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中产阶级标准2018,该买什么价位的奢侈品?

中国目前千万富豪已经超400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中新网报道称,中国权威生活方式研究和顾问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最新发布的《要客境外生活方式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中国拥有千万富豪超过400万人,亿万富豪15万人,已形成全球最大的高端财富群体。

财富品质研究院的统计数据称,目前中国净资产超过100万元的中产阶级人数超过7000万人,拥有财富总量约为30万亿美元,超越美国和日本,位列世界首位。

中国“要客”群体的崛起,也加速了“旅游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据财富品质研究院预测,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突破1.4亿人次,总消费将超过1.5万亿元,中国“要客”的境外旅游消费(含购物消费)将达到破纪录的7000亿元,消费额占中国人境外旅游消费近一半。

随着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2016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共消费超6000亿元,奢侈品消费近4800亿元,中国游客人均每年境外奢侈品消费12万元。以“要客”为核心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买走全球接近一半的奢侈品,主导着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

  提及中产阶级,总有一系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想象。

  如果在国外,那就是位于城郊的舒适豪华的别墅,Hermes Birkin,至少也是Burberry风衣配置,丰盛的美酒佳肴和环游世界的旅行。一对夫妻,两个孩子,一条狗。

  在中国,中产阶级意味着什么,划分的标准又是什么?是钱,地位还是消费方式?

  事实上,届定阶级的因素绝非仅限于是金钱。

  听说中国的中产阶级

  “在周日早上差不多8点的时候,顾里就已经起来在浴室涂涂抹抹了。当她把最后一道工序(一种50毫升的液体,在久光百货一楼被标价到1800元的东西)完成后,就穿着Hermes柔软的白色浴袍,坐在她家的客厅里喝咖啡了。 ” ——摘自郭敬明《小时代》

  当你看到四娘有能力把XX乳液描绘成“一种50毫升的液体,在久光百货一楼被标价到1800元的东西”,我想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中产阶级”的真谛。

  在四娘为我们描绘的小时代里,这番场景几乎成为了中产阶级的标配——LV,Prada,Hermes, 穿梭于光怪陆离的城市的白领蹬着10厘米的高跟鞋哒哒做响。周末的时候他们出入于高端酒会,参加健身,热爱旅游,并且品味“高雅”。

  虽然以上这番场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但是多多少少道出了“中产阶级”的长相——金钱文化的崇拜者,消费主义的符号堆砌。

  你一定已经露出不屑的眼神,率领一大堆小标签打算贴在中产阶级的脸上。

  无产小编曰:客官,且慢!

  你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中产阶级就是社会里比较幸福的一群人——拥有财富,地位,学识,不太多也不太少,刚刚好的稳定。在理想的橄榄形社会结构里,大量的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英国的这些岛国居民就像他们酿造的啤酒一样;顶层是泡沫,底层是渣子,而中间是精华。” ——伏尔泰

  用辩证的观点看,中产阶级有金钱至上的嫌疑,不过现实角度来说,还是生活得相当幸福的一群人。好比四娘虽然是个脸皮有些厚的商人,通过他的个人奋斗,他也过上了中上层阶级的生活。

  说白了,小编也想在帝都买一栋高级公寓,周末去看看话剧,改善生活呀……

  然而,“中产阶级”,不仅仅是钱而已。

  按照麦肯锡的最新定义,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城市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在6W-23W之间,目前全国大概68%的城市居民属于这一水平。

  (真的有这么多吗?!)

  从现实的感受上来说,年收入超过20W,有自己的住房(最好是别墅,不能是贷款),才起码够格吧。像小编这样的北漂,应该属于够不到中产阶级的底层…

  所以“>20W收入=中产阶级”?

  从经济上说,毫无疑问只有两种等级,富人和穷人。但从社会角度看,有一整个由各种阶层组成的等级制度。

  而界定阶级关键因素从来不是只是金钱,而是他们拥有金钱的方式。或许你家有千万财富,却只是挥霍于奢侈品。

  或许你家收入刚到10万,却热爱音乐和艺术,愿意花费时间去欣赏自然、文化和社会。

  “每一个等级的成员从各自的童年时代习得的风范和传统不但大相径庭——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他们终其一生都很难改变这些东西。”

  周信芳的女儿周采茨,几年前办元媛舞会,说过一句让领英小编非常不喜欢,却有几分道理的话:“即便她是个农村女孩,只要会琴棋书画,读书优秀,会养马,会马术,我也会邀请。不过话说回来,什么样的农村女孩可能学会这些呢?”

  “高级学识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如果你曾经近距离地接触过你想要成为的那个层次的人,你一定能够察觉出来,你们之间的差距不只是金钱而已。

  建立在金钱至上,却游走于金钱之外,那种无形的,你所看不见的东西;那些极其抽象的名词,所谓文化,眼界,思维方式…才是造就阶级差距的根本。

  中产阶级,之所以为人称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有,更多的是因为物质的富有所带来的眼界和精神层次。就如同英国一直引以为傲于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勤奋工作、诚实、节俭和自立。

  换言之,他们构成了社会的中坚,他们的价值观是社会的主流。

  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除了物质以外的光彩。真正的中产阶级拥有一些共同的优秀品质,构成了这个社会的信仰基石。

  他们自信,能拼,敢冒险,能认识到机会的价值:

  永远热爱学习,明白改造自身才是最大的财富。

  坦荡,不盲目自负,不打击自己,接受差距,行动力强。

  虽然务实,但同样拥有自由而无用的精神。

  有所持就必须有所不持。

  知乎上经常有人提问:“一个普通出身的我,距离成为中产阶级还有多远?”

  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是无解的。人生而平等,自然意义上;人生而不平等,社会属性上。有没有一个上流社会的爹,还真的很重要。然而大部分人无法选择出身。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把当今中国的社会群体划分为十大类,并在此基础上把相关职业的社会地位分为“上层、中上、中中、中下、下层”五类。

  根据这个定义,中产阶层应该囊括了中上和中中,中下或许也能勉强挤入这个阵营。

  如果你跟贫穷的小编是一类,出身于小城市,好不容易高考改变了人生,家庭属于中下层的话,那么往上攀登一个阶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你还在算往返面试的火车票要多少钱,一套正装要多少钱的时候,中产阶级出身的同事们就有人去环游世界了。她们行走于不同的城市,品尝世界的美食,参加高端的论坛,眉眼间都是自信。她们年轻美丽,无忧无虑,光彩照人。

  你和她们一样,有着自己想法,主见和梦想。

  你和她们不一样,你想要的世界需要钱作梯子。

  很多时候你因为经济捉襟见肘,想换台电脑,看到标价,放弃;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囊中羞涩,放弃;想出国,考虑到费用,放弃。每天都生活在两难的境地里。

  然而,如果只是因为缺钱,不敢去花钱去创造机会接触那个你所期望的更好的世界,以上这些愿望,就会变得极其肤浅。

  你目前所处,较之你想去的阶级,差别就是消费能力吗?中产阶级和“年收入100万”可以划上等号?

  真正可怕的从来不是贫穷,物质的贫穷。划分阶级的标准也不是这个。

  可怕的是因为物质的匮乏,让你无法摆脱的自卑,狭隘和怯懦。

  那种贫穷带来的自卑感,融进了血液里。

  不敢去赌,不敢去追求真正想要的。

  最终由于什么也敢放手去做,确实,什么过错也没有。然而也没有任何成就。

  这是Loser的标准定义。

  这才是你真正的差距。

  当你已经见过了一个更加高远,更加宽阔的世界,你不会甘于呆在井底。你的心中会有一团火。

  很多时候你都看不清这团火究竟是什么,一个愿望,或是一种动力。但是它告诉你,去改变,去追求你想要的世界。哪怕你此时身无分文,你身处潜水钟,却能看到水面上的蝴蝶。

  在这个角度上来说,跨阶级很难,但最难的从来不是钱。

  最难的是,你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放弃那些特别花钱的爱好,华丽的衣服,名牌包,最新款的Apple watch,Tiffany的项链……

  你需要在最好的年纪放弃那些新潮和美丽的打扮。

  你需要担起更多的责任,每天在吸血加班楼里加班到半夜。

  你需要比同龄人更拼,在工资只有五千不到的日子里,在一切付出都看不到什么回报的日子里,你要忍住。

  唯一的方法就是“更努力”。对自己更苛刻,更拼命的地工作,更努力地存钱,更透支自己地去拼。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可怕的东西。但是我们所惧怕的不是恐怖的面具,或塑料蜘蛛,也不是逼真的怪兽,都不是。最让我们恐惧的是我们内心的想法。



  ——《绝望的主妇》

  这条路充满荆棘,并不好走。

  然而你动力,有梦想,就一定能走下去。

  北京时间21日讯对于全球奢侈品市场而言,中国已经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大买家,这一点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各品牌因此受到的连累当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12月15日,发布财报称季度利润下滑38%,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此外博柏利在中国市场上的挣扎也不时会让公司股东紧张一番。

  不过,Quartz刊文指出,2015年只是一个年头而已,从长期角度看来,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而这当然要归因于中国中产阶级的迅速增长。

  晨星公司的研报指出,正如女装日报(WWD)的报告一再显示的,中国中产阶级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吸引,在其成长壮大中越来越多地购买“梦寐以求的奢侈品”。晨星认为,目前符合“下层中产阶级”标准的中国家庭数量2012年已经达到3200万个,而到2022年将增至1亿3300万个。“舒适中产阶级”家庭则将从1300万个增至3100万个。合计起来,十年间,中国将总计增加1亿1900万个中产阶级家庭。

晨星公司的中国家庭财富状况预测

  报告对“下层中产阶级”的定义是,家庭年收入10万元到20万元人民币,而“舒适中产阶级”则是20万到50万。这些家庭会有许多金钱用于消费,哪怕是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大背景下。

  尽管中国大约6.9%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无可怀疑的余地,但是增长总归是增长。晨星的研究认为“增长速度比官方数字低2个百分点”,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预计中国人的奢侈品支出会以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中国人将持续在国内和国外购买这些商品。

  晨星绝非唯一一家认为中国不断膨胀的中产阶级会成为奢侈品长期利好的研究机构。8月间,中国贬值货币一度引发了奢侈品行业投资者的小规模恐慌,当时德国就对行业前景进行了一番评估。他们的报告得出结论,尽管短期到中期会有些波动,但是长期前景要乐观得多:“中国中产阶级的庞大数量将在许多年中持续为奢侈品需求的增长提供燃料。”

  在晨星看来,那些处境最有利的品牌应该是那些昂贵,但还没有到过于昂贵地步的,比如Ralph Lauren、蔻驰和蒂芙尼等。这些将成为许多首次尝试奢侈品的消费者的首选,因为与古驰等品牌相比,显然还是它们更容易接受和承担。此外,它们目前在中国的销售还较为有限,这也为未来提供了可观的成长空间。

  博柏利2013年以来销售就主要依靠亚太市场了,他们也有望成为潜在的赢家。尽管他们的商品价格比前面提到的几家要贵一点,但依然比其他欧洲品牌便宜一些。他们的数字战略也会让公司得到帮助,因为所有的中产阶级家庭都在更多进行线上消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中产阶级标准201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