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控股是以保利地产新楼盘起家的吗?

阳光城是房产,房子便宜吗?_百度知道
阳光城是房产,房子便宜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城集团”),是阳光城控股投资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上市代码:000671),1995年始创于福州,2012年管理总部迁至上海。作为一家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业运营的全国化品牌地产开发集团,阳光城集团坚持“精准投资、高效运营、适销产品”的核心竞争战略,着力打造和提升企业的投资、营运及产品能力,精准把控市场节点,实现资金的快速周转和产品的高溢价。截至2014年8月,阳光城集团已进入福建、上海、陕西、甘肃、山西、江苏、浙江等省市发展,土地总储备逾700万方,全国储备货值近1000亿。同时,凭借快速提升的企业综合实力及品牌价值,获得2014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第27及运营效率10强第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28及成长性TOP10第1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100强第29及风险控制5强第3等荣誉 。经过多年产品专业打造及提炼,阳光城集团逐步形成包括住宅(城市豪宅、浪漫城邦、时尚公寓、生态别墅)和商业(商务办公、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两大类产品体系,涵盖全方位生活所需,力争让每一个不同的梦想,尽享阳光的品质。有阳光,有生活。阳光城集团自创建以来,便以高成长性精品地产运营商之姿,用爱心为信念,以专心为素养,诚心为城市和消费者缔造品质生活,为投资者提供卓越价值。
房子贵与便宜要看所在地,但阳光城的房子在同片区同类型产品里面价格定位算中等,没恒大和碧桂园来得便宜,但也不会比万科等更贵。
采纳率:60%
阳光城有独占乌山宝地,坐拥闽都人文气质,盘踞三大商圈的豪情雄心,行政、金融、商业配套齐聚周边。房价也很合理,我很喜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便宜,适合中高收入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房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潮汕地产商黄楚龙:星河控股要在5年内实现1500亿的规模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潮汕地产商黄楚龙:星河控股要在5年内实现1500亿的规模澎湃新闻记者 李晓青 来源:澎湃新闻星河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黄楚龙。图片来自网络6月29日,潮汕商人黄楚龙宣布,他名下的地产公司星河控股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下属的中国科创金融联盟,共同成立了一只首期规模30亿元的国家级基金——中国科创金融创新基金。该基金奖围绕优势产业集群,挖掘并培育新兴优质企业,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星河控股还分别与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星河控股将和康美药业共同合作开发大健康社区服务平台。同时在金融创新、园区孵化、智慧城市等领域,与中科院旗下公司开展合作。星河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黄楚龙是在深圳起家的众多潮汕地产富豪之一。与他同时起步的还包括如郭英成创建的佳兆业集团、姚振华成立的宝能集团以及黄茂如兄弟的深圳茂业集团等。这家至今仍未上市,股权大部分集中在创始人手中的深圳房企也开始向千亿目标冲刺。黄楚龙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星河控股要在2023年实现公司营业规模达1500亿元、营业利润达到150亿元。黄楚龙1978年来到深圳,和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一样,黄楚龙也是建筑工人出身,做了几年的水泥工人后,他带着一班兄弟自己出来干,变成了一个包工头。他拿到了深圳第一大道的建筑工程,赚到了第一桶金。 1988年,黄楚龙正式进入地产界,创立了星河集团的前身,当时名为深圳市怡和企业公司。黄楚龙用了10年,从一个包工头变成了房地产商人。1994年,公司更名深圳市新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999年12月,新怡和实业再度更名为星河地产。2016年,公司从星河地产更名为星河控股。2017年福布斯排行榜资料显示,黄楚龙身家107亿元,排名第222。他还曾是阳光保险的第一大股东。 目前,星河控股旗下拥有地产、金融、产业、商置和物业五大业务板块。与目前的很多同行一样,黄楚龙也准备将其地产商身份转型。在宣布与中科院旗下公司合作的当天,黄楚龙表示,星河控股完成了从城市空间提供商向城市运营商的转型,星河将集团定位成“城市运营引领者”。黄楚龙声称,集团还要通过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强化地产金融化策略,大力发展教育、文旅、大健康、特色小镇和产城融合项目等战略,实现土地储备5000万平方米。 在商业方面,星河旗下目前拥有COCOPark、COCOCity、COCOGO、COCOStreet等COCO系列的地产项目,黄楚龙表示,公司要实现5年内管理规模超过350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目前,星河还在同时运营5个大型长租公寓。 而地产和金融的属性,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无法割裂。 黄楚龙表示,星河金融将在5年内形成房地产特色显著的金控平台,完成金融服务体系闭环,实现自有资产管理规模超300亿元。黄楚龙的目标是要将星河的产业孵化、培育、投资、服务和运营等全产业链打通。
Sina.cn(京ICP0000007) &阳光股份:股东大会通过为北京星泰房地产提供担保的议
金融界网站
&&&&【公告简述】&&&&日公告,公司2012年第七次临时股东大会于日召开,审议通过关于为全资控股子公司北京星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北京星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向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三环支行申请银行借款,借款总额人民币1.5亿元,借款期限10年,借款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基准贷款利率上浮20%。公司拟为星泰公司上述银行借款中的1.1亿元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公告点评】&&&&北京星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518万元,截止日,星泰公司总资产193091万元、总负债123982万元(其中包括银行贷款总额15000万元、流动负债总额123982万元),净资产69109万元。月实现营业收入14089万元、利润总额2935万元、净利润2189万元。星泰公司目前资产负债情况良好,自身收入足以保证上述银行借款的还本付息。&&&&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对外担保总额为16489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65.05%,逾期担保累计金额、涉及诉讼的担保金额及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的损失金额均为0千元。&&&&【近两月机构评级】&&&&增持(东莞证券)&&&&中性(中金公司)&&&&【技术点睛】&&&&该股昨日收长下影线阴线,5日线已经成为压力。中线看,周线KDJ死叉后快速向下运行、MACD刚刚下穿0轴,&下跌才刚刚开始,宜继续空仓观望。(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概念板块行情
领涨概念涨跌幅涨跌家数最大贡献股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领跌概念涨跌幅涨跌家数最大贡献股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流入板块涨跌幅流入资金最大贡献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流出板块涨跌幅流出资金最大贡献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
资金查询:
板块及时表现:2,446 次已阅读
令令开门落地中国地产20强“阳光城集团”总部大厦
类别:&& && 发布时间:
关于阳光城集团
& & & &阳光城集团(上市代码:000671)是阳光城控股投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全国化品牌企业,业务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以及幼儿教育的投资和运营管理四大领域。1995年始创于福州,2012年管理总部迁至上海,阳光城集团凭借快速提升的企业综合实力及品牌价值,位列2016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TOP20。
& & & &以&缔造品质生活&为企业使命,以&最受尊敬的成长性房地产企业&为愿景,阳光城集团定位&高成长性精品地产运营商&,通过&精准投资、高效运营、适销产品&三大核心竞争策略,贯彻开放、合作、共赢理念,稳健运营、持续进取,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 & & &2016年,阳光城集团完成&3+1+X&的布局战略,在领跑大福建的同时,着力深耕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并择机进入优质战略机会城市。在已布局北京、上海、深圳、福州等9个重点城市的同时,新进入广州、佛山、东莞、长沙、成都、郑州、武汉、南昌八个核心城市。截止2016年底,在手总土储规模达1700万平方,储备货值超3000亿元。
& & & &阳光城集团相信只有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依托&高标准、高品质、高品位、高回报&四大营建原则,打造包括住宅(城市豪宅、浪漫城邦、时尚公寓、生态别墅)和商业(商务办公、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两大类产品体系及七大产品线,全面涵盖居民生活需求,以大跨度响应房地产市场的主流消费需求,力争让每一个不同的梦想,尽享阳光品质。近年,集团将新一代产品的核心理念从&以客户为导向&进阶到&以用户为导向&,在行业首次提出降维战略打磨产品,阳光城滨江悦、&睿life系&等相继面世,通过产品的升级,引导市场消费的转变,着力打造和提升企业的投资、营运及产品能力,精准把控市场节点,实现资金的快速周转和产品的高溢价。
& & & &集团在坚持地产主业的同时,灵活运用金融创新平台,实现中国领先的地产金融战略合作,在住宅地产的基础上,阳光城集团不断拓展商业地产、城市更新、存量资产、产业地产等高价值版图,并已形成独特的商业地产战略及成熟的运营团队,&阳光小镇&、&阳光天地&及&阳光荟&三大产品线日趋成熟,为公司实现聚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 & & &阳光城物业是通过ISO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一级资质的专业物业服务企业,在管面积超过1000万平米、签约面积逾1300万平米,2013年以来,荣获&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国物业管理企业品牌价值20强&&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成长性TOP10&等诸多奖项,2016年,阳光城物业全新升级,着力打造&优悦+&服务品牌,融合&安心、优越、美好&与&尊贵、愉悦、惊喜&的品牌理念,拓展&教育、梦想、公益&的品牌延伸,致力于为业主提供有温度的物业服务。
& & & &阳光幼教创立于福建福州,是福建省领先的民营幼教机构,拥有近20年的幼教领域运营经验,现旗下拥有北京师范大学新标准体系幼儿园、阳光国际幼儿园等品牌,并与英国顶尖的教育集团Alpha Plus Group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幼教品牌达成深度合作。目前阳光幼教在全国拥有近200家高品质幼儿园。
& & & &阳光城集团始终遵循&简单透明,结果导向,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坚持&引进、发展、激励&的人才战略,外引精兵强将、内建人才梯队,推进&管理扁平化&和&微团队&管理创新,为员工提供优越的发展空间。2013年以来,阳光城集团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年度最佳雇主&。
& & & &开放共赢、匠心巧运。未来,阳光城集团将以更开放的心态,与各方紧密合作;坚持匠人精神,为居者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努力实现企业发展的勇猛精进,通过城市、居者与企业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企业对于城市文化传承、生活阳光共享的追求,践行阳光城集团对城市与消费者的责任和使命。
& & & &2017年8月,中国地产20强企业&阳光城集团&正式引入令令手机门禁,用于旗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智能化建设,目前,其运营APP已经和令令开门SDK完成对接植入,率先落地的阳光城集团总部大厦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届时,员工使用手机扫码出入,访客凭&二维码通行证&自助通行,给用户带来智能化体验的同时更为管理者带来&互联网+&时代无卡化出入管理新模式。
& & &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房地产在内的传统行业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不论是前期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还是后期的物业管理,得到新技术加持的企业,往往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阳光城集团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手机门禁开启出入管理新篇章,在提升出入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将提升集团物业高标准、高品质的服务,通过不断提升的客户体验持续为其产业提供附加值。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下载APP新年地产股火爆,下一个泰禾集团在哪里?-ZAKER新闻
雪球今日话题
市场如期实现了开门红,比开门红更令人高兴的是,我们从去年反复建议关注的房地产板块,成了市场的大热门。一周的时间,泰禾集团涨了差不多 40%,金地集团涨了差不多 20%,华夏幸福 12%,阳光城 10%,保利地产 8%,个人单周净值增长 10%+,2018 年一开始就讨了一个好兆头。地产暴动,其实并不算啥新鲜事,地产的投资,在过去的一年,我就已经深度介入,过去的半年时间,微信平台上的每一篇文章,基本上都在说地产,但是,很多人还是听不进去,总觉得政府在调控楼市,总觉得楼价要跌,总跌得地产公司日子难过,然一年过去了,地产龙头,非但没有倒下,反而规模越来越大,强者恒强、马太效应约愈发明显。过去的一个多月,沪指从 3400 附近最低调整到了 3250 附近,指数跌幅不大,但很多个股跌幅很大,然最近的一两多月,个人的净值增加了近 30%,要知道,我一直很分散在投资在好多股票上,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抓住了市场的风向:房地产。前一篇文章,我在从 PS 角度寻找性价比占优的标的中给出了一个图,其中部分 PS 偏低的公司,还专门从红色标出,具体如下:现在重新去看那些低 PS 公司,大家会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标的,本周涨幅都很不错。房地产的估值,有人喜欢用 PE,机构多用 NAV,去年港股内房股大涨,PS 开始流行,本轮 A 股地产股的轮番上涨,我个人一直在说,本质上是基于 PS 的轮动打法,低 PS 的,如果公司的管理层进取、拿地靠谱,土储丰富,销售厉害,融资方便且成本低,这类公司后面多半会上涨。本周地产大明——泰禾集团,很多人说是董事长黄其森吹牛吹出来的,真是的么?微信群里的一百多号朋友肯定知道,我是在前面 17 附近建议关注的,当时根本没有啥董事长吹牛,建议大家关注,看重的就是其低估。很多人一直到现在都会将,公司负债吓人,其实很多人是没搞懂地产公司的负债,一方面,地产公司的负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预收款项,是房款来的,另一方面,说负债的时候,一定要看负债结构,同时要看销售和负债的匹配情况。每一段时间,甚至每一个月,公司到底有多少负债,负债的本息是多少,公司每个月的销售去到多少,能不能覆盖本息,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单独谈地产公司负债没什么意义。泰禾我建议关注后,在低位盘整了蛮长一段时间,以至于有些不坚定分子提前跑了,部分甚至小亏跑的,后面怎么样,现在已经很明白。一个当时 200 亿出头的公司,市场预期的销售金额在 1000 亿元上下(少也估计在 900 亿左右),按照一般地产公司权益七成左右,权益金额至少在 600-700 亿,200 亿市值相对于 600-700 亿的权益销售,PS 可能 0.3 都不到,别说是 A 股,即便放在港股,性价比也非常高。不信大家去算算,即便是融创,数据没出来前,就算销售预期 4000 亿元,七成的权益,2800 的权益金额,1400 亿的市值,PS 也有 0.5 左右,而融创中国 2018 年的销售可能和恒碧万是同一个等级,多数人认为融创是低估了,那 0.3 倍 PS 的泰禾和融创比,是不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地产公司的规模等级不一样,不同等级的公司不能太过直线线性比较,但比较至少给大家有一个初浅的认识,泰禾的暴涨,本质上还是因为低估,如果打口水仗真有这么大效果,估计上市公司老总都会好这一口的。不过,现在特别提醒下还持有泰禾的朋友,泰禾大涨后,目前的性价比并不是最优的,而且泰禾之前有一个定增预案,按照预案,本来打算 18.1 元定增募集不超过 70 亿元的资金,不过,去年出了一个定增新规,定增增发股份不能超过原股本 20%,这里面就很有考究的余地。因为泰禾总股本只有 12.44 亿股,20% 的上限是 2.488 亿股,而按照原定增预案,它需要发行的股本大致是 3 亿多股(70 元 /18.1=3.867),定增按新规是出不来的,反向推理,如果不超限 2.488 亿股,那么可行的方式可能是把股价推升到 28.13 元的上方去(70/2.488=28.13),截止本周五的价格,基本已到了这附近,后面是不是能走更远,已经看不明白了。既然性价比已经不是最优的,28 元附近有个心理坎,下周该怎么玩,持有的朋友自己要想清楚了。泰禾的事到这里就不说了,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更关心下一个可能上涨公司在哪里?我们再来看看更新到今日收盘的 PS 图。以 PS 的视角看,低于 0.4 个人认为就是严重低估,A 股市场,目前 PS 最低的是鲁能集团(就是广宇发展,鲁能集团地产资产注入广宇发展),其次是中南建设,而港股市场是时代地产、首创置业、奥园等。港股市场能投资的人不多,在这里不多说。A 股市场的两个标的:鲁能集团(广宇发展)和中南建设,有必要拿出来说一说。广宇发展我们在之前有一篇文章是专门说它的,鲁能集团的 PS 看着是最低的,但是,请大家注意,鲁能集团的地产资产注入广宇发展,是分阶段性的,目前只注入了第一批资产,而上面的数据,实际是按鲁能集团总的地产销售金额来匡算的,所以短期而言,鲁能集团(或许或广宇发展)的数据可能是失真的,注入部分的地产销售规模应该偏小,真实数据应该比这个大。加上鲁能集团是国企,过去控股股东变化太频繁内部可能有些问题,而且大部分土地项目集中在成渝和海南,导致风险可能集中。当然,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鲁能集团(广宇发展)的弹性可能非常大,如果没出事可能有暴利,出了事可能就很惨。2018 年是海南省建省和经济特区成立 30 周年,不少人预期有政策大礼,同时,最近海南出重拳整治房地产乱建,相信有些朋友已经看到了,鲁能第二批将注入的地产项目土储货值,有一半在海南,鲁能的项目过分集中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真说不准,加上前期已经涨了差不多一倍,广宇发展前面我交代过,我自己可能暂时只是看戏,等年报看看数据确认后再考虑后续问题。A 股地产公司里面,目前排名靠前,而且 PS 视角看着低估的,中南建设无疑是剩下里面最低的了。中南建设早期是搞建筑施工的,后面来做的房地产,目前是房地产和建筑施工双主业,当然,它也有物业管理和大数据、区块链等,当收入占比基本都可忽略。中南建设在 2013 年之前,走的是大盘开发模式,做的都是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大项目,大盘开发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周转会比较慢,占用的资金多,对管理的要求很高,费用成本高,当公司发现大盘开发模式难以持续时,公司在 2013 年开始逐步转型小盘高周转模式,学的是谁呢?是阳光城,中南置业的董事长陈凯,是原来阳光城的高管,正是陈凯打开了阳光城后面的新局面,而现在的阳光城学的是碧桂园的,这么说来,现在中南,和目前市场上高周转的几个地产公司,还是颇有渊源的。中南建设 2017 年销售金额 963 亿元,按克尔瑞的排名处于第 18 位,权益金额 864 亿,比泰禾集团、阳光城等都稍多。中南建设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三四线为辅,依托
一二线、辐射三四线 " 的指导思想,深耕长三角,拓展珠三角,进军京津冀 " 的城市群区域战略布局。按照中南建设 2016 年的财报看,公司当年底的土地储备 1395 万平方米,楼面价仅 2529 元 / 平方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下,中南建设的财报数据是比较全、而且比较干净的,有些地产公司没有披露的数据,这家公司都披露了,每个项目的权益占比,面积,楼面价数据都有。从数据看,中南建设的土地,都是比较早前拿的,成本非常低,这是很大的一个优势。2017 年上半年,公司财报披露,公司加大了对一、二线核心城市周边洼城洼地的投资,围绕 " 大上海 "、" 大南京 "、" 大北京 " 三大都市圈 2017 年共新增地块 41 个,规划建筑面积 541 万平方米,总货值 701 亿元,权益货值 507 亿元。综合此前土储以及新增、开发了的面积,目前,中南建设的土储大致在 2000 万平方米上下,比前面 PS 同样低估的蓝光发展要多(蓝光发展财报数据并不是很祥实干净)。现在大家对中南建设的担心,可能来自于公司过去几年数据比较难看,毛利润、净利润、现金流等关键指标都不太好看,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公司从 2013 年开始从大盘开发模式转小盘高周转模式,内部需要磨合,转型需要时间,公司业绩开始下滑的时点,恰从 2013 年左右开始,并不是没原因的。从近两年公司每年 100% 以上的销售增速看,公司内部的调整可能已经近尾声,如果今年的年报确认利润率见底,那么以目前低 PS 看,年内涨百分之几十是有可能的。而且,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中南建设和一般的地产公司或者搞多元化的公司不太一样,它是以建筑施工起家,后做的房地产,和建筑施工和房地产是可以高度结合,它的建筑施工收入规模比较大,并非是毫无价值可言,拿中南和规模相当的公司对比时,要适当考虑这一点。另外,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在 2017 年 11 月份做过一次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目前持有公司股份 1.21 亿股,占比 3.28%,公司很多员工都参与了,员工持股的买入价格是 6.733 元,与目前 7 元不到的价格相当。不过,也有必要提醒下,由于利润的回升目前只是预判(2017 年大致结算 2015 年以及 2016 年少数项目,房价上涨,利润率会逐步回升),并没有财报数据支撑,同时公司目前前 10 大股东中有不少的信托持股,而今年以来监管在趋严,信托持股会不会被迫减持,目前不好判断,对可能的风险,也不可不防,但由于股价处于低位,整体风险应属可控。 ] ] >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财经新闻14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3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4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6小时前
腾讯财经1小时前
FX168财经网昨天
腾讯财经昨天
华尔街见闻8小时前
财经新闻6小时前
股票频道20小时前
北京商报10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9小时前
北京商报9小时前
华夏时报9小时前
华夏时报6小时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光城产品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