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图片 仿真1314售卖别人培训资料,会被查到吗??

微信红包不能发红包,可以转账转,但前提是必须实名制。

单个普通红包最大金额为:200元。

转账是指微信朋友间使用零钱或者银行卡付款到对方零钱,并不是直接付款到对方银行卡。

转账后收款方未收到钱,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1、转账后,收款方在与付款方好友的微信对话框里会收到一条对方发来的橙色小框转账消息,收款方需要点击消息确认收钱;

2、收钱后资金会到零钱,请进入“钱包”---“零钱”查看资金; 

3、若想将零钱里的资金转到银行卡,可进行提现。当天提现,第二天23:59分前到账,不受节假日影响,请耐心等待资金的入账。

不能够有这样的想法,不能够拿发红包多少来衡量爱的标准!

在这个思想品德道德逐步丧失的时代里,一切向钱看的时代里,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信仰目标,自己的道德底线!才能够得到真爱!!!

人气:发布时间: 14:27:28作者: 小V来源: 永康V生活

摘要:刚过去的这个5月20日,微信朋友圈被各种秀恩爱刷屏,最实在的,就是微信红包直接给钱,少的5.2元,多的520元。不过,一对夫妻却因为一张1314元的微信红包截图,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老公发1314元微信红包给别人,老婆气得闹离婚,真的假的?

  刚过去的这个5月20日,微信朋友圈被各种秀恩爱刷屏,最实在的,就是微信红包直接给钱,少的5.2元,多的520元。不过,一对夫妻却因为一张1314元的微信红包截图,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昨天早上6点左右,江北银泰城附近还没什么人,一对男女开始拉拉扯扯,后来直接打起来了。有个市民经过,刚好看到这一幕,赶紧打110报警了。

  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民警很快赶到现场,这对男女已经没打架了,但还在不停地斗嘴,时不时提高音量。

  “我们是带着结婚证来办离婚的!过不下去了!”两人你一句我一句。

  民警把他们带到派出所。

  这对男女是夫妻,男的叫阿向(化名),女的叫小绵(化名),两人年龄相差10岁,结婚已经一年多,而且当初还是闪婚。

  这次吵架,是因为一张微信红包截图。

  这张截图,是小绵的闺蜜发给她的,说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上面显示红包金额是1314元,而红包发出者头像,居然是阿向的照片。

  这下小绵气炸了,老公不给自己红包也就算了,还给别人献浪漫。可阿向却不承认,说自己没给别人发过红包。

  两人就这样吵开了。

  在派出所里,小绵把话匣子打开了,其实平日里,两人打打闹闹,夫妻关系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小绵说,她一个女孩子,希望有个贴心的丈夫可以照顾自己,可阿向的工作是营销,忙起来的时候,根本顾不了家。后来,小绵还发现阿向在外面欠了不少债。

  阿向的说法更直白,当初闪婚,双方了解不足。他觉得自己脾气急躁,希望找个人能谦让自己,可结婚后才发现,她的脾气跟自己不相上下。

  两人数落来数落去,差点又要动起手来,各不相让,都说这婚是离定了。

  “既然要离婚,就冷静地思考一下,有问题好好说清楚,也没必要打架,分手也要和平分手才是。”民警的这句话,夫妻俩倒是听进去了,情绪也稳定下来了,答应再好好商量这件事。

转账时故意输错  孕妇靠这招竟骗88万元!

  “收到银行的提示短信,以为已经转账成功,就把手机给她了,没想到上了当。”一位店家说。

  像这位店家一样上当受骗的不在少数。义乌“买家”宗某挑好商品后,以没带现金为由,要求通过手机银行软件转账支付。在转账时,输入正确的卖家姓名与手机号码,却在输入卖家银行卡号时故意输错1位数字,导致卖家收到误导性的短信,以为已收到钱款,当场交付商品。宗某用此种手法“一招鲜,吃遍天”,诈骗数额高达88万余元。

  办了一张建行卡,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建行应用程序,将银行卡和手机绑定,宗某开始“试身手”。

  2013年3月,她壮胆到一家手机店尝试骗术。宗某以买手机为名,利用店主的信任,达成通过手机银行软件转账来完成交易。

  在操作完成的几秒钟后,店主的手机收到来自银行的提醒短信,显示银行已经受理宗某向对方银行账号转入钱款的申请,下边落款“如果汇款信息有误,银行将退回处理”。

  宗某心里明白,钱最终会因为输入的对方银行卡号和姓名不一致而退回自己卡里。因为是老客,店主一看到提示短信,就以为收到了汇款,放心地把手机交给了宗某。

  当店主发现钱未到账催促宗某付钱时,宗某就以银行转账出问题、跨行转账时间久、银行休息等各种理由搪塞推脱。就这样,宗某到多个手机店骗得价值人民币11万余元的苹果与三星手机多部。

  去年5月,一手机店店主报案至义乌市公安局,几日后宗某被警方抓获。宗某因怀有身孕被取保候审。没想到,宗某不知悔改,继续“行骗江湖”。

  去年7月至11月,宗某来到多家手机店,用同样的骗术,取得店主的信任,骗得总计价值人民币17万余元的物品。

  这一次,她的胃口更加大了。去年11月底,不满足于电子产品的宗某,将骗术撒播到服饰、手表、钻戒、黄金饰品等专卖店。截至今年1月,宗某先后到商贸区、十字街、银泰百货、第一百货、曼卡龙珠宝店等多处实施骗术。尤其是银泰百货,成了宗某骗术的重灾区,包括莱特妮丝、维格纳斯、SCOFIELD、HAZZYS、JS、卡地亚手表、周大福等专柜,无一幸免。今年1月,宗某在银泰百货逛街时再次被抓获。

  “我以前花钱大手大脚,一旦手头没钱就不适应,遇上节假日购物欲望更加强烈,就会乱买东西,还会把骗来的东西送给朋友,其实自己并不需要这些东西,也没有想过后果。”在看守所里的宗某说,很多骗来的衣服连包装都没拆,还有钻戒、黄金首饰等都没用过,愿意全部退还给被害人。

  “我没算过,没想到这些东西加起来总共有88万多元。”宗某说。面对刑罚,她落下了悔恨的泪水。

  承办检察官提醒,通过网络私人交易时,尽量使用现金,一旦使用网络转账或手机汇款,一定要看清银行或交易平台的提示短信,也可通过致电银行客服、登陆网银或用ATM机确认款项是否已经到账,核实之后再进行交易,谨防被骗。

作者:盛游  韦宇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红包图片 仿真131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