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投资成立子公司协议书Moia成立,豪赌共享经济能成功吗

进军共享经济大众推新品牌 Moia;BMW 慕尼黑测试无人车
【Technews科技新报】
面对优步(Uber)挥舞共享经济大旗并于匹兹堡积极发展无人车,各大车厂也积极进军共享与无人车领域,车厂大众(Volkswagen)建立共享新创事业 Moia,BMW 则已经建立共享业务,如今计划在慕尼黑先行测试无人车技术。
大众于 2016 年宣布要推出共享服务,至 2016 年 12 月总算正式定名。大众认为,未来不再每个人都有汽车,因此推出共享服务,以服务不想购车拥有汽车的人,而面对竞争对手宝马(BMW)的共享服务 ReachNow 快速成长,大众也得加快推出脚步。
大众将于柏林成立 50 人的新创事业,取名为“Moia”,取名来自于梵文摩耶(māyā),幻象或魔法之意,Moia 在大众集团中将会像奥迪(Audi)一样独立营运管理,并与德国的汉堡市合作,发展可靠、有效率、对环境友善的交通服务,预期至 2017 年底会高速成长。第一阶段 Moia 将发展随召共乘服务,为无车族提供平价交通方式;第二阶段将进入智能城市的智能交通领域,透过物联网创造链接大量汽车的车辆运算库服务,借此提供指引与资讯,以让个人与大众交通更有效率,此计划将于 2017 年进入前期测试阶段。
大众期望到 2025 年时,Moia 能贡献集团相当部分的营收。
相对于大众如今才要推出共享事业,BMW 则是早已推出共享服务 ReachNow,在既有的共享服务 Uber、Lyft 、Zipcar、Car2go 强敌环伺之下,ReachNow 推出 4 天内就有 1.4 万用户登记,BMW 认为 ReachNow 是最酷的服务,将可望后发先至,BMW 不追求成为市场上最大的玩家,而是追求成为最酷的服务, 让其他企业花钱来教育市场,消费者最终却被吸引过来。
BMW 认为自己发展无人车比 Uber 更有优势,因为 Uber 还得跟车厂买车来改造,BMW 自己就是车厂,可整合的更好,具有理论上的优势,BMW 计划在应用无人车于共享服务以前,先在老家慕尼黑进行测试,初步以 40 辆无人车于道路实测,之后将会扩大测试范围到德国各大城市。
尽管步调不同,大众与 BMW 对未来的想法相同,均认为无人车将会取代真人驾驶,BMW 认为这是车厂的大好时机,因为一旦摆脱了驾驶人的因素,汽车就等于就成了印钞厂,共乘业者或传统客运、货运业者,投资买进无人车之后,可每天自动赚取营收,却不用负担驾驶的薪资、福利,对欧洲高社会福利负担的国家来说更是具有极大诱因。
BMW 的策略也已经在商业模式胜过 Uber,当 Uber 还在大把烧钱,ReachNow 却已经开始获利。Uber 烧钱拼规模的策略,反遭 BMW 利用成为“市场教育者”,而未来的真正决胜关键无人车,车厂又具有整合开发上的优势,各大车厂无不摩拳擦掌,期望最终“整碗捧去”。
BMW to test self-driving cars in Munich, wants to have the ‘coolest’ service
Volkswagen is taking on Uber with Moia, its new ride-hailing startup
(首图来源:BMW)
延伸阅读:
Uber 首次公开无人驾驶汽车,挑战复杂路况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Technews科技新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豪赌共享经济:大众的第十三个品牌Moia有戏吗?豪赌共享经济:大众的第十三个品牌Moia有戏吗?童济仁汽车评论百家号12月5日,大众集团发布声明称,集团将成立一家独立子公司Moia,用于开展移动出行业务,并公布了新公司业务和人事安排方面的诸多细节。不同于大众集团其它十二个品牌,Moia品牌的重心是在于移动出行服务,旨在发展共享电动车市场。Moia究竟预示了什么?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童济仁汽车评论 主笔丨上善若羽Moia品牌总部设在柏林,目前拥有50名员工,未来一到两年内,大众将向Moia投入上亿欧元资金,并向外募集资金来支持其运营。基于庞大的资源和能力,Moia的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成为全球前三大的移动公司之一。Moia品牌最大的市场将是欧洲、美国和中国。▎Moia品牌将构建一种什么生态?从应用层面,Moia包括电动车、共享、自动驾驶是三个核心要素。换句话说,Moia也可以被看作成是一个满足共享出行的新能源车品牌。此外,Moia将会提供一种介于公交车和打车软件之间的一种服务,比如车辆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车辆呼叫,用户之间也可以方便地共享车辆,而最最重要的是,Moia希望出行服务的价格将与公交车持平。Moia早期将会使用大众集团其它品牌的车辆,采用如大众Atlas等类似“小巴士”等车型。不过,Moia和通用、宝马、戴姆勒的移动出行方案有所不同,Moia计划将推出基于MEB平台打造、可容纳6座或8座的电动乘用车,专供Moia品牌使用。新车项目由大众商用车部门负责,概念车最早明年亮相。▎“特立独行”的汽车共享方案?共享汽车现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发展线路,第一种是分时租赁模式(B2C),第二种是网络约车模式(P2P)。从目前来看,Moia品牌似乎对网络约车模式更有兴趣。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大众中国与移动出行服务公司滴滴出行建立战略合作框架。不过大众集团已与多个移动出行商业伙伴都达成了潜在战略合作意向,未来实现分时租赁模式也并非难事。值得注意的是,Moia表示其未来会严格使用“合法”的司机来源,不会挑战现有法规和基建。Moia不会如多数“网约车”一样,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而是采用更加合理合规的方式。众所周知,在电动车与自动驾驶方面,大众集团有着相当丰富的技术储备,这让Moia品牌有了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Moia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有效汇集线下网络资源,提供独立、可靠的移动出行整合方案。相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Moia是独立而专属的品牌。而相对于互联网制造商,Moia则是最有硬件技术优势的制造商。▎汽车共享普及还遥远吗?汽车共享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它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效率,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缓解交通状况,减轻了空气污染的目的。多数观点认为,汽车共享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但客观的是,汽车共享正在经历着各种挑战。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为全世界第二,每1000人拥有812辆车,如此高的汽车普及率却依然孕育了汽车共享。分析原因,是因为Lyft与Uber提供了高质量服务,实时服务、高端服务都是传统出行方式无法解决的。在特定范围内,这些平台是足够美好的,不过真到了资本“跑马圈地”的阶段,现实的问题却迎刃而来。比如,中低端车型的加入,如何保证质量?如果满足不同地区的要求,规避法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汽车共享领域普遍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国内:如何面对不足1%的分享意愿?国外相关统计显示,在国外能够接受“共享租车”的车主约为20%。而在国内这个数字较之大幅下降,能接受理念的约为15%,而真正愿意拿出汽车来共享的人还不到1%。虽然我国汽车产销跃居世界第一,但普及率并不高,人们对于物权归属意识普遍还比较强,尤其是高端车型私家车主更是如此。另一个客观条件是,汽车共享其实对于地域条件比较挑剔,在一个“不大适宜”的地域,汽车共享相比公共交通往往会造成更多道路拥堵,背离初衷。据北交大研究数据显示,北京2015年市域总平均行程速度是26.97公里/小时。而2016年,北京市域总平均行程速度为25.81公里/小时,同比略有下滑,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正是来自风靡的汽车共享。汽车共享的应用特点很适合电动车,但在国内停车场普遍偏少、分布不均的前提下,具备充电条件或改造条件的停车场并不多。并且国内公共停车位十分有限,大多采用相对独立的“承包经营制”,这种模式下,汽车共享的停车成本将很难被统一控制,失去了成本的控制权,共享经济也就失去了腾飞的翅膀。综上所述,在国内目前的条件下,推进汽车共享不仅需要切实改变人们观念,也需要打破硬件条件方面的重重关卡。小结: Moia并不是第一个传统汽车制造商涉足的移动出行方案,但它的策略却是最清晰的。一方面它很“激进”——独立品牌、专供车型。另一方面它很“乖巧”——迎合法规政策、不冲击原有公交体系。Moia自身的硬件应该不必太担心,而它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汽车共享,则还要看后期它能否与更多的“第三方”合作共赢,让利益成为共同体,才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使命。往期回顾独家:2016年9月一汽-大众新车销量解读!奥迪,能在南北大众再复制VW模式吗?独家:2016年9月上汽通用新车销量解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童济仁汽车评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于新车、市场、行业动态的汽车公众号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豪赌共享经济:大众第13个品牌Moia有戏?
12月5日,大众集团发布声明称,集团将成立一家独立子公司Moia,用于开展移动出行业务,并公布了新公司业务和人事安排方面的诸多细节。不同于大众集团其它十二个品牌,Moia品牌的重心是在于移动出行服务,旨在发展共享电动车市场。Moia究竟预示了什么?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我们? 童济仁汽车评论 主笔丨上善若羽 Moia品牌总部设在柏林,目前拥有50名员工,未来一到两年内,大众将向Moia投入上亿欧元资金,并向外募集资金来支持其运营。基于庞大的资源和能力,Moia的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成为全球前三大的移动公司之一。Moia品牌最大的市场将是欧洲、美国和中国。
▎Moia品牌将构建一种什么生态? 从应用层面,Moia包括电动车、共享、自动驾驶是三个核心要素。换句话说,Moia也可以被看作成是一个满足共享出行的新能源车品牌。此外,Moia将会提供一种介于公交车和打车软件之间的一种服务,比如车辆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车辆呼叫,用户之间也可以方便地共享车辆,而最最重要的是,Moia希望出行服务的价格将与公交车持平。
Moia早期将会使用大众集团其它品牌的车辆,采用如大众Atlas等类似“小巴士”等车型。不过,Moia和通用、宝马、戴姆勒的移动出行方案有所不同,Moia计划将推出基于MEB平台打造、可容纳6座或8座的电动乘用车,专供Moia品牌使用。新车项目由大众商用车部门负责,概念车最早明年亮相。 ▎“特立独行”的汽车共享方案? 共享汽车现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发展线路,第一种是分时租赁模式(B2C),第二种是网络约车模式(P2P)。从目前来看,Moia品牌似乎对网络约车模式更有兴趣。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大众中国与移动出行服务公司滴滴出行建立战略合作框架。不过大众集团已与多个移动出行商业伙伴都达成了潜在战略合作意向,未来实现分时租赁模式也并非难事。
值得注意的是,Moia表示其未来会严格使用“合法”的司机来源,不会挑战现有法规和基建。Moia不会如多数“网约车”一样,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而是采用更加合理合规的方式。 众所周知,在电动车与自动驾驶方面,大众集团有着相当丰富的技术储备,这让Moia品牌有了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Moia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有效汇集线下网络资源,提供独立、可靠的移动出行整合方案。相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Moia是独立而专属的品牌。而相对于互联网制造商,Moia则是最有硬件技术优势的制造商。 ▎汽车共享普及还遥远吗? 汽车共享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它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效率,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缓解交通状况,减轻了空气污染的目的。多数观点认为,汽车共享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但客观的是,汽车共享正在经历着各种挑战。
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为全世界第二,每1000人拥有812辆车,如此高的汽车普及率却依然孕育了汽车共享。分析原因,是因为Lyft与Uber提供了高质量服务,实时服务、高端服务都是传统出行方式无法解决的。 在特定范围内,这些平台是足够美好的,不过真到了资本“跑马圈地”的阶段,现实的问题却迎刃而来。比如,中低端车型的加入,如何保证质量?如果满足不同地区的要求,规避法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汽车共享领域普遍面临的阶段性问题。 ▎国内:如何面对不足1%的分享意愿? 国外相关统计显示,在国外能够接受“共享租车”的车主约为20%。而在国内这个数字较之大幅下降,能接受理念的约为15%,而真正愿意拿出汽车来共享的人还不到1%。虽然我国汽车产销跃居世界第一,但普及率并不高,人们对于物权归属意识普遍还比较强,尤其是高端车型私家车主更是如此。
另一个客观条件是,汽车共享其实对于地域条件比较挑剔,在一个“不大适宜”的地域,汽车共享相比公共交通往往会造成更多道路拥堵,背离初衷。据北交大研究数据显示,北京2015年市域总平均行程速度是26.97公里/小时。而2016年,北京市域总平均行程速度为25.81公里/小时,同比略有下滑,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正是来自风靡的汽车共享。 汽车共享的应用特点很适合电动车,但在国内停车场普遍偏少、分布不均的前提下,具备充电条件或改造条件的停车场并不多。并且国内公共停车位十分有限,大多采用相对独立的“承包经营制”,这种模式下,汽车共享的停车成本将很难被统一控制,失去了成本的控制权,共享经济也就失去了腾飞的翅膀。 综上所述,在国内目前的条件下,推进汽车共享不仅需要切实改变人们观念,也需要打破硬件条件方面的重重关卡。 小结: Moia并不是第一个传统汽车制造商涉足的移动出行方案,但它的策略却是最清晰的。一方面它很“激进”——独立品牌、专供车型。另一方面它很“乖巧”——迎合法规政策、不冲击原有公交体系。Moia自身的硬件应该不必太担心,而它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汽车共享,则还要看后期它能否与更多的“第三方”合作共赢,让利益成为共同体,才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使命。
想要了解更及时、更全面的车市消息,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AutoTong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04-20 20:36
04-20 22:24
04-20 12:00
04-20 14:53
04-20 10:32
恭喜抢到车家号评论沙发,获得70里程值直击日内瓦车展:大众集团成立子公司,豪赌共享经济直击日内瓦车展:大众集团成立子公司,豪赌共享经济顾拜蛋蛋百家号早在去年12月5日,大众集团放出消息将成立独立子公司Moia,为开展移动出行业务,并公布了一些人事上的任命.Moia不同于大众旗下的十二个品牌,旨在发展共享电动车市场,Moia的来临预示着什么?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未来十年或者说更长的一段时间将是共享经济崛起的一年,其中Moia最大的市场将是欧洲以及中国.我们先来分析下目前的共享汽车发展线路,第一条是分时租赁模式(B2C),第二种是网络约车模式(P2P).目前来看国内乃至其他各国都青睐后一种模式,Moia品牌对P2P更加的感兴趣.在不久的广州车展上回看到大众集团与移动出行服务公司达成的占战略合作,其中滴滴出行也在其内.众所周知大众在自动驾驶以及智能汽车方面的技术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基于T6打造的Moia MPV不进在自动驾驶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该车还将用于开启App叫车与共享汽车服务,有点像我们坐的”顺风车”.应对石油资源的枯竭,Moia六座电动MPV配有快速网络连接以及USB接口,室内的阅读灯光效果良好.其里程可达300公里,半小时的充电量可达80%.特斯拉表示微微一笑.Moia小型电动MPV虽然是概念车,但明年将在德国投放使用,概念车似乎近几年离我们不再那么遥远,而Moia品牌负责人表示将在2025年替换欧洲和美国市场100万普通汽车,用于解决大气污染,能源枯竭等问题,还会与相关政府或运营公司达成合作,建立完善的运营平台,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投入中国市场并使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顾拜蛋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数码达人,科技资讯分享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12月5日,大众集团发布声明称,集团将成立一家独立子公司Moia,用于开展移动出行业务,并公布了新公司业务和人事安排方面的诸多细节。不同于大众集团其它十二个品牌,Moia品牌的重心是在于移动出行服务,旨在发展共享电动车市场。Moia究竟预示了什么?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我们?
  童济仁汽车评论 主笔丨上善若羽
  Moia品牌总部设在柏林,目前拥有50名员工,未来一到两年内,大众将向Moia投入上亿欧元资金,并向外募集资金来支持其运营。基于庞大的资源和能力,Moia的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成为全球前三大的移动公司之一。Moia品牌最大的市场将是欧洲、美国和中国。
  ▎Moia品牌将构建一种什么生态?
  从应用层面,Moia包括电动车、共享、自动驾驶是三个核心要素。换句话说,Moia也可以被看作成是一个满足共享出行的新能源车品牌。此外,Moia将会提供一种介于公交车和打车软件之间的一种服务,比如车辆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车辆呼叫,用户之间也可以方便地共享车辆,而最最重要的是,Moia希望出行服务的价格将与公交车持平。
  Moia早期将会使用大众集团其它品牌的车辆,采用如大众Atlas等类似“小巴士”等车型。不过,Moia和通用、宝马、戴姆勒的移动出行方案有所不同,Moia计划将推出基于MEB平台打造、可容纳6座或8座的电动乘用车,专供Moia品牌使用。新车项目由大众商用车部门负责,概念车最早明年亮相。
  ▎“特立独行”的汽车共享方案?
  共享汽车现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发展线路,第一种是分时租赁模式(B2C),第二种是网络约车模式(P2P)。从目前来看,Moia品牌似乎对网络约车模式更有兴趣。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大众中国与移动出行服务公司滴滴出行建立战略合作框架。不过大众集团已与多个移动出行商业伙伴都达成了潜在战略合作意向,未来实现分时租赁模式也并非难事。
  值得注意的是,Moia表示其未来会严格使用“合法”的司机来源,不会挑战现有法规和基建。Moia不会如多数“网约车”一样,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而是采用更加合理合规的方式。
  众所周知,在电动车与自动驾驶方面,大众集团有着相当丰富的技术储备,这让Moia品牌有了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Moia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有效汇集线下网络资源,提供独立、可靠的移动出行整合方案。相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Moia是独立而专属的品牌。而相对于互联网制造商,Moia则是最有硬件技术优势的制造商。
  ▎汽车共享普及还遥远吗?
  汽车共享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它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效率,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缓解交通状况,减轻了空气污染的目的。多数观点认为,汽车共享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但客观的是,汽车共享正在经历着各种挑战。
  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为全世界第二,每1000人拥有812辆车,如此高的汽车普及率却依然孕育了汽车共享。分析原因,是因为Lyft与Uber提供了高质量服务,实时服务、高端服务都是传统出行方式无法解决的。
  在特定范围内,这些平台是足够美好的,不过真到了资本“跑马圈地”的阶段,现实的问题却迎刃而来。比如,中低端车型的加入,如何保证质量?如果满足不同地区的要求,规避法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汽车共享领域普遍面临的阶段性问题。
  ▎国内:如何面对不足1%的分享意愿?
  国外相关统计显示,在国外能够接受“共享租车”的车主约为20%。而在国内这个数字较之大幅下降,能接受理念的约为15%,而真正愿意拿出汽车来共享的人还不到1%。虽然我国汽车产销跃居世界第一,但普及率并不高,人们对于物权归属意识普遍还比较强,尤其是高端车型私家车主更是如此。
  另一个客观条件是,汽车共享其实对于地域条件比较挑剔,在一个“不大适宜”的地域,汽车共享相比公共交通往往会造成更多道路拥堵,背离初衷。据北交大研究数据显示,北京2015年市域总平均行程速度是26.97公里/小时。而2016年,北京市域总平均行程速度为25.81公里/小时,同比略有下滑,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正是来自风靡的汽车共享。
  汽车共享的应用特点很适合电动车,但在国内停车场普遍偏少、分布不均的前提下,具备充电条件或改造条件的停车场并不多。并且国内公共停车位十分有限,大多采用相对独立的“承包经营制”,这种模式下,汽车共享的停车成本将很难被统一控制,失去了成本的控制权,共享经济也就失去了腾飞的翅膀。
  综上所述,在国内目前的条件下,推进汽车共享不仅需要切实改变人们观念,也需要打破硬件条件方面的重重关卡。
  小结:
  Moia并不是第一个传统汽车制造商涉足的移动出行方案,但它的策略却是最清晰的。一方面它很“激进”——独立品牌、专供车型。另一方面它很“乖巧”——迎合法规政策、不冲击原有公交体系。Moia自身的硬件应该不必太担心,而它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汽车共享,则还要看后期它能否与更多的“第三方”合作共赢,让利益成为共同体,才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使命。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想要了解更及时、更全面的车市消息,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AutoTong
  (文章来源:童济仁)
文章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手机号码:
*所在城市:
接收最新降价提醒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手机号码:
*订阅信息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手机号码:
*所在城市:
||||||||||||||||||||
||||||||||||||||
更多选车参考:
选择车系:
请选择车系
真实姓名:
手机号码:
预约时间:
店面地址:奥迪A1-2011款奥迪A1 1.4T Eg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立子公司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