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15号,北京大学纳税人识别号用自己研制出来的硬件和程序,排印出来的中国第一本照排激光照排图书是什么名字?

《专业技术创新能力题库(1)》 www.wenku1.com
专业技术创新能力题库(1)日期:
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从2002年的1.56万件大幅增加到2011年的17.2万件,居世界第( )位。A一B二C三D四答案C我国第一张使用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八开报纸的样张在( )年诞生。 A1979B1980C1981D1982答案A本课程提到,日本单反相机技术的发明属于( )。A原始创新B合作创新C引入D集成创新答案D2011年我国研究开发人员人均经费为29.9万,比2010年增加( )元。 A0.5万B2.2万C3.8万D5.0万答案B轮廓加参数的汉字信息处理方式是由( )提出来的。A王选B周培源C程D王圩答案A根据本课程,我国在( )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最多。A材料科学B基础生物C医药卫生D环境科学答案A2011年,国家财政的科技拨款大约是占到全社会的研发经费的( )左右。 A57%B63%C67%D70%答案A非线性创新模式,更多的强调的是( )。A基础研究B技术开发C市场的拉动D产品开发答案C根据本课程,我国在( )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质量最高。A材料科学B工程科学C计算机科学D环境科学答案A关于世界各个国家的研究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2002年以后,韩国的投入强度甚至于超过了美国B在克林顿时代的8年中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的快C美国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居于世界第一D英国就研究经费的投入上占GDP之比是逐年下降的答案C日本在六十年代后期超越了( )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实体。A俄罗斯B德国C美国D英国答案B现有技术集合在一起,开发一种新的产品,而不是单纯的模仿的是属于( )。 A原始创新B集成创新C消化吸收再创新D合作创新答案B创新是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这一概念是( )提出的。A熊彼特B德鲁克C凯恩斯D马歇尔答案A目前中国到海外去留学的最多的国家地区是在( )。A加拿大B北美C欧洲D澳大利亚答案B第三代照排机是在( )问世的。A50年代末B60年代初C60年代中期D60年代末答案C本课程提到,德国合成氨技术的发明属于( )。A集成创新B合作创新C原始创新D引入答案C本课程提到,日本录像机技术的发明属于( )。A原始创新B合作创新C引入D集成创新答案C( )同志,在1993年的讲话中间首先使用了创新一词。A邓小平B江泽民C习近平D李克强答案B中国要解决能源问题,在于对( )的开发。A核能B水能C新能源D石油答案C根据本课程,专利申请量最大的是( )。A美国B日本C德国D韩国答案B本课程提到,我国自主创新主要是指( )创新。A市场B技术C管理D组织答案B国内自行研制生产的DJS130计算机,内存有( )KB。A32KBB64KBC512KBD500KB2011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 )。A0.4%B1.83%C3.1%D4%答案B“748”工程办公室于1976年9月正式决定选择( )作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单位。A清华大学B北京大学C复旦大学D浙江大学答案B本课程举例( )来说明技术发明要结合市场需求。A德国合成氨的技术发明B日本液晶面板的技术创新C日本组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日本发明生物大分子软激光解吸电离法答案B根据本讲,用轮廓来描述( )笔划。A点B撇C捺D以上都是答案D( )同德国的莱卡相机竞争,开始动摇莱卡相机的地位A单反相机B傻瓜相机C机械相机D数码相机答案A论文的发出的总量始终是( )居最领先的位置。A美国B日本C中国D加拿大答案A根据本课程,( )以第一署名人和那个通讯作者的名义发表的国际论文每年在300篇以上。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复旦大学D浙江大学根据本讲,在中国创新的含义,多数情况下是特指( )的。A文化创新B理论创新C市场创新D技术创新答案D根据本课程,科研产出情况的主要指标是( )。A国际论文B专利C高科技产品出口情况D标准答案ABC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使用铅字排版方式,有什么缺点?( )A工作繁重B效率低下C易中毒D无法异地印刷答案ABCD对于技术创新线性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核心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化应用B认为基础研究与创新能力有着紧密联系C忽视了创新过程的开放性、创新各阶段之间的复杂联系D具有局限性之间简单的单一线性关系答案ABCD根据本讲,创新驱动发展的表现形式有( )。A实践创新B科技创新C自主创新D协同创新答案BCD以下国家相对被引用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A美国B德国C英国D加拿大答案ABCD根据本讲,后人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把创新分为( )三种。A技术创新B市场创新C组织创新D文化创新答案ABC本课程提到,创新型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A创新综合指数高,科技进步贡献率70%以上B创新投入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C创新产出高,新获得三项专利占绝大多数,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小于30%D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3位答案ABC根据本讲,使用化学方法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有什么弊端?( ) A耗时长B不精确C对人体有危害D成本大答案AD2010年研发经费超过300亿元的省市不包括( )。A江苏B北京C新疆D海南答案CD根据本讲,关于录像机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从德国引进录像技术B日本成功地将录像机小型化C日本将录像机发展为摄像机D日本录像机工业迅速腾飞,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答案BCD物质的构成涉及( )几个层面。A原子B分子C肽链D个体答案ABC根据本课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非技术创新线性模型难以解决首次商业化应用的问题B非线性创新模式强调市场的全方位拉动作用,也需要社会制度的强有力支撑 C自主创新强调在技术创新中要争取主动权D我们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加强合作创新答案BCD本讲提到,自主创新包含( )。A模仿B原始创新C集成创新D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答案BCD“748工程”设立之初,确立的三个子项目分别是( )。A汉字精密照排系统B汉字信息检索系统C汉字新闻通讯系统D汉字涂层系统答案ABC下列词语中“创新”一词是动词名词化的是( )。A实践创新B理论创新C科技创新D创新社会管理答案ABC根据本讲,创新技术理论的启示是( )。A要把技术引入生产要素B导致经济增长的并非单纯的技术发明C科技发明是实现创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D有了技术发明不一定有技术创新答案BC根据本课程,高等院校的研究工作的特征是主要是在从事( )。A技术开发B产品应用C应用研究D基础研究答案CD下列属于汉字字体的有( )。A宋体B楷体C仿宋D黑体答案ABCD日本将( )进行集成,发明了单反相机。A莱卡相机的技术B小孔成像C东德的发明D胶卷曝光成像答案AC6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之后,日本加大了对( )的投入。A企业B国防C图书馆D博物馆答案BD采用铅字排版技术, 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有色金属。A(是)B(否)根据熊彼特对创新的理解,由一种材料替换另一种原材料不属于创新的范畴。 A(是)B(否)答案B技术创新起的概念,要比知识创新的概念要宽得多。A(是)B(否)答案B日本公司80年代所采取的分配制度对创新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A(是)B(否)答案A2008年国际论文发表数量排名中,我国位居美国之后,位列第二。A(是)B(否)答案A我们的资源方面,我们的生产要素主要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A(是)B(否)答案A我国最初对“创新”一词的提出更多指的是技术创新。A(是)B(否)答案A维特根斯坦曾说过,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间的用法。A(是)B(否)答案A技术创新指的就是技术发明过程。A(是)B(否)答案B我国国际论文数量已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三位。A(是)B(否)答案B近年来,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增长率都低于20%。A(是)B(否)答案B我国从2004年开始全社会研发经费对GDP占比在逐年下降。A(是)B(否)本讲提到,田中最初的目的是将激光用于医学器械。A(是)B(否)答案A质谱仪无法用来分析三聚氰胺的组成。A(是)B(否)答案B解决美国民众质疑政府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的措施是把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化应用,创造新的价值。A(是)B(否)答案A十八大中把创新只作为动词使用。A(是)B(否)答案B日本针对初期美国对其搭便车的批评,反驳认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并非简单的关系。A(是)B(否)答案A工艺创新这是指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A(是)B(否)答案B980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一份请示报告中建议:对于该项目应予积极扶持,可给以少量外汇(20万美元)进口小型电子计算机和一些主要外部设备,以及集成电路组件等,以便继续试验使其完善化。这些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A(是)B(否)答案B十八大报告中对于“创新”一词共提到56次。A(是)B(否)答案A1992年里根访华,打开了中美交流的大门。A(是)B(否)答案B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加大了对大型工程创新研究的投入。A(是)B(否)答案A可以通过观察它的光在体内的运行情况,知道蛋白质分子的互动情况,这就是荧光蛋白质的发现及其使用。A(是)B(否)答案A在合成氨技术形成之前,欧洲的肥料主要来自于南美一个海岛的鸟粪池。 A(是)B(否)答案A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央设立印刷专项,得到七五计划的资助,并把经过修订的国家印刷技术装备发展规划方案补充列入国家六五计划。A(是) B(否)答案A创新主体的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制度。A(是)B(否)答案B2001年研发人员已经达到了288万人,居世界第一位。A(是)B(否)答案A企业在研究经费方面,它主要在于研究开发,实验开发,它开发方面投入的比较多。A(是)B(否)答案A对设备和技术的引入吸收在创新就称为自主创新。A(是)B(否)答案B德克鲁认为系统化的创新,主要是指有目的,有组织的创新活动。A(是)B(否)答案A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初,它主要是用于( )作用。A数字计算B网络游戏C文字处理D信息处理答案A技术发明成果的产业化过程要跨越创新过程中的( )。A“拉美陷阱”B“凯恩斯海”C“死亡之谷”D“思想陷阱”( )同志,在1993年的讲话中间首先使用了创新一词。A邓小平B江泽民C习近平D李克强答案B根据本课程,专利申请量最大的是( )。A美国B日本C德国D韩国答案B本课程提到,日本单反相机技术的发明属于( )。A原始创新B合作创新C引入D集成创新答案D本课程提到,我国自主创新主要是指( )创新。A市场B技术C管理D组织答案B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从2002年的1.56万件大幅增加到2011年的17.2万件,居世界第( )位。A一B二C三D四答案C德鲁克倡导创新要注重( )。A理论创新B技术创新C商业模式创新D系统化的创新答案D“748”工程办公室于1976年9月正式决定选择( )作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单位。A清华大学B北京大学C复旦大学D浙江大学根据本课程,我国在( )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最多。A材料科学B基础生物C医药卫生D环境科学答案A自己组织研发,主导整个创新过程成为( )。A技术创新B实践创新C应用创新D自主创新答案D熊彼特认为,产品结构或者功能发生改变的创新属于( )创新。A工艺B产品C市场需求驱动D组织答案B采用( )照排技术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有色金属。A光学式照排B机械式连续照排C应激电子摄像管式照排D激光照排答案D本课程举例( )来说明技术发明要结合市场需求。A德国合成氨的技术发明B日本液晶面板的技术创新C日本组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日本发明生物大分子软激光解吸电离法答案B( )年,就是苏联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60年答案A根据本课程,我国在( )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质量最高。A材料科学B工程科学C计算机科学D环境科学答案A基础研究的成果,是以( )的形式发表的,它是以就是全社会所共享的方式公开的。A论文B专利C视频D标准答案A根据本讲,替代原材料的获取是属于( )创新。A技术创新B市场创新C组织创新D文化创新答案A创新是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这一概念是( )提出的。A熊彼特B德鲁克C凯恩斯D马歇尔答案A( )认为创新有两层意思,改变资源的产出以及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A熊彼特B凯恩斯C德鲁克D马歇尔答案C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着重讲了第一个问题就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经济发展方式转变C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D和谐发展答案A2008年以前( )一直是世界上研发费用投入最多的国家。A欧洲B日本C美国D中国答案C号,北京大学用自己研制出来的硬件和程序,排印出来的中国第一本激光照排图书叫( )。A《太白积雪》B《伍豪之剑》C《老书虫》D《十三棍僧救唐王 》答案B非线性创新模式,更多的强调的是( )。A基础研究B技术开发C市场的拉动D产品开发答案C根据本讲,在中国创新的含义,多数情况下是特指( )的。A文化创新B理论创新C市场创新D技术创新答案D目前中国到海外去留学的最多的国家地区是在( )。A加拿大B北美C欧洲D澳大利亚答案B根据本讲,用轮廓来描述( )笔划。A点B撇C捺D以上都是答案D关于世界各个国家的研究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2002年以后,韩国的投入强度甚至于超过了美国B在克林顿时代的8年中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的快C美国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居于世界第一D英国就研究经费的投入上占GDP之比是逐年下降的答案C2010年,中国化石能源消费占到( )。A60%B70%C80%D90%答案D日本在六十年代后期超越了( )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实体。A俄罗斯B德国C美国D英国答案B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10年,中国能源的消费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B2010年,中国人均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一半C十八大报告中间提出来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D我们2020年一个国家就要把2010年全球的能源消费就要把它消耗掉 答案ACD根据本讲,德国的合成氨技术形成过程是( )。A高压技术的研究B德国转炉炼钢技术成熟C德国合成氨技术形成D农业人口大量的转移到工业化领域答案ABC现代汉语大词典中间的对创新的含义主要有( )。A抛开旧的,创造新的B创造性新意C改变D发明答案ABC根据本讲,创新技术理论的启示是( )。A要把技术引入生产要素B导致经济增长的并非单纯的技术发明C科技发明是实现创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D有了技术发明不一定有技术创新答案BC新获得三项专利具体是指( )的专利。A韩国B美国C日本D欧洲答案BCD根据本讲,后人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把创新分为( )三种。A技术创新B市场创新C组织创新D文化创新答案ABC创新作为动词使用,它用的频率最高的主要是( )。A加强社会管理B创新发展理念C创新社会管理D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答案AC物质的构成涉及( )几个层面。A原子B分子C肽链D个体答案ABC6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之后,日本加大了对( )的投入。A企业B国防C图书馆D博物馆答案BD以下关于相机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主导相机工业B日本对莱卡相机进行模仿,能模仿高端产品C日本将测距技术和控制曝光量技术集成到单反相机中,创造了新型的傻瓜相机 D日本依靠一系列的集成创新,使相机工业发展到数码相机答案ACD在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两个目标,主要是( )。A2020年,我们国家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B2020年,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C在2049年,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强国,就提出这么两个目标D2049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答案AC熊彼特认为创新有以下形式( )。A产品创新B工艺创新C市场需求驱动创新D新的原材料生产创新答案ABCD下列我国各单位研发经费的构成情况符合本讲的是( )。A企业:技术开发研究显著大于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B研究机构:技术开发研究大于应用研究大于基础研究C高等院校:应用研究大于基础研究大于技术开发研究D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研究最少答案ABC二战以后,美国对技术研究的投入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 )等问题。 A更加重视国家层面的基础研究B科技研究与生产实践脱轨C科研人员缺乏D科研不端行为大量出现答案AB根据本讲,使用化学方法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有什么弊端?( )A耗时长B不精确C对人体有危害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7年整理】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doc 7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2017年整理】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从2002年的1.56万件大幅增加到2011年的17.2万件,居世界第( )位。
我国第一张使用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八开报纸的样张在( )年诞生。
本课程提到,日本单反相机技术的发明属于( )。
A.原始创新
B.合作创新
D.集成创新
2011年我国研究开发人员人均经费为29.9万,比2010年增加( )元。
轮廓加参数的汉字信息处理方式是由( )提出来的。
根据本课程,我国在( )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最多。
A.材料科学
B.基础生物
C.医药卫生
D.环境科学
2011年,国家财政的科技拨款大约是占到全社会的研发经费的( )左右。
非线性创新模式,更多的强调的是( )。
A.基础研究
B.技术开发
C.市场的拉动
D.产品开发
根据本课程,我国在( )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质量最高。
A.材料科学
B.工程科学
C.计算机科学
D.环境科学
关于世界各个国家的研究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2002年以后,韩国的投入强度甚至于超过了美国
B.在克林顿时代的8年中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的快
C.美国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居于世界第一
D.英国就研究经费的投入上占GDP之比是逐年下降的
日本在六十年代后期超越了( )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实体。
现有技术集合在一起,开发一种新的产品,而不是单纯的模仿的是属于( )。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消化吸收再创新
D.合作创新
创新是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这一概念是( )提出的。
目前中国到海外去留学的最多的国家地区是在( )。
D.澳大利亚
第三代照排机是在( )问世的。
A.50年代末
B.60年代初
C.60年代中期
D.60年代末
本课程提到,德国合成氨技术的发明属于( )。
A.集成创新
B.合作创新
C.原始创新
本课程提到,日本录像机技术的发明属于( )。
A.原始创新
B.合作创新
D.集成创新
( )同志,在1993年的讲话中间首先使用了创新一词。
中国要解决能源问题,在于对( )的开发。
根据本课程,专利申请量最大的是( )。
本课程提到,我国自主创新主要是指( )创新。
国内自行研制生产的DJS130计算机,内存有( )KB。
2011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 )。
“748”工程办公室于1976年9月正式决定选择( )作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单位。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复旦大学
D.浙江大学
本课程举例( )来说明技术发明要结合市场需求。
A.德国合成氨的技术发明
B.日本液晶面板的技术创新
C.日本组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日本发明生物大分子软激光解吸电离法
根据本讲,用轮廓来描述( )笔划。
D.以上都是
( )同德国的莱卡相机竞争,开始动摇莱卡相机的地位
A.单反相机
B.傻瓜相机
C.机械相机
D.数码相机
论文的发出的总量始终是( )居最领先的位置。
根据本课程,( )以第一署名人和那个通讯作者的名义发表的国际论文每年在300篇以上。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复旦大学
D.浙江大学
根据本讲,在中国创新的含义,多数情况下是特指( )的。
A.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
C.市场创新
D.技术创新
&/sing_type&
&mul_type&
根据本课程,科研产出情况的主要指标是( )。
A.国际论文
C.高科技产品出口情况
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使用铅字排版方式,有什么缺点?( )
A.工作繁重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王选与北大——纪念王选教授逝世五周年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王选与北大——纪念王选教授逝世五周年
日期: &&信息来源: 北大校刊
编者按:日,是王选教授逝世五周年纪念日。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北大人的优秀典范,王选教授身上所体现的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操,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提携后学、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具有深远的启迪和激励作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本网特转载《北京大学校报》纪念文章——《王选与北大》(本文题目为编辑所加),以飨读者。
王选与北大
1954年,17岁的王选身着白衫、蓝裤、布鞋,怀着青春的憧憬从上海来到北京大学,他用“震惊”一词形容看到北大雕梁画栋、湖光塔影时的自豪心情。从那以后,王选再也没有离开燕园,50余载历经磨难,攻克险阻,终于攀上顶峰。王选生前多次总结说,北大浓厚的学术气氛、严谨的科学作风、喜欢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和兼容并包的传统给了他很深的影响;而他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母校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团结合作,正因为如此,王选对北大始终满怀感情、不弃不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一块基石
1954年,王选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当时的北大校长马寅初,主张把办学重点放在基础课上,因此王选一入学就受到名师的精心教导:江泽涵先生教解析几何,程民德先生教数学分析,丁石孙先生教高等代数……众多名师的引导,严格的数学训练,使王选具备了严密的思维推导和扎实的分析计算能力,为他日后进行计算机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王选院士(摄影:牛群)
大学期间,王选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和系分团委副书记,热心为同学们服务。1955年,王选被评为北大优秀生、北大青年“三好”积极分子,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北大校刊》上,成为数学力学系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多年的学生干部经历使王选能够严以律己,诚恳待人,虚心接纳不同意见,具备了学术带头人应有的素质。
1956年,王选遇到人生第一个关口:选择专业。当时可选择的有数学、力学和计算数学三个专业,当王选看到我国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把计算技术列为“未来重点发展学科”时,他想,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于是下决心选择了“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事实证明,王选的这一选择体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远见和洞察力,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1958年毕业实习,王选在年轻的“计算机原理”课老师张世龙带领下,参与了“北大一号机”的设计改进工作。张世龙是我国早期计算机事业的拓荒者,他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精神,给王选后来的科研生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实习,王选对计算机逻辑设计和调试有了完整详实的认识,动手能力也大大加强。
找到创造的源泉
1958年,王选大学毕业留在北大无线电系工作,参加了北大“红旗机”的研制工作。接下来的三年间,他以满腔热忱狂热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最紧张时40个小时都未合眼,被同事们称作“拼命三郎”。1960年,我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废寝忘食的工作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使王选的身体被催垮了。1961年夏,王选得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病,低烧不退,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不得不于1962年回到上海父母身边治病。
王选是个越挫越勇的人,他没有终日无所事事地躺着,而是边治病,边学习,边钻研。他请北大的同事寄来计算机英文资料进行研读,为了加快阅读速度,王选还想出一个办法:通过收听英语广播提高反应能力,这在60年代初我国的大学教师中可谓凤毛麟角。通过这一办法,王选的英语口语和阅读水平突飞猛进,为后来在科研中了解国外技术发展方向、采取独特的技术途径,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选夫妇在校园中(1997年)
1963年,王选从研读国外计算机文献中得到启示,做出了一生最重要的选择: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他请北大年轻的女教师陈堃銶帮助搞到了一本油印的英文资料—《ALGOL 60修改报告》,马不停蹄地开始了ALGOL 60编译系统的设计。1965年夏,王选身体稍有好转,他回到北大,与许卓群、陈堃銶等同事一起,在DJS 21计算机上研制成功ALGOL 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并在几十个用户中得到推广。王选在软、硬件两方面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后来感慨地说:“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使我找到了创造的源泉,这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
科研取得突破的同时,王选也收获了爱情,他和陈堃銶相恋了。陈堃銶和王选是上海同乡,也是北大数力系计算数学专业的,比王选高一届,毕业后留在数学系工作。她正直顽强,善良聪慧,两人性格互补,志趣相投,在一起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王选在一次参加麦收劳动时再度病倒,北大到处是来搞大串联的红卫兵,根本无法养病,王选只好住到了远在郊区的昌平200号北大分校。为了更好地照顾爱人,陈堃銶毅然决定与“老病号”王选结婚。1967年2月,北大未名湖畔的一间小屋里,婚礼悄悄举行,没有热闹的仪式,没有隆重的贺礼,两颗心却从此相濡以沫,再不分离。
重燃科研的激情
1969年是王选最艰难的岁月,因为收听英语广播,他被扣上“偷听敌台”的“罪状”,进了学习班。学习班虽然就在北大,但只有周六才让回家,一些关系不错的同事见了王选也都躲着不敢理他。王选的心情格外抑郁,甚至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幸亏有顶着压力悉心理解、呵护他的妻子陈堃銶,两人相互搀扶着,终于挺过了这一关。
从那时起直到1975年,王选都是一个被打入“另册”、每月只拿40元劳保工资在家养病的小助教。1972年春,就在王选苦闷彷徨之际,一件偶然的事,点燃了他重新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
当时北大正与石油部协作研制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计算机“150机”,以王选和陈堃銶的“黑五类”出身,是没有资格参加研制的。一次,王选从同事马秉锟那里得知,150机研制过程中遇到了磁带发生多位错误的难题,怎么也解决不了。王选顿时来了兴趣,他不顾身体正发着低烧,从早算到晚伏在桌上设计;没有计算机,就完全用手工对几百种编码方案进行筛选论证。两个星期后,王选设计出一个巧妙的两位纠错码方案,他让马秉锟悄悄拿到150机上一试,一举成功。这让王选信心大增,心头积郁已久的愁绪一下子消散了,创造欲望再次被激发起来。
从1972年到1974年间,王选边养病边进行新的计算机体系设计,写成了十几万字的设计手稿。后来王选取其精华,写成颇有创新的《介绍一种适合软件的新型计算机》一文,1978年被当时我国唯一的计算机杂志《电子计算机动态》录用发表。
王选信奉这样一句话:“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正因为他10多年间顶住重重压力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科研储备,1975年,机遇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激光照排在北大诞生
1975年初,陈堃銶在参加北大关于计算机应用的调研时,听说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即“748工程”,王选得知后,预感到这是一个价值和前景不可估量的重大项目,于是立即着手对其中的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王选在北大旧图书馆计算机所会议室里凝思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选拖着虚弱的身体,忍受着胸闷咳嗽,夜以继日地研究设计,早年在北大所受的扎实的数学训练和“敢为人先、一鸣惊人”的熏陶教育,对王选选择技术途径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先后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解决了将庞大的汉字信息自如地在计算机中存储和输出这一世界性难题,并决策跨越当时日本和欧美流行的二代机、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从而奠定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基础。
王选的技术方案上报北大后,立即引起重视,学校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会战组,协作攻关,并委派当时北大教育革命部部长张龙翔担任会战组组长。张龙翔自上任之日起直到后来任北大校长期间,始终全力支持激光照排项目。1976年秋,电子工业部将“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给了北大。北大校长周培源向王选详细了解了“748工程”的进展情况,从此便满腔热情、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一项目,几乎有求必应。
在学校的支持下,数学系、物理系、200号以及中文系等相关单位纷纷派员参加会战组,在电子部的协调下,不仅得到用户单位新华社的支持,还先后确定了潍坊、杭州、长春和无锡等地的合作厂家。王选倍受鼓舞,常在家里大呼:“galaxy(群星荟萃)! galaxy!”王选他们的科研办公用房一直紧张,文史楼两间总共约20平米的破教室是软件组所在地,冬天暖气不足,加上穿堂风,陈堃銶不得不在腹部捂上热水袋工作。随着人员和设备的增加,张龙翔向学校申请,将旧图书馆(现北大档案馆)一楼腾出来给会战组使用,使科研环境得以改善。1977年8月,北大决定将“748工程会战组”扩建成“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并成立了以王选为首的技术组,领导技术工作。“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成为后来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前身,被习惯性地称为“748”。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高校开始流行写论文、评职称、出国进修,这年年底又传来消息,世界上最早研制激光照排系统的英国蒙纳公司将来中国举办展览,进而打入国内出版印刷市场。激光照排项目从事的是繁重的软、硬件工程任务,开发条件很差,外有“大敌压境”,内部又看不到任何名与利,导致科研队伍受到很大冲击。1979年,北大恢复成立计算机系,又有一些骨干陆续回系里工作,使研究室再次遭遇人员流失。王选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信心,他和同事们顶着巨大压力,争分夺秒,加紧进行原理性样机的研制工作。
经过艰苦卓绝的攻关,日,我国第一张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在未名湖畔诞生了!这年10月,英国蒙纳系统的总设计师金斯教授跟随参展团队来到北京,迫不急待地参观了北大的成果。为了技术保密,王选回避了这次接待。金斯教授向同行们感叹道:“北大在秘密状态下进行了这项工作,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说过。”
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美籍华人李凡教授在了解了上述研究成果后,向王选发出了去麻省工作的邀请,并解决一切费用。针对李凡的建议,周培源校长主持校务委员会专门进行讨论,并请王选发表意见。王选说:“我们用的国产计算机十分简陋,使研发工作困难重重,优秀的科研环境是我渴望的,但这一工作离不开国内的集体和协作单位,更重要的,是汉字的信息化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因此,我会谢绝李凡的邀请,没有任何犹豫。”王选的意见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日,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软件组输出了我国第一本用国产激光照排系统排出的汉字图书——《伍豪之剑》。1981年7月,原理性样机顺利通过了部级鉴定,并先后在新华社和《经济日报》成功投入使用,最终全面推广普及。王选后来总结说:(系统)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北大一批中年教师和协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不计名利,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北大“748工程”还涌现了不少优秀的硕士生,他们作为系统研制的生力军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以北京大学为首的“748工程”科研集体是名符其实的“当代毕昇”,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一个代表。
自主创新 催生方正
1983年,北京大学将原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及计算中心等单位组建成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先后任副所长、所长。在科研工作中,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为社会服务,是他一直坚持的理念。
1981年3月的一个晚上,北大学子为庆祝中国男排取得参加世界杯赛的资格,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王选也十分兴奋,他感慨地对一位老系友说:“振兴中华首先要振兴科技,关键还得靠自己,要自己创新,才能振兴中华。”正是这种自主创新的前瞻意识,使王选时刻关注国际领先技术的发展潮流,对激光照排系统不断进行升级换代的技术改造,并带领团队先后研制成功远程传版技术、彩色照排系统、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等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同时他强调:“应用性科技的成果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才能对社会有实际贡献”;“把科研成果变成商品占领市场,这比十个权威赞扬一百次都要实际得多”。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1984年,王选向刚上任的丁石孙校长提出了建立科技开发公司的建议。不久,丁校长主持召开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校办产业问题,王选在会上阐述了他的观点。此后他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带领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新技术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并最终创立了北大方正集团,“以科技顶天,以市场立地”,使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迅速推广应用,最终形成全新的电子出版产业,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
1995年,为了进一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和方正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需要,在学校的安排下,计算机研究所与方正集团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王选任院长,并担任了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但他多次强调:“我只是一个科学家,当不了企业领导人,因为我不懂经营,对财务一窍不通,也不善长管理,我的基本素质与企业家差距甚远。”
在王选众多的身份头衔中,他更看重科学家、教师的角色。1982年王选成为硕士生导师,并用英语为计算机系研究生开设了“软件设计的现代方法”一课,一直讲到1988年。1987年王选成为博士生导师,一生培养了近百名学生,桃李满天下。
1993年前,王选一直在科研一线夜以继日的进行设计开发,这一年,57岁的王选利用春节设计的一个方案,被他的学生一句话否定了,这使他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迅速,年轻人具有明显的优势,经过深思熟虑,他宣布退出科研一线,全力支持和培养年轻一代。他鼓励和帮助年轻人选择富有挑战性和应用前景光明的课题,激发其领导技术新潮流的使命感和创造历史的成就感;主张为优秀人才创造和谐宽松的科研环境,提出“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的十二字政策;在成果署名上,提倡导师做的工作假如不如学生,排名放在后面,假如没做什么工作,就不署名;呼吁“价廉时间久了就不再物美”、“学者有其房”,想方设法在待遇上留住人才……2002年,王选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北大等额匹配奖励王选500万元,王选用其中的科研经费900万元,设立“王选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和鼓励单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中长期创新技术研究。在王选的悉心爱护和培养下,一批优秀的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独当一面的科研带头人。
2000年身患重病后,王选先后辞去了包括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在内的许多职务,却始终担任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一职,人事关系也一直放在北大。他最常用的名片,头衔只简单地印着“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选”。尽管十分忙碌,病痛不断,但只要是北大邀请的会议活动,他总是尽量参加,他写的文章也不忘了投《北大校刊》一份。王选晚年最关注的是计算机研究所的发展。自从研究所与方正联合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后,研发与市场紧密结合,取得了辉煌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选越来越感到,作为北大独立的教学科研单位,研究所需要保持独立编制,不受市场压力和商业利益的完全左右,进行一些前瞻性的探索和研究,更好地培养青年人才,这对于北大、研究所和方正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经与学校和方正多次协商,研究所终于在2004年与方正研究院从编制上分离,“回归北大”。王选不顾病痛,和大家一起为研究所的未来发展进行战略规划。王选逝世后,新一代领导班子经过几年的努力,使研究所逐步理顺了各方关系,取得了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双丰收。
在王选先生离开我们五周年之际,回顾他在北大度过的岁月,具有特殊的意义。北大精神孕育了王选,而王选用自己毕生的实践,为北大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源于北大,回馈北大,2008年12月,王选夫人陈堃銶教授代表计算机研究所,向北大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王选青年学者奖励基金”,以奖励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展潜力巨大、做出重要贡献的青年教师。从此,王选精神将在燕园、在北大人心中一代代延续下去。
(作者为王选教授生前秘书,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王选纪念室主任。照片由计算机研究所提供)
编辑:文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 加入收藏 |  |  | 
投稿地址 E-mail:xinwenzx@pku.edu.cn 新闻热线:010-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学学生证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