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疯狂兔子下架了吗”,苹果跟微信疯狂兔子下架了吗

微信手撕苹果 你们到底支持谁?
来源标题:微信手撕苹果 你们到底支持谁?
要说最近科技行业最热门的新闻,除了几款即将发布的新品之外,就是苹果和微信的战争了。从4月19日晚间开始,ios版本的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突然被关闭。之后的几天,在公众平台的一些转账功能也被逐一关闭。之后也有消息称苹果也同时在找中国的其他几个有名的APP厂商约谈,要收取打赏费用的30%,也正是这一消息引起了众多软件公司的不满。
苹果强制收费?
那么为什么苹果要突然在中国要收取30%的打赏费用提成呢?有人说这可能与苹果最近几年在中国区的营收份额下降有关系。在上月初苹果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中国区成为苹果五大区之中唯一一个出现业绩下滑的区域,而且下滑份额还达到了14%之多。全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居然在短短5个季度左右的时间里突然出现下滑,而且下滑的势头还如此迅猛,这一点也是苹果最不能忍受的,证明其霸主地位正在收到挑战。
给苹果威胁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国产手机厂商。包括华为、OPPO和vivo在内的中国品牌的总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一半,而除了国产厂商的威胁之外,苹果一年只有一款单品旗舰的做法在中国也愈发的没有办法维持光环。根据摩根士丹利近期一项调查,在美国,大约92%的iPhone用户在考虑购买新手机时会继续选择iPhone,用户粘性让苹果可以用较高的定价发售新款iPhone。而中国用户除了选择iPhone之外还有着非常多的安卓手机选择,让iPhone的用户忠诚度就不如其他地区那么高。
回到微信和苹果问题上来,如果微信拒绝支付给苹果30%的额外费用的话,App Store就将要下架微信应用,并且拒收其更新请求。如此情况的话,微信的诸多功能就会失去其功能,比如&微信支付&、&微信群&等功能就会失效,对于用户的使用就会造成非常坏的影响。
虽然说在中国地区用户使用两款手机或者直接转战安卓手机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已经使用惯了iOS系统,如果贸然换机的话,不仅会造成一些手机内容的不对称,而且还会无形中增加用户的资金负担,对用户的影响就会更大。
那么关于微信和苹果的这个问题,大家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罗永浩:打赏是用户对贡献内容者的馈赠,不是app官方卖东西赚钱,苹果再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傻x似的流氓乱抽成,迟早被抵制或被收拾&&唉。
@睡觉从业人员:没有微信我会go die 没有苹果,我还有华为,oppo,vivo,小米。
@还是喜欢扣酱:如果只是取消打赏还能用微信很多人还是无所谓的,但是取消微信,你死我活的,那估计要微信的人多,现在一个不能微信的手机基本等于一个不能通讯的手机,那还有什么用?
@搬砖小工老吴: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
@曾让我心疼的姑娘-:苹果机VS微信,我当选微信,毕竟买个葱我都可以微信支付。
@莴笋小姐不姓窝:我用苹果啊,但非要逼我选我肯定选微信啊。大不了华为也很好用。
@WhoisClaire:当然选微信啊,用手机最基本的不就是为了通讯方便吗?大不了不用你ios了,有几个人离得开微信?
从上边网友们的评论就可以看出来,可以说99%的用户还是站微信这一队的,就像研究公司Stratechery说的&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消费者不太在乎操作系统,他们只在乎能否继续使用微信,因为这款社交网络应用已变得无处不在。&所以苹果可以没有,微信不能不用。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不管是泡温泉还是去滑雪或者去观冰,密云,都能满足你!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日—5日在浙江省乌镇举行。
孩子独立生存技能的培养很重要,会独立生活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学习。
在12306网站及手机客户端购买火车票时,可以在支付页面选择“微信支付”进行支付。
很多时候,所谓的运气不好,其实是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种下的恶果。微信或将退出IOS系统,部分功能已关闭,网友直呼“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
我的图书馆
微信或将退出IOS系统,部分功能已关闭,网友直呼“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
金融风投·汇聚20万名投资、创业学习圈+今天不熬鸡汤,聊个好玩的事儿,苹果最近跟微信撕上了。对于公号运营者的直接影响就是,苹果手机用户从看不到打赏按钮转为二维码打赏,到今天的不能打赏了。最早之前,微信官方赶紧做了宣布,声明称将关闭iOS 平台下的赞赏功能。原因是,苹果认为赞赏功能属于虚拟支付,iOS app 虚拟支付必须走内购通道,不能用微信支付。一向硬气的微信二郎腿一哆嗦,这大哥几个意思,叭叭一开会,选择做出让步,苹果大哥毕竟是咱APP生存的平台,让一步就让一步,于是鼓励公号作者在文章里放置收款二维码,以便于变相收取赞赏。苹果大哥一瞅,别(四声)在这跟哥耍滑头,哥要的是你微信上的任何出入账必须用我苹果的支付系统。随后,苹果中国于昨天深夜发布短短七十字声明对这次事件做出了回应。声明全文为:微信可以选择提供App 内购买让用户赞赏他们喜爱的公众号运营者,如同我们提供这一选择给所有的开发者一样,微信只需正确使用App 内购买体系进行开发即可。什么意思呢?1、你丫别到处说什么苹果逼停微信赞赏功能了,咋这么颠倒是非呢?是你违规在先,而我一视同仁。2、你们不是不能赞赏啊,以后用我苹果支付系统买买买就行。至此,微信二次发送通知称,应苹果公司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In-App Purchase)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语。什么意思呢?微信第二次妥协:这下哥帮不了你了,微信没办法帮各位自动生成微信赞赏二维码了,你们自个手动贴吧,就是不太美观。下面小编为大家仔细八一八!苹果展开对微信打赏的扒皮,是从上个月开始的。4月19日下午,腾讯微信团队突然发布公告: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4月19日17时起,苹果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被关闭。“经过与苹果方面长期沟通协调,最终,选择对iOS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调整,对此造成的不便,深感遗憾。”微信团队称。微信同时建议用户通过二维码转账方式对公众号表示支持。然而,这种过渡方案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4月20日凌晨,微信团队再次发布通知称,“紧急对19日下午上线的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个人转账进行关闭。”这意味着通过二维码转账也没戏了。一时间,网络人声鼎沸。苹果的行为被媒体比喻为“哪怕你要为喜欢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打赏一杯咖啡,苹果也想先喝一口。”腾讯某高官更是声称“为了更加自由的微信,我打算重新购买一部安卓手机”。苹果也没闲着,连夜对此作出回应,大致意思是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买”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一视同仁,没有特殊。5月19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据微信及其它公司的高管透露,苹果已经通知几个中国社交网络App,要求它们禁用赞赏功能,并认为小费相当于应用内购买,和购买游戏、音乐、视频相似,每一笔应用内购买交易苹果都会抽取30%的分成,小费也应该分成。显然,苹果在微信之后企图扩大封杀对象。目前国内的新浪微博App、分答App、豆瓣App等都具备打赏功能。被苹果约谈的一位高管抱怨称,他公司的平台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苹果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抽成30%。在中国市场本来就被唱衰之际,苹果为何敢逆“中国企业和消费者”之意,做出如此任性之举?iPhone的庞大用户量和极高的用户忠诚度是它霸气侧漏的筹码。新浪科技去年出炉了一份国内五大一线城市第三季度的手机数据分析报告,苹果在北、上、广、深,以及新一线城市重庆中均稳居第一。201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基于8亿用户公布了一项数据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用户换机后仍选择原品牌的平均比例是18%,排在第一的苹果达到45%。但从2017年开始,苹果开始睡不好觉了。今年第一季度苹果财报显示,大中华区营收下降14%,成为财报中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地区。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整体销量遭遇滑铁卢,大跌四分之一。 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16%下降至9%,跌破10%,位列第四,前三名被中国本土品牌包揽。在此背景下,有点急眼的苹果开始向微信下手征收“苹果税”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要知道,仅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消费额达到20亿美元,创下历年来单个市场的消费额之最。预计今年可能达到50亿美元。在交易额更高的游戏领域——有人估算,《王者荣耀》在iOS平台上的月收入在6亿上下——苹果能从中分走的钱,数量则更加惊人。想法虽好,恐怕苹果自己也没想到,舆论的反应会这么强烈。整个事件中,必选其一的话,多数国人选择“弃iPhone换安卓保打赏”。微信阻止了智能手机用户转向或购买iPhone,因为这款应用程序已完全渗透到了很多中国用户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它不需要iPhone就可以使用。用户更多地沉浸在微信生态系统里,而不是“苹果体验”中。的确,换一台手机比换一个社交软件(圈子)更方便。微信最新公布的月活跃账户达9.38亿,大部分在国内,即便是3亿多的iPhone用户不用微信,也仍旧还有6亿左右的安卓手机用户。更何况,随着小程序等越来越多的微信生态完善,国人无论是在线上社交、工作、生活,都矣然没微信不成,超一半人每天要用90分钟!新媒体工作者更甚,邦哥前几天在和新榜榜哥聊天时,他说,手机耗电量90%都用在了微信上。对于事件的另一主角内容生产者来说,之前的打赏费用,微信会原封不动的交给作者。如果执行抽成30%的规定,微信也不会慈善到自己出这个钱以保证作者能拿到全部打赏,所以,受损失的还是作者。目前,公众号文章阅读数量有大约一半来自 iOS 客户端,粗略推算,作者打赏收入可能会减少一半。这样看来,与微信对抗,苹果几无胜算。当然,也有科技观察者发出了不同于主流市场的声音,“苹果给开发者的开发手册上写的很明确,收分成完全合规合理。你在别人店里卖东西,人家要多少钱你也得给,不给就下架,谁怕谁?”据知情人士称,在打赏的问题上,微信正与苹果磋商,试图找到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有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长表示,苹果已经告诉他们,如果拒绝改变,则其App将无法升级到新版本,甚至有可能被App Store除名。再说说为什么一向财大气粗的腾讯连连退让。让我们把记忆的时光磁带拉回2012年的那一场雪。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强迫用户“二选一”。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天,我坐在办公室正在为一个采访稿绞尽乳汁,结果就收到了QQ弹窗的消息,牛逼哄哄地要让我“二选一”。那个时候以瑞星小狮子为代表的杀毒软件还活得如同人类的氧气一样坚挺,但是,除了360卫士以外,其他的杀毒软件都是试用一段时间就要收费。燃鹅。自从,360发布了新开发的“隐私保护器”,专门搜集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后,企鹅就愤怒了,霸气弹窗,“警告”我们,赶紧卸了360昂!不然你将永远失去本宝宝!一办公室的小北漂都惊呆了,吓得我们二话没说,赶紧下载了MSN。燃鹅。企鹅竟然只是吓吓我们,没卸载360,QQ也没停止运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如何,作为用户,我还是很感谢乔帮主的工匠精神引领甚至改变了一个时代对于手机的认识与理解,他对于审美水平、生活品质的价值引导功不可没。也感谢微信的出现,让我们免去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巨额通话费与短信费,它对于自媒体时代的开启与反寡头经济的垂范意义,冠绝古今。接下来,无论你们将如何博弈、如何斗法、如何竞争市场份额,那都是商业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的是,谁敢率先以牺牲用户体验与用户利益来换取商业地位,谁就会率先失去用户。网友“帽子”颇具挑衅意味的评论也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扩展阅读:标题、微信团队的实验室文化来源:行者慎思(ID:shensing)作者:陆树燊上周微信iOS版本更新,发布了“微信实验室”,实验室里包含了“搜一搜”和“看一看”两个功能。这几年来,微信每一次更新总能引起外界的集体狂欢。这次更新,大家关注的重点是“搜一搜”和“看一看”,说微信要干掉百度和头条。但有一件事,不知你想过没有:1)搜一搜、看一看的功能,早就是微信搜索框里的已有功能,这次并没有增加什么新能力;2)这两个功能被放在实验室里面,需要用户自己打开才能看到。既然是重仓搜索,为什么不是大张旗鼓直接推出这两个功能,要扭扭捏捏地干什么?所以重点不在搜和看,而在实验室。一、为什么要实验?因为目前搜索的体验并没有达到微信的产品要求。众所周知,微信团队的对产品的要求高,但很多时候是听说,也许感受不深,我说说些我还在微信团队时的亲身体验吧。1)微信里曾经有一个功能,叫实时对讲。做这个功能之初,我们有个设计,就是一旦进入对讲状态时,手机界面顶部的状态栏从一行变成两行(红框部分),所有的页面元素往下沉20个像素。不了解技术的朋友可能不明白,但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个功能是我负责的,为了做这个功能,我必须把微信每一个页面的代码修改一遍。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但更崩溃的不是这个。当我花费了大概一周的时间修改完成了这个个性,设计方案又变了——小龙说不需要这样做了,做一个悬浮按钮来显示对讲状态吧(跟现在微信视频聊天那个悬浮窗一样)。在绝望之余,我心里想,说不定哪天又要变回来,代码先留着吧。所以我把代码注释掉,没有删除(在微信复杂的代码包里面,通常是不能这么干的)。一直到这个新版本的微信发布前几天,果然方案变回去了。我的先见之明让我逃过一劫,如果让我重来一次,大概不如把我杀了吧。这是在讲多变。2)我前些天在家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微信4.5版本的设计稿,这是13年2月发布的版本。你可以对照一下现在微信的聊天发图片功能,基本跟这个设计稿是一样的。4年多,对于微信这样体量的产品来说,一个功能可以一成不变,真的难以想象。这只能说明当初的设计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而这样的一成不变又还很好用的功能,在微信里面有很多。这是在讲不变。3)现在很多人在讲小步快跑,迭代试错。但他们说这句话时心里想的是,应该像微软一样把错漏百出的版本给用户用,然后再不断打补丁。甚至有些公司,经常发布一些没有经过大脑的版本,然后反复折腾,折腾反复。这就是——恶心用户,成全自己——的焦虑感。而小龙评审微信的功能有一个习惯:不看原型图,不看设计稿,也不看Demo,要体验前后台代码开发好后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功能在给到用户之前有过n个方案,则前后端开发人员已经开发过n个版本的代码。如果你从事互联网行业,特别是在创业公司,你肯定会知道: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对开发速度和质量要求都非常高,还很考验开发团队对产品经理的信心和耐心——他们只会认为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产品经理整天在瞎改。但是微信团队做到了,经常是昨天半夜开产品会,想出了一个方案,今天半夜就能体验这个新方案,并且把它否掉了。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这种做法,所以微信的每一个功能都是深思熟虑、高度试错过的,一经发布就几乎不用修改。比如朋友圈,微信团队默默地倾团队之力开发了半年,做了40多个版本才终于确定发布。而在朋友圈发布之后,它基本就没怎么修改过了。这是不变的底气。……变与不变,恰恰就是“恶心自己,成全别人”,或者叫死嗑我们,愉悦你们。PS. 所以有些创业团队想找我去跟他们分享微信团队的工作方法,我就跟他们说,微信的做法是学不来的——如果像微信团队一样去折腾开发人员,大概你们的产品经理活不到版本发布……二、微信是否准备好“对抗”百度?我认为完全没有。微信做搜索的优势无非是:1)微信自有内容,也就是微信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消息、公众号文章,这些都是封闭在微信系统内的信息,除了搜狗这样的合作方能搜索到公众号文章外,其他公司是完全没法触及的;2)微信庞大的用户量和用户活跃时长,使得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停留在微信里面,而聊天记录等的搜索功能已经给用户做了初期的用户教育。如果微信能提供一个相当于甚至优于百度搜索的搜索结果,肯定能够大量抢占百度的搜索份额。但这两个优劣完全弥补不了它的劣势:1、在微信外的全网数据方面,微信没有基础,借助搜狗的技术和数据支持是能做的,但跟百度相比较,数据量少,信息检索的算法也没法比,赶上还需要时间。我这两天找了微信搜索的产品经理,还有在百度、搜狗等几个搜索平台工作过的几位朋友探讨了这个问题,大都持这个观点;2、移动端搜索的各个产品目前还沿袭着PC搜索的体验,主要靠打字搜索。而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虽然有几家做了尝试,但搜索的体验和效果都不够好,所以这里需要产品创新,针对移动端的创新。我想,微信团队如果要重仓移动搜索,那就必须在前无古人的路上,找到一种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也还是需要时间。什么叫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我拿微信支付作为例子来说说。微信支付13年发布时,大部分的设计是参考支付宝的,但有一个功能却让所有人惊艳,那就是6位数的密码。在此之前,用户用支付宝付款,需要输入一个非常复杂的“登录密码”,然后输入一个同样非常复杂的“支付密码”,再然后还要输入银行发送的验证短信的验证码,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要选择哪一张银行卡或者支付宝余额来支付,要选择是否使用优惠券,是否使用支付宝红包,是否使用集分宝……这是极其复杂的流程,用户通常需要五六次点击才能完成支付,小白用户显然应付不了。而微信把这个流程简化为一至两步:使用默认银行卡支付,直接输入6位数字密码完成支付,如果金额大的话也只需要再输入短信验证码而已。这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学习成本。正是这个功能让支付宝团队措手不急,对整个产品设计大改特改,也才因此对微信产生了无限的畏惧,并做了很多的社交尝试。也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支付大战。3、微信并没有准备好做一个真正的浏览器,也就没有准备好去承接搜索功能。微信在设计时,对页面的跳转有一个规则: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也即是:你点开某个页面,点击它的左上角返回时,就回到上一个页面,不管你打开多少层页面,都是如此。比如,你从页面1进入页面2,再进入页面3,然后页面4。这时你想返回到页面1,你就必须点返回,回到页面3,然后再返回页面2,再然后才能看到页面1。既然如此,如果微信加上外部搜索功能,那就冲突了。我们都知道通常在PC搜索时,用户的习惯是:先打开第一个结果,发现不满意,关掉(或者不关掉),回到搜索页面,点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如果第四个里面有内容符合,则会在第四个页面里面不断再点击,再打开。如果你在这种循环打开网页的过程中,来了一条微信新消息,怎么办?如果让你打开新消息,那么搜索结果就全没了。如果不让你打开消息,坚持让你搜索完信息,导致你漏了信息怎么办?如果那些因此导致回家要跪搓板的男士们找上门来怪罪微信,怎么办?相信大家常有这种体会:在朋友圈或者公众号里面看文章,看了一半,有新消息来了,到底出不出去看,这是一件每天都在发生的烦人的事。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做了搜索必然加重。所以,这里需要微信团队把整个逻辑重新设计。这又需要时间,而且可能是很长很长的时间。这此之前,就需要实验室了。三、微信团队的第二个实验室微信团队的基因里原来就有实验室文化的,这个要从微信的历史说起。微信团队在做微信之前做的是QQ邮箱。QQ邮箱里面有一个功能叫“邮箱体验室”,用户在这里开通一些新奇的功能。QQ邮箱正是靠一次次的实验,尝试各种功能,才从一个烂到没人用的鸡肋邮箱,慢慢变成雄踞行业第一位置的七星级邮箱。而微信从创始之初,就一直在继承QQ邮箱的“遗产”,从邮箱的QQ对话功能到微信的“QQ离线消息”,从邮箱“漂流瓶”到微信“漂流瓶”,从“附件收藏”到“微信收藏”,从邮箱的“阅读空间”和“邮件订阅”到微信的公众号……同样的,微信也继承邮箱的体验室,有了“第一个实验室”,那时的名字叫“插件”。所谓插件,就是把功能选择的权限给到用户,用户觉得喜欢和需要,就“安装”插件,觉得不需要,就“卸载”插件。而开发团队届可以通过看用户安装和卸载的情况来决定插件的去留。于是,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变成不可插拔的功能了,比如朋友圈,现在已经不能卸载了;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不见了,比如微博阅读。后来,大概在13年,微信5.0发布前后,微信插件改叫“功能”,深埋在微信的设置选项里面。因为随着微信用户量的增长,用户习惯的改变,早期的那些插件功能已经被证明不需要了,但又有个别老用户在用,不好删除,就把它们的入口深埋起来。比如语音记事本、QQ离线助手、QQ邮箱提醒、群发助手。这个修改,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微信的第一个实验室时代结束了。这一轮实验,基本伴随着微信团队在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和成长。实验之后,微信也奠定了它的行业地位,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船票”。在这之后呢?2013年8月微信5.0发布,发布了游戏中心、微信收藏、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重磅功能。在此之后,微信一直就没有发布什么大功能。一年后的2014年9月,微信6.0发布,主要是小视频和微信卡包这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又不怎么成功。一直到现在,微信的版本号还停留在6.x上。是这几年微信团队不努力么?显然不是,从6.0至今,微信不但倾团队之力发布了小程序平台,还发布了近30个小版本。在这些小版本里,微信团队一直在给过往的功能做优化,做小修小补,也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搜一搜、看一看的原型:“微信全局搜索”、“朋友圈热文”就是在某个小版本中发布的功能。微信团队想默默发布,看用户反馈,然后再进一步优化。很多人讲是因为微信团队“克制”,但与其说克制,不如说“不确定”。就是微信团队还没有想清楚。想清楚显然太难了。当家难,当这8亿活跃用户的家是难上加难,难的8亿次方。事实证明,微信团队无法能过自己的尝试去做出是否做一个功能的决定。如果给这个时期的微信团队做个注解,我想到的是这几个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心怀壮志,却迟迟无法施展,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扭扭捏捏的姑娘态了。我们这几年听到太多对微信老化的评论。而作为一个前团队成员,我其实也慢慢从那种自豪和信任,变成种种的失望。所以,当微信再一次发布“实验室”,它的第二个实验室时,我想微信应该是重新找回了活力吧。大概微信团队终于发现:既然那些功能想不清楚,那就公开做实验吧,给用户一个开关,让用户去决定。如果用户们普遍喜欢,那就可以把它升级为正式功能了。这个开关,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微信一个新时代的开关,上一个时代结束了,下一个时代来临了。这是一个迟到的时代,但终究还是来了。全文完。来源:金融风投 (ID:lj066088)综合自网络&
馆藏&4339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的头条速递已经到达UC从兴趣,发现乐趣广州优视网络 (C) 2017
版权所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0号增值电信服务经营许可证:粤B2-粤ICP备号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
&&首推于&17.05.22
浏览(152)|回应(0)
  4月19日下午,腾讯微信团队突然发布公告: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4月19日17时起,苹果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被关闭。  4月20日凌晨,微信团队再次发布通知称,“紧急对19日下午上线的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个人转账进行关闭”。  苹果连夜对此作出回应,大致意思是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买”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一视同仁,没有特殊。  对此,有应用开发商认为,打赏与购买歌曲或其他虚拟商品不同:打赏是出于自愿,发生在用户消费内容之后,因此不属于销售行为,是表达欣赏的方式。  5月19日,来自《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据微信及其它公司的高管透露,苹果已经通知几个中国社交网络App,要求它们禁用赞赏功能,并认为小费相当于应用内购买,和购买游戏、音乐、视频相似,每一笔应用内购买交易苹果都会抽取30%的分成,小费也应该分成。  扩大App赞赏封杀范围 苹果打的什么牌  显然,苹果在微信之后企图扩大封杀对象。据了解,除微信之外,目前国内的新浪微博App、分答App、豆瓣App等都具备打赏功能。  有消息称,继微信之后,苹果已经通知几个中国社交网络App禁用赞赏功能。被苹果约谈的一位高管抱怨称,他公司的平台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苹果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抽成30%。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苹果不断对微信和其他国内App采取相应的封杀措施,与其在中国市场业绩不断下滑有重要关系。北京商报记者查阅过去的财报发现,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自2016财年第二财季出现首次下滑后,目前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滑,五个季度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6%、33%、30%、12%、14%。在所有的产品线中,iPhone是苹果最为依赖的业务。不过,在2016年,苹果丢掉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单品销量第一,是过去五年以来的第一次。  苹果希望利用应用商店多赚钱的意图可以理解,但向应用平台施加压力可能会导致其疏远大型中国企业,隔绝中国的iPhone用户,并引起不必要的监管关注。  在此背景下,有点急眼的苹果开始向微信下手征收“苹果税”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有人估算,《王者荣耀》在iOS平台上的月收入在6亿上下——苹果能从中分走的钱,数量则更加惊人。想法虽好,恐怕苹果自己也没想到,舆论的反应会这么强烈。整个事件中,必选其一的话,多数国人选择“弃iPhone换安卓保打赏”。  的确,换一台手机比换一个社交软件(圈子)更方便。微信最新公布的月活跃账户达9.38亿,大部分在国内,即便是3亿多的iPhone用户不用微信,也仍旧还有6亿左右的安卓手机用户。  更何况,随着小程序等越来越多的微信生态完善,国人无论是在线上社交、工作、生活,都矣然没微信不成,超一半人每天要用90分钟!新媒体工作者更甚。  目前,公众号文章阅读数量有大约一半来自 iOS 客户端,粗略推算,作者打赏收入可能会减少一半。最终他们会带着粉丝转移阵地,而这可能会加速中国用户放弃苹果转投安卓阵营。  这样看来,与微信对抗,苹果几无胜算。  有微信及其它公司的高管透露,苹果已经通知几个中国社交网络App,要求根据App Store的规定禁用赞赏功能,这些社交应用公司认为,苹果关闭打赏功能是一种强迫手段。还有两家公司负责人表示,苹果告知他们,如果拒绝改变,则该应用的升级版本将不再可供用户使用,甚至有可能被踢出应用商店。  网友“帽子”颇具挑衅意味的评论也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下架表情怎么得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