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要向产品净值化转型型,那到底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

净值化转型成为未来银行理财方向-理财产品-金投银行频道-金投网
<em class="visited visited阅读
申江服务导报
作者:未知
2017年11月出台的资管新规明确规定了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的要求,向净值化转型成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
2017年11月出台的资管新规明确规定了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的要求,向净值化转型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统计显示,2017年净值类存续量持续增长。分析人士表示,净值型产品通过合理的净值波动可以客观反映投融资市场的真实风险与收益,实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实现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
净值型产品增速明显
通过普益标准统计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净值型产品存续量变化,发现其存续量增速较为明显,2017年9月达到峰值605款,相比年初1月份的490款,增长率高达23.47%,其发展速度符合市场认知。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监测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各共发行978款净值型理财产品,相比于2016年全年发行的756款,增长速度较高。
基金净值型产品收益高
银行开展净值型理财,不可避免的要与券商、基金等同类型产品比较。就“净值”特征而言,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券商集合资管产品与公募开放式基金具有类似性,这也是各资管机构净值型产品可进行比较的基础。
&#160;&#160;&#160;&#160;&#160;
编辑:随笔
在日渐统一的资管新规推动下,2018年的银行资管业务模式和理财市场都将迎来变局。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12月28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修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日前,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
&#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银监会就新修订的《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
&#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2017年年末,中国银行间同业存单利率创历史新高,凸显负债端压力,且脱实现象严重。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已有77235人 申请成功!
☆新开卡赠5000集分宝☆刷卡?5元=1个集分宝☆周五遇八有礼☆每月8日开抢红包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额旅行保险赠送
☆超市、加油全年返5% ☆享受优惠最全的交行卡之一 ☆最快当天领卡 ☆签账消费,免息尽享
房贷快,额度高,利率低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9%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03%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9%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
贷款额度:5-10万
最低利率:0.48%
费率低,产品全
收费:100元
收费:100元
收费:100元
共31,122次下载
共29,025次下载
共28,571次下载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金投网下载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超九成将转为净值型产品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超九成将转为净值型产品天天红盘百家号随着监管要求的明确,未来极大可能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这也迫使银行需要在调整期内解决净值型产品发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系统建设、估值方式等,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投资者教育。产品净值化转型对于银行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在转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家银行由于自身管理能力及优质资产供给的差异,将促使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减弱。银行系净值型产品仍将保留银行类理财产品风险偏低、收益相对稳定、流动性选择多样化的特点,足够满足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文 /普益标准 魏骥遥日,央行发布了横跨各类型金融机构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以往分业监管的资管领域进行了一次重大革新,引导资管业务的发展方向趋于统一,作为资管行业的“老大哥”,银行资管条线需对当前业务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其中产品净值化转型的要求更是凸显了监管对当前预期收益模式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审慎态度,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已迫在眉睫。012017年净值型产品市场概况从2017年净值型产品的发行情况来看,全国性银行(包含国有大型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行业发展方向更为敏锐,基本都对净值化产品进行了提前布局,在18家全国性银行中有17家已推出净值型产品;相比而言,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发展方向的不同,推动产品净值化的力度有明显的差异。在2017年全年,有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售的城市商业银行数量为25家,相对于城商行的总数量占比偏小;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理财业务起步相对偏慢,大多数银行的人才培养较难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发行净值型产品的银行数量仅为6家。随着监管要求的明确,未来极大可能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这也迫使银行需要在调整期内解决净值型产品发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系统建设、估值方式等,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投资者教育。从普益标准对市场的观察及与行业的交流情况来看,银行理财的客户多为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且部分客户的风险厌恶程度相对极端,不仅不能承受资金亏损的情况,甚至对于收益波动也不太接受。因此在净值型产品推出之际,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投资者教育上,引导投资者逐步适应收益趋于变动的净值型产品。同时银行也需要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尽量降低净值的波幅,与基金类产品形成错位的客户定位,避免市场占有率的下滑。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大多数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对资产进行估值,基本保证了收益的平稳上行表现,但即使是这样,在收益没有明显竞争优势之时,投资者对于这类新兴产品的接受程度仍然较低。在“刚性兑付”打破,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后,未来理财市场的竞争方式将会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变为创新能力及主动管理能力的竞争,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均应挖据自身的禀赋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的差异化发展路径。02全国性银行:凭借坚实基础稳中求进基于这样一个必然高速发展但当前“开垦”程度又较低的市场,全国性银行凭借对市场更为深刻的理解,已在产品净值化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段距离,但从市场整体反馈来看,全国性银行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理财产品净值化后,客户承受的风险必然趋于上升,部分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将转投存款类产品。因此未来银行需要对客户进行更精准的定位及分层,根据客户的需求营销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从普益标准对市场的调研来看,除部分拆迁户较多的地区,大多数高净值客户对于新类型产品的接受速度更快,银行的推广成本也相对更低,因此银行在推行净值型产品时可从高净值客户入手,由上及下逐步普及。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后,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时将不仅仅关注产品本身的属性,也会更多地考虑银行的声誉问题。对于频频传出负面新闻的银行,投资者的信任程度可能迅速降低,购买理财产品的动力也会随即减弱,即使相关负面新闻与银行资管条线并无直接关联。因此,对于全国性银行而言,提早实现资管条线子公司化,有利于风险隔离,避免风险事件的连带效应。从市场表现来看,全国性银行凭借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在声誉建设上有明显优势,投资者更信赖规模大,整体发展程度高的银行。但也正是因为全国性银行规模大,覆盖区域广,在整体管理上较难做到面面俱到,部分银行分支行层面的风险事件频发也凸显了该类银行未来的管理难点。产品净值化转型对于银行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在转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家银行由于自身管理能力及优质资产供给的差异,将促使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减弱。大型银行更应抓住自身在管理及优质资源方面的优势,着力推出符合银行理财特点的净值型产品。如华夏银行推出的拥有较高收益的龙盈2号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便以债权类资产为主,货币市场类及债券市场类资产为辅的投资策略,发力银行擅长的投资领域,与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偏重权益类市场的投资风格形成错位,凸显银行系净值型产品在为投资人谋求资产稳定增值上做出的努力。03区域性银行:借助政策调整加快业务转型在政策变化对市场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区域性银行应抓住机遇,提前布局净值产品市场,抢占先机。相对于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面临的转型困难更多,除了全国性银行所要面临的困境外,中小银行还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对于全国性银行,大多数区域性银行在从业人员培养上投入不够,尤其是对于一线销售岗位的人员培养不够充分,致使销售人员自身对于理财业务的发展,及所属银行的战略目标了解的都不够充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期望销售人员能够较为清晰的为投资者厘清净值型产品的特点并引导投资者购买。因此对于区域性银行而言,在做产品净值化的战略部署时,一定要将员工培训放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只有让员工,尤其是销售岗位的员工,对产品及未来市场的变化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才能更好引导投资者进行恰当的投资,从而提升银行声誉,增强客户粘性。其次,区域性银行更应该借助区域特点推动净值型产品发展。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投资者理财意识相对更强,银行的引导成本会更低。从2017年第四季度银行理财综合能力区域排名来看,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区发行理财的银行数量及规模均较大,同时进入区域银行百强行列的银行数量也较多,侧面反映出上述地区投资者的理财意识较强,投资者教育成本相对更低。在此情况下,上述发达地区的区域性银行有理由加快产品上线速度,提前培养客户粘性,尽快抢占市场。从市场调研来看,在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于成功发行了首款起点为30万元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后,上述四大地区已囊括71.43%有发行净值型产品的农村金融机构,凸显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就相对落后地区而言,投资者对于理财的认知偏弱,市场仍未达到充分竞争的程度,区域性银行可凭借在所属区域更高的认可度,更快的帮助投资者建立对新产品的认知,从而实现增大市场份额的目的。最后,在净值型产品发行初期,由于整体市场接受程度偏低,转型进度应循序渐进。发行的净值型产品数量不应过多,在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后,打造一款稳定、高收益、封闭式的明星净值型产品有利于加快市场的接受程度。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首款净值型理财产品“富江南之盛玺A计划S1801期01”为例,其中债券的估值采用了摊余成本法,保证了整体收益的稳定性;同时资产类别中加入权益类资产,促使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保持在5.5%-5.6%,远高于当前市场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收益。04未来银行系净值型产品仍符合低风险投资者需求对于投资者而言,产品的收益、流动性、风险是否能够匹配自身需求是决定这类产品是否会受到目标客户青睐的重要因素。从收益角度来看,净值型产品可能会将部分风险让渡给投资者,促使此类产品的投资空间更大,整体平均收益表现或将呈现多样化表现。即在市场环境较好时收益更高,而在市场环境较差时,收益不及目前产品表现。同时根据资产标的不同、估值方式差异,不同类型的净值型产品收益表现上也可能有所差异。如主要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整体收益将更加平稳,更符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需求。但整体而言,随着刚性兑付打破,理财投资风险将逐步转移至投资者身上,银行投资的空间将更大,产品收益或将有所提升。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净值型产品仍然分为封闭式及开放式两种类型,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需求选择相应类型的产品。从风险角度来看,净值型产品的风险变化主要体现在其估值方式上。由于目前监管层对于资管新规中“公允价值原则”的补充定义仍未出台,因此摊余成本法仍然是主流的估值方法。基于此方法估值的净值型产品,其净值波动幅度较小,整体收益较为稳定。不过从监管打破“刚性兑付”的决心来看,很可能会限制银行通过摊余成本法达成产品保本保收益的可能。相对于成本法,采用公允价值法估值的净值型产品整体风险更大。不过基于投向偏好、客户特性、声誉管理等因素考虑,即使采用公允价值法估值,相对非银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承受能力也相对更弱,因此,可以预计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投资模式仍将以稳健为主,整体收益波动不会过大。从以上三个方向来看,银行系净值型产品仍将保留银行类理财产品风险偏低、收益相对稳定、流动性选择多样化的特点,足够满足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天天红盘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祝愿天天红盘,天天涨停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银行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为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 金融行业 监管,2017年11月央行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该项规定的出台反映了监管当局对 于刚 性兑付的治理决心,预示着未来超九成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在政策推动下转换为净值型。从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来看,2017年各月新发行量呈震荡上行趋势,特别是资管新规发布后连续两月均有较多新净值型产品发行,各 银行 已经开始为向净值型转型做出努力。当前宏观经济仍处在“L型”阶段,理财资产配置压力和风险增大,“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显著。在2017年监管浪潮的推动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速度明显增快。从监管角度来看,净值化转型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推动理财市场规范健康发展。面对净值化理财的发展趋势,投资者在选择净值型产品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投资者应挑选具有较好投资管理能力的银行发行和管理的产品,除国有行外,如 江苏银行 等理财业务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产品收益管理能力较强,收益水平高,通常较受投资者欢迎;其次,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管理需求,选择风险等级和产品周期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的产品,切勿被一时的高收益蒙蔽;最后,在购买净值型产品后,投资者应定期关注产品的资产配置和净值变化情况,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同时防范风险。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私人财富的不断累积,导致资管行业蓬勃发展,作为资管行业重要一环的银行理财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时期,市场上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为预期收益型,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出于增加客户黏性和维护自身声誉考虑,在产品发生亏损时,会按照既定预期收益率兑付收益,“刚性兑付”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预期收益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就像一个黑箱,投资者几乎无法得知自己购买理财产品所对应的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这种模式对于理财买卖双方乃至金融市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隐患。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并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2017年11月一行三会一局颁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该项规定的出台反映了监管当局对于打破刚性兑付的治理决心,预示着未来超九成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在政策推动下转换为净值型。从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变化情况来看,2017年各月新发行量呈震荡上行趋势,特别是资管新规发布后连续两月均有较多新净值型产品发行,各银行已经开始为向净值型转型做出努力。图1:2017年各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数据来源: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1、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宏观经济仍处在“L型”阶段,理财资产配置压力提升、风险增大, “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显著。在2017年监管浪潮的推动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速度明显增快。从监管角度来看,净值化转型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推动理财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从银行发展来看,传统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对银行长远发展有诸多不利。首先,在负债成本与投资收益难以平衡的情况下,在受到刚性兑付的压力时,银行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标的,这样一来会导致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下滑,产品吸引力下降。其次,兑付压力导致银行投资风险逐渐累积,期限错配、收益倒挂现象日趋严重,银行所承担的错配风险激增。最后,预期收益产品对于安全性的要求使得银行在投资时更为谨慎,资产端可选投向减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突出,行业竞争从投资能力竞争转向了产品定价竞争,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选择发行净值型产品既能顺应监管要求,又能缓解自身投资风险,提升产品差异化程度,丰富产品线,从而突破发展瓶颈。同时,净值型产品对于发行能力的需求将倒逼银行不断提升投研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为长期良性发展积累力量。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值化银行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