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说说国内高品质盛达气缸油封厂家厂家哪个好吧?需要购买呢。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了解什么是气缸? - 企业新闻 - 气缸,标准气缸,大型气缸,SC/QGB气缸-郑州星驰液压气动厂
你好,欢迎访问郑州星驰气缸厂家!&&&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或给我们留言
企业新闻您的位置:&&& >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了解什么是气缸?
发布日期: 15:02:51
  液压它是一个主要的产品的网站。虽然只有三字,但内容非常多,所以你需要做很多功课。所以,我们仍有很长的一个过程需要。所以,今天将继续讲解相关知识的液压缸,这样我们可以有更多的知识和understanding.
  在设计液压缸时,要知道它的使用,以及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额定工作压力,形式确定力和效果,最终确定液压缸的缸径和冲程和连接方式、安装尺寸等的液压系统,一般有五种压力,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五个层次。在确定液压系统,可以确定液压缸的输出力,etc.
  在液压缸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气缸、活塞、活塞杆和导向套,等筒材料,通常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如果温度是零下50度,所以必须进行回火工艺。和气缸的内表面,并有权水平的配合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等级,等等,以确保液压缸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运动稳定性和耐磨resistance.
  对于活塞杆头部的连接,应根据负载情况选择。一般来说,主要有螺纹式和单耳环式和三对耳环,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的配合,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否则很容易有卡滞现象,或不均匀wear.
  本文由www.zzqgc.cc编辑,最终解释权归本网站所有,郑州兴驰厂家专业生产各种气缸,无杆气缸,标准气缸,大型气缸,sc气缸,qgb气缸,jb气缸,防水气缸,重型气缸,定制气缸等,公司以专业的技术为您提供放心可靠的产品!
& 气缸,标准气缸,大型气缸,SC/QGB气缸-郑州星驰液压气动厂 版权所有
地址:郑州市上街区金华路南段
邮编:450000MXS气动滑台
MXS25L-75B,日本SMC,气动滑台,双缸型
MXQ16-40AS,双缸型,气动滑台
MXQ系列气动滑台,MXQ12x50,气动滑台
SMC气动滑台,气动滑台,SMC气缸,气缸
日本喜开理启动滑台,CKD气动滑台,CKD滑块LCS16-20S1,CKD滑台LCS16-20S2
气动滑台,滑台气缸,气缸,深圳气缸厂家
MXS6-20A,日本SMC气动滑台,SMC气动滑台气缸,费斯托气动元件
气动滑台,smc滑台,滑台气缸
SMC气缸,SMC滑台缸,MXS8L-20A,MXS8L-20-A93
气动滑台气缸,气动气缸
福州日本SMC气动滑台MXQ12,10C厂家供应特价销售;SMC日本SMC气动滑台MXQ12,10C厂家供应特价销售;福州SMC日本SMC气动滑台MXQ12,10C厂家供应特价销售;福建菱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福州日本SMC气动滑台MXQ12,10C厂家供应特价销售;SMC日本SMC气动滑台MXQ12,10C厂家供应特价销售;福州SMC日本SMC气动滑台MXQ12,10C厂家供应特价销售;福建菱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日本SMC气动滑台MXQ12,10C厂家供应特价销售
MXQ-AS12L,MXQ-AS12L现货,价格
气动滑台,光电开关,模块,smc气缸
答:  MX系列从MX1xx到MX7xx有很多种型号。目前定位比较明显,容易被市场接受的为MX760——MX系列的旗舰MX360低端代表。但是这并不代表MX760就是高端产品。只是相对的。MX760也是我现在正在使用的耳机,我之前有用过MX550,MX500及500的RC-S(长短线短版)中间还用过MX430。可以说MX500已经不在现有型号体系内了。目前没有一款机器能够代替他的地位。MX500无论是国际版,还是亚洲L/S版。都有自己的特点。精准的声音还原,低音稳健。虽然在量感方面稍弱。但是其音场方面,在同价位的机器里。还是无人能敌的。 再来说说普遍被认为目前MX系列里最好的机器——MX760。
答:这是由于rx脚没有上拉缘故,如是自己做的底板,接上拉电阻即可,如果是买的产品,那么只需要将rx接到对端tx,tx接到对端rx即可(对端tx会将rx置高)。
答:  劝你还是别玩MXP了!战斗画面慢的要死!关闭战斗画面更慢!且MXP比MX怪血多50%,  但游戏是一样想(关卡,敌人都是一样的!MX=MXP,MXP就是MX的携带版,但内容一模一样)!  其次MX电脑上装个PS
模拟器就能玩!还能加速!PSP就不行
答:这款机型是绕龙的呀,你怎么说没有绕龙呢?是用软件检测没有吗?
答:晕,楼上的!什么其他配置不重要啊?CPU运算慢你给我跑个3D看看,内存硬盘小你试试,玩都玩不转。。。别说想学设计了。 所以呢,建议楼主综合配置要高一点。CPU双核以上,最好是因特尔的。 另外一块好主版也是建议内的,现在的是P45 有点贵。最好选择P43的。 内存2G以上。硬盘320G以上。 重点是显卡,市场上699价位的就OK了。显示器也得慎重选择,性价比上选个CRT的就行。 如果您预算较高的话,选个价位高的LCD也未尝不可。。 总之而言。专业设计电脑,得比普通的多付出一点。。
答:从配置、性能方面来说,肯定是一加3好,但是体验上这个就仁者见仁了,要是我,我会选一加3.查看: 2803|回复: 20
摩旅全攻略---好东西要分享,申请加精…
状态&&&[当前离线]
(一)选车篇:&&在选购新摩托车,完全取决于选购者的需要,其中包括实用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因此,在先型时,最好查阅国内外摩托车的有关技术参数,并加以综合考虑,再根据本人的具体条件,最后确定选哪能种型号的摩托车,具体来说,在选型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 摩托车性能 1& 动力性. 是以发动机的功率.车辆的最高速度,加速性能以及爬坡性能指标来评价. 2& 经济性. 一般是用摩托车在经济车速行驶时的百公里燃料消耗量来评价. 50-70毫升摩托车其燃料消耗为1-2升/百公里. 100-125毫升摩托车其燃料消耗量为2-2.5升/百公里. 125-250毫升摩托车其燃料消耗量为2.5-3升/百公里. 3& 可靠性. 用完全不出故障的行驶里程和主要零部件不出故障的里程数表示.其中重要的是制动是否灵活可靠,摩托车怠速是否稳定,灯光嗽叭,指示仪表等是否齐全有效. 4&耐久性. 是指车辆的使用寿命,它是用第一次大修前的累计行驶里程数来表示. 5&舒适性和**纵灵活性,主要是指减震性能是否良好,行驶中骑座是否舒适,各**纵部位是否布置&&合理,恰当,**纵是否简便灵活等. 6&行驶速度, 是指根据路况各驾驶员的素质需要经常使用的行驶速度. 50毫升摩托车其行驶速度小于50公里/小时. 70-125毫升其行驶速度在家50-60公里/小时. 250毫升以上摩托车其行驶速度大于60公里/小时. 7&噪音和污染. 若希望噪间和污染小一些,就选用四冲程发动机,或分离润滑二冲程发动机.
(2) 主要用途 1&用作上下班交通工具的,可选题50-125毫升摩托车. 具体选哪种排量摩托车还应根据驾驶人员的素质和年龄等来确定2&用作长途旅游或双人骑的, 可选125-250毫升摩托车. 3&用作运输的,应选125-750毫升,并有前,后货架或有货箱的摩托车.
(3) 使用环境 选用摩托车还应充分考虑所处的使用环境,并有所侧重. 1&行驶道路条件. 摩托车在平坦柏油路上行驶时负荷最小; 在土路上行驶时,其负荷相对要增加1-2倍;在粘土或沙滩上行驶时,负荷则要增加3-5倍; 在爬坡时,负荷增加得更多. 因此,在选用摩托车时, 要根据行驶道路情况来确定摩托车的排量. 经常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驶,可选用50-125毫升摩托车. 此外, 进口摩托车很适合于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驶,在土路上行驶,可选用125-175毫升摩托车. 在山路上行驶, 可选用175-250毫升以上摩托车. 2&燃油供应条件. 目前除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摩托车所使用的燃油与我国的相同外,其余国家的摩托车所使用的燃油与我国不尽相同(多用无沿汽油). 若勉强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燃油, 不仅会影响车辆动力性的下常发挥,而且还会造成部分机件的磨损.
(4) 造型结构 1&妇女,老年人宜选用外型美观,**作容易,车速较低的轻便摩托车. 2&年富力强的男同志宜选用造型雄伟,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及排量较大的运动型摩托车. 3&经常在颠簸不平的路上行驶,或希望有较好舒适性的摩托车,可选用车架刚度大,有弹簧液压双向作用式减震器的摩托车,且车轮直径应大于500毫米. 4&经常在泥泞的道路上行驶,为了制动可靠可用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摩托车,且车轮直径大于500毫米.
(5)摩托车厂牌号 我国摩托车工业起步较晚, 各厂家的生产规模,技术国量,制造水平均有差别,此外, 售后服务及配件供应等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选用车型时,应多了解用户反映,再决定选用的厂牌和车型.
(6)经济条件 当确定要选用车型后,还应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因为购买摩托车不是一次性开支,而是经常性的开支. 当综合考虑了上述各方面情况, 确定了摩托车的型号之后, 接下来的工作是挑质量较好的摩托车, 一般挑选步骤是: (1)外观检查 摩托车喷漆是否光亮.均匀,漆质怎样; 电镀件表面是否光亮,有无外露损坏或斑点,焊接件接口是否平滑;机加工件表面是否光滑;整车的所有零部件是否齐全无损;前,后减震器是否端正;车身是否正直;前,后轮是否嵯正,前后轮轴或轴承有无损坏; 各种备件,随车工具, 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及合格证是否齐全.
(2)发动机检查 当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要求发动机能迅速可靠地起动,在常温下,冷车起动时间应不多于15秒(不包括辅助时间), 脚踩不超过3次.起动后, 以中,低速运转30分钟,各处应不烫手,怠速运转稳定且无异常响声,负荷时,应能平运转,用转速表测量, 最大运转速应能超过额定转速.当发动预热后,在发动机空转状态下,猛加油门,发动机转速应随之提高.
(3)试骑检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车者除了按上述步骤进行检查之外,还应在道路上试骑一段距离,重点检查;变速器及传动机件的响声是否正常; 发动机是否过热,动力传递是否平稳,可靠;离全器分离是否彻底,无拖滞.结合是否平顺,可靠; 变速踏杆是否灵活,无卡滞及掉档现象; 转向把**纵是束轻便,灵活,准确;制动是否可靠,无异响;油门拉线及各种开关是否灵活有效;关闭电源开头后摩托车是否立即熄火,燃油箱及发动机是否有漏油,漏气 现象;车辆在行驶时是否有过份颠簸现象. (4)性能测试
1&动力性能测试. 在试骑过程中,突然加大油门,观察摩托车速度是否随之增大, 驾驶员是否有明显的后仰的感觉. 2&制动性能测试. 将车速稳定在20公里/小时,当前轮压测试线时,迅速将油门减到最小,同时作前,后轮紧急制动,目测其制动工距离是否超过4米,地面上是否有车轮拖印痕迹.
新车磨合期问答(传统方法)摩托车整车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厂家的生产设计工艺以及匹配的零部件质量。在上述先决条件已经确定情况下,新车磨合的好坏也会对以后整车性能产生极大影响。以下内容包含了许多新手经常会发问的问题,建议在买下新车上路之前,先看看这里,也许会有你要的答案。
  问:为什么新车需要磨合?& & 答:1、在最初行驶的几百公里,发动机内各零件接触面间还不完全良好。& && &&&2、磨合有利于各金属表面间配合间隙的良好生成,对发动机寿命影响极大。
  问:磨合期对速度有什么要求?& & 答:关于磨合期的速度建议:& && & 1、200km公里内最高时速40km。& && & 2、200km-800km最高时速60km,800km后偶尔跑一下高速(持续时间不要过长)。& && & 3、1000km以上可以正常的行驶了。& && & 4、磨合期忌长时间定速行驶(高低速定速行驶都不可),请常常变换速度。& && & 5、养成操作油门柔顺的习惯,也就是说不要突然猛加急速、猛拉油门。
  问:磨合期是多久?& & 答:一般的说明书上写的是1000km,其实完整的磨合应是3000km以后,而车子最好用的时期是6000km——16000km.
  问:磨合期使用机油有什么特点?& & 答:勤换!300km、600km、1000km换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磨合期换三次机油。目的是为了使磨合产生的微屑排出。保持发动机清洁。1000km以后可以按正常里程换油,一般矿物油是1000km一换。
  问:我的是四冲程踏板,我该选用什么机油?& & 答:只要是正品的SF级别及SF级以上的机油都可。推荐使用SG级、SG以上的机油。黏度根据当地气温而定,一般冬季可以选用10W40、10W30,夏天使用20W40、20W50。品牌可以考虑嘉实多、BP、壳牌、美孚、统一、昆仑等……。
  问:齿轮油多久更换一次?& & 答:可以1000km时更换一次,以后每5000km或者6个月更换一次。
  问:磨合期可以带人吗?& & 答:轻负荷对发动机磨合较好。当然,如果你要带女孩子,也没办法,只有委屈车子了。但是如果你带一山东大汉或者一个大胖子,就不大好了磨合期内控制载荷的车子最大载重的1/2以下,并选择平坦良好的路面行驶。
  问:磨合期行驶前要预热,对吗?& & 答:是的,这很重要。实际上,对于过了磨合期后的车子,也要预热,使发动机各零件温度增温,机油润滑达到各表面后,方才行驶。一般,夏天2、3分钟即可,冬季5分钟以内即可。大家可以自己掌握,不必教条。
  问:磨合期一次可以最长连续行驶多久?要注意什么?& & 答:强制风冷的125踏板车,磨合期一次行驶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要注意停车休息,让发动机冷却。注意不要长时间行驶,以避免发动机过热,达不到磨合效果。水冷的要好些,可以跑时间长些。
  问:摩托车一般情况下要做哪些保养?  答:二油一滤很重要。勤换机油是延长气缸、活塞、活塞环寿命的不二法门。定期更换齿轮油。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保持燃烧良好,是减少发动机积碳、减少化油器故障的不二法门。定期检查火花塞燃烧情况。定期检查轮胎压力,保障行车安全。自己会换机油、换空气滤芯、拆火花塞,是一个车手的必会技能!新手在请别人换过二次后,应尽快自己学会。
  问:我的车应选用什么标号汽油?& & 答:加什么标号汽油:一是看发动机压缩比、二是看说明书。有的车压缩比高,但是说明书却可能会提示不要使用98#高标号汽油,这和它的发动机零件用料有关。所以,一般情况下是看压缩比,个别情况说明书里会写明。压缩比在9:1以下的车型,选用90#。压缩比在9:1以上的车型,选用93#。压缩比在10:1以上的车型,可以选用97#。
  问:我的新车怠速低了,不稳,如何调整?& & 答:1、调整怠速要在热车时进行。一般跑个三五公里就热了。& && &&&2、125踏板车的怠速一般在1700转左右。有的则是1500转。请看说明书。& && &&&3、顺时针拧动怠速镙钉,升高。逆时针则降低。
 问:我以前用统一磁护机油,现在准备用BP300,请问更换机油时,有必要先清洗发动机吗?&&答:没有必要。理论上说,清洗发动机后再更换会好些,但是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什么呢?有人说,可以使用柴油、或者可以使用嘉实多专用发动机清洗油。但是如果用了它们,又用什么去清洁这些油呢?你相信你能绝对放光它们么?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热车情况下将旧机油泻尽,多等几分钟,让旧油泻得干净点。然后加入新机油即可。如果不放心,可以在800km时将机油更换。以后使用同种机油,可以按照正常置换期更换(一般普通矿物油1000km)。
状态&&&[当前离线]
(二)保养篇 #1&&如何延长摩托车的使用寿命. 每一位车主,都希望自己摩托车的使用寿命越长越好。摩托车的使用寿命是用摩托车的大修里程来计算的。国产摩托车的大修里程一般在5万公里到10万公里之间,使用合理可达上限,使用不合理下限也可能达不到。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因素对摩托车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摩托车的大修里程,主要的标志是缸体表面的磨损和曲轴的磨损,其中以缸体表面的磨损最为重要。当缸体表面磨损后,活塞与缸体之间的间隙增大,引起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敲击声,并产生漏据,这时摩托车的油耗急剧上升,机械效率的功率急速下降,必须进行大修。大修的主要项目就是搪缸换活塞,恢复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正常间隙,国产摩托车一般为0.05毫米至0.07毫米(指活塞裙部与缸体之间的间隙值)。如何避免缸体表面的磨损,就成为延长摩托车寿命的关键问题了。本文就摩托车使用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避免缸体的磨损阐述如下。 1. 新车要经过良好的磨合 :  虽然缸体表面从制造厂生产出来进很光亮,但从微观上看仍是凸凹不平,凸起的部分容易受到伤害,若此时承受较大的负荷,就会造成缸体表面的拉伤。所以在新车使用中,一定要轻负荷,待凸起部分磨平后,缸体表面就可以承受大的负荷了。这样缸体表面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磨合好的缸体比未经磨合的缸体相对寿命要长得多,这是很多科学家用实践证明了的。在摩托车出厂时,厂家都要求用户进行新车磨合,磨合期一般在公里之间。在新车磨合期,有的厂方在摩托车化汕器喉管处加有限速管,使新车的车速要比正常使用时的车速低一些,最好不载人不载物。对于二冲程的摩托车,汽油与润滑油的混合比应增加到20:1左右,以便更有利于缸体表面的磨合。 2. 进入缸体的空气要清洁 :  从空气滤清器进入缸体的空气,若含有很多灰尘,就会名象磨料一样迅速增回缸体表面的磨损,所以一定要让进入缸体的空气非常清洁。目前国产摩托车大多使用纸芯式空气滤清器,一方面要定期(约1000公里)清除空气滤清器中的灰尘,另一方面要经常检查空滤器各接合处的密封情况,避免有不干净的空气不经过滤芯进入缸体。为了提高滤清效果,可在纸芯外增加一层泡沫海绵。泡沫海绵必须每天有水清洗一次,以免阻塞。 3. 缸体表面要有良好的润滑 :  液体磨擦比干摩擦的磨损要不得多。为了避免产生干摩擦,应使润滑油的缸体和活塞表面很好的粘附,以便形成液体摩擦。这就要求润滑油要有适当的粘度。润滑油的粘度和温度有关,不同季节应使用不同粘度的润滑油。国际标准规定,夏季要使用的润滑油为API分类SD级SAE10W/30。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冬天使用6号汽油机润滑油,春秋季为10号,夏季为15号。另外,还要经常检查油压和油标尺,避免在缺少润滑油的情况下使用摩托车。 4. 发动机的工作要有良好的柔顺性 :  发动机产生爆震的原因,主要是燃烧速度过快造成的。瀑震使活塞产生过大的冲击力,敲击缸壁造成磨损。燃烧速度过快的原因是:使用的汽油牌号与发动机压缩比不匹配。摩托车制造厂家规定,高压缩比的发动机应使用80号汽油,低压缩比使用70号汽油,若高压缩比使用70号汽油就会产生爆震,造成缸体表面磨损。发动机的作用转速一般在最大扭矩与最大功率之间,国产摩托车为3000转每分至5000转每分,这样每一个挡位都有相应的速度范围。若驾驶员不注意及时换挡产生失速,这时若突然加油,缸体就会产生敲击声。遇此情况应及时换到低档上重新加速,否则就会因敲击损坏缸体表面。 5. 避免产生粘缸现象 :  粘缸现象就是活塞与缸体表面发生块状粘连。产生粘缸的主要原因除发动机缺润滑油外,就是因为发动机冷却不好产生过热,使润滑油失去润滑作用。如何避免发动机过热呢?一方面要经常清洗缸体的散热片,使之具有良好的散热条件;另一方面要经常观察散热片的温度。散热后的表面温度一般在180℃以下,可用表面温度计测量。车主也可用吐口水的方法试验散热片的温度。若口水在散热片上发出滋滋的响声,就表示温度已很高,需及时停车降温,待温度降下来再继续行驶,避免发生粘缸现象。& & 还有,当行驶中发现加油后车速反而下降时,应及时停车,这是粘缸的前兆,绝对不能继续行驶。待发动机冷却后,应拆下活塞用砂纸和油石打磨缸体与活塞粘连的表面,只有这样才可能挽救已造成的损坏,否则缸体就要报废。 6. 避免冷车使用 :  在冬季用车时,润滑油处于凝固状态,不能起到润滑的作用。这时必须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让发动机在空转状态下多运转一些时间,待温度升高后,润滑油已起作用再开动车辆。 7. 避免积炭掉入缸体内:   活塞顶与缸盖内有很多积炭,当积炭掉入缸体内就引起缸体表面的划伤和磨损。为了减少积炭的产生,一定要使用专用机油。车主还应及时清理缸盖内活塞顶上的积炭,当积炭过多时,会使燃烧室变小,增大压缩比,引起爆震。拥有摩托车的朋友们,你如能做到以上几点,你的摩托车的使用寿命一定会被延长。
#2 机油的选用: 1机油的几大作用 润滑作用
维修人员在维修发动机时,有时候会发现活塞裙部有拉伤的现象,或者发现缸壁表面磨损严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发动机工作时转速很高,活塞与缸壁之间、连杆轴瓦与曲轴之间等部位配合紧密,如果这些配合部位得不到充分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S(活塞拉缸、曲轴抱瓦等),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配合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 当润滑油流到配合部位后,会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为了保证润滑油可以顺利到达配合表面,发动机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压力,当润滑油压力不足时,仪表上的机油压力警告灯会点亮。
清洁作用: 发动机的内部工作环境十分恶劣,通过进气系统吸入发动机的灰尘和混合气未完全燃烧后产生的物质会在气门、缸壁上形成积炭,润滑油在发动机内部被不断氧化,氧化物也容易形成油泥和积炭。积炭对发动机的工作影响很大,它不仅影响混合气的充分燃烧,而且会造成发动机内部局部过热,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润滑油中含有清除积炭的清净剂和分散剂,能够清洁金属表面,分散污垢,保持发动机内部清洁。当更换润滑油时,这些杂质随同润滑油一起排出,因此润滑油会呈现较黑的颜色。
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气门与气门座之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才能保证各配合件之间运动时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又容易造成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窜入曲轴箱,结果不仅加速了润滑油的变质,还会降低气缸压力和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润滑油可以在各配合件的间隙中形成油膜,这些油膜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维修人员有时候会遇到发动机气缸压力低的情况,有些人会通过火花塞孔向发动机内加入少量润滑油,然后再检查气缸压力,这种帮助判断故障的方法就是利用了润滑油的密封功能。
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中的大部分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循环带走,一部分通过润滑油从气缸、活塞等发动机内部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发动机在运转或停放时,进气中的水分、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等都会对活塞环、轴瓦等金属部件造成腐蚀。润滑油中含有的防锈剂等具有防锈性能的多效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在金属表面形成排列整齐的致密吸附层,有效地抵制了各种腐蚀物质的侵入。
当发动机起动、加速或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活塞销、连杆的大小端以及曲轴轴瓦等部件均要承受振动的剧烈变化,黏度适当的润滑油可以吸收部分冲击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 2如何选购机油 关于机油,似乎是讨论摩托的永远话题。好的机油可以提高摩托车的性能,延长发动机的寿命。机油对摩托车来说就象人的血液一样重要。但是用机油虽然讲究,但终究只是机油。网上有对机油不屑的,也有膜拜的……似乎都有些偏激,我想应该找个正确的高度来看待这机油。帮助新手了解机油的常识,知道怎么用机油。
一、 怎么来看待机油的黏度
经常看到有些摩友在说:某某15W/50机油黏度太大了,发动机震动较大,改用10W-40机油后就好了……表面看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我认为这位老兄其实并不了解机油黏度的真正含义。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黏度指标能说明哪些问题:四冲发动机流行的黏度指标一般都是以SAE ab W / cd来表示。指标中的ab,cd数字值越大,黏度越大。没错!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黏度标号的大小并不是指正常环境温度下的黏度大小,而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的黏度大小! ab值是按机油在 -18℃ 时的黏度大小来划分的,一般数值分0,5,10,15,20几种,数值越小,该温度下黏度越小,低温性能好,启动性能好,低温磨损小。所以根据不同黏度标号,有不同的使用环境。如:20是环境温度大于-10℃,15是大于-15℃,10则表示是大于-25℃…… cd值是指机油在100℃ 时的黏度大小,数值一般为30,40,50,60等,数值越大,该温度下的黏度越高,说明高温性能越好!同样不同的黏度标号也适合不同环境温度。如30是环境温度低于30℃,40表示低于40℃,50则表示低于50℃……这样一说,应该很明白了!上面那位老兄说的两种机油,前一种15W/50机油是指可以在环境温度介于-15℃-50℃之间使用,后者10W/40适用于-25℃-40℃的环境温度。这机油的黏度指标只能说明这个问题!并不代表机油在20℃时黏度是谁大谁小。也可以这么说,假如当摩托车在20℃的环境中使用时,B品牌的10W/40机油(绿线)或许比A品牌的15W/50机油(蓝线)黏度还要大!虽然B机油的低温性能比A机油好、低温(-18℃)黏度小,但不说明在20℃时黏度还比A机油小…… 那最前面那位摩友为什么换10W/40机油后感觉好了呢?那是因为本来这种机油的整体黏性适合他的发动机。根据上面的理论,同样,假如有某种黏度为20W/50的机油用后一样可能有10W/40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大家可能会有发现:同样标号为10W/40的机油,品牌不同,反映出来的黏度效果有一定差异!这也就是我上面说的理论。 清楚了黏度标号的含义,也应该可以理解摩托车随车手册里推荐机油黏度实在是画蛇添足!比如说某某摩托车,手册上推荐机油黏度是15W/40。用这个牌号的机油一定没问题了吗?错了!假如他在冬天气温为 -30℃的哈尔滨,那么他的车可能根本无法启动或者正常使用。所以可以这样说:机油的黏度标号只对用车的地理位置有用,对使用什么车没有关系。
总结发言:机油的黏度标号仅代表-18℃和100℃时的黏度,所以一样黏度标号的机油实际使用完全可能有不同感受。
3机油常识 A.摩托车机油常识机油的品质:汽油机油.用“S”表示,SA、SB、SC、SD、SE、SF、SG、SH、SJ。字母顺序代表机油品质的发展和添加剂的进步,摩托车不低于SE。B. 至于摩托车用的机油:1. 建议使用SG级别各大品牌机油产品,如:美孚,bp,嘉实多,壳牌,道达尔,埃索,长城,统一,昆仑等等......2. 强烈不建议使用专用机油,全是OEM产品,质低价高!当然如果没优质品牌机油,那么只有选它 3. 根据气温选择适合的机油粘度:C. 机油的粘度:适合的粘度是磨擦表面建立油膜的首要条件,粘度大,则流动性差,起动瞬间更易磨损,粘度低则润滑不足,发动机运转后,也会造成磨损。一般来讲新车和新大修的车应使用粘度较低的机油,特别是刚大修的车辆磨合期内一定不要使用粘度过高的机油,因为这时的发动机各部分配合间隙很小,粘度高的机油流动性又不好,这样就会导致发动机散热及润滑不良,使润滑油老化加快,发动机磨损加剧。D. 环境温度: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温来决定机油的粘度。一般来说冬季应选用复式粘度的机油保证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夏季主要是考虑机油的粘度保持,因为夏季温度较高粘度太低的机油不能保持足够的机油压力,使发动机得不到润滑。具体各粘度适用温度:& &粘度级别& & 适用的气温范围,& &&&℃ 季节& && && &我国地域& &30& && && && &0~+30& && && && &夏季& && && && &东北西北& &40& && && && &0~+40& && && && &夏季& && && && &全国各地& &50& && && &&&+5~+50& && && && &夏季& && && && &南方& &5W/30& && &&&-25~+30& && && &&&冬夏通用& && &&&东北西北& &5W/40& && &&&-25~+40& && && &&&冬夏通用& && &&&东北西北& &10W/30& && & -20~+30& && && &&&冬夏通用& && &&&华北、中西部& &10W/40& && & -20~+40& && && &&&冬夏通用& && &&&华北、中西部& &15W/40& && & -15~+40& && && &&&冬夏通用& && &&&华北、中西部& &20W/50& && & -10~+50& && && &&&冬夏通用& && &&&黄河以南 长江以北4. 发动机的功率与排量-----大功率建议SG级别以上,或者合成机油;如:250以上的进口车5. 发动机的类型如:风冷、油冷、水冷之类---风冷的工作温度高,相应粘度与级别可以高点6. 骑行的习惯如:喜欢高档高速,喜欢加速的感觉,还有总是稳稳的不超过60码,市区40码并且不常换档等等-----喜欢高速与急加速的,建议SG级别以上,或者合成油,开的慢而稳当然可以降一级别使用.7. 骑行环境如:经常跑长途?或者就在市区转悠?或者两者兼有?长途也是建议SG级别以上,或者合成机油。市区建议粘度低一点,如:10W-40之类8. 骑行路况:都是一级公路?都是山路?不好也不坏?两者兼有?山区建议粘度与级别稍高。从油井中打出的原油主要是由碳、氢元素构成,其比例大约为8:1,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硫、氮、氧等杂质。原油进入炼油厂后,首先经过脱水、脱盐等处理,将原油中的腐蚀性物质除掉,然后进入蒸馏塔进行处理,原油中的烷烃和环烷烃等沸点较低的轻馏分首先馏出,根据温度的提高而分别得到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剩下的部分称为重油,对重油加高温进行蒸馏可得到润油、凡士林、石蜡、沥青等馏分。此润滑油馏分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调制才能成为符合工业标准(如API)的成品油,只能作为工业原料使用,因此称为润滑油的基础油,简称基础油。由石化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烯烃,经催化聚合反应可得到聚α-烯烃,它的粘温性能相比矿物油非常优异,低温流动性、高温稳定性很好,粘度指数高,由于是经过合成过程得到的,所以称为合成基础油。现代化的石化企业大都将基础油卖给更专业的润滑油生产厂家,即使是美孚、BP这样的石油巨鳄,也不例外。润滑油生产厂得到基础油后,再经过更精细的加工过程除去其中微量的钾、铜等杂质,降低其腐蚀性,并进一步分类,再根据计划将基础油生产为不同级别、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成品油(发动机润滑油最常用的标准是API和JASO)。衡量成品油性能的主要指标有:粘温性,抗磨性、清净分散性、抗油泥性、抗氧化性、抗泡性、抗腐蚀性、酸中和性、高温稳定性,以上九个指标中,除了第一项以外,其它指标基本上全是通过加入添加剂实的。&&& && &所以说添加剂的配方决定了润滑油的性能,各大润滑油公司均将各自的添加剂配方视为最高机密车上使用的油料包括发动机油、齿轮箱油、减震油、液压油、润滑脂等,这里单独说说发动机润滑油机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二冲程摩托车机油、四冲程摩托车机油。汽油机油:其发展方向注重更长的换油周期和挺杆、凸轮的磨损,由于各摩擦副属于高速小压强& && & 类型,所以抗磨剂一般使用普通的锌磷化合物抗磨剂。柴油机油:由于发动机强化程度较高,而转速相对汽油机低,为了延长活塞组件的寿命,其设计允许较高的润滑油消耗(进入汽缸燃烧),因此特别注重高温稳定性、抗磨性、抗氧化性、排烟、活塞环积碳等指标,其黏度较汽油机高,设计使用温度高。近年来柴油机向高转速、高强化、涡轮增压方面发展,对机油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专用的柴油机油中往往使用一些具有极限抗磨性能的非溶性抗磨剂,如石墨,二硫化钼。二冲程摩托车机油: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机油,非循环使用,注重燃烧灰份、排烟、抗磨性,对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清净分散性、抗油泥性基本无要求。四冲程摩托车机油:由于发动机强化程度高、转速高,因此特别注重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抗油泥性、清净分散性、抗泡性;摩托车与汽车最大的差异在于摩托车的润滑油除了要润滑发动机之外,还要润滑离合器与齿轮箱。齿轮的咬合压力远远超过发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部件,使用普通抗磨添加剂会很快失效,从而造成发动机整体的严重磨损;而一般的极限抗磨剂如石墨,二硫化钼,则会造成离合器打滑,因此只能使用配方特殊的抗磨剂。 关于汽车机油与摩托车机油的混用:如果骑150以下的干离、皮带变速的踏板车,可以使用汽车机油,但要缩短换油周期。摩托车的发动机温度高于汽车,机油在使用中会被氧化,抗磨剂在高温下会水解为无机酸,造成发动机的腐蚀和异常磨损。如果骑比较古老的、发动机与齿轮箱分离的车型,比如三轮750,可以使用汽车机油,按其说明书上指定的里程换油。两冲程摩托车仅可使用两冲程摩托车机油。如果骑湿式离合器,齿轮箱与发动机共用一套润滑系统的摩托车,严禁使用汽车机油,特别是升功率大的跑车,全功率行驶1小时发动机既会烧瓦报废,竞技型跑车如R1、954等半小时足矣,不相信的朋友不妨试试。  发动机的润滑油因基础油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机油:  全合成机油、合成机油(及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半合成机油)、矿物油。  全合成机油:这种基础油是重新组合适合于油脂的分子的基础油,具有符合于润滑油的性质,其特征是从低温下到高温下随时都可以发挥稳定的高性能。  合成油:这种基础游是在矿物油的基础上搭配化学合成的油从而借此提升其性能。  矿物油:这种基础油是在普通矿物油上搭配化学成分合成的一般普通机油。  全合成机油与矿物油的比较:  在高纯的合成基础油上加入效果高的添加剂而制成的合成润滑油,化学合成基础油与矿物基础油,由于在本质性能上的差别,因此就算在合成油的一半期间更换矿物油也是无法获得相同的性能,润滑油因为是由80%-90%的基础油与10%-20%的添加剂所制成的,所以基础油的性能差别对于机车的性能差别也就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将基础油比喻为房屋的基础,而将添加剂比喻为房屋的用料,合成润滑油就像是很牢固的站在基础上的房屋,可以横长时期的维持当初的性能,而成为耐久的房屋,另外,矿物润滑油就象基础薄弱的房屋,最初情况不错,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就会崩塌,而成为寿命短的房屋,何者较佳自然就不用我多说了。  以下是一些全合成机油和矿物油的基本对比:1、低温流动性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2、挥发性(润滑油消耗量,越小越好)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3、氧化稳定性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4、温度黏度性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5、价格(经济性)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你一年换多次矿物油价格高还是你一年换一次全合成机油价格高?) & & 合成机油的小贴士!!!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合成机油严格意义上指的是100%用PAO(聚a-烯烃)或者人工合成的酯类的高品质机油产品,最早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的发明。可是市场上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油产品都打上了“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甚至还有胡乱使用“Fully synthetic”全合成/纯合成众多的商业噱头,但是你的全合成机油是真正的合成机油吗?    其实机油生产商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开始大量使用3-4类基础油来调和新牌号产品,III类基础油VHVI(GroupIII)上面说了,性能不错,而且价格只有PAO的50%左右,厂商何乐而不为那?但是从化工行业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对于“synthetic”还是有严格的区分界限的,在欧洲国家,由于ACEA机油标准比美国API标准严格,厂家一般多使用PAO来制造合成机油产品,在美国更多的是用1类+3类基础油调和较高级别的产品,以下是部分润滑油生产商的“synthetic”基础油使用情况:1.SHELL壳牌使用本公司专利的XHVI基础油,是壳牌集团通过精心控制的石蜡催化加氢异构化技术制造出来的顶级性能 合成基础油属于高级别的4类基础油.2.ESSO+Mobil 艾索和美孚公司已经合并,使用PAO(聚a-烯烃)基础油。3.FUCHS福斯公司使用PAO(聚a-烯烃)和酯类基础油。4.Castrol +BP 嘉实多+BP公司多使用酯类基础油。
状态&&&[当前离线]
摩托车轮胎的维护与保养   轮胎是行走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所起的作用有:(1)直接与路面接触,承受车身的重量;(2)利用其充气后所具有的弹性,缓和并部分吸收行驶中由于道路不平所引起的震动和冲击;(3)保证车辆行驶时有可靠的附着力而不至打滑。轮胎维护与保养的要点是: 保持轮胎有一定的充气压力 ,轮胎的充气压力适当,可以使摩托车具有最大的牵引力、稳定性、驾驶舒适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轮胎压力不足不仅加大行驶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和燃油消耗量,有时还会使轮胎从轮圈上脱落。而轮胎压力过大会降低摩托车的稳定性,使用行驶中有“蹦”的感觉。 保持轮胎的完好和胎面的清洁
  每次收车后都要检查一下前后轮胎的胎面,清除嵌在花纹里的小石子和其它异物。如发现有小铁钉和小铁片时,要马上取出,并仔细检查内胎是否被扎破。摩托车外胎一般不宜修补,因为热补后的胎面高于其它部分,车在行驶时会上下颠簸。修补内胎最好采用火补的方法,在缺乏火补材料和夹具时,也可用补带胶冷补。& & 如果经常路过不清洁的路段,路面上常有散落的铁屑和碎玻璃,为了防止内胎所破无法修补,可随车带一套专用工具,它们是:撬胎棒两根、小型气筒一个、小折剪一把、补带胶水一管、补胎皮数块。内胎的更换主要看其老化程度和完好程度。扎过的内胎虽然进行了修补,但其可靠性与没有扎过的完好的内胎相比,已大大降低。一般用过一年的内胎或已行驶八千千米以上的内胎,即应考虑更换新胎。更换新内胎时,最好在其外表面稍稍涂一薄层滑石粉,再装入外胎使,这样可以防止内胎老化和与外胎粘连。在装卸外胎时,最好有专用的撬胎棒(板),不要用边缘锐利的工具,以防在操作过程中损伤轮胎。 避免日光曝晒和沾染油污
  经常在日光下曝晒,会使轮胎干裂、老化,因此最好把摩托车停入在防尘、防晒、防雨的通风处,或者往车上盖一块苫布,这样不仅对轮胎有利,而且对车上泊油漆、电镀、塑料件也会起到保护作用。油污、酸碱等对橡胶有腐蚀作用,因此应避免轮胎同这些东西接触。长期不用的车最好用木架把整车架起来,以防轮胎某一小段长期负重,引起变形。 真空胎的冷补方法 真空胎能不能补的讨论很激烈,现在我给大家说说我在<<摩托车>>上看到的真空胎冷补法:    1. 卸下车轮,扒下轮胎.扒胎时最好用竹板撬起一边后,车胎两边尽量向中间压即可轻轻扒下,注意不要把车胎两边弄破.    2. 将破口周围的异物清理后,在胎内用砂纸将破口周围打毛,涂上冷补胶,(可多涂些,但只涂一次),待5~7min后,用大片的冷补胶贴在胎内即可.如果车速高,可冷补成双层的,以提高修补强度,并在胎内对称位置粘上同样大小的两层冷补胶片,以保持车轮平衡.     3. 装上车胎后,如是人工打气,开始要猛,力争迅速将胎的两边充起并密封后,装上汽门针,打至规定汽压,再将汽门针旋紧.最后检查,如不漏气即可使用 2 用胶条补的方法   首先要购买专用工具。真空胎的专用补胎工具既简单,也便宜,一般是十多元钱一套。共有两件东西:一件是一把锥形锉,另一件是一把尖部带有一个孔的锥子(该孔在顶部是不闭合的,主要用来补胎时将胶条穿入锥子中)。另外还需购买补胎专用胶条,一般是论板卖,一板能有十根左右的胶条,价格也在十多元钱。   具体的补胎方法:   第一步:找到被扎的位置,将扎入车胎的异物用钳子拔出。   第二步:用锥形锉插入车胎被扎出的孔中,来回抽动数下,目的是将孔的创面锉出毛茬,以便插入胶条后能严密结合。   第三步:取出胶条,将其穿入锥子尖部的眼儿中,并使锥眼两端的胶条等长,然后将两端的胶条并成一股。   第四步:用锥子引导胶条将其慢慢插入车胎的孔中,插入的深度以进入胎内的胶条能有五厘米左右的长度,同时又保证露出胎外的胶条不短于1厘米为宜。这一步中需注意的问题是在插入时要确实能让胶条进入胎内。   第五步:将锥子从车胎中拔出。拔出时动作要很慢,以保证在拔出锥子的同时,能把原先已进入胎中的胶条再带出两股。在完成第四步工作时,已有两股胶条插入轮胎被扎出的孔中;而在拔出锥子后,轮胎被扎的孔中应有四股胶条。后带出的两股胶条不一定非得带出胎外,但要确保其能挤在被扎的孔中。补胎能否成功,这一步非常重要。在这一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两种:一是拔出锥子时胶条未能被再带出两股,从而使被扎孔中的胶条还是两股,无法保证此孔被胶条严密封堵;二是拔出锥子时用力过猛,将本已插入的胶条都带出轮胎外,导致补胎失败。   第六步:给车打足气,用唾液抹在胶条周围检查有无漏气。如有漏气,补胎即失败,须按上述步骤重来;如无漏气即为成功。   第七步:用刀片将露出胎外部分的胶条削掉,使轮胎的外部平整。   这种方法只适合轮胎被扎的孔较小时使用,如扎的孔较大(没有具体的数据,我自己的经验是孔的直径超过半厘米),那就需要卸下轮胎,先用胶条按上述方法补胎,之后再用冷补胶从胎的内侧补上一层。也可不用胶条,直接在胎的内侧补上冷补胶。   上述方法用文字描述挺烦琐,实际操作起来很简单。对于熟练者而言,如果能立即发现被扎的位置并将异物取出,其它工作不超过五分钟即可完成(不包括扎的孔较大时需卸轮胎的情况)。
状态&&&[当前离线]
自己顶,后面还有下篇……。
状态&&&[当前离线]
(三)装备篇 长途旅行的装备问题 跑长途用什么样车,在西北的路况下,我支持一种观点:越野车。说起车,很多朋友能引经据典,如数家珍。我想补充一个也同样重要的问题——装备。以下所列都是本人长途时的车上装备:& & 一套齐全的装备可以让驾驶者从容应付各种恶劣的气候环境,或者各种突发的危机:例如坏车、事故。以下几种重要装备可以参考:   1、头盔。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也有数千元的既轻便又保护性能好的高级货。这几种头盔都各有其优缺点:跑车盔密封性能较好,风阻小,但阳光直射眼睛,长时间容易疲劳;越野盔视野良好还能阻挡大部分时间的阳光直射,但缺点是必须佩戴分离式的护目镜,并且风阻大,不太适合长时间跑高速(100km/h以上);半盔通风透气兼视野良好,但保护性则要打折扣。这几年几大知名头盔生产商又推出了一款两用盔,是用越野盔的结构配上跑车盔的风镜。既是全盔,保护性能不弱,又去掉了分离式护目镜的缺点,还能防阳光直射眼睛,而且比跑车盔更透气凉爽。当然,缺点依然有:风阻大。考虑到高原缺氧,在长时间的匀速驾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昏昏欲睡的情况,极易发生危险。有可能的话,尽量选用透气性能好的头盔。必要时可以打开风镜,让冷风直吹眼睛,以提高警觉。推荐选择:里衬可拆洗。越野盔,则能不用就不用:重量大、嘴部的棱角线条结构太硬朗及用料太硬,万一在与硬物相撞击碎裂后反而易形成二次杀伤,当然它是较为廉价的大众化头盔,而且购买渠道多。   2、躯干防护用品:护甲、护膝、专业靴。护甲是包括了胸背部、肘部、肩部的总称。最好是选用类似夹克衫结构的护甲,不用一件一件地穿,方便实用;护膝除了正面保护膝盖以及胫骨的作用外,还能阻挡寒风的直接吹袭。要知道,膝盖是最容易得关节炎和风湿的,也许冬季里仅仅一次几千公里的长途,就会得上终身的关节炎;在车祸中,比较多发生的伤害是在脚踝部位,也有人因此而截肢残废。专业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皮靴,不小心做了一次“实验品”:前脚掌部位抵抗了一辆1.5吨人货车碾过而丝毫无损;鞋底坚硬,可以分散人体的重量,脚部不容易疲劳,因为当路面复杂或水浸时,经常是需要站着开车的。其它的特点也就不多说了——穿过就知道。虽然这种靴并不能真正防水,雨天时要配合鞋套使用,而且还比较闷热并走动不便,但它可以减轻可能受到的伤害,即使是有时在市内飙车,有条件还是应该配备的。新靴非常坚硬,使用前要提前穿上几个星期才能合脚。推荐选择:dainese护甲内衣、fox护膝、axo(或其他品牌的如fox,apininstar,差别不大)越野靴。一整套大概是4000元。   3、应急修车工具。除了大修以外,基本的工具都要备齐,看起来多但实际体积并不庞大。我的随车工具箱:火花塞套筒、适合本车的各型号梅花板和固定套筒(主要用途:换机油、卸轮、摔车以后用来紧固螺丝和校正方向)、车轮辐条板、小剪刀、电工胶布、短美工刀、短锉子、小六角匙、一支奥迪车原装双头螺丝批(质地坚硬,有时可以当锥子用)、模型车螺丝胶(出发前所有易掉的螺丝都要涂上该胶水后装上)、迷你气筒(带压力表),正反软硬短榔头、内胎、短撬胎棒、6米尼龙绳;易耗品:wd-40一罐、链条(x环的最好)、螺丝几个、火花塞、前大灯灯泡、方向灯灯泡、刹车灯灯泡、补胎胶帖、电工胶扣、后视镜一套。有些林道越野车如kle、xr、baja、sl2320没有双脚支架,卸轮子很不方便,因此有条件的话自行制作一个利用杠杆原理的简易升降平台(铝合金空心管,用螺丝组合)。有了这些工具,基本上就不用担心独自在野外受困了。一些大的工具可以放在行李包上,小的放在随车工具箱。还可以配上加长油针,到了高原地带后换上,可以减轻发动机对缺氧环境的的乏力表现。   4、行李包。如果使用普通旅行包,要仔细捆扎固定,遇有颠簸还要担心绳子断裂或行李前后左右移动,始终不太方便;如果使用硬质塑料箱,要烧焊货架,并且在摔倒过程中容易连累车架变形。推荐使用专用包,包括油箱包、后架包、后侧包。rough & road品牌,本身带有固定带扣,非常紧凑实用,约4000元。特别是侧包,在摔倒时可以有减缓冲击的保护作用,而且可以将车身垫高,方便扶起车身。一般侧包是放置机油及备用扁汽油桶的,后架包放置睡袋、帐篷、衣物等,油箱包放置地图、雨衣、过路零钱等一些杂物。身上最好不要背任何背囊,风阻大消耗体力,也不灵活。这种专业包可能不太好买,也可以用邮递员的帆布袋代替。   5、不管是太子车还是越野车,跑长途时都应配上透明前风挡,这样才不会使上身过于受累。以不阻挡视线的高度又能分流气流为宜,约20cm高。到处有售,也可以自己磨制。我用的是rally 790,不管厂家在广告里怎么吹,缺点就是不耐摔,易裂。   6、风衣连衬里、薄厚专业皮手套各一套、的长裤一条,主要目的是防水防寒,带反光条。颜色不用太招摇,在陌生的地方给一大堆人围着瞧热闹不见得是件好事,搞不好还会丢点小东西,尽管看起来民风淳朴。手套和长裤(比较耐用)。买裤子的时候,因为化纤的面料不会拉长变形,所以要预多两三寸的长度,站着的时候不发觉,但坐上车后,会发觉裤脚往上缩的很厉害。 旅游户外顶级装备---安全套和卫生巾 长途摩旅的传世经验 - 必带物品“加厚型卫生巾”各位摩友长途驾驶摩托旅游,大概都有如下情形吧: (1)屁股长时间坐在不透气的皮垫上,屁股缝被捂烂而生根发芽的痛苦是不可想象的难受。 (2)会阴部由于不透气而潮湿难受,最后到达目的地被不堪忍受的妹妹抛弃的情况。 (3)脚长期不活动而汗臭熏天十分难受,尤其被小姐捂住鼻子侧身而过错失良机的情况。。。。。。 怎样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呢??本人长途的旅行的传世经验就是必须带上加厚型卫生巾,哈哈,加厚型卫生巾垫在屁股下、夹在裤裆里及放在鞋里,其舒服简直无与论比哦!!所有的疑难杂症和烦恼一扫而光,特别上在关键时候还讨妹妹喜欢,一举数得,天下摩友是一家,传世经验也传大家。 & &一看这个标题,可能有人会说:“NND脑子真的被敲伤了.玩户外居然玩出个安全套和卫生巾?这丫的不是个流氓就是猥琐男.” 要不先打我一顿?看下去吧,感谢我都来不及呢!      先说说今年7月和宁海兄弟穿越清水峡谷,正赶上台风天气,狂风暴雨溪水猛涨,好几处水流急的人根本站不住,于是“湿身“的惨叫此起彼伏,我呢,一不小心连人带包被冲下水潭,要不是半道上小鸡鸡卡在石头上,指不定一直会冲到水库里呢.七撞八跌爬上来打开背包,除了睡袋.别的全湿透,光收音机里就倒出了二两水出来,有人问了:那你的手机和照相机呢?按道理肯定湿透啊?今天我就透露给你们,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一有涉水的地方,我就把手机和照相机用安全套套上,然后把口子一扎,丢水里几天几夜都没有问题,你想想,连小蝌蚪都游不出去还怕水吗? 而且手机来电话了你还能接听(仅限直板式),不过通话效果一般.注意事项:最好是计划生育指导站免费发放的那种干燥没有润滑油,而且特厚效果非常好.结过婚的人首先要向家人老实交代它的用处,不然你有口说不清,出门带安全套?谁家老婆老公不误解啊?不把你整的体无完肤惨不忍睹才怪.只要讲道理摆事实,我想肯定会理解DI.,万一真有点风花雪月之事你也有理由解释哦.      接下来说说安尔乐之类了.这就不理解了吧?你说带安全套是为了保护手机之类的,那一个大老爷们出门带卫生巾是不是有点变态?我第一次带这玩意被一MM看到,很天真的问我:“GG。你也有量多的日子啊?都是加厚夜用型怎么不买那种带翅膀的那种啊?“当时我差点没晕死过去.      驴子的鞋穿了一天后,肯定是脚汗答答滴,晚上睡觉前用塑料袋包好可以保证不被露水打湿.但鞋子里的潮气没办法除掉,第二天起来一穿进去鞋子潮潮的绝对不舒服.怎么办?这下安尔乐就派上用场了,睡前在鞋子里塞上两片,第二天鞋子就干燥了.借用一句广告词的说话就是:更干更爽更安心,护舒宝的卫生巾!    我试了N次.效果没的说.当然,碰上母驴不方便的时候提前到来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你就可以唰的拿出一条递给她.悄悄的说:“看你昨天来的时候很累,我特地买了这东西,你看看,派上用场了吧?MM肯定脸一红接过去还不忘说一句:“你好好讨厌哦,你好死相哦!”说是这么说.心里感动呢.要是再说点关心爱护的话,人家以身相许都愿意呢!      看完了吧?你们还会说我是流氓吗? 补充! 安全套作用不光是防水!当出现意外的时候 安全套可以装至少1升的水。 也许着一升的水能让你获救! 还有被不知名昆虫 如蛇等有毒动物咬伤安全套扎动脉可以缓解毒性扩散大面积创伤可以采用压脉法止血,手不大面积伤,可套在伤口避免感染,其实在家里边一样有朋友为手或脚指的伤觉得洗澡不方便的话套上洗。是不是方便多了? 哎…… 还有很多的了! 套子在户外非常的有用! 是必被品! 卫生巾也非常有用! 虽然看起来很恼火! 但是如果你摔伤有开放性创伤的时候 你会发现卫生巾是如此的好用!撒上药粉盖着伤口,消毒,止血! ..............   我上边说的是一些我所了解的知识当然自己也有过使用的经历 比如吸鞋湿汽,涉水包裹和止血 一个烟盒大的急救盒子,配上安全套可以让你安心~ 补充!户外拉肚子的话卫生巾也非常适用~ 请不要说我变态。当朋友们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就会明白,在某一户外杂志上有提过,用处大大滴,卫生巾还能当鞋垫,有小翅膀的更利于稳固,软呼呼的舒服不说还不用眼巴巴地等着干一扔了事不过要注意环保 ,上回磨破袜子一拐一拐狼狈不堪时就特悔没带上几个,前车之鉴啊同志们!嗯嗯热烈祝贺卫生巾市场销量再创新高~
状态&&&[当前离线]
(四)长途骑行经验篇 摩托旅行的意义.释放工作压力.放松心情.经济.自由等等.我就不罗嗦了.下面我说说摩托车在路上跑的一些经验.主要是安全行车方面的经验给大家做个参考.1.选择好路线.行程安排时间要宽裕.根据路况的好坏控制好速度.原则上每天跑400公里左右.路好可以多跑点.路差就少跑点.一天跑路时间不要超过10小时.超过10小时会很疲劳.比如原计划2天的路程.你用3天的时间跑完.你会感觉很轻松. 2.经过集镇.村庄一定要把速度放慢.即使路面很好,一个车也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也要放慢速度.最要命的就是突然有猪,狗啊.小孩子或者农用车窜到了路面上.很多人摔车都是因为紧急的避让造成的. 3.山路弯道上行驶.要各行其道.千万不要因为拐了若干个弯.都没有碰到对面有车而大意去占道.拐盲弯前一定要先鸣笛.尽量靠边拐弯.因为你不占道.不能保证有的大车拐弯占用你的车道. 4.弯道上不要超车.超车要提速.弯道超车你在外圈.超车时间沿长了不说.高速过弯要是把车压不过来.很容易飞出路面. 5.远离危险的大车很多拉石头.拉沙子拉煤的大车.你跟在后面会有隐藏的危机.大车转弯时候.会有部分石子被摔出来.跟在拉沙子.煤车的后面.沙子会眯住你的眼睛.这时候一定要把头盔面镜放下来. 6.疲劳瞌睡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清醒最好的办法是.路边草地上眯上一小会.或者用路边小溪水洗一下脸.出发前喝杯咖啡效果很不错. 7.转弯过明弯(就是可以看到弯的大小.以及弯那边路对面没有车辆)可以提前抢道.占用最外圈,然后向内圈切.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自己转弯的半径.看过摩托GP大赛的朋友就知道了.过盲弯(弯对面情况一无所知)老老实实放慢速度.靠边跑.弯的外圈往往有很多的沙子.路面也不是很好. 8.放松骑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停下车.让车和人都休息休息.时间是一根烟的工夫.可以放松.也可以给发动机降降温.骑行当中.在没有行人和车的情况下.可以伸伸腿.或者站立开一会. 9.过隧道进隧道前一定要放慢速度.可以用墨镜来加快眼睛的适应时间.进隧道前一直戴墨镜.刚进入隧道.把墨镜向下拉.架在鼻子下部.眼睛从墨镜的上面看隧道的路面.出隧道的时候再把墨镜推到鼻梁上.隧道内一定要把灯打开.给前面的车要用远光闪几下以示提醒.会车的时候转到近光或者关闭大灯. 10.注意观察对面汽车有很多汽车司机容易疲劳驾驶.在远离他们的时候.用远光灯闪上几下.提醒对方关注你. 11.对方有车想要超车.不要主动的跑到路边让他们两车并行通过你的身边.如果路边有行人你会无路可躲.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坚定自己的方向.闪大灯鸣笛.这样一来要超车的司机会放弃在你身边超车的欲望.点一下刹车就退到他的车道上了.目的就是让他知道.你也是机动车.不是自行车.
驾驶摩托车十条自我保护的基本原则 1.选择质量上乘、适合自己的摩托车,是保证安全行车的第一步。劣质、无证、超排量摩托车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不要购买。 2.驾驶摩托车前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努力提高驾驶技能。
3.行车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个机件灵活、有效。
4.驾驶摩托车时应穿颜色鲜艳的服装,晚间驾车宜穿用反光材料制作的衣服。因摩托车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头部易撞击物体或地面,因此驾驶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帽,以减轻事故对驾驶员的伤害。
5.太自信和不小心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驾驶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6.严格控制摩托车行驶速度,随时注意道路及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摩托车安全行驶速度标准:城市≤50km/h,公路≤60km/h,高速公路≤90km/h。
7.保持正确的骑乘姿势,避免不必要的疲劳,从而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付突发事件。
8.变换车道或起步时,要利用后视镜随时查看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后再起步或变换车道。无特殊情况应避免突然停车或减速,转弯时要先减速再转弯,严防在转弯过程中减速。不要从正在行驶的两排车辆中间穿越或曲线绕行。
9.驾车前不得酗酒。
10.避免在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打手机(包括免提)。
状态&&&[当前离线]
摩托车安全驾驶要领(实用版)别想当然地以为马路上的其它司机一定会见到你。由于摩托车和汽车的体积迥异,所以娇巧的二轮很容易隐藏于车群和盲区中。一些不够集中的司机便很易忽略其存在。尤其是没有驾驶摩托车经验的司机,脑海中更没有提防摩托车「突然出现」的观念。要避免意外,保持别人对你的能见度是十分重要的。千万别抱着对方一定见到你的心态。在这疯狂的世界中,错信他们可令你抱憾终身。 除了行车要开亮头灯,避免穿着深色衣服,和确保车尾灯和反光牌存在之外,在车流中的行驶位置更是重要。不要在别人盲区中逗留,不要跟车太紧,在行车线中偏右行驶,都能让其它司机清楚看见你的存在。让别人看见,这是骑士应拥有的思想准备。要成为高质素的骑士,是要通过有意识的自我思维训练。基本原则是时刻评估风险,联想将有何事发生。这是我们骑上摩托车后应该让脑袋做的事。警觉性和预测性可以令你能轻易道出你后面近身的车辆型号、数目和留意到前方司机正在和乘客谈话,讲电话还是在左望右望等等。由起动开始,我们应尽量能让别人看见。行车时,时刻观察身处环境有什么东西存在。行车时视线需保持在航线的远方,才能及早防备。跟车太紧,便不能及早看见马路中的油渍、LJ而突然由前车车底“吐出”。当驶上「龟背顶」路面时,我们应坐直上身,抬高头察看前方交通情况,以防有车停在下斜位置。在盲弯中,应提前按喇叭,如采用外倾姿势和外线进入,会较清楚弯心情况。时刻抚心自问,有突发情况时,能否安全地急剎或闪避?有否保持活动空间以便有逃生路线?有否必要长时间占据快行线行车?除了犯法之外,迎头在线的货车如掉下杂物,足以打破你的头盔。随着发动机转数上升,我们大脑的转数也应提升配合。小心放在地上的橡胶水管,要用锐角将前轮切过去。要避免驶在带泥的车后面,慎防夹于尾轮中的碎石突然弹射出来 。又如前车司机正和乘客谈话,或用电话等是会减低他的集中力的。如果他两头望,好可能正在寻路而在最后关头才转线。假日时,坐在一辆新的轿车中可能是假日司机。小巴和的士惯性突然切右抢客,停在路边的小巴或公共汽车的车前方,随时会有刚下车的乘客想过马路。在后视镜中突然消失的车辆可能已切线进入你的盲区,此时的你一定注意不要乱拐龙头,改变线路。由于人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要小心防范,勿被他人所累。 安全玩车最高境界:多开几年后你的车速会降下来。 超过别的车,不代表你的车比人家的好。
超过同排量或大排量车,不代表你的技术比别人高。
千万不要跟汽车去赌气,特别是注意路上的中巴车和的士,它们随时会停车上下客。 遇到教练车还是离远点。 第一个从绿灯下蹿出去,不代表在下一个路口你可以不排队。
飙车和高速狂奔,不代表胆识过人。
遇拥堵时,老老实实排队不代表你比别人傻。
不断刷新自己速度记录的想法和做法是不明智的,控制车速是摆脱危险的最佳手段。
安全骑车时间是最值得你骄傲和炫耀的。
很多事故本可避免,在于主动放弃了快速反应的时间;
尽量了解你的爱车,知道车不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你为难它,它就会难为你。
自己动手是一种乐趣,自己紧的螺丝心里最踏实。
别过于依赖JS的售后服务部,有些毛病他们也查不出来。
尽量少使用远光大灯。晃晕了对方 对你也没好处
停车妨碍了别人,车是会被划的。
永远不要以为你可以一脚刹车把车“定”住。
不准备出远门别把油箱加满。以保持汽油的新鲜和减少车重
保持车子清洁,亲自洗车是了解你的爱车的一种途径 。 过积水路面慢点开,别溅着其他人。
遇到故障车,即使帮不上手也安慰一句。
遇着老人孩子和行动不便的人,应该主动避让。 背影看上去不错的美女帅哥,驶过别回头看。
停车时带走你的头盔和其他易于被盗的东西。
骑车时不要听MP3,随声听之类的,它可能使你对近在眼前的危险浑然不知。 带头盔要成为习惯。 安全准备常识1.在出发前抽出时间一定要检查你的车辆,包括轮胎气压,转向.刹车.灯光和各部固定螺丝.避免在途中修理耽误行车时间 2.了解路线图,各路段点之间的距离,以减少问路时间和跑错路.避免追赶。 3.结队同行,根据车速保持相应的车距.从后视镜中能观测到就行.在道路宽视线好.无障碍的情况下可以中.高速行驶.遇到集镇和人口稠密地区一定要降低车速 4.不要过分的依赖刹车和方向来处理路上的情况,处理路上情况的最好的方式是你的头脑判断和控制油门,通过它们来回避障碍.再好的车辆是靠人来驾驶的. 5.摩托车行驶中最危险的情况是在你的制动距离内突然横窜出来障碍,高手也无法收拾,最好的办法是在行驶中集中精力,一定要保持冷静,当时反应时间内,有不到一秒的时间,但足够让你采取正确措施,只要你不慌张。 6.永远保持一个谦虚的心态。从前行车是安全的,却无法保证你的未来出行是否安全。 7.由于摩托车体积较小不易被发现,记住为了让对方及时发现你,白天也要打开大灯行驶,我跑长途时无论何时都开着大灯。另外,在论坛还看到有摩友没有开大灯而损坏电瓶的案例. 8.准备一个好的全盔,否则和大货车会车就有的受了! 9.国道一定要靠中间走,同时注意避让后方超车,巡航速度要看路面和个人的驾驶习惯了。& &
危险路面的谨慎处理1、弯道路面 在进入弯道前的直线路段就要减速,油门处于关闭状态,快出弯道时,再加大油门出弯。 2、陡坡路面 要低速挡位全力冲刺上坡,快到坡顶时,眼视前方,观察路况,稍加油门以留有时间判断坡后情况,此时要减速鸣笛,警惕坡顶的弯路和行人车辆。下坡时切忌挡滑行,以防制动失灵。 3、颠簸路面 在这样的路面行驶,应以慢速缓缓通行,否则易使碎石蹦溅打在智周万物上和车体上或落地打滑。颠簸过大的地方,可以采用站立姿势驾驶,腿部夹紧车体,腰向后拉,保持重心在后轮上。 4、水漫路面 观察水的深度,确信可以安全通过时再低速低档缓行,不能挂高速挡用小油门。水漫路面附着力差,避免急转向或边制动边转向,以防发生侧滑. 5、沙(体)地路面 车体极易凹陷,控制好油门是关键。摩托车的动力主要在于后轮驱动,如果低挡大油门,后轮的动力必须骤增,很容易打滑。行驶途中尽量避免换挡或制动,低挡匀速行驶为好。如果左右横摆打滑,需要减速收油,靠发动机牵制车行速度,同时控制好重心,沿着已有的车辙行驶,避开沙土较厚的地方,防止侧摔.
状态&&&[当前离线]
-好东西要分享
状态&&&[当前离线]
太多了 没看, 还是顶一下, 辛苦了
状态&&&[当前在线]
虽然没看清什么意思,但也顶一下!
状态&&&[当前离线]
大而全,好帖子。
状态&&&[当前离线]
状态&&&[当前离线]
顶了,帖子太长了,内容丰富。
状态&&&[当前离线]
我只说一个字:好长啊!!好复杂啊!!!开摩托车出个门这么多讲究啊啊啊啊!!!!
状态&&&[当前离线]
@版主 申请置顶啊——,
状态&&&[当前离线]
实用贴,能做到就能开到70岁
状态&&&[当前离线]
学习了,顶贴
状态&&&[当前离线]
楼主辛苦了!
状态&&&[当前离线]
状态&&&[当前离线]
楼主辛苦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缸盖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