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得到某一个县农业国家财政支出数据据呢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
□ 尹恒[1] 朱虹[2]
[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中国县级决策者主要对上级负责,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率,而非居民福利最大化,导致其财政决策偏向生产性支出。基于2067个县(市)年财政经济数据的实证检验,为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生产性支出偏向严重妨碍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和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增强县级政府满足本地居民需求的激励。
  摘 要:中国县级决策者主要对上级负责,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率,而菲居民福利最大化,导致其财政决策偏向生产性支出。基于2067个县(市)年财政经济数据的实证检验,为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生产性支出偏向严重妨碍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和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增强县级政府满足本地居民需求的激励。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偏向 县级政府  作者尹恒,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朱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一、导  言  经典财政支出理论认为,若所有社会成员得自公共品的边际效用之和等于提供公共品的边际成本,公共物品的提供就达到最优水平。在均衡状态,虽然各类公共支出的份额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政府没有意图去改变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增加某类公共支出,即不会出现财政支出偏向。但是现实表明,中国似乎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①所谓财政支出偏向,是指虽然政府必须平衡各方面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但他们内在地偏向某类支出,会尽可能将财政资金配置给这类支出。生产性支出偏向,就是财政决策偏向生产性支出。  一些文献讨论了中国省级财政支出偏向问题。乔宝云等以小学义务教育为例,根据1979年至2001年的省级数据研究发现,地区间财政竞争导致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地方政府存在对资本投资的偏好,地方居民的经济福利被忽视了。②平新乔和白洁运用1999年至2002年省级数据研究发现,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结构存在差异,预算内支出主要用于教育等公共品,而预算外支出则主要用于满足当地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资金需求。③傅勇、张晏运用1994年至2004年的省级数据研究发现,政府支出结构存在“重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倾向。④  中国地方财政是否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产生这种支出偏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本文首次在县级政府层面讨论这些问题。①中国县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与省级政府存在明显的差别,②民众享受的基础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品主要是由县级政府提供的。③研究县级财政的支出偏向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中国公共财政改革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探讨地方政府目标与其支出偏向的关系。基于中国县级政府决策环境的模型表明,如果县级政府主要向上级政府负责,以经济增长率最大化为目标,他们就会尽可能将财政资源投入生产性支出项目,即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如果县级政府主要对本地居民负责,以最大化代表性居民的效用为目标,则不会存在任何财政支出偏向。在中国垂直管理体制下,县级政府主要对上级负责,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使得县级政府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率,④而不是居民的效用最大化。因此,理论假说表明,县级政府会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其次,利用县级政府可自由支配的上级转移支付的不确定性,分析不同性质的资金来源对县级财政支出影响的差异,据此验证生产性支出偏向是否存在。2067个县(市)2001年至2005年的财政经济数据为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模  型  下面运用一个简单的政治经济模型讨论县级政府的目标与其支出偏向的关系,以代表性县级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本地居民在政策变量给定的前提下,以自己的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做出消费和资本积累的决策;而政府的最优化问题,是在居民的选择和市场均衡前提下,选择可以控制的政策变量(财政支出结构),最大化经济增长率或代表性居民福利。  这表明,经济增长率7随着生产性支出的比重p单调增加。当r3+ =1,即地方政府支出完全用于生产性支出,取得最大的经济增长率。在此之前,地方政府会尽可能多地将财政收入用于9i。这正是本文定义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这样,我们得到:  命题1:如果县级政府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率,则会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表现出“生产性支出饥渴症”。现实中存在多种模型没有考虑的支出约束,这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首先考虑基本的支出需求,例如“保运转”、“保吃饭”。然而,只要有机动财力,地方政府就会尽量增加生产性支出。设想地方政府得到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额外资金。如果此时基本支出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他们会尽可能将其用在生产性支出方面。这样,可以看到县级财政“增量”收入的支出结构与“既有”收入的支出结构会存在明显差别,“增量”收人中可能会有更高的比重用在生产性项目上。  如果县级政府主要关注本地居民的福利,其目标与代表性居民的目标完全一致,情况会如何?此时县级政府的问题是,选择政府支出结构B,最大化代表性居民的终生贴现效用式(8)。可以证明,存在最优的政府支出结构0&B+&1。①于是得到:  命题2:如果县级政府以最大化本地居民的效用为目标,则不存在财政支出偏向。  这就是说,政府会尽量将公共支出结构调整到最优水平。在均衡状态,尽管各类支出的比重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政府不存在调整支出结构的激励。当然,由于模型没有考虑的种种支出约束,以及调整需要时间,现实更可能是处于向均衡收敛的过程之中,从而公共支出的结构也处于变化之中。但仍有理由相信,政府不会始终对某类支出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在调整过程中更可能的情况是,县级政府“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的支出结构不会存在明显差别。  二、经验分析思路及数据描述  现实中县级财政是否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如前所述,比较县级财政“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的用途,如果增量资金与既有资金的支出结构存在明显差别,前者更偏向于生产性支出,就能够为生产性支出偏向提供证据。本文的经验分析正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②  目前中国县级政府的收入主要包括本级财政收入和来自于上级财政的各种转移支付资金,还包括政府性基金(含土地出让收入)、社会保障缴费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等。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我们没有考虑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而主要讨论县级财政的本级收入和各项转移支付资金等预算内收入,这些收入是地方财政的主体,且相对透明,从中寻找支出偏向的证据是有代表性的、合适的。  下面考察“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概念在预算内收人中的对应物。首先是可自由支配性。①显然本级财政收入满足这一条件。根据上级政府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规定,县级财政能够自由决定用途的转移支付项目包括:税收返还,净原体制净补助(原体制补助一原体制上解),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转移支付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本文称它们为可支配转移支付。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被限定在特定的支出范围之内,县级政府必须专款专用,不能随意变更使用数额和方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增发国债转移支付等项目服务于特定的政策目标,实行专户管理,有专门用途。②这样,“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的搜索范围集中到县级政府的本级财政收入和可支配转移支付。  以是否纳入当年预算为标准来区分“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最为理想。按照中国县级财政预算习惯,一般在上年末开始按照“一上一下”程序编制下年预算。由预算单位(资金使用单位)向财政预算部门上报资金使用计划(“一上”),财政预算部门根据年度本级财政预计财力加以调整、修改,报送人民代表大会进行预算审批后,年初(1月底)下达至各预算单位执行(“一下”)。③可见,财政预算是各个资金使用部门和财政预算部门就当年预计可用财力的分配方案反复磋商的结果。对各部门来说,纳入财政预算的收入基本上是透明的,其年内的支出去向受到各部门的监督,而且还要受到一些结构性约束。④由此,比较接近“既有收入”内涵的是县级财政收入的年初预算数,相应地,我们把没有纳入当年预算的收入视作“增量收入”。然而,出版的数据是各县财政收支的执行数,我们得不到年初预算数以及未纳入当年预算的收入等细节。  我们注意到,各种转移支付制度均未规定拨付资金的具体时间,也没有明确规定其必须编入本级政府预算。不过,上级转移支付分配中存在明显的保护既得利益倾向。各利益相关方都清楚,来自上级的转移支付一般会只增不减,他们都把上年得到的可支配转移支付数额视作一个稳定的基数,是可供本年运用的稳定财力。从这种意义上看,这部分收入接近“既有收入”内涵。另外,考察期内转移支付政策变动很大,规模增加相当快,年初县级财政很难准确预测当年从上级得到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在这种意义上,当年实际得到的可支配转移支付超过上年数额的部分,对地方政府而言类似一笔意外之财,接近“增量收入”的内涵。  这样,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可以将县级财政收入分成以下几类:本级财政收入;不可自由支配转移支付,包括专项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和增发国债转移支付等;可支配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净原体制净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特产税以及降低农业税率转移支付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等。本文进一步将可支配转移支付分为两部分:“既有部分”,即可支配转移支付的上年执行数;“增量部分”,即可支配转移支付的当年执行数减去上年执行数。可支配转移支付的这两个部分对财政支出影响的差异,正是本文检验县级财政支出偏向的核心工具。本文采用如下支出决定模型:  其中,EX为各类支出,USE和SE分别为可支配转移支付的增量部分和既有部分,RE为其他财政收入(包括本级财政收入、专项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和增发国债转移支付等),X为其他控制变量。①0,和e2是经验分析关注的焦点。如果两者差别不显著,可以认为命题2更能概括现实,县级财政不存在支出偏向;如果两者有显著的差别,表明存在支出偏向。增量部分的系数.相对较大,则县级财政偏向于此类支出。  类似于式(12)的模型在公共财政领域运用广泛。Henderson最早用类似的模型讨论无条件转移支付与地方选民的收入增加对地方政府支出的影响差异,其发现后来被Okun称之为“粘蝇纸效应( flypaper effect)”。②这一效应表明,来自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会激励地方政府增加支出(总支出或某类支出),支出增加的幅度甚至于超过本级收入增加对支出的影响。③与“粘蝇纸效应”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不同收入间的“可替代性”( fungibility)。④即意在提高地方政府某类公共支出的上级转移支付或外部援助,与地方政府用于该项公共服务的自有资金间不是互补,而是相互替代的。例如,上级增拨给地方政府一元钱用于教育投入,地方政府就可能减少一元自己的教育投入。这样,上级政府或外部援助机构试图通过补助来提高某项地方公共支出,其政策效果会因“可替代性”而打折扣。  “可替代性”是否会影响本文经验战略的可行性呢?确实,除了专款专用的情形外,财政收入项目和财政支出项目间一般并不具有对应性,收人间很可能存在“可替代性”,这也正是前面讨论过的财政收入项目“可自由支配”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过,由于在年初预算时“既有部分”基本上是确定的,地方政府有了相应的支出安排,而“增量收入”的规模在当年财政预算完成后才确定。这种收入确定上的时间差异,使得模型(12)中我们关心的USE和SE这两部分间并不存在完全的“可替代性”。而且,如果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考察“既有部分”和“增量部分”与各项支出间的对应关系,是讨论USE和SE中用于各项支出具体有多少钱,“可替代性”可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困难,它导致我们无法实现研究目标。然而,我们的经验研究关注的是随着“增量收入”的增加,地方政府是否会将更多(少)的经费用于某项开支。也就是说,我们关心的是收入增加后支出是否会增加更多,而不关心增加的收入具体如何运用、增加的支出钱从何处来。具体到模型中,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式(12)中系数e1和02是否显著不同,而不是e1和ez的具体数值。“可替代性”会影响对01和02真实值估计的准确性,但并不妨碍检验e和ez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我们并不认为“可替代性”对本文的经验战略构成威胁。本文的经验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更接近于“粘蝇纸效应”文献。①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情况汇报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情况汇报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2   按照县委县政府近年关于“三农”工作和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和目标任务的要求,我县的农业财政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新时期两个中央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优化农业支出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在扶持我县农业发展,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和资金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如下:  一、认真落实“中央号文件”,全面贯彻各项扶持农业的政策。  根据“中央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我局迅速行动,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免征农业税的相关政策。  一是广泛宣传,让免税政策家喻户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利用“科技之春”交流会之机,设立农业税政策咨询点;并抽调同志参加县上组织的一号文件宣讲团,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解读财政方面的惠农政策,受到社会各届好评。  二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县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面积的测算、核实,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  三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公示的原则,对补贴农户实行张榜公示制,农户无异议后,按相关程序上报。  四是对各项资金的发放实行数据库管理,按照乡镇、村、组农户建立数据库信息资料。  五是设立专户,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专款专用,全县设立专户个。  六是严格执行政策,精心组织实施。我局成立工作组,严格按照“四签字”、“五到户”、“六不准”的工作原则和程序办事。  七是留守乡镇深入村组、督查兑付工作。县局安排全局各单位分别包抓乡镇,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协同主管的深入村组督促发放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资金的发放任务。  八是圆满是完成了万元的发放工作。①完成××年粮食直补资金万元的发放;②完成了××年良种补贴资金万元发放;③完成××年退耕还林资金万元发放任务;④完成农业税灾歉减免万元发放任务。  二、对农民落实了春播地膜玉米的补贴。  ×年上级下达我县春播地膜玉米补贴资金万元。我们按照省《××年春播地膜玉米补贴资金实施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根据各乡镇、县农税局、县农技中心核报的基础资料,我县地膜玉米面积涉及个乡镇,个村,个村民小组,户农户。地膜玉米面积亩,依据补贴标准和核定的面积将资金拨付乡镇,由乡镇财政所、农技站兑付到农民手中。××年的兑付工作圆满完成,我们也向农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财政落实支农资金及项目资金情况  ⒈支农预算执行情况  ×年,我县支农预算安排万元,占总预算的,其中:生产性支出万元。农业支出万元,林业支出万元,水利支出万元,截止××年月日,预算执行进度为万元,占支农总预算的。  支农预算的生产性支出××年比××年在农业支出中增加万元,符合市委、市政府的《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中要求要加大对支农的投入力度,“大县不低于万元,小县不低于万元的支农生产性投入”,而且必须保持每年的增幅。  ⒉争取支农专项资金情况  ×年,争取农业专项资金共计万元。其中:争取上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万元,用于土地治理项目;争取扶贫资金万元,用于扶贫重点村建设;争取林业天保资金万元;争取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专项资金万元;争取农业科技入户专项资金万元;争取营头镇镇区供水工程资金万元;争取畜牧小区建设专项资金万元;争取《眉县奶牛标准化高产技术集成示范建设》项目资金万元。拨付农业专项资金万元。  ⒊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个,总投资万元,拟争取国家投资万元,已落实个项目,到位资金万元,拨付万元。  ⒋申请科教文专项资金项目个,拟争取国家投资万元,已落实项目个,到位资金万元,拨付资金万元。  四、财政对支农重点项目的支持情况  根据宝市财办农专()号文件,我县××年实施了财政投入万元专项资金的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基地在我县常兴、马家两镇个行政村建立优质粮食基地万亩(其中:优质粮食示范方田亩,一级小麦种子田亩)。项目从基地落实、技术培训、采土化验、统一配肥、统一供种到精量半精量播种,以及田间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基地全部实行订单模式管理,陕西老牛面粉公司按市场收购价上浮收购,可为农民增收万元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  五、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后,我县农民减负情况  按照中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我县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从××年月起,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下,紧紧围绕“三个取消(即取消乡统筹;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一个逐步取消(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两个调整(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一项改革(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的主要工作任务,坚持“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选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精心组织实施,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持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近三年来,通过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负担逐年得到了减轻。  税改前,我县每年农民负担总额为万元。××年,按照中、省、市文件精神,我县停止征收乡统筹,村提留及屠宰税,全县每年向农民少收各种税费万元。  ×年,我县全部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并实行农业税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全县又向农民减收农业税万元。  ×年,我县全面免征农业税后,全县农民实现了零负担。  在基本实现了农村税费改革第一阶段的预期目标后,我县又通过落实粮食直补及良种补贴等惠民政策,增加了全县农民的收入。  ×年,省、市确定我县粮食直补资金万元,我县核定应补面积万亩。按照每亩元补贴标准,共向种粮农民发放粮补资金万元。农民人均受益元,户均增收元。  ×年,我县核定粮食种植面积万亩,继续按每亩元的补贴标准,共向种粮农民发放粮补资金万元,同时向农民发放良种补贴万元,两项共计向农民发放补贴万元,农民人均受益元,户均增收元。  以上,是我们在农民减负方面所作的工作,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对我县财政影响也较大。一方面,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村提留及屠宰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收入得到增加,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对我县财政收入总量影响较大。实施税改后,为了保证地方财力不受影响,上级财政对地方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我县财力变化不大,但是,税改前我县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万元,而到××年,全县财政收入总量仅为万元,下降余万元,使县财政的自给率明显降低。  总之,在目前形势下,财政工作和“三农”工作密不可分,我们要把农业增产,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挂在心间,为“三农”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认真解决好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让公共财政惠及千家万户。  ×年月日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2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甘泉县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延安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甘泉县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甘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甘泉县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 &(日在甘泉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甘泉县财政局局长 苗志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就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市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第二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切实加强财税收入征管,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扎实推进财税改革,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财政预算收支运行基本平稳,促进了全县社会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3625万元,占年度预算33787万元的69.9%,较上年45948万元,减收22323万元,下降48.6%。其中:上划中、省、市收入完成6819万元,占年度预算9417万元的72.4%,较上年16932万元,减收10113万元,下降59.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806万元,占年度预算24370万元的69%,较上年29016万元,减收12210万元,下降42.1%。根据上述地方收入,加返还性收入3494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801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6511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8736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86万元;结算补助收入8390万元;专项转移补助收入55567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106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500万元;公开发行置换一般债券120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债券8501万元(该资金通过省市融资平台系统直接下达县移民办);上年结余结转及稳定调节基金2016万元;2016年财政总收入为135914万元。财政支出105458万元,上解支出714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851万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350万元,置换债券还本支出120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债券支出8501万元),安排稳定调节基金2275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186万元,做到了当年收支平衡。
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1、税收收入完成5752万元,占年度预算9755万元的59%,较上年决算12749万元,减收6997万元,下降54.9%;
2、非税收入完成11054万元,占年度预算14615万元的75.6%,较上年决算16267万元,减收5213万元,下降32%。
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873万元,较上年14294万元,减支421万元,减幅2.9%;
2、公共安全支出6215万元,较上年5484万元,增支731万元,增幅13.3%;
3、教育支出19598万元,较上年18402万元,增支1196万元,增幅6.5%;
4、科学技术支出1005万元,较上年1033万元,减支28万元,减幅2.7%;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82万元,较上年1695万元,减支313万元,减幅18.5%;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94万元,较上年8407万元,增支187万元,增幅2.2% ;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289万元,较上年8683万元,减支2394万元,减幅27.6%(本年市级专款减少);
8、节能环保支出4522万元,较上年5917万元,减支1395万元,减幅23.6%(本年市级专款减少);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760万元,较上年1648万元,增支3112万元,增幅188.8%(本年市级专款增加);
10、农林水事务支出19290万元,较上年18847万元,增支443万元,增幅2.4%;
11、交通运输支出1485万元,较上年1315万元,增支170万元,增幅12.9%;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15万元,较上年390万元,减支75万元,减幅19.2%;
13、商业流通事务支出905万元,较上年37万元,增支868万元,增幅2345.9%(本年市级专款增加);
14、国土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610万元,较上年685万元,减支75万元,减幅10.9%;
1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74万元,较上年266万元,增支108万元,增幅40.6%;
16、住房保障支出14969万元,较上年12990万元,增支1979万元,增幅15.2%;
17、金融监管事务支出2万元,较上年1万元,增支1万元,增幅100%;
18、援助其他地区事务支出11万元,较上年23万元,减支12万元,减幅52.2%。
19、债务付息支出914万元,较上年16万元,增支898万元,增幅5612.5%;
20、其他支出345万元,较上年增支345万元。
(二)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79万元(其中: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完成99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880万元),加上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9053万元,上年结余595万元,2016年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完成10627万元。
2016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0521万元(其中: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88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44万元,上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支出9497万元),年终结余106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调入公共财政预算。
二、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征管,财政收入做到应收尽收
2016年,我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原油产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白酒、豆类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缓慢,经济转型发展步伐艰难,县财政正常运转困难重重。面对严峻局面,全县财税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抓征管、挖潜力,全力以赴保收入。一是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多次召开财税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收入征管工作的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不断夯实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了财税库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实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统筹协调,挖潜增收。及时掌握税源变动情况,完善税收征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等重点税种的监管。深入挖掘税源潜力,及时跟进征管措施,实现了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的稳定增长。三是强化稽查,管控税源。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主要税种实施纳税评估和税收大检查,严厉打击各种偷逃税行为,做到管查并举,以评促管,以查促收。四是健全机制,注重非税。坚持以票管费的原则,不断完善非税收入征管办法,大力推广应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有效杜绝了截留、坐支等现象发生。积极应对国有资产收益征缴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加大争取协调力度,全年共收缴8725万元,虽然清缴至5月底,但依然是地方财政收入中最大的主体收入。
(二)普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
始终坚持“保吃饭、保稳定”的支出管理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守住底线,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突出重点,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严控行政支出。继续压缩“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其中公务接待费和公务车辆运行及维护费分别降低10%左右,不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加大“三农”投入。全力支持“三农”发展,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全年“三农”支出15115万元,促进了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顺利开展。三是严格债券管理。争取债券资金13500万元,将一般债券收支和还本付息支出纳入公共预算管理,严格落实省市相关政府债券使用规定,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四是加快支出进度。不断简化财政资金审批手续,加快部门单位预算批复和转移支付资金下达进度,减少项目资金在财政部门的滞留时间,尽快形成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五是保证民生支出。坚持公共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工程倾斜,把更多的财力用于解决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全年民生支出8460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2%。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95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1196万元,增长6.5%。切实推进社会保障工作,促进保障房、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开发等项目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积极筹措资金兑现了基本工资制度改革、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工作补贴、公务车辆改革补贴等资金,个人待遇支出得到充分保证。
(三)改革创新,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一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全面推行“零基”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统筹安排,有保有压,建立绩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认真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三是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国库集中支付各项制度,扩大了国库集中支付覆盖范围,切实提高公务卡使用率,规范部门单位财务支出行为。四是认真推行预决算公开。全面实施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主动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五是推进惠民补贴“一卡通”发放程序改革。建立财银数据交换平台,完善了惠民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办法,补贴项目由40项增加到 45项,全年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8098万元,切实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广大老百姓身上。六是扎实推进税收和非税收入改革。全面推进“营改增”改革工作,做好资源税改革的实施工作,清理了地方制定的财税优惠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取消了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四)加强监督,财政运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开展了《会计法》执法检查、会计监督检查、涉农资金专项整治、非税收入检查等专项检查活动,及时纠正了部分单位财务支出不规范行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得到了明显规范。二是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全年开展绩效评价项目29个,涉及金额3150万元,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执行“管理、采购、结算”三分离,全年完成政府集中采购90次,采购资金4052万元,节约资金331万元,节约率为7.55%。四是提升会计集中核算水平。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廉政规定,不断规范报账程序,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五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完成财政投资预算评审项目135个,送审总金额83310万元,审定总金额67474万元,核减15836万元,审减率达19.01%。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资产评估、产权转让等工作有序推进。
在回顾和总结2016年财政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源结构单一性问题突显。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石油及涉油产业,县域内其他产业规模小、发展慢、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尚未形成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我县财政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培植和发展后续财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支出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受原油生产量价齐跌的影响,财政既有完不成收入任务的艰难,又面临保增长保民生支出的刚性约束。目前重点开展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工资制度改革、职务职级并行、乡镇工作补贴等多项改革,加之扶贫、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其他保运转、保民生配套等方面的硬性支出,财政支出压力十分巨大。三是化解政府债务压力增大。近年来,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需要切实加强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增强部门单位偿还债务的责任意识,鼓励政府债务单位利用自身财力优势偿还政府存量债务,有效缓解财政偿债压力。四是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始终不得放松。要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统筹规划,注重效益,杜绝重复建设、效益低下、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财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收入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支出压力十分巨大,我们决心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积极探索,迎难而上,扎实推进财政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大争资金跑项目工作力度,积极争取中、省、市转移支付倾斜政策,狠抓财政收入,严控预算支出,力争早日渡过难关。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延安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网站标识码 &&&&陕ICP备号&&&&
联系电话:&&&&地址: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4号楼1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年农业财政支出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