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GDP超过台湾综艺震惊大陆发达就代表广东经济比台湾综艺震惊大陆发达发达了吗

中国最发达的省是台湾还是广东?_百度知道
中国最发达的省是台湾还是广东?
我有更好的答案
78亿元人民币,在国内只能排第五。
采纳率:84%
来自团队:
台湾。不过现在已经不行了,没后劲了
是广东!!
别把台湾纳进来 看了恶心谁稀罕那破地方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台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台媒评深圳人均GDP超台湾:一个深圳打败整个台湾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郝艺
  深圳:超越台湾?
  “当深圳抢进硅谷,争取第三波制造革命的商机时,台湾却毫无招架之力,我们会和深圳愈拉愈远吗?”来自台湾媒体的此番言论,刷新着我们对深圳和台湾经济发展程度的已有认知,报道中对两地人均GDP的比较,以及“一个深圳打败整个台湾”的说法更是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改革开放至今,深圳的腾飞毋庸置疑,然而,用“无招架之力”来形容台湾,也不是那么贴切。对于深圳和台湾这两个经济发展模式颇为相似的地方,到底该如何概括二者的超越关系?超越背后又该作何思考?
  了不起的深圳速度
  今年4月份,深圳市统计局局长殷勇在深圳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通报会上这样表述:“2013年深圳人均GDP为22113美元,超过台湾地区,逼近韩国。”
  不仅如此,“2013年是特区改革发展进程中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达2.2万美元,从此与&亚洲四小龙&并肩前行。”今年年初,《关于深圳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下称《执行情况》)的报告更是满怀深情地向世人展示了不起的深圳速度。
  如果一个地区或城市的GDP总值侧重衡量该地的经济总体发展状况,那么人均GDP则更为客观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圳的人均GDP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作为被比较对象,台湾的该项数据确实不太养眼。
  据《台湾财讯》报道,台湾人均GDP在2011年首次冲破2万元大关,在“亚洲四小龙”中最后一个晋级2万美元榜单,但此后台湾的人均GDP一直原地踏步,而且没有迈进的迹象。
  从发展速度上看,早在2000年,深圳的人均GDP只有5000多美元,约为台湾的1/3,10多年后,深圳以2.2万美元的人均GDP数值超过了台湾的2.1万美元。而且深圳常住人口不超过1000多万人,约为台湾的一半,深圳土地面积也不过2000多平方公里,约台湾平原面积的1/4不到。可见,深圳速度已然超越了台湾速度。
  深圳华丽表演的背后,是城市产业良性发展的支撑。据深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深圳二三产业比例为44∶56,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14.3%的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速6.3个百分点。
  再看台湾,近日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发布(WEF)“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称,在全球144个受评国家中,台湾排名第14,较2013年退步2名,原因在于评比项目中的“商品市场效率”、“创新”与“企业成熟度”名次下滑所致。
  相似的“双城”
  尽管深圳后于台湾发展起来,但稍加比较便可发现,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
  “从自然条件来看,深圳和台湾都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台湾即时政治研究学科创始人张荣闽看来,这是二者最大的共同点。
  从自然资源来看,矿产种类不多,储量不大,除了石料、地下热水和矿泉水外,大多无工业开采价值,是深圳矿产资源的特点;台湾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相比,种类单一,储量不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约有110余种,具备实际开发价值的不过20多种。
  由此决定了二者都需要依靠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加工类产业,张荣闽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这也正是深圳和台湾起步后几十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用“制造重镇”来形容这两个地方,再合适不过了。
  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的占比情况,集中反映出制造业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深圳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基本维持在40%-60%的区间;而台湾的这一数据,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间,呈现波动中小幅上升,之后从90年代的40%多逐渐降至现在的30%左右。
  制造业是台湾经济的主体,其生产净值一直占据整个生产净值的65%以上,20世纪90年代末更占到90%以上。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轻工加工工业,到90年代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基本上建立了以委托加工形态为主体、以信息电子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深圳的发展最早始于特区的建立,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从接收港澳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到向全世界大量引进外资的发展路径,加工型制造业在短期内获得了较高的工业总量并吸引大量就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深圳的发展需求。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企业数目等方面考察,制造业都占据了深圳工业的绝大多数。
  毫无疑问,制造业重镇的身份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扛起了两地产业发展的大旗。截至2013年11月底,深圳市中小企业数量已达60万家,并形成了通信设备、黄金珠宝、物流、家具等区域化的产业聚集;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最新发布的中小企业白皮书显示,2013年台湾中小企业家数超过133万,中小企业家数占整体产业的97.64%,创历年新高。
  此外,同为“移民社会”给深圳和台湾增添了不少相似的人文情怀,“背井离乡”、单根独立、敢闯敢拼、适应性强,是两地创业者的共同标志,正是这些标志培养出了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必备素质。
  “双城”相较
  既然是自然资源、发展路径、产业主体等高度重合的双城,相比之下最近十年的台湾为什么颓势渐显?
  首先需要了解,台湾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对台湾来说格外重要。数据显示,1980年,台湾经济发展对外贸依存度高达95.6%,近年来依存度虽有下降,但仍高达八成以上。这就造成台湾经济发展受制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局面。
  张荣闽认为,台湾一直向往经济国际化,但由于特殊身份的限制,一直没有办法更好地走向世界,和深圳相比,这是台湾的劣势。
  抛开国际因素,台湾经济即使在岛内也并没有获得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张荣闽指出,李登辉执政的后两年以及陈水扁执政的8年,即从1998年至2008年,台湾经济停滞发展了10多年,而这段时间的深圳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岛内社会纷争不断,各方力量轮番登场,各种集会、游行示威不断,影响了正常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
  除了社会商业环境等因素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台湾经济能维持适度增长,新市场开拓、贸易创造效果大于技术创造效果。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台湾的科技基础薄弱,近年来虽然产业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但关键技术仍然对外依赖性较高,整体工业技术并无突破性发展,工业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例如,台湾集成电路芯片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其电路设计这一关键技术仍主要依靠发达国家。
  相比之下,深圳即不存在特殊因素的客观阻碍,又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扈志亮将深圳“超车”台湾归因于改革开放的利好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王博士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道,深圳之所以能“超车”台湾,主要源于良好的扶持政策,以及毗邻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缘条件,使深圳通过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形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黎友焕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深圳在产业升级方面努力用创新优势替代正在失去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简单地用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深圳经济质量提升,得益于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转型升级。他指出,大批战略性新兴龙头企业汇集深圳,吸引上下游企业在深圳聚集,华大基因、腾讯、宇龙通信等领军企业发展强劲,同时,众多高端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产业后劲持续增强。
  黎友焕还表示,深圳已经超车台湾的事实给了我国经济发展很大启示,首先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经济发展交给市场主导,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政府只需进行有效地监管。
  并不是所有的业内专家都认为深圳和台湾具有可比性,在张荣闽看来,这种将深圳和台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做比较的探讨并没有什么意义。
  张荣闽认为,首先需要搞清楚两地的发展阶段,台湾的高速发展集中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多年,之后基本没有太大发展;深圳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比台湾晚了20多年,但深圳改革开放至今,同样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就是说,深圳的起步时间相对滞后,但目前二者处于同一发展阶段。
  尽管有很大的相似度,又处在同一发展阶段,但是过于注重人均GDP的比较没有意义,张荣闽强调,比起简单的经济发展数据的攀比,更应该从二者的共同点出发,着眼于未来的产业发展布局。
  “由于都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应该向非物质型的服务产业发力,是二者的共同方向。”张荣闽明确指出。他举例,对台湾而言,生物科技产业和观光旅游产业就是两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生物科技产业对物质消耗较少,是低投入的高技术产业。在台湾,新兴产业更替频繁、资金筹集相对容易、企业主创业积极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优势,而且目前该产业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足以担当台湾新的高科技产业。
  旅游产业往往不是单一产业,而是涵盖了包括交通业、景点经营、餐饮服务业、旅行社和旅馆服务业等在内的产业群。旅游观光的发展,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台湾的国际形象,更能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尤其是“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是对台湾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和整体规划。
  深圳方向
  “深圳该走向哪里”,曾一度成为业界的讨论热点。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提出了“腾笼换鸟”政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张荣闽明确了非物质型产业发展方向。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深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了。王博士表示,至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经产业升级改造,第三产业开始占据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并且在未来一直会是深圳的主导产业。
  “深圳第三产业投资比重2010年首次超过50%,之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现在占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以上就不足为奇了。”深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工业化进程标准来衡量,深圳已经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不仅投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产生的附加值总量也在不断增加。
  据深圳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双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超过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五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结构优化创造&三个历史新高&: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6%,服务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这是《执行情况》对2013年深圳发展成就的表述,这一表述既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深圳的产业转型,更是对这一转型方向的极大肯定。
  黎友焕指出,一批新的产业待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地处光明新区的国际平板显示园区,目前聚集数十家规模以上企业,华星光电、旭硝子、日东电工、等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垂直产业链,将推动深圳产业实现高端化、集群化。深圳产业发展核心增长级正在形成,园区经济聚核增长效应将逐步显现。
  加快发展金融业同样是深圳第三产业发展的下一步棋,《执行情况》明确,深圳抓住国家深化金融改革机遇,落实好《关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并明确了“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4%左右,引进金融机构20家以上”的目标。
  张荣闽和王博士对这一做法予以充分肯定,深圳拥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基于深交所等因素,深圳可以吸引很多金融机构,而且未来将不单单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更重要的是服务实体经济,此外,这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可小觑。
  回首深圳的发展轨迹,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香港,这一因素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继续助力深圳前行,而关键在于,深圳如何用好这个因素。
  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内地,离不开内地最基本的就是离不开深圳,但是我认为这个关系可以做到更好,张荣闽表示。
  在王博士看来,深圳和香港无论从人员结构、优势产业、经济基础、发展阶段来看,都有雷同,更多是互补,基于这种情况,两地更多是经济交流合作,适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地发展方式,不应采取有我无你、有你无我的零和博弈模式。
  王博士进一步表示,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来看,香港地区很多发展成熟的产业可以往深圳转移,这些产业恰好是深圳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所急需的产业类型,逐渐体现出“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发展规律,这个“新鸟”便来自香港。
  深圳,正在告别汗水式增长,寻求创新式增长,“这是特区的使命,也是深圳的价值”。
  深圳之所以能“超车”台湾,一方面源于良好的扶持政策,以及毗邻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缘条件,这使深圳通过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形式,较好地发展了加工贸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深圳在产业升级方面更倾向于用创新优势替代正在失去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简单地用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深圳经济的质量在提升,产业后劲也在持续增强。
  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来看,香港地区很多发展成熟的产业可以往深圳转移,这些产业恰好是深圳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所急需的产业类型,深圳将逐渐体现出“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发展规律,这个“新鸟”便来自香港。
(责任编辑:杨明)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广东GDP今年可望超过台湾不等于广东人比台湾人幸福
广东GDP今年可望超过台湾不等于广东比台湾人幸福
08:02:57 来源: 奥一网(深圳) 网友评论 195 条 进入广东论坛
  核心提示:昨日上午,2007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在广州开幕。黄华华说,今年1月-10月,广东的经济增长14.7%,到年底GDP估计能达到3900亿美元,超过台湾。
奥一网11月16日报道 “今年1月-10月,广东的经济增长14.7%,到年底GDP估计能达到3900亿美元,超过台湾。”昨日上午,2007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在广州开幕。下午,省长黄华华和各位顾问、观察员一起举行记者招待会。当香港媒体请黄华华预测广东经济总量何时超台湾时,黄华华说,广东经济总量完全有可能在年底超过台湾。
黄华华分析说,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开放29年来年均增长13.7%,近15年是14.4%.这些都超过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期的增长速度。1998年广东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新加坡,2003年广东经济总量超过了香港。(摘录部分)
来源网易广东新闻
都说GDP年年在增涨,广东省长黄华华同志说,广东的GDP马上就可能超过台湾了。台湾护照可以免签证去很多国家。台湾没有禁止摩托车,没有禁止电单车。
广州摩托车禁止了,电单车也禁止了。广东一些城市摩托车不给上牌了,有关系出“价钱”照样可以上的到,但不是广州、深圳、东莞。
深圳、东莞摩托车也禁止了。房子快成天文数字,生大病很多人会等死,孩子上学外来工要借读费。很多人房子买不起租不起!重庆超市为了抢购价格便宜点的油,付出了几条人命。也许是他们的命贱吧!省长、市长、厅长、局长、科长家里人应该不会去抢购便宜油。因为他们家里油应该吃不完。广东省前两年在梅州煤矿死亡了100多人啊!不过也没有什么,那些都是农民嘛!农民穷农民贱,农民死了陪几个钱。
省政府门口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因为土地等问题而上访的群众。有些上访确实是真的,而且情况比较严重。那些下面来的农民上次省城广州不容易,上访的钱都是大家一人一点凑的。上访很久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知道省长能否看见自己家门口的这些上访农民。庄严的国徽下有人在那里偷泣无语。
深圳宝安区很多地方都要交纳保护费,工厂废品收购已经被黑社会控制。不知道这些黑势力的背后是否有政府人员在背后。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03|回复: 6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141 小时荣誉75 星注册时间积分6707帖子主题精华1UID2472176
精华144 积分6707
2016年各省GDP排名:江苏苦追广东七年差距拉大 台湾仍居第六分享到:
[url=][/url] [url=]A[/url] [url=]A+[/url]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2016年各省GDP
【观察者网综合】截至1月26日,大陆各省市区在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局报告中陆续公布了2016年的地区经济数据,综合媒体梳理数据发现,在目前已公布2016年GDP的省份中,GDP排名次序相比去年变化不大,增速排名则变化较大。其中,地区GDP总量前六名仍然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与2015年相同。其中江苏苦追了广东7年后,2016年经济总量的差距又被拉大了。第七名则有所改变,2015年GDP排名第八的湖北超越了河北,排到了第七。另据观察者网查询,我国台湾地区去年的GDP增长率为1.4%,总量折合人民币约为37329.1亿元,加入全国榜单排名第六,在河南省和四川省之间。2015年,河南省GDP首次超过台湾。目前,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四省“晚交卷”,尚未发布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辽宁省尚未发布2016年GDP增速。江苏山东GDP差距扩大1900多亿元在2016年的省级地区生产总值榜上,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省,仍旧占据前六名的位置,次序不变。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经济总量超过7.9万亿元。广东、江苏之间的差距变化不大,而江苏、山东之间的差距则扩大了1900多亿元。按照目前的态势,各省份的经济总量已经形成了几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粤苏鲁三强,广东和江苏都处于7万亿~8万亿元之间,山东为6.7万亿元。虽然山东十多年前的GDP总量曾超过江苏居第二,但近年来与粤苏两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2016年与广东的差距达到了1.2万亿元,与江苏也相差了近万亿元。江苏苦追广东七年未果多年来,经济第二大省江苏多年来与第一大省广东的差距不断缩小,甚至有赶超之势,但2016年两者的差距又重新拉开了。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GDP达到7.95万亿元,增长7.5%,GDP总量连续第28年占据榜首;江苏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GDP在2015年迈上7万亿元台阶后继续增长7.8%,达到7.61万亿元。两个经济大省之间的GDP总量相差0.34万亿元。媒体查阅历史数据发现,广东2008年的GDP领先江苏0.58万亿元,其后7年的差距逐年缩小,分别约为0.5万亿元、0.46万亿元、0.41万亿元、0.31万亿元、0.3万亿元、0.27万亿元、0.27万亿元。江苏苦追广东七年未果因此,在江苏连续7年逐渐追近广东后,2016年广东对江苏的领先优势又重新扩大。江苏追赶步伐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外贸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广东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冲击最大,转型升级也开展得最早,目前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外贸出口增长受阻的情况下,借助电商的快速发展,广东工业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内销占比进一步提升。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内销比重进一步提升到75.6%,同比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其次,经过多年追赶后的江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一些重要指标的增速已经放缓。数据显示,去年江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比广东低了2.5个百分点。两者绝对值重新拉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2016年广东的平均价格水平比较高,以现价计算的绝对值也就比较高,若扣除价格因素,广东的实际增速仍低于江苏。此外,广东的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明显低于江苏。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分析,虽然当前广东经济总体保持稳定,但也面临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房地产,行业和地区分化加剧,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差异加大。事实上,相比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广东的区域发展最不均衡,粤东西北与珠三角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且这种差距有拉大的态势。珠三角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率先转型、率先调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而粤东西北地区受传统发展模式影响,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湖北GDP总量超越河北大陆已经发布GDP的27个省市区中,只有4个省份的排名发生了变动。在2015年,河北与湖北分别列在第7名、第8名,广西与江西分别列在第17名、第18名,生产总值相差不过百亿,在2016年则互相调换了位置。湖北2015年超越辽宁上升至第八后,2016年再接再厉,一举超越了人口大省河北,上升至全国第七,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水平,逆势赶超的竞进态势日趋明显。实际上,若按目前的态势,2017年湖北的邻省湖南也极有可能超过河北。GDP超过3万亿省份升至9个2016年大陆地区GDP超过3万亿的省份目前已经增加到9个,湖北、河北、湖南3省的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在2015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省的GPD在3万亿元以上。下一个超过3万亿的省份很可能是福建。尽管目前辽宁的具体数据尚未揭晓,但根据福建官方25日发布的消息,福建2016年的经济总量已确定上升至全国第十。改革开放之初,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二十多名,经济基础薄弱,是沿海地区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如今能挤入全国前十,殊为不易。21省2016年经济增速相对放缓
从经济增长的速度来看,21个省市区的GDP增速在2016年放缓,其中甘肃降幅最大,达到1.2个百分点,降为7.6%。生产总值排名前三,基数较大的广东、江苏、山东,2016年的GDP增速都放慢了至少0.5个百分点。只有6个省市区的GDP增速出现上升。西藏在2015年、2016年的GDP增速都位于全国第一,并从10%上升到了11.5%,但经济总量仍旧排名最末。重庆市在2015年、2016年的GDP增速都位于第二,增速也从10%上升到了10.7%。总体上看,南方省份的经济年报更为亮眼,名义增速超过9%的省份均来自南方。比如同为直辖市,重庆的名义增速接近12%,比天津高出3.6个百分点。从经济总量上看,目前重庆的GDP总量已经逐步逼近天津。
东北GDP增速回暖GDP增速增靠后的山西与黑龙江,GDP增速都在回升。山西省从3.1%上升到4.5%,上升1.4个百分点,增幅目前位于全国第二,黑龙江省的增速,也从5.7%回升到6.1%。到目前为止,只有这两个省份没有跑赢全国6.7%的GDP增速。2015年增速排名倒数第四的吉林省,增速也从6.3%提到6.9%,提高了0.6个百分点。但在总量上,辽宁在2015年被湖北、湖南超过之后,2016年又被福建超越了。改革开放之初,辽宁的GDP总量高居全国第三,如今却将退出全国前十。台湾去年实现“保1”台统计部门25日公布,去年经济增长率为1.4%,其中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达2.58%,虽好于原预测,但成长的速度及强度仍显不足。台“行政院主计总处”表示,1.4%比预测增加0.05个百分点,“成功保1”,与2015年全年0.72%的增长率相比“倍增”。观察者网从台“行政院主计总处”查询到,去年台湾的名义GDP为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37329.1亿元该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2016年第四季度高于此前预测,主要是因为消费、投资及进出口情况都好于预期。不过民间消费虽好于预期,但年增长率仅1.27%,并没有好于往年,主要原因是民众薪资增长未跟上物价涨幅,抑制了民众消费意愿。外需方面,台湾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复苏步调趋稳,半导体需求强劲扩张,国际农工原料价格相继止跌回升,加上基期偏低影响,台湾第四季度按美元计价商品出口扩增11.73%;内需的投资部分,去年第四季度半导体业积极扩充投资,加上台湾航空业者扩充机队,以美元计价的基本设备进口增长30.4%,带动挹注投资动能。对于今年经济走向,台湾经济研究院当天发布预测报告,上修今年台湾经济增长可达1.78%。报告指出,就趋势而言,今年上半年的景气表现会较好。台经院指出,今年全球经济成长将优于2016年,这将给以出口为主轴的台湾经济带来效益。台湾是小型开放经济体,会跟着国际潮流走。南北名义GDP之差各地统计部门目前发布的均为GDP实际增速,是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速,而名义增速则包含了价格的变动。价格变动是无处不在的,不光关系到各地GDP总量的大小,也与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息息相关,用名义增速来观察各地的经济表现更为直观。比较各省份的实际增速与名义增速,我们不难发现,南方省份的名义增速大多高于实际增速,而北方的很多省份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例如,山东的名义增速比实际增速低了1.3个百分点;陕西名义增速比实际增速低了2个多百分点;内蒙古名义增速比实际增速低了4个百分点。反观南方省份,无论是福建、广东、上海,还是浙江、湖北、重庆等地,名义增速都明显高于实际增速。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背景是,不少北方省份的产业结构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在过去几年能源价格下行的情况下,这些省份自然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尤其是资源产品需求旺盛的时候,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的地方日子比较风光,但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不可持续。由于产业结构不同,北方很多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要比南方沿海发达地区低很多,这也影响到了经济的各个方面。相比之下,南方省份的产业结构更为丰富,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因此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小。尤其是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处于产业的下游,轻工制造业以及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产业发达,这些地区的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因此名义增速就明显高于实际增速。观察者网综合澎湃新闻、第一财经日报、新华社、台湾“中央社”等报道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荣誉0 星注册时间积分100帖子主题精华0UID2473673
初出江湖,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精华120 积分100
唯gdp论,是造成pm2.5爆表的重要原因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429 小时荣誉210 星注册时间积分8472帖子主题精华6UID2459749
精华58 积分8472
除了吉林、陕西触底反弹,西藏情况特殊先不考虑外,GDP加速成长的只有黄奇帆的重庆,低房价真的是生产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429 小时荣誉210 星注册时间积分8472帖子主题精华6UID2459749
精华58 积分8472
ccav2 发表于
唯gdp论,是造成pm2.5爆表的重要原因
雾霾还是有影响的,河北被湖北超过就是体现,河北这两年关闭了不少产能,剩下的也经常在雾霾时被勒令停工,这肯定影响GDP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892 小时荣誉90 星注册时间积分18668帖子主题精华9UID2401570
精华171 积分18668
深圳太厉害,上海也不敌。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88 小时荣誉60 星注册时间积分2508帖子主题精华0UID2475160
钻石长老, 积分 25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2 积分
精华0 积分2508
ccav2 发表于
唯gdp论,是造成pm2.5爆表的重要原因
江苏雾霾比广东严重吧?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248 小时荣誉22 星注册时间积分6225帖子主题精华0UID2281494
精华0 积分6225
深圳太厉害,上海也不敌。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人发现大陆很发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