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费包含三公经费包含内容吗?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开支单位范围。包括国资委机关本级、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系统、国资委代管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系统、直属单位(含有关行业离退休干部局、有关行业机关服务中心),总计单位533家,职工12899人(不含离退休人员)。

    二、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支出范围。国资委机关及系统2010年度部门决算反映的财政拨款实际支出数,包括当年财政拨款实际支出和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及专项经费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因公出国(境)费主要用于计划内外事团组支出及参加国际组织会议,以及临时处理境外中央企业突发事件、中央企业境外资产审计和检查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主要用于机关车辆日常开支、监事会系统等工作车辆支出。

    三、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口径范围。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财政部批复国资委的财政拨款预算数,不包含临时发生的处置中央企业境外突发事件支出。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为财政部统一核减2%后的预算数。

国务院国资委“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表

三公经费未公开的一个秘密

作者:刘弘毅 张亮 张一 发布于: 09:37:30 来源:中国经营报

  各部门三公费用陆续公开 神秘数据众多猫腻重重

  编者按:从国务院要求98个中央部委公开“三公”费用以来,截至7月22日已有61个部门向全社会“晒”出了2010年的“三公”经费决算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账单,这无异于掀开了一层长期遮住公众视线的面纱。
  然而,有多少公众能完全看懂那些已公布的数字?《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仅仅在公务用车费用这方面就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三公”经费还有多少未公开的秘密?  
  定点不定修、维修配件远高市场价、发票猫腻重重……
  公车维护费用深藏玄机  
  “机关常用的帕萨特一年至少十来万,也有一个月十几万的,一年多少钱你算算……我们不给固定回扣,你想咋弄就咋弄,比如你修个车,多给你开票,剩下的钱不都是你的?……”
  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国基路附近的“汽车维修一条街”上,一工作人员正忙着手中的活计,头也不抬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这里大部分都是公车维修,现在的修车行80%以上都要靠公车吃饭。公车的维修价格一般都要高于私家车,开票的时候一般都多开金额。
  审计署日前公布的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总额为2488.7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61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229.65万元;公务接待费657.42万元,分别占比为25%、49%、26%。公车消费支出格外惹眼,占去将近一半。
  而在公车消费支出的1229.65万元中,车辆购置支出115万元,车辆运行维护支出1114.65万元,分别占比为9.3%、90.6%。
  2010年,审计署及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的公务车辆编制数和实有数均为206辆,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高达5.41万元。审计署车辆运行维护支出占整个“三公”经费支出的44.8%,也就是说,审计署的“三公”经费将近一半花在了车辆运行维护费用支出上。
  审计署解释为,油价上涨、车辆老旧维修油耗费用大以及公务繁忙用车频繁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产生巨额公车运行维护支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此。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滩村的中宇汽车服务中心,也是一家中央国家机关定点维修单位,该企业一位负责结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凡是到定点维修企业修车的公务车,都需要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有报批备案。修什么项目需要符合招标公告中的维修项目范围,修完后,维修企业会在一到两天之内收到一份由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审核后的电子验收单,修车部门只有拿到这份电子验收单才能回所在单位进行报销。国采中心主要对工时费、材料价格等内容进行审核。
  记者发现,遵循这个流程的公车使用机构不多。
  北京广达汽车维修设备公司是北京市的一家定点公车维修机构,当记者问及广受质疑的水利部是否在此处修车时,该汽车维修设备公司的工作人员反问记者:“水利部的公务车维修也开始走政府采购了吗?”
  据他了解,水利部的货物、工程、服务类采购全部是由该部委自采自支的,货物、工程类是由该部委的政府采购部门进行采购,而公务车维修还未听说过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走政府采购的方式还是比较公开透明的,开10万元的发票,对方就得掏10万元,我们也是需要向上边报账的,少收钱了,我们还得自己贴着,所以走政府采购的方式,一般不会有回扣。而不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那就很难说了。”
  上述“汽车维修一条街”上的一家汽修厂老板告诉记者,他的汽修厂不是公车的定点维修机构,但也有好几家郑州市机关单位的车到这儿修,甚至还有新乡的公车。“这些公车也有定点维修处的,但是也来我这儿,有时是现结账,有时候单位财政转账。”
  “为什么来我这里?因为我这里修车,同样的配件和维修,价格是他们定点维修的三分之一。”上述老板说,“负责维修的机关人员从我这儿修完车拿完货回去还要加钱呢,他们把发票的税钱给我交了,开多少发票都没问题。”
  当记者质疑维修配件的价格怎么能相差这么大时,这位老板毫不迟疑地说,“定点维修机构拿到资格不容易,价格这么高也不见得挣得多。”另一家汽修厂里名叫张振明(化名)的业务主办告诉记者,他这里几乎全是公车维修生意,很多业务都是靠到单位去找负责车辆管理的领导拉生意,比如办公室主任或单位车队队长,要不然找单位主要领导。“维护这样的关系成本不低。”张振明说,做公车维修的公司压力也很大,“大部分机构三个月结一次账,也有半年结一次账的,占用资金严重。”
  浙江省审计厅副厅长岑国荣也曾指出,部分用车单位在非定点企业维修,送修车辆基本信息缺失严重。2010年,浙江省审计厅从浙江省发现:省级维修单位2009年度上报公车维修信息12954次,其中未按规定填写车辆行驶里程10012次、车辆型号5542次、车架编号7126次、车辆生产厂家3758次。这“直接影响了对维修内容合理性的判断”,岑国荣认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公车维修支出中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集中采购的成本更高。
  北京广达汽车维修设备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市各政府机关部门修车时一般会要求总费用打六折,而国家机关部门的招标公告中则是要求打七折。
  上述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公务车运行维修费用包括保险费、油费、路费、维修费、保养费、停车费等。通常油费所占比重较大,能占到60%以上,维修费和保养费占的比重不是很大。
  记者从一位曾经在定点维修企业工作过的人员口中得知,单位车辆司机往往将车开到维修点就把钥匙丢给工人,一般都会提出“多修”的要求,而且维修点还会按照驾驶员的要求开出发票。这位工作人员称,公车维修有三大特点:要求高、保养勤、费用高,维修保养成本大致比同一款私家车多出一两倍。
  “在维修过程中,由司机还是由专人来洽谈维修,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公务用车修理虽然定点,但驾驶员个人结账的现状,也是滋生公车维修‘黑洞’的诱因。驾驶员来源日趋多元化,待遇不稳定,不可避免地从运行维护成本上找空间。”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钟其说。
  公车维修保养到底还有多少道道?  
  2010年9月底,浙江省审计厅副厅长岑国荣代表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做了审计情况汇报,审计结果显示:部分维修材料利润空间偏大,公务车辆俨然成了维修企业的“唐僧肉”。
  岑国荣表示,浙江省审计厅审计抽查了9家公车维修企业,2009年度使用的137种投标零件,其中结算价高于投标价的有108种,占比79%;抽查3家定点维修企业,所用3523种公车维修材料中,进销差价率超过100%的有594种。
  一公车司机向记者透露,他每个月的工资不但固定而且很低,所以就偶尔在修车时多开一点发票,一些维修店为了拉生意,也乐意这样做。机关领导也知道司机辛苦,所以一般来讲都不计较,大笔一挥就把字签了。如果是车大修的话,他们还可以多报一些发票。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看到的一份权威调查报告称“全国的公车大致是230万辆,开支在15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几个例子则让他目瞪口呆:有一部公车一年的维修花了10万元钱,有一部车一年换了40个轮胎。张振明告诉记者,公车司机在维修完成后没有不多开发票的,多买维修配件也很常见,也就因此,很多维修店还兼营其他产品。
  《安徽市场报》曾经做过这样的报道:在安徽省北二环路上的一家汽车维修店的休息大厅里,一名工作人员不停地向一位司机介绍他坐的按摩椅的功能,并推销该产品。
  除了司机附近的几把按摩椅外,该休息大厅内还有几个货架,货架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各种高档皮包、皮鞋、皮带、衬衫、果汁机、电磁炉等等,这些商品的价格都比较昂贵,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
  该汽修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柜台和维修店是一体的,所有的商品均可开具该店汽车维修发票。该工作人员还称,他们的商品和商场价格都是一样的,质量有保证,不存在假冒,每天的销售量也很大。
  “这些商品主要是针对一些公车司机,因为维修发票可以报销。”上述工作人员称,对于公车司机来说,几百元的商品费用开到车辆维修发票内根本看不出来,很多公车司机几乎每次来修车都要购买一些额外的东西。
  该工作人员说安徽省有很多这样的联营维修机构,有的维修厂内的柜台是老板自己开的,有的维修店商品专柜是承包给别人的,承包者每月向维修店交一定的场地租金,并缴纳所开维修发票税款就行。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中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在开展各审计项目中,为了促进各部门单位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将各部门单位 “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情况列入必审内容之一,对其真实、合规和合理性开展专项审计。笔者结合审计实践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归纳,供大家参考。 

  一、“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的内容 

  “三公”经费是指:公务用车经费、公务接待费,公务出国费,其审计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审查“三公”经费的真实性。重点审查“三公”经费是否编制了年初预算,标准是否合规;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资料的反映“三公”经费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费用控制是否严格,有无为了逃避监督将“三公”经费通过人为分解列入项目经费、有无将“三公”经费列在其它科目进行核算。在公务接待上,费用列支是否真实,审批程序是否到位,费用控制是否严格,有无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或将接待支出转移到机关食堂隐瞒公务接待费用;在公车费开支上,车辆购置、定点维修是否经过政府采购审批,新购车辆有无超过审批标准,单车运行费用,修理费支出等是否合理;在出国(境)费开支上,因公出国、国内考察学习是否经相关部门审批,出国(境)事由是否合理,费用支出是否超过审批的标准,有无超过规定时间等,是否存在超支情况,有无变相以考察名义公款旅游的情况。二是“三公”经费的合规性。审查部门单位费用是否扩大开支范围,有无将“三公”经费转移至下属单位列支或摊派到企业报销,或者将经费拨到下属单位然后在下属单位报销;有无用不合规的发票或虚假发票报销;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套取专项资金或截留财政收入、其他收入,私设“小金库”,乱发钱物、送礼、贪污私分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三是“三公”经费的绩效性。关注“三公”支出是否为本部门业务活动所必需,“三公”支出是否与其履行行政职能相匹配;“三公”支出是否超出了相关标准、定额,与上年同期、同系统(行业)比较情况;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重点披露开支随意性大、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等情况。 

  会议费是部门单位预算单位行政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的主要内容:一是会议费预算执行总体情况,重点关注会议费年度预决算差异及其原因;二是会议费资金来源情况,重点关注会议费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违规挤占其他项目资金的问题,有无违规转嫁或摊派会议费的问题;三是会议费实际支出情况,主要通过审查会议请求,批示和会议通知、会议签到以及开支的相关原始凭证等资料,重点关注会议是否真实召开、有无提前列支、虚列支出,违规转移资金形成“小金库”的问题;重点关注会议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及支付方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组织参会人员游览或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违规发放补贴、福利、纪念品,违规开支业务招待费的问题;重点关注会议费各项明细支出内容是否真实、合规,是否取得合规票据,是否存在使用假发票报销的问题。四是会议费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情况,是否履行政府采购手续,重点关注部门是否存在先开会后补办相关手续,是否在定点饭店以外的高级饭店或旅游风景名胜区度假村宾馆饭店召开会议,自行确定会议地点,抬高会议接待标准、增加会议费用的问题。五是内部管理控制情况,重点关注部门是否建立、健全会议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执行。 

  二、“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的方法 

  单位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目前各地一般情况只有公务用车的购置运行和会议费编制了年初预算,出国费和招待费均未编制预算,单位自筹,开支随意性大,有的在经费支出科目列支,有的在项目支出中列支,仅仅从单位提供的报表和帐簿反映的支出,从根本上讲很难反映其真实性,要想在短时间内查清楚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主要审计方法有:一是自查法,由被审计单位进行自查自报其支出的开支情况;二是公示法,审计前发布审计公示,审计期间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干部职工等方式,发动群众“供”线索,据此掌握一些情况;三是分析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职责,所承担的任务,开展总量对比分析,将当年列支的费用与上年进行对比分析,着重反映年度间费用的增减变化趋势,同时开展支出标准对比分析,将该单位支出与其他单位平均支出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四是调查法,对大额资金支出向发票提供的有关单位进行调查核实,是否存在套现行为,是否存在通过假发票虚报招待费套取现金乱发钱物、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五是延伸审计(调查)法,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所属下级单位进行延伸审计,看被审计单位的费用有无在所属下级单位报销。 
  (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公经费包含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