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季度工业三国志13运行环境境相对平稳吗?

查看: 8615|回复: 22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
发表于 10-7-3 11:52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大,1至2月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高达483亿元,同比增长45.8%,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6%,减亏幅度加大16.6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27.9%。
  11.200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 )
  A.19895 B.18404 C.17593 D.18692
  12.2001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多大? ( )
  A.55.1% B.55.2% C.47.8% D.51.6%
  13.月工业企业的利润比2001年少多少亿元? ( )
  A.331.3 B.312.7 C.359.6 D.332.1
  14.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在2001年1季度中占多大比重? ( )
  A.27.9% B.2879 C.78.2% D.79.3%
  15.2000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多少? ( )
  A.10972 B.10020 C.952 D.9870
计算过程,最好不要傻算的方法。
发表于 10-7-3 11:53
“今年”是那一年啊 ???
就当2001年做了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大,1至2月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高达483亿元,同比增长45.8%,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6%,减亏幅度加大16.6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27.9%。
  11.200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 )
  A.19895 B.18404 C.17593 D.18692
  12.2001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多大? ( )
A.55.1% B.55.2% C.47.8% D.51.6%
  13.月工业企业的利润比2001年少多少亿元? ( )
A.331.3 B.312.7 C.359.6 D.332.1
  14.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在2001年1季度中占多大比重? ( )
  A.27.9% B.2879 C.78.2% D.79.3%
  15.2000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多少? ( )
  A.10972 B.10020 C.952 D.9870
服 了& &&&这是 哪的题啊& &肯定不是国家的& &
基本上没什么捷径& & 选项之间差距太小了&&
发表于 10-7-3 12:00
发表于 10-7-3 12: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3 12:05
回 1楼() 的帖子
我也有点晕 题就是这样 我的理解是2001年
发表于 10-7-3 12:07
支持婧婧&&先带孩子睡了
发表于 10-7-3 12:11
晕,只会笨算......&hr&BAACD
11、19900除以1.09
12、答案精确到0.1%,笨算
13、题目貌似有问题,是不是月工业企业的利润是多少亿元啊?
15、估算,10000以下不太离谱的&hr&快沉了,啥时候给答案,还有不笨算的算法?
发表于 10-7-3 12:30
快沉了,啥时候给答案,还有不笨算的算法?& && &&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3 12:52
唔&&支持一下
发表于 10-7-3 12:52
貌似就我一个人傻乎乎的做题了
发表于 10-7-3 13:04
发现的太早了
发表于 10-7-3 15:00
回 3楼(5号猕猴桃) 的帖子
发表于 10-7-3 18:39
回 11楼(皓月凊輝) 的帖子
哇 好久不见你了
发表于 10-7-4 10:39
回 9楼(秀才小三) 的帖子
晕死 没有人做了 &&
发表于 10-7-4 10:56
发表于 10-7-4 10:59
。。。。。。。。。。。。。。。
发表于 10-7-4 11:00
B&&A& &(?)& &C& & B
中间那一题不会啊
发表于 10-7-4 17:25
不笨算的算法?
发表于 10-7-6 15:20
发表于 10-7-6 15:45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8-5-9 12:45查看: 3072|回复: 8
2001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
发表于 06-8-15 01:56
  2001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大,1至2月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高达483亿元,同比增长45.8%,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6%,减亏幅度加大16.6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27.9%。
 ?1.月工业企业的利润比2001年少多少亿元? (A )
  A.331.3 B.312.7 C.359.6 D.332.1& &
 ?2.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在2001年1季度中占多大比重? (C )
  A.27.9% B.28.7% C.78.2% D.79.3%
 ?3.2000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多少? ( B)
  A.10972 B.10020 C.952 D.9870
1题是不是题目出错了?我认为算法是:483-483/(1+45.8%)
2题算法应该是:先算出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1.1%)=18404
&&然后=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在2001年1季度中占的比重
我的计算方法没问题吧?
3题 我觉得就算不了啊
你们有什么意见 望不惜赐教
发表于 06-8-15 09:50
1. 483/(1+0.458)=331.3
2. 1/(1+0.279)=0.782
3 1.095)=10020
发表于 06-8-15 10:48
2题算法应该是:先算出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1.1%)=18404
然后=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在2001年1季度中占的比重
我的计算方法没问题吧?
1/(1+0.081)
发表于 06-8-15 14:34
我觉得1.2题是题目出问题
至于3题 就算不了啊2000年的增加值应该是是1999年的基础上啊 要是一2001年为基数来算 哪是不科学的啊
发表于 06-8-15 14:48
第一题照楼主的算法那就是负值了
第二题问得是财政收入
第三题增加值是一个绝对量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比增长9.5%,指的是比00年的增加值增加9.5%
发表于 06-8-16 09:28
我觉得一楼的算法就是对的,不过第一题确实出的有问题,按他的问题算出来应该151。7了
发表于 06-8-20 16:36
1.483/(1+45.8%)=331.27
2.[3682/(1+27.9%)]/%
3.10972/(1+9.5%)=10020
发表于 06-8-20 17:01
第一题按照原题的问法就没有答案,按照答案的选项应该问“月工业企业的利润为多少?”
第二题我认为题目和答案都没有错误,楼主也大可不必算出具体数据,人家题目问得是比例,你只需要设“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为x,然后求出x/3682就可以,等式应该为x/+2709%)
第三题也没有错误,注意题干问的是“2000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多少”而不是“2000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比2001年增加多少”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8-5-9 12:45制图:李姿阅  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势良好  3月以来,浙江绍兴万邦物流公司的货单明显多了起来:“中东的订单增长最快,发往迪拜的集装箱,已经占公司货运量的一半以上。”公司总经理冯关夫告诉记者。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势良好,比重提升。其中,我国对东盟、印度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0.9%、23.3%。对东盟、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等4个新兴市场或地区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出口总值的26.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1个百分点。  “从整体情况看,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长4.9%,应该说这还是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速。外贸在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优化结构等方面仍取得了积极进展。”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3月份进出口1.76万亿元,下降13.5%。其中出口8868.3亿元,下降14.6%。黄颂平认为,这主要是春节假期休工因素的影响:今年春节假期2月18日开始,比去年晚了20天左右,春节假期的错位使得1月份和3月份同比基数偏大,2月份同比基数又偏小,导致各月出口增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黄颂平表示,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出现分化,但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改善自身的经济发展环境,我们国家也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融资租赁等新型贸易业态今年将继续蓬勃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战略也将加快实施,这些都是促进今年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值约为1.45万亿元,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超过1/4,其中出口表现较好,增长速度超过10%,高出同期出口总体增速5.5个百分点。  半数企业反映出口综合成本增加  “做外贸,挣钱更难了。”冯关夫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低迷,出口竞争更加激烈,量增价低,利润下降,是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海关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进出口值分别为8179亿元、4056亿元,分别下降2.1%、11%。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值分别为2.64万亿元、9675.1亿元,分别下降2.7%、14.1%。加工贸易进出口1.74万亿元,下降6.5%。同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等主要外贸省市进出口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黄颂平认为,虽然一季度外贸发展效益有所提升,但近期我国外贸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存在不确定性。  海关调查显示,2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回升1.0,但3月份又较2月份下滑1.4。“这表明今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向好仍存在不确定性。”黄颂平说,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我国外贸企业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但与此同时,劳动力、融资、汇率、环保等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我们要正确看待外贸发展新常态。  据海关调查,3月份有56.2%的企业反映出口综合成本同比增加,其中分别有61.8%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在同比上升,有37.5%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在上升,有33.4%的企业认为汇率成本有所上升。此外,原材料价格下跌,出口制成品价格被境外客户压低,也拉低了出口增长。  “希望政府进一步细化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让企业轻装上阵,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冯关夫说。  黄颂平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海关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优化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推动外贸稳定增长、促进转型升级。  作者:杜海涛长沙市开福区--统计年报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稿件来源: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要求,深入开展“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紧紧围绕区委“两型引领、南提北拓、五轮驱动、领跑三湘”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2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亿元,同比增长30.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0.8个百分点。预计一季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1-2月全区共完成建安工程投资35.1亿元,同比增长49.7%,占总投资额的88.4%,成为拉动我区当前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 2、财税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今年我区通过加强财税收入组织,1-2月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0亿元,为市下达考核进度的19.7%,同比增长20.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22.5%;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4.1%,税收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96.8%。税收收入总量、税收结构优化均居全市前列,为全年财税收入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3、规模工业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预计全区97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1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9.5亿元,同比增长13%。特别是我区佳海工业园一期建成后,引进工业企业35家,去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家,对扩大我区规模工业总量,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 4、社会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1-2月我区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来看,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增长都较快,增速分别达40.6%、28.8%、29.2%,限额以上住宿业下滑明显,下降21.3%。从限上、限下结构来看,限额以上企业完成社零42.7亿元,同比增长28.8%,限额以下完成社零42.3亿元,同比增长4%。石油、汽车、医药类等行业销售对我区社零增长支撑作用明显,限额以上占比逐步提高,社零结构逐步优化。预计一季度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同比增长15%。
&&& 虽然我区一季度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预期都实现较好,但是后段经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制约因素较为突出,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消费、房地产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
&&& 一是投资增长潜在下行风险。建安工程投资虽然是我区投资增长的主要带动因素,但是增长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同时房地产投资受宏观调控影响,投资后劲相对不足,对投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今年新开工项目若不能破除资金、拆迁、手续办理等因素困扰,就难以转化成实际投资,要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将存在一定难度。
&&& 二是财税组织面临较大困难。市政府全年下达我区财税任务为101.49亿元,而受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各项减税政策的实施和“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我区今年将减收1.8亿元;受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房产税等政策预期影响,我区房地产投资增长趋缓,销售下滑明显,将减少对我区财税增收的贡献。
&&& 三是工业增长基础仍然较弱。我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以传统的机械、混凝土等行业为主,产值普遍偏小,对全区产值增长贡献有限。同时部分行业呈下滑趋势,受行业内竞争加剧、市场份额缩水、企业离职率上升等原因,1-2月我区11家食品饮料企业中,有9家企业产值为负增长,其中统一集团产值同比下降13.2%。混凝土企业受房地产相关行业影响,2月当月产值同比下降50.4%。另因市政府对三环以内砂石场的整治,导致区域内大部分混凝土企业面临关停或迁移的处境,无疑也给对我区今年规模工业发展带来较大程度上的影响。
&&& 四是社零增长制约因素突出。我区限额以上企业与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几乎各占一半,而限额以下增速却限制在5%以下,直接会拉低全区社零增速。另我区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目前均已进入成熟期,增长空间有限,如快乐购、麦德龙、岁宝百货、新一佳等零售企业的增幅前两月均为负增长。还有住宿业餐饮业发展速度减缓。
&&& 五是房地产市场运行压力突出。从投资来看,开发投资趋缓,1-2月全区房地产完成投资26.4亿元,同比增长10.9%,较去年同期降低19.6个百分点。从销售来看,去库存压力大,1-2月,我区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5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其中住宅批准预售3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8.5%。同期累计销售备案面积23.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5%,其中住宅备案17.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8%。自2011年至2013年底,我区新增上市库存住宅面积达202.8万平方米。
&&& 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 根据市委、市政府“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的总体部署安排,结合我区“两型引领、南提北拓、五轮驱动、领跑三湘”的发展战略, 为确保2014年全区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我区从健全重大项目日常调度工作机构、领导联点和单位帮扶机制、调度和协调服务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加强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今年我区启动和续建重大项目109个,年度计划总投资251.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53个,年度计划总投资34.4亿元;产业项目56个,年度计划投资216.7亿元。另有闲置项目3个,预备项目30个。
&&& 我区在全年计划中共筛选40个项目作为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社会民生项目”、十大“提质改造项目”和十大“产业项目”,与市重大项目一同作为我区项目推进和调度的重点。截至2月底,我区四个“十大”项目和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23.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5.6%,略低于时间进度要求,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进度较为理想。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完成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8%;产业项目投资完成2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9%。
&&& 从市重点项目来看,1-2月累计完成投资1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8.4%。其中,政府投资续建项目完成0.8亿元,进度为10%;2个新建项目均已开工,完成950万元,进度为6%,进度相对落后。社会投资项目完成18.3亿元,进度为19.3%,进度比较快。政府投资项目落后进度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雨水比较多、温度低,基础设施、水利等项目施工条件不足。
目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一是前期手续办理时间长。随着手续办理程序更加规范,审查内容增多,特别是部分手续还需要公开听证,无形中拖长了办理的时间,一个项目从从立项开始到正式动工建设基本上要8个月左右的时间。二是征收拆迁扫尾难。征拆腾地是项目落地、实施的先决条件,当前项目建设既有征拆扫尾难的问题,也有拆迁安置遗留的问题。征拆难,已成为阻碍项目建设的一个共性问题。滨河南路、栖凤路、冯蔡西路东段、富兴金融城等项目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征拆腾地慢的制约。三是受资金政策影响。洪山局福鑫苑农民安置房资金缺口达3亿元,富兴金融城和盛世金融城都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建设进度。受国防科大等军事管理区周边限高政策影响,上园、金鼎苑、恒大雅苑部分楼栋等项目因一直无法办理规划手续,而无法启动项目建设。四是开发单位自身原因。部分开发商有圈地之嫌,拿地后,并不急于立即开发建设。如长重一期至今没有实质性建设进展,恩瑞物流B区开发商以土地变性为由约140亩地仍在闲置中,红星美凯龙建材市场因开发商要求调整容积率,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启动。
&&& 三、下阶段主要工作
&&& 下阶段,我局将结合区情实际,发挥自身职能,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平稳增长
&&& 项目是确保投资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关键。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配合抓好地铁1号线、长株潭城际铁路、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捞刀河南路、栖凤路、植基北路、滨河南路、纸笔塘西路建设,启动潘家坪路、精英路建设。完善城市公交、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对产业、人口和要素的吸纳能力。完成万达广场、泊富国际广场、华尔街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华创国际广场、绿地中心、绿地海外滩、北辰三角洲等项目建设,启动盛世金融城、富兴金融城、中南现代商贸物流城一期、统一二期、卓尔二期等产业项目建设,突出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二是加大项目协调调度力度。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半年一考核”的调度考核机制,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负责项目帮扶责任领导、部门及街镇落实情况的跟踪和督查,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和协调解决区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手续办理、征收拆迁、资金筹措等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包装。会同相关部门,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省政策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包装金融生态区、朝正垸、苏圫垸、关公湖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的项目,提前规划布局,为争资立项、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四是多渠道化解资金难题。积极研究和探索民间资本进入政府投资领域的机制和办法,深化政企、银企合作,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加强工作对接协调,加快我区5亿元城镇化债券尽早发行,同时做好其他项目建设资金的争取工作。
& (二)抓重点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 按照“五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发展楼宇经济。以金融生态区8平方公里为核心辐射浏阳河以南整个中心城区;在经济形态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在产业业态上,大力发展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制定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楼宇经济“1318”工程实施意见。发展专业特色商务楼宇,引导行业内总部企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产业链相关企业集中入驻、集群发展,培育一批总部楼、金融楼、商务楼、科研楼、文化创意楼、中介服务楼,集聚高端业态,形成品牌效益。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抢抓市内市场外迁契机,加快高岭商贸市场群建设,确保中南现代商贸物流城一期100万平方米商贸区年底开业。力促汽车北站北迁至高岭组团,促进人气、商机向北聚集。依托万达、北辰、泊富等商业综合体,打造高级奢侈品购物中心,推动娃欧商场年内运营,支持快乐购上市融资。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推广“统一收银”模式,引导商贸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经营发展。三是加快发展保税经济。抓好保税物流大厦招商,确保湖南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6月前建成开业,打造集展示、交易、仓储、物流、商务于一体的国际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力争将保税物流中心列为全国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平台试点基地。坚持企业导向、优质服务,提质改造保税仓库和设施设备,畅通保税物流,以外贸、保税经济的发展推动高岭现代商贸业的兴起。四是加快发现现代物流。按照市委“打造城北物流区”的部署,推进金霞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现代物流园区,提升金霞物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善航运港功能,加快铁路港建设,确保年底公路港建成竣工并投入运营,力争两年内实现“三港互动”,建成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五通互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湖南大物流中枢。重点加快卓尔二期、畅达、九州通等物流项目建设,加快物流智能网络建设,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引导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发展国际物流、城市配送和物流专业服务,扶大做强重点物流企业,提高园区物流产业效益。五是加快发展都市工业。按照“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排放”的标准,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工业项目,努力在新型工业、都市工业上有较大突破。抓好统一二期、佳海二期等项目建设,引导城区外迁企业入园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从政策上、资金上扶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新增规模企业30家以上。六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抢抓长沙申报以文化产业为主的自由贸易园区的契机,充分挖掘我区文化产业增长潜力,整合文化产业发展资源,依托湖南广电、湖南日报、出版集团、青苹果、沙坪湘绣等龙头骨干文化企业,重点打造“一带、两园、双基地、多组团”(滨水文化产业带、影视传媒产业园、苏圫垸湿地公园、沙坪湘绣艺术产业基地、青竹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三)抓重大片区开发,搭建新的发展平台
&&& 以推动城市提质改造、城市化提速为契机,重点聚焦重大片区开发。一是加快老城区产业转型升级,抢抓浏阳河以南老城区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快老城区内大型工业企业整体搬迁,引导中小型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加快九尾冲、火车北站以及零星棚户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浏阳河文化艺术园,丽臣、湘涂企业总部基地。二是培育新兴区域增长极。依托桐梓坡至鸭子铺城市快速通道、东二环线等交通优势,挖掘浏阳河、月湖公园优势滨水资源优势,加快朝正垸片区的综合开发。按照苏圫垸片区“城市北湖”的总体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适时启动苏圫垸生态新城建设,增强人口、产业北进的吸引力。加快高岭组团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土地招拍挂进度,加强与香江集团、卓尔集团的合作力度,尽快实现高岭组团商贸物流市场集群的目标。
&& (四)抓改革开放推进,释放区域发展活力。
&&& 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一是主动谋划落实改革。按统一部署,落实中央主导和操作的重大改革。积极落实,加快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等国家级层面在我区的试点。全力向上争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省、市在开福区试点机遇,抢占先机。二是突出重点推进改革。积极做好省、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事项的承接工作,加快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简化审批流程,服务好项目建设。配好做好城北新区“一区带两园”体制改革,推动园区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效发展。三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按照建设“开放开福”的目标,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先进做法、先进体制机制,把开福建设成全市、全省乃至中部地区“体制最顺、环境最优、活力最强”的开放高地。依托“三港互动”、“五通互联”、保税物流等开放平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致力打造省市“三大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
网站标识码:一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发布:工业景气全面回升
  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编制的2018年一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今日发布。本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所采集的具有代表性行业和领域共14个,既包括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汽车制造、IT设备制造、医药、服装11个具体行业,同时又涵盖能源、材料和工业3个综合性领域——
  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18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继续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企业经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初步展现。
  工业景气指数创新高
  在去年景气指数连续3个季度温和下降之后,2018年一季度中经工业景气指数明显回升。一季度工业景气指数回升至132.4,环比上升5.8点,同比提高1.3点,达到2013年以来年最佳水平。从2017年开始,工业景气指数已连续5个季度处于120以上的正常景气区间。
  工业行业景气指数全面回升。资源类去产能重点行业景气指数创近5年来的新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现。一季度,能源产业景气指数为126.9,环比上升6.7点,同比提高7.9点,比近5年均值高13点;材料产业景气指数为127.5,环比上升5.4点,同比提高0.6点,高于近5年均值17.5点。其中,煤炭、石油、电力、化工、非金属表现最为抢眼,环比上升均在6.5点以上,石油、煤炭、电力同比上升幅度则超过7.0点。高技术产业领域景气指数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其中,医药产业景气指数为152.5,位居制造业首位,环比上升5.1点,同比提高2.6点,比近5年均值高7.5点;IT设备制造业景气指数为137.8,环比上升3.9点,同比下降1.0点,高于近5年均值9.6点。汽车、服装等行业景气指数保持稳定。其中,汽车制造业景气指数为137.4,同比上升1.9点,与去年同期持平;服装行业景气指数为122.3,环比上升3.8点,同比下降2.1点。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环比上涨0.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自2016年以来,工业增速基本在7%左右波动,处于相对平稳的运行区间。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等新动能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继续领涨,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9%和8.8%。新兴领域表现最为突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达到15.2%、139.4%、29.6%。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食品制造、汽车、家具行业生产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长水平,消费品制造业增速达到7.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0.9个百分点。传统工业行业整体仍处于调整阶段。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工、钢铁、纺织业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5%、3.1%、2.9%、2.1%,均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
  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6%,在去年同期增长28.5%的基础上再次实现快速增长。资源类行业利润恢复性增长是工业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一季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煤炭、电力、非金属矿物制品、钢铁、化工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15%、18.1%、32.9%、42.7%、64.1%、14.7%。资源类行业价格和市场销售持续反弹对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发挥了支撑作用,但从趋势上来看,无论是能源行业还是材料行业,价格和销售增速环比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受市场销售和价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汽车、电气、IT制造业等行业利润则出现同比下降。
  经初步季节性调整,一季度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18%,比去年同期上升0.18个百分点,继续呈上升态势。能源行业表现较为突出,一季度销售利润率达到8.3%,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材料行业虽然利润率整体水平较低,但一季度比去年同期仍有所提高。在市场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营改增全面实施,不合理费用得到清理,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下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61元,同比下降0.13元。
  工业运行环境相对平稳
  2018年初,工业出口形势整体较为平稳。发达经济体经济普遍回暖,我国与美、日、欧盟出口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4.8%、7.1%和13.2%,比2017年全年增速分别高出3.3、1.0和3.5个百分点。一季度,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回落3.1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超过3.7%,为2008年以来最大单季涨幅。出口加工型行业受到较大冲击。IT设备行业一季度出口交货值为8359.6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去年四季度下降7.1个百分点,在连续4个季度上升后首次回落。
  工业品价格出现小幅波动。1月份至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3%、-0.1%和-0.2%,价格由环比上涨转为小幅下跌;同比涨幅分别为4.3%、3.7%和3.1%,价格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小幅回落。资源类行业价格继续反弹,其中石油、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等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均超过6%。消费类行业价格相对平稳。一季度,医药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0.5个百分点;服装行业和汽车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分别同比上涨0.7%和0.2%,涨幅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工业投资增长依然缓慢。一季度,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2.0%,增速比去年全年下降1.6个百分点。在工业投资整体放缓的情况下,材料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一季度同比下降0.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和钢铁行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3%和3.4%。此外,虽然IT设备行业整体效益有所下滑,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季度同比增长15.4%。一季度工业企业投资景气指数为98.8,比去年四季度上升4.7点,但比去年同期低2.7点,工业企业投资意愿继续保持谨慎态度。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总体上看,2018年一季度我国工业运行稳中向好,格局更加稳固,工业经济发展保持较好态势,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心,高质量发展迎来良好开端。企业订货保持较高景气水平。一季度,工业企业订货景气指数为84.0,同比小幅下降1.8点,依然处于高位。其中,出口订货景气指数为86.7,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制造业31个大类行业中,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企业订货景气指数在85.2以上;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行业企业订货景气指数低于81.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态势将延续。企业家信心明显上升,对未来经营状况持乐观态度。一季度,工业企业家信心预期指数为134.3,环比上升9.4点,同比上升3.9点,达到近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IT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家信心预期指数均在138.1以上。
  工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建设制造业强国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目前,高质量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新旧动能转换还没有完成,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大幅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任务艰巨。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风险加大,国际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尽管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
  同时,我国积极采取措施强化自身发展基础。一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日起,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工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上调至500万元,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中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组合式的利好政策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工业企业活力,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上述努力,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高质量发展将稳步推进。综合上述因素,二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有望继续保持平稳。
中国青年网版权所有&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三国无双4运行环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