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橡塑保温材料 标准自动裁段保养标准有哪些

下载费用:5 库币 &
GBT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 - 下载地址.pdf GB/T 前言本标准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一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对国家标准GB/T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修订而成。本标准与GB/T 的主要差异:—编写格式不同,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完全等同于ISO ;—按ISO 8331对一些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对软管贮存期的规定;一一增加了前言、ISO前言,并在1.2“引用标准”中增加了“导语”;一按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要求在第1篇前增加了有关安全的陈述。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惠春。本标准首次发布于日。GB/T 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各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机构。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凡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与IS()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紧密合作。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要发给成员团体进行投票。作为国际标准发布时,要求至少有75%投票的成员团体投赞成票。国际标准ISO 8331由ISO/TC45橡胶与橡胶制品技术委员会,SCl软管(橡胶与塑料)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GB/T idt ISO 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代替GB/T 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Guide to selection, storage, use and maintenance普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熟悉正规实验室操作规程。本标准无愈涉及因使用本标准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健康制度并确保符合国家法规是使用者的资任。第1篇总则1.1范围本标准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使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在使用前尽可能地保持在收到时的状态,并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获得最大的使用寿命。注:本标准应与任何适用的法规一起阅读。1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GB/T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液压试验方法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电阻的测定((idt ISO )第2篇一般建议21选择的准则为预定的用途选择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软管或软管组合件以符合用户的最大利益。如果难以说明是否适合,或者有任何特殊要求,或者难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则应向软管生产厂或行业协会咨询。当为特定用途选择软管或软管组合件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工作环境:—环境温度;—大气条件;--一与有害介质的接触;b)传输的介质:—液体;—气体;—固体;一上述物质的混合物;C)传输方法一一压力(包括流速);—吸引(包括流速卜_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f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200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426299"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技术 规程 方法 规范 GB-T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使用和维护指南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选择
使用和维护指 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橡胶和塑料软管 GBT 教程 免费 下载
& 天天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GBT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 - 下载地址.pdf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编号: 43436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PDF
大小: 426.48KB
上传时间:
&& 广告或垃圾信息
&& 色情、淫秽、低俗信息
&& 反政府、反人类、反社会等反动信息
&& 散布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信息
&& 侮辱、诽谤等人身攻击信息
&&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信息GB/T 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本 标准 等 同采用ISO 48:1994或硬度的测定(硬度在10至1001RHD之间)》,原国际标准按其适用范围分为三个标准,而国家标准则分为四个标准,即GB/T ,GB/T ,GB/T 和GB/T 。本国家标准,将原来的四个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取消了重复的条款,增加了表观硬度的测定方法及有关精密度试验的内容。本标 准 1 985年5月24日首次发布。
本 标 准 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6 031-1985,G B/T ,G B/T 和GB/T ,
本标 准 的 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 准 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 准 由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物理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 准 起 草单位:化学工业部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
本标 准 起 草人:林伟贞。
本标 准 委 托化工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负责。
GB/T ISO前言
ISO ( 国际 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机构,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过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凡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凡与ISO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IS()在所有有关电工标准化方面都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密切合作。各技 术 委 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寄发各成员团体,至少有75%的成员团体赞成后方可公布国际标准。国际 标 准 ISO4 8由ISO/TC4 5橡胶制品技术委员会,SC2 物理和降解试验分技术委员会制定。本第 三 版 (ISO 48:1994)取消并代替第二版(ISO 48:1979)和第一版(ISO 和ISO ),并做了技术修订。
附 录 A 是构成本国际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录B仅供参考。
本标 准 规 定的硬度试验提供了橡胶的抗压人性的快速测量方法,与其他材料的硬度测试不同,其他材料是测定抵抗永久变形的性能。
硬 度是 在 规定的压力下,通过压入橡胶试样中的球形压针的压入深度测量的.用完 全 弹 性的各向同性材料的压入深度和杨氏模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可以求出硬度值。这适用于大多数橡胶。
当需 要 测 定杨氏模量值时,应采用适当的试验方法,例如GB/T7 757-1993((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eqv ISO )中所规定的方法。
本标 准 规 定了对表面平坦而且两面平行的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国际硬度的四种测定方法:
方法 N 常规试验
方法 H 高硬度试验
方法 L 低硬度试验
方法 M 微型试验
对于 弯 曲 表面表观硬度的测定也规定了用方法N,H,L和M的四种方法,分别为方法CN,CH,CI
这些 方 法 的主要区别在于钢球的直径和压入力的大小,根据特定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方法。每个方法
的适用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硬度测试的应用范围
方法 N :硬度的常规试验。适用于橡胶的硬度在35- 8 5IRHD范围内,也可用于硬度在30-
95IRHD范围内的橡胶。试样的厚度要求大于或等于4 mm,
方法 H: 适用于橡胶的硬度在85-100IRHD范围内,试样的厚度要求大于或等于4m m,
方法 L: 适用于橡胶的硬度在10--351RHD范围内,试样的厚度要求大于或等于6m m.
注 1: 在 85-95IRHD和30-35IRHD范围内,用方法N测得的硬度值与分别用方法H或方法L获得的数据不完
方法 M :硬度的微型试验法,本质上是按比例缩小的常规试验法,适用于橡胶的硬度在35-
851RHD范围内,也可用于硬度在30--95IRHD范围内,试样的厚度小于4 mm的橡胶。
注 2: 由于橡胶的各种表面因素,例如由打磨引起的表面粗糙,致使微型试验与常规试验所测的结果出现差异
方法 C N ,CH,CL和CM:弯曲表面的表观硬度试验。
这些 方 法 是试验的橡胶为弯曲的情况下,对方法N,H,L和M的修改。主要存在两种情况:
a) 试 验 的试样和制品足够大,使硬度计能安放在上面。
b) 试 验 的试样和制品及硬度计都很小,使他们能安放在普通的支座上。或者能将试样安放在硬度
计的试样台上。
上述方法不能保证适用于所有类型和尺寸的试样,但包括了像“O”型圈这样一些最普通的类型。
胶辊表观硬度的测定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a) HG/T 2 橡胶赵氏硬度计法(eqv ISO 8)
b) HG/T 2 橡胶邵尔硬度计法(idt ISO 6)
橡胶国际硬度计法(idt ISO 6)
GB/T 引用标准
下列 标 准 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eqv ISO 471:1983和ISO
1826 : 1981 )
GB /T 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物理试验(idt IS O
橡胶获得高于或低于常温试验温度通则(idt ISO )
橡胶及橡胶制品试验方法标准精密度的确定(neq ISO )
橡胶结晶效应的测定硬度测量法(eqv ISO )
本硬 度 试 验是测量钢球在一个小的接触力和一个大的总力作用下,压入橡胶的深度差。当采用微型
试验时,用刻度系数6乘以这个差值。橡胶国际硬度由表3至表5或由这些表绘制的曲线获得,或者由
以橡胶国际硬度为单位的刻度盘直接读数。这些表和曲线由附录A给出的压入深度与硬度之间的经验
关系得到。
本标 准 采 用以下定义。
4.1 橡胶国际硬度(IRHD)应这样确定:当IRHD等于0时,表示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为0; 当IRHD
等于100时,表示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为无限大。在通常情况下应满足如下条件:
a) 橡胶国际硬度的增量总是近似地表示相同比例的杨氏弹性模量的增量。
b) 对于高 弹性橡胶,橡胶国际硬度和邵尔A型硬度的数值大致相同。
4.2 标准硬度(用S表示)
使用 方 法 N,H,L和M规定的程序,用标准厚度和不小于规定的最小横向尺寸的试样测得。橡胶国
际硬度值取整数位。
4.3 表观硬度
使用 方 法 N,H,L和M规定的程序,用非标准试样,以及使用方法CN,CH,CL和CM测得。橡胶
国际硬度取整数位。
注 3: 用方法CN,CH,CL和CM测得的值总是给出表观硬度,因为试验通常在橡胶厚度有所变化的整个制品上进
行,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横向尺寸不能保证压足与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因此测得的数值通常与用方法N,H,
L和M 在标准试样上 ,或在相同厚度的制品的平坦表面上所测得的数值不一致.另外测出的硬度值还与制品
的支承方法和是否使用了压足有关。
在弯曲表面上测得的结果,仅适用于特殊形状,特殊尺寸的试样或制品,以及特殊的支承方式等。同
标准硬度值相比可相差10 IRHD左右。此外,经打磨的表面或用其他方法除去布纹的表面,与光滑的模
压表面相比,得到的硬度值将稍有不同。
5.1 方法N,H,L和M
仪器 的主要部件如下所述,其尺寸和作用力见表1。
表 1 仪 器 的 压 力 和 尺 寸
5.1.1 压杆和压杆的支承装置。可垂直移动的压杆,下端是一个钢球或球形表面。压杆的支承装置,可
使其在施加接触力之前,钢球下端部稍高于环形压足的基准面。
5.1.2 对压杆施加接触力和压人力的装置。作用力包括压杆和与其相连的附件重量,以及一切可能作
用于压杆的弹簧力,以使其实际加于压杆球端的力符合表1的规定。
5.1.3 测量由压人力产生的压杆压入深度增量的装置,以长度单位表示,或者直接读出橡胶国际硬度
IRHD。该测量装置可以是机械的、光学的或电学的。
5.1.4 扁平环形压足,垂直于压杆轴线,并有一个使压杆通过的同心圆孔。压足放在试样上,并对其施
加30 kPa士5 kPa的压力,施加在压足上的总压力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的值。压足与测量压入深度的装
置为刚性连接。这样测出的位移才是压杆相对于压足(即试样的上表面)的位移,而不是压杆相对于支承
试样的表面的位移。
在微 型 试 验中,当使用借助弹簧向上顶推试样台的仪器时,压足上的压力值和压足上的作用力在施
加总压力的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在施加145 mN压入力之前,压足上的作用力大于此值,即等于
380 mN士30 mN,
注 4: 表 1中不是所有尺寸和压力的可能组合均符合5.1.4的压力要求
5.1.5 硬度计的轻微振动装置(例如电动蜂鸣器)以克服任何轻微的摩擦力(在完全消除了摩擦力的仪
器上可以省去)。
5.1.6 试样的恒温箱,试样在非标准温度下试验时所用。该恒温箱应安装一个控制温度的装置,使其将
温度控制在所需温度士2 C范围内。压足和垂直压杆应穿过恒温箱顶部。穿过顶部的部分由低导热率的
材料制成。测量温度的敏感元件应安装在恒温箱内靠近试样或安放试样的地方(见GB/T 12832),
5.2 方法CN,CH,CL和CM
所用 仪 器 基本上是5.1中所描述的,但有以下几点不同
5.2-1 半径大于50 mm的圆柱形表面
仪器的底部,应在压杆下面有一小孔,使环形压足自由通过,这样一来在底座的上、下均可进行测量。
底座的下表面应为两个相互平行并与底座平面平行的圆柱体形状。圆柱的直径和它们相隔的距离
应能使仪器固定并支承在被试验的弯曲表面上。或者经改进的底座可以安装上带万向节的可动压足,以
便使它们适用于弯曲面。
5.2.2 大于50 mm大半径的双弯曲的表面
应使 用 5 .2.1规定的带可调压足的仪器。
5.2.3 半径为4 mm至50 mm的圆柱面或双弯曲的小试样
如果 表 面 太小不能支承仪器,则试样或制品应由专用夹具或V型模具的装置固定,以便使压足垂
直地压在试验表面上。也可以用蜡把小试样凝固在试样台上。
注 5: 通 常情况下,用于方法M的仪器仅适用于橡胶厚度小于4mm的试样。
注 6: 用 于方法M,借助弹黄向上顶推试样台的仪器,不适用于大的试样或具有大弯曲半径的制品。
5.2.4 小“O&型圈和小于4 mm弯曲半径的制品
这些 试 样 应固定在合适的夹具或模具上,或者用蜡凝固在试样台上,应使用方法M所用的仪器测
量。如果半径小于0. 8 mm,则不能进行试验。
试样 应 按 GB/T 9865.1的规定进行制备。
6.1 方法N,H,L和M
6.1.1 概述
试祥 的 上 、下表面应是平整、光滑和相互平行的。对比试验应在相同厚度的试样上进行。
6.1.2 厚度
6.1.2.1 方法N和H
标准 试 样 的厚度应为8-10mm,而且可以由一层、两层或三层亚放的橡胶组成,其最薄的橡胶层
不应小于2 mm。非标准试样可以稍厚些或者稍薄些,但不能小于4 mm,
6.1.2.2 方法L
标准 试 样 的厚度为10-15m m,而且可以由一层、两层或三层叠放的橡胶组成,其最薄的橡胶层不
应小于2 mm。非标准试样可以稍厚些或者稍薄些,但不能小于6 mm,
6.1.2.3 方法M
标准 试 样 的厚度应为2m m土0.5mm。可以使用厚些或薄些的试样,但不能小于1m m。用这样的
试样测得的结果与标准试样所测的结果不能进行比较。
6.1.3 横向尺寸
6.1.3.1 方法N,H和L
标准 试 样 和非标准试样的横向尺寸应使试验点与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表2的规定。
表 2 试 验 点 与 试 样 边 缘 的 最 小 距 离
6.1.3.2 方法M
横向 尺 寸 应使试验点与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m m,
试样 厚 度 大于4m m,但由于横向尺寸或平面部分的面积所限,不宜在常规试验仪器上试验而用微
型仪器试验时,试验点应距离试样边缘尽可能远一些。
6.2 方法CN,CH,CI和CM
试样 应 是 一个完整的制品或者是从制品上切下的一部分。切下的试样下面应能够在硬度试验期间
内被正常支承住。如果试样的表面有布纹,应打磨后再进行试验.试样在打磨后应在标准温度下(见
GB 2941)恢复至少16h,而且按第8章的规定进行环境调节。调节期可以作为恢复期的一部分。
GB/T 硫化和试验之间的时间间隔
除非 技 术 原因另有规定外,应遵守下列要求(GB2 941).
所有 常 规 试验,硫化和试验之间的最短时间应为16h。仲裁试验,最短时间应为72h
非制 品 试 验硫化和试验间的最长时间为4个星期。对比评价试验,试验应尽可能经相同的时间间
隔后进行。
制品 试 验 ,只要有可能,硫化和试验间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3个月。在其他情况下,试验应在买方收
到制品后两个月内进行。
GB/T 试样的调节
8.1 当试验在标准温度下(见GB 2941)进行时,试样在试验前应在这一试验条件下至少调节3 h,
8.2 当试验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进行时,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使之足以达到与试验环
境的温度相平衡,或按所试胶料或制品的技术要求规定的时间放置,然后立即试验。
GB/T 试验温度
试验 通 常 应在标准温度下进行(见GB2 941)。当采用其他温度时,应从GB2 941所规定的优选温度
中挑选温度。
10.1 按第8章规定调节试样。在试样的上、下表面撒上薄薄的滑石粉,把试样放在一水平刚性支承表
面上,放下压足与试样表面接触。使压杆和压球在橡胶上保持5s.这时球上的压力为接触力。
10.2 如果硬度计以橡胶国际硬度(IRHD)分度,它应在5s后,调整到读数为100;然后应施加压入力
并保持30 s,这时可直接测得橡胶国际硬度值。
10.3 如果硬度计以长度单位分度,应记下施加压人力30s后引起的压杆压入深度的差值D(0.01 mm
为单位)。在采用微型试验时,这个值应乘以刻度系数6再利用表3至表5或由这些表绘制曲线换算成
橡胶国际硬度值。
10.4 在施加负荷期间,除非仪器完全消除了摩擦,否则都应轻微振动仪器。
表3 方法N所用的D值与国际橡胶硬度值(IRHD)的换算
表4 方法H所用的D值与国际橡胶硬度值(IRHD)的换算
表5 方法L所用的D值与国际橡胶硬度值(IRHD)的换算
GB/T 测量次数
应在分布于试样上的最少三个不同点各测量一次,取测量结果的中位数。
GB/T 结果表示
a) 试 验 结果取整数位,
b) 用 S 表示标准硬度;
c) 非 标 准试样其结果为表观硬度,应注明厚度和最小横向尺寸;
d) 用 代 号字母表示测试方法,即N,H,L,M分别为常规、高硬度、低硬度和微型试验,
e) 用 词 头字母c表示弯曲面试验。食品容器橡胶垫片 GB 4847-84-食品标准-食品资讯
食品容器橡胶垫片 GB 4847-84
&&&& 00: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847-84
食品容器橡胶垫片
Rubber&packing&sheet&for&food&containers
───────────────────────────────────────
本标准适用以橡胶为主要原料,用特定配方,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药品瓶、罐作封装用的橡胶垫片(以下简称垫片)。
1&结构和规格
1.1&结构
本产品一般为薄形橡胶垫片。&
1.2&规格
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mm
─────────┬────────┬─────────┬───────────┬───────
厚度规格     │&极限偏差               &厚度规格&       &极限偏差
─────────┼────────┼─────────┼───────────┼───────
0.8                             &1.1 
 
0.9&         &±0.1&                &1.2         &±0.15
 
1.0&                    &        &1.3&
─────────┴────────┴─────────┴───────────┴───────
注:除表1规定的规格外,可根据用户提出的规格进行生产。
2&技术要求
2.1&垫版用硫化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
序&号             项&目             指&标
─────┼──────────────────────┼───────
1        &扯断强度,kgf/cm**2(MPa)&不小于&     &35&(3.4)
─────┼──────────────────────┼───────-
2        &扯断伸长率,%&不小于&           &250&
─────┼──────────────────────┼───────-
3&        扯断永久变形,%&不大于&          &40&
─────┼──────────────────────┼───────-
4&        硬度(邵尔A型),度&            &75±5&
─────┼──────────────────────┼───────-
5&        热空气老化系数&70℃,72h&不小于&      0.7&
─────┴──────────────────────┴───────-
2.2&垫片的卫生质量应符合GB&4807-84《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规定。
2.3&垫片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
序号  &缺陷名称&           &合&格&品&要&求
──┼───────┼──────────────────────────
1&  穿孔或气泡聚集 整块薄形垫片上,不允许有直径10mm以上的穿孔或气泡聚集
──┼───────┼──────────────────────────
2&  海绵状和杂质  不允许存在
──┼───────┼──────────────────────────
3&  严重绉纹和不斑 不允许存在
──┼───────┼──────────────────────────
4&  裂口      不允许存在
──┼───────┼──────────────────────────
5&  单个产品椭圆度 直径相差不大于0.5mm
──┼───────┼──────────────────────────
6&  发粘或粘附   不允许粘附在一起
──┼───────┼──────────────────────────-
7 & 单个产品气泡  工作部位不允许有气泡;非工作部位允许有气泡,但不得超过单个产品单面面积的5%
──┴───────┴──────────────────────────
3&试验方法
3.1&外观质量用目视法检查;成品的长度用精度为0.02mm的量具测量;厚度用百分厚度计测量。
3.2&垫片用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试验
3.2.1&每批垫片用胶料物理机械性能试验的试样制备按GB&527-83《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的一般要求》规定进行。
3.2.2&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扯断永久变形试验按GB&528-82《硫化橡胶拉仲性能的测定》进行。
3.2.3&硬度试验按GB&531-83《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进行。
3.2.4&热空气老化试验按GB&3512-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进行,按下式计算老化系数Kj:
  δ2·ε2
Kj=────-
  δ1·ε1
式中:δ1——试样老化前的扯断强度,kgf/cm**2或MPa;
δ2——试样老化后的扯断强度,kgf/cm**2或MPa;
ε1——试样老化前的扯断伸长率,%;
ε2——试样老化后的扯断伸长率,%。
3.3&卫生项目试验方法按GB&4847-84进行。
4&检验规则
4.1&生产厂应指定专职人员按本标准规定和按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检查。生产厂应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各项要求。合格的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4.2&垫片以不多于10天产量为一批,按本标准4.2.1和4.2.2款规定进行检查。
4.2.1&垫片用的硫化胶料物理机械性能检查,按本标准2.1条表2中1、2、3、4项进行.热空气老化系数检查,至少每月一次.测试结果,如有任何一项未达到指标时,应双倍抽取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复试结果,仍有一项未达到规定指标时,该批胶料为不合格品。
4.2.2&产品外观质量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查。抽查验收时,抽查数应不少于批量的1%(单个产品抽样不少于1000个)。抽查结果,外观缺陷率不得超过抽查数的5%,否则应重抽取双倍数量产品复查。复查结果,外观缺陷率仍超过抽查数的5%时,该批产品由生产厂返工100%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4.3&产品卫生质量检查,每七天至少检验一次.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未达到指标时,应抽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如其中仍有一项未达到指标时,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4.4&供需双方检验结果不一致时,可由双方协商解决,若不能解决,由专业监督部门仲裁。
5&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1&标志
包装上应有标志,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及规格;
b.&生产厂名称;
c.&数量、重量、包装体积;
d.&生产日期;
e.&批号;
f.&“接触食品用橡胶制品,体持清洁”的字样。
5.2&包装
5.2.1&包装材料和数量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5.2.2&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卫生包装材料要求。
5.3&运输
产品应用有盖车厢装载,避免雨淋`日晒。装卸时禁止使用铁钩,保持产品清洁。
5.4&贮存
5.4.1&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的仓库内,仓库温度保持在0~37℃、相对湿度不大于85%。
5.4.2&不得与酸、碱、油类及其他有害于橡胶或人体的物质接触,避免产品受污染。
5.4.3&垫片不能重压,置放离地面20cm以上,&距离热源1.5cm以外。
5.5&在上述保管条件下,垫片的贮存期为一年。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橡胶制品三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妙林、卜瑞芬。
───────────────────────────────────────
国家标准局发布&实施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7
我要发表评论
请照此输入→
发帖须知:
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二、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三、食品商务网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四、您在食品商务网发表的言论,食品商务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五、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支持:
兄弟站点:
服务热线: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1级橡塑板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