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太平洋学平险险后得了慢性尿毒症能进行重疾赔偿吗

平安福尿毒症有赔偿吗_百度知道
平安福尿毒症有赔偿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取决于你买了什么样的险种。你买的是分红险,疾病是不可能赔的,你买的是重疾险,而且尿毒症是在保障范围的,那就一定可以陪。保险是一门大学问,科学合理的投保方案十分重要,买错了保险比不买保险更恐怖,人生的第一份保险应该是重疾险,然后是意外险,有条件的话,再把终身寿险买上。而以收益为目的的分红险,应该放在最后。保险是用来转移风险的,重疾和意外是人生最大的风险,重疾和意外保险不光要买,而且要买足够大的额度。就等于下雨天戴了顶草帽,头遮住了,衣服还是给淋湿了,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一把伞,足够大的伞,而这把伞,不是你需要用的时候才买,而是提前买好,要用的时候拿出来。这就是保险的功效和意义
采纳率:65%
可致电95511查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平安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万字重磅干货:普通老百姓究竟应该为小孩(儿童)购买哪些保险?注意,你将阅读到的是一篇将近2万字的长文。作为一名精算师,经常遇到身边的亲戚朋友跑过来向我咨询,应该如何为他们的孩子购买保险产品。后来觉得实在说的烦了,于是在春节期间没闲着,忙前忙后查阅各类资料,同时结合我本人的工作阅历和经验,于是最终形成了这篇长文《2万字重磅干货:普通老百姓究竟应该为小孩购买哪些保险?》。春节期间,很多朋友咨询保险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都是想给自己的小孩购买保险。但是苦于市场上保险产品的品类和数量太多,不清楚究竟应该如何为小孩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所以我自己花了数日的时间,仔细进行了相关梳理。我想利用一篇文章尽量详实地跟大家讲清楚购买少儿保险的种种逻辑。只是没想到,这一动笔就写了将近2万字的长文,说是一篇小论文也并不为过了。我想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详细解答下这个问题。当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对待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更何况是保险了。今天要谈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对于已经有了小孩的家庭,如何为孩子购买保险。对于正在备孕、或者已经怀孕希望为孕妇和将来的新生婴儿一同购买保险的朋友来说,又将会是另一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展开。同时,这篇长文主要是从保险理念的角度来谈,而并没有涉及到具体推荐的某几款保险产品。如果大家有耐心和兴趣的话,后面我会针对此文提到的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再额外花一些时间搜集整理,公正客观地帮助大家挑选一些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让大家花尽量少的钱,买到更合适的保险,从而避免入坑。下面正式进入正题。(一)少儿医保(基本医疗保险)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分为三大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时与小孩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城镇户口的小孩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户口的小孩办理新农合。首先必须强调一点:不管是谁,只要能上社保,一定要去上。社保体系算是我们国家的福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都很低,我相信任何家庭都负担的起。(1)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各地的社保政策各有不同,所以各位家长可以自行咨询下当地的社保局或者居委会、街道社保所。以北京的城镇居民医保举例,在北京也叫做“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其中“一小”指的是学龄前婴幼儿及在校学生。少儿参保范围:具有北京市非农户籍的非在校儿童(包括托幼机构的儿童、散居婴幼儿和其他16周岁以下的非在校儿童)以及在北京市各类普通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就读的在册学生。对于非北京户口的学生,若按照规定可以享受免收借读费的,也可以自愿参保。比如,如果孩子的父母有一方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也可以为孩子在北京参保的。办理时间:出生后90日内都可以办理,参保后可享受自出生之日起至当年年底的医保待遇。如果没赶在90日内办理的话,就只能在当年的9月1日-11月30日期间集中去办理次年的少儿医保了,而且只能享受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医疗保障,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向前回溯了。办理地点:学龄前少儿可以在孩子户口所在地的街道社保所办理,学龄儿童可以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集中办理。缴费要求:目前北京市的规定是每人每年160元,只要符合上述“少儿参保范围”的家长都可以为孩子办理,而不用担心孩子是否有先天性疾病,也不用担心孩子当年得了病后,次年不能续保。毕竟社会医疗保险不同于保险公司的商业医疗保险,社保是属于国家福利性质的。医疗待遇:包括门诊和住院。其中:门诊起付线650元,超出部分报销50%,每年最多报销2000元;住院起付线也是650元,超出部分报销70%,每年最多报销17万元。另外,癌症放化疗、肾透析、肾/肝移植后服抗排异药、血友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门诊治疗,经办理特殊病种审批手续后,也可以按“住院报销标准”进行报销。另外有关门诊报销的待遇,我查到的规定是:必须连续2年缴费才可享受,但是按规定时间(即90日内)参保的新生儿当年度就可以享受,否则次年不享受门诊待遇。所以不管怎样,家长们最好在孩子90日内完成参保手续。而至于其他地区的城镇居民医保的实施细则,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下。(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新农合)我国的新农合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了全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基本覆盖。不过新农合具体的政策在各地差异很大,包括缴费金额、报销起付线、报销封顶线、报销比例、报销项目、转院政策等等。所以具体还是要由家长自己咨询下当地的社保单位或者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但是总体上,新农合政策下农村居民每人每年所需缴纳的费用大体在100元-200元之间,每年续费时可能会略有小幅增长,但增幅一般不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能够承受得住的。如果是低保户的话,还可以享受费用减免。对于新生儿而言,如果家长已经参保了当年的新农合,新生儿落户后一般可以免费享受当年度的新农合医保待遇。等第二年时再按照人头缴纳正常费用。具体情况请务必主动咨询下当地社保政策,或者向身边已经办理过新农合的亲戚、朋友、村委干部了解下。不得不说,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所以全国各地区新农合的政策实在千差万别,而且对于政策的实施细则着实复杂难懂。我拿安徽省某地区2016年的政策举例,大家可以感受下新农合政策的待遇标准大体如何。根据当地政府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新农合的缴费标准是每人每年缴费120元。里面涉及的报销补偿规定密密麻麻,我就挑一些关键的展示下吧:住院报销标准:乡镇医院起付线150元,报销比例90%,县城一二级医院起付线400元,报销比例80%,省市一二级医院起付线700元,报销比例80%,省市三级医院起付线1100元,报销比例70%。同时对不同额度的住院医药费实行分段补偿标准:5万元以下的部分补偿比例40%,5-10万元的部分补偿50%,10万元以上的部分补偿60%。住院补偿封顶线为20万元。大病二次补偿:对于大病还提供大病保险二次补偿,起付线累计个人自付2万元。对于省内医院的补偿比例是:0-2万元的部分补偿50%,2-5万元的部分补偿55%,5-10万元的部分补偿65%,10-15万元的部分补偿75%,15万以上的部分补偿85%。二次补偿封顶线10万元。普通门诊补偿:普通门诊补偿的力度可以忽略,单次普通门诊补偿比例50%,但是报销总额度有上限(单次补偿额乡镇卫生所不超过20元,村卫生所不超过10元)。慢病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50%,单一慢性病(如高血压II\III期、心脏病并发性功能不全、冠心病、脑出血、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癫痫、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年度报销上限2000元,各类慢性病门诊年度累计报销上限3000元。关于新农合政策,必须做一些更新的补充说明。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规定未来逐步将现存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医保制度,整合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将实现城乡居民的覆盖范围的统一、筹资政策的统一、保障待遇的统一、医保报销目录的统一以及定点医院的统一。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未来“新农合”这三个字将逐渐消失,隐退江湖了。但并不是说农民兄弟姐妹们就将享受不到国家的医保政策了。而是说未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将享受一样的医保待遇,叫做城乡居民医保。所以之前我们提到的中国三大医保体系(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将化繁为简,变成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啦。我在日的一则新闻中看到,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提到: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出台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文件。其中天津、上海、山东、广东、重庆、宁夏、青海、新疆、河北、湖北、内蒙古、江西、北京、湖南、广西、云南、河南、山西、黑龙江、江苏等20余个省份已经陆续完成初期整合工作。以启动较早的河北省为例。根据河北新闻网的信息:自2017年1月起,河北省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将正式“合二为一”,实现并轨。自此全省城镇和乡村居民将享受统一的居民医保政策。其中以河北省某地区最新的政策为例。每年9月-12月为参保登记缴费时间,新生婴儿出生1年内可以随时参保,享受当年度的基本医保待遇(且参保缴费日前的6个月内的住院费用也可按规定享受报销)。具体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缴费180元。城乡居民可在全市范围内持社会保障卡就医,同时实现即时结算,不需要个人垫付资金和往返报销。具体的医保待遇包括住院、门诊统筹、特殊疾病门诊、大病保险、意外伤害、生育补助等。住院报销标准:若在一级医院,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75%;二级医院起付线400元,报销比例60%;三级医院起付线1200元,报销比例50%。住院年度报销上限为第1年8万,第2年12万,第3年及以后15万)。意外医疗标准:意外伤害起付线400元,报销比例60%,年度报销上限为第1年8000元,第2年1.2万,第3年及以后2万。门诊统筹标准:每年累计100元以内的,报销比例50%,累计超过100元的,超过的部分不予报销。特殊疾病门诊标准:实施分类管理,甲类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乙肝、丙肝等)门诊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50%,年度上限从500-7000元不等。乙类疾病(恶性肿瘤、重症尿毒症、器官移植术后、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门诊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70%,也设有封顶线。大病报销标准:对于大病的起付线为1.5万元(之前的政策是2万元),按照50%-90%的比例分段报销。年度报销上限为第1年10万,第2年20万,第3年及以后30万。关于社保,我必须补充强调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我自己有社保了,还有必要购买保险公司推出的重疾险或者医疗险吗?我先郑重明确下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但有必要,而且一定要购买商业重疾险或者医疗险。至于其中的道理,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查理部落)中有一篇发布时间为日的题为《普及贴:有了社保,还需要买大病保险或医疗保险吗?》的文章里面有更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后查找此文阅读,就不在这里面废话了。(二)学平险如果小孩儿已经上学了,那么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款特殊的保险产品——学平险。学平险,顾名思义,也叫做学生平安保险。属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一种,主要是面向在校注册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其他全日制学校的学生。这类保险主要保障的责任是在校园内(包括寒暑假)期间发生的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或者住院医疗等。但是学平险并非“社保”,而是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并承保的险种。目前绝大部分商业保险公司都有此类保险产品。同时学平险不像汽车的交强险,此类保险并非强制性保险,以前基本上都是由学校统一代办的,前两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防止学校乱收费,取缔了学校代收保险费的权力。所以现在学平险都是需要由家长本人自行购买了,大家可以通过各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也可以寻找一些不错的网上代销平台实现自助购买。学平险有几个显著的特点(有优点也有缺点):首先,保费比较便宜,一般每年保费在100元左右,这算是优点;其次,保障责任基本围绕在意外身故、意外残疾、意外医疗、疾病住院,也可以附加门诊医疗、重大疾病等附加保障责任。但是保额普遍较低,一般意外身故在5万左右,意外门诊医疗在5000元左右,疾病住院医疗2-5万左右,少儿重疾1-2万左右。最后,此类产品都是一年一续保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交一年保一年,基本上是没有长期险形式的学平险的。总之,如果你的小孩达到了入学年龄后,记得给小孩投保一份学平险。(三)重大疾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即所谓的大病保险)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经常很多准妈妈或者新妈妈都很主动咨询要为自己或者小孩儿投保重疾险。我就不把网上那些危言耸听的少儿重疾发生率等文章搬过来吓唬大家了。对于有保障意识的朋友而言,就算没有那些数据摆在你面前,也一定会愿意为孩子投保重疾险,只不过可能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理念,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避免被坑。而对于没有任何保障意识的朋友而言,就算你把那些可怕的数字摆在他面前,他也未必会为保险买单,甚至连这篇文章也会不屑于看上一眼。为了保持文章的严谨性,我还是从一些知名的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上整理了一点关于少儿重疾发生率的数据,大家可以简单参考一下。摘要一:世卫组织资料显示,中国0-14岁儿童的肿瘤发病率为19.0-89.9/10万,其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由以前的10.14/10万上升到了21.29/10万。摘要二: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统计分析表明,最常见的三种儿童恶性肿瘤是白血病、脑和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分别占儿童肿瘤总数的35.8%、17.9%和11.3%。同时,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病率以每年增加1.68%的速度呈上升趋势。白血病位居我国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列,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尤以2至7岁的儿童居多。其实真的没必要列举这些数据了,相信大家在身边或者朋友圈里面一定见过不少类似的不幸案例。除了大家熟知的白血病之外,还有很多少儿常见的高发重疾,比如:重症肌无力、严重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良性脑肿瘤、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心脏瓣膜疾病(需接受开胸进行心脏瓣膜置换)、严重III度烧伤、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心肌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川崎病等。尤其是当下中国的环境状况实在令人堪忧。空气污染、有毒食品、水源污染,还有家装污染(如装修后房屋存留的甲醛)等,只能说国人的大病发生率估计会越来越糟糕了,所以商业重疾保险是一定一定要购买的。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很多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在推荐少儿保险时,总是会提到配置少儿保险的优先顺序。有的说先意外险,再重疾险,也有的会说先重疾险,后意外险。我觉得这些观点都没有错,不过若有保险代理人推荐你先买理财保险,再买保障保险,那请允许我代表你们痛骂下这些无良的代理人。对于我而言,重疾险和意外险究竟谁应该排在第一优先级,我觉得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名从业者说的特别好:你永远不知哪个风险会先来临。所以重疾和意外险两者根本不冲突。如果你拿着手枪对着我脑袋非要我从这两类保险里面排个先后的话,我个人是倾向于重疾险在前,意外险在后。我来说一说原因是什么。宝宝是父母的心头肉,如果宝宝在成长发育的美好光年里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甚至得了大病的话,我相信只要孩子有哪怕一丝的希望,我们做父母的也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卖房卖身,也要给孩子凑足了钱,去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大夫,吃最有疗效的药,喝最有营养的补品。而且小孩罹患重疾后的治愈率整体上是高于成年人的。网上也有一些相关的信息提到: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儿童肿瘤的治愈率越来越高。上世纪60年代初,儿童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80年代中期达到65%,90年代中期为75%,现在已达到或超过80%。所以,如果家长为孩子配置了足额的重疾险的话,一旦孩子遇到不幸,只要符合保险公司约定的条件,就可以第一时间拿到一笔不小的保险金。如果就医治疗及时的话,有很大的概率孩子能够痊愈,从而继续茁壮地成长起来。再说意外险,意外险的保险责任主要是意外身故/残疾,也会包含一定额度的意外伤害医疗报销或者意外医疗津贴。如果是孩子意外身故了,那么孩子已经没有了,即便保险公司赔付了一笔高额的保险金,这笔钱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对家长的经济或者精神补偿,无论如何也无法让失去的孩子重新活过来。而如果是意外受伤的话,正常的医疗费用也不会花费太高(相比重疾的花费而言)。所以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我觉得大家可以考虑将宝宝的第一份商业保单贡献在重大疾病保险身上。解释完之后,再来说说关于如何为小孩儿配置重疾险产品。这里就需要区别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来细说了。不过在这之前,还要多唠叨几句。很多朋友购买重疾险都存在一些误区:第一,只买1年期重疾险,也就是交一年保一年的重疾险。这类保险产品看着价格很便宜,保额很高,但是事实上,这类产品未来的保费会随着小孩年纪的增加而逐年上涨。而且未来一旦保险公司停售了该产品,就没有办法进行续保了,只能去再花精力去寻找其他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所以大家在配置重疾险的时候,应该是以长期重疾险为主,以短期重疾险为辅,千万不要本末倒置。第二,中国老百姓骨子里还是希望买保险能够“有病赔钱,没病返钱”的。所以很多保险公司都开发了储蓄型的重疾险,比如20年缴费,保到60岁、70岁或者80岁,如果保险期间内没有发生重疾,那么合同满期时,不仅全额退还你缴纳的全部保费,而且还会付一定的利息。但实际上这本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看着好像满期还可以返还保费,但实际上你每年缴纳的保费则要比纯消费型的保险(也就是只有得病才赔钱,没生病的话保险公司就不返还保费了)要贵出不少。这一点,各家保险公司最精明的精算师们普遍都很排斥储蓄类重疾险,而更偏好消费型重疾险。正所谓,把钱花在刀刃上。当然上面两点,可能有些朋友不买账。那也不要紧,不管买了什么类的重疾险,总是比不买要好。接下来,简单谈谈应该为小孩投保多少保额的重疾险。提到重疾保额,就不得不提下重疾险保额所覆盖的费用构成有哪些。我再后面写医疗险的时候,也会花较多笔墨写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后文。简单说,重疾保额到底达到多少才能算是足额呢?大家要记住,这个保额应该是足够覆盖孩子家长的未来2-3年的收入中断损失+未来2-3年的孩子康复营养费用+重疾治疗相关费用等。先说下重疾的治疗费用情况,根据不完全统计,癌症(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在22-80万之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费用在10-30万之间,良性脑肿瘤10-25万之间,重大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22-50万之间,冠状动脉搭桥术10-30万之间,心脏瓣膜手术10-25万之间,慢性肝功能衰竭10万/年,终末期肾病10万/年。如果仅看家长们比较熟悉的少儿白血病的话,我在网上搜了很多新闻资讯,简单提炼几句:摘要一: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必须要先达到完全缓解,所需费用约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骨髓移植从“入仓”到“出仓”所需经费在30万元至40万元,移植后因为面临着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等诸多严重并发症,每年所需医疗费用在20万元以上。摘要二:白血病所需医药费,要看孩子的患病类型、年龄大小、治疗过程。顺利的话,20万元左右能够治愈;中高危病情,可能要30万-50万元;有些难治疗的,上百万也有可能,上不封顶。我(注:某省级医院大夫)记得最严重的一个,在重症室一次花了二三十万元。摘要三:浙大儿院血液科主任汤永民教授说,白血病在浙江省规定的单病种治疗规范中,整个疗程为18万-25万元。但是白血病孩子抵抗力差,要打化疗药物和移植造血干细胞,很容易感染产生并发症。而每感染1次,用上抗细菌、抗病毒药物,可能1天就要用掉好几千甚至上万元,感染1次治两三周,来1次医院就得用掉十几万元。摘要四:白血病已非不治之症,通过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80%~90%可以缓解,60%~70%可以治愈。然而,白血病治疗周期长,一般需要2~3年,治疗费用10万~30万,骨髓移植费用30万~100万,且在此期间的任何闪失都可能导致复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儿童白血病家庭的负担相当之重,2年半至3年半的治疗周期内,每名患儿的平均花费在50万左右,而相当一部分患儿家庭是承担不起这一费用的,因为不能及时筹足治疗费,有些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以上所说的都是重疾的直接治疗费用。刚才提到了重疾的保额还应该涵盖家长未来2-3年的收入损失,以及小孩未来2-3年的康复营养照料护理费用。以康复营养费用来说,病人出院后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营养滋补以及家人或护工的长期照料。小则需要几万元,多则十几万、二十几万。而至于家长的工作中断导致的收入损失,不同家庭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总体看下来,如果想配足重疾保额,我个人觉得真心需要100万。但是我知道如果想一次性备足100万保额的重疾,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支付压力的。所以最起码也要给小孩买30-50万的重疾保额。当然随着经济状况逐渐改善,不妨随时关注市场上的一些新推出的产品,适当逐渐增加重疾保险的保障额度。承接上面的思路,我来谈谈应该如何为少儿配置重疾险吧。提供一些思路,供不同的家庭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自行评估。(1)为孩子备足整个生命周期的重疾险,如终身型重疾保险或者保到孩子70/80岁(但不建议购买满期保费返还型的重疾险)。以市场上常见的终身型重疾为例:如购买100万保额,分20年缴费,投保时孩子为0岁的话,每年的保费投入大概在1万元左右。这种情况比较适合经济条件比较富足的家庭。(2)为孩子备足到他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年纪时的重疾保险,如保至孩子年满25岁或者30岁(同样不建议购买满期保费返还型的重疾险)。因为到了孩子25-30岁时,基本上孩子都已经有自己的事业或工作了,应该能有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到那时,可以让孩子自己购买市面上的重疾险,保费由孩子自行负担。这也是一种比较务实且经济的方法,因为保障期限缩短了很多,所以保费自然也会少很多。(3)长期重疾险搭配长期防癌险组合投保。市场上很多保险公司都会推出防癌险。重疾险和防癌险是属于不同的险种,最基本的区别就是重疾险保障的病种是癌症(即恶性肿瘤)+几十种其他大病,而防癌险保障的仅仅是癌症。但是,癌症(诸如肺癌、胃癌、肝癌、肠癌、血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等等)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所有重大疾病发生率的70%-80%了。所以如果追求高性价比的话,可以考虑在配置一定额度的长期重疾险的同时,搭配一款高性价比的长期防癌险,这样就可以花最少的钱,把最高发的重疾的保障杠杆做足。(4)长期重疾险搭配1年期重疾险。之前已经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贪图1年期重疾产品价格很便宜而忽略长期重疾保险。1年期重疾险可以作为长期重疾险的补充,也就是投保长期重疾产品后,同时购买一定保额的1年期重疾,这样至少可以做高短期内的重疾保障杠杆,所以也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投保方式。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长期重疾险为主,1年期重疾为辅,不要本末倒置。同时,有些保险公司还会开发专门针对少儿高发疾病的1年期疾病保险,比如1年期少儿白血病保险等,各位家长购买保险时,也可以考虑适当搭配购买。(四)意外险相信很多家长已经为自己或者孩子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因为意外险相比重疾险和医疗险而言,产品责任比较简单易懂,而且保费投入比较小,保障杠杆比较高。我们来看看一些统计数据吧。摘要一:根据2015年上海市儿童医院主办的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活动中专家所列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达200/10万人。其中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中,跌落致伤的占比最高,达到34.6%,而死亡率最高的是溺水。同时在家中发生意外伤害的比例最高,达到62%,远高于室外、马路等地点。同时暑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坠落占比46%,跌倒占比22%,交通事故占比18%,意外撞伤占比8.5%。摘要二:搜狐的一则统计显示: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受伤原因。2000年-2005年,我国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所导致的平均伤亡率为20.1/10万人,平均每年有将近20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中国0-14岁儿童的意外伤害伤亡率是美国的2.5倍。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少儿,天性好动,好奇心比较强,而且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所以意外事件常常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发育。无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农村地区,意外风险都非常大。常见的少儿意外事件包括:溺水(池塘、泳池、水井)、烧伤烫伤(火灾、开水)、跌落(床上、墙上、树上)、交通意外(私家车、公共汽车、长途客车、自行车、电动车)、毒虫叮咬(蚊子、蝎子)、动物咬伤(小猫、小狗)、异物窒息(吞咽花生、瓜子、纽扣、电池等)、捂被窒息、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玩耍打闹致伤、触电致伤、煤气中毒、利器外伤、暴力侵害、节日期间烟花爆竹炸伤等等。所以,意外险是作为家长而言,一定要给小孩投保的险种。一般而言,意外险的核心责任就是意外身故和意外残疾。意外身故很好理解,意外残疾责任一般会分成十个等级,按照伤残等级的不同,赔付保额会从10%-100%不等,如果是意外导致的全残,就相当于是一级残疾,保险公司会赔付100%的保额。同时,很多保险公司的意外险里面还包括意外医疗费用报销和意外医疗津贴。意外医疗就是因为意外致伤去医院治疗的合理必要费用,家长将病历本、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等快递给保险公司申请报销(也有很多公司支持拍照上传网络自动理赔);意外医疗津贴则是保险公司按日给付定额的津贴给到被保险人。至于应该为孩子投保多少保额的意外险。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超额投保”。因为保监会2015年9月份发布的《中国保监会关于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人身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5]90号)里面明确规定: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其死亡时实际给付的保险金额总额:对于不满10周岁的,不得超过20万元。对于已满10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不得超过50万元。而且对于这一规定,是要累加计算的。也就是说你为不满10岁的小孩在各家保险公司投保上述类型的意外险或者定期寿险,累计的投保保额是不能超过20万的。而不是说你可以为小孩在A公司顶格投保20万,在B公司再投保20万,在C公司再投保20万。所以保监会的这条规定,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了。当然也有例外:如果是为小孩投保航空意外险,则不受此规定的限制。所以有些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也会针对航空意外责任给予更高的保障额度。最后,对于意外险来说,市场上常见的意外险主要包括两大类:短期意外险和长期意外险。短期意外险以1年期意外险为主,交1年保1年,每年续保。也有一些是更短期的,比如7天、30天等;长期意外险则以返还型意外险为主,常见的例如交10年保30年,30年期满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理赔,则不仅全部退还你所缴的保费,还会附带提供一定的利息。对于返还型意外险,我的观点和上文提到的返还型重疾险的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保费投入会比1年期可续保的意外险更贵,而且如果单纯计算利息收益的话也是很低的,非常不划算。多出来的钱,不如坚持定投基金赚的多。所以对于少儿意外险而言,首推1年期意外险,每年进行续保。保费投入很低,却可以换来最高的保障杠杆。(五)医疗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买了重疾险,还有必要买医疗险吗?或者买了医疗险,还有必要买重疾险吗?所以在正式介绍医疗险之前,有必要花出一点时间来普及下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区别是什么?通俗来说,重疾险属于定额给付型保险,医疗险则属于费用报销型保险。重疾险解决的是因为罹患重大疾病而导致的未来2-3年内的收入损失以及病人未来的长期康复护理等费用问题,而医疗险则解决的是实际医疗费用的问题。两者互有补充,但绝不可彼此替代。重疾险保障的责任仅限于“重大疾病”,当罹患了约定的重大疾病之后,保险公司收到理赔申请后会第一时间直接赔付一笔保险金,而客户收到这笔保险金后,可以确保家庭未来几年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比如赡养父母、偿还房贷车贷、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以及用于为病人寻医看病、长期康复疗养的各种花费。但是如果仅仅投保了重疾险,孩子却患了其他疾病或者遭遇意外伤害的话,重疾险产品是不会负责赔付的。而医疗险保障的范围则更加广泛,不仅可以保障因重大疾病而导致的住院、手术、医药等费用的报销,还可以保障其他任何原因导致的住院的相关费用,包括床位费、手术费、检查费、诊疗费、药品费、膳食费等。有些医疗险产品还可以支持门诊(普通门急诊或者特殊门诊)的相关医疗费用报销。对于已经为孩子买了重疾险的家长而言,要了解如下情形:(1)如果孩子没有罹患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而是生了其他疾病(比如阑尾炎、肺炎、流感、发烧),或者罹患了虽然病情较重但还达不到条款约定的重疾程度的疾病的话,重疾险是不会予以赔付的。而这些疾病的治疗费用可能也不菲,比如小孩常见的因为肺炎导致住院,可能一次下来也要上万元的费用。那么这个经济损失的风险家长是否愿意承担,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承担? (2)重疾险产品一般会设置等待期,常见的等待期天数为90天或180天。保险公司设定等待期的原因是为了规避客户的逆选择风险。如果在等待期内罹患重疾的话,保险公司一般是不会赔付保险金的,而仅仅是退还你所缴纳的保费。如此看来如果为小孩投保了重疾险,实际上依然是有90天或者180天的“保障空白期”的。而医疗险产品一般针对疾病导致的住院或门诊的等待期只有30天,意外伤害则不设任何等待期,所以对于重疾险90或180天的等待期内的保障空白,家长是否有考虑如何弥补?(3)长期重疾险的整体保费相对较贵,一般家长为孩子投保的保额基本在50万左右,如果是投保终身型的重疾险,连续缴费20年,每年的保费投入将近5000元,这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而言,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了。而市场常见的中端医疗险,每年的保费也就1000元左右,甚至几百元,就可以享受全年高达100万甚至200万的费用报销额度,而且还能够突破社保目录,进口药、自费药都可以按规定报销。相比购买100万保额的长期重疾险,医疗险的保障杠杆更高,能够尽可能节约家庭保费的开支。所以,对于已经为小孩投保了重疾险的家长而言,挑选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医疗险,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已经为孩子买了医疗险的家长而言,则要了解如下事实:(1)首当其冲的就是医疗险的续保问题。目前市面上的医疗险都是1年期产品,每年续保。但是对于续保这一点,很少有保险公司提供“保证续保”承诺。所以如果当年小孩住院理赔金额较大的话,不排除第二年续保时,保险公司不接受你的续保申请,或者要求加费续保。而且一旦医疗险整体的理赔情况恶化,保险公司往往会采取停售的措施来控制产品的赔付风险。那么如果只投保了医疗险的朋友,面对上述问题后,将会导致小孩失去了健康保障。更严重的是,因为小孩之前已经有了相关的疾病史,未来即便转投重疾险,也很有可能被保险公司以被保险人健康状况不佳为由拒保。(2)一旦小孩生了大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作为家长肯定会放弃手中的工作全程陪伴在小孩身边,照料起居、饮食、如厕,或者整天在医院里面挂号、办理各项检查手续等。如果小孩病情严重的话,不排除家长辞去自己的工作,全天候照料小孩。这样的话,家长原本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就被打破了,甚至未来的几年都没有办法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踏踏实实赚钱。那么对于家长未来几年的巨大收入损失,医疗险也是不会保障的。(3)医疗险最核心的功能是针对符合规定的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如果小孩不幸得了比较严重的疾病,即便当年可以大抵治愈,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需要较长时间来康复和调理的,无论是食品滋补还是医疗康复,也都将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而未来一年甚至未来几年的康复疗养费用,医疗险也是不予报销的。因为从医疗险的角度而言,这些花费不是救命治病的“必要”支出,医疗险自然就不会报销了。而如果购买了足额的重疾险的话,一旦罹患了花费较大、需要长期康复疗养的重疾,保险公司会直接赔付一笔保险金。而这笔保险金除了用于弥补家长的收入损失之外,也可以作为给小孩未来的康复调理准备金。所以,千万不能陷入“买了医疗险,就不需要再买重疾险”的重大误区了,尤其是长期重疾险产品,一定要给小孩配置上。讲清楚了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之后。我再来简单介绍下医疗险的具体情况。医疗险大体分为三大类型:普通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下这三类不同的医疗险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普通医疗险一般年度保额较低,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主要包含住院费用报销和门急诊费用报销。普通医疗险与中端、高端医疗险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医疗险的费用报销范围仅限于社保三大目录(定点医院目录、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而对于公立医院的特需、国际部甚至私立医院的医疗费用都是不予报销的,同时像一些疗效比较好但费用昂贵的进口药、进口医疗器材也是不予报销的。中端医疗险一般年度保额在100万-200万之间。常见的责任是住院费用报销和特定门诊(比如癌症化放疗门诊、手术前后门急诊、肾透析门诊等),一般是不包含普通门急诊的(比如日常的感冒发烧就诊费用)。同时,中端医疗险最大的特点其实并不在于保额的高低,而是突破社保三大目录的限制,尤其是对于药品目录的突破。中端医疗险一般除了可以报销社保目录内的医药费用,对于上面提到的进口药也是可以按规定报销的。另外,部分中端医疗险对医院的要求也比普通医疗险更宽泛,除了大陆公立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普通部之外,像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和国际医疗部也是可以涵盖的,甚至有些公司的中端医疗险还可以囊括一些非昂贵的私立医院。高端医疗险则相对适用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高端富裕家庭。这类产品价格往往较贵,每年的保费投入在1万元以上,高的甚至达到3-4万元。高端医疗险一般涵盖的医院范围最为广泛,除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医院外,还可以涵盖港澳台、亚洲、全球的顶尖医院。同时,高端医疗险的年度保额也很高,可以在500万甚至1000万以上。当然像是进口药之类的就更不在话下了。而且大部分高端医疗险都可以支持直付服务,也就是病人拿着高端医疗险的会员卡去医院就医,不需要自己提前垫付费用事后找保险公司报销,而是直接由医院和保险公司结算费用。不仅如此,高端医疗险相比常见的中端医疗险,往往还包括牙科、眼科、生育、健康体检等方面的特殊医疗费用报销。相比普通医疗险、中端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普通家庭的话,中端医疗险的性价比最高。不过中端医疗险一般会设定一个免赔额,常见的是1万元,超过的部分才予以报销。不过也正是因为此,中端医疗险的价格会相对亲民。对于觉得1万免赔额太高的朋友而言,我觉得可以这么来思考: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如果孩子生病的花费在1万以下,我相信家长是负担得起的。而且既然花费在1万元以下,也说明孩子的病情不是很严重,不太会影响孩子乃至整个家庭未来的生活水准。但是如果孩子生的病相对严重一些,可能动辄花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那么此时中端医疗险的保障效用就可以最大化了。所以可以把中端医疗险当做是对重疾险产品的一个有效补充。同时,尽管中端医疗险往往不包含普通门急诊的医疗报销。但是大家也要反过来想想,普通的门诊费用其实也花不了太多钱,对整个家庭的财务影响是较小的。而普通门诊的发生率当然要比住院和特殊门诊的发生率要高很多,所以一旦产品责任包含了普通门急诊医疗的话,那么保费就会比仅仅有住院医疗和特定门诊医疗的产品价格高出很多很多。所以如果想追求性价比的话,就不必要求医疗险包含普通门诊医疗责任,这也是市面上中端医疗险价格比较亲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六)豁免险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豁免险。豁免险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如身故、全残、重疾等)后,在保险期间内可以免交余下各期应该缴纳的保险费,而合同会继续有效。相对于给小孩投保的保单又上了一个保险,从而发挥“双保险”的功效。对于少儿而言,少儿保险的投保人往往是孩子家长,保费也基本都是来源于孩子的家长,孩子本身是没有任何保费支付能力的。所以试想一下:如果家长千挑万选好不容易给孩子上了一份长期保险。比如一款20年缴费,保障到孩子终身的重疾险,可能每年要缴纳的保费要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如果刚交了没几年保费,结果家长不幸身故或者是罹患重疾,从而导致家庭收入被迫中断,那么余下的保费,由谁来缴纳呢?原本已经为孩子备足的保障,很有可能因为没有继续支付保费的能力,而导致保单失效,从而让孩子再次陷入到“裸奔”的窘境。所以说,对于保障意识较强的家长而言,在为小孩投保长期保险的同时,可以考虑同时搭配一款附加投保人豁免险,比如附加投保人豁免保费定期寿险(投保人身故后,豁免小孩的保单余下的各期保险费)或者附加投保人豁免保费重疾险(投保人罹患约定重疾后,豁免小孩的保单余下的各期保险费)。豁免险一般是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各位家长在为孩子投保长期保险的同时,不妨咨询下身边的保险销售人员是否可以选购附加豁免险。附加的豁免险一般是在投保主险的同时一并附加,有些公司也会允许客户在为小孩投保长期险产品后随时申请追加。但是需要留意一点,市场中的豁免险主要分为两种:被保险人豁免险和投保人豁免险。被保险人豁免险是指当你的小孩罹患了约定的重疾或者轻症后,可以免交余下的各期保险费,保险合同继续有效。目前市场上很多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里面都包含了被保险人轻症豁免保费的责任,而对于多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则往往会设置被保险人首次罹患约定重疾后豁免续期保费的责任。投保人豁免险就是我刚才长篇大论的那类情景,保障的是投保人,也就是家长。当家长不幸身故或者罹患约定重疾后,可以豁免小孩的保单的剩余保费。所以,各位家长投保豁免险时,一定要分清楚到底是想附加投保人豁免险还是被保险人豁免险。(七)少儿教育金保险、养老年金保险、投资理财保险很多良心保险销售人员在为客户推荐少儿保险时,往往会不建议客户购买储蓄类保险,比如少儿教育金、养老年金和投资理财保险。另外经常看到很多知名的微信公众号也有发表类似的观点。在我看来,不同的保险产品一定有其各自功用。只不过,理性的保险消费者应该注重保险配置的优先顺序,而不是一味的排斥。所以并不是说少儿教育金等理财储蓄类的保险大家绝对不要买,而是应该本着“先保障后理财”的原则来购买。在家长为小孩投保足额的保障类保险(如上文提到的重疾、医疗、意外、豁免等)后,如果资金仍比较宽裕,的确是可以考虑为孩子投保能够专款专用的教育金甚至养老保险的。这类储蓄理财类保险体现的形式主要是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结保险等。如何分辨哪些产品有可能是我提到的储蓄理财保险?在购买前可以让代理人提供下该保险产品的样本条款,如果条款里面的产品名字中包含“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的话,那么基本都可以纳入储蓄理财保险的范畴里面了。补充一点:很多对保险不是很懂的朋友们,可能经常会误以为买了一份分红险或者万能险,保障额度也足够了。我要说的是,这类产品的本质其实还是储蓄理财,虽然产品责任中也会包含一些寿险保障,但是保障的杠杆其实是非常非常低的,远远达不到真正的保障类保险的保障水平。这一点,请各位家长朋友切记。由于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还是围绕在“普通家庭应该为小孩投保哪些保障类保险”,所以关于投资理财和储蓄型保险的价值与意义,我就不多费口舌了。以后有机会我再详细跟大家介绍。总之就是一句,买保险的优先顺序永远是:先保障,后储蓄。无论是给孩子买,还是给自己买,都是一样的原则。——————————————————————————————————最后,简短总结几句:1、社保是国家提供的国民福利,一定要及时上,而且尽量别中断。2、孩子达到入学年龄后,多咨询几家保险公司,投保性价比高的学平险。3、除了社保之外,商业保险绝不能少。重疾、意外、医疗和豁免险尽量配齐。4、重疾险首推消费型重疾,同时以长期重疾险为主,1年期重疾为辅,万不可本末倒置。5、医疗险与重疾险不能彼此替代,千万不要误入“有了医疗险就不需要买重疾”的误区。6、医疗险的选择因人而异,对于普通工薪家庭,个人推荐中端医疗险,性价比最高。同时医疗险不必买多份,多买无用。7、意外险建议尽量配置1年期意外,每年续保即可。返还型意外险整体性价比不高。8、由于保监会对于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有最高投保保额的限制,投保意外险之前请确保没有“超额购买”。9、为宝宝购买长期重疾险的同时,建议考虑搭配附加投保人豁免险。10、最后,其实宝宝最大的保护伞是父母,所以给小孩买保险大前提是给自己先配足保险。补充:由于平时工作比较繁忙,所以这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有限时间完成的,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毕竟能力有限,若文中的观点有失偏颇,烦请大家轻拍。同时,未来随着本人经验的积累,不排除会逐渐修正一些之前的观点和见解,望各位多多包容。在撰写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和素材,包括但不限于:各大知名新闻门户网站、部分医疗机构文献、部分省市政府网站及卫生管理部门、财政局网站、国务院网站、保监会网站、人社部网站、部分保险公司年度理赔报告、部分保险公司产品条款、知乎论坛、部分微信公众号等。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查理部落(chalibuluo) (二维码自动识别)3418 条评论分享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毒症属于重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