黄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6万元。
最近几年类似案件则更为密集。2010年3月,赵某某、李某某在本溪市某农村信用社以弟媳黄某某贷款购车为由,伪造黄某某购车的相关手续,从信用社贷出25.3万元。之后李某某将所贷款项用于给付赵某某一同倒卖矿石。案发后,李某某虽然还款12万元,仍被判处贷款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6万元;赵某某则被判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86万元。
2011年河南商人邹某某联合其他4人以“五户联保”的形式向当地银行申请40万元的贷款。银行人员核实邹某某经营情况及资产时,邹某某借用了其他人的设备和库存物资应付检查,并通过与李某某签订虚假的购布合同用于申请贷款。银行审核通过后向李某某账户放款,被邹某某取走,经查未实际用于购布,而是用于非法融资和填补个人债务。
法院认为,邹某某在贷款时提供了虚假的经济合同,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犯贷款诈骗罪。鉴于其未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注:其贷款担保人偿还了贷款),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即使以消费贷购房的贷款人,恶意违约、逾期的也比较少见,问题出在以大量消费贷购买多套房的炒房者。他们没有恶意逾期的动机,但由于债务压力较大,易出现资金流动方面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则强调,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关注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比如主观上存不存在借钱不想还的动机,以及客观上明知自己还不起还要借款的情况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多地银监局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_网易新闻
多地银监局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多地银监局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
近期,包括北京、江苏、广东、浙江、江西等多地监管部门下发通知,对辖内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检查,要求机构严查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针对消费贷挪作首付款这一违规行为,一直以来银监会都有相关监管要求,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会在现场检查中加强监管。部分消费贷或流入楼市客观来看,消费贷的增长态势并没有直接反映在相关的经济统计数据上。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新增1.28万亿元,远超去年全年8305亿元新增短期贷款的总额。 “以往居民的短期贷款主要是汽车贷款,然而今年前7个月的国内汽车销量没有增长,这意味着居民短贷激增,其中一部分很可能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市场对这一现象,专家基本持一致态度。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于近日发布的 《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楼市现象研究》显示,按照社会零售额同比走势估算,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元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消费贷不易监测和控制流向“消费贷很难监测和控制流向。 ”一位股份制银行个贷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下半年,伴随着股市行情走高,部分消费贷、信用贷等银行贷款也被挪入其中。正如那时一样,现如今消费贷又“跑”到了收益率更高的楼市。他表示:“这种方式的确是直接放大了杠杆,加大了风险。但如果有伪造合同等现象出现,我们也没太多办法去核实。一般情况是发现之后要求归还本息,然而这种处罚力度并不大,违规成本不高。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对于消费贷的监管,应该去研究什么样的贷款是可以套现的。“因为部分消费贷款的资金是不直接经过购房者或消费者,所以也不太可能被挪作他用。反而是类似信用卡透支、装修贷等,实际上都会有很多问题,这都是容易套现进而转入到房地产领域的。 ”他表示,消费贷本身的发放是很合乎情理的,但是很多消费贷款规模大,比如说一次贷款30万元,就很容易和购房首付进行挂钩,所以这方面监管应强化。监管加码防控风险除了相继发文强化对消费贷的检查和监管之外,各地监管部门同时也加大了处罚力度,对金融机构放松消费贷用途把关采取高压打击态势。 9月14日,邮储银行杭州市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挪用于购房等原因被处以65万元罚款。而早在今年6月,大连银监局也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对多家机构连开数张罚单。一位地方监管人士告诉记者,上述举措主要针对的还是投资投机行为,而从此前监测到的部分数据来看,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也多是短期炒房者造成的。另外,在强监管思路下,对消费贷的监管也有助于防控房地产市场风险。不过,对于监管而言,需要在银行自查的基础上再进行抽查以及可能的现场检查。
针对下一步房贷市场的监管,专家表示,个人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事实上还是与居民购房需求增长较快有关。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有所下降,特别是下半年以来贷款额度收紧、审批速度放缓。同时,受市场流动性趋紧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有所上升。这虽然有助于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但也容易“误伤”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此,对于居民合理的购房需求,尤其是购买首套住房应继续予以积极支持。比如,对于首套住房贷款,在额度上应给予优先保证,在利率上应给予适当优惠;对于商业银行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应给予差别化的监管政策。据《金融时报》
(原标题:多地银监局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农村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介称搞定100万首付 消费贷款违规大量流入楼市_网易财经
中介称搞定100万首付 消费贷款违规大量流入楼市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房产中介声称搞定100万首付,消费贷款违规大量流入楼市)
近日,北京、深圳等地监管机构发布通知或风险警示,要求辖区内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和个人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问题进行自查。“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经过层层包装,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在一个楼盘,记者称凑首付有点难度,干脆地说:“只要不超过100万元,我们来帮你搞定。”多地监管部门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近期,一组金融数据刺激了金融市场。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元。与此同时,上市银行的半年报纷纷披露,增速惊人。如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达2770.90亿元,上半年新发放贷款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建设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今年上半年激增830.3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0.66%;光大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为3723.62亿元,上半年新增540.9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了17%。短期新增消费贷款大幅增长,这些钱去哪儿了呢?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通知或风险提示,严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等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9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发布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9月8日,北京市住房建设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中介机构对近三个月本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开展自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近日也发出金融风险提示,明确提出要加强个人其他消费贷款管理,并要求从发文之日起执行。有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早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就曾发布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此后,银监会等部门陆续多次发布相关通知,强调对消费贷款的管理。记者暗访:消费贷款穿各种“马甲”流向楼市记者在多个城市调查发现,消费贷款穿上各种“马甲”流向楼市。房地产中介牵线搭桥,以“房抵贷”和第三方中转的方式,套取贷款用于购房。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家大型房产中介的门店,中介人员听说记者凑首付有点难度后,直接说“只要不超过100万元,我们来帮你搞定”。随后,该中介人员详细地介绍了操作流程:一种是进征信系统的,需要有房产等做抵押,年化利率6%-7%,这种贷款可以直接打入个人账户;另一种是无抵押,现在国家不让钱直接流入房地产,得找第三方来让贷款中转一下。但这种要收1-2个点的手续费,利率也是6%-7%。“我们跟银行都是有合作的,以上2种方式都可以做到30年。”金融中介帮助办理大额信用卡违规套现。记者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咨询得知,该公司可以代办部分银行信用卡,从而贷款套现。“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贷款。你没工作、没社保我们也可以帮你包装。你只要交点中介费。”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找我们能办大额信用卡,50万至60万元都能提现,去干什么,银行根本不会管。”“监管要求个人消费贷款必须专款专用,但挪作他用的情况很多。”一家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人士指出,30万元以上的个贷是银行将贷款直接付给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30万元以下自主支付。有些中介公司帮忙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材料,消费贷“挪作他用”很难被银行察觉。雪中送炭还是饮鸩止渴?记者在采访了解到,有的银行由于消费贷的贷后管理问题,已经暂停了部分消费贷款产品,目前仅对存量客户提供纯信用无抵押的消费贷款。财经评论员莫开伟指出,消费贷等非房贷资金变相流入楼市,是把一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拉入了房地产市场,一旦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出现逆转,违约风险暴露,会造成相当的金融风险;还有部分消费贷款是由P2P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金穿透而来的,其间不少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的视野之外,潜藏并易诱发较大金融风险隐患。
“银行这几年受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某民营银行总行行长告诉记者,消费贷进入楼市确实起到了加杠杆的作用。居民在房价上涨预期下,急于借钱入市。只有多措并举扭转居民的单方看涨预期,才能真正堵住楼市的“配资”通道。莫开伟表示,遏制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要靠监管机构建立灵敏、动态的监管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精准有力。(原题为《中介霸气称“帮搞定100万首付”,消费贷款穿“马甲”违规大量流入楼市》)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任万顺_NF522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 中介:帮搞定100万首付
07:21出处: 杭州日报|
[导读]近日,北京、深圳等地监管机构发布通知或风险警示,要求辖区内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问题进行自查。北京住建委和北京银监局的通知均显示,购房人以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等方式套取资金,作为购房首付的现象多有存在。
置业导读>>>
近日,北京、深圳等地监管机构发布通知或风险警示,要求辖区内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市场等问题进行自查。北京住建委和北京银监局的通知均显示,购房人以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等方式套取资金,作为购房首付的现象多有存在。
Wind数据显示,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同比多增7137亿,并已远超去年全年8305亿的水平。但这部分消费贷中有多少进入了房地产,目前尚难估算。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经过层层包装,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在一个楼盘,记者称凑首付有点难度,中介干脆地说:&只要不超过100万元,我们来帮你搞定。&
  上半年报消费贷款增速惊人
近期,一组金融数据刺激了金融市场。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元。
与此同时,上市银行的半年报纷纷披露,消费贷款增速惊人。如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达2770.90亿元,上半年新发放贷款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建设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今年上半年激增830.3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0.66%;光大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为3723.62亿元,上半年新增540.9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了17%。
短期新增消费贷款大幅增长,这些钱去哪儿了呢?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通知或风险提示,严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等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金融监管部门:对消费贷款开展自查
9月5日,北京银监局、央行营业管理部发布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近日也发出金融风险提示,明确提出要加强个人其他消费贷款管理,并要求从发文之日起执行。
8月中旬,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也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非住房消费贷款用途审查上,既要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贷前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又要强化贷中资金流向和贷后资金用途管控,谨慎发放长期、大额、不指明用途的消费贷款、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借贷资金的个人消费贷款。
有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早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就曾发布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此后,银监会等部门陆续多次发布相关通知,强调对消费贷款的管理。
去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明确规定,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今年3月开始的房产调控重申了禁止&首付贷&的监管态度。
  北京住建委:中介机构自查
9月8日,北京市住房建设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行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中介机构对近三个月本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开展自查。
自查内容包括,为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作为购房首付款的行为;违规发布、代理小产权房等禁止交易的房屋的行为;协助、教唆购房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购房资格或购房贷款的行为等六种违规行为。
《通知》要求,对自查发现的问题,经纪机构要及时进行整改。自查时间为一个月,经纪机构需要在10月8日前向北京行业协会提交自查整改报告。
  凑首付缺口
&就是个资金杠杆行为,如果真的看好这套房子的升值潜力,不如把杠杆用足。&北京购房者王先生说。除了消费贷款,他还考虑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凑钱。这些年,他身边的朋友曾使用过这两种渠道筹集购房资金,虽然利率较高,但考虑到上涨的幅度,仍然有收益。
房产经纪人小陈证实了这种现象。他所在的门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区域,按照他的说法,过去这些年,一直有客户使用消费贷或抵押贷来凑首付。
小陈表示,今年同样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首付比例上调了,很多购房者面临资金缺口&。
今年3月17日,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其中将个人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提高至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至80%,且在确定购房套数时,采用&认房又认贷&的原则。这一条款使得很多购房者的首付款骤增,按照当前北京的房价水平,首付款可增加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
这轮调控政策使得很多购房者的购房计划搁浅,北京楼市的成交量也明显下跌。但与此同时,部分中介机构开始向购房者推介首付贷、抵押贷,以及垫资业务。
  开发商垫资更加光明正大
与一些房产中介&偷摸&提供&首付贷&类似,北京周边一些地区的新盘出现的开发商&垫资&则显得有些&光明正大&。
有报道显示,环北京区域一个名为孔雀城的楼盘,售楼人员告诉记者,购房者只支付首付的一部分,由开发商垫付另外的首付余款,以此达到银行的首付规定后办理银行按揭贷款。
据销售人员介绍,首付可以分五期付,买两居大概70多平方米(的房子),首付十多万就可以。目前北京周边,可以实施首付分期政策的有八达岭、涿州两个区域。70年产权的住宅是不限购的,外地人也可以买一套。正常情况下,两居30%首付是30多万,先交一半,大概15万元左右,剩下15万-20万元,到2018年的年末截止,两次还清,无利息,无手续费。
不仅孔雀城,武清的碧桂园也有类似的首付分期促销措施,可以给付不起首付的客户提供资金支持。
  消费贷穿各种&马甲&流向楼市
记者在多个城市调查发现,消费贷款穿上各种&马甲&流向楼市。
&&房地产中介牵线搭桥,以&房抵贷&和第三方中转的方式,套取贷款用于购房。
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家大型房产中介的门店,中介人员听说记者凑首付有点难度后,直接说&只要不超过100万元,我们来帮你搞定&。
随后,该中介人员详细地介绍了操作流程&&一种是进征信系统的,需要有房产等做抵押,年化利率6%-7%,这种贷款可以直接打入个人账户;另一种是无抵押,现在国家不让钱直接流入房地产,得找第三方来让贷款中转一下。但这种要收1-2个点的手续费,利率也是6%-7%。&我们跟银行都是有合作的,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做到30年。&
&&金融中介帮助办理大额信用卡违规套现。
记者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咨询得知,该公司可以代办部分银行信用卡,从而贷款套现。&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贷款。你没工作、没社保我们也可以帮你包装。你只要交点中介费。&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找我们能办大额信用卡,50万至60万元都能提现,去干什么,银行根本不会管。&
&监管要求个人消费贷款必须专款专用,但挪作他用的情况很多。&一家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人士指出,30万元以上的个贷是银行将贷款直接付给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30万元以下自主支付。有些中介公司帮忙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材料,消费贷&挪作他用&很难被银行察觉。
&个人消费贷款上演&乾坤大挪移&,违规进入楼市的现象频繁出现,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银行贷前、贷中和贷后审查不严的问题。&某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推动房价过快上涨的罪魁祸首之一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认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房地产销售密不可分。他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在楼市预期上涨时期,首付款不足的购房人,通过各种渠道贷款用以支付买房的首付,消费贷就是其中之一。&加杠杆&买房是推动房价过快上涨的罪魁祸首之一,易造成金融系统性风险。
  多措并举才能堵住楼市&配资&通道
财经评论员莫开伟指出,消费贷等非房贷资金变相流入楼市,是把一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拉入了房地产市场,一旦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出现逆转,违约风险暴露,会造成相当的金融风险;还有部分消费贷款是由P2P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金穿透而来的,其间不少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的视野之外,潜藏并易诱发较大金融风险隐患。
&银行这几年受利率市场化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某民营银行总行行长告诉记者,消费贷进入楼市确实起到了加杠杆的作用。居民在房价上涨预期下,急于借钱入市,只有多措并举扭转居民的单方看涨预期,才能真正堵住楼市的&配资&通道。
莫开伟表示,遏制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要靠监管机构建立灵敏、动态的监管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精准有力。
  未来清查消费贷的行为有可能扩大
虽然有客观原因,但若消费贷过多地进入房地产市场,会有损楼市调控的效果。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部分新增的消费贷款,很大比例进入了房地产领域,因为&中国人没有使用贷款消费的习惯&。这与大多数机构分析师的观点相同。
张大伟认为,经过去年以来的多轮楼市调控,信贷、税收、限购、限价等政策都已出尽,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是对楼市调控的一个重要补充。
同时,严查消费贷,对于防范市场风险亦有帮助。&不管市场好的时候还是差的时候,都有加杠杆炒房的人。&某房企人士表示,&一旦房价出现持续下跌,炒房客容易遭受损失。若大量资金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则有引发金融风险之可能。&
按照多位分析人士的看法,一方面,在上轮调控已过半年后,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释放出楼市调控不会松动的信号;另一方面,传统旺季&金九银十&已至,上述动作对市场的非理性情绪也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张大伟也认为,今年下半年,楼市调控一直处在零星加码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松动迹象,未来清查消费贷的行为有可能扩大,若市场反弹过于激烈,对于个别地区或领域,不排除调控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规范商贷放款或能减少消费贷入市现象
有些购房者无奈用消费贷给首付甚至购房,也有房贷额度紧张、银行拖着不放款的原因。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对部分会员企业进行了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1日,享受优惠利率的二手房交易,在已办理交易过户手续和他项权利登记后,超过一个月仍未获银行放款的二手房交易共有1968宗,涉及贷款金额21.28亿元。为此,该协会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日前举办沙龙活动,探讨银行延迟放款做法有关事宜。
合富置业法务总监赵德民律师表示,现行的贷款合同中多半是约束借款人的条款,银行何时放款却没有明确约定,如能在合同中补充银行不按时放款的违约条款,或许能促使银行按时、合理放款。中介企业代表认为,让银行修改合同条款难度极大。律师建议,可呼吁工商局、消委会等部门介入,制定相关合同示范文本。
与会按揭企业和中介企业均希望银行能够建立公开、透明、有序的放款机制,例如:对符合放款条件的案件,按照出押时间顺序进行放款;同时,应公开未放款的案件进度,让借款人明确时间,做好资金安排。
责任编辑/孙霞
石家庄团购买房qq群 解答有关房子的一切问题
【银河网】
石家庄裕华区团购群
【银河网】
石家庄新华区团购群
【银河网】
石家庄长安区团购群
【银河网】
石家庄桥西区团购群
【银河网】
石家庄开发区团购群
【银河网】
石家庄周边县团购群
【银河网】
碧桂园瓮村前期咨询群
【银河网】
融创贾村改造购房群
【银河网】
绿城西山桃花源前期咨询群
【银河网】
融创裕华壹号前期咨询群
【银河网】
石家庄购房咨询总群
7600元/平米
待定元/平米
7600元/平米
9900元/平米
楼盘名称均价位置优惠
15000元/平米新华区首付25%
待定桥西区待定
8500鹿泉区待定
17000元/平米长安1万抵3万
16000元长安区2万抵5万
17600元/平米长安区3万抵5万
18500元/平米起长安区2万抵4万
24000元/平米长安区3万抵5万
21000元/平米长安区老带新
21000元/平米长安区2万抵4万
             
Copyright &
银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奥标许备[2005]第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B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房贷征信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