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炼化产能过剩剩,去产能化真的能实现吗

已被0人收藏
&无人问津的化肥行业终将守得云开见月
来自:保密
发帖:140+0
  近日,多项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今日宏观GDP数据正式发布,2016中国GDP全年增速6.7%。四季度GDP同比6.8%,预期6.7%,前值6.7%。2016年新增就业目标预计也超额完成。  GDP增速再次顺利达成目标,经济总量也成功突破70万亿。经济指标一派和谐,不亦乐乎。然而,这却丝毫不能掩盖众多中上****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的落寞,产能过剩,行业普遍连续多年巨亏,这样的现象在很多行业内都并不罕见。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一地鸡毛的宏观经济在09年的四万亿鸡血下继续苟延残喘了一至两年,但自2011年之后的几年里境况却每况愈下。  化肥行业正是经济下行周期中一路滑坡的一员,作为以往受到政策保护和限制的行业之一,化肥行业并没能逃脱产能过剩和行业整体巨亏的命运。尽管化肥行业整体还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但是一些新的政策和行业数据已经展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一、化肥行业每况愈下  对于整个化肥行业来说,2016年无疑是近几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无论是氮、磷、钾肥,还是复合肥,盈利情况都不佳,相比前几年出现大幅下滑。其中,氮肥和磷肥是下滑最明显的两个行业。  无人问津的化肥行业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国化肥行业主要的4个子行业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中,氮肥约占化肥总产量的31%,磷肥约占12%,钾肥约占3%,复合肥占54%。  氮肥作为化肥子行业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已经连续三年亏损,而且2016年的亏损额更是大幅增长,1-11月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011.0亿元,同比降低12.7%;行业亏损93.8亿元,同比增加355%。据统计,284家氮肥企业中,有150家企业亏损,亏损面52.8%;亏损额142.4亿元,同比增加49.5%。  氮肥行业中,亏损的公司超过半数,亏损金额也在逐年拉大。不得不说,对于氮肥行业而言,2016年是无比惨淡的一年。  尚未出现亏损的磷肥、钾肥和混合肥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16年,磷肥、钾肥和混合肥行业的整体盈利大幅缩窄,其中磷肥与钾肥已经濒临亏损的边缘。  &&&&二、2016愁云惨淡为哪般?  2016年的化肥行业集体跌入了谷底,港股市场的化肥行业板块行情亦如此,几乎在底部趴了一年。  从去年年初至今,只有中海石油化学(3983.HK)收复了60%的失地,累计涨幅为20%左右,其他的化肥企业股票都在跌下去之后一直趴在谷底,如中化化肥(0297.HK)从2016年初至今跌幅为10%,中国心连心化肥(1866.HK)跌幅14%,世纪阳光(0509.HK)跌幅居然高达62%。  无人问津的化肥行业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化肥行业业绩如此惨淡的原因无外乎就是产能过剩,化肥行业的下游是农产品,农产品的特点是刚需,但既然是刚需,需求自然也就很平稳。一旦化肥行业的供给膨胀过快,面对不愠不火的需求,行业就会面临严重的供过于求、产能过剩。  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供给过剩有多严重,从两个指标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一是新增产能。据国际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间,我国氮肥年均新增氮肥产能528万吨,新增磷肥产能208万吨,三种基础肥料10年间新增了8530万吨的产能,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二是开工率。百川信息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氮磷以及复合肥的开工率长期低于70%,其中尿素的开工率2016年持续下滑,目前已低于50%,二铵开工率尚可,一铵最新的开工率已跌破40%,复合肥的开工率长期在40%-50%的区间徘徊。  在下游需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化肥行业却连续多年扩增产能,产能过剩自然在所难免。严重的产能过剩传导至市场上又会压低化肥产品的价格,进一步压缩化肥行业的利润,最终使得整个行业的开工率连续大幅走低。  无人问津的化肥行业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三、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产能过剩走向一定的极端之后,行业通常都会迎来一个拐点,过剩的高成本产能被淘汰,行业实现出清,活下来的企业盈利慢慢改善。  化肥行业自2015年开始新增产能已经明显放缓,如2015年氮肥的新增产能已经开始低于其10年均值,磷肥新增产能2013年就开始低于10年均值。低于50%的开工率也已经持续很长时期。这些都是一个行业可能出现拐点的潜在信号。  如何判断化肥行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我们分别从其4个子行业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一一分析,看看这几个子行业分别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  氮肥方面,出现了2个新的变化,两大变化都是从政策方面开始的。  首先大方向上政府明确了化肥行业去产能的目标。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提出目标为:“十三五”期间关停尿素产能1300万吨,严格淘汰开工率低、连年亏损、半停产及负债率大于100%的企业。化肥去产能可不是空口说说,今年9月份国务院再次出台文件,声明不再受理尿素等产能过剩行业用地预审。  去产能的大方向确定下来之后,紧接着而来的电价及天然气价补贴政策的取消,这才是真正立竿见影的。2016年4月份、11月份分别取消电费及天然气的优惠政策。化肥行业一向是一个既受限制又受到保护的行业,一方面为保护下游的农户,化肥行业要保证稳健的供给且价格不能暴涨;另一方面为维持化肥行业的发展政府又给予化肥企业很多政策上的优惠,如电价和天然气补贴。如今要取消这两项补贴,很多化肥企业的成本曲线都会进一步快速上移,导致过剩的产能更快地得以出清。  用数字说话,对于传统型的尿素企业,平均电价上涨0.1 元/千瓦时,尿素吨成本上涨80-100 元左右,成本压力增加。取消优惠电价,近4000 万吨尿素产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快了去产能化过程的进行。由于天然气上涨将直接增加气头尿素成本,国内气头尿素占总产能的30%,天然气提价提高了气头尿素生产成本,如果天然气价格上调0.2 元/立方米,以天然气为运转动力的化肥业将面临全行业亏损。  所以,占化肥行业31%的氮肥子行业在新政策的刺激下,可能会更快地实现出清。而且尿素价格受成本推动已经在2016年底大幅反弹,这也可能是产能逐步出清的一个信号。尿素在16年由于受出口下滑拖累,供过于求,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下滑至8月的底部价格1130元/吨,但是自9月之后,受煤炭价格攀升及运费上涨推动,尿素价格开始上涨,目前已涨至1670元/吨,涨幅高达48%,价差也逐步由680元/吨回升到900元/吨。  无人问津的化肥行业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国家取消用电优惠等去产能政策的刺激下,明年春耕需求引发的补库存需求可能会使得尿素价格在短期内还有一轮上涨行情。  磷肥方面,同样有两个新的变量,而这两个新变量同样是有利于行业过剩产能的出清的。  其一政策上取消了氮肥和磷肥等的出口关税。与尿素不同的是,磷肥出口的占比相对较大,其中出口以二铵为主。卓创信息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磷肥产能2224万吨,产量1911万吨,净出口量达到794万吨,占产量比例高达42%。出口关税的取消,有利于国内过剩产能的消化。  其二是行业内关于“联合限产”的提议,提议指出以一年为周期,各大二铵企业联合限产30%左右,以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如果提议真能达成并落地,磷肥行业的产能也将更快出清。  钾肥和复合肥方面则没有明显的变量出现,表现预计较为平稳。  我国的钾肥进口依存度很高,而国际氯化钾价格自2015年年中后一路下行,目前稳定在200美元/吨左右,降幅超过30%。较低的国际价格促进钾肥的进口,同时也会限制国内钾肥行业的发展。由于钾肥的分布极其集中,全球将近三分之二的钾肥产能都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所以钾肥行业集中度也很高。2013年之前,前几大钾肥公司之间结成同盟,控制全球的钾肥市场,然而,2013年7月其中一个巨头宣布退出打破了这一卡特尔组织,此后钾肥价格一路滑坡。但是2016年钾肥市场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变量,全球最大的钾肥生产商合并了其竞争对手,若合并完成,钾肥市场将进一步稳定。  由于2016年全国暴雨天气和洪灾频现,多地农作物受到影响,我国主要作物的价格也在2016年连续走低。下游农产品行情不好,农民用费的需求自然也降低,尤其是对较高成本的复合肥需求更是大幅缩减。相信,如果明年天气有所好转,那么复合肥2017年的需求也将有所改善。  所以,无论是氮肥、磷肥、钾肥,还是复合肥,最坏的时候可能都已经过去。  &&&&四、投资机会  化肥行业最坏的时候大概率已经过去,机会往往就蕴含在行业筑底的过程之中。那么,港股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目标?  港股市场上的化肥行业目标主要有4个:中海石油化学(3983.HK)、中化化肥(0297.HK)、中国心连心化肥(1866.HK)、世纪阳光(0509.HK).   中海石油化学是一家主营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及高附加值合成化工产品的公司,是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油的主要子公司。业务构成方面,中海石油化学的主营产品尿素占总营收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而磷肥和复合肥及其他产品的比重正在下降。受化肥行业不景气影响,2016年上半年中海石油化学营收同比下降18%,毛利同比下降89%,净利出现亏损1.42亿元。中海石油化学在2016年还有一个新的变量值得关注,6月1日公司公告,王辉由于工作原因,已辞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并辞任公司执行董事,于6月1日生效。与此同时,董事会委任夏庆龙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公司近3个月股价的飙升可能也与这一变量相关。  中化化肥是中化集团下的一家综合型化肥龙头,化肥总产能超过1200万吨/年,是我国最大的化肥分销服务商。中化化肥的产品包括氮肥、钾肥、磷肥和复合肥,且4种肥料收入各占总营收的23%左右。随着化肥行业的探底,中化化肥自2012年起的业绩也一直处于下降通道。由于化肥行业持续低迷,2016年上半年中化化肥营收腰斩,且出现净利亏损4.3亿元。中化化肥还有一个点值得关注,在2016年彭博曾经报道,知情人士称中国计划将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合并为一家集团。尽管此传闻后来被澄清,但中化化肥仍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目标之一。  中国心连心化肥是我国化肥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尿素260万吨、复合肥185万吨和甲醇3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其中尿素与复合肥占总营收的85%。尽管2012年后化肥行业一直下行,但中国心连心仍然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速,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9%。而且中国心连心化肥的毛利率逐年增加,2015年毛利率高达22.9%。  世纪阳光是一家主营生态农业肥料的公司,同时稀土镁合金及中间合金也是其重要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0%。世纪阳光的营收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符合增幅高达36%,并且毛利率也较为稳定,在31%左右。  对比看来,中海石油化学和中化化肥体量较大,化肥界的两大龙头企业,市值分别为111亿和82亿港币。受到化肥行业低迷的拖累,这两大巨头毛利率一路滑坡,营收与净利也一路下行。但由于这两大巨头体量大,所以市场给它们的估值也相较中国心连心化肥和世纪阳光要高。中国心连心化肥和世纪阳光一个专注于高效肥,一个专注于生态农业肥料,毛利率都处于较高水平,营收与净利也更为平稳。  从股价来看,中海石油化学是唯一一个自去年年初至今涨幅为正的一家,中化化肥和中国心连心几乎一路横盘过来,世纪阳光更是腰斩。相信未来化肥行业转暖之际,就是它们从坑底爬上来之时,值得关注。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楼主...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无人问津的化肥行业终将守得云开见月
热门文章排行
热门产品排行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行情按地区分类
&版权所有: 中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2
技术支持:7分析:尿素行业真的会很快去产能吗?
来源:中商情报网 编辑:中商情报网
“去产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14年之际尿素行业差点儿就遭遇了一次去产能,即2014年4月中下旬期间尿素价格陷入2008年以来的低谷,本以为将减少一部分产能,但“庆幸”的是1350元/吨左右的低端出厂价虽然令山东、河南小型尿素企业中的一部分因售价严重低于成本及资金周转等问题而停产了半年至一年,随后有大型集团入资,卷土重来,打造了成本更低、产量更高的新产能。再看2015年年底,山东两河经历了1300元/吨左右的更低出厂价,截至2016年1月中旬山东、两河低端出厂仅元/吨左右,那么这次我们尿素行业内的一部分落后产能真的会很快退出市场吗?下面中国网小车就来带领大家小议一下这个问题。
尿素成本几乎较2008年以来的任何时间段内的成本均要低,即使是尿素企业中的高成本企业应该也不会很快退出市场,以山东、两河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当地尿素厂家高端成本约1200元/吨左右,新工艺新产能的低端成本仅1100元/吨左右,考虑到目前低端成交出厂1220元/吨的价格,接下来尿素价格或仍有回落空间;其次,国际性大宗商品价格疲软,2016年1月初之际价格已低于30美元,有关人士预计可能接下来将低至20美元左右,行业也难以幸免,其价格或继续回落,所以2016年余下时间内尿素成本或再降;再次,2016年尿素行情极度低迷,即价格亏本严重之际,或许会出现2014年类似的情况,即部分企业降低开工率,待行情略好之时继续东山再起。
需求或物极必反,2015年10月-12月期间除去印度的两次尿素采购招标中我国尿素中标数量分别占约占60万吨及100万吨以外,农作物收成和收益一般及各原料价格低迷使得国内行情不佳,对于尿素行业的支撑不大,尿素价格以下滑为主的同时,经销商也是陆续少量采购,陆续亏钱,操作愈加谨慎,截至2016年1月中旬,部分中间商及多数商所持仓的尿素数量粗略估计不足往年同期的五成,初步来看春季市场尿素行情应存向上预期,至于产能过剩方面,如若各下游需求方一味拿尿素过剩600-1000万吨,甚至2000万吨作为压价的借口的话,我们尿素企业只要适时降低开工率,就可以适当稳定且上调价格,暂时度过春季的尿素行业难关,甚至有可能保住夏季的尿素市场行情,那么尿素行业去产能的速度便不必那么快!
想必部分人士可能认为小车的观点有些武断,那也是极好的,的确,尿素行业产能过剩即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只有那些高耗能、高成本的尿素产能快速退出市场,新建的、低成本的、有优势的新产能快速占据市场,并且将一部分普通尿素转为适合土壤的适合的含硫尿素、车用尿素等等,多方位扩宽尿素销售渠道的话,我国尿素行业才能够真正做到合理化化发展。
(来源:猪价格网)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font color="#ff163&&
相关事宜请联系:4 邮箱:
大家都爱看
1、怎样看自己可以申购多少?
你的行情软件会提示。(勤快......
“你换美元了吗?”随着近半年来人民币的贬值,一些未雨绸......
微众银行,开业已整整一年。21世纪经济报道从深圳银监局获悉,近......
交易数据显示,12月31日至1月15日,沪深两融余额已从1.19万亿缩水......
《唐人街探案》电影海报
回到工作日,作为合家欢动......
《唐人街探案》电影海报
周二大盘相对于周一没有明......
《老炮儿》电影海报
回到工作日,作为合家欢动画的......
《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电影海报
回到工作日,作为......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4年台湾......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4年台湾数控......你的位置: >
> 专栏:无人问津的化肥行业,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近日,多项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今日宏观GDP数据正式发布,2016中国GDP全年增速6.7%。四季度GDP同比6.8%,预期6.7%,前值6.7%。2016年新增就业目标预计也超额完成。
GDP增速再次顺利达成目标,经济总量也成功突破70万亿。经济指标一派和谐,不亦乐乎。然而,这却丝毫不能掩盖众多中上游行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的落寞,产能过剩,行业普遍连续多年巨亏,这样的现象在很多行业内都并不罕见。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一地鸡毛的宏观经济在09年的四万亿鸡血下继续苟延残喘了一至两年,但自2011年之后的几年里境况却每况愈下。 & 化肥行业正是经济下行周期中一路滑坡的一员,作为以往受到政策保护和限制的行业之一,化肥行业并没能逃脱产能过剩和行业整体巨亏的命运。尽管化肥行业整体还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但是一些新的政策和行业数据已经展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 &&&& 一、化肥行业每况愈下 & 对于整个化肥行业来说,2016年无疑是近几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无论是氮、磷、钾肥,还是复合肥,盈利情况都不佳,相比前几年出现大幅下滑。其中,氮肥和磷肥是下滑最明显的两个行业。
& 我国化肥行业主要的4个子行业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中,氮肥约占化肥总产量的31%,磷肥约占12%,钾肥约占3%,复合肥占54%。 & 氮肥作为化肥子行业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已经连续三年亏损,而且2016年的亏损额更是大幅增长,1-11月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011.0亿元,同比降低12.7%;行业亏损93.8亿元,同比增加355%。据统计,284家氮肥企业中,有150家企业亏损,亏损面52.8%;亏损额142.4亿元,同比增加49.5%。 & 氮肥行业中,亏损的公司超过半数,亏损金额也在逐年拉大。不得不说,对于氮肥行业而言,2016年是无比惨淡的一年。 & 尚未出现亏损的磷肥、钾肥和混合肥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16年,磷肥、钾肥和混合肥行业的整体盈利大幅缩窄,其中磷肥与钾肥已经濒临亏损的边缘。 & &&&& 二、2016愁云惨淡为哪般? & 2016年的化肥行业集体跌入了谷底,港股市场的化肥行业板块行情亦如此,几乎在底部趴了一年。 & 从去年年初至今,只有中海石油化学(3983.HK)收复了60%的失地,累计涨幅为20%左右,其他的化肥企业股票都在跌下去之后一直趴在谷底,如中化化肥(0297.HK)从2016年初至今跌幅为10%,中国心连心化肥(1866.HK)跌幅14%,世纪阳光(0509.HK)跌幅居然高达62%。
& 化肥行业业绩如此惨淡的原因无外乎就是产能过剩,化肥行业的下游是农产品,农产品的特点是刚需,但既然是刚需,需求自然也就很平稳。一旦化肥行业的供给膨胀过快,面对不愠不火的需求,行业就会面临严重的供过于求、产能过剩。 & 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供给过剩有多严重,从两个指标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 一是新增产能。据国际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间,我国氮肥年均新增氮肥产能528万吨,新增磷肥产能208万吨,三种基础肥料10年间新增了8530万吨的产能,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 二是开工率。百川资讯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氮磷以及复合肥的开工率长期低于70%,其中尿素的开工率2016年持续下滑,目前已低于50%,二铵开工率尚可,一铵最新的开工率已跌破40%,复合肥的开工率长期在40%-50%的区间徘徊。 & 在下游需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化肥行业却连续多年扩增产能,产能过剩自然在所难免。严重的产能过剩传导至市场上又会压低化肥产品的价格,进一步压缩化肥行业的利润,最终使得整个行业的开工率连续大幅走低。 &
& &&&& 三、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 产能过剩走向一定的极端之后,行业通常都会迎来一个拐点,过剩的高成本产能被淘汰,行业实现出清,活下来的企业盈利慢慢改善。 & 化肥行业自2015年开始新增产能已经明显放缓,如2015年氮肥的新增产能已经开始低于其10年均值,磷肥新增产能2013年就开始低于10年均值。低于50%的开工率也已经持续很长时期。这些都是一个行业可能出现拐点的潜在信号。 & 如何判断化肥行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我们分别从其4个子行业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一一分析,看看这几个子行业分别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 & 氮肥方面,出现了2个新的变化,两大变化都是从政策方面开始的。 & 首先大方向上政府明确了化肥行业去产能的目标。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提出目标为:“十三五”期间关停尿素产能1300万吨,严格淘汰开工率低、连年亏损、半停产及负债率大于100%的企业。化肥去产能可不是空口说说,今年9月份国务院再次出台文件,声明不再受理尿素等产能过剩行业用地预审。 & 去产能的大方向确定下来之后,紧接着而来的电价及天然气价补贴政策的取消,这才是真正立竿见影的。2016年4月份、11月份分别取消电费及天然气的优惠政策。化肥行业一向是一个既受限制又受到保护的行业,一方面为保护下游的农户,化肥行业要保证稳健的供给且价格不能暴涨;另一方面为维持化肥行业的发展政府又给予化肥企业很多政策上的优惠,如电价和天然气补贴。如今要取消这两项补贴,很多化肥企业的成本曲线都会进一步快速上移,导致过剩的产能更快地得以出清。 & 用数字说话,对于传统型的尿素企业,平均电价上涨 0.1 元/千瓦时,尿素吨成本上涨80-100 元左右,成本压力增加。取消优惠电价,近 4000 万吨尿素产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快了去产能化过程的进行。由于天然气上涨将直接增加气头尿素成本,国内气头尿素占总产能的 30%,天然气提价提高了气头尿素生产成本,如果天然气价格上调 0.2 元/立方米,以天然气为运转动力的化肥业将面临全行业亏损。 & 所以,占化肥行业31%的氮肥子行业在新政策的刺激下,可能会更快地实现出清。而且尿素价格受成本推动已经在2016年底大幅反弹,这也可能是产能逐步出清的一个信号。尿素在16年由于受出口下滑拖累,供过于求,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下滑至8月的底部价格1130元/吨,但是自9月之后,受煤炭价格攀升及运费上涨推动,尿素价格开始上涨,目前已涨至 1670元/吨,涨幅高达48%,价差也逐步由680元/吨回升到900元/吨。 &
& 在国家取消用电优惠等去产能政策的刺激下,明年春耕需求引发的补库存需求可能会使得尿素价格在短期内还有一轮上涨行情。 & 磷肥方面,同样有两个新的变量,而这两个新变量同样是有利于行业过剩产能的出清的。 & 其一政策上取消了氮肥和磷肥等的出口关税。与尿素不同的是,磷肥出口的占比相对较大,其中出口以二铵为主。卓创资讯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磷肥产能2224万吨,产量1911万吨,净出口量达到794万吨,占产量比例高达42%。出口关税的取消,有利于国内过剩产能的消化。 & 其二是行业内关于“联合限产”的提议,提议指出以一年为周期,各大二铵企业联合限产30%左右,以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如果提议真能达成并落地,磷肥行业的产能也将更快出清。 & 钾肥和复合肥方面则没有明显的变量出现,表现预计较为平稳。 & 我国的钾肥进口依存度很高,而国际氯化钾价格自2015年年中后一路下行,目前稳定在200美元/吨左右,降幅超过30%。较低的国际价格促进钾肥的进口,同时也会限制国内钾肥行业的发展。由于钾肥的分布极其集中,全球将近三分之二的钾肥产能都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所以钾肥行业集中度也很高。2013年之前,前几大钾肥公司之间结成同盟,控制全球的钾肥市场,然而,2013年7月其中一个巨头宣布退出打破了这一卡特尔组织,此后钾肥价格一路滑坡。但是2016年钾肥市场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变量,全球最大的钾肥生产商合并了其竞争对手,若合并完成,钾肥市场将进一步稳定。 & 由于2016年全国暴雨天气和洪灾频现,多地农作物受到影响,我国主要作物的价格也在2016年连续走低。下游农产品行情不好,农民用费的需求自然也降低,尤其是对较高成本的复合肥需求更是大幅缩减。相信,如果明年天气有所好转,那么复合肥2017年的需求也将有所改善。 & 所以,无论是氮肥、磷肥、钾肥,还是复合肥,最坏的时候可能都已经过去。 & &&&& 四、投资机会 & 化肥行业最坏的时候大概率已经过去,机会往往就蕴含在行业筑底的过程之中。那么,港股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标的? & 港股市场上的化肥行业标的主要有4个:中海石油化学(3983.HK)、中化化肥(0297.HK)、中国心连心化肥(1866.HK)、世纪阳光(0509.HK)。 & 中海石油化学是一家主营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及高附加值合成化工产品的公司,是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油的主要子公司。业务构成方面,中海石油化学的主营产品尿素占总营收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而磷肥和复合肥及其他产品的比重正在下降。受化肥行业不景气影响,2016年上半年中海石油化学营收同比下降18%,毛利同比下降89%,净利出现亏损1.42亿元。中海石油化学在2016年还有一个新的变量值得关注,6月1日公司公告,王辉由于工作原因,已辞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并辞任公司执行董事,于6月1日生效。与此同时,董事会委任夏庆龙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公司近3个月股价的飙升可能也与这一变量相关。
& 中化化肥是中化集团下的一家综合型化肥龙头,化肥总产能超过1200万吨/年,是我国最大的化肥分销服务商。中化化肥的产品包括氮肥、钾肥、磷肥和复合肥,且4种肥料收入各占总营收的23%左右。随着化肥行业的探底,中化化肥自2012年起的业绩也一直处于下降通道。由于化肥行业持续低迷,2016年上半年中化化肥营收腰斩,且出现净利亏损4.3亿元。中化化肥还有一个点值得关注,在2016年彭博曾经报道,知情人士称中国计划将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合并为一家集团。尽管此传闻后来被澄清,但中化化肥仍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标的之一。 &
& 中国心连心化肥是我国化肥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尿素260万吨、复合肥185万吨和甲醇3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其中尿素与复合肥占总营收的85%。尽管2012年后化肥行业一直下行,但中国心连心仍然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速,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9%。而且中国心连心化肥的毛利率逐年增加,2015年毛利率高达22.9%。 &
& 世纪阳光是一家主营生态农业肥料的公司,同时稀土镁合金及中间合金也是其重要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0%。世纪阳光的营收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符合增幅高达36%,并且毛利率也较为稳定,在31%左右。 &
& 对比看来,中海石油化学和中化化肥体量较大,化肥界的两大龙头企业,市值分别为111亿和82亿港币。受到化肥行业低迷的拖累,这两大巨头毛利率一路滑坡,营收与净利也一路下行。但由于这两大巨头体量大,所以市场给它们的估值也相较中国心连心化肥和世纪阳光要高。中国心连心化肥和世纪阳光一个专注于高效肥,一个专注于生态农业肥料,毛利率都处于较高水平,营收与净利也更为平稳。 &
& 从股价来看,中海石油化学是唯一一个自去年年初至今涨幅为正的一家,中化化肥和中国心连心几乎一路横盘过来,世纪阳光更是腰斩。相信未来化肥行业转暖之际,就是它们从坑底爬上来之时,值得关注。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加入格隆汇 ●&投稿给格隆汇: ●&添加微服妹妹微信号:guruclub_011 ●&参加格隆汇三大线下活动:汇说、汇路演、汇调研 ●&广告投放:3-823& ●&商务合作:3-823
(港股那点事 似水流年) ———————————————— 关于牛牛网: 牛牛网是一个港股分享平台,由会员(专业港股投资者、草根资深港股投资者、香港投行专业人士、香港证券界投资大咖、香港财经公关高手和香港财经媒体资深专家)本着分享共赢的理念,将每日港股中最有价值的资讯、研报、研讨会和调研资料、上市公司PPT、香港报刊股评等信息在牛牛网港股平台进行分享。我们希望汇集众多专业人士的力量,本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让涓涓细水汇聚成河,通过会员们的努力打造一个港股专业资讯众包平台,打造最专业和最齐全的港股投资资讯分享平台。我们倡导:发现港股投资价值。 特别声明: 本网站所发内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也不作为推荐任何股票的依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您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如果您需要投稿,请将稿件电邮: 爱中概港股精华 – 微信公众号:ichinastocks-hk 牛牛网 – 微信公众号:niuniuwang_cn 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加入我们的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炼化产能过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