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上的贷app上面贷了好几个了.现在还不上了怎么办啊 挺急的

我在手机APP上申请的极速贷5000,审核已经成功通过了,会在一个工作日之内联系我,可这都两天了都没_贷款问答_融360
常见问题:
我在手机APP上申请的极速贷5000,审核已经成功通过了,会...&
我在手机APP上申请的极速贷5000,审核已经成功通过了,会在一个工作日之内联系我,可这都两天了都没
提问者:REN***
城市:武汉
提问时间:& 16:39
有跟我打电话,中间给我发过短信让我保持电话畅通稍后有的人给我打电话,但一直都没有打,等的急死了,我想问问到底我的申请批准了吗?会不会下款啊,这电话还打吗?这哪里是极速贷啊,我看就是急死贷。
已入驻信贷经理请作答
您还可以输入1500个字
用于提问者接受您的答案(必填)
同时申请信贷经理入驻
常见类似问题
服务地区:惠州
您好,极速贷的极速快在及时出额度,一般审批从申请到放款都需要三至五天,因客户申请量多,可能稍有延迟,如果是审核通过的话基本是没什么问题了,耐心等电话吧,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服务地区:石家庄
服务机构:汇中财富
可能是他们现在放款慢吧
建议你打电话咨询一下
服务地区:泉州
电话会打的,主要核对你的个人信息。
服务地区:赣州
客户堆积太多,审核人手不够
对以上回答仍不满意?您可以向我们的专家咨询您的问题
相关问题&|&相关知识|&相关百科
免息优惠99家共1376位经销商
武汉锦盛聚鄂商务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贷款工具 &|&手机版
谢谢您的反馈您已认为回答者的回答对您有用
您已成功退订该问题的答案退订该问题答案后,后续其它银行经理或者网友对该问题的答复将不再会发送到给您。
感谢您的回复您的回复通过审核后会直接发给提问者
热门问题推荐
融360 - 平台 版权所有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贷款钱包CEO刘思宇:从金融中找到自身使命感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贷款钱包CEO刘思宇:从金融中找到自身使命感》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贷款钱包CEO刘思宇:从中找到自身使命感》 精选一狂飙:最热“风口”的赚钱秘密避开了4月份银监会整顿现金贷的监管新政威力后,近期,现金贷行业又重新开启了狂飙的模式。多家现金贷平台人士向记者证实,4月份银监会出台整顿现金贷的政策后,都放缓了放款的节奏,但随着监管政策阴云的逐渐散去,近期开始重新放量。在千家P2P平台涌现百舸争流的“奇观”之后,互联网金融领域正在上演着另一幕,自去年开始,成千家现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地而起。2017年4月,银监会一纸整顿通知,现金贷自查、整顿风声开始,各大平台开始尽量销声匿迹,而在这低调的背后,却又是另一片繁荣。这条产业链上各个参与者赚得盆满钵满,无论是直接开展现金贷业务的,还是流量分发、供应商、平台等等都尝到了现金贷市场巨大的甜头。但现金贷面临的争议却始终未能消退。低调的狂飙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公司51金控或很快将敲定一笔数千万元的融资。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刘思宇对此信心满满,他说这些机构都是洽谈当天就已经定下了。刘思宇最初做的一款产品叫51,是为用户提供筛选服务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也有一个提供贷款产品的窗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发现这个贷款服务的窗口流量增长非常迅速,他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于是在去年年底就将贷款产品导航独立出来新做了一款叫贷款钱包的APP,后端连接的则是近百家现金贷平台。贷款钱包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帮助用户一次性去多家平台申请借款,避免了用户需要自己到各个平台去申请的繁琐流程。目前,贷款钱包的用户规模已超过百万,每日新增用户超过1万名,更为重要的是,这业务的现金流颇为可观。但刘思宇仍觉得还能增长更快,为此,他在微信朋友圈留言寻找更多的流量入口,并称“投放的预算额度不设限”,他承认,他赶上了一个当下最热的一个“风口”——现金贷。业界所谓的现金贷主要是指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一种无担保、无抵押、无场景的信用贷款产品,现金贷具有金额小、期限短、频率高、高、没有明确用途等特点。现金贷并不是一门新鲜的生意,从2014年前后,国内就有一批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提供类似的产品,而这一业务的爆发,则是到了2016年。从额度上看,国内的现金贷平台一般以一千到两千元左右,但也有少的只有三五百元,多的则能借到数千元。令外界惊讶的并不仅仅只有市场规模的飙升,更令人感叹的是这背后惊人的赚钱效应,这是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企及的。2016年全年,净收入32.38亿人民币(4.66亿美元),较2015年全年增长146%;净利润11.16亿人民币(1.61亿美元),较2015年全年增长305%。二三四五财报显示,运营“2345贷款王”的子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亿元。不过,的业绩则并不理想,但公司称其目前采取的是“战略性亏损”状态。除了这些已经上市平台靓丽的业绩外,一大批未上市的现金贷平台也在过去这一年多时间中实现了一路狂飙,并赚得盆满钵满。如运营款这一现金贷产品的掌众金服在今年5月底时,累计放款金额已经超过250亿元,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人。而上海的一家现金贷平台负责人透露,该公司也累计放款金额10亿元,今年上半年盈利约万元。多赚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选择了从短期现金贷业务增长情况来估测现金贷的增长速度,其过去一年增幅达到约12倍,确实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根据其估测,目前整个现金贷行业的规模约在亿元。“现在做现金贷的,基本上没有谁亏过?一个新的平台快的话几个月时间就能实现盈利了。”一位关注这一行业的创投人士透露,在现金贷平台的跑通进入正常运营状态后,按行业平均水平算,一个平台单月的利润大概是当月放款额的3%-4%左右,而现在行业里单月放款规模超过1亿元的平台比比皆是。“现在现金贷平台中一个月赚三四千万的就很多,我接触的现金贷平台中也已经有估值超过50亿元的了。”刘思宇称。与行业爆发性增长相对应的是,正赶上行业的现金贷平台们却异乎寻常的都选择了低调。记者曾联系了北京、上海两地的多家知名现金贷平台采访,但绝大部分均告知不方便接受采访。赚钱的秘密从2013年起,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开始快速发展,一时间上千家P2P平台涌现,但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仍然只是叫好不叫座,鲜有盈利,而唯独现金贷平台除外。“现金贷是难得的自带现金流的互联网项目。”上述关注现金贷平台的创投人士称。如今,现金贷平台都以智能信贷服务平台自称,不过,就其本质来看商业模式非常明了,即服务传统金融体系未能覆盖的人群,依靠高息费率来覆盖高率从而获得收益。从流程上看,现金贷平台的业务主要分为获客、、放贷、贷后等几个流程。而和传统的金融服务和其他大额借款的互联网金融项目相比,现金贷平台在获客和风控方面几乎都实现了全部线上运作。北京一家现金贷平台内部在进行用户画像分析时便认为,现金贷的用户人群特征包括:80后、90后的男性用户为主,区域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多为蓝领人群,他们有一定的工作收入,并没有很好的信用记录,能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非常有限,他们借款的目的往往都是用以满足应急之需以及日常消费。这样的目标群体同样也是移动互联网的活跃人群,主要线上流量平台已能实现无死角的覆盖,为现金贷平台通过线上获得用户提供了条件。而与传统风控和信审方式不同的是,现金贷平台几乎都实现了全自动的审核,“初次申请分钟级审核,再次申请秒级审核”几乎已经成为行业的标配。如今,对绝大部分现金贷平台来说,用户的借款金额只有一两千元时,基本上就只需要提供一个身份证和手机号即可申请。这源于及征信产业在近两年的快速发展。曾在现金贷平台任职的现CRO秦天称,针对小额借款的纯线上审贷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通过用户授权后去获取用户的手机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社保等信息,通过这些海量的信息来刻画每个用户的形象,计算他的违约概率是多少,再在这基础上进行不同的。不过,对于正处于野蛮生产的现金贷来说,进行差异化风险定价的仍然只是少数平台,大部分都还停留在粗放式发展阶段,定价相对简单粗暴。现金贷平台提供借款的成本往往包括借款利息和多种申请费用,各个平台的综合借款成本高低不相同,差异巨大,大多数平台的借款成本转换成年化计算都超过了100%,综合息费率超过300%的也并非少数。但由于借款金额比较小且时间很短,用户所需要支出的成本的绝对值则并不算高,若以借款1000元为例,若按照总成本年化200%计算,则借款半个月需要付出的成本是80余元,这对于有应急借款需求的人来说,这仍不失为一种可考虑的选择。显而易见的是,现金贷平台息费率高的好处是抗风险能力强,平台对坏账的容忍度也就高了很多。据记者了解,现金贷行业往往用三月的比率作为一个衡量的指标,而这一数字一般在3-5%左右,但也有部分平台这一数字高达8%以上。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坏账率亦能够让现金贷平台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对于现金贷平台来说,最大风险来自于团伙欺诈。事实上,潜藏在暗处的有一群专门的诈骗团伙,通过他人的身份证明到各个平台去申请借款,一旦获得借款便再也不会还钱了。剔除掉欺诈团伙外,在正常的借款用户发生逾期后,催收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环。“在发生欠款逾期后,一般前几天是效果最好的,时间越长,还款的概率就越低。”一位现金贷公司贷后催收经理称。高息费争议市场逐渐接受了现金贷,但现金贷面临的争论也越来越多,高息费率首当其冲的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有舆论用“嗜血”来形容,质疑其过高的借款成本。许多平台也不断遭到用户的投诉,称息费率过高,有之嫌。而业界则强调现金贷不可忽视的社会性及运营现金贷业务本身巨大的成本和坏账风险;学者们亦对现金贷的争端看法不一。著名学者巴曙松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Payday Loan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高利息小额,这种产品古已有之,从莎士比亚名作《威尼斯商人》开始,即面临着巨大的争议。英美国家的Pay-day Loan前期发展阶段中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争议,一方面帮助了低收入人群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又加重了他们的偿债负担。快速发展的现金贷业务及其高息费问题亦引来了监管层的注意,现金贷也因此成为了互联网金融整顿的重点领域。日,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其中第二十九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其中,《指导文件》明确要求应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年利率36%”成为了一条红线,超过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监管层更列出了618家现金贷平台的排查名单,除此之外,文件中明确提示“排查名单不限于上述机构”。“年利率36%”的红线对现金贷平台来说有些遥不可及。“如果按照所有成本不超过年利率36%来执行,可以说现金贷这个行业基本就不存在了。”掌众金服首席战略官谭淳直言。他认为,从现实来看,动辄高至600%的肯定是不合理的,但应该来说也很难低于36%的红线,应该考虑到现金贷平台实际上在获取用户征信数据等方面也都是有直接的成本支出,所以并不应该把用户所有的成本都看作是利息。也公开表示,作为短期小额信贷,现金贷也不能用所谓的单位价格来算,因为其操作成本与借款本金的比率不可忽略。一单10000元的贷款,交易费用大概一两块钱,可以忽略不计;而一单500元贷款的一两元的交易和服务成本,就不能不计算。据记者了解,在银监会整顿现金贷政策发布后,各地金融办都对辖区内的现金贷平台进行了摸底,但并未直接限制这些平台的业务开展,而业内众多现金贷平台也都通过各种方式与监管层进行了沟通,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是监管层很难完全对现金贷进行一刀切。而为了规避政策风险,不少现金贷平台都把利息和申请费用分别计算,以免被套上高利贷的标签。“未来我们也可能会通过和外部合作,比如用户来申请借款时需要首先从我们指定的保险公司处购买一份履约保险;再比如,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数据部门独立出去,用户在申请借款前需要单独支付一笔信用评估费之类的费用,这些都可以变相绕开36%的监管红线,但这样只会使用户承担更多的成本。”一位现金贷平台人士称。被现金贷业界拿来引用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原局长的一个观点:“对于低收入人群有融资的机会远比融资价格重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分享了他从一家现金贷平台获得的客户留言。“父亲失踪,母亲住院,正在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候,感谢你的平台给我安全感。”廖理表示,这说明现金贷在国内是有市场的,的确改善了一部分人的福利,但是其同时带来了恶意催收、过度消费的问题。对现金贷的监管政策应该引导产品改善设计,解决陷入财务困境人士的燃眉之急,而不是一刀切。王征宇则认为,现金贷行业确实存在费率过高、等行业乱象,亟待整顿。但监管的思路需要进一步清晰和明确,费率太高使得弱势群体无法获得合理的信贷服务,以“趁火打劫”的方式赚取高额利息,是不对的;同时,用大额长期借贷利率的标准来套用现金贷,也不合理,“两端都要想清楚”。而另一些业界的人则相信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亦能达到现金贷整体降低息费率的效果。随手科技创始人兼CEO谷风便认为,现金贷平台越来越多,一定会导致行业竞争更加剧,而风控等运营能力更有优势的平台便能提供更低的利率以吸引优质用户,通过行业自身的优胜劣汰也会达到驱逐“劣币”的效果。他认为,现在出现的各种贷款超市平台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用户找到成本更低的贷款平台,平台用户有了更充分的选择,降低了由于而被迫选择高息产品的困境。随手科技旗下的卡牛管家也在去年推出了贷款超市类产品。“毋庸置疑,我们整体的息费率都是在往下走的。对于平台上信用好的老客户,我们也在不断提供了更低的息费率降低他们的借款成本。”谭淳称。风险疑虑如今,摆在现金贷平台面前的除了上述高息费的质疑和监管的压力外,竞争加剧、等疑虑也逐渐出现。过去两年,线上贷款app集中爆发,手机应用商店搜索“贷款”,出现的贷款app已经有上千家之多,“千贷大战”愈演愈烈,现金贷渐渐进入到红海。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的迅速攀升。一家现金贷平台负责人称,去年此时获得一个放款用户的成本平均只有20-30元,但目前已经大幅上涨,而且每月每天价格都在变化。刘思宇称,目前行业获客成本(以完成放款计)大概是70-200元不等。这意味着现金贷平台首笔借款基本上是不赚钱的,只有依靠复贷率才能确保后期的收益。现金贷平台相信,由于用户的需求并不是只有一次性的,所以后期这些用户有反复借款的需求,因此现金贷平台都将希望寄在了这些用户后续的借款需求上,而行业这一数字大概是70%。但这更是带来了对现金贷平台大量借款人都是在借新还旧的担忧。互联网金融行业江南愤青便认为,有的机构续贷率高,但也许里面有问题,因为逾期率和续贷率可能直接挂钩。如果市场调研发现,逾期予以续贷则逾期率不高,而逾期不予续贷则逾期率就高,说明是借新还旧的。但刘思宇称,多头借贷和借新还旧是现金贷行业都知道的客观事实,但在他看来,即便如此,这一领域的整体风险还是可控的。他的逻辑是,一个现金贷平台往往能借给用户的资金只有元,虽然很多用户都是多头借贷,但实际上能够同时从5家平台获得借款的可能性并不高,以此计算,单个用户的负债规模也就仅仅只有1万元左右。“从我们的情况来看,现金贷的用户中绝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即便按照他们最低收入元/月来计算,考虑到有收入,因此整体的风险并不会特别严重。”即便如此,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在赚钱效应的刺激下,疯狂涌入现金贷平台愈来愈多,竞争的逐渐白热化亦让大量现金贷平台业务的可持续性带来了隐忧。对于一些拥有获客、资金、风控等核心优势的平台来说,在获得了大量用户积累后,转型和生存都是相对容易的。而对于大量中小型现金贷平台而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监管的压力都会对其未来带来重重挑战。而对于一批已经实现野蛮生长的现金贷平台来说,在有了大量基础用户积累后,亦希望通过提升资本实力等方式建立自身的竞争壁垒。事实上,现金贷平台的第一梯队者几乎都已经获得了创构的青睐。如手机贷早就获得了红杉资本、蓝湖资本资本的,掌众金融去年被网信集团以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其48%的股份。在今年年初,现金贷平台更是掀起了一阵融资热潮,闪银奇异获得了招商局创投等数家机构8000万,魔法现金在不久前也获得了经纬中国数千万美元的投资,2月,“现金卡”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3月,用钱宝拿到创新工场等C轮4.66亿元融资;4月,明特量化完成1亿元B轮融资。现金贷成了业内公认的科技金融(Fintech)的新“风口”。短短三个月内,资本急速向这个细分的信贷市场涌入,融资金额一家比一家大,创新工厂、华创、晨兴等多家一线风投机构都已出手投资现金贷企业。不过,这融资潮在监管层整顿现金贷新政中戛然而止。刘思宇便称,他就有听说某现金贷平台本来已经获得了的投资意向,由于政策出台而马上转变态度。事实上,即便当前获利能力极强,但摆在这些现金贷平台面前的并不是的康庄大道。国内一位知名PE机构的透露,该机构此前也对现金贷平台进行过调研,但最终决定不在这个行业进行投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现金贷平台身上高利贷的标签或多或少会存在道德争议,很难通过IPO的方式实现资本化,这将极大的影响投资退出回报。而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环境下,在互联网金融类企业被严格限制,监管层态度不明朗的前提下,被并购退出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绕道海外上市又难以有理想的估值水平。这些退出方面的难题,让们已经大幅放缓了步伐。“在我收到的现金贷融资商业计划书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描绘出了一个宏伟的蓝图:中国在20岁到60岁之间的人口大约有9亿的水平,但是中国持有信用卡的人数不到2亿,还有大概7亿的人口,在这个年龄阶段是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的,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上述PE机构投资人。 稿源:经济观察报 《贷款钱包CEO刘思宇:从金融中找到自身使命感》 精选二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高利贷商人夏洛克要的不仅仅是利息,还包括逾期后,从借贷者——安东尼奥身上挖出一磅的肉。一、趣店IPO上市最近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三个平台要上市了,趣店、、。如果从2007年拍拍贷上线开始算起,到这两天趣店上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趣店,这家短短一年之间,市值翻了10倍,从2015年的亏损2.33个亿到2017年盈利9.74个亿,赶超一切的造富神话。这对投资人来说,无疑是一家伟大的公司。目前总市值约为106.89亿美元的趣店,市值不仅远高于先它上市的宜人贷、信而富,更一举赶超了中国不少、农商行。截止到笔者统计之时,A股、两大交易市场上,中国境内上市银行的市值不及趣店的至少有18家。截至2017年6月末,趣店总营收为18.33亿元,净利润为9.73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营收约3.72亿元、净利润约1.22亿元。短短半年时间内,趣店实现营收同比增长了5倍、净利润增长8倍。其增长速度,不可不谓之商业奇迹。而这家据称是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小额借款平台,其中83.3%的利润来源于向客户收取的金融服务费。另外,趣店商城销售商品也会带来一部分的收入。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商业模式和较为单一的业务线条,为什么能让趣店拿到那么高的估值?答案是三个字: !
而网贷平台如何能在短短两年间走出逆天行情,答案依旧是消费贷 !如果你对三个字陌生而无感,那么芸芸众生中,你是何其幸运。(本文第三部分作详细说明)消费贷,主要是指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一种无担保、无抵押、无场景的信用贷款产品。目前的主流产品有两类,现金贷和消费分期。现金贷,可以理解为支付宝上的 借呗。指纯线上,不限用途的小额信用。消费分期则类似于,,是基于具体的消费场景分期付款,如教育、医疗、买手机等。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消费贷与银行不同,平均借款金额普遍是几千元,针对的用户是传统金融机构照顾不到的人群,主要以三线以下城市人群为主(多元化职业),二线以上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基础服务业:餐饮从业\快递从业\制造从业等),毕业两年内的学生(低收入白领\蓝领等)。这类人群主要的特点是:80%的客户在生活中平均2个月借一次钱;70%的客户一年中超过3次迟发工资;44%的客户会提前主动还款;70%的客户连续两个月有借款需求;收入水平80%的人低于5000元/月.。在电商平台,80后、90后则依靠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产品,正在逐渐养成的习惯,现在平均每4个90后中就有一个人在用花呗。而这类人群的另一个特点是:基数众多!所以扒去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的外衣: 趣店做的就是一种互联网次级贷款/(高利息小额借贷贷)生意,收割的是一群消费水平超出了消费能力的低收入群体。而他们普遍不高,自控不行,难以挣扎出生活的泥淖。二、如何收割消费贷的模式决定了这是一种高违约风险的产品,尽管趣店的招股说明书给出的不良率低于0.5%。但是美国消费金融保护 局(CFPB)研究数据表明,23%的借贷人在 18 个月后,面临账户关闭的问题,而即使是这么高的坏账率的,然而消费贷产品只要通过下面三点,实现完美收割:a,一是利用高利率覆盖高违约风险。较高的违约风险必然需要较高的利率去覆盖,尽管大数据基本成为现金贷的「标配」。但是到了现金贷这里,真正的护城河是——高利率 (高手续费=变相的高利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
这个行业普遍的坏账率在20%以上,但依然暴利,某家知名的大型平台,最开始的坏账率接近50%,但是每个月还可以挣3千万,基数大,服务费高在这在逻辑上,躺着也能来钱。下文计算的表格也从盈利模式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在客户结构一定的前提下,利率越高,可承受的新贷客户损失率也会增加。要划重点的一点是,很多打出日利息率虽然很低,但是高手续费+高服务费,也是一样的完美收割啊。b,通过续贷客户比例控制风险。现金贷本身面向的客户为中低收入人群,但是用户黏性高的出奇,这种小额现金贷产品大部分用于提前消费。很多用户会陷入反复借贷的死循环中,不停的填之前挖的坑,产生需求。下表为某种现金贷产品有续贷的客户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折线图。可以看到该种产品约有10%的客户当月借贷当月续贷,这一数字在第二个月达到峰值——74%。从表格可以看出,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续贷客户占比越高,可接受的新贷客户损失率越高。c, 通过逾期费再收割逾期成本是消费贷撸用户的另一大杀器,这东西可以简单的看成利滚利。此前有业内人士称,整个现金袋行业的首次逾期率超过30%, M3的摧回率为70%-80%,成本在15%以上。借款人一旦逾期,平台将收取高额罚金。而多数风控基本为零,逾期率极高,部分平台大力线下人员,盲目扩张,且放款随意,导致整个行业共债盛行。当用户资金流无法覆盖债务,逾期是必然,利滚利之下,利息甚至是本金的好几倍。这些人,大多会逾期,赖账,甚至,。而谁来为他们买单?比他们更为优质的用户,用高额的利息,为这群买单。这个暴利游戏中,吃亏永远是老实人。更多的是,像家人摊牌。父母至亲之人成为填补窟窿的那个人。三、消费贷原罪金融就是一场零和游戏,有人赢,则有人输。暴利吸取的是借款人的高息血液,啃食的是用户的失控的欲望。玩现金贷的这批人,一般是最开始过度使用消费分期付,当分期付款桶的财务窟窿太大了,收入现金流无法填满债务,就使用现金贷去借钱来填,但现金贷也是要付出利息的,只能再去其他现金平台借入更多的钱来还利息.......结果就是坑越挖越大,在以贷养贷的坑里爬不出来。而这种现金贷共债者比例超过95%,这些共债者至少在两家现金贷平台上有借贷记录,平均借贷次数在6次左右。(找不同的平台借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而上岸则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欲使其灭亡 必先使其疯狂!对这波极其渴望金钱的人来说,撸口子和吸鸦片一样,会上瘾的,因为钱来的太容易了。在安卓的应用商店里,输入消费贷,能找到600多个app, 而类似于趣店的这种平台号称10分钟就能出贷!这群追求高 消费的消费者分分钟就被这些APP给消费了。马上全民狂欢的双十一,阿里的花呗也出了大手笔,将个人人均额度提高了2000元。这也可见淘宝的野心不仅仅在于消费者的钱包,更是盯住了大家未来的现金流。1, 被收割的人生可能在笔者看来,消费贷的出现就是给用户的消费能力加个了个杠杆!虽说杠杆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在用户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弊远远大于利,它会千倍百倍的放大了人性的欲望。是的,社会是丛林,总有一批人要被收割。但是,要知道使用消费贷的这波人,为了个几千块钱去上杠杆的人,大部分是才工作一两年的小白领,四五线的小居民,进城务工的蓝领。这是一波脑子都还没长齐全的,就要被收割的人。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的反收割教育,他们的认知让他们无法看穿资本的陷阱和游戏。互联网金融本应该是让普惠的触角伸向传统金融无法抵达的角落,而没有更新自己认知的他们成了被消费品,被收割品。他们只能在背着负债的过程中,被债务裹挟着前行,要么成为资本的的奴隶,要么放弃自己的灵魂。一个正常运转的商业社会,它的机能应该是完整的,我们不一定都能公平的共享文明发展的硕果,但是应该有抵达不同终点的可能。从无处不再的消费陷阱到毫无底线刺激你消费欲望的神器,这群财商不够,认知不高的伙伴们成了被资本碾压吸食的消费品。是的,有的人借钱是为了刚需,有的人借钱是为了欲望。在消费型社会,刚需和欲望往往很难界定。金融和人性的贪婪,永远纠缠在一起,当它们珠联璧合的时候,就是人间血肉模糊的时候。很残忍的事实是,所谓金融科技,支撑这些的还是最陈旧的金融逻辑——直接或间接地获取的高额收益。2,没有底裤的现金贷在暴利面前,众生相贪婪而疯狂!作恶的不仅仅是杠杆,也是毫无底线的商业模式。像趣店这样的现金贷产品来分期,年化利率高达102%,最高的可达到500%左右。可谓是典型的高利贷。在笔者看来,所谓的互联网现金贷,无非是高利贷的外衣而已。针对蓝领学生群体的消费贷产品,其原罪在于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简单粗暴的业务模式。在这个几乎万能的模式下,现金贷平台几乎可以给任何群体放贷款,不需要什么场景,也不需要考虑风控问题,门槛低易复制。坏就坏在了,低门槛的审核之下,不考虑用户还款(消费)能力的借贷产品就是耍流氓。传统的借贷审核一方面是为了把控借贷的不良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用户,在无合理的理由之下,拿到与与现金流不匹配的资金。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帮用户控制住了一波风险。而在这个消费时代,用户的心智和欲望被这种无处不在的消费贷产品的围殴与诱惑下,极易突破负债能力的极限,走上多头借贷、借东家还西家的恶性循环之中,一旦链条破裂,借款人身背沉重债务,放贷平台则可能会面临小范围内次贷危机。于双方而言,都是在走钢丝,且没人敢先停下来。而小额现金贷的利率,深藏不露,极具迷惑性,砍头息、逾期天价罚金、债务不封顶、暴力催收,这些东西在用户入局之初,被巧妙的掩盖 .........更像另外一只将用户拽下水的地狱之手。四、终局在哪里?1,个人的噩梦资本来到世界,每个毛孔都渗透着穷人的鲜血——马克思。像趣分期看起来小额的消费贷,每单不到1千,毫无伤害。然而,贷款人往往存在或者被引导出强大的消费欲和侥幸心理。从一部几千块的手机开始,步步沦陷。比如某大学生,接触十多种贷款,贷A家的贷款还B家的钱,再借C家的钱来填A家的坑……一家家加起来是个很大的数字。而大学生贷款买苹果6手机,3万滚成70多万元这起着名的案例里,当事人贷款买了两部手机,面对催债,拆东墙补西墙,不断地去找还债。更糟糕的是,高昂的滞纳金是噩梦开始。很多平台,逾期一月未还,必须缴纳滞纳金。比如借10000块,滞纳金就是==3000元,如一年不还,滞纳金就是36000元。《地藏经》上说,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以此连绵,求出无期。而以债为生,拆东墙补西墙的多头借贷者们就如同生活在无间地狱般,前有连绵不止的催收轰炸,后有亲戚朋友的担忧惋惜,面对高昂的滞纳金,沉重前行。很多人都是借新还旧,当借的平台太多,就像雪球越滚越大,就可能资不抵债,陷入债务危机。2,行业的沦陷趣店55%的利润率,意味着消费贷这个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现金贷更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而其产品的特性,也决定了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加上行业先行者的良好发展势头,投资人的吹捧,必然导致竞争者快速加入,激化竞争,就如同当初的P2P。然而P2P行业的收场,可谓惨淡,现金贷会重演其结局么?我看,极有可能,风险的累积总是在泡沫中完成的。共债现象(一个人同时在多个平台上借款)是这个行业的通病,一旦崩盘是病来如山倒,就算趣店这种傍上大腿(用户获取、、几乎全部依靠支付宝)的公司也不能幸免,因为不管你做的多好,总有人拖后腿。在现金贷的商业模型里面,在最关键的变量是坏账成本。坏账一方面来自欺诈,另一方面来自信用风险,尤其是多头(重复)借贷风险。据百融金服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统计:从申请次数来看,约56.5%的客户申请现金贷次数大于2次,其中申请2-5次的客户占比最高,达到36.7%;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人数占比达49.4%,在1家机构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仅占7.2%。总体看来,现金贷多头借贷现象较明显。这导致的结果是:许多现金贷平台因遭遇欺诈事件损失惨重,甚至在一些公司里恶意欺诈损失能占到整体坏账损失的60%;目前现金贷行业多头借贷占比近50%,且多头借贷导致的逾期数量占比(84.3%)要远高于在1家机构逾期数量占比(15.7%)。不过,资本可管不了这么多,在暴利面前,是一副贪婪且疯狂的众生相。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门持久的生意,但在庞氏游戏结束前,所有人想的是:在监管来临之前,先捞了再说。五、监管乱象之下,监管必须到来。其实在《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中已经点明了,行业内大多数公司的违规:一是利率畸高。根据媒体报道,现金贷平均利率为158%,最高的发薪贷利率高达598%,实质是以现金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稳定。二是风控基本为零,坏账率极高,依靠暴利覆盖风险。部分平台大力招聘线下人员,盲目扩张,且放款随意,部分平台借款人只需要输入简单信息和提供部分授权即可借款,行业坏账率普遍在20%以上。三是利滚利让借款人陷入负债危机。借款人一旦逾期,平台将收取高额罚金,同时采取电话轰炸其亲朋好友或暴力催收等手段,部分借款人在一个平台上的借款无法清偿时,被追转向其他平台借新还旧,使得借款人负债成倍增长。金融是一个需要强监管的领域,只有强监管才能保证不出乱子。这一点,国家早已意识到,正如此次大会上,银监会主席表示:今后整个金融监管趋势会越来越严,监管部门会严格执行法规。没错,金融的核心是风控,而有些风控是某些公司做不好的,或者,不愿意去做。结语借贷,本质是透支未来的弹性,以时间换空间。当披着互联网外衣的民间借贷崩盘之际,个体的未来坍塌之日,是经济失去弹性之时。对于金融活动的轻视和错误处置,放大的不仅是人性贪婪,也会加速社会的不稳定性。毕竟今日的资本狂欢是用来日的换来的,当整个社会的基层毫无生命力。资本,你再来收割谁的人头?《贷款钱包CEO刘思宇:从金融中找到自身使命感》 精选三现金贷终结现金贷乱相的唯一手段,就是让现金贷彻底暴露在阳光下,进行持牌经营。而只有赚钱,才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进入普惠金融领域。本文共6544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16秒一场以现金贷为目霆行动已经在酝酿。有人说众生皆苦,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虽然银行资金浩浩汤汤,但远水难解近渴,于是才有现金贷,是为因果。我观察现金贷将近3年,眼看它起高楼,也知道光鲜背后的惊心动魄。我无意于为现金贷洗地,但想说一说很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现金贷是个工具,当下也许乱象丛生,产品的超高利率,催收骚扰,隐私泄露,共债风险等弊端急需改变,要改变这些,监管的合理介入不可或缺。美国已在加速治理现金贷,不少做法值得借鉴。1.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讨论现金贷的人太多,但诡异之处在于,发声要禁绝的人往往不是现金贷用户,甚至没兴趣去真正了解下这群人。我试图找几份现金贷行业报告,找了一圈发现,有一手数据的报告只有一份,其他不少是穿凿附会、寻章摘句的杂烩。网上热闹,真正的现金贷用户却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团队拿到20万名现金贷用户一手数据分析后发现,近40%的用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而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月收入在2000元到5000元的网民超过2.9亿人。目前,用户约有2亿人,融360数据显示,信用卡用户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占比27.88%,差不多5500万人。两相比较可见,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网民中,至少2.4亿人没有信用卡,他们全都是现金贷的潜在用户。而且,与多数人理解的不同,现金贷用户很多已经拥有信用卡。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金贷用户,我们再从这20万名现金贷用户中,筛选出200多位现金贷典型用户,他们都有多次现金贷借款记录。我们再随机采访了其中的20位,为增加代表性,这些人中既有人来自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有人来自海南、甘肃、黑龙江这样的边陲省份。采访发现,这20位现金贷典型用户100%都有信用卡。一位接触过上万名现金贷用户的中介也说,80%的用户都有信用卡。所以,即使是信用卡用户也会用现金贷。这样看来,中国现金贷潜在客户群超过3亿。很多人都质疑,现金贷诱惑年轻人过度消费,最终导致过度举债。但我们的调查却显示,资金周转才是主流。这20位用户中,确有5位借钱是用于“偶尔消费”,但有13位则是用于周转,包括临时充话费、加油、缴税、货款周转等等,占比达65%。他们的收入以及回款,都足以覆盖债务。至于现金贷备受争议的利率,20人中有6人表示,利率有点高或过高,占比30%。但同时有11位表示可以接受,占比超过55%。几位用户不约而同地说,“虽然利率不低,但急用时可以接受”。谁都希望利息越低越好,但问题是,在有人急需要钱的时候,或无处可求,或不愿与人启齿。现金贷的价值在于速度、在于方便,在于雪中送炭!2. 银行难作为,方有现金贷现金贷从2014年萌芽,到2016年开始爆发,2017年下半年陆续上市。我一直认为,正是银行的难以作为,才催生了现金贷。有人说现金贷是中国版“次贷”,毕竟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车之鉴不远。但事实是,美国的次贷是金融机构向低收入人群发放高额、长期贷款,而且极高,甚至可以0首付,这些贷款的主要用途是买房。当房价下跌时,次贷人群入不敷出,继而大规模违约,泡沫才随之破灭。但现金贷则完全不同,它是短期、小额借款,一般是500到1000元,期限不过是一周到一月。而且正如调查显示,主要用途是周转或消费,也有借新还旧,但杠杆金额绝对值远谈不上高。而且,很多现金贷用户并非信用不好,只是缺乏信贷记录而已。毕竟,银行的风控基于央行征信,但是中国有6亿人没有征信记录,超过10亿人没有信贷记录。在银行的体系下,这些人很难获得信贷服务。另一方面,银行的考核机制很难接受超过5%的现金贷坏账率,指望银行冒着监管风险做此类业务也不现实。所以,将现金贷和次贷等同而视,不是无知,就是装傻。对于银行没有服务到的人,我们是恪守道德优越感而袖手旁观,静候传统金融机构大象起舞?还是大胆尝试,依托金融科技的创新,设计用户可接受、企业可盈利的服务?小步快跑的尝试。在我看来,后者似乎更值得尊重。高利贷的道德缺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有人质疑现金贷的道德原罪,认为高利率就是道德沦丧。说起道德,还有比恶意更道德沦丧的吗?不少银行为了率先摆脱风险,先是忽悠那些有资金压力的中小企业还贷,信誓旦旦还旧就可以借新。不少企业就借高利贷过桥资金火速还款,结果钱刚到手,银行就大门紧闭,将企业推进了民间高利贷的漩涡。无他,在商言商而已。所以,普惠金融被提出十年有余,但是普惠金融的推进,往往有赖于金融科技的进步,且每每在争议中前行。支付宝诞生时,很多人指责其可能会被用于、逃税。后来来了,又有人指责它冲击了银行,抬高资金成本。如今,现金贷又面临种种指责。回顾往昔,何等相似。创新从来不完美,但这不应成为拒绝创新甚至扼杀创新的理由。相反,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完善创新,而不是基于道德洁癖的故步自封。3. 现在吃肉的,都是当年吃土的随着拍拍贷、趣店的报表陆续公布,很多人惊觉于他们可观的利润,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现金贷的发展与巨亏和死亡如影随形。现金贷是最为纯粹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在线获客、在线申请、在线审核、在线放款、在线还款。即使现金贷出现前的P2P行业也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很多风控工作还需靠人工实地勘察。要实现全面在线放贷非常困难。当现金贷在2014年起步时,别说巨头们看不上,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都看不起。在2016年初考虑投资用钱宝的时候,我和互金业内人士就认为市场已经饱和,风险已经显露。作为现金贷先行者,包括手机贷、现金巴士和拍拍贷,刚起步时资金成本奇高。别说银行不愿意理他们,很多P2P平台都不太敢给他们钱。从那时起,现金贷行业就有个不成文的行业,老板要为资金承担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哪个现金贷老板要是不承担几千万乃至几亿的担保,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现金贷的。这个风险之大,令很多创业者望而却步。如果这门生意真的这么赚钱,为什么大户们不来做,反倒让这些草根创业者占了便宜?因为早期现金贷创业者多是光脚的。一家现金贷老板和我说,之前他做P2P创业时,压力虽大,睡眠质量还不错。做了现金贷后,尽管账面利润还不错,但一想到那上亿的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整夜整夜睡不好。又有谁知道,现金贷在早期很长时间里根本不赚钱,客户数量不足,黑产横行,猖獗,大把大把地付学费,因为现金贷平台刚开始都缺乏风控数据,所谓坏账经验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很多大平台在试水现金贷的头一年,都是在烧掉了几千万元后,才积累了一定的用户数据和风控模型。当你看着钱大把大把的烧掉,不良率却居高不下,这种情况持续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盈利还遥遥无期,没有强大的内心,你是根本坚持不下去的。可以说,现金贷拯救了P2P行业。为什么现金贷会在2016年下半年爆发?因为2016年8月P2P行业的“824新政”发布,明确企业100万元和个人20万元的天花板。P2P大额借贷的路被堵死,房贷、大标全都违规,平台被迫转型小额,于是千军万马抢滩现金贷,这样倒逼迎来了行业大爆发。拍拍贷的多年亏损,也是靠现金贷产品扭亏为盈,实现上市之梦。4. 你以为的现金贷不是真的现金贷有人看到2345、拍拍贷和趣店的财报后,就断定现金贷来钱容易,是个人做现金贷都能赚钱。我只想对这些人说,你们还太年轻,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他们说现金贷没有风控,回款全靠催收。按照这个逻辑,现金贷早就该有了,哪用等到2014年?互联网都诞生20年,催收也不过劳动密集型业务,中国什么时候缺过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1996年,美国就出现了现金贷公司Nextcard,他们主打在线借贷,包括在线获客、在线风控、在线放贷,以自居,用户一度破百万,成为明星创业企业。但好景不长,仅仅过了6年,Nextcard就因为风控乏力、坏账过高,最终申请破产。因为当时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全在线风控只能是看起来很美。还有人说,现金贷是门流量生意,谁的流量大就可以做成。事实证明,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流量大的平台,只是可以更快地将钱放出去,却未必能将钱收回来。之前我接触过一家媒体,流量在媒体内属于头部,他们看人家做现金贷赚的彭满钵满,难免心里痒痒,于是自己撸起袖子干。结果干了几个月,首逾率超过50%,坏账率惊人。当时我都怀疑听错了。作为纯线上借贷,现金贷的风控只能靠数据。但在很长时间里,央行征信不给用,更别说很多人连央行征信都没有,市场上可参考的征信数据也不多。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早期现金贷创业者只能烧钱换数据。这两天的风口浪尖的趣店,为什么罗敏敢说,“你不还钱,当做福利送你了?”因为趣店的不良率只有0.5%,罗敏这么说只是客气。他的底气在于,趣店的是,蚂蚁金服的利用支付宝替他代扣,很少人愿意为了几百元欠款失去唯一的支付宝账户。趣店靠着蚂蚁干爹才成为富二代。现金贷还要防范“黑客”的攻击。因为现金贷平台交易的是钱,它比电商平台更容易招来黑客。如果没有过硬的安全技术,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炮灰。有家上市公司开了家现金贷平台,结果被黑客薅掉了近十个亿,估计他们老板都要一口老血喷到财报上吧。这个世界看似机会很多,但绝对没有随随便便就能赚到的钱。5. 治理现金贷乱相从持牌经营开始现金贷之所以充满非议,利息高只是表象,深层次原因还是不公平竞争。现在大家指责的现金贷,准确说其实是非持牌平台。对于持牌的现金贷业务,比如,或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即使利息也不低,大家也少有争议。因为它们持牌,受到的监管也多。但非持牌现金贷平台不同,如果不是几家公司上市,普通公众对于现金贷行业几乎一无所知。也确实有不少平台乱收罚息,有掠夺性借贷的嫌疑,这些害群之马不不仅坑了用户,也坑了现金贷。就像其实并不是P2P,但却让P2P行业背了锅。所以,终结现金贷乱相的唯一手段,就是让现金贷彻底暴露在阳光下,进行持牌经营。正如央行反复喊话的那样,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现金贷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非持牌,因此难免鱼龙混杂。所以,我在多次闭门会议上呼吁监管现金贷。而保护现金贷消费者最有效手段,就是让征信牌照迅速市场化,让海量现金贷用户的贷款数据成为银行可以获取的数据,使得银行得以进入现金贷这个“暴利”行业,让守信的现金贷用户有机会获得低成本资金。美国已经开始了针对现金贷的监管尝试。9月份,我和美国现金贷监管机构、CFPB(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官员有过当面讨论,对于在90%到110%的现金贷产品,他认为是相对合理的监管限制。那次交流之后,美国就加速出台现金贷的监管政策。9月份,CFPB首次给一家金融科技公司upstart签署了无异议函,鼓励他们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风控。10月份,CFPB出台新规,要求现金贷平台放贷前,需评估借款人是否有能力还款,避免借款人过度负债。无论监管出不出手,现金贷的需求和供给都在那里,与食色等同,皆性也。区别只是活在阳光下,或者藏在阴影里。6. 高利率只存在于现金贷的初级阶段现在很多人指责现金贷的高息,但所谓高息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成本。而且,这些高成本是可以通过监管介入来降低的。监管首先需要定义,什么才是现金贷的利息。现在很多人将利息和费用笼统算作利息,然后将其折算成年化利率。比如征信费用,由于非持牌现金贷平台无法接入央行征信,只能依托第三方数据和大数据分析。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同盾科技,就是第三方征信公司中的佼佼者,同盾的最新估值超过60亿美元,而为其买单的很多都是现金贷平台。同样,搭建一套大数据分析的系统,也不是轻而易举,仅筛选出优质用户和搭建风控模型,花费就要数以千万元。再就是获客费用,现在现金贷平台获得一名可借款用户的成本,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考虑到现金贷用户的单笔借款额只有500到1000元,所以在用户头几次借款时,他贡献的收益都覆盖不了他的成本。所以,已经递交上市申请的流量入口公司融360也整合了风控服务,批量采购第三方风控数据,为现金贷行业很多初创公司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自身也获取了合理的收入。在我看来,将这些成本全都算入利息并不合理,至少存在争议。因为现金贷行业还在发展初期,规模效应还不足以摊薄这些成本。如果将这些费用都算作利息,同时还恪守36%的红线,最终必然将行业逼入地下。目前,非线上的民间人工小额高利贷最高利率早已突破1000%!堵是堵不住的。而且,现金贷平台的资金成本也由于监管介入而不断攀升。银行对小额借贷并非不感兴趣,但有些监管部门在过去一年,严禁银行资金进入现金贷行业,但市场被打开了就很难再堵上,现金贷平台只能寻求资金成本比银行高四倍的机构或个人,导致行业资金成本上升。而有些现金贷,早期曾经从银行获得不少授信,许以银行对较高利率,以致不少城商行也曾在现金贷行业中分得一杯羹。随着监管对现金贷的合理介入,多重作用会促使现金贷的利率下降。首先,现金贷平台有望获得低成本资金,借款成本自然会水降船低。其次,现金贷用户在反复借贷后,优质客户也会脱颖而出,他们有望从现金贷平台获得更高额度、更长期限的借款,也自然能享受更低的利率。如果监管部门勒令现金贷平台向银行及监管部门开放数据,银行有机会提供金融产品服务的话,良性生态也许可以形成。此外,随着市场教育的完成,现金贷头部平台也会脱颖而出,前期投入的征信和获客成本也会被摊薄,进而拉低成本。所以,高利率不是现金贷的本质,而是起步阶段的特征,随着监管的介入,利率最终将回归合理水平。7. 不赚钱的普惠金融何以“服”众?回望互联网20多年发展史,现金贷算是划时代的模式,因为这是罕见的不需要烧钱的互联网生意。现金贷另一个划时代意义还在于,在广告和游戏之外,它是互联网企业找到的第三条变现之路。在此之前,互联网公司无论做什么业务,变现基本靠广告或者游戏。虽然很多互联网企业都试水金融,但是收效不佳。我9月份去美国考察发现,即使牛逼如Uber,试水也让它亏了6亿美元。Facebook和Google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金融变现方式。现金贷作为纯粹的互联网金融,第一次将互联网公司的和转化为金融红利。这是一个突破,其意义甚至不亚于余额宝。即使如余额宝,互联网公司贡献的只是作为渠道的流量红利。而到了现金贷,互联网公司的金融科技真正地在为金融赋能。现金贷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证明普惠金融不仅可以挣钱,而且可能挣到大钱。在此之前,银行对于、普惠金融避之唯恐不及,因为特别容易亏损。此前某银行在山东大力推广小微金融,结果亏损百亿之巨。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9月份,我在北京有幸聆听了哈佛商学院Michael Chu教授的演讲,他不仅是位学者,还是身体力行的企业家。为了,他在墨西哥创办了康帕图银行,这家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家IPO的。他告诉我,在康帕图上市之前,墨西哥只有500家机构从事小微金融,2007年康帕图上市至今,已经有超过3000家企业在做小微金融。“在康帕图公司创业之初,我们就立志成为最赚钱的公司。因为只有赚钱,才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进入普惠金融领域。”我一直推崇用金融的力量来塑造好的社会,只有社会变得更好,金融才能赚更多的钱。如今,中国的金融科技创业者们,就像墨西哥的康帕图,它们良好的盈利表现,必然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未来,金融服务在中国会像“自来水”一样方便,而不是像奢侈品那样金贵。
本文系未央网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贷款钱包CEO刘思宇:从金融中找到自身使命感》 精选四原标题:正面,反面,阴暗面三个角度还原“现金贷”的真相!
整理:alpha
本文从正面,反面,阴暗面三篇文章来多角度看一下现金贷,一个复杂的金融创新。
正面: 作者:刘景丰 现金贷是一盘怎样的生意?业内人士:不“高利”,不赚钱 趣店上市,让现金贷重新回到了水深火热的境地。 质疑者认为,现金贷以高息向无信用卡人群发放,对原本就没有太多收入的他们无异于饮鸩止渴。 支持者则称,现金贷本质上还是一种普惠的,以科技手段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短期借贷,是一种市场供需行为。而所谓的高息实际上是包含了各种风控、获客成本后的利息,并非纯借贷利息。 这场争论,随着一家自媒体对趣店CEO罗敏的专访,一夜之间成为了颇受议论的社会话题。自2015年下半年至今,两年时间国内出现上千家现金贷平台,他们中不少被贴上“原罪”的标签,也有不少“立志成为新金融领域的科技公司”。颇具争议的现金贷究竟为何物,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您解答。 什么是现金贷? 远在天边,借你一千 现金贷,是小额业务的简称,指小额、短期、不限用途的,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以及实时审批、快速到账为特性。现金贷是无场景的消费贷款。 通俗解释,现金贷其实就是现金贷平台通过银行、P2P等渠道或得资金,并通过线上方式向无信用卡的年轻人放贷,从中收取利息差、服务费。 最开始,这种方式主要在线下进行,比如早期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然而信用卡审核条件严格,覆盖人群极其有限。这为线上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了机会。随着技术的发展,线上风控技术出现,现金贷也进入线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小额现金贷平台已有上千家,可以分为四类:
互联网系:、、为代表,背靠互联网巨头资金实力雄厚,内部流量转化获客成本低;
垂直平台:趣店、闪电借贷、现金巴士、工资钱包等为代表,针对细分人群,获客及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P2P平台:从C理财端聚集资金,在通过线上方式想有需要的需求方放贷;
消费金融系:苏宁旗下任性借、马上贷等,其基于目前分期业务扩展,资金来源广、成本低。
根据第三方监测平台的报告:小贷公司通常在6-12个月,最高可贷50万;P2P较多集中于一年期内(个别平台可贷两年期),可贷额度最多不超过20万,多数平台为5万以内;垂直现金贷平台通常在6个月之内,可贷额度通常在数千元-万万左右;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现金贷产品期限通常在3-12个月(个别的有两年期和三年期),借款额最多不超过20万。 这些现金贷平台的商业模式为:通过线上平台,向无信用卡人群发放短期、小额贷款,并收取利息和手续费。用一句形象的话说:远在天边,借你一千。 钱从哪来? P2P理财、银行、信托 不同的现金贷平台,其借贷的资金来源也有差异。 除互联网巨头旗下现金贷来源于其金融业务板块资金,一般而言,P2P的是投资人的理财资金。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仅P2P领域便有超过30家平台推出现金贷相关产品。 另外则是银行等机构。垂直平台主要依靠银行、信托等机构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比如趣店显示:其机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银行、一家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其他机构;2017年上半年,趣店促成的借款中有55.4%的资金来自于机构;早期,P2P曾是趣店重要的资金来源,但随着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P2P作为资金提供方的角色已经弱化。 还有则是来自消费金融公司。比如海尔金融、马上金融等持牌金融机构。 挥之不去的“高利贷”阴影 何为高利贷?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而在24%-36%之间的利息,则属于自然债务区。因此36%被认为是借贷利息的红线,超过部分被视为高利贷。 今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把“现金贷”纳入整治范围,并提出严格执行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银监会认为,现金贷最大罪状是利率畸高。 一本财经曾统计,市面上78家比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平均年化利率158%,有47家平台的年化利率超过100%,高于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为36%的规定。 现金贷的实际利息为什么如此高? 一名不愿具名的现金贷平台从业者给出了分析: 一笔1000元的贷款,假设年化利率为上限的36%。成本最大的是资金来源成本即从机构借贷的利息为10%-14%;其次是征信风控费用按照1%来算,需扣除10元风控费用;再考虑获取用户要花费不少的营销成本,此外还有1%-20%不等的坏账率,所有系数相抵消后,已经几乎没有盈利的空间。 翻译过来,不放“高利贷”,基本赚不到钱。 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记者在某现金贷平台招股书中发现,其收入中75%以上来自向借款人收取的服务费,包括贷款服务费、贷中服务费和账户管理费、借款人代收费、服务费等,利息收入则没有明显的。 按照该业内人士说法,这是现金贷平台的通常做法:与服务费、管理费分开收取,“如果按银行那种年利息计算方式,贷款利息与服务费、滞纳金合并,这个利息是非常高的,甚至能超过100%;而如果按照贷款利息和服务费、滞纳金分开收取,则业内平台的普遍利息低于36%。这也是业内比较认可的做法。” “线上信用卡”:高风险对应高利率 趣店CEO罗敏在近日的专访中称,“我们提供的实际上是线上的信用卡。那些用的人,吃饭刷卡的人,不是掏不起这个钱,而是享受到分期付款,是一种金融服务,是一种习惯。我们就让那些也享受到了这个服务。” 不过,当你了解了信用卡和所谓“线上信用卡”在风控体系和发行标准上的不同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希望为那些没有信用卡的人群提供分期付款服务的现金贷,势必有其设置高利率的土壤。 信用卡由银行发行,其申请条件严苛,除了要求申请人在央行有良好的征信记录,甚至还会要求申请人有社保、有固定收入和银行流水等信息。“所以信用卡针对的是信用比较好的人群。” 而现金贷面向的则是信用卡覆盖不到的年轻人群。“他们在城市打工,但是收入并不高,每月的收入会在元左右,在央行没有征信记录,而且有些人也没有社保,但是他们有借款需求。”上述业内人士对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记者说。 正因为如此,现金贷平台的贷款利息一般会高于。“信用卡的取现利息按年化为18%左右,而现金贷的贷款利息(包括贷款服务费、滞纳金等)超过100%也并不罕见。”上述业内人士说。 现金贷向那些无法通过银行信用审核取得信用卡的人群,以一种高风险的方式放贷,从高利息中获得收益。 目前,已经有不少现金贷平台正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科技公司,希望以技术手段提升风控能力,扩大盈利空间。 在催收上,信用卡因为接入央行的征信体系,让用户形成天然的震慑,因此坏账相对较低,催收手段也主要以电话催收、征信限制为主。 而现金贷平台因为难以借助央行征信体系,另一方面催收则多靠专业催收团队等。 尽管罗敏在回应媒体对其催收质疑时称“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但是现实中这种“雷锋”式催收的做法并不多见,反而最常用的催收手段则是各种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甚至出现人身伤害事件。 命运:现金贷会走向何方? 网贷之家CEO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金贷是消费金融中的一个细分市场。消费金融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对于整个互金行业及普惠金融领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细分市场。但是,由于消费金融中小额现金贷相对落地难度很低、速度更快,所以目前看到了大量现金贷的身影,而未来消费金融领域真正有大前景的还是有场景的消费信贷(消费分期)和针对优质用户的大额现金贷。 而现金贷火爆背后的监管套利、利率畸高、风控缺失、暴力催收等风险及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警惕。 就在10月19日上午,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党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上表示,今后整个金融监管的趋势会越来越严,严格执行法律、严格执行法规、严格执行纪律。 而中国证券报在10月13日报道称,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已经“在路上”。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公开表示,普惠金融必须依法合规开展业务,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和欺诈行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 舆论的风波迟早会过去,监管可能才是现金贷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反面: 现金贷背后的真相:最后一波被收割的,是没有钱的“老实人” 作者:悦涛 靠现金贷半年赚了10个亿的趣店,前两天被喷成了筛子。一个放高利贷的,市值超越A股7家银行、15家券商; 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小毛孩,干掉了的高富帅。从道德血液到行业规范,CEO罗敏想通过“回应一切”扳回一局,但最终发现,只要干上这行一切回应都是火上浇油。 群众对暴利的金融业务怀有天生的恨,何况现金贷这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东西。 把道德血液放一边,这事背后有一个冰冷的真相:人,已经成了当前经济里唯一有能力的资产。 从房地产去库存,居民房贷飙升,到消费贷款飙升,到现在的现金贷大肆扩张,都在给这个真相做备注。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加杠杆轮番爆炒之后,有能力加杠杆的资产——也就是有偿付能力的资产,越来越少。 政府有加杠杆空间,但是目前还有足够的税源,挤一挤总是有的。企业全球最高,回报率每况愈下。正在面临。 唯有个人,存款60万亿,贷款34万亿。小川曾经曰过:还不够高。 有文章说资本在“割人头”。答案基本正确。因为割其他的,要么脖子太硬(国企、地方政府),要么已经被吸干(民企、实体、制造业)。 还没被吸干的、脖子比较软的,就是现金贷针对的底层人群,中高阶层已经用房子收割了一轮。 这最后一轮,收割的是没有钱的老实人。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经济的三大部门。 前两个已经被过去这些年的放水给腌成咸菜——再放水就是泡菜——长不动了。 资产荒就是这么来的:钱越来越多(贷出去的款),但越来越低,负债率高企。 央行口径贵国总负债255万亿,朱云来去年说有300万亿。 过去这些年的和放水周期,银行贷款主要给了央企国企、地方政府、房地产三大块。 现状:
国企总负债95万亿(截止7月底);
地方债30万亿(还债靠卖地);
房地产31万亿(居民已尽力)。
A股上市公司,98.5%的公司都进行了,已有股东爆仓,总之也已尽力。 民营企业?贷款找死,不贷款等死,大部分如此。 以上,都没法再加杠杆了,加得越多,坏账越多。 于是“资产荒”。央妈巧妇难放无米之炊。 一气之下,去产能、、地方债严管、金融防风险、房住不炒! 然而Game并没有Over。 开始了 以上是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钱围着央国企、地方政府和房地产打转。 之后,今年已经有银行开始“缩表”。 这个传统体系不再扩张,借新还旧维持着能喘气就行了。一些僵尸产能也开始砍了。 但是:
市场还有钱,尤其是居民手里;
GDP要增长,离不开信用扩张,也就是放贷。
这时候要加杠杆,只有靠居民了。 最主要的中介是房子。过去两年的房地产去库存,就是给居民加杠杆放贷的过程。 最典型的是去年7月,企业贷款负增长、新增贷款全靠房贷支撑。 实质上是一场债务转移。把央国企、地方政府、开发商沉淀在银行的债务转到居民手里。 一言以蔽之,藏债于民。 然而Game并没有Over。 给银行上锁,给民间借贷开闸 这一条,也是为GDP操碎了心的表现。挖空心思让社会资金流通起来创造增量。 上文已说,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一直只做三块:地方政府、央国企、房地产,外加上市公司。 土地信用、政府信用、资本信用。
一是惯性使然,政府把银行和地产当成了第二财政;
二是银行习惯了躺着挣钱,做民营企业累而且风险高;
三是监管多,把银行给限制住了。
主观意愿加客观原因,打造了一个固步自封的利益集团——肥水不流外人田。 最后中央都看不下去了,一挥手:互联网金融搞起来。 其实就是让民间借贷阳光化。民间借贷一直有,20多万亿的规模,只是一直在地下。 叫高利贷也好,地下钱庄也好,市场需求是真实的。浙江吴英案、《人民的名义》的大风厂,山东辱母案背后的钢贸贷款,都是冰山一角。 把民间借贷搬到网上以后,各路牛鬼蛇神杀了进来。从华尔街精英到屌丝草根,从互联网到传统金融业,人才源源不断涌入。 这里面有立志做金融大鳄的,有想做中国尤努斯的,有投一把机再说的,有薅一把钱就跑的。绝对是过去几年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行业。 他们极度市场化,像饿狼一样寻找优质资产。互联网释放了吸金和放贷的空间。 行业内经历了五年的搏杀,各路模式都尝试过了以后,发现优质资产实在是有限。 监管部门去年立了规矩:不能抢银行蛋糕,只能做小额的“普惠金融”。 大体上说,互联网金融的各路模式,都有成功者,不管是供应链、抵押贷还是消费贷。 但整体上,企业贷的难度远远大于个人贷。 前者是能不能还得上的问题,后者是想不想还的问题。 对个人来说,三五千以内的额度,大多数人还得起。最终是意愿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但是做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是名字最好听但最难盈利的。因为经营企业的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上下游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完了。 而且这些企业处于中国产业链的最底层,财务粗糙、没有议价权、被压榨得最厉害。乐视欠款,首先就欠那些供应商的。 95%的创业失败率,企业平均寿命三五年,都是给这个领域悲催的注脚。 没有两把刷子,是玩不转小微企业贷的。银行业里的小微贷标兵民生银行,现在已折戟沉沙。高潮期市值超越招商银行,现在不到招行的一半。 资产荒最后的一块蛋糕:没钱的老实人 综上,个人贷款是市场自动筛选出来的相对优质资产,也是资产荒之下的最后一块蛋糕。 起初大家做的是消费金融,也就是你要买东西才能借钱,放贷人知道你拿钱去干了什么。 而现金贷,则根本不管你干什么,炒股也好赌博也好,都给你。 网贷限额令发出后,P2P行业老二退出。老大一直在拿P2P做由头做着的生意。 越来越多网贷平台蜂拥到消费金融,界限越来越模糊,不管你是不是消费场景里的,都贷出去再说。 现金贷,是给个人加杠杆的极致。追着你,把钱砸给能够得到的任何一个人。不管你拿钱去干什么。 趣店这两天被喷成了魔鬼。被喷的焦点是:1.高利贷;2.把高利贷借给屌丝。 问题肯定是有的,但问题也是混乱的。 为了疯抢市场份额,现金贷平台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发展用户和疯狂放贷。 不是所有现金贷都能赚。趣店靠支付宝获得了最好的放贷窗口,而且有了的加持。绝大多数现金贷,既没有流量入口,也没有征信。 它家利息在业内算中游水平。0.5%的坏账率,是瞪着眼说瞎话。 趣店挣的钱是真实的,因为有高息差。 行业的真正问题是放贷时不标实际利率,用户稀里糊涂借了钱以为占了便宜,最后发现利息这么高?那我再借一次…… 罗敏说谁发现趣店年利率超36%,他奖100万。结果媒体手把手借款的实际利率是40%以上。很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实际利率是多少。 现金贷之所以敢疯狂放贷,因为现阶段大部分人还是老实人。 即使有少部分人借钱不还,老实人那部分的高息差也完全能覆盖。不要说0.5%的坏账率,就是乘以10倍,平台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老实人,是中的优质资产。他们是未被金融行业开发过的一张白纸,是加杠杆的最后一块肉。 现金贷是最贫弱阶层的承受范围内,所能负担的最高利率和金额。 放贷人追着借款人跑,而且是屌丝借款人,是明斯基老师所说的信贷周期里亢奋期的尾声。 和这个同步发生的是“聪明钱”的获利离场——卖楼的李嘉诚潘石屹、出海的安邦万达们。 金融世界的伟大和可怕都在于,只要有条件,它会渗透到经济的每个细胞和角落,直到极限。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现金贷的背后,是深入骨髓的资产荒。 资本最后一波收割的,是没有钱的老实人。 这是资金慌不择路的表现,也是殆尽的表现。 什么时候老实人变得不再老实,这波加杠杆也就到头了。 文章综合自清流club、公众号悦涛 阴暗面: 现金贷产生的极端:老子凭本事借的钱,为啥要还? 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知乎上发问:欠了网贷两三万还不起了怎么办? 两三万本算不上巨额债务,如果向家人求助,或许并不难解决。然而,下面的一则回复简直要把人眼睛闪瞎。 这位匿名答主自称从55家网贷平台共贷出了18万7千元,用他自己的话说“撸出在本地首付买了房”。 关键的是,他压根就没打算还钱。
这位答主非但不以赖账为耻,反而把亲戚和村人都带上了骗贷的歪路上,并因此沾沾自喜,并大言不惭地表示:“这辈子都不可能还钱的。”
面对催收人员,他说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话:“我凭本事撸的钱为什么要还?”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一问题下,还有不少人对这种骗贷、赖账行为表示理解和赞许。比如下面这位答主就提议,发动更多人一起把网贷平台“撸死骚扰死,这样就没人讨债了。”
别以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在网上搜一搜便会发现,这样的人还真不少。他们被称为羊毛党,顾名思义,就是以“”为追求、甚至恶意骗贷不换,并以此为收入来源的人群。 在百度戒赌吧,许多人因为沉迷赌博,将周围人的钱都借过一遍之后,就把信用卡和网贷当成了他们的套钱工具,拆东墙补西墙。人生沦落到这种地步,信用已不再值钱,他们借的钱自然也不会还。 剩下的,就是研究哪里网贷能贷得更多,出钱更快。当催收人员找上门后,这些借款人有时会表现得非常强硬。
虽然口头上强硬,但他们的内心非常虚,转眼就跑到戒赌吧里发帖求助,一不小心在标题上就暴露了内心的不安——《老哥,怎么办?》。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帖子往往会收获吧友们的鼓励,诸如让楼主“别怂”、“欠债的还怕讨债的?” 这真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第一次知道,原来欠钱不还真的可以这么理直气壮啊。 他们薅的羊毛谁买单? 羊毛党们最喜欢的就是现金贷。 现金贷,是指小额现金贷款业务,是消费金融的一个分支。不用担保,不用抵押,放款快,灵活方便。大家用的蚂蚁借呗、京东白条、微粒贷都是此类产品。 10月18日,互联网金融公司正式登陆纽交所,每股定价为24美元,开盘大涨超过40%。但趣店CEO罗敏的一句话,瞬间把他们从上市的风光中拉进漩涡。 “我们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 舆论立刻炸了锅。 这什么意思? 我借了钱不还,没人管?我撒泼、赖账、玩消失,这笔钱就能不还了?那我同时多借几个平台呢?我向同一个平台借呢?我组团向多个平台借呢? 再想,任何一家公司都是要赚钱的,当作福利送的那部分钱,谁来补?当然是用正常还款客户付出的高额利息去补。 老老实实按时还钱的你,意不意外?生不生气? 不还钱的人,拿着你从30元到20元的外卖水准中省下的若干个10元,去米其林三星的馆子优雅地甩给服务员,说一句“不用找了”,这都不是戏。 别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党薅羊毛的后果,就是其他人在网贷平台上需要承担更高的。 虽然监管层有“高于36%超出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护的规定”红线,各家也都标榜自己绝不越红线半步,但从近期业内人士的一篇篇分析文章可以看出,“利率”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是一个可以玩出天的文字游戏。 这就是所谓的“利率幻觉”。 简单而言,我们向平台借款的实际利率是跟我们日常的心理感知有巨大差异的。 一名财经评论人举了一个例子,自己在一家现金贷平台借了一笔款,10000元,12个月,每月还款951元。利率是多少呢?
表:14%。 一眼看上去,每月还款951元,那么12个月一共还11412元,相比于1万元借款金额,14.12%的借款利率甚至比授信利率都低,还是挺实惠的,完全可以借来买部全面屏手机,赞! 中:20%。 若再稍微仔细点,你会发现,扣除平台服务费约6%后,实际放款只有9384元(不考虑红包),加上14%的借款利率,借款人承担的实际借钱利率是20%,好像没有那么实惠了。但想到比信用卡循环授信利率也只高了一点点,借起来还这么方便,那还是继续借吧。 里:45.03%。 不好意思,这就是一笔典型的高利贷,实际利率达到了45.03%。你以为你付出1412元利息,是因为占用了出借人1万元的资金?其实在这12个月中,你平均占用的资金金额只有大约4600元。为什么?因为你的还款方式是分期付款,你的本金金额每个月都在减少。打个比方,到第10个月你的手头上还有1万元贷款可用吗?” 这么高的利率,请注意,里面一定是包含了替羊毛党买单的成分。 1个羊毛党能薅多少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个亿! 老八就职于业内一家比较出名的平台,他说,他们曾经因为这些恶意骗贷的人吃了很大的亏。“不止一家遇到这种情况,几乎所有的做现金贷款的平台都吃过这样的亏。”他说。 他们遇到的人,就是一群把本来就没打算还钱的人组织起来,一起薅这些现金贷公司的羊毛,并从中赚取中介费的人。 “这些人原来曾经收集滴滴、爱奇艺的红包、返券等等碎片化的福利,然后一次性卖出,现在他们找到了更快速来钱的方法。”钱水出示了他朋友圈里新刷出来的羊毛党广告,他的工作经常会接触到这些人。 广告上写着:“无视黑白,无视芝麻粉,是人就1000,点位对半,没打过交道的押金说话,要做的找我拿流程。” 黑白,是指在征信记录上是否有逾期记录,芝麻粉(分),是蚂蚁金服旗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推出的个人征信分数。 这行流传的一个案例是,河南的一个羊毛党中介,靠自己的“手艺”已经赚了超过一个亿,“这并不稀奇。”钱水说。“有的现金贷公司就是被这种羊毛党玩垮的。” 他们是怎么操作呢? 首先,每家大型的机构都会有自己的风控体系,通过大数据,、,设计出一套自己的风控模型。 这些中介自己组成一个团队,有的团队成员是很厉害的技术咖,甚至可能是从某一平台出来的知情人,这个团队把网贷平台的模型摸透后,明白提交哪些信息能通过,哪些信息不能通过,然后开始发类似于上文的广告。 钱水说,有些人就是为了薅羊毛,借的时候根本没打算还,但是他们通常是信用不好的人,不知道怎么能从平台借出钱来。所以,他们就需要这样的中介,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午餐,当然,代价是,支付一定比例的中介费,一般是出款额的30%-50%。 拿到这些客户的基本资料后,这些羊毛党中介开始工作,几十台手机,安装几十个平台软件,分别提交资料,放款成功后,收取中介费。“有的还在电脑上安装手机模拟器,可以实现模拟安卓手机的功能。”钱水说。 欠钱不还是有代价的 并不是每个欠债不还的人,都能上知乎炫耀,大部分老赖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义之财留不住,不劳而获的钱来得太容易,他们挥霍起来更容易,许多人都把借款散尽在赌桌上,然后又换一个网贷,借下一笔款。 总有一天,他们再也借不到钱了。催收人员会打遍他通讯录里的每一个电话,他所有的亲人、朋友,甚至楼下烟店的老板都会知道他是个欠钱不还的家伙。 由于身负巨债,为躲避催收人员,他们甚至不敢在家里居住,被迫远走他乡,许多年也无法回家与亲人相见。 当他们走投无路时,他们往往还会卖掉自己的身份证,成为黑户。
至此,他们彻底脱离正常人的生活轨迹,在异乡做着日结工,从朋友和亲人的视线中消失,躲8元钱包夜的黑网吧里,吃着散装方便面,想起他借第一笔钱的那个下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贷款钱包CEO刘思宇:从金融中找到自身使命感》 精选五随着新一轮集中赴美上市浪潮,去年以来快速崛起却争议不断的“现金贷”市场再掀风波。舆论对其模式、利率甚至商业道德的巨大质疑,正在引发新一轮“行业危机”。虽然现金贷业务在国内遭受的质疑从未停息,但美国资本市场对其态度却颇为热情。自2015年12月宜人贷,开启金融科技企业在美上市闸门,2017年上半年,信而富突袭上市,日,趣店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和信贷、融360旗下简普科技以及拍拍贷目前都已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招股说明书。此外,等十几多家平台也多次传出将在美上市的消息。作为中性词汇的现金贷,在回报和模式上矛盾重重:其可实现短期快速盈利,但业务可持续性存疑;超过36%的综合借款成本突破法定红线,但这个利率可能是大多数平台维持运营的必要成本。如果从 “市场需求”的维度观察,现金贷引发的根本问题在于——还款能力较弱的次级人群,是否需要接受金融服务?他们可以接受哪类金融服务?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妥善回答,那么对于现金贷利率和模式的质疑,恐怕还将面临“无解”局面。现金贷一年增长12倍10月24日,趣店上市的第四个交易日跌幅19.42%,收盘价26.59美元,总市值低于100亿美元。10月26日开盘后大跌,最低跌至22.86美元,已低于其IPO时24美元发行价。以现金贷为核心业务的趣店,此番境遇牵动了所有从事现金贷相关业务的平台。某个在排队等待纽交所上市的平台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趣店上市后,我们一直关注其股价波动,如果股价一路走高,对我们后上市的企业是好事。但市场对于该业务的质疑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不过趣店一家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情况,行业存在是有自己的价值的。”某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的垂直借贷APP从业者表示,“政策上一直在收紧对现金贷的限制,这一次大规模的舆论事件后,担心会导致监管更严格,我们小平台可能前景不妙。”在此次现金贷争议中,从业者普遍为行业“喊冤”。有从业者对记者表示,“我们是做金融科技没有错,我们也是做普惠金融没有错,现金贷本来是个中性词,这个业务也是中性业务,不该背负道德原罪,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为他们解决金融借贷需求,作为一个商业机构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引发多大的社会问题。”在已上市的金融科技企业里,其财报数据都异常优秀,美国资本市场对这一类企业颇为热情。2015年在美上市的宜人贷,总市值从5.32亿美元上涨至如今的31亿美元。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信而富,市值从4.2亿美元上涨至7亿美元左右。趣店市值更是创新高,市值最高时达到了115亿美元。在这一波赴美上市热潮中的企业大都将自己定位为金融科技企业,而据记者了解,不少平台都涉足现金贷业务。是否美国资本市场更青睐现金贷业务?这项业务是否有我们未了解的发展潜力?某现金贷从业者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并不是美国资本市场更青睐现金贷,而是现金贷业务的发展超过所有其他新金融业务,无论是做网贷还是做消费金融,稀缺的优质资产都制约了平台的发展速度。相比之下,现金贷业务发展的非常快,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实现盈利并扩大平台发展规模,提升发展速度,所以不少平台都涉足了这一业务。”网贷之家在2017年4月发布的《现金贷发展报告》显示,“国内至少30家网贷平台有现金贷业务。从网贷平台短期现金贷业务增长情况看,过去一年增幅达到约12倍,确实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估测,目前整个现金贷行业的规模约在6000亿~10000亿元。”“次级”客群引发利率争辩对于现金贷的界定,网贷之家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平台参与主体的性质将现金贷平台分为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P2P网贷、垂直借贷平台五类。其中,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业内普遍认为是现金借贷的“正规军”。而P2P网贷和垂直借贷平台是饱受“现金贷是高利贷”质疑的主要对象。其中P2P网贷以信而富为代表,垂直借贷平台以和手机贷等平台为代表。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表示,当前监管部门清理整顿的现金贷业务有以下几个特征:短,一般只有7~30天;贷款金额低,一般在500~5000元;年化利率高,大部分超过100%。在市场上对现金贷热议的讨论中,利率是否超过36%,是否为高利贷成为最受关注的点。在记者接触到的多家涉足该业务的平台人士,都坚决表示“现金贷不是高利贷的互联网化”。不过目前,各家平台的利率计价方式并不同,因此公布出来的利率水平也很难定性是否涉足36%的借贷红线。网贷之家的报告显示,网贷类平台中,信而富日息不高于0.06%。垂直借款APP中,手机贷的单期借款日利率为0.3%,信用钱包的利率为月利率0.6%~1.2%之间。年息计算,多家平台的利率都超过60%。同时,从业者也表示现金贷业务确实存在利率上的矛盾点。“现金贷行业里,利率低于40%的都很难维持盈亏平衡,只有超过40%才有可能赚钱,少数一些规模、数据量足够大,运营时间足够长的主体,技术、风控成本得摊薄,这样可以做到控制利率在36%以内,还能实现盈利,但是利润率不会太高。”由现金贷引发的讨论热潮中,利率定价是目前讨论的焦点,但背后客群才是引发以上问题的关键。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未被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人群保守估计约5亿人,这些人群刚好是现金贷业务理论上所服务的人群。”归纳多家现金贷平台对客群的描述显示,无论对客群定位如何,可归纳总结为“不符合银行提供金融借贷服务的低收入人群”。银行拒绝以上人群的借款需求,因为其还款能力不足。有现金贷从业者默认这一说法,“客群的还款能力弱,但他们也有接受金融服务的需求。其中,一部分是有还款能力也有还款意愿的,这是现金贷平台在争取的客群,另外一部分有还款能力无还款意愿的就是老赖,现金贷平台要把这部分人群筛选出去,还有一部分无还款能力有还款意愿的人,机动性比较强,当他们无法还款时,平台就要有一部分费用覆盖掉他们的风控成本。”从业者同时表示,“借款费率低于36%的情况下,平台维持收支平衡略有盈利的门槛非常高,大部分平台目前还做不到,以商业的角度看,企业想要长期持续发展,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面临挑战。”在此轮对现金贷的热议后,监管层是否会出台一些调整政策?对于未来现金贷平台所面临的监管方向,马天帅表示, 由于广大三四五线城市对于小额便捷信贷的需求持续存在,现金贷业务的主要客群是80后、90后,这些客群有一定的收入能力,但缺乏有效的信用记录,而现金贷业务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消费和应急需求,因此现金贷的发展前景与市场仍然可期。鉴于此,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监管政策,将现金贷业务纳入监管部门的监管,引导现金贷平台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经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悟空说立场。《贷款钱包CEO刘思宇:从金融中找到自身使命感》 精选六
信而富:很低调,却正在扛起国内大数据征信的旗!文 | 小象要趁早说到信而富这个平台,我想很多朋友应该都会感到有些陌生吧?至少不会像对陆金所、这么熟悉吧?而这个平台,最开始给小象的印象并不算太好,事情的源起,是有一天小象我用微博搜索,然后看到了这样一些信息。所以当时信而富给小象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家很LOW的线下财富公司,大家应该也知道,小象我对这类公司挺抗拒的,所以这个印象一旦建立了,以后在其它地方再看见这个平台名字的时候,都会自动选择屏蔽。但这种第一感观,在小象我看到了下面这些新闻以后,就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通过这些新闻报道可以看到,目前信而富正在为腾讯提供大数据征信方面的技术支持,并且是深度的合作关系,其实通过大数据建模来为线上的借款人直接授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看似很简单的放款行为,后面需要调用的数据和算法是非常复杂的,而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还是相对落后的,而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可能要领先很多年。从这些报道中,也可以看出来,信而富就是在做它们之间的桥梁,把美国在大数据方面的先进技术搭建到国内庞大的线上信用数据之上,解决了现实的金融需求。而且还有一点让小象我很惊叹的是,我国目前的信用卡发放所使用的决策评分技术,竟然有三分之一都来自于这个信而富,甚至有媒体曾经评价它为唯一能跟竞争的中国公司。看来还真不能以貌取人啊,但是这里小象我还是要强烈的吐槽一下,你说你有这么强大的技术实力,完全可以像一样做一个调性十足的互联网小王子,可是为啥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在线下卖理财的老大叔那?而且还是那种满大街发传单的调性,让小象我对你误会了那么久,我想可能也有很多跟小象类似的朋友吧,把你当成了专门忽悠大爷大妈的骗子公司了。所以强烈呼吁信而富引进一个擅长互联网运营的团队,重新包装一下吧,不然真是可惜了这么雄厚的实力了。 好啦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正式观察吧,通过其官网可以看到运营该平台的核心主体是,通过企业信息平台查询可以获知该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注册资本为2790万美元,实缴则显示为14905万美元,目前唯一的股东则是一家注册地在香港的公司,叫做CRF CHINA HOLDING CO.LIMITED,而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则是一家注册地在开曼的公司名字叫做China Rapid Finance Limited,目前这个公司共有九名董事其中信而富的创始人王征宇董事同时在担任董事长和CEO。而截至到目前,信而富已经完成了C轮首笔融资,由Broadline Capital领投,(UBS Investment Bank)及其它一些投资机构参与跟投。通过其官网可以看到目前信而富的核心人物是下面这五位:它们分别为创始人王征宇、董事王光宇、董事ANDREW MASON、首席财务官沈筠卿以及首席战略官王峻。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履历,小象我就不一一复述了,只是想再次感慨一下,这家平台真的是太低调了。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信而富的业务模式吧,前文中提到了,信而富在开始互联网金融业务之前,主要是为国内银行的信用卡部门提供信用贷款决策方面的技术支持,而信用卡授信本身就是一笔笔小额无抵押信用贷,所以上,现在所推出的种类,也毫无悬念的都是这种类型的贷款了。通过其官网的介绍可以看到,信而富目前的借款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线上渠道叫做现金贷,是其目前正在主力发展的一个业务品种,当然了这个可以帮助腾讯做征信的公司,做自己的现金贷肯定不是什么难事儿了,而且这种业务品种,比拼的就是数据处理能力和定价的能力,这一点豪不夸张的说,信而富做不好,其它平台更不可能做好了。而它的另外一个借款渠道就是比较传统的线下端了,需要线下的客户经理通过主动营销获客,但最终的放款决策依然划归到总部,并且还增加了面审的步骤,所以贷款质量不会因为线下客户经理的道德性问题而有所影响。在此基础上,信而富还推出了比较有特色的质保计划,虽然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风险保证金的形式,但是配合设定提取比例的这个机构却来头不小,它就是上海首杭商务管理有限公司,其实也就是信儿富的前身,前文提到的为银行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也就是它了。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家公司目前正在合作的银行和具体的合作方向。可以看出来,这种合作还真不是简单的外部服务,而是嵌入到了银行最核心的风控环节,所以也可以类推出,信而富本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而风险保证金的提取比例,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不是简单的设定一个比例,闭着眼睛提取就行了,原则上应该根据每个借款人的风险等级提取不同比例的,这样才能在最大化控制住风险的同时提高风险等级相对低的借款用户的借款体验,以此来鼓励借款人不断提高对自己征信的重视程度。 所以经过上面的观察,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家平台还真是挺靠谱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小象一样的感觉,那就是这个信而富目前在互联网上的热度明显与它的实力不太匹配,说实话它的风控能力绝对在爱钱进和点融之上,但是为什么会这么低调那?我想这很可能跟它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是在线下有很大的关系。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个:注没注意到它的最低出借额,尽然是500万,好吧,这很明显不是针对用户推出的。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而富好像还在延续着其的业务模式,但是监管细则里已经明确表示了,通过线下渠道进行网贷产品的销售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小象觉得信而富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其在互联网上的推广力度,并且逐渐扩大其线上的融资规模,然后慢慢停掉线下理财这种融资方式,否则很容易在监管细则正式落地以后,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而针对这个平台的投资建议那,小象我认为是可以放入投资列表的,并且很适合进行。如果有短期内不会用到的闲置资金,是可以配置一些进去的。 提示:以上文章素材来源,均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