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内有哪些中国合法避税的途径的避税途径呢?

630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合法避税有哪些途径?
我的图书馆
中国合法避税有哪些途径?
【的回答(106票)】:
曾向非常资深的注册税务师请教过避税的问题,他之前在一个大城市的地税局工作过15年。他的说法是,筹划有很多手段,但每一种手段都很难说是“保险”的:由于税务局官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到底是合法避税还是偷税漏税界限非常不分明。另外有时政府会以查税的手段向企业施压,比如谷歌中国的所谓偷税案。他非常讽刺的说,“作为税务局官员的我”可以把“作为税务师的我”设计的每一种税收筹划方案都解释成偷税漏税。
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基本原理,可以读读蔡昌写的《税收筹划》。如果是要实际操作,则最好聘请有经验的税务律师或是注册税务师(最好在税务部门工作过)设计一个相对安全的方案,也就是说比较少被税务部门“找茬”的方案。
@王维老师补充:“在实务中,可以尽量选择经当地税务局认证的税务所来进行税务筹划,费用会比较高,但综合衡量后会发现还是很划算的。”
【Rex Huang的回答(45票)】: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久以前就看过。一直没有回答,主要就是像 @Raymond Wang,王律师说的一样:中国税法给予税务机关的权力太大,税务机关的裁量权太大。纳税人基本没有自己对税法的解释空间。在税务局自己发文,自己解释,自己执行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会同意任何对纳税人有利的解读。(当然反过来也有税务局为了和纳税大户搞好关系故意歪曲税法的情况)&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中国的税法太过于简单,粗线条(特别是个人所得税)。有太多的灰色地带,有些领域十几年完全没有任何规定。要合理避税,也就是合理利用税法的规则,一般而言总需要税法体系成熟到一定程度,足够从其中找出对于不同交易的不同处理(或者是不同税收体系对于同一交易的不同处理),然后选取有利的待遇。如果一个税法体系对于大多数情况是一刀切,没有具体规定,或者干脆没有规定,也就完全没有规划的基础。
举个直观的例子,下面贴的是手边的澳洲税法(只是所得税法,不含流转税法,不含税务机关作出的解读,解释,判定,也不包括任何法庭判例 -〉法庭判例按厚度的话,可以判满一整面墙了)。然后大家看看中国税法才几页啊?
再次,中国实务上,税收方面违法成本实在不算高。对于很多纳税人而言,与其花精力研究避税方法,不如直接逃税。便宜简单有效低风险。
=======================
当然,也不是完全说中国没有税收筹划的空间。没有规定有时候也是好事。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国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定价,以前年度亏损的转移,对中国和外国税法之间差异性的利用(我们一般叫hybrid instruments / entities),等等等等。
======================
补充一下,
很多朋友提到税收优惠和财政返还,我个人认为那个严格上很难说是合理避税。
对于税收优惠,大多数情况是地域性的(比如西部大开发,或者东北,或者天津)。从商业角度考虑,仅仅因为税率上的差别而搬迁企业,或者对优惠地区进行投资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用“仅仅”不是因为节约的税款不多,而是很多情况下商业环境比税收优惠更为重要。有些比较落后的地方,缺乏配套设施和合理的氛围,即使免税,但赚不到利润又有什么用?
至于财政返还,首先这不是一个税收的减免。严格说来除非特别规定,一般政府给予的返还还是需要纳税的。这个很多情况下是和地方政府讨价还价的结果,很难说是“合理避税”。
【Oleg的回答(11票)】:
这个问题提的不太好,合法避税的对象很多,不可能一个问题能够论述完毕。
合法避税最大需求肯定是企业,单纯以国内来讲,目前比较合适又安全的避税方案最经常采用的就是利用不同地区的税务优惠政策来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一些不是太发达的地区为了吸引投资,出了很多五花八门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前去投资,包括像天天挂在口头的“西部大开发”,这里面是以一系列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返还政策来作为筹码的。
举几个例子:
1)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现在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有个企业去一个地方投资设立农机厂,地方给的政策是两免三减半,地租打五折,若能达到政府的业绩要求还能有财政返还。对于企业来说,初期税负基本可以忽略;
2)不同的省份对企业的所得税率也不一定相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为了鼓励投资生产会给一个优惠的所得税率。有一个客户在广东和内蒙古同时有两家生产企业,广东的所得税率为25%,而内蒙古的所得税率为15%。很显然客户的生产安排就转移到内蒙了,可以节省10%的税收。
3)天津私募的政策发生变动之后很多私募都想撤退,新疆适时提出了私募行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具体优惠不表,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相关条文。
话虽如此,但是目前国内的税收政策仍然是十分混乱且不透明。像天津这种之前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中途变卦的也不在少数,企业其实很没有安全感。此外,对于纳税大户来说,大户的变迁会对地方的税收造成较大影响,地方政府也会各种阻拦。有一个客户想把一家子吸收合并成为分公司,因为该子公司在当地是纳税大户,变为分公司后就不再独立核算而是改为总部分配,当地政府因此横加要求,除非企业保证不减少当地税收,否则不批准企业的注销。企业因此被迫签署了协议,保证在当地仍然纳税不少于以前,并且在当地仍然独立核算。这其实是加大了企业的负担的。企业的运营是长期的,但是地方政府五年一届政策说换就换,企业也很无奈。
**************************************************************************
看了@Rex Huang 的看法,觉得不是很同意,这里说说我的看法。
对于商业环境来讲,确实二三线城市无法跟一线城市比。但是商业环境更多是对服务业企业比较重要,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在物流已经十分便捷的现在,用工成本、地租、税负这些的影响因素更加重要。二三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政府承诺更多的税收优惠,减免地租,这些对企业的吸引力还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一线城市的商业环境之类的因素,企业只需在一线城市设立办事处或者专门从事贸易的分支机构就可以解决。我们在为客户提供投资筹划方案时,这些政策也是客户很看重的一个方面。
通过各地的税收政策来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我认为这是可以归为合理避税方案的。从集团的角度来讲,两地税负不同,那么将企业的产能从税负较高地区向税负较低地区转移,是可以合理地降低税负并且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的,这是很多集团企业很经常采用的安排。至于财政返还,其实就是因为政策不允许地方政府给予企业太低的税率,地方政府自己创造出来的减免方案。比如中央不让你只收5%的所得税,那么你就先按15%交,多余的10%我们通过财政资金返还给你。这个本质其实也是税收减免,这些都是企业利用地方政府的潜规则为自己减免税负。合规与否此处不讨论,但确实是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能够安全降低自己税负的途径。因此,我把财政返还列入了题主所说的可以合法避税的途径之一。此处也只是给予一个提示,而非学术讨论。
【陈米西的回答(6票)】:
参考思路:你要在A市开公司,但你研究发现B市的相关税率比A市低;那么你可以在B市开公司,然后在A市开分公司,那么在A市就可以沿用B市的税率。
具体到企业就复杂一点,需要明确是按地域计征还是按纳税主体。 & &
普通员工想要做纳税筹划,我的观点是:吃力不讨好。
【金平宇的回答(6票)】:
楼上,谈的不错,我就说说税务筹划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并提高——
一、财税方面:熟悉税法,合理安排企业的账目,能做到合法合规经济纳税
二、行业方面:不同行业的收入在税种上会有些区别,可以用一些低税种来完成收入合同。
三、政策方面:对不同时期不同行业,有许多财税政策用以扶持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取得相应资质,利用政策可以做到“合法避税”
【冯源的回答(3票)】:
一个企业的人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的经营特点能靠近税务的优惠政策,该享受的享受满。再考虑合理避税,其实就是很难界定的内容,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可以做到少交税或不交税。
【thinkind的回答(6票)】:
我大学一哥们本科到研究生都学的是财税。
硕士毕业公务员考进地税稽查局。
可惜他没兴趣来知乎。
至少就他而言,税收筹划或避税方面他研究了十来年。
我不认为,一般的避税手段他会没方法处理,只要他想。
所谓合不合法,都是税务局说了算。
法在人上,人在法上。
这最可怕。
【sky的回答(2票)】:
补充一个: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2012年底应该会在部分地区试点上马,解释下这个东东:选择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你投入养老保险账户的钱是不需要交税的,当你领取养老金时(或许时间已经过去三、四十年了)补上税款即可,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对于个人是有好处的,最明显的功能就是避税。
针对l楼评价,给出一个例子:
退休前——假设税前工资为8000元,应税工资为4500元,假设上海试点为600元范围税前抵扣,则纳税人可以通过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来避税,按照第二级“元”10%的税率,当下可为投保人节省60元,一年为720元。同时,每月600元作为保费进入养老险个人账户。
退休后——到退休的时候,根据当时的个人收入和起征点及税率进行缴税,而如若在20年后,由于起征点的提高和退休后收入的降低,这部分很可能免于缴税,即使按等额等率缴纳,按照11%的折现率,720元的现值也只有90元,也就是每年可以节省630元。
&630元看上去虽然不多,但水滴石穿,几十年累积起来就不是个小数。
【黄欣的回答(2票)】:
&&&&&& 路过看到诸家之言,还是有些不同体会,小说几段。由于常和一些实体企业交涉,通过正常渠道节税、避税是企业盈利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同样作为投资公司,如何降低纳税成本 ,也是任何一家生意人都关心的事儿,故而愿把自己接触到的一些情况略作分享。
一. 税收的社会意义
&&&&& 先往远里扯两句 ,从社会这个大环境来看 ,政府与企业之间就纳税问题永远是个博弈平衡过程 ,政府永远是强势者,企业永远是相对弱势者,社会财富的创造,其基因是企业,而政府该合理的征收这部分税来满足宏观治理的需要,这里就有个度的考量。在此我愿意用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来相形比喻(你明白谁吃肉、谁吃草,同样你也该明白谁能被惹,谁不能轻易被惹,这个道理不仅贯穿于纳税这件事,也适用各项生意)。一个高效善于管理经济关系的政府一定会有一套相对公平的纳税体系,让各个参与经济的阶层相对有公平感的互通交易。我在谈具体避税之前,先聊几句个人对税法法理性的探究。举个例子,有人讨论过是否要交呼吸税,空气属于政府吗,政府有权力拥有这项资源的绝对支配权吗?
二. 企业节税避税的技术类型与方法
1. 企业进行节税与避税的策略
a. 利用税法、税归的选择性条文进行节税与避税
利用同一征税对象同时做了若干项并列而又不同的规定 ,企业纳税人选择任何一项规定都是合法的。这样,企业就可从中选择一项对企业交有利的规定。这个说法比较抽象,你一会看看我下文述及的具体方法和例子。
b. 利用税法、税归的模糊性条文进行节税与避税
这是指税法规定的某些条文的弹性较大,可宽可严,优势还是模棱两可的,纳税人可以选择对自己欧力的提问进行操作。
c 利用税法、税归的数量性条文进行节税与避税
税法规定的条文中有若干数量界限(比如某些超额累进税),这些数量本身并无粗偶之处,但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某种变通的办法亚东自己的计税数额,使得计税数额地域特定的数量,从而得到一定税收上的好处。
2. 企业进行节税与避税的方法
a. 税基式-避税递延
纳税人通过缩小税基的方法来减轻税收负担,甚至免除纳税义务。税基是计税的技基数,在适用税率一定的条件下,税额的大小与税基的大小成正比,税基越小,纳税人负有的纳税义务就越轻。该方式主要应用于企业的所得税方面。
&&&& 从企业来说,营业利润是其所得的主要来源,而企业的营业利润又是由企业的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项目后所得。一般来说,企业的营业收入除了可以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之外,弹性很小 。因此,采用税基式避税减少所得税主要体现在利用合理的与财务手段增加营业成本语言能工业费用方面。常见的方法有:利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资产租赁法与不同的费用分摊法,利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以及筹资避税法等。
&&&&& 需要注意的是,用该方式避税并不能在总额上减少纳税额。如采用同的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它们在总额上并不能减少企业的存货车根本总额或是折旧费用总额,也就是不能减少企业的利润总额,从而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但这些方法使得企业的纳税时间往后推移(将费用计入较早的期间,则较早时间的利润较低,从而使得企业在较早时期的税金较低),这样可以使企业获得在推迟纳税的这段时间内所应纳税款资金的使用权,对了,至少可以拿这笔钱存银行吃利息 。
b. 税率式避税
&&&&&& 指纳税人通过降低使用税率来减轻税收负担.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纳税人并不能改变计税税率.然而不同税种往往是按课税对象或纳税人的不同来区分.有时课税对象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或是纳税人真正身份并不容易确定,或者适用的税率可能因税基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为纳税人避税提供机会.
税率式避税的基本方法有转让定价和低税率法.
转让定价是指利用公司集团内部的转让价格实现避税方法,这种方法可运用于母子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及有经济利益联系的其他公司之间.
低税率法是指纳税人通过一定的合法途径,使其所拥有的课税对象直接适用较低税率计税,以达到减轻税负目的.以该手段避税的外部条件是要存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税率差异,或者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享受不同税收待遇.
c. 税额式避税
&&&&&& 指纳税人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减轻税负.税额式避税通常与税收优惠中的全部免征或减半免征相联系,它主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
三. 企业节税/避税实务
1.&&&&& 企业家/生意人要读点政治经济学
&&&&&& 做上点规模的生意,老板和管理层们都要时刻关注国家对经济形势走势,多顺应而为政策鼓励和方向指引的生意,节税/避税也一定会顺应大方向而开绿灯,至少企业不该傻傻的去顶风作案政策所不指的事.
2.&&&&& 及时认真学习税法
&&&&&& 税法是经济相关中变更最频繁的法种之一,源于它和国内外经济实时走势/行业特征/企业经营息息相关,企业一定要有专门的团队(甚至最高执行层)及时学习更新,以便了解有利于企业节税避税的契机.
3.&&&&& 与税务部门维系正常良好的纳税人/收税人关系
举个例子,我曾有个客户企业,他们在当地算是经营有方小有一方名气的公司,正逢某段时间税务部门领导更替,新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来公司例行公事考察工作,该公司老板鉴于自己在该地区的生意威望,愣是摆谱把新税官在招待室冷落了两天.新税官在回税务局工作后第一天就给该公司发出一道公函,大致内容如下: 鉴于该企业在当地的经营威望,理应首要承担新税种的承担代表义务.于是乎一下子在一段时间内承担了新颁布税种的不低税额. 其实傻子都明白这哪儿是鼓励和夸奖呢,可就是企业老板的一点点”怠慢”招致了这一场闷亏,怪谁呢? 这一把积极分子角色所交的税远超过若干月来该企业财务工作者利用专业技术省下的银子.
体会:人都是讲颜面的,尤其作为执法者,更尤其作为与生意人直接相关的执法者,该不该逢年过节送礼你自己掌握,但至少妥善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对你的生意影响至关重要,人家是游戏规则制定及执行者.不服,试试看?.
4.&&&&& 树立经营正气, 少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 还是举个实例: 有次去某地某企业调查某投资机会,刚去第二天该公司受到当地工商税务的停业查封通知,说接到重大举报,透露该企业有重大偷税漏税行为.这告状举报的人也够贼的,专挑我们调查去的第二天,明显有蓄意载赃之嫌,生意人都是敏感的,老板也肯定会对我们刮目相看,怎么你们一来就有这股风儿呢. 索性经过老板自己2天的深入明察暗访以及在当地政府的深入探访,终于抓出了那个举报人,是他曾经拖欠人家奖金的内部员工,那员工在争取利益失败后自立门户干起和原老板同行生意,后来又功于心计,专等在有投资者来访时,整一把浑水摸鱼,状告工商税务原老板偷税漏税. 这案子最终是老板花了拖欠员工5倍的银子摆平了相关部门以及所欠的税,这个哑巴亏吃得可真噎人,可苦果确是自己埋下的.
5.&&&&& 了解税务部门的收税业绩和周期
&&&&&& 有时候某些企业在年底去税务局纳税,税务局的人会客气的说: 今年的纳税任务已经纳完了,你们明年再来吧.瞧,多好的节税时机,能有效把这部分钱安排在下年缴税前做些有意义的投资,甚至存在银行吃点利息,抑或做点高保障性的理财投资,都是聪明之举. 至于做哪些高保障的理财投资,私信问我.
6.&&&&& 有效利用地区差异拆分组合公司进行节税
&&&&&& 可以说,每个国家对不同地区的征税税率都有差别,有很多公司会把总部设立在北上广,因为此处信息畅通,高端人才密集.而在二三线城市设立子公司,将许多具体生意交易挪至二三线城市完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低税率,完事后再二三线城市赚钱后再通过公司内部审计转帐,这样的成本是很低的; 再有就是著名的VIE模式,海外借壳上市,借壳重要的动机之一就是海外注册公司的低税率.
该部分是资本市场非常活跃多变的操作手段之一,其衍生的其他交易动机更耐人寻味,有机会我们深入聊.
&&&&&& 总结一下, 如果公司有足够强大的财务管理团队,可以大致参照我上述的二/三部分考虑避税手段;如果公司在短时间内实在难以透彻理解税务中的种种复杂法理和税务操作,建议就记住两条:
1. 明白吃肉的和吃草的动物在食物链上该扮演的角色.这样你至少不会多交本可以不交的税!
2. 不要中长期被一些特殊人或群体“惦记”。比如您不常做霸盘生意,您守法端正经营,不得罪一些防不胜防的人。
【涮太的回答(3票)】: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批下来以后当年就可以减税40%。
【李正道的回答(1票)】:
在一些有税收政策的开发区注册公司,在完税的基础上会的到较高的财政扶持。具体可@我
【李羽飞的回答(0票)】:
我觉得主要从各地方政府政策上寻找。
【wayenchan的回答(0票)】:
是法本身问题,避税只是方法,根本上是法的不健全导致。
【江川的回答(0票)】:
个人认为,找一曾经在税务局干活的人做比较好。
【肖欢的回答(0票)】:
1)办理跨地区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然后可以开具邮政通信业发票。
【陈伟衍的回答(1票)】:
不盈利就可以了啊
【卢华海的回答(0票)】:
年收入几亿的的企业,老总月薪1500,老总以下都是1500以内。
这种避税法是不是很蹩脚?
【廖尚友的回答(0票)】:
LS的說的沒錯,可惜我們繳納的稅收都進了誰的口袋呢?
在ZG想合法納稅,一個企業要生存下去發展下去還是很難的。
具體的操作一般是找稅務事務所,企業服務公司操作。當然風險收益都是必須考慮權衡的
【赵文博的回答(0票)】:
什么叫税收筹划?你和税务局的人处好了,让他给你支招!
但是呢,也不是全部保险,等稽查的再来挑一次刺,才算完。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在中国合法避税有哪些途径_百度知道
在中国合法避税有哪些途径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慧生利通投资管理知道合伙人
百度知道合伙人官方认证企业
慧生利通投资管理
知道合伙人
有智慧,才有正确的方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不用担心被社会的洪流抛弃。 慧生利通创建于2013年,服务于客户,解决客户各种状况下的资金需求,为个人、企业及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工薪阶层个人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按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同时,职工又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所以,一般职工提高公积金缴存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工薪纳税人巧用公积金避税是合理可行的。需要强调的是,利用个人缴纳补充公积金进行避税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纳税人要在所在单位开立个人补充公积金账户;二是纳税人每月缴纳的补充公积金虽然避税,但不能随便支取,固化了个人资产。
为你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作为税务局官员的我”可以把“作为税务师的我”设计的每一种税收筹划方案都解释成偷税漏税。...
在中国合法避税有哪些途径?
合法避税指税收筹划以及形式符合法律的避税行为。
请注意区别【税收筹划】、【逃税】、【避税】的区别
曾向非常资深的注册税务师请教过避税的问题,他之前在一个大城市的地税局工作过15年。他的说法是,税收筹划有很多手段,但每一种手段都很难说是“保险”的:由于税务局官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到底是合法避税还是偷税漏税界限非常不分明。另外有时政府会以查税的手段向企业施压,比如谷歌中国的所谓偷税案。他非常讽刺的说,“作为税务局官员的我”可以把“作为税务师的我”设计的每一种税收筹划方案都解释成偷税漏税。
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基本原理,可以读读《税收筹划》。如果是要实际操作,则最好聘请有经验的税务律师或是注册税务师(最好在税务部门工作过)设计一个相对安全的方案,也就是说比较少被税务部门“找茬”的方案。
王老师补充:“在实务中,可以尽量选择经当地税务局认证的税务所来进行税务筹划,费用会比较高,但综合衡量后会发现还是很划算的。”
合法避税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部分方法需要结合企业具体的行业背景和业务类型,此类方法需要结合情况具体讨论,此次暂且不表。这里,提出一种一般性的企业节税方法。
众所周知,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这个税率在世界范围内属于较高水平,请见本文最后附表中的世界各国税率表《List of countries by tax rates》。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将企业利润保存在实体在海外所得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而不是保存在中国大陆境内,来达到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这里,我们以香港为例。(之所以选择香港,而不是传统的避税天堂例如英属处女群岛或者开曼群岛,是因为香港和中国大陆的税务机关签署了具体的税务互免协议,实际操作中,更为方便和有效。)香港的企业所得税率为16.5%,中国大陆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因此,假如我们选择将100万元的利润放在香港而不是大陆的话,企业可以节约的税额为8.5万元。
那么,如何能把利润放在香港的子公司呢?通常会采用关联方公司之间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的方法。例如,使香港子公司向关联方的大陆子公司销售一种“高价商品”,提高香港公司的利润、降低大陆公司利润,从而将利润“输送”至香港。
然而,香港Inland Revenue Ordinance (IRO)的 S. 61A中满足如下条件的交易存在反避税措施:
there is a tr
the transaction has or would have had the effect of conferring a tax benefit on a person (the relevant person); and
having regard to the following matters, it w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sole or dominant purpose of entering into that transaction was to enable the relevant person, either alone or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persons, to obtain a tax benefit.
Where s.61A(1) applies, the assistant commissioner may raise an assessment on the relevant person:
as if the transaction or any part thereof had not been entered into or carried out (s.61A(2)(a))
in such other manner as he considers appropriate to counteract the tax benefit which would otherwise be obtained (s.61A(2)(b))
简单来说,该条例规定,如果一项交易没有其他商业实质,唯一的目的就是避税的话,则香港税务机关有权宣判部分或全部的交易无效,或对交易的价格进行调整。这样的话,就会导致避税失败。
因此,若想保证避税不失败的关键就是,必须保证香港子公司销售给大陆子公司的这个“高价商品”不会被香港税务机关通过援引以上条款而驳回。
如果香港子公司销售给大陆子公司一个“实体商品”,则税务机关会考核该商品是否超过了公开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来辅助判定是否不具有商业实质并唯一目的是避税。然而,如果香港子公司销售给大陆子公司的商品是一个在市场上无法找到同类商品的“虚拟商品”,则税务机关认定其超过市场价值的判定将会非常困难,无法认定满足以上s61A等条款的话,就不能拒绝该关联方交易,因此我们就可以顺利将大陆公司的利润输送到香港公司了,也就自然达到减税的目的。
事实上,通常这种”虚拟商品“都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无形资产,例如专利技术、特许权、研究报告、咨询报告等。如果设计的当的话,这种具有特异性的产品很难再公开市场上找到同类商品价格,因而不容易被大陆和香港的税务机关通过援引反避税条款驳回,因此更容易实现我们通过利润转移达到节税目的。
这个问题很久以前就看过。一直没有回答,主要就是像 Raymond Wang,王律师说的一样:中国税法给予税务机关的权力太大,税务机关的裁量权太大。纳税人基本没有自己对税法的解释空间。在税务局自己发文,自己解释,自己执行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会同意任何对纳税人有利的解读。(当然反过来也有税务局为了和纳税大户搞好关系故意歪曲税法的情况)
虽然政府的权力无限放大,但是避税从可操作性上来讲,还是有很多方法的。
1利用万能的转移定价,因为这种方法虽然严格的来说,税务要定你偷税也可以,但是这种方法大家都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税务的度不好掌握,究竟是你经营困难低价抛售,还是转移利润低价交易,税务也不愿意竭泽而渔,那么在度上控制一下,税务就算知道,也一般不会较真。而且这种方法也确实不好查证,毕竟帐都是真的,实务上来说一般是企业连年扩大经营但是仍然无法盈利才会引起税务注意,如果本身就不是年营收过亿的大户,或许税务根本不会认真的追踪你的往来,压根就无视掉了。
2多用几种方法,避免一种避税方法,不要只是把出口价格定的很低,也不要只付很高的专利费给香港公司,什么培训啊专利啊商标啊,高进低出啊一起用,每样只比正常的低10%,那么加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
3坐大了一定要把用脚投票的权利留住,虽然你没有和税务谈条件的资格,但是你有不玩的权利,你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厂,某个地方的厂不足以动你的筋骨,只要你厂在当地足够大,那么地方官员就会忌惮你撤厂,不仅原来该交的税没了,连当地就业压力也大了,这种社会政治影响也会让税务不敢太较真。相反,如果你只有这一个厂,相信我,税务绝对不会手软的。
4多利用离岸公司,毕竟天朝本事再大,你管不到外国公司,很多东西,那么在操作上就简单的多。
5有政策就用,但是如果要避税就不要直接用,如原来的两免三减半,如果你用了,不做任何避税措施,在优惠期到了以后前5年的经营情况就会成为你以后纳税的重要凭证,而如果一开始就把利润转到离岸地,那么税务主动查你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因为账面变化不大
作为一名从事税务行业超过20年、深刻了解税务机关人员心理的资深人士,个人体会,如果要合法避税,首先还是要深入研究政策条文,税务的文件实在太多,税务局内部其实真正能全面懂的人也不多,如果你能够拿出政策条文来说话,通常税局的人员是不太可能刻意为难你的,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份工作而已,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只要你说得有道理,再加上几分人情,税务人员其实并不介意你合理避税!
当然,如果政策规定不行,明知不可为而要为之,那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合理避税范围了。
点顶部蓝色 新农村合作社论坛 加关注
新农村合作社论坛--关注百姓生活,构筑活力乡村,共建美好家园,传播正能量!
新农村合作社论坛--欢迎您的加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所得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