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收益率究竟是升还是降

国庆后银行理财收益大幅上升 外资银行平均收益超5%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国庆后银行理财收益大幅上升 外资银行平均收益超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国庆后银行理财收益大幅上升 外资银行平均收益超5%   一、发行量大幅增长   融360监测
原标题:国庆后银行理财收益大幅上升 外资银行平均收益超5%
  一、发行量大幅增长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本周(10月6日-10月7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2297款,较上周大幅增加了1299款,主要是因为国庆节期间银行理财发行量骤减,实际上本周发行量与国庆节之前相比并没有增加,反而略微减少。
  二、收益率大幅上涨
  本周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3%,较上周上升了0.09个百分点,涨幅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利率上涨,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庆期间银行理财市场冷清,收益率略微下降。
  三、外资银行收益最高
  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本周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5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4%,城商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73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4%,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42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7%,国有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37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3%,农商行理财产品发行量65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3%,邮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4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5%。
  本周外资银行平均收益率意外排名第一,甚至超过了城商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预期收益率指的是“预期最高收益率”,而外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一半都是结构性理财,预期最高收益率虽然很高但是未必能达到。
  四、银行理财收益排名前20
  融360对本周理财产品发行量在5款以上的银行进行收益排名,数据显示,纳入排名的20家银行平均收益率均在5%以上,本周有21家银行平均收益率超过5%,其中恒生银行以6.23%的收益率排名首位,是唯一一家收益在6%以上的银行,不过恒生银行发行的大多为风险等级在3级及以上的理财产品,本金和风险都有一定风险,不适合稳健性投资者。
  此外,榜单中的与恒生银行的情况类似,发行的大多是风险等级为3级的理财产品;有14款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超过7%,均为结构性理财。
  除此之外的银行发行的基本上都是风险等级为2级的非结构性理财,本金及收益风险较小。
  五、市场展望
  受季节性及节假期影响,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进一步走高。10月份受银行缴税、缴准及公开市场到期影响,资金面压力不小,但是央行会继续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去调节市场流动性状况,资金紧平衡格局不会打破,银行理财收益率仍有可能继续上升但空间不大。 (责任编辑:张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46176
播放数:68980
播放数:83059
播放数:5808920理财产品本周(日-10日),直销银行理财产品较上周相比新增23款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上升,本周直销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76%。本周在售的241款理财产品中,收益率达到5.0%的理财产品共87款。本周新上线的理财产品中,桂林直销银行的桂银e融成为本周的明星产品,一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排行中独揽前三甲,其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6.10%、6.20%、6.30%,理财期分别为409天、503天、591天。下图为根据理财期限的不同,每段排名前五的理财产品排行:30天以内▼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年以上▼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方面,本周货币基金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04%,本周收益率高于4.00%的的货币基金产品达到71款,同期余额宝平均收益率为4.04%。以下为本周排名前五的明星货币基金产品:纯债基金纯债基金波动不大,本周在售的148款纯债基金产品中,平均每天有48款产品日涨幅为0.00%,本周纯债基金产品中,最大日跌幅为-0.63%,最大日涨幅为0.44%。下图为本周纯债基金3个月涨幅top5:比财宝典行将国庆,在年中购买3个月期限理财的用户大部分也要在这个月到期。而九月末即是第三季度的季末,又要迎来国庆,所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很可能会在这个时段出现短暂性的升高。一是因为季末的原因,资金面紧张,融资成本增加;二是因为很多直销银行也会在国庆期间推出一些假日理财产品。根据这个月前两周的数据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在悄悄上涨了,而且随着收益率的上涨,银行理财产品在这两周更新频率增快、发行规模增大。本周用户选择更多的可能仍然是90天期限的理财产品,因为到期后即为年终。但是本周发售的几款理财产品中,哪吒钱包推出的风火轮计划(90天)249期,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达到了7%,而由桂林直销银行发售的三款桂银e融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分别达到了6.10%、6.20%、6.30%。本年度截至目前,这几款产品均已进入比财上架理财产品中高收益的范围。所以抛开季末、年终等时间点的因素来说,这几款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部分用户选择观望,计划在国庆后再进行投资的,也可以暂时将资金用来购买纯债基金。根据往年情况,国庆前后,政策和市场的原因,债市都会小幅上涨。购买纯债基金,即使短短十几天,也会有不错的收益,同时也可以让资金不在过渡期闲置。返回,查看更多责任编辑:您当前的位置 :
国庆假期前理财收益冲高 资金如何巧妙布局
扫码阅读手机版
  国庆假期临近,除了消费旅游紧张计划中,不少投资人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提前管理假期短期理财资金。如何让资金在假期“加班加点”滚动起来,如何利用好双节题材、布局四季度高收益产品?本期投资周刊为投资人梳理各路国庆理财技巧。
  货币基金起购点低收益率优于银行存款
  相较于银行理财产品动辄50000元的购买门槛,货币基金起购金额低的优势十分明显,适合无法加入到银行理财大军的投资者。
  除面向机构用户和高净值人群的百万元门槛货币基金外,目前市场中大部分货币基金购买起点均较低,100元起购产品有之,更不乏1元甚至0.01元即可起购的产品。
  从部分基金公司的反馈来看,往年国庆、春节等长假前,货币基金规模确会出现一定幅度增加,可见不少投资者十分认可这一现金管理工具。
  货币基金如何选?看收益、规模和费率
  市场中已有数百只货币基金,投资者该如何选择?“首先,要观察收益,除七日年化收益率之外,还可以对比每万份收益,选出始终保持稳健良好收益的产品。”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
  记者浏览最新数据发现,如果以万份收益排行,截至9月22日,万份收益排名靠前的货币基金分别是银河银富货币A、中航航行宝货币、长盛货币、嘉合货币A,上述货币基金万份收益均在2以上,其中万份收益最高的银河银富货币A万份收益为2.2788。
  再来看7日年化收益率,截至9月22日,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货币基金为诺德货币A,其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5.1590%。紧随其后的是中银机构现金管理、德邦如意货币、中金现金管家A和中欧货币D,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8530%、4.8290%、4.8230%和4.7560%。
  不过,记者了解到,万份收益是指当日投资1万份可获得的收益金额,但参考单日指标并不能准确了解该基金真实表现。而7日年化收益率,仅仅反映过去七天的盈利水平,也不意味着当天的收益水平,一些基金往往呈现出短期指标波动较大的情况。
  除此之外,挑选货币基金还可看规模。“市场上高收益率资产的规模是有限的,适中的规模才能平衡货币基金既不被过高的规模稀释收益,又能确保其流动性。”前述分析师表示。
  针对投资者普遍关心的基金费率问题,记者发现,目前一些互联网平台如天天基金等中的大部分货币基金的购买费率为“零”,且正常情况下不收取赎回费。
  想吃长假收益?28日15时前购买
  一般而言,长假前的最后一周,基金公司将以公告形式通知投资者货币基金长假前“闭门谢客”的时间。
  根据《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除中国证监会认定的特殊货币市场基金品种外,当日申购的基金份额应当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享有基金的分配权益。即法定节假日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申购或转换转入的货币基金份额一般不享有该日和整个节假日期间的收益。
  以某只货币基金为例,其采用“T+1”申购确认模式。“T”为基金申请日,“T+1”日(工作日)为确认日,货币基金从确认日开始计算收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9月30日为周六,并不是法定交易日,故如果投资者欲完整享受国庆长假期间的收益,需要在9月28日15时之前完成申购。
  此外,一些基金公司为保护持有人利益,往往会在法定节假日前暂停旗下货币基金的申购或限制大额申购。按照行业惯例,基金公司通常会在节前两天开始暂停或限制货基的申购和转入,投资者应密切留意基金公司的相关公告。
  银行理财节前理财收益冲高看清起息期购买
  为吸引投资者,临近双节和季末银行也适时推出的节假日产品和新客理财产品,平均收益均高于全市场产品的平均收益,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银行理财人士都表示,投资人不妨趁双节叠加季末的高收益时点,将四季度的理财计划提早布局好。
  银行理财产品国庆收益“加料”
  临近双节和三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开始有所上升。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283家银行共发行了1733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62%,较上期上升0.03个百分点。全国有29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25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
  南方日报记者看到,不少银行都在国庆前推出了14到50多天的跨三季度末尾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爆款,而且很多产品的收益率都超过了5%。
  如工商银行在中秋国庆之际推出“工银理财节”,其中的增利150天产品,9月28日当日,预期收益率提升至4.88%—5.00%,9月29日至10月9日预期收益率提高到4.65%—4.80%。而此前,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只有4.35%—4.4%。按照投资10万元计算,28日当天投,150天后,理财收益有2000元,比原来多了百元。此外,该行一款增利120天产品也同样,在9月28日至10月9日按照4.60%—4.75%,比原来的收益率提高了0.3%—0.4%。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国庆理财专场活动中,59天的“金宝迎国庆”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高达4.95%,比更长期限的90天、120天、170天同类型同门槛的产品都要高。
  此外,交通银行也推出交银理财节,交银添利迎新系列产品,5万元起投,期限为52天的产品收益率可到4.8%、108天产品收益率为5.1%。在此基础上,对新资金提供“贴金”优惠。如新转入5万元购买交银添利108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1%,持有到期预计收益754.5元,起息后返50元,实际收益804.5元,实际年化收益率达5.44%。
  大银行都纷纷出招,中小银行的收益率更是节节上涨。东莞农商银行多款9月29日开售的R2级别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到5.1%。华兴银行两款同样是29日开售的90天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到5.13%。
  而跨过9月末和国庆假期的券商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不断走高。如理财通平台上的中信证券天天利财双周盈14天短期集合理财,收益率到达5%。
  谨记看清产品募集、起息期
  随着央行货币政策逐步转向中性偏紧的态度,市场流动性大幅收紧,理财产品的收益也由过往的持续下滑转变为上扬。而今年的双节理财产品收益纷纷站上5%,也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低风险与可观收益的机会。
  但是,投资人购买假日专属理财产品时,还要注意理财产品的募集期有多长、起息日期具体是哪一天。对于只是希望将闲散资金在国庆七天假期里滚动起来的投资人,一款理财产品如9月29日开始销售,国庆回来再起息,那事实上并没有达到资金“假日”不停歇的效果。
  理财人士还建议,虽然假期期间理财收益很不错,但投资人还要注意封闭期是否跟自己的计划合拍,要根据个人财务报表而定。目前短期理财基金期限有7天、14天、21天、60天、90天不等。就国庆中秋长假而言,期限最为匹配的是7天理财基金,其次是14天理财基金,如很多理财产品都是在T日提交申请,T+2日进行确认,第一个运作期共7天,如果你主动赎回,将自动转入下一个存续期。
  另外,不同投资人根据不同风险偏好,也应挑选不同的投资产品匹配。对于资金少于5万元的初级投资人,可以选择一些优质宝宝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项目,投资起点较低,适合风险低资金理财。对于理财资产5万元—10万元的投资者可考虑配置一些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纯债基金。注意把资金分散投资在一些不同期限类型的产品上,短期、中短期和中长期产品进行合理配置。对于理财资产大于10万元的投资者,理财投资可选择范围较大,可以根据自身对资金期限需求,对高风险和低风险产品都进行一定比例的配置。
  A股走势消费行情催化关注细分领域龙头
  “十一”黄金周即将临近,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也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纠结。受流动性偏紧与美联储加息会议影响,A股市场近期涨跌交错,维持横盘震荡整理。从上周的盘面特征分析,虽然每天都有热点涌现,但由于板块轮动的节奏过快,且市场缺乏明确的主线,叠加前期的强势股出现集体补跌,周期股又持续调整,亦导致了市场操作难度加大,市场赚钱效应不足。
  消费板块持续升温
  本周将进入中秋国庆长假的最后五个交易日。目前市场观点普遍认为,节前效应可能将集中显现,预计市场成交量仍将维持相对低位,不过市场也不会出现大跌,反而小幅上行的概率较大。因为调整充分的金融权重股将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资金对消费白马的配置需求望再度提升,近期表现过的题材或轮番进行反抽,因此指数向下调整的空间相当有限。
  而根据历年走势统计,这一分析也能得到数据支撑。从统计来看,国庆前后指数往往会先抑后扬,且节后上涨概率大。
  那么布局哪些板块才可能乘上节后指数上涨的“列车”呢?从传统国庆长假的热点板块以及近期市场表现来看,大消费领域无疑值得重点关注,且该板块也获得不少券商关注。
  “今年双节叠加,更有利于消费。部分中观数据显示,汽车、服装、体育娱乐、票房等增速已经开始出现反弹。”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表示,如果投资者对大消费感兴趣,布局应该在旺季来临之前。
  无独有偶,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李少君也指出,消费行业将迎来“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
  从历史数据看,年,每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9、10月份均取得明显提升,9月份平均环比增速6.64%,10月份平均环比增速为6.42%。从季节性规律来看,假日因素刺激消费,是形成销售旺季的主要原因。
  这也就意味着销售旺季消费行业取得正向收益的概率较大。消费行业的“金九银十”不仅反映在销售层面,在行情上也有突出表现。从2006年到2016年,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生物、商业贸易、休闲服务行业在9月份取得正收益年份均为7次,各消费行业在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取得正向收益的概率较大。
  选股首看业绩
  “近期支撑周期走强的因素在减弱,周期板块弹性趋于弱化,焦煤、焦炭、螺纹钢等周期品期货价格涨势已经放缓。消费方面,市场通胀预期升温,8月CPI同比回升至1.8%,叠加中秋、国庆节假日即将到来,或将对消费行情形成催化,消费第二波在发力。”李少君分析,投资者不妨关注二线白酒、航空、汽车、商贸零售、消费电子、酒店、旅游等细分领域龙头。
  节日消费市场上,除了上述领域以外,糖类、服装、家电、黄金饰品、影视等板块也将迎来消费旺季,无疑将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盈利看点。招商证券表示,建议首选业绩增速相对稳定,前期涨幅较小、估值相对合理的可选消费板块。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银行推国庆短期理财产品 平均预期收益率微涨|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国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原标题:银行推国庆短期理财产品)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不少嗅觉敏锐的投资人都在寻找节前较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承接股市、债市等站岗资金。值得注意的是,临近三季度末,市场资金面有所紧张,市场利率上升也全面带动了各种理财产品收益率小幅上扬。普益财富统计显示,上周23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包括广东省在内。但非保本类产品收益率继续下降,广东省各家银行发现的保本类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17%。
  短期理财收益小幅跳涨
  虽然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下滑。但临近国庆末,加上近期市场短期资金紧张,上周不少短期宝宝类理财产品出现收益率跳涨,此外,多家银行也推出了打着“国庆专属”的噱头短期产品,短期理财收益率随着市场流动性偏紧稍微有所上扬。
  记者看到,腾讯旗下理财通的一款货币基金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从上周开始七日年化收益率就出现跳涨,从过去的2.73%左右,涨至最新的5.3%。南方基金现金通E近七日年化收益率也涨至4.5%。
  银行方面,在售的T+0至T+2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约在3.3%—3.7%,比此前不少宝宝类互联网货基收益率高出不少。而近期推的36天5万起点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能达到3.75%,与63天产品收益率持平。也推出了一款101天,投资起点5万元的国庆节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88%。据普益标准统计显示,上周股份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3个月以下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保本/非保本分别为2.97%/3.87%,3个月至6个月为3.03%/3.95%。
  相比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中小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会更高。3个月以下保本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可到3.21%-3.43%。城商行非保本类3个月短期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可到达4%。
  事实上,部分外资行也面临着业务压力。近日,国企白领郭先生在某外资行换汇时,也被推荐了一款预期收益能达到5%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产品募集期在9月28日前,门槛为40万。
  “客户经理给我算了一笔账,40万元两个月理财收益率就有3300多元。”郭先生对记者说,很久没有遇到过这么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了。而该银行客户经理坦诚,这款产品是银行为招募新客户完成季度考核专门推出的。“由于季末新客户这项指标没过,我们要冲一下。”上述客户经理表示。
  银行间市场利率上行
  由于三季度季末银行又即将面临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叠加过节效应,上周SHIBOR全面上升。虽然上周加大力度投放基础货币,跨节资金需求紧张有所缓解,但资金面仍然偏紧。
  上周SHIBOR各期限利率较前一周全面上升。尤其周三跨节资金R021和R1M非常紧张,利率分别较上周三大幅上涨32bp和52bp,达3个月以来最高。周五,隔夜Shibor利率涨0.8个基点报2.1670%,连涨十二日;7天Shibor涨0.5个基点报2.4050%;14天Shibor涨0.7个基点报2.5400%;3个月Shibor涨0.19个基点报2.8009%,连涨七日。
  周四和周五央行继续扩大资金投放,两日净投放达2400亿,其中28天逆回购投放金额占30%,较为有效地缓解了跨节资金紧张的状况。周五,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较本周四全面下降,R021和R1M单日分别下降15bp和40bp。
  整体来看,上周央行使用逆回购净投放7900亿元,3个月国库现金定存中标6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800亿元,合计净投放资金7700亿元。央行单周流动性投放量再创今年2月来新高,但资金面依然偏紧。各期限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小幅波动,涨跌互现。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连续9个交易日逆回购净投放资金1.24万亿元,已超一次降准释放的资金量。但因拉长了资金的期限,资金加权成本显著上升。此外,央行9月连续两周开展3月期国库现金定存,其中3个月国库定存中标利率下行20个基点。
  市场流动性仍有短期波动
  分析认为,3个月国库定存中标利率再度下行显示市场对于较长期限的流动性并不缺乏,当前的流动性紧张主要受到短期因素的冲击。也分析认为,央行近期持续拉长逆回购操作期限,使得银行间货币利率持续上行,种种迹象表明流动性趋紧的警报并未真正解除,但央行也将加大力度抹平流动性波动。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季末时段,货币市场流动性可能仍有小幅波动,但不会出现过度紧张。
  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显示,上周,国有银行封闭型保本型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下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45%,3个月至6个月为3.41%,6个月至12个月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04%,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再次出现了期限倒挂。
  事实上,临近季末,各地银行机构除了要完成自身银行给的经验指标,还需要面临监管的各类考核。今年一季度,央行首次启动银行MPA考核,全面考核银行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利率定价、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指标。在宏观政策引导方向下,不同达标程度的银行将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受考核影响,季末银行都要面临调整广义信贷资产、充实流动性等压力,也造成了今年一季度和年中市场流动性偏紧。券商分析认为,在MPA考核压力下,预计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仍会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蔡越坤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本金融理财收益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