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rm 协处理器器性能最好的arm开发版是哪一款

现在的位置:
ARM处理器为什么比Intel更受欢迎?你的手机或平板该用哪款?
ARM的big.LITTLE架构是一项Intel一时无法复制的创新。在big.LITTLE架构里,处理器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传统的双核或者四核处理器中包含同样的2个核或者4个核。一个双核Atom处理器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核,提供一样的性能,拥有相同的功耗。ARM通过big.LITTLE向移动设备推出了异构计算。这意味着处理器中的核可以有不同的性能和功耗。当设备正常运行时,使用低功耗核,而当你运行一款复杂的游戏是,使用的是高性能的核。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设计处理器的时候,要考虑大量的技术设计的采用与否,这些技术设计决定了处理器的性能以及功耗。在一条指令被解码并准备执行时,Intel和ARM的处理器都使用流水线。就是说解码的过程是并行的。第一步从内存中读取指令,第二步检查和解码指令,第三步执行指令,周而复始。流水线的好处在于,当前指令在第二步的时候,下一条指令已经处于第一步。当前指令在第三步中执行的时候,下一条指令正处于第二步,而下下条指令处于第一步中,如此循环。
为了更快地执行指令,这些流水线可以被设计成允许指令们不按照程序的顺序被执行(乱序执行)。一些巧妙的逻辑结构可以判断下一条指令是否依赖于当前的指令执行的结果。Intel和ARM都提供乱序执行逻辑结构,可想而知,这种结构十分的复杂。复杂意味着更多的功耗。
Intel处理器由设计者们选择是否加入乱序逻辑结构。异构计算则没有这方便的问题。ARM Cortex-A53采用顺序执行,因此功耗低一些。而ARM Cortex-A57使用乱序执行,所以更快但更耗电。采用big.LITTLE架构的处理器可以同时拥有Cortex-A53和Cortex-A57核,根据具体的需要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核。在后台同步邮件的时候,不需要高速的乱序执行,仅在玩复杂游戏的时候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合适的核。
原则上,处理器中复杂逻辑结构越多性能越高,越少则效率越高,指令流水线只是其中之一,包括浮点运算单元,单指令多数据逻辑(SIMD)(比如ARM的NEON和Intel的SSE/MMX),以及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每种Atom片上系统,Intel仅提供一种方案,而ARM以及芯片合作伙伴提供的芯片则有多种方案可以配置。
ARM目前是移动处理器的老大。ARM的合作伙伴们基于ARM的设计向移动和嵌入式市场的出货量已经达500亿片。对于安卓,ARM已然成为标准,这对Intel和MIPS而言是个问题。尽管安卓的主要编程语言是Java,开发者也可以使用现有的代码(比如C或者C++)去开发应用。
这些固定平台的应用通常都编译成ARM处理器的程序,不全都会编译成Intel或者MIPS处理器的程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ntel和MIPS要使用特殊的转换软件把ARM的指令转换成他们处理器使用的指令。这当然是会降低性能的。目前MIPS和Intel声称兼容Play Store里大约90%的应用。对于最受欢迎的150个应用,兼容率是100%。一方面兼容率很高,另一方面表明ARM的主导地位,使得其他的处理器设计者需要提供一个兼容层。
制造处理器是一项复杂的业务。ARM,Intel和MIPS都在不懈努力地向移动设备提供最好的技术,而很明显ARM是老大。拥有着低功耗,简明的64位设计,异构计算,以及作为移动计算的标准,看来ARM在一段时间内必能保持其老大的地位。
微信公众号搜索"爱板网"加关注,每日最新的开发板、智能硬件、硬件、活动等信息可以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
【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小编吐血推荐:
【上篇】【下篇】
5G的商业化眼看就要来了。
具体而言,SSD 760P的连续读写分别是3200MB/s和1600MB/s,4K随机读写分别是350K和280K。由此推测,760P预计集成的是慧荣SM2262主控。
戴尔在CES2018上正式发布了XPS 15二合一笔记本新品,是其继数日前发布的2018版XPS 13后推出的又一XPS系列新品。作为新一代苹果MacBook Pro的直接竞争对手,戴尔在2018版XPS 15二合一版上加入...
上周时,NVIDIA在官网上发表通告,称他们的核心业务是GPU计算,坚定相信自家产品对与英特尔被曝光的安全漏洞是免疫的,也就是说不会受到影响。此外,NVIDIA正在升级GPU驱动以便减缓问题影响。
今天,Intel执行副总裁数据、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Navin Shenoy(孙纳颐)发布了第二篇性能测试文章,针对客户端也就是桌面平台用户在打上修复“Spectre”和“Meltdown”漏洞补丁之后的实际情况。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树莓派开发板目前哪款性能好?树莓派开发板目前哪款性能好?科技姐说百家号当然是树莓派3代了,前不久我在云汉电子社区免费申请了一块(不用还的),玩起来特爽,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下性能:Raspberry Pi 3搭载了64位四核1.2GHz处理器,1GB LPDDR2内存,完全兼容现已发布的应用程序。网络方面,Raspberry Pi 3还直接板载了激动人心的802.11n Wi-Fi和蓝牙4.1支持。供电方面,第三代树莓派需要搭配2.5A的USB充电器,不过搭配常规500mA USB输出应该也没问题(如果不连接其它太过耗电的模块的话)。Raspberry Pi 3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处理器上——升级到了64位的1.2GHz四核ARM Cortex-A53,性能是初代树莓派的十倍以上,但仍然维持了原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科技姐说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是娟姐,看我的科技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 嵌入式书籍《ARM处理器开发详解》(第2版)PDF版免费下载
嵌入式书籍《ARM处理器开发详解》(第2版)PDF版免费下载
时间:来源:未知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32位高性能、低成本的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ARM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嵌入式处理器。目前Cortex-A系列处理器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中高端产品市场。
本书在全面介绍Cortex-A8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编程模型、指令系统及开发环境的同时,以基于Cortex-A8的应用处理器&&S5PV210为核心,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及相关接口技术。接口技术涵盖了I/O、中断、串口、存储器、PWM、A/D、DMA、IIC、SPI、Camera、LCD等,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例程。
图书目录:
第1章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第2章 ARM技术概述
第3章 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第4章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5章 ARM开发及环境搭建
第6章 GPIO编程
第7章 ARM异常及中断处理
第8章 串行通信接口
第9章 存储器接口
第10章 定时器与RTC
第11章 A/D转换器
第12章 DMA(PL330)控制器
第13章 LCD接口设计
第14章 CAMIF接口技术
第15章 SPI接口
第16章 I2C接口
学院最新动态
嵌入式学习推荐
嵌入式招聘热门文章
免费在线咨询
免费索取技术资料
嵌入式技术交流群QQ:
电话咨询400-611-6270
所在地区:ARM Cortex-M7处理器解析:让性能与功耗更好的平衡-闽南网
ARM Cortex-M7处理器解析:让性能与功耗更好的平衡
来源:anandtech
[摘要]Cortex-M7采用了更先进的混合动力系统,优化了SoC指令集。
  近日,ARM正式发布了Cortex-M7处理器,并联合OEM商NXP、飞思卡尔、ST、Atmel等,致力于构建一个类似于Windows+英特尔的平台,只不过Cortex-M7的目标在于单片微型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广泛采用的集成电路处理器标准。
  目前,一部分物联网及可穿戴设备采用了大功率的应用程序处理器,带来的影响自然是功耗大、电池寿命短等问题,而使用单片机设计一个异构系统和应用处理器,虽然更加复杂,但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Cortex-M7的最大吸引力。那么,它会为物联网及可穿戴行业带来什么改变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硬件特性:32位架构 支持混合动力系统
  从本质上来说,Cortex-M系列处理器为微控处理器而不是应用程序处理器,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内存管理单元(MMU),所以无法使用应用程序,更多是应用在嵌入式系统设备上,而非Android、Windows、iOS这些可扩展的操作系统设备。这就意味着,Cortex-M系列处理器是无法运行通用操作系统的。
  不过,Cortex-M7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首先从市场层面,它作为一款32位处理器,丰富了ARM的单片机市场,满足那些高性能设备的需求。其次,由于提高了DSP性能,M7相比此前型号更适合音频、视频传感器中心处理。从技术层面来说,可由开发人员直接控制的缓存(最大支持16MB),有效提升了性能及可操作性。
  同时,Cortex-M7采用了更先进的混合动力系统,优化了SoC指令集,让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平衡性能与功耗,最多可以减少85%的电力消耗,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影响是十分积极的。
  显然,可穿戴设备是一个日趋繁荣的新兴领域,英特尔、ARM都希望在这个领域内分得一杯羹,Edison、Cortex-M7都在这种愿景下诞生,意味着竞争将更为激烈。ARM在移动领域的优势毋庸置疑,Cortex-M7的出现完善了自家产品线的布局,在智能手机、平板几乎被ARM架构处理器统治的情况下,相信Cortex-M7的市场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延伸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至24日召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451被浏览184,910分享邀请回答179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m处理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