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的成本这么低,卖的那么高,为什么生意成本低利润高没有竞争

保健品没用,成本低,怎么回答他_百度知道
保健品没用,成本低,怎么回答他
保健品没用,成本低,怎么回答他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试题答案:1. B2. C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比较国际上的粮棉生产,我国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机械化水平较低,故劳动生产力低,而导致了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平均价格。2.花卉、园艺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是我国发展花卉、园艺业的优势所在。考点: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因素,注意与国外的农业生产的比较分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保健品乱象调查:暴利高达200% 成本很低销售价格却高纯靠忽悠_楚秀网
您的位置:
保健品乱象调查:暴利高达200% 成本很低销售价格却高纯靠忽悠
来源:楚秀网 作者:王诗奕
导读:原标题:保健品乱象调查:暴利高达200% 成本很低销售价格却高纯靠忽悠,楚秀网讯5月11日 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日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从保健品中“除名”。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
免责声明来源为楚秀网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标题】保健品乱象调查:暴利高达200% 成本很低销售价格却高纯靠忽悠―王诗奕
【更新时间】日09:13:05
保健品乱象调查:暴利高达200% 成本很低销售价格却高纯靠忽悠
  楚秀网讯5月11日 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日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从保健品中&除名&。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
责任编辑:王慧
© 淮安市楚秀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www.aihami.com事先声明,此帖子非本人原作,是我在另一个论坛看到的,比较震惊,就转来让八卦的童鞋们共享一下,毕竟多了解些内幕没有坏处。    ——————————————————————————————    大家好,我是一名做保健品行业的人,公司就不讲了,现在只要是叫什么生物有限公司的,都是做着种保健品,所谓保健品就是和安利的纽崔莱或者是脑白金之类差不多的那种,专门卖一些药给老年人啊!妇女吃的。由于这行业是暴利行业,赚的很多,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花了很多很多的钱,买了一些根本就是激素的东西回家。就像很久以前的“中华鳖精”一样。  像我们一般做保健品的,一种药品进价只有几块钱,可是卖给药店却要一百多,然后药店再加钱卖给消费者,可向而知,这中间的差价是多大,一般的保健品就是把包装做好看一点,让你感觉这东西很值,其实成本也就不超过十元。我待会会把价格表贴在后面,是让大家看一下,到底有多黑,希望各为网友真正的孝敬你们的父母的话,就多陪陪他们,而不是买些激素给他们!     我现在出来说这些东西,可能有人会说我是假的,赚了很多钱为什么要揭自己的老底,我承认,我是个愤青。只要你有良心,你就不能赚这个黑心钱!因为还有好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大家可以看一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公司名称大家可以忽略,因为基本都这样
  冲着和LZ近,回帖~
  很正常啊,其实我说句实话,中国的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回事,有时候你越骗他,他越相信你,你越诚实经营,越没人光顾。个人看法,谢绝拍砖。    PS:楼主的名字很有创意,不愧是作保健品的,具备一定的自主开发药膳能力。
  我是沙发?
  你们还是不是人哪  
  很杯具滴看不到图片~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脑白金、黄金搭档之类的舍得投资上亿元砸广告砸市场推广,暴利中的暴利啊      
继而我怀疑那些所谓黄金酒、白金酒功效也只是一般般。什么高档化妆品,什么胶原蛋白也都是一般般。不过消费这些的也都是有钱人,我们这些普通工薪阶层可不要把钱花到这些上面。还不如多吃蔬菜,合理膳食,多做运动来的实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我相信即使天天吃这些所谓的高档营养品,不合理生活不运动照样的的会很快。    
我又想到我那几个天天乱搞女人、夜生活糜烂的几位朋友,自以为天天吃这补肾的那养身的就可以天天透支身体。要不了十年该后悔了。
  按爪,。
  作者:天魔公子 回复日期: 21:43:28 
    很正常啊,其实我说句实话,中国的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回事,有时候你越骗他,他越相信你,你越诚实经营,越没人光顾。个人看法,谢绝拍砖。        PS:楼主的名字很有创意,不愧是作保健品的,具备一定的自主开发药膳能力。  —————————————————————————————    这位算说对了,上面那些药你如果真卖个三二十块钱,还真没人买,越是标的高关注的人越多。所以我理解的是,还是部分消费者把这个价格抬起来了
  新闻摘要:  ——————————————————————    据介绍,2007年10月左右,许老师参加一个健康讲座,对方宣称松花粉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保肝护肝等功效,市场十分紧俏。许老师一次购买了10瓶,每瓶售价132元。      令许老师没有想到的是,购买不到一个月,她就看到了《参考消息》上的一则广告,同样是“天然破壁松花粉”,同样是100粒,每粒0.5克,明码标价只有29元。许老师当即打电话核实,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没再服用松花粉。      买鱼油付了30倍的价钱      还是这位78岁的许老师,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成为一些保健讲座的座上宾,每有“新产品”上市,推销人员立马会想到她。      2007年9月,推销人员找到她,称有一种“Omega3”的进口鱼油,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功效,每瓶售价465元。许老师购买了8瓶,花费3720元,服用后症状却不见改善。      2008年6月,许老师与远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医院工作的女儿联系,得知“Omega3”在那里如萝卜白菜一样便宜。随后,女儿还特意寄回两大瓶“Omega3”,并告知每瓶只要8美元。      许老师接到女儿寄来的鱼油后,打开一看发现产品成分及厂址一模一样,只是女儿寄来的是每瓶400粒的大包装。如此算来,100粒“Omega3”鱼油的价格,在美国只售2美元,价格不及她购买的三十分之一。    
  要说现在保健品卖得实在是火。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保健品就前赴后继,杭州宝灵的蜂王浆打头阵,接着是太阳神的“生物健口服液”和娃哈哈的“儿童营养液”,现在更是进入“金”字阶段———脑白金、黄金搭档、21世纪金维他等等。有数据显示,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额突破100亿,而2004年一年的销售额则高达500亿。有人预测,保健品市场将以6%—8%的年速率增长,到2010年,市场销售将达到800—1000亿。可依我看,到2010年,1000亿的市场销售额估计是挡不住。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预测,全在于我对保健品一种不成熟的认识。      保健品就像药品,常人无法从外观判断其价值和质量,因而定价上就给商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5年前千龙网曾经刊登一则报道,北京某市场的50种国产保健品中,有30种在150元以上,但只能用15天。如今5年过去了,这价格恐怕只高不低。    
  一位从事保健品营销的专业人员说,保健品是按照“疗效”定价的。可我却觉得,他们折腾的实际是一种概念,叫价全凭一张嘴。现代人不是讲究送礼吗,保健品就是很多人送礼的最佳选择。前几天看电视剧,中间插播的广告就是一种保健品。不知是不是巧合,就连保健品的名字用的都是“出院”的谐音———送给病人的。我觉得,形成这样的送礼局面,主要就是因为自己用保健品多久才见效说不好,所以到市场上买保健品的,不是个人请托送礼,就是单位拓展业务用的。对送礼人来讲,既然是礼品,价格够得上“档次”就行了,效果有没有不用管;对收礼人来讲,反正也是白来的,效果有没有同样无所谓。可以说,保健品的主要销售人群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价格的居高不下。      此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广告。内行人说,保健品零售价通常是成本的8—10倍。而在利润价中,有30%—40%用于广告宣传。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认识特别适合保健品。那就是谁的广告做得多、做得密,谁的产品就大牌。谁的品牌大,谁的产品效果和质量就有保证,产品销售就好。既然好卖,既然是卖概念,几十元乃至几百元的保健品就不算什么了。如果再找个什么当红明星给代代言,价格还要跟着往上蹿。      看着紫皮大蒜油,我到底是吃是不吃呢?一盒肯定不够,吃完了再买,我肯定舍不得。我想,跟我一样心态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吧。从当下情况看,与其说保健品是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而生产的,还不如说是用来送礼的礼品。这样一来,什么贵呀,暴利呀,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十大暴利产品:    一、化妆品     
俺这里所说的化妆品主要是指进口的高档产品。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号称世界前几位的高级化装品雅斯蓝带著名的Cp+眼霜在中国内地零售价格为九百多元/50ml,在香港售价为六百元左右,而其制造加上研发费用成本仅为人民币二三十元。而西帝等高级化装品那些售价几百元的眼霜和口红等成本就更低。至于那些动辄几百上千的香水,其成本几乎就是香水瓶子的价钱。这些利润惊人的高档化妆品对消费者的杀伤力并不象广告中的美女那么温柔啊。     
二、日化用品     
在一般日用化学品中以个人清洁用品利润最巨。咱们拿牙膏为例,120克牙膏的成本只有五毛钱--不管它卖价是十几还是二十几块钱。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较大的洗头水其利润就更大了,且绝对不在牙膏之下-想一想电视中充斥的洗头水广告就明白了。至于说到伤害,还得提一提对国人愚弄,把一个普通的清洁用品吹嘘成具有保健品的功能,对我们的智商难道不是一种伤害吗?     
三、饮料     
在所有的饮料中非碳酸类果汁饮料的利润最大,市场零售价几块钱的果汁饮料成本只有它零售价格的十分之一,而易拉罐饮料的成本也不外乎是这样而已。说白了,某些饮料的成本也和香水一样几乎就是一个瓶子钱。当然,我们要严格测算饮料成本的话,物流成本也必须要考虑进去的。但无论怎样,饮料的利润是极高的。   
  四、白酒     
白酒的利润我们能从侧面见识它有多高。前几年,央视广告标王几乎每年都被酒类企业所垄断。有一年秦池酒更是在抢A特黄金段广告标王的时候因为放了一个大大的卫星而震惊了全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哪个企业胆敢如此大手笔。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洋酒知我思成本大起底不也让我们明白了酒类的巨额利润了吗。此外,大家还别相信某些白酒所谓的多少多少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花那么长时间制作,只不过是应用了某种工业催化剂加快发酵进程罢了。在你半醉半醒之间,酒师傅给你的伤害尽管深却可能是无痛的呢。     
五、保健品     
保健品这东西咱中国人早已熟悉,从月亮神到脑白金,其实没有一个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厂家宣称的神乎其神的效果。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保健品的利润已经不如从前,但仍旧属于典型的暴利行业。在电视中铺天盖地打广告的捞白金虽说是购买的美国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售价比起其每盒十几元的成本来说,利润显然还是占了大头儿。与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不仅研发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还不用对效果负责,只要吃不出毛病就可以一直卖下去。因为利润高厂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积聚起可观的财富。可以想见,捞白金在最近的几年中可是没少捞到真金白银哩。其实保健品对我们的伤害还包括一旦发现没有效果后的心痛感。   
  小广告,鬼束。-- 不死小强136-- 操作时间: 11:40:15 --
  四、白酒     
白酒的利润我们能从侧面见识它有多高。前几年,央视广告标王几乎每年都被酒类企业所垄断。有一年秦池酒更是在抢A特黄金段广告标王的时候因为放了一个大大的卫星而震惊了全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哪个企业胆敢如此大手笔。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洋酒知我思成本大起底不也让我们明白了酒类的巨额利润了吗。此外,大家还别相信某些白酒所谓的多少多少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花那么长时间制作,只不过是应用了某种工业催化剂加快发酵进程罢了。在你半醉半醒之间,酒师傅给你的伤害尽管深却可能是无痛的呢。     
五、保健品     
保健品这东西咱中国人早已熟悉,从月亮神到脑白金,其实没有一个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厂家宣称的神乎其神的效果。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保健品的利润已经不如从前,但仍旧属于典型的暴利行业。在电视中铺天盖地打广告的捞白金虽说是购买的美国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售价比起其每盒十几元的成本来说,利润显然还是占了大头儿。与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不仅研发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还不用对效果负责,只要吃不出毛病就可以一直卖下去。因为利润高厂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积聚起可观的财富。可以想见,捞白金在最近的几年中可是没少捞到真金白银哩。其实保健品对我们的伤害还包括一旦发现没有效果后的心痛感。   
  我是相信呢?还是相信呢?还是相信呢?
  六、药品     
药品的暴利大家都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里,药品的利润似乎也应该是最高的。但事实却并不如此。比较以上行业,药品的设备、厂房及研发成本都要高出许多,而进口药品的研发成本因为高工资等原因确实比国内更高一些。虽然药品中的有效成分说实话也不值什么钱,但经过三五道手之后药品的价格就象孙悟空一样一翻身就高出去了十万八千里。我们都知道酒类行业的一些潜规则,譬如当银六福卖不动的时候,酒厂可以注册一个福六银的品牌继续卖以前的酒,而药品行业其实在某些药品淘汰以后也是可以这样如法炮制的。说心里话,药品的高利润如果拿去搞研发也还可以接受,感到受伤害的是药品的高利润多用在了各个环节的回扣上了,这才是最郁闷的。     
七、通讯     
其中以移动通讯利润为甚,典型的一次投资终身受益。至于维护以及运行的费用和它所获得的利润相减则还是可以用暴利来形容的吧。再加上咱如此庞大的使用人口,通讯业的利润就更为可观了。一个春节全国收发的短信数量就多少个亿,那利润真是岗岗的。回顾过去,电讯业对老百姓伤害最久。记得一个老邻居曾经花了5000元的初装费安装了一部电话,每月还要交月租费。后来当听说国外大都没有什么初装费以后居然还不敢相信呢。     
八、软件     
对于一套正版软件来说,每张光盘的制造成本是一块多钱,高档软件加上包装成本充其量也就几块钱,可它卖多少钱大伙不是不知道吧-动不动就几百上千!当然,软件的价格不能仅仅看制作成本,由于它更大的成本来自研发和设计费用,因此与其他传统商品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无法否认,软件行业仍然是利润极高的行业,不然盖茨也就不会是世界首富了--我们熟悉的WINDOWS98卖了近8年,剔除它庞大的研发成本,赚的钱已经足够再搞几十个WIN98了。之所以感觉受到伤害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微软的垄断性经营行为。   
  九、小家电     
比起空调彩电等等,小家电的成本要低很多,而其利润却最高。灰里浦就是做小家电起家的大公司之一。据测算该品牌售价2000元的剃须刀制造成本也就只比售价200元的剃须刀高2倍左右,但在零售时却可以卖到普通产品十几倍的价钱。你说它的利润高不高。   十、房地产     
利润第十,伤害第一。和以上的各个行业相比,房地产的利润好象低一些,但是因为房地产的销售比较而言容易一些,销售额也极其巨大,最主要的是低投入(基本靠买房人和银行的资金以及承包商的垫资)高产出见效快,所以房地产的敛财和暴富功能是最最强大的,看胡润每年的财富榜吧,房地产商人所占的份额一年比一年多,这足以说明房地产业强大的吸金力。  
  呵呵 相不相信无所谓
只要你觉得你的收入还可以 消费的起就用吧      我是用不起      我贴出来是为了提醒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不要把钱浪费到这上面
  马克,手机党看不清
  我也换手机登陆看看
  广告杀,勿复制广告内容勿发外网链接以免误杀,谢谢——如花-- jkhj8789-- 操作时间: 20:35:39 --
  曝光的那个应该是搞销售的。  买保健品啥的应该看看原材料是啥,再买自己需要的
  马克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保健品的成本这么低,卖的那么高,为什么没有竞争对手打价格战? - 知乎6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分享邀请回答1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低成本保健品靠忽悠赚暴利 炒作式营销大战成行业常规 _ 东方财富网
低成本保健品靠忽悠赚暴利 炒作式营销大战成行业常规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日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从保健品中“除名”。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
  保健品暴利靠忽悠还有多少“极草”要警惕
  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日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从保健品中“除名”。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保健品“伪装”成药品、普通食品号称有保健功能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产品靠“忽悠”蒙骗消费者赚取暴利。
  一克价千元 “极草”被叫停
  日前,国家食药监局公开发文要求停止高价保健品“极草”的相关经营活动。极草5X冬虫夏草纯粉片-至尊含片0.35克规格的81片装礼盒售价为29888元,即每克售价为1054元。其生产厂家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宣称其“微粉粉碎和纯粉压片专利技术”可以使冬虫夏草“含着吃”,并声称“极草纯粉含片比原草至少多7倍精华溶出”,这让不少消费者认为一片极草等于7根虫草的功效,不惜重金购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投入10亿元广告费打造其“含着吃”的所谓高科技概念,而这笔投入也是极草成本中极大的一块。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常务会长赵锦文认为,“微粉粉碎和纯粉压片专利技术”并不是高科技,“压制设备研发技术在国内早有应用,其广告中比原草多7倍精华溶出的说辞也在业界存有广泛异议。”
  “暴利不是靠技术和质量,而是靠营销。”业内人士称,许多高价保健品的营销策略都与“极草”类似。
  按照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的科研经费应占其利润的3%至5%,但很多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润的1%。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至200%,这已成为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很多厂家自己不研发,而是采取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经营保健品,导致各路厂家更加陷入炒作式营销大战。
  炒作高科技误导消费者
  与“极草”相似,近年来保健品“忽悠”式营销不断升级,特别是炒作高科技概念,部分消费者对此偏听偏信。
  安徽省食药监局有关专家说,保健食品只有辅助治疗的功效,但为了吸引眼球,一些企业和经销商大肆宣称其治疗效果优于专门药物并且无副作用。
  安徽合肥的胡先生告诉记者,他父亲此前一直靠吃药控制血压,没想到看了保健品广告后笃信“是药三分毒”,就擅自停药,血压飙升,一下子中风,至今还在重症监护室。
  患者迷信保健品以致延误治疗并非个案,近年来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把一些夸大其词的保健品当做“救命药”,耗尽家财大量购买,甚至人去世了保健品还没吃完。
  为了将产品打造成“神药”,一些保健品广告已不满足在电视等传统媒体上狂轰滥炸,互联网和新媒体也成为保健品新的营销渠道,甚至有大量没有取得保健品“小蓝帽”的假冒伪劣产品也出现在网上。
  食药监部门专家称,目前我国认可的保健品27种保健功能中,并没有防癌抗癌这一功能。然而,网上很多“神药”都号称有抗癌功能。如一家名为婕斯的公司旗下“沛泉菁华”“基因修护AM&PM”两款食品,每天以数百个相关的公众号,发布各种“生命奇迹”,分享服用心得,并将其奉为“抗癌圣品”“糖尿病克星”。
  “洗脑”老年人小利诱入彀
  近年来,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免费“健康讲座”不断增多,实际上就是给老年人“洗脑”。保健品的营销策略也从“广而告之”,升级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忽悠”。
  湛江市退休老干部黄红英说,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几年前参加了一次保健食品的聚会后,听信现场“专家”建议,购买了他们推荐的某款降血压保健食品,并停用了自己的降压药,子女怎么都劝不住,服用了他们的产品一段时间后,老太太的血压非但没有降下去,血糖却升上来了。
  “老人被‘洗脑’之后,儿女阻止买保健品就是不孝顺。”安徽一家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告诉记者,连她都无法阻止父母去听所谓的健康讲座、购买保健品。对于买得特别多的“会员”,保健品公司会授予他们一些“职务”,邀请他们当嘉宾坐在讲座主席台上,或带他们去旅游,从高额利润里挤出一点小甜头让老人深陷迷局。
  添违禁药物违法成本低
  “药品需要通过严格的临床测试,如果保健食品真的有如此奇效,那企业还生产药品干什么?”一位药剂专家告诉记者。
  而一些表面上效果明显的保健食品,实际上是非法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违禁成分。特别是减肥类保健食品,很多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违禁药物。消费者食用后短期内体重迅速下降,但长期食用副作用十分明显。  专家称,消费者无法从外观、口感等判断保健品质量和功能优劣,因此广告和推荐就成为选择保健品的“指南”。而企业有法不依、有关部门执法不严,都让保健品行业陷入靠吹牛赚高价的恶性竞争中。
  “保健品企业如果给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很多时候仅仅是退还产品费用。违法成本过低,对其违法行为没有任何威慑力。”安徽省食药监局新闻办主任孙斌园说。
  相关专家认为,对于保健品行业,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和引导力度。同时,行业和企业更需要加强自律,建立以质取胜的良性竞争规则。
  此外,提高全民健康常识、让消费者不盲目迷信保健品也是当务之急。
  “即使是优质保健品,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服用。”多位药剂专业人员表示,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签约家庭医生项目,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保健品时不妨咨询身边的医生,避免因迷信广告导致“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责任编辑:DF207)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买卖低成本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