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技术的产品经理ta创意产品是做什么的?

9件别致家居品 最该送给Ta_创意家居_房产家居_铜仁新闻网
2015年09月
9件别致家居品 最该送给Ta
马卡龙色,应该算是恋人的专属吧。这套来自造作的翻糖餐具组,甜蜜度爆表。设计师从英式艺术蛋糕获得灵感,3种颜色、10种盘碗碟款型,像搭配衣服一样,为你们的餐桌增添一抹翻糖般的优雅甜味。这份爱,一点都不&造作&。
Seletti这个亲切又奇妙的意大利品牌你一定不陌生,再日常的东西都会被它赋予迷人的个性。无论是行星款的陶瓷盘子,还是露骨又逗趣的&I LOVE U&搪瓷盘子,把再家常不过的东西送给Ta,然后一起充满热情地生活下去吧。
我为你,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为你,面朝大海,等春暖花开,我为你,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只是,&因为爱情&。&&稀奇为这尊雕塑赋予了这样的解释,所以,七夕你会为他选择《因为爱情》吗?
每个人的钱包异曲同工,而零钱包则迥然各异。如果你觉得发红包太直白,不如送个圆滚滚的小不点儿,北欧的配色,让人难以拒绝。你看,这就是来自丹麦设计HAY的惊喜和魅力。
你认识左小祖咒吗?有人曾说,他的为人好过歌词,歌词好过小说,小说好过艺术,艺术好过音乐。个性十足的大狮子,也许会喜欢这个&时代的异类&。那么,好在HAOZAI与左小祖咒合作的抱枕,不如买几个送给Ta,说一句:《我俩最要好》。
能够为爱的人遮风避雨,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稀奇的《不伞》,表达着有情人不散的美好愿望。手柄处的天使,传递爱的温度。方便实用而充满设计巧思,送Ta一把有格调的&不伞&,可好?
月有阴晴圆缺,品茶却可以感知人生百味。&月影&茶具随身装,也许给你的挚友,或是爱人,带来随时随地的宁静和愉悦。壶与杯的搭配,灵巧又方便。走到哪里,都好像有你陪在身边。9月的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哲品也许会带它出现呢!
七夕怎么能少得了花朵?不过,千篇一律的花束似乎显得少了些心意,莱菲花艺总是独具匠心,帮花朵凹造型,既能作为情人节独一无二的礼物,又能为居家生活带来一份芬芳。今年的七夕,多一点创意吧。
Ta既是你的伴侣,更是你亲密无间的朋友,作为彼此的知音,&吱音&的抽屉沙发为你们的家再添一份温情。伸出手仿佛渴求拥抱的橘色里,正好装下两个人的甜蜜时光。
七夕总是遇上狮子月,送怎样的礼物就成了一年节日中难度系数最高的问题了。过情人节,要温馨甜蜜;而为大狮子们过生日,也得花花心思。奢侈品?有点贵。买束花?有点俗。发红包?&&迫不得已只能这样了。
既要有设计感,又得很实用的礼物,真的很难选。不要担心,赶在七夕到来之前,赶在狮子月还没过半,我们把身边最有趣的家居小物推荐给你。它们价格不算贵,但个个儿有意义;它们很好买到,一般人却很难想到。虽然没法送给你的Ta一间大房子,但这些与家和生活有关的小东西,会让你们彼此相伴的每个日子都充满爱与喜悦。
文/方博 仵文悦TA还不懂,还是咕咚……阳光明媚的中午,很想瘦的我跟大胸筋肉男同事和冲浪潜水爱好者同事,一起吃完草回来。在一楼等电梯的时候,很有职业素养地盯着 focusmedia 的屏幕,看看最近有什么新广告上线。一些快速切换的运动场景进入视线,说时迟那时快,叮的一声电梯到了,匆忙进了电梯,只记得 ending 那里看到了咕咚运动的 logo。回到办公室,二话不说连忙打开腾讯视频搜了咕咚广告。完整地看了一遍广告片。怎么说呢,似乎完整看了15秒跟在楼下看的那几秒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简短点评是:散、糙、海报体。下面且由大学上过人体解剖课的我粗略解剖一下这条片子:
广告标题:咕咚,一个能让你和运动大咖一样好身材的app内容方面:前面 2 秒跑鞋踏水热身、黑人大哥嘴唇流汗特写,紧接着产品曝光,给个 APP 界面特写,3、2、1,甩出绿色大字「we 出发」!接着「we 奔跑」、「we 流汗」、「we 胜利」、「we 快乐」、「we 咕咚」,跟着绿色大字一起出现的是跑步、骑车、跑步、歪果仁骑车、踢球、很多人跑步、妹子海边跑步、歪果仁登山、妹子骑车自拍等镜头,然后千万镜头汇成一个 咕咚 logo。最后,放出 slogan「要运动,用咕咚」体育类的广告配乐要用错还是比较难的,节凑短快的背景乐贯穿全片;但是 VO 的选择还是比较奇怪:片尾念 slogan 的声音让我有种「肯德基缤纷全家桶」的出戏感,甜过葡挞,太奶油了,轻飘飘没有力量感;然而,更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片头跟片尾出现两次,仿佛 Wall-E 附体的那句「咕咚」——亲,不是说好一起奔跑一起流汗吗,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强行卖萌...* Wall-E, Disney-Pixar;KFC 缤纷全家桶广告视频截屏从广告标题来看,这支广告的 TA 应该是希望拥有运动大咖一样身材的小白,所以我其实也算是 TA 咯;从穿插的各种运动场景来看,广告想传递咕咚不仅可以记录跑步,还可以记录自行车、足球、登山等其他运动项目,而且APP用户排名镜头及最后妹子自拍镜头同时也想表现咕咚的社交属性。最后出现的「要运动,用咕咚」也是个直白得不要不要的 slogan。我特地下载了咕咚,看看里面的运动类型,默认是「户外跑步」,其他可选是「室内跑步」「走路」「骑行」「滑雪」「滑冰」跟「登山」。等等,视频里面重复了几次跑步跟骑行,怎么没给滑雪跟滑冰几个镜头呢?奇怪... 不对,好像有哪一帧看到滑雪了,我打开广告视频又仔细看了一遍,找到了:因为看得太细,好像又发现了奇怪的东西:呃,这不是汇集千万用户「运动圈」镜头么?且不说为什么看起来都像商业图库找来的,至少也多找几张啊,别全都是重复啊.... T^T但是,最让我这个 TA 觉得难以理解的还是「 We XX」这个海报体。We?难道咕咚跟微信有什么瓜葛?那也不对啊,人家是「微信」跟「Wechat」,也不会用「We 聊天」这么奇怪的中英混杂的表达方式。难道是为了体现国际范儿?咕咚有很大海外市场份额么?赶紧上 Google 搜一下,结果排名靠前的是 Techchurch 一篇讲咕咚手环、网站跟APP抄袭 Jawbone 的...顿时觉得很尴尬... 我写到一半不知道是不是要继续写下去了,怎么说呢,这个专栏文章虽然偶尔挑刺,但方向上还是积极向上的。但这次写着写着我感觉方向不对啊... 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向大知乎请教,我搜了一下「咕咚运动」这个话题,一个问题进入视线:哦!再继续看:点赞最多的回答:然后下面:以及再次出现的: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去搜了... 结果是:首先,旗帜鲜明表示我不反对也不歧视约炮,只要你情我愿都是成年人,又不碍别人什么事。但是一个运动 APP 为了推自己的社交功能,直接这样上,而且还怕用户没 get 到、特地把「跑」字换成拼音,确实是比较「特别」。这貌似是2015年咕咚的大 campaign。这样对比下来看,今年这条「We咕咚」实乃进步非凡,如有神助啊!*成功转折拍到客户爸爸马屁 YEAH!!(此处应有烟花音效)虽然跟曾经的、或是竞品 ,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是每一步也都是新高度啊。祝福 咕咚 这样神奇的一个 APP!不敢相信真有人看完了,既然你们这么有心,我就放点福利吧!(这次是给女生的福利)*文章开头提到的大胸肌肉男同事;冲浪潜水爱好者同事作者利益相关:Nike+ running 用户、Fitbit 用户、KEEP 用户14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听说知乎专栏可以打赏,火急火燎开通了专栏!
此专栏欢迎市场、广告、传播业界人士投稿,内容希望聚焦在广告案例分享跟广告产品资讯上。
原则:不能在这里骂甲方爸爸!
*就算真的要骂也不能出现脏字...扫码下载APP
您是个人用户,您可以认领企业号
账号密码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我同意并遵守
免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同意并遵守
第三方账号登录
Hello,新朋友
在发表评论的时候你至少需要一个响亮的昵称
&>&&>&为什么有人掉进互联网创业的坑里,可能因为ta不懂这些
为什么有人掉进互联网创业的坑里,可能因为ta不懂这些
时间:08-02 19:39
阅读:2323次
转载来源:虎嗅网
卫哲先生是前B2B公司的CEO、百安居中国区前总裁,目前是的创始人,投资的案例有房多多、微贷网、等此类信息。以下为卫哲先生前两天在「阿里老友会」做的关于创业方法论的分享。本文卫哲分析了的立足之本,准备或正在创业的你,可能需要这些。最后他还为大家提供了两个下一波有创业机会的行业。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分析(ifenxicom),虎嗅获授权发表。一、三平方公里效益现在很多O2O到家服务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没有注意到物流与广告成本。物流成本在传统行业中占10%,O2O却没有考虑这一刚性比例,这也是目前O2O持续烧钱、无法挣钱的原因。本应是最精准、营销成本最低的,而现在这种烧钱现象却违反了商业本质。很多企业融资之后都要冲规模、冲客户数量、冲日单量等,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规模不等于效益。这可以用「三平方公里效益」理论解释。什么叫三平方公里效益?首先,我们来看最小的一级——「三平方公里效益」。举个例子,如果虹桥上海浦西,现在想吃碗面,那浦东最好的面馆能送过来吗?肯定送不过来,送过来说不定我都不饿了,所以对我来说,只有这三平方公里的面馆和我有关。反过来对这个面馆也一样,这个面馆听说你的平台一天可以做一百万单,可是这和面馆有什么关系?面馆还是一天做50单。所以平台大对消费者和商家都没有意义。这就叫「三平方公里效益」。你可能有几笔生意不赚钱,但你每一个三平方公里的作战单位必须赚钱。你不能说我每一个三平方公里都不赚钱,一百个三平方公里合在一起才赚钱。二、同城规模效益什么是「同城规模效益」?的租房服务是最好的例子,比如我浦东有套房子,可能浦西的人会来租,此时,创业者把一个城市做透是有意义的。「同城规模效益」也必须每个城市、每个区域都赚钱。与「同城规模效益」相对的是,类似于淘宝、、去哪属于「全国规模效益」,而、大众点评虽然是一家全国性公司,但它们的规模效应却是同城的。所以,当初和大众点评竞争时不去比较每天全国有多少订单,而是每个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只有电商类,产品类才是全国规模效应,因为9.9包邮的商品可以走遍全国,把全国的量聚在一起后去和上游供应商谈才有意义。创业者要经常问自己:你是哪种规模效应?然后根据这种规模效应去做事。但最近创投界、风投界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很多创业者说天使轮拿到钱,我要把模式走通;A轮我要做好北上广深;B轮我要覆盖二线十五个以上城市。然后呢?然后C轮就死了。这是因为绝大部分公司不需要做十五个城市,甚至北上广深都没有那么重要。如何才能在一笔交易里把物流成本和广告成本压缩到最低对他们是最重要的。如果创业者要将这些成本降到最低,就需要把密度做起来。让快递员在一栋楼里面送10碗面,你给他两块钱一单他就会干;但如果你让他在整个浦东送10碗面,没8块绝对干不了,因为他一个中午只能送几单而已。这就是密度的效应。三、留住用户烧钱时一定要问自己,我烧的钱流向了哪里?用户有没有留下?很多创业者烧钱只看订单——有钱就有订单,但是有订单是没用的,因为一旦停止烧钱,订单就没了。只有烧钱后,留下了用户才有意义。什么是用户?即三个月留存率有多少,很多平台只有10%。创业者用烧钱的方式把一百个用户圈进来,但三个月后只剩10%。因此,一根蜡烛不能烧两头。两头烧即买家卖家一起补,财务报表里面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一起烧。但补贴卖家是不对的,类似滴滴,它不能补贴司机,补贴乘客才有道理,因为创业者需要改变的是乘客的习惯,而司机是在售卖自己的时间和服务,你给他生意做,他就会有钱。B2C模式需要分析补贴哪一端是合理的。阿里巴巴从来没给卖家、供应商免费过,因为他们是做生意的,如果他们能在平台上做成生意就应该对他们收费。四、提高行业效率凡是做不到提高用户体验和企业、行业效率的O2O都是耍流氓,而且这两个次序也不能错。首先是用户体验,创业者永远不能忘记用户第一。如果用户体验没有因O2O而发生改变,这种O2O模式就没有意义。但是,也要注意到,也许有些O2O的用户体验看起来很好,却没有提高行业效率。比如上门按摩、上门送水果这种模式,商家送货上门,用户不用自己去超市,看起来用户体验很好,却没有让企业甚至行业的效率因此而提高,甚至效率是下降的。比如说河狸家,上门服务时,手艺人每天能做2~3个订单,但如果在店里,他们每天能做6~8个订单。此时,虽然房租因O2O省掉了,但每个人每天的产出却在下降,整个行业的效率是降低的。五、多、快、好、省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很简单——多、快、好、省。当年淘宝起家靠多、省两个字,好、快做得差。正因为淘宝送货不够及时,所以京东来了,他一来就打快和好两个字。再说一个更极致的例子,最近从雷军开始,好像全世界创业者都突然要学一个叫Costco(投资人说注:Costco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成立以来即致力于以可能的最低价格提供给会员高品质的品牌商品)的公司。Costco是把好和省做到了极致,牺牲了快和多。与沃尔玛相比,Costco在美国需要开一个多小时车才能到,里面的商品只有四千多种,而沃尔玛却有两三万种。所有创业者要问自己,你要舍弃什么,留下什么?如果四个都想做到,就可能一个都做不到。当然,你要做的是阶段性取舍,而不是永远放弃。但至少在一开始你要问自己:解决行业问题和用户痛点时,你想先解决哪个字?对于很多做O2O、做到家服务的创始人,如果你问他首先要解决什么?他说快,但解决快的时候,他说我还要多,那他肯定做不了。多、快、好、省里面,如果能做好一个字,你不输;做好两个字,你能赢;想做三个字,你快输了;想四个字都做,你肯定输了。六、广、深、高、速刚刚总结的是消费者的四个维度,做企业也有四个维度:广、深、高、速。阿里系出来的创业者有些特质,高一般都有,很多同学创业初期高度就很高;速度也有,上个月见面团队有10个人,过一个月再见面团队就有了100个人;广度也有,唯一做的不够的是深度。2005年,阿里在全国只有江浙沪三个区,但是我们在这三个区下面做得很深、很密,让别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比如像浙江,我们做了余姚,慈溪,宁波等城市,每个城市下面还做到了镇。因为阿里已经有足够的深度了,所以才可以跑广度、拉速度。但很多创业者没有经历过最初活下来的时候,而要活下来就一定要做深度,要把很多产品线砍掉。一个老同学曾跟我讲,当年阿里产品有好多,后面只剩下一两个,但正是因为我们做深了这一两个产品,我们才活下来了。而今天我看到很多创业者,只做好了广、高、速三个字,却没有做好深度。有些商业本质是互联网决不能改变的,我们要去理解它、尊重它。比如创业第一件事首先要活下来,而要活下来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深度,也即密度。七、经营用户我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是实现了「五位一体」:人、机器、时间、地点、支付,五位一体。五件事合在一起,最可怕的诞生了一件事,就是把社会的剩余资源释放出来。比如滴滴出行、美国的Uber,它们为什么估值高?滴滴把闲置的出租车司机的时间更高效地释放出来,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被精准地释放。两个闲置资源一叠加,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现在有些创业者还在坚持运营产品,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创业者,而实际上产品是给人使用的,之前可能你不知道如何去找到用户,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出现以后,让你有机会能第一时间接触到用户,所以互联网时代最应该经营的是用户,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运营产品上。我之前在传统行业,别人问我卖多少马桶,我可以告诉他总量,但是问我卖给了哪些人,我却并不完全清楚。后来进入阿里巴巴,我体会到互联网经济与传统行业不一样,互联网经营更多的是经营人。物理学上有一个公式:E=MC?,但从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角度来理解会有新的含义。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公式:E=MC?,经济=商品×人?。其中的C(用户、消费者、人)的二次方是让商业的原子弹爆炸的关键。如果我们只会经营商品,而不会经营人,企业的发展就很可能被卡在这儿。经营人不仅仅包括客户,它是指所有与你的商业行为有关系的人,当然也包括经营你内部的人。合伙人文化的核心所在,是你在用心去经营内部的每个人。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公式:E=MC?,经济=商品×人?。八、让企业在线另外创业者业也应思考,你的企业在不在线?你的客户都在线了吗?你的员工都在线了吗?你的员工和客户的那个交互界面在线了吗?你的产品在线了吗?因为互联网上没什么秘密,在线化以后企业通过日常数据的采集,对于用户的各种生活习惯、消费偏好、购买能力等等都可以建立起一个巨大的大数据库,也许不能立刻转化为效益,但是将来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一个好的互联网公司,用户要讲的是两件事,第一叫黏性,第二叫属性。这是互联网的两性关系。比如墨迹天气,黏性很强的,用户每天第一看的是天气,最后看的也是天气,黏性很强。但是,它的属性不强,所有的用户都在看天气,但是墨迹并不能知道用户是谁,甚至连用户性别都不知道。因此,它的含金量就没那么高,因为有黏性没属性。九、寻找最大的问题之前我碰到很多人问我,行业的下一个机会在哪儿。我自己曾听过到这样一句话:“在中国不要去找机会。”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在中国,聪明人很多,同样一个机会做的人多了就会形成危机。我听说正规的P2P公司有两千多个,硬生生把很多好机会做成供给过剩了。我们不找机会,但是要找问题,找出的问题最好是够大、够难。跟你分享我看到的大问题:第一,农村的金融服务。在农村做互联网金融,我听到的都是反对的声音。即使在我们最发达的村,宽带普及率也并不高,物流配送也受限制。2000年阿里巴巴刚起步,物流、信息流很多都亟待解决。如今在新常态的推动下,农村这么大市场,够大、够难,你把这些事情做起来,就是机会。第二,B2B市场。移动互联网对企业服务改造还没有开始,为什么?因为这存在很大困难,有多少企业习惯使用互联网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对外交易?B2B市场够大,但任何一个行业互联网基础都较弱。阿里巴巴也是历经15年的探索才走到今天,阿里巴巴第一天做电子商务的时候,马云被别人当成骗子。我想今天大家再做互联网金融是幸福的,没人会被说成骗子。互联网金融可做的事很多,中国在过去因为总体增长,遍地是企业,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很会把握机会。接下来的企业需要寻找你所在地方、行业、人群存在的大问题。够大、够难的事,有没有决心,有没有韧性去做,去解决。新常态尤其是在服务行业,还是有巨大的问题,有待我们解决。新的常态上增量经济,存量经济核心是什么,无非是效率,所以移动互联网不管是提出需求,还是帮助产能,抑或是释放剩余资源,你参与这场革命就是成功者。爱分析是一家专注于创新企业研究和评价的互联网投研平台。转载请联系公众号:爱分析(ifenxicom)获得授权。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如何获得更多用户分析?
1.发布优质、独家、原创的内容稿件。
2.稿件发布后,可以尝试使用红包悬赏方式邀请用户为您进行分享、传播。
3.您可以将稿件分享到公司群或其他社交渠道,增加曝光及被用户分享几率。
百鬼默契(工程师)说:
Whatever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
[一莲悠梦]官方说:
做服务也许我们略有不同
24小时热文
2.0万次阅读
6268次阅读
5238次阅读
4995次阅读
4936次阅读
4839次阅读
4838次阅读
4795次阅读
43您已经赞过了
包含这篇文章的主题
3,483.9万次
分享用户:
分享用户:
阅读下一篇
微信杀入直播,继微商后,你的朋友圈要被一大波网红占领了!情人节不知道送TA什么礼物 不妨自己动手做这款创意的礼物|礼物|动手做|创意_新浪网
情人节不知道送TA什么礼物 不妨自己动手做这款创意的礼物
情人节不知道送TA什么礼物 不妨自己动手做这款创意的礼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懂技术的产品经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