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剧组招聘投资上千万到亿,剧组和导演都是如何做账的

一部电影投资上千万到亿,剧组和导演都是如何做账的? - 知乎15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分享邀请回答该回答已被折叠 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一部电影投资上千万到亿,剧组和导演都是如何做账的? - 知乎15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这部电影票房才三亿,结果他片酬要价一亿,导演还说不贵这部电影票房才三亿,结果他片酬要价一亿,导演还说不贵黑史研究员百家号现在娱乐圈的天价片酬已经不是什么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像Anglebaby随随便便演个电视剧都是上亿的片酬,然后还各种抠图。而最近传闻乐坛天后王菲要加盟真人秀《幻乐之城》的片酬也是上亿,也因为这个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为什么明星赚钱这么容易?其实只要明星实力超群,观众认可,天价片酬也是可以理解的,像成龙大哥和李连杰拿上亿的片酬,就再正常不过了。2007年李连杰参演电影《投名状》的时候,片酬就是一亿,李连杰凭借这部电影还拿下了香港金像奖影帝,也是他第一次拿影帝。《投名状》由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大巨星主演,徐静蕾陪衬,不过虽然《投名状》演绎阵容强大,但票房却远没有达到预期。最终电影才收获了3亿票房,可谓连成本都没收回来,首先李连杰的片酬是一亿,然后刘德华的片酬1600万,金城武1200万,徐静蕾200万,就片酬投入都快分完票房的一半了。估计很多小伙伴会说天王刘德华的片酬跟李连杰差距怎么这么大,其实当时李连杰在好莱坞的片酬就高达1500万美元,而李连杰对于商业电影投资方更是有巨大的号召力。正是因为李连杰的加盟,剧组才拿到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所以,导演陈可辛在被问到李连杰片酬高达一亿的时候,才会理直气壮的说:很便宜,真的不贵!!虽然电影《投名状》没有得到票房的认可,但可以说它是一部很经典的战争题材电影,其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和规模至今无法超越,刘德华和李连杰演技也是可以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黑史研究员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深挖娱乐人物、娱乐事件背后的黑历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部电影投资上千万到亿,剧组和导演都是如何做账的? - 知乎15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分享邀请回答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国产电影投资分成模式渐趋多元化_网易财经
国产电影投资分成模式渐趋多元化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泰囧》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再到当下热映的《中国合伙人》,近期三部高票房影片中,都看到了光线传媒(300251.SZ)的身影,光线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模式参与到三部影片的投资、利益分成中。
资金方对中国电影业的关切,掺杂着对电影高额利润的追逐,已成为当下电影金融的主题。
据统计,自2006年至2011年,商业银行向电影产业发放的信贷资金累计超过6亿元,影视与金融的联合,日益“甜蜜”。《北京人在纽约》、《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衩》等影片背后均有银行信贷资金介入,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创投基金、信托公司也都参与到电影圈的金融江湖里。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TU6VN.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TU6VN.jpg
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夜宴》、《集结号》、《梅兰芳》 这几部大片的片尾滚动字幕中,都会出现同一家银行的名字----招商银行。据统计,自2006年至2011年,商业银行向电影产业发放的信贷资金累计超过6亿元,影视与金融的联合,日益“甜蜜”。《北京人在纽约》、《满城尽带黄金甲》、《唐山大地震》、《十月围城》、《金陵十三衩》等影片背后均有银行信贷资金介入,创投基金、信托公司也都参与到电影圈的金融江湖里。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MUD.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MUD.jpg
以往,当民营影视公司需要筹钱来拍一部最影片时,融资主要靠“凑份子”:一是找民间资本来合作,二是先从电视台拿一笔预收款,三是广告植入。这三种方式对他们来说都是无奈之举,因为它相当于把这块利润蛋糕分给其他人。尽管他们从事21世纪最时尚的产业,所幸的是,随着电影业的价值逐渐被银行业发觉,大批的资金开始进入这片只有冒险家才敢玩票的领域。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NHJ.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NHJ.jpg
 以前银行贷款必须资产抵押。但一个影视剧组,人员聚散不定,设备或租或借,没有固定资产,拿什么去抵押?打破坚冰的是1992年的《北京人在纽约》剧组。银行先是说没有先例,后又要求抵押,最后又要求满足外汇贷款条件,但剧组最终从中国银行获得了150万美元贷款。在此后的十几年间,通过银行渠道筹资的影视作品依然不是主流。大量影视公司还是走在四处拉赞助的老路上。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OKU.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OKU.jpg
所幸是,近年来电影市场高额的票房利润,也让资本嗅到的商机。票房和版权以及个人信誉担保成为贷款的主要形式。《集结号》从招商银行获得5000万元贷款,《唐山大地震》获得工商银行1.2亿元贷款,《金陵十三钗》获得民生银行1.5亿元贷款。这些都是单片贷款,很大程度上,导演、演员等创作团队过去在电影业积累的票房纪录,成为银行贷款的信心源泉。
跟电影一样,电视剧也受到银行的关注,2009年,郑晓龙、张国立、李少红、杨亚洲等在内的国内23位知名电视剧导演,获得了民生银行共计1亿多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贷款用于导演本人或其公司投资制作电视剧。 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Q3C.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Q3C.jpg
如同在其他行业“垒大户”,现在几家银行的信贷投放依然瞄准的是影视业大企业和大牌导演,贷款规模也与导演和演员的身价直接联系起来。这对制作费在1000万元以下,请不起名导演和名演员的中小电影制作人来说,目前依然无法申请银行信贷。即使是大制作,同样条件严苛。2008年,北京银行还为《画皮》提供了1000万元版权质押贷款。在这个项目上,北京银行不仅在贷前对借款人提出严格的用款计划、还款措施,采取了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等有效的担保措施,贷中、贷后还采取了十分严格的监管措施。在多笔银行贷款中,王中军都签上了“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家中的住宅资产、艺术品收藏等,均已被银行估值作为担保物。若电影投资无法收回,这些都将被银行收回。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R9P.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R9P.jpg
以《集结号》为例,招行的5000万贷款,也是无担保贷款,但银行“控制现金流,循环报账”:分批花钱,报完这次的账,才给下一笔钱。华谊兄弟投资5000万元。根据招商银行和华谊公司的协议,华谊公司的自筹资金必须先用完,贷款还没进入,招商银行就开始查账了。
在拍摄过程中,招商银行信贷员还常去现场“探班”、“慰问”,“让摄制组感到他们监管的决心和力度”;招商银行甚至还关注演员纳税问题,以免给银行带来风险。这钱多少花得有点“不自在”,但“花别人的钱”,就得“先小人,后君子”。 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SD.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SD.jpg
 为了控制影片制作风险,在好莱坞的融资过程中,通常影视公司是通过由保险机构为影片按照商定时间、预算与质量完成交付进行担保,向银行融资。但在国内保险机构还无法提供这样的服务,法律上也缺乏相应的依据,所以无法实现。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TGN.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TGN.jpg
华谊是最成功的典范。日,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中国电影公司,发行价格28.58元,募集资本超过12亿元。  华谊兄弟走到今天,得益于资本的推动力、运作能力在业内无人可比。做私募是业内最早的,利用“股权融资+股权回购”方式,从TOM、雅虎、分众获得了四亿多元资金,从过程和结果来看,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的股权不仅没被稀释,一度还有所提高。最早做版权抵押贷款,后来无抵押、授信贷款,从银行得到数亿元资金支持,再到创业板上市。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TSE.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TSE.jpg
华谊的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了华谊自身的资金瓶颈,更深层次地折射出中国影视市场环境的状况,对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上市公告的资金用途,电影投资达到年产6部,电视剧投资将达到640集,大大超出原华谊年投资影视剧的数量。上市后,华谊还发行过数亿短融券,筹集资金用来拍摄影片。国内已有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和橙天嘉禾等多家影视上市公司。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UHU.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UHU.jpg
中国电影票房以每年超30%的增长速度,吸引了众多创投基金争相下单。红杉资本、IDG、北极光、经纬创投、联想投资、达晨创投、启明创投都是关注文化类公司的创投。鼎晖创投合伙人王功权就曾在微博表示,没有机会投资《唐山大地震》很遗憾。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V.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V.jpg
保利博纳分别于2007年7月和今年4月完成了投资机构的两轮融资,金额分别为1000万美元和1亿元人民币,参与者包括红杉资本、SIG海纳和经纬中国等。 如今的各大电影节也成了风投竞相追逐的目标,除了电影明星的熠熠星光,人们总能发现一些基金经理的身影,电影节本身甚至常常召开投资论坛,成为资金和项目对接的平台。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VHJ.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VHJ.jpg
创投奖金的进入,对摄制流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拍摄日志为例,风投要求跟航海日志一样,每一个人的时间、地点、工作、预 算,连一个场工的盒饭、导演现场喝掉的咖啡都列得清清楚楚,绝对的制片人中心制。风投不干涉导演的艺术创作,但是,如果一个导演兴之所致,今天要给“小蜜”加一场戏,明天要增加50个群众演员,那么必须请示制片人。因为拍摄预算上没有这个支出,财务不给打钱。这样,投资人即使 不在现场,也完全可以控制局面。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T03P.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T03P.jpg
与股权融资相比,银行信贷的进入有利于保证电影制作方的摄制自由。银行会细阅剧本,但不会要求更改内容。申请者只需提供包括导演、演员、卖片、发行等情况的详细电影计划,另外再签一份履约保证以控制风险,而不会出现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后干涉影视制作的事情。招行在贷款给《集结号》过程当中,曾派信贷员全程跟随剧组,但目的也只是为了监管资金用途。而在好莱坞,银行更不必操这样的心,因为他们看过摄制方的拍摄计划签订合同后,会雇用专业完片保证公司会在片场监督,完片保证公司不会干涉导演的拍摄计划,只有导演改变计划,与合同不符的时候才会招致保险公司的抗议与阻挠。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T0UQ.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T0UQ.jpg
 除了银行,信托公司也可以参与到电影金融。信托公司募集资金、受托管理、投资于一个或多个电影项目,信托到期后分配投资收益。由于信托公司可以采取股权或债权形式,比银行投资灵活性高,而且信托是私募,有独特优势。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T1KN.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T1KN.jpg
民营资本投资影视的成功范本很多。看看华谊兄弟的主要股东名单,阿里巴巴的马云、万向集团鲁伟鼎、分众传媒江南春、云锋基金虞锋都赫然在列。随着华谊兄弟的高市盈率上市,这些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非常可观。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T2G.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T2G.jpg
民营资本中,浙江资本对影视投资的热情最为高涨,华谊兄弟成功上市的示范效应,使浙江民营影视公司近年激增数千家。“华策影视”、“长城影视”、“绿城文化”、“中南卡通”、“南广影视”、“今古时代”等民营影视机构纷纷扩大自己的份额,瞄准资本市场。除了投资影视制作公司,浙江资本还大量涌向电影院线。这是基于影院和院线在电影产业中的分成比例,一部电影全部的票房收入,政府会抽取8.3%作为基金和税,剩下的91.7%中,55%属于电影院和院线,这其中的利润可见一斑。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T3JK.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T3JK.jpg
把电影当股票卖
2011年5月,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引起关注,电影《大唐玄机图》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采取“权益共享”来融资,制片方想把预期收益通过金融资产交易所,卖给投资者。“通俗地讲,就是把电影产品当股票一样卖出去。”这种想法在当时引起了争议,有人质疑其可行性,认为风险过大,有洗钱嫌疑,无法保证资金的投向等。然而随后,在经过所谓“巩俐将主演”、“赤壁选景”、“全国海选演员”等几个噱头的宣传后,国家对文交所的整顿也随之而来,这部电影宣布延迟拍摄,至今无声无息。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T4GT.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T4GT.jpg
电影业投资“过热”
?电影市场今年涌入了大量“热钱”。不少电影制作人常常接到企业老板打来想“投资”的电话,甚至有温州炒房团成员提议组团炒电影,他们认为投资电影的回报迅速,快的七到九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并且投资利润丰厚。以华谊兄弟的《集结号》为例,投资一个亿的项目,从银行拿到了五千万的贷款,实际创造了2.35亿的票房,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即使在电影行业不算最高的,但却远远高于社会平均的投资回报率。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T5M.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T5M.jpg
但艺术家不是机器,艺术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无法像机械生产那样均等和规律。再勤奋的艺术家,也有相对枯竭和低产的几年,再优秀的艺术家也有不那么令人满意的作品。从金融角度看来,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过分集中于艺术家,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许多金融机构会建议融资人采取打包贷款的方式。即放进融资项目的不是一个导演的一部作品,而是多个导演、在多个时段推向市场的多个作品,甚至还要求是多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作品。这是金融机构分散投资风险的方式。更多实用资讯,请进入理财频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T6II.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T6II.jpg
业内人士对电影产业的判断一致,那就是电影产业金融服务体系远比其他产业落后。银行进行电影项目贷款,其版权价值评估缺乏权威、统一的评估标准,国内的专业电影金融团队及第三方机构还未成长起来,版权资产的变现、流通市场,还未完全建立。除此之外,对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及独具特色的电影行业规范的深刻理解,对于中国电影金融人士及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影视投融资商而言,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考题。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VAD8C.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VAD8C.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4/600x450_8PTNSKUC.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4/t_8PTNSKUC.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国产片票房高速增长,国内投资分成也日趋多元化。
从《泰囧》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再到当下热映的《中国合伙人》,近期三部高票房影片中,都看到了(300251.SZ)的身影,光线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模式参与到三部影片的投资、利益分成中,这也恰恰代表了国内制片方三种主流的影片投资、分成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投资人身份参与票房分成。以《泰囧》为例,主要担任了投资人的身份,虽然其也负责发行,但因投资占比达90%以上而获得该片片方分成的主要收益。根据财报,《泰囧》创出总票房超12亿元的纪录,除去8.3%的税费等费用及院线分成,光线传媒获得超过5亿元的收入。
第二种模式是投资方兼发行方并重。在《致青春》中,光线传媒不再是主要投资人,其担当的角色更多是在发行环节。公开资料显示,光线在《致青春》一片中的投资比例仅占20%。而在发行环节,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发行收益占片方票房分成的10%~15%。通过发行取得的收益已经与投资环节取得的收益相媲美。
第三种模式是纯发行方的角色。在近期热映的影片《中国合伙人》中,光线传媒仅担当了发行人的角色。该公司董秘王牮公开表示,公司负责影片的发行工作,并未参与投资。不过,由于光线传媒目前发行人员约100人,驻扎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阵地式”的发行网络为影片争取到更好的场次时间和更多的排片数量。
得益于光线传媒的发行功力,《中国合伙人》正式公映第一天,以36%的排片量超过此前《泰囧》33%和《致青春》35%的排片量。
值得一提的是,担任发行方的回报未必会低于投资方。此前,通过保底发行的模式参与了《西游降魔篇》的发行,虽然并未参与投资,但最终获得了该片片方票房分成收益的七成,远超投资方的收益。
也正是由于一些影视大鳄拥有强势的电影制作发行资源,因此,带来的变化是,近期国内的大片都会出现几大影视公司的身影,如光线传媒、华谊兄弟(300027.SZ)等几家影视公司的身影几乎出现在近期所有热映的国产片中。
此外,投资模式多元化还体现在一些演员、导演加入票房分成的情况也增多,如《厨子戏子痞子》的三位主演张涵予、刘烨、黄渤即以片酬入股,拿票房分红,这种投资模式可以降低影片的成本和风险,充分调动演员们的积极性。《泰囧》也传出导演兼主演徐峥通过获取片方票房分成模式来领取片酬。
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成模式,可以尽可能调动各方优势,促进影片票房提高。不过,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也指出,目前国内票房的提升更多仰仗于银幕数的增加、观影人次的增加以及影片类型多元化,投资分成模式多元化对票房的促进并不占主要地位。
不过,瑞格传播执行董事戢二卫也指出,国内电影投融资模式依旧单一,特别是银行、信托、基金公司等金融企业并未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虽然此前也有一些个案,比如《集结号》,提供了5000万元的贷款,但终归未能形成气候。在好莱坞,通过银行、基金公司投融资已经成为与影视投资公司投资渠道相并列的融资渠道。另外,电影投资方也应该引入一些衍生品相关企业,促进电影衍生品的发展,增加电影在票房之外的收益,改变国内电影投资收益过度依赖票房的现状。
盘点2012全球主要电影市场电影票房冠军排行
国产电影票房,除了年末冲刺的《一九四二》、《泰囧》、《大上海》、《血滴子》和《十二生肖》之外,全年就数上半年上映的《画皮2》取得非常不错的票房,其余基本上票房惨淡,整年呈现票房势头下滑的趋势。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LE7S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LE7S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冠军-《泰囧》
中国大陆电影唯一的两个亮点便是《泰囧》和《十二生肖》,前者创造了全亚洲(单片)第二卖座电影(目前排名第一的仍是日本的《千与千寻》,41亿人民币)的奇迹,目前票房已超过12亿人民币,有望成功冲刺13亿人民币。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M9VO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M9VO0AK00025.jpg
2012好莱坞电影全球票房冠军-《复仇者联盟》
通常,美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几位的电影,也是世界电影排名的前几位。2012年也不例外,最新出炉的全球票房榜显示。由“宅男之神”乔斯·韦登打造的《复仇者联盟》以15.1亿美元的吸金能力稳坐冠军之位,紧随其后的还有强势崛起的 “蝙蝠侠”、英伦特工007、新一任蜘蛛侠以及威尔·史密斯领衔的《黑衣人3》。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M90I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M90I0AK00025.jpg
2012印度宝莱坞本土票房冠军-《猛虎英雄传奇》
说起亚洲电影,不能不提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印度。美国有个好莱坞,而印度的“宝莱坞”也享誉世界.宝莱坞这个名词来源于孟买“Bombay”与美国好莱坞的组合。此外,印度还有以泰米尔语为中心的“凯莱坞”,以泰卢固语等为中心的“托莱坞”等十余个电影业。在产量上,2010年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达到1274部的产量。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M9G6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M9G60AK00025.jpg
2012日本电影本土票房冠军-《海猿4》
由于海啸灾后重建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日本2012年电影票房不如以往,《海猿4》以长线经营获得了73.3亿日元的票房,位列全年第一.在年度票房前十名中,除两部好莱坞电影外,其余均为国产电影,而动画电影剧场版就占据了其中的五席。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M97A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M97A0AK00025.jpg
2012韩国电影本土票房冠军-《盗贼同盟》
2012年的韩国电影市场,1亿9471万人次的观影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35%,而本土影片也以1亿1452万人次的观影人数占据了58.8%的观看份额,打破了此前的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亿大关。韩国电影市场2012年的整体票房达到1.45万亿韩元(约合85.5亿人民币),热门影片《盗贼同盟》的观影人次刷新了韩国的纪录.而在年度票房前10名中,除三部好莱坞电影外,其余均是本土2D电影。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M8N7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M8N70AK00025.jpg
2012法德电影本土票房-《007天幕危机》
尽管在2011年的法国电影市场年终总结中,感动不少人的杰作《不可触碰》以1.66亿美元的惊人票房拿下了全年总冠军并改写了法国电影票房纪录,但这种情况在2012年却未能得到延续。《007:大破天降杀机》和《冰川时代4》成为了2012年的王者,但整体票房情况甚至不及2011年冠军《不可触碰》的三分之一。与法国的市场相同,德国电影市场在2012年也遭遇到了好莱坞的强劲攻击。在2012年德国电影票房榜的前20位中,好莱坞影片多达18部,仅仅只有法国影片《不可触碰》和本土电视剧改编影片《土耳其语入门》位列其中,而且《土耳其语入门》仅位列第12位。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NLVD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NLVD0AK00025.jpg
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Top11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QN8I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QN8I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冠军-《泰囧》,12.1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JBA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JBA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亚军-《十二生肖》,8.08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67BBG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67BBG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季军-《画皮2》,7.26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K5C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K5C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第4,《一九四二》,3.67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LNS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LNS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第5 ,《听风者》,2.4392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MR3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MR3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第6 ,《四大名捕》,1.9708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P34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P34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第7 ,《搜索》,1.7630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PIS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PIS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第8 ,《一代宗师》(含部分2013年票房),1.6950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Q3F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Q3F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第9 ,《大魔术师》,1.6765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QHL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QHL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第10, 《消失的子弹》,1.6051亿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4SR81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4SR810AK00025.jpg
2012中国电影本土票房第11,《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1.5970亿元
在2012中国本土电影票房上榜单单中,前11位有7部影片为引进片,占比63%;但可喜的是前四的排名中,国产片占据三甲,均超过7亿的票房收入。本土票房中,目前还有三部电影仍未下映,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一代宗师》。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9/8LJFVTBI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9/t_8LJFVTBI0AK00025.jpg
历年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影市场最卖座电影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2A3D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2A3D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中国内地,《泰囧》,全球票房12亿人民币以上
由光线影业出品,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于日公映。2010年,徐峥和王宝强在《人在囧途》中的超囧春运回家路笑翻全国人民,人尽皆知,两人由此成为“年度最强喜剧组合”。这次“囧途”组合将再上“糟心之旅”,还有黄渤加盟,“三人行”跨出国门远赴热带风情浓郁的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冒险传奇。影片至上映以来受到观众极力热捧,被赞为“年度最好笑喜剧”,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上映一个月票房达到12亿,观影人次超过3600万人,成为华语片票房冠军。而此前的国产片票房纪录,则由同是新锐导演的乌尔善执导的《画皮2》创造的,全国票房达7.2亿人民币。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J3R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J3R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美国,《阿凡达》,全球票房27亿美元(仅限院线)以上
《阿凡达》(Avatar)是一部科幻电影,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该片有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供观众选择。影片的预算超过5亿美元,成为电影史上预算金额最高的电影。但高技术、大制作的显然是值得的,该片创造了近30亿美元的收入(包括DVD发行),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卖座电影。除此之外,美国及世界电影票房纪录还是一直被卡梅隆早前执导的另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保持着,达到18.45亿美元;如果加上去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3D》票房则超过20亿美元绰绰有余。不得不说卡梅隆是好莱坞的“票房之王”,凭借两部影片就能稳坐全球票房之冠多年,后来者恐是在十年之内,也难“莫及”此票房王冠。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JSR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JSR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中国香港,《功夫》,全球票房超过1亿美元
《功夫》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周星驰饰演一个一事无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立志加入当时势力最大、手段残忍的黑帮“斧头帮”。星仔试图在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对居民敲诈,却不知道他们个个身怀绝技,结果在这里栽了跟头。星仔与居民的冲突不经意地将“斧头帮”戏剧性地卷入其中,正反两派之间的斗争正式展开。从“猪笼城寨”居民为生存而战发展到两派武术高手间的交锋,星仔渐渐地放弃了从前的思想和志向,开始领悟功夫的真谛。周星驰是华语电影的“喜剧之王”,其主演和执导的多部影片创造华语电影的神话,2004年底上映的《功夫》在全球的56个国家和地区共拿到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香港本土收入6127万港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港片票房之王”。而截至目前排在总票房第二位仍是他执导并主演的《少林足球》,全球票房超过4300万美元,香港本土收入6073万港元。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NR6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NR6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中国香港,《功夫》,全球票房超过1亿美元
《功夫》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周星驰饰演一个一事无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立志加入当时势力最大、手段残忍的黑帮“斧头帮”。星仔试图在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对居民敲诈,却不知道他们个个身怀绝技,结果在这里栽了跟头。星仔与居民的冲突不经意地将“斧头帮”戏剧性地卷入其中,正反两派之间的斗争正式展开。从“猪笼城寨”居民为生存而战发展到两派武术高手间的交锋,星仔渐渐地放弃了从前的思想和志向,开始领悟功夫的真谛。周星驰是华语电影的“喜剧之王”,其主演和执导的多部影片创造华语电影的神话,2004年底上映的《功夫》在全球的56个国家和地区共拿到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香港本土收入6127万港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港片票房之王”。而截至目前排在总票房第二位仍是他执导并主演的《少林足球》,全球票房超过4300万美元,香港本土收入6073万港元。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NAV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NAV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印度,《三傻大闹宝莱坞》,全球票房36.6亿卢比
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印度宝莱坞电影,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由阿米尔·汗、马德哈万及沙尔曼·乔什主演,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讲述了三位主人翁法兰、拉杜与兰乔的故事,他们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并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的故事。此外,在印度电影票房排名第二为《保镖》,该片印度国内票房收入超过14亿卢比,全球总票房22.9亿卢比。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KB9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KB9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中国香港,《十二生肖》,(预计)全球票房超过10亿人民币
但是近些年,因有内地与香港有合拍片的缘故,即算上合拍片《十二生肖》为港片的话,这个纪录便超过了《功夫》。《十二生肖》由成龙执导,董韵诗监制,是成龙的第101部电影,也是韩国影星权相佑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二部作品。《十二生肖》是部夺宝影片,外景地包括巴黎、北京、台湾、香港、澳洲、拉脱维亚等地。该片已在主要为亚洲地区的电影市场陆续上映,特别在东南亚地区还创造新、马、泰等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目前该片在中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OBQ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OBQ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韩国,《夺宝联盟》,(预计)全球票房超6亿人民币
《夺宝联盟》日上映两个多月,全韩观影人数已经达到1302万人次,正式超越了《汉江怪物》(2006年)的1301万人次,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卖座的本土影片。《夺宝联盟》讲述了分别来自韩国和中国的盗贼联合在澳门豪华赌场盗窃天价钻石的故事,是一部集合了动作、喜剧、爱情与剧情元素的娱乐大片,由《汉城大劫案》、《老千》的崔东勋导演执导。事实上,该片最先上映时连千万人次的票房成绩都不曾预想,没想到却创下了韩片影史第一的壮举。截止2012年10月,《夺宝联盟》总票房金额894亿韩元,约合5亿人民币。今年将在中国上映,预计其全球票房超过6亿没有悬念。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LRD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LRD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中国台湾,《海角七号》,全球票房5.3亿新台币
电影《海角七号》热潮从台湾出发、已逐渐蔓延至全球华语圈。全台票房已达4.4亿新台币,全球超过5.3亿新台币票房,登上台湾电影票房史上最卖座电影第6名,仅次于《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及《复仇者联盟》等影片,为台湾电影再写新纪录。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PTV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PTV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日本,《千与千寻》,全球票房超过41亿人民币
日本是动画的王国,其动画技术和动画电影市场全球数一数二,日本每年出口的影视作品,票房大户均来自于动画产业。且动画电影的票房常年占据该国票房榜首。《千与千寻》是一部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动画电影,导演和编剧都为日本知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宫崎骏。《千与千寻》于日在日本首映,创下约2350万观影人次和304亿日元的票房收入,成为日本本土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其在海外票房总收入达到约17亿元人民币。加上本土票房,全球票房超过41亿人民币之多。此外,创造日本票房第二的电影,仍然是宫崎骏执导的《哈尔的移动城堡》,票房达200亿日元(日本本土,约合15亿人民币)。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MCT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MCT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法国,《欢迎来到北方》,全球票房2亿多美元
一部中低成本的喜剧片,忽然成就了法国电影史上的奇迹,整个三月,人们都在谈论同一部影片。上映五周后,在媒体和舆论一篇喝彩加油声中,这部影片就打破《虎口脱险》保持了四十二年之久的法语电影票房记录。生来热爱喜剧的法国人,如今见面第一句话就是:《Bienvenue chez les Ch’tis/ 欢迎来到北方》,今天你看了吗?法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一直都是《虎口脱险》,一千七百万人次的票房,也只有97年的好莱坞大片《泰塔尼克号》能够超过它。而今年这部即没有大牌演员,亦无复杂情节和宏大背景的生活轻喜剧,在4月8日以一千七百六十万人次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了史上最卖座的法语电影。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QNL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QNL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英国,《007天幕危机》,(预计)全球票房超过12亿美元
由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第23部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之《007天幕危机》在英国上映40天后,一举成为英国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将之前的冠军《阿凡达》拉下马。当然,这也是丹尼尔-克雷格迎来了他事业的巅峰时刻。据索尼影业娱乐公司统计,目前,《天幕危机》在英国上映40天的累计票房已经高达9430万英镑,合美元1.518亿。这次詹姆斯-邦德的惊天历险所收获的票房成绩已经超过了《阿凡达》在英国上映共11个月所创下的英国史上最卖座影片的票房纪录。截止到日前,《天幕危机》的全球累计票房已超过10亿美元,大大的超过了同样由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2006年上映的《007皇家赌场》(5.99亿美元)和2006年上映的《007大破量子危机》(5.91亿美元)。目前,《天幕危机》依然在英国和全球各地院线吸金,预计《007天幕危机》有望于今年春节前后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映。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P9S0AK0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P9S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英国,《007天幕危机》,(预计)全球票房超过12亿美元
截止到日前,《天幕危机》的全球累计票房已超过10亿美元,大大的超过了同样由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2006年上映的《007皇家赌场》(5.99亿美元)和2006年上映的《007大破量子危机》(5.91亿美元)。目前,《天幕危机》依然在英国和全球各地院线吸金,预计《007天幕危机》有望于今年春节前后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映。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OPT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OPT0AK00025.jpg
历年最卖座电影之日本,《千与千寻》,全球票房超过41亿人民币
日本是动画的王国,其动画技术和动画电影市场全球数一数二,日本每年出口的影视作品,票房大户均来自于动画产业。且动画电影的票房常年占据该国票房榜首。《千与千寻》是一部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动画电影,导演和编剧都为日本知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宫崎骏。《千与千寻》于日在日本首映,创下约2350万观影人次和304亿日元的票房收入,成为日本本土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其在海外票房总收入达到约17亿元人民币。加上本土票房,全球票房超过41亿人民币之多。此外,创造日本票房第二的电影,仍然是宫崎骏执导的《哈尔的移动城堡》,票房达200亿日元(日本本土,约合15亿人民币)。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8LG53MRO0AK0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8/t_8LG53MRO0AK0002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何天骄 孙旭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剧组演职员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