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一鸣真鲜奶有亏本的吗解释

你得到的币的利润就是别人亏的钱,可以这么理解不【比特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6,775贴子:
你得到的币的利润就是别人亏的钱,可以这么理解不收藏
相当一大部分是这样子的。除了比特币升值的那部分。升值的那部分已经成为人类财富。前提是那个一直在那里,不会跌破。
任何行业都是这样,价值认同问题
是的,包括银行
通货膨胀亏的钱,我们找谁说理去?
都是成年人了,要为自己负责的。所有人都赚钱这个理论在哪里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思聪的生活?想想都觉得可笑。
不完全是,还有一部分币用于消费和流通了
我们所赚的钱,就是别人亏的钱。任何行业一样。你不交钱,别人怎么赚钱呢?超市低价进货,顾客高价买入。赚的就是你亏的钱。结果你的钱全用光了,需要打工赚老板的工资。
说的跟你买东西是等价交换似的你不亏钱人家怎么赚钱?消费就是亏,没人会做赔本买卖
只要持有长线总是涨,那赚取的是别人不信任比特币的代价
中国股市也一样
它没有分红机制
投资它只能赚赔钱人的钱
而上市公司可以用大家投资的钱去发展壮大自己 去赚钱
这是变相的无利率贷款
所以很多公司都以能够上市融资为目标
比特币不产生价值,本身也毫无价值,只是披了一个代码以及复杂算法的外衣,本质上和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郁金香泡沫的主角郁金香没有任何区别,当时郁金香一支卖到2w,3w英镑,现在想想可笑至极。现在依旧有人拼命的买涨比特币,我相信,再毫无限制的盲目买入,当价格涨到二三十万一个,然后瀑布般下落,十年一轮回经济危机绝对在中国爆发,经济危机祸国殃民,最后会让我们倒退至少十年,甚至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零和游戏,有人亏才能有人挣钱
哈哈哈,这话说的很6,只不过一调整费率,恐怕会赚的少了,我看到比特时代也将在9月15日调整费率。
本来就是啊
一个比特币的诞生,消耗了多少社会资源?它又能给社会带来何种好处?
股票可能有分红,但是期货呢,不但分红而且还加杠杆,还有国外的外汇 交易呢,不是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吗,不是关了更好啊,可期货在国内不是活着很好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行业惊天黑幕!客户被忽悠 1000万亏到只剩100万_综投网
&&&& > 正文
行业惊天黑幕!客户被忽悠 1000万亏到只剩100万
作者:综投小编&
来源:中金社
  日消息, 你大学学的也不是金融,怎么就懂理财呢?还去做投资顾问,好厉害呀!我进那家公司之前什么都不懂,就培训了三天就直接上岗了。播播听完这个讨论,下了一跳,这是播播一个朋友今天告诉播播,他加入了这个所谓的行业后果断离职。重点来了,看看这个行业是怎么忽悠客户进来的。  介绍说,他们公司开展业务主要有两种方式:  1、直接式(电话销售)  “你好,我这边是**交易所的某某某,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的是白银、原油、沥青等现货投资的,先生/小姐你有听说过吗?” “有啊” “那你应该知道现在的油价吧,从去年开始……”下面就是一连串的介绍产品  这个朋友不是做电话销售的,所以说的不是很清楚,大概就是这个模式。其实这种直接式的还稍微好一点,毕竟一个陌生人跟你说投资,你肯定是有警惕心的,能不能做自己心里也有底。  但是下面的这个才是最需要我们警惕的:当你朋友告诉你这个原油投资能赚大钱你信不信?每天几万的收益,你心不心动?还不心动?没事,有的是办法让你心动,接着往下看……  2、间接式(网络销售)  网络销售她们不管男女业务员,全部伪装成27、8岁的美女,你说有美女加你一个中年大叔你开心吗,加完还天天陪你聊天,简直比你老婆还贴心,时不时的关心你一下,是不是让你瞬间觉得自己的魅力以及自信心爆棚啊。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找大叔?(因为大叔喜欢美女啊,主要是有钱的基本上都是大叔啊,钱才是关键,没钱怎么做投资?懂了吧?)大叔们小心了!可能在你被撩的小鹿乱撞的时候,你还没发现跟你聊了一个月的美女其实是个男的!!  她们通过跟你聊天熟络起来,前期不会问你任何问题,就瞎聊,人都是有依赖感的,跟你聊个十天半个月就是朋友了对不对,但是你不知道你的基本情况她们都已经摸索清楚了,家庭条件之类的,反正是跟钱有关的,都逃不过……半个月左右就开始慢慢透露她在做原油投资,只要你开始问这个是什么?那恭喜你,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猎物,掉进了他们为你精心准备的陷进里。  她们会晒盈利单给你(都是模拟盘,里面的钱都不是真的),有做过的原油投资的可以仔细看一下,模拟盘和实盘的单号是不一样的……  怎么引诱你开户投资就说到这,下面讲的是你开户之后的交易内幕:  播播一个疑问:波动这么大,那岂不是每天都能赚很多,那你自己怎么不做,你客户是不是赚了很多呀?这哥们解释道:客户都亏,没有赚钱的,要不亏完,要不就爆仓。(爆仓指的是当账户风险率达到一定的比例就会强制平仓,强制将你手上的单子卖   原标题:
  各位读者看到这里已了解基本信息,但请大家先别着急离开,下一页将分享更多干货。
  上综投网()学习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排行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已有条评论)
闽ICP备号-3
版权所有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
,风险自负!
Powered by & &创业可悲!赚钱的永远都说自己是生意人,赔钱的永远都说自己是创业者
欢迎点击关注 青春工场,一家专注于创业公司品牌孵化、品牌传播的双创服务机构
春节期间,除了被追问婚姻大事以外,恐怕被问得最多的就是职业和工作了吧。作为亲戚圈里唯一一位大学毕业步入大城市的我,自然也难以避免。不过,深处新兴崛起的创业圈,当被问起在什么领域工作时,一句“在创业公司”总是让亲朋好友一脸懵逼。
短暂短路后,他们会接着问:什么是创业公司?是做什么的呀?工厂多大呀?有多少工人啊……这下,该懵逼的是我了。
用尽洪荒之力解释一通后,亲戚们似懂非懂地说道:“那也是做生意呗,跟我们做生意也差不多嘛。”我只能呵呵一笑,好吧。
不过,创业和做生意真的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网上有个特调侃但又很有深意的回答:“赚钱的永远都说自己是生意人,赔钱的永远都说自己是创业者”。作为创业者,想想也是无奈。
其实,创业和做生意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逐利之道,但在实际操作和运营中却有很大的不同。打个比方,做生意就像谋生,创业就像成家立业,两者是不同的人生状态,当然也需要不同的技能。
我们都知道,做生意总是有赔有赚的,但是你会发现大部分生意人是赚钱的,就连《亮剑》中李云龙都一直标榜“赔本的买卖咱不干”,这是因为不赚钱的生意是没人做的。
而创业就没这么简单了,相比做生意的迅速回本,创业往往是放长线钓大鱼,在前期买鱼竿,投入无数鱼饵,耗费了无数时间和心血,只希望最后能钓到一条价值连城的鱼,但这条鱼上不上钩并不是钓鱼者说了算,有时候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看命。
由此而言,创业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创业公司九死一生并不是空穴来风。据统计,青年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0%以上。也就是说,100家公司创立,能存活一年的有10家就不错了。而做生意则就显得容易多了,随便在大街上摆个摊,很快就能赚到钱,如果选择一个黄金地段开个店面,往往会赚的盆满钵满。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风险的把控和调整上,做生意和创业也有明显的不同。当生意人遇到经营不利,难以继续时会及时作出调整,转型或者临时歇业都有很大的挽救余地,而且操控成本也不会特别高。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公司的发展往往就是沿着早已规划好的方向和看重的市场发展的,一旦受挫,很难掉头重新来过,因为成本和投入早已将未来的发展逼上轨道。
但是,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所谓“生意人”并不只是街头的小商贩,也包括早已成名的大老板,诸如王健林、马云,你可以称这些人为“商人”,但他们做得就是生意,所以在本质上也是“生意人”。再来看创业者,“创业者”的概念很容易被我们直观地理解成刚步入社会的那些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其实,从创业的角度来讲,马云、王健林同样是“创业者”,只不过他们是创业者中的成功者。
因此,“做生意”像是容纳百川的大海,广阔的海域亟待诸河流的汇集;创业像是数多支流汇聚而成的大江大河,时而强劲时而温和。可以说,生意人是创业者最终将会变成的角色,而在成为这一角色之前,所谓“创业者”、“生意人”只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
青春工场(youth-works)是一家专注于创业公司品牌孵化、品牌传播的双创服务机构,青春公司秉承“优质内容即是最佳渠道”的传播理念,以大数据为依托,为创业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品牌策划和传播服务,“活力矩阵”为青春工场旗下专注于公司自媒体传播力研究和实践的“数据+内容”平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亏本造句&&&&
造句网zaojv.com随机好图
【亏本解释】:1. 赔本;损大于益。近义词:&&反义词:&&&相似词:&&&&&&&&
1. 他们公司去年在生意上地亏本。2. 只要你有联系的其他一些项目,免费、你永远亏本给事物自由。3. 生意亏本了你不能,从头再来吧。4. 一个成功的房地产投资商很可能因为开餐馆而亏本。5. 开店前半个月,他亏本出售商品,借此来提高业绩和信誉度。6. 如果为受洪水风险大的住房承保是做亏本生意,那么他们就会降低理赔金,这样一来,开发商就对在此地建房不太感兴趣了。7. 没有哪一家公司愿意做亏本生意,于是,当国外客户向中国铝材厂购买廉价产品时,由此而产生的劣质品、不按时供货、食言等等便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普遍问题了。8. 看起来,这是个的亏本生意主张。9. 这样的东西卖两个铜子一盒,还说亏本!10. 过去几十年里,劳斯莱斯从一个亏本的英国企业转变成世界上第二大的大型喷气发动机制造商。11. 善是唯一永远也不会亏本的投资。&12. 亏了。我想你不会要我做亏本生意吧?13. 最近的买房者也会觉得自己做了亏本生意z
aojv.com。14. 一旦价格低过边际成本,它就成为了纯粹的亏本生意,没有人愿意去生产它。15. 一名众泰汽车的内部人员称此车目前正在亏本销售。16. 史密斯先生做股票生意有时候赚大钱,有时候亏本。17. 也许你听说过“暴利税”,但是听说过“亏本税”吗?18. 她可以完全自我意识到这是个亏本生意,并猜到接下来会的结果会是怎样。19. 大暑到,亏本促销大降价:免费和美好拍照,好运吉祥优惠大,买一送一速抢购,真情幸福在展示,要买要抢趁现在,健康平安抢手物,祝福礼包有赠送。20. 但是德国和瑞士以外的其它欧洲国家,货运铁路服务就只能算是,亏本经营的混乱局面了。21. 国企对于国民的意义就是,它们赚钱的时候与你无关,它们亏本的时候要你输血。22.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技术公司还是个,效率低下,年年亏本,表现欠佳的大集团时代的遗留物。23. 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税、还要应付工商检查、安全检查、消防检查,还得上贡,还会亏本破产。24. 人家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他这算什么?占了点小便宜,差点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怎么算都是亏本的买卖。&25. 如果没有内幕消息或掌控市场的权利,www。zaojv。com缺乏耐心的短期投资人一定会亏本的。26. 胖子抓住了她的手:“这儿如果是神的地方,那揭开神的面纱的光荣一定是胖爷我的,胖爷我跟着小天真混,经常混亏本,如今不能连荣誉都没了。你给我闪开。”。&27. 政府还打算实施法律,以提高信息披露规定的有关向抛空股票,这使得投资者要赚钱,通过亏本销售。28. 一个赌场不会有,大数定理被替代,或者轮盘赌和,双骰赌博会是长期亏本买卖的风险。29. 它的具体操作过程实际就是,通过短期看似“亏本”的文化投资换取长期的各方面的剥削权利。30. “更换机油需要花费25到28美元,但即使是这样,大多数维修厂还是亏本或者并没有盈利。”他说。
2. 生意亏本了你不能,从头再来吧。
更多相似词语造句:&&&&&&&&&&&&&&&&&&&&&&&&&&&&&&&&&&&&&&&&&&&&&&&&&&&&&&&&&&&&&
每页显示&30&条&为什么菜鸟常能赚钱 老手容易滑铁卢?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财经记者圈
  正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没有人能够完完全全掌控自己的生死富贵,只能尽力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但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人们潜意识里都渴望赚钱,相比用10万赚到1万而言,10万亏了1万带来的不爽更容易被放大,这个时候人本能地去翻本,往往选择补仓而不是止损。与赚钱时的止盈心态一样,亏钱时不止损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同时,相比10万从0收益到-1万的过程而言,从亏7万到亏8万的这个-1万,带给人们的刺激要小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当大熊市暴跌,人们爆亏后,反而容易坦然面对市场波动,不再受市场折磨,躺地上装死。今天的文章来自飞泥翱空,作者飞泥翱空是一位对资产配置有深入研究的投资者,著有《傻瓜式投资――简单50:50策略》一书,文章非常有意思,也很受启发。
  文|飞泥翱空
  还记得以前在证券公司工作时候,每到年末都会给当年贡献佣金最多的客户送些礼品,顺带联络感情。
  这类客户是证券公司最喜欢的客户,是“财神老爷”,他们一般有很高的交易频率,他们不一定有很多钱,不过由于喜欢短线交易,日内波段,贡献的佣金相当可观。
  但是,如果把这类客户看成一个整体,他们的收益其实很稳定(一般).
  资产最容易在短时间内暴增(暴减)的客户,是那种杠杆单股一把梭且不怎么动弹扛得住的客户,只要一年里吃到一两个牛股,很容易资产翻倍,甚至翻几倍。盈亏同源,一但吃到熊股,自然也很容易倾家荡产,退出市场(这种真人真事我看得太多了,很多人以为亏钱的那些人是水平差导致的,对应赚钱了水平就高,其实不是,这种模式下,赚钱和亏钱都是大比例的运气在起作用,很难分清谁是真高手,谁是真菜鸟,菜鸟经常能赚大钱,老手也容易滑铁卢).
  券商内心不喜欢这样的赌徒型客户,因为交易少,佣金少,而且资产极不稳定,可能今天是你的客户,不知道哪天就亏光离场了。如果运气好发达了,也只是另一个大号的赌徒,留不住。
  再看高频的客户,很多高频交易为了日内T+0,常年要保持相当比例的仓位,大部分情况下是满仓,但因为单个持股周期特别短,他们不太容易死扛在一个大熊股上,反之也不太容易拿住那些中长期内上涨100%,200%,500%的所谓牛股。这就导致这类客户不会亏到死,也不容易赚到爆,他们中典型的形象就是,会在数年里持续地亏钱,而且这个钱往往不是输给市场(输给其他玩家),是以佣金和税费的形式贡献给券商和国家。
  比如,我以前有个客户,是位大爷,每年年末都能在礼品名单上看到这大爷。这位大爷每年税费合计有8万左右,资产有40~60万左右,资产的波动很稳定。(20%税费意味着这位大爷每年200多个交易日里有100多天是有交易的,平均两天买卖一次)
  我有一次仔细分析过,这位大爷短线交易的正确率很高,水平相当高,甚至高过网上大部分吹比大神,因为2011年到2013年那几年股市行情并不好,股指一直在下跌,但这位大爷的资产很稳定,前年50万左右,去年还是这些,今年还是这些。也就是说,这位大爷在指数每年下跌百分之十几的年份里,相对收益远超市场平均,如果把他交的印花税和佣金再算上,他做小波段的能力单年领先市场近30个百分点。只不过相对收益中70%贡献给了国家和券商,另外30%以下跌他不亏钱的形式体现。
  这位大爷已算是资历老、见识广、水平高、玩得溜的一小拨了。更典型的是玩得不那么溜,每年和指数涨跌表现差不多,但额外承担了高额税费,导致持续亏钱的一类人。当交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运气的中性就会体现得很明显,主要体现在,想让这类人在一两年内亏光所有本金,也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所以券商爱死这帮人了。
  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券商自然特别喜欢这种高频,短线,日内T的客户。而大部分客户其实自己也是发自内心和本能地很喜欢这种交易模式。
  我以前要承担公司相当部分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一般所在大区内都是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两人同时负责,由于我的知识体系很多与券商的利益相冲突(看过我以前雪球文章的肯定能很明显感受到),所以我主要负责像分级、逆回购、可转债,公司债,,打新新政策这种偏业务型的内容,特别是新业务刚推出时的科普工作(这些知识背后反倒是孕育着当时非常赚钱的机会)。而我的另外一位同事多负责大盘分析,技术指导,尤其擅长各种技术指标,教客户如何波段,如何高抛低吸。
  情景自然是很容易想象的,我同事口才好,技术理论扎实,现场表现又佳,每次活动都会吸引相当数量的粉丝,总有粉丝为他神乎其神的技术,无懈可击的分析逻辑所折服,而且至今他在一个小圈子里依然有挺大影响力,有着不少粉丝。
  再看互联网,雪球已是生态极其特别的一块地方了(理性得多),而微博、股吧,其实也都是这样的生态。
  但光环的背后是怎么样的呢?7年前我认识这位同事的时候他已经在说着,做着这些理论和技术,自己也有着二三十万用来各种波段、秀操作、神预测。而数年后的2015年我从零开始逐步积累到数倍于他的积蓄,离开公司时,他依然是那些钱,依然是那个生活状态。众人眼中所谓的带头专家如此,其信徒们的财富轨迹自然也能够想象。我相信我的前同事和客户大爷的经历也是相当部分同类型的股民的经历――数年光阴白忙一场。
  一方面券商极其喜欢高频,短线,日内波段的客户,另一方面大部分民也特别容易迷恋上这些表面的方法,所以两方特别容易一拍即合,你情我愿,你浓我浓。这导致上到研究所的明星研究员(主要工作是到处演讲拉人气),以及金融机构每日推送的各种报告,下到基层的服务人员和营销人员,都慢慢会逆淘汰,剩下这些比较注重短期视野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培育出从券商角度来说的“优质客户”,以相对优厚的薪酬和竞争力在券商系统里存活着,同时大部分客户也喜欢这样的券商服务人员(而我这种自然属于长期看一定会被券商系统淘汰的人).
  虽然我自己一直明白,交易冲动产生的交易成本是导致新晋普通投资者收益不理想的两大罪魁之一(另外一个罪魁是跟风的本能).
  但我还是很好奇,为什么新股民,其实包括以前的我自己,会非常本能地,喜欢交易、喜欢短线的快感、喜欢做各种波段呢?
  直到这周看到了这本《“错误”的行为》,感觉找到了一些缘由。
  《错误的行为》作者是美国很有名的一位行为经济学学者,理查德?泰勒。
  里面的很多内容深深打动了我:
  相比以前的财富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这个新模型能更好地描述人们的行为,蕴含了大量有关人类本性的智慧。
  它主要体现了以下3点信息:
  1、曲线的上半部分代表获益,与一般的财富效用曲线相同,体现了敏感性递减的规律。
  比如:一个年薪50万的人从地上捡到1万元所获得的快乐,与一个年薪3万的人从地上捡到1万所获得的快乐是不同的,后者心理冲击更大。
  2、与传统经济学边际理论不同,这个模型存在一个零点,且曲线下方的损失部分也符合敏感性递减规律。
  比如:一个人某天打麻将输了5万,这时他在5万的基础上又输500时,与他输第一个500时带来的心理感知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心理冲击更大。
  3、对于大多数人,比起收益,他们更厌恶损失。损失带来的效用往往两倍于同等数量的收益。
  损失厌恶是行为经济学很有名的观点了。书中引用了很经典的一个案例,一组对比实验:
  当人们被问及问题1:如果你有一个赚100美元的机会,你会选择以下哪个选项?
  A)100%可以得到100美元 . 【72%】
  B)50%得到200美元,50%什么都没有。 【28%】
  当人们被问及问题2:如果你一定会损失100美元,你会选择哪个选项?
  A)100%损失100美元。【36%】
  B)50%机会损失200美元,50%一分钱不损失。【64%】
  书里还有很棒的一个例子:
  一个中产家庭的妻子,有自己的工作,收入不错,有一次抱怨修建自家草坪的工作太烦太累了,朋友问她:“为什么不花10美元请一个孩子给自家修剪?”
  这位妻子觉得为了这些工作付出这些钱不值得。
  但朋友换了一种说法:“如果有人愿意花20美元雇佣你给他家修剪草坪,你愿意吗?”
  “不愿意”
  所以,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额的“付出”和“收获”,在人们心里得到的感受是不等的。
  当我读到《错误的行为》这个章节时,我脑中就不停联想到股市中大家的行为,深感对作者人类本性观察的认同。比如我想到了:
  1、为什么那些没经过特殊投资训练的新股民,往往会本能地倾向于选择短线交易?
  因为:根据收益效用递减,用10万的本金,赚10次1万所带来的快感,要远比用10万,赚1次10万更爽。当时我还联想到,连我妈这种股场老兵,为什么也依然沉浸在每天能赚出一顿饭钱的那种快感中,如果不经过特殊的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人的这种本能很难克服。
  同时,买入一个时,从0收益到10%收益的过程,要远比从盈利90%到盈利100%的这个过程更刺激更爽。解释了为什么新投资者总是赚10%~20%就忍不住获利了结,寻求新的目标,因为从0到10%这个过程是最爽最刺激的。
  2、为什么那些没经过特殊训练的新股民,总是小亏时不止损,到大亏时直接躺地上装死?
  止盈不止损是新股民很明显的一个特点,而大部分股民入市第一轮牛熊,都是以小亏补仓,爆亏装死为结局的。
  看到这书时我也找到了解释,相比用10万赚到1万而言,10万亏了1万带来的不爽更大,这个时候人本能地潜意识里不愿意承认这种损失,希望翻本,结果是往往选择补仓而不是止损。与赚钱时的止盈心态一样,亏钱时不止损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同时,相比10万从0收益到-1万的过程而言,从亏7万到亏8万的这个-1万,带给人们的刺激要小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当大熊市暴跌,人们爆亏后,反而容易坦然面对市场波动,不再受市场折磨,躺地上装死。
  人的本能确实很有意思,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只是要学会如何作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去分析市场,能够从人的本能角度去理解市场,学习教训也很有意思,同时也很有收获。
  作者简介
  飞泥翱空,投资者,对资产配置有深入思考,《傻瓜式投资――简单50:50策略》作者,国际注册投资分析师;曾任国内某大型券商投资顾问,长期近距离观察普通投资者的生存状态与思维误区,现就职于某风险投资基金。
  每日最市操作指南和板预测都会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证眼看盘里公布,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agu819 ),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惊喜!
(责任编辑:张彬 UF060)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的朴朴超市亏本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