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简易计税"后施工企业计税方法怎么选,才是长远之

520被浏览80,575分享邀请回答44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2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 11395|回复: 14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如何平衡选择“简易计税”或“一般计税”模式?
春季促销报名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一年内免费直播参与
历届活动视频回放
Excel知名公众号作者
随书扫码看视频学Excel
为了“营改增”的平稳过渡,保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建筑企业提供的建筑服务符合一定情形的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办法。简易计税征收率为3%,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1%,那么是不是只要符合条件就一股脑选择“简易计税”享受低税率?在两个计税模式间如何平衡选择?
#蓝敏#老师意见如下,欢迎各位税友拍砖讨论:
建筑企业营改增后,一般计税是11%,简易计税是3%,由于进项不足,所以选择简易计税肯定划算吗?
答:当然不是。
取决于客户是不是一般计税。
详细解答上述问题,分两步:
& && &&&一、如果客户是简易计税方式,包括客户是小规模纳税人,或者客户是一般纳税人但选择简易计税方式,那么,选择简易计税,有可能划算。因为此时由于增值税不能抵扣进项,所以,与营业税情况非常相似。
& && &&&二、如果客户是一般计税,则采取一般计税方式,肯定是划算的。我重点讲讲这第二点。
先讲道理,再举例子。
& && &&&如果采取一般计税,建筑商确认多少销项增值税,客户就确认多少进项税金, 一进一出是平的,不会增加一点点经济利益的流出。但如果选择简易计税,虽然客户可以抵扣其纳税额,但建筑商自己的进项税金却全部报废,这将形成一笔实实在在的损失。
& && &&&所以,当客户是一般计税时,最聪明的办法是:涨价 + 一般计税。
& && &&&关键是涨价多少呢?客户会不会答应呢?
& && &&&这只涉及经济利益在建筑商与客户间的流动,利益此增彼减,双方完全可以求得一个都能接受的价格。
& && &&&举个例子说明如下 ,更详细的例子与解答,本人的营改增新书中会有详尽的分析和其它案例佐证,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预计秋季面市……
分析的有道理,这种博弈,不再是会计拿个笔算算就可以出来的,是要与上下游谈妥!
分析的有道理,这种博弈,不再是会计拿个笔算算就可以出来的,是要与上下游谈妥!
对的,重要的还是人!
#盐河畔 王越#老师看法是这样的:
一、 老项目如何平衡?
& && &&&收入与成本在会计准则上要求权责发生制,比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 &&&但增值税却是这样规定的: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下同)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可从来没说这个进项税额对应的购进额与销项税额对应的销售额要区配。
& && &&&另外这个销项税额和企业所得税建筑业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间也八杆子打不着,无论营业税与增值税,采取预收款方式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均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但显然收到预收款,企业所得税上无需确认收入。
& && &&&那么老项目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与一般计税方法就有讲究了,因为和会计上的收入与成本没啥关系,5月1号之后实现的销项税额与取得的进项税额多少就很关键!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扒拉一下利润最重要。
& && &&&比如一个老项目投标价格10000万,5月1号之前已经预收9000万了,但材料施工机具使用费只花了2000万,未来还要发生3000万,人工费及其他规费2000万,未来还要发生2000万,假设运气不错,后面可以抵扣的3000万可以取得17%的专用发票,简单算算这个项目按一般还是简易哪个划算瞧:
& && &&&采用简易计税办法:除以1.03-00-00=700.87
& && &&&采用一般计税办法:除以1.11-00-除以1.17-
& && & 所以像这种老项目,5月1号之后的销项与进项因企业而异,各有不同,同时又跨越了不允许抵扣的营业税时代与允许抵扣的增值税时代,所以划拉一下利润,哪个划算按哪个来。
二、 清包工项目与甲供项目如何平衡
& && &&&相对于老项目的事实俱在,这个清包工和甲供可未必是有了事实,即新项目也可以采用,很大程度上,我觉得对清包工与甲供给予简易计税方法的选择可能更多是对建筑市场现状的无奈之举。比如那个挂靠工程,被挂靠方短期内是无法挣脱依靠收取挂靠费赚钱的模式,如果一定要求被挂靠方按一般计税方法来处理,虚开的风险将无限大,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且就业人员大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阶层,权衡利弊给个简易计税方法的选择也是睿智之举吧,反正现在还是过渡期……&&
#华政税务#觉得,
为了本次“营改增”的平稳过渡,保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建筑企业提供的建筑服务符合以下三种情形的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办法:
&&(1)符合条件的老项目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注明的合同开工日期在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未注明合同开工日期,但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开工日期在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2)清包工建筑劳务
&&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是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建筑服务。
&&(3)甲供工程
&&甲供工程,是指全部或部分设备、材料、动力由工程发包方自行采购的建筑工程。
&&符合以上条件之一的工程项目,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建筑企业来说,选择一般计税办法一方面会增加进项税发票管理难度,另一方面实际税负可能会超过3%。而选择简易计税办法一方面可以降低管理难度,简便易行;另一方面价税分离后,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比营业税也会有所减少。因此,一些建筑企业会理所当然的认为选择简易计税更有利,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来看下面例子:
&&某刚开工项目符合老项目认定条件,不含税合同收入14,000.00万元,预计合同不含税成本12000.00万元,其中钢材2500万元,劳务费3000万元,分包工程5000万元,混凝土700万元,砂石料500万元,机械租赁费300万元。以上除砂石料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外,其他均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劳务费发票注明税率为6%,分工工程税率11%,其他税率均为17%。
&&简易计税办法下,该项目应交增值税270万元(()*3%);一般计税办法下,该项目应交增值税是215万元(14000*11%-[()*17%+00*3%])。
#大华税务#认为,虽然建筑企业一般纳税人发生特定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增值税率为11%,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建筑企业可以选择的话,必然要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呢?答案是否定的。
简易征收计税方法有时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 && &&&一是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量。建筑企业会有很多工程,有些工程采取一般计税方法,有些工程采取简易计税方法,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按项目分别进行明细核算。如果没有做到项目层面的明细核算,建筑企业将难以证明哪些采购属于一般计税方法的项目,哪些采购属于简易计税方法的项目,有可能导致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较高的增值税率要求企业纳税。
将各位老师的意见“搬运”了一次,希望各位税友可以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
这种算法太简单,对企业没有多大价值,缺乏对建筑、地产企业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了解
唉!没有几个说到点子上,有些更是没搞清楚,只有王越还可以点
很棒的话题,蓝敏和王越老师的观点值得推敲
很棒的话题,蓝敏和王越老师的观点值得推敲!{:11_938:}
唉!没有几个说到点子上,有些更是没搞清楚,只有王越还可以点
嗯,问题是需要讨论的。 你我各有见解,方才有更佳、最佳的答案、办法出现。
#蓝敏#老师意见如下,欢迎各位税友拍砖讨论:
各项考虑进去就不一样了
#蓝敏#老师意见如下,欢迎各位税友拍砖讨论:
进项是可以抵扣了但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了答
站长推荐 /1
视野特训营第九期-IPO实战,邀请上市公司、企业、事务所、投行、律所等七位资深实战人士为导师。十六大实务主题,100天在线的全方位参与互动。点击查看详情,3月初正式开始。
Powered by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写说明为方便纳税人理解,“营改增”培训课件(一般纳税人篇之部分现代服务业)将...试点纳税人申请免征增值税时,须持技术转让、开发的书面合同,到试点纳税人所在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营改增"培训行业之部分现代服务业一般纳税人(完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改增印花税计税依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