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提示支付账号开启微信支付进入保护模式式,不能转账、发红包、提现,可是他妈的居然可以收红包,那我里面的钱怎么办

支付新规后,微信红包不能再任性发了
(原标题:支付新规后,微信红包不能再任性发了)
“元旦那天,我一醒来,就被微信红包刷屏了,每个微信群都在狂发红包。现在好像只要逢年过节,不管大人小孩,都在玩微信红包。”家住北干街道的大四学生小周这样说道。
而近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终于正式出台,这意味着,从日起,微信红包有诸多限制,不能再任性地随意发了。
微信红包过千元需认证
《办法》中对于限额的规定对于小额微信红包用户而言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收取红包不受限制,即便在微信用户在未进行实名认证时,仍可正常收红包。若需对外发放红包,则要进行身份核实:没有绑定银行卡的微信用户可通过微信零钱包收发红包,但累计发红包的金额不能超过1000元。如果发红包金额已经超过1000元,还想再发就得追加身份认证,成为Ⅱ类或Ⅲ类账户。
2016年,微信红包要怎么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例子了解一二:
1.学生a想发送800元的红包,只需开通I类账户,通过一种渠道进行身份核验,比如提供身份证信息或绑定本人同名银行卡,充值到微信钱包,即可发放红包。
2.白领b想发放元的红包,需将I类账户升级为实名认证级别更高的II、III类账户,同时采取多因素交易验证方式,充值到微信钱包,发放红包。
3.老板c想发放元的红包,不仅需将i类账户升级为ii、iii类账户,选择综合评级高、实名制落实情况好的平台,单日账户余额交易限额可达10000元。
4、土豪d想发放10000元以上的红包,若钱包余额的支付限额仍不能满足土豪们“红包战”的需求,不够部分还可以通过网关或快捷支付方式发放红包。(以上所有限额都仅限于微信钱包零钱支付形式,通过快捷支付方式从银行卡直接发放的,不受影响。)
什么是I类、II类、III类账户
《新版网络支付办法》提出了支付账户将采取实名管理制度,并采取支付账户分类的监管方法,按照用户的身份核验方式不同,将用户的支付账户分成三类。
I类账户是限额最低的账户,只通过一个渠道验证身份,也没有绑定银行卡。
II类账户身份认证的办法是自主或委托合作机构以面对面验证,或者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三个外部渠道,如身份证、手机、银行卡,或者不同银行的三张银行卡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此类账户发红包年累计允许在10万元内,单笔单日初步限制在5000元内。
而III类账户身份验证手续比较繁琐,需要通过面对面身份验证,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五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才能开通,如公安、社保、民政、住建、交通、工商、教育、财税等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政券公司、征信机构、移动运营商、铁路公司、航空公司、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等单位,都运营着能够验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的数据库或系统。这类账户开通后的好处是使用的限制是最小的。
实名认证,让网络支付更加安全
微信红包以及其他网络支付方式兴起后,方便人们消费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几年来,与微信红包有关的诈骗案与赌博案更是层出不穷,如“骗子化身美女主播,借扶贫索要微信钱包百万元”、“欲修复发红包功能,汇款有去无回”、“网恋女友借钱,小伙发红包被骗”……
萧山城厢街道的陆先生就深陷在微信红包赌博群中,挥霍掉了整整一年的积蓄。陆先生告诉笔者,他的微信群中有不少人以微信红包赌博作为乐趣,过去一年里,他收到的微信红包数额就有57万元之多,而他发出的红包数额就更加惊人了,把自己一整年的收入都搭了进去。冷静下来的陆先生渐渐意识到,这几个抢红包的群很可能就是一个网络赌博群,准备向萧山警方报警。
区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一办法施行后,用户不能再随意发放金额过多的红包,降低了被骗巨款的可能性,同时,骗子收到红包后想要提现到银行卡中,也必须多渠道实名验证,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公安机关破获微信红包诈骗案件。而赌博和行贿等不法行为同样能被有效地控制,至少在金额和身份认证上就受到了限制。虽然用户在使用网络支付时验证手续繁杂,但仍是利大于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版网络支付办法》于日起才开始实施,现阶段微信红包的支付规定还是不变的,春节期间发微信红包也不会受影响。对于市民来说,现阶段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微信红包骗局,以及杜绝其他不正当使用微信红包的行为。 何子君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微信红包存在风控缺失 用户毫不知情注册财付通
作者:安卓
  [“匿名收款与付款,如果发生洗钱、恐怖融资,微信支付将无法按照要求做到交易可追踪、可还原、可回溯。另外,如果匿名用户存在交易纠纷、欺诈等情况,微信支付也将难以协助解决纠纷。”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点上,微信支付存在风控缺失]
  先来一个假设:你刚刚开通了微信,加了数十个朋友,恰逢过节,为了庆祝你的微信首秀,朋友们纷纷定向红包,然后你又被拉入数个群,在群内,你也欢乐地加入抢红包的队伍,1元、2元、5元……红包入账到哪里呢,微信会提示你红包进入了“我-我的钱包-钱包-零钱包”里。
  而微信不过是个社交软件,根据监管规定,它是不能承载客户资金的,那么,钱去哪了呢?在微信零钱包页面的最下方,一行毫不起眼的小字透露了真正的资金服务方――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财付通。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钱既然到了财付通,那是不是证明你开通了财付通账号?而你却没有看到任何相关的服务协议或授权?
  事实上,疑惑不仅此一个,微信红包在为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突破了不少现有的“游戏规则”,而这些看似打擦边球的行为,究竟是锐意创新还是涉嫌违规?你来判断吧!
  你被微信“绑架”了吗?
  2月25日,腾讯官方披露了春节期间微信和QQ红包大数据,根据披露的数据,除夕当天两大红包平台的用户们共收发了16亿次红包。其中,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2014年的200倍。QQ春节红包的收发总量达到6.37亿次,共1.54亿人参与了抢QQ红包。
  无论是微信红包还是QQ红包,背后均有财付通提供的底层支付系统,微信红包走俏之前,财付通的用户数被支付宝甩出几条街,易观智库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注册账户数达10.89亿,其中支付宝注册账户占比61.78%、财付通占比18.91%。
  而微信红包、理财通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场景诞生以后,财付通这股涓涓细流终于接入了浩瀚的大海。
  马年春节,微信红包首秀告捷,当时的数据显示,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为482万,平均每个红包10.7元。发红包的前提是绑卡,这导致大量的微信用户为了发红包或提现而绑定。有业内人士预测,仅春节期间,微信绑卡量或能增加30%,财付通不费吹灰之力便实现了让用户绑定卡,尤其是借记卡,与此同时,财付通的用户数也随之大幅增长。
  羊年春节,微信红包以更加迅猛之势席卷而来,完胜阿里+京东+1号店+……而随着微信红包的走红,其运作机理也备受关注。
  日前,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出了一些疑惑:尚未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在收发红包时,事实上已经使用了财付通提供的服务,零钱最终也进入了财付通为其开启的客户账户,但问题是这种自动开通支付账户的过程并没有任何协议,比如未要求绑卡(快捷验证)或者提供身份证号码进行实名制管理。
  而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在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中记载下列事项:付款人名称;确定的金额;收款人名称;付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收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支付指令的发起日期。客户通过非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上的名称和号码。
  “等于说大家在不知情的前提下都被强迫开通了财付通。”他说。对此问题,本报记者以电子邮件形式采访财付通,但对方表示不予以回应。本报记者也特别注册了一个全新的微信号,并收发第一个红包,确实没有相关协议签署的页面跳转。
  “我不敢确定微信支付是否有签署服务协议、客户授权的过程,但这一过程事实上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确定主体义务的过程。”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余建军律师对本报记者分析说。
  零钱包的业务逻辑
  当微信红包进来之后,便沉淀在零钱中,零钱在微信支付中具有充值、提现、支付、归集等功能。收发红包实际上就等于转账过程,也就是微信朋友间使用零钱或微信支付支持的银行卡付款到对方零钱。
  本报记者根据微信零钱包的业务介绍,还原了以下业务逻辑:
  1.对于未添加银行卡的用户在使用零钱时,无需设置支付密码,即未绑卡可以用零钱余额无密支付。未绑卡用户零钱支付额度为:单日单笔200元,单月500元。超过要绑卡。
  2.未绑卡用户转账付款单笔单日限额200元,收款单笔单日限额3000元,也就是说,零钱余额在未实名以前,有3000元余额收款额度,余额可以转账、消费。如收款超过3000元,或转账单笔超过200元,或要提现,则需要绑卡(填写银行卡卡号、姓名、证件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短信验证码)。
  3.触发绑卡条件后,将要求确认服务协议并设置支付密码,其后无论余额支付或银行卡支付,均需要支付密码。
  4.绑卡用户等于进行了实名登记,也就不可以再绑其他人的卡。要完全注销微信支付账户后才可以重新绑定其他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
  5.转账付款单笔单日限额20000元,收款无限额,超过限额后若想继续使用,需要绑卡,验证身份信息。
  6.绑卡以后,提现额度为单笔单日50000元、储蓄卡充值零钱的额度为单笔单日15000元,零钱没有总额度上限。
  那些裸奔的红包
  根据以上逻辑,微信用户在转账付款单笔单日不超过200元、收款单笔单日不超过3000元的情况下,是可以到处裸奔的,资金在各个财付通账户中匿名往来。
  问题又来了,综合目前现有的关于非金融机构支付的规定,均要求支付机构要识别客户的身份信息。
  比如上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再比如《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规定:网络支付机构在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识别客户身份,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通过合理手段核对客户基本信息的真实性。
  另外,《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同样规定,客户为个人客户的,办理单笔收付金额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支付业务的,应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而据了解,微信目前也并未要求对于客户身份证复印件或影印件的留存。支付宝此前曾强制性要求用户留存身份证影印件,并引发了很多用户的反感,显然,微信支付也将面临这个难题。
  “匿名收款与付款,如果发生洗钱、恐怖融资,微信支付将无法按照法律要求做到交易可追踪、可还原、可回溯。另外,如果匿名用户存在交易纠纷、欺诈等情况,微信支付也将难以协助解决纠纷。”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点上,微信支付存在风控缺失。
  “其实,从法律上讲,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即公开向不确定多数发红包的时候,收红包的人算是偶然所得,是要计税的,由于匿名或没有相对主体,难以备案登记,这可能产生税收问题。但从世俗角度来讲,大家都不愿意接受收红包还要缴税的事实。”余建军说。
  余建军认为,互联网公司在设计众多的支付场景时,存在一些客户体验和现有规定相冲突的地方,这时就要有个权衡和考量。
  “微信红包借鉴中国传统的红包习俗,以娱乐性为主,这一点与支付宝等单纯的支付功能有很大区别,所以,它可能需要提高用户体验,增加客户的使用频次,也就对现有制度做出了一些突破。”他说。
  日,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令[2010]第2号),明确对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实施准入审批和监督管理,支付机构正式纳入人民银行监管范畴,该文件也一直作为第三方支付的基础标准。
  然而,这几年随着网络支付业务的蓬勃发展,现有制度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需求也加大了第三方支付突破现有制度框架的冲动。
  2014年3月上旬,人民银行召集部分支付公司,在小范围内下发了《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稿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上述两份文件对于个人网络银行账户限额、网上支付限额做了详细的规定,目前只待这两份文件出台,为裸奔的红包们披上外衣。
(责任编辑:HN054)
02/26 09:0503/03 01:3003/03 01:2903/03 01:2903/02 03:1003/02 02:3803/02 00:4202/27 00:29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定了!微信红包将不能任性发!三类账户玩法不同,你属哪类?
我的图书馆
定了!微信红包将不能任性发!三类账户玩法不同,你属哪类?
看点昨天,几经波折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终于尘埃落定了。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网络支付新规,将对我们的网络红包和网购带来怎样的冲击?别急,且听羊晚君(ID:wanbaoweixin)慢慢道来:①不绑定银行卡,红包限额1000元;②网购每天限额5000元;③突破限额需要找有资质的支付平台;④新规日起实施。看仔细,学起来!文末附赠4类“不能抢”的危险红包,请收好不谢。“史上最严”网络支付新规来了!红包君躺枪_(:з」∠)_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昨天(28日)终于尘埃落定。新版办法新增了一类支付账户,只通过一个外部渠道开立的Ⅰ类支付账户,账户余额可用于消费和转账,但限额仅有1000元。也就是说,新规对小额微信红包用户不会有太大影响。没有绑定银行卡的微信用户可通过微信零钱包收发红包,但累计发红包的金额不能超过1000元。红包超过1000元,需要追加身份认证!如果发红包金额已经超过1000元,还想再发就得追加身份认证,成为Ⅱ类或Ⅲ类账户。通过3个验证渠道的Ⅱ类账户可以消费、转账,年支付额度10万元;通过5个验证渠道的Ⅲ类账户,除了可以消费转账外,还能购买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年累计交易额最高可以到20万元。如何追加身份认证?只要在网上填资料就行央行相关人士表示,追加身份认证并非要客户去相关部门证明“我是我”,而是要求支付机构去证明“你是谁”,客户只需在网上填写相关信息,由支付机构想方设法去验证。专为土豪解答:5000元以上的红包这样玩!如果想发放5000元以上的红包该咋办?为解决此类问题,新版办法对支付机构提出了分类监管的思路。若支付机构被评为A类且Ⅱ类和Ⅲ类账户实名比例达到95%以上,即可获得相应的监管奖励。其中就包括5000元的日累计限额可以提高至10000元。也就是说,想发大红包,不仅需将Ⅰ类账户升级为Ⅱ、Ⅲ类账户,还得选择综合评级高、实名制落实情况好的平台。当然,目前限额可能依然无法满足个别大额需求,想发放10000元以上红包怎么办?央行相关人士建议,不够部分还可以通过网关或快捷支付方式发放红包。新办法从日起实施临近春节,马上要依照新规发微信红包了么?其实并没有那么快,因为办法自日起实施。发个红包而已,为啥也要遵守这么多的规定?其实,微信红包只是百姓网络支付受到影响的一个缩影。“新规将渗透到客户网上支付的方方面面,通过强化支付机构的内部管理,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充分保护社会公众的资金安全,促进金融服务行业的积极创新。”专业人士说,一系列规定并非要为难客户,而是想让支付机构落实好实名制要求,提升支付安全水平,强化“安全底线”。重要提醒:“单日网购不能超过5000元”?!其实,网络账户交易不仅有年度限额,还有日限额。办法规定,支付机构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这个该怎么理解呢?通常来说,这一限额规定对普通消费者是没有明显影响的。重要提醒!支付账户余额与银行存款不一样,有风险!莫贪心!这4种红包千万别抢!一、披着“红包”外衣的病毒!不法分子捣鼓出“发红包病毒”,页面跟微信钱包十分相像。  警方介绍:这是一种木马程序,市民点击关注这个公众微信账号时,对方已经获取了你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包括与你手机绑定的支付宝、微信钱包、网银等账号及密码等,待事后转走你的钱财。目前,这种“发红包”的新型电信诈骗已在广东等地发案。  警方提醒,如果遇到有人向你发送这种“红包”千万别点击,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然后立刻修改你的网银、支付宝等密码,最后去正规的手机售后部门刷机或重置相关系统以彻底删除这种木马病毒。二、AA红包是骗局  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实际上是在转钱给对方。  据了解,微信红包有自己的专属橙红色界面,不需要进入AA收款界面;另外,用户收红包根本不需要输入密码,点击领取就能存入微信零钱包,而AA收款却要求用户输入密码。  微信官方提醒用户,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如果发现有人送“666”“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骗子。三、合体红包有隐患  “送你一个幸运红包, 快邀请好友一起抢,好友领取后,可让红包合体变大。100 元起可提现。 ”如此诱人的红包,相信许多人都经不住诱惑,加入争抢队伍。  此类红包通常打着“转发有礼”或“关注有礼”的字样,许多还要求填写用户个人信息。据微信官方介绍,此类红包很可能是恶意营销红包,用户点击需要慎之又慎。  据微信官方介绍,此类行为已违反微信平台运营规范,并且存在涉嫌欺诈用户、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等恶意行为。微信团队将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处罚。四、填写账号有风险朋友圈中还有不少“代金券红包链接”,点击后要求用户填写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等信息。此类红包可能存在恶意插件,通过盗取用户信息进行诈骗。微信官方提醒,对于要求填写账号、身份证号的微信红包,一定要慎重点击,发现可疑红包可向微信官方举报。来源 | 羊城晚报新媒体综合央视财经(ID:cctvyscj)、央行微博、新华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 | 大方猜你喜欢红包新规学起来!别再一味抢抢抢了!觉得实用请转发并点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微信支付出现异常,不能发红包也不能转账,提示要公众号支付,怎么办?_百度知道
微信支付出现异常,不能发红包也不能转账,提示要公众号支付,怎么办?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微信支付需要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并进行商家认证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发红包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36被浏览73,483分享邀请回答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账号进入保护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