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持有小米多少股份uc多少股份

当然不是,即使小米真的成功上市,真正身家过千万甚至上亿的还是少数,一般来说,高管或者最早加入公司的这一批人有这个可能,而且最终还是要看老板够不够大方。不过根据目前爆出的有关小米上市的一些信息和他的估值来看,小米内部前一千名员工还是很有希望可以在上市之后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财富自由的。但是对于后来加入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根据已经传出的消息,小米的估值应该在7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这个估值已经很高了,所以未来的增长空间也非常有限。所以除非那些手里有原始股的人或者股份比例特别高的那部分人,可能会在上市之初可以大赚一笔,其他人的机会很少。即使是小米员工也不例外。而且有消息称,小米给员工的薪水并不是行业里最高的。

就小米公司的经营状况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亏损还是很大的,这也就决定了小米不可能会为员工开出特别高的工资,即使现在上市,除了一少部分人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回报之外,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普通员工都不会获益太多。至于在上市之后小米会不会给自己的员工做一些薪资待遇上的调整,这个还要看他们管理层的态度了。

客观来看,尽管说小米是近几年以来的现象级企业,而且目前来看,小米上市之后的估值不会太低,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小米目前还是遇到了很多发展的瓶颈,盈利仍然是他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急着去上市原因。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可能手里有原始股分的那部分人在上市之初凭借着资本市场给的高估值而大赚一笔,如果手里的股份比较少,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惊喜。

毕竟以小米目前的情况来看700亿到1000亿的估值有点高了。未来的上升空间很有限啊。想要成为苹果,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米上市成功,雷军身价暴涨,顺带着又进一步推进了小米这个品牌的发展。身为小米的员工,工资上涨是肯定的了。但是,现在虽然有员工平均工资千万的说法,但是就因为这样就以为小米员工各个都是富翁了,那未免太片面了。

首先,需要理解“平均”这个词。它是以小米的总盈利除以小米员工得出来的数。但事实上,小米要想在市场中运转,要想激发员工们的动力,怎么可能用这种方式来计算发放工资呢!且不说在小米,在任何一个地方,论及发工资,遵循的原则都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比如在小米这种需要科技支撑的公司里,技术类员工的工资收入与行政管理的员工的工资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即便如此,要说平均值的话,依旧是很高的。不知道这一说法是不是小米公司内部故意传出来的,用以提升小米公司的形象。小米对待员工比较好的说法虽然一直有,但传出这样的说法还是有点过了。我们从这一说法中最多了解到小米营利很不错就已经很好了。完全没必要信以为真。最多,我们可以认为小米的员工的收入比同行业的要高一些罢了!

不过,既然小米越来越好,公司员工的福利和收入必然是越来越好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所以,从某方面来说,变富了还是可信的。公司盈利了,最终员工的收入的确会有所提升。如果他们的收入能高于同行业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严格来说,不是所有的小米员工都变富了,而是拥有小米原始股份的老员工们都富了。

前两天,看到网上有一个报导,介绍了小米的成功之道。应该说,小米的产业之路走得还是相当高效的,营业额破千亿只用了苹果一半的时间。在2017年,小米走出了困境,收入再次回到高速增长跑道中来,当年收入达到了1146.25亿元,同比增长67.5%。这个收入增速,在全球收入超过1000亿元且赢利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超过了阿里巴巴、腾讯和Facebook,排名全球第一。

在这样高速发展的公司里,工作压力和强度之大完全可以想见。但是,小米却鲜有离职的员工,原因就在于大家手里或多或少都握着公司的原始股份,盼望通过上市一夜暴富。

根据网上可查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有5500名员工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按保守估计,小米除雷军外,其他5499名员工平均每位能得到32831股激励,如果按照千亿美元的市值计算,相当于价值156.77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95.4万元)。但是,分析人士也指出,这部分财富估计较多聚集在林斌等高管身上,普通员工能分享到的财富远没有那么多。

小米上市,这是值得高兴地一件事,至少说明小米发展到现在是呈上升趋势的。雷军冲首富,员工人均千万,但是小米的上市却不代表小米所有的员工都变富了。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小米现在是上市之初,一般公司在上市初期,股票会持续走高,股价上涨,这意味着小米的股份持有者手中的股票水涨船高,手里股值多了,变得比以前富有了。后期股票是否一直涨,那要看小米后续的运营情况和发展情况。

二是,小米员工那么多,并非每个小米员工都变富了。只有那些小米股份的持有者暂时变富了而已。而其余的小米员工有没有变富,要看小米有没有因为上市给这些员工涨工资,增加福利待遇。如果小米给他们都发了红包,小米员工的待遇增加了一点也是好事。

三是,变富是有一个量的要求。有多少股票才算是富有呢,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说自己手里有多少钱才是富人。所以这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现在的小米员工因为小米上市,情况变的比以前好那是真的。也相信小米不会让员工失望的。如果上市了,还不给员工一些福利,那么小米太对不起自己员工了吧。

我们都知道小米手机一直贯彻饥饿营销,把饥饿营销玩的神乎其神。而现在小米做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希望小米后续的发展越来越好,只有企业发展好了,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才会更好。

小米成功上市后,原来虚无缥缈的“估值”,变成了真金白银的“市值”。小米的上市无疑能够造就很多千万级富豪,但至于员工是否都变富了,还得具体看员工个人是否持有小米的股份或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等。

1、持有小米公司原始股份的员工,会变富

在小米上市前,一部分元老级员工、核心技术员工、高级管理人员等,通过技术入股、出资入股、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获得小米公司的原始股份,小米公司通过工商登记变更后,直接将相应的股票份额变更至这些员工名下。那么,这些员工在小米成功上市后,直接拥有股份对应的市值,身价也随着市值的上涨而上涨,是名副其实的变富。

2、持有小米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员工,会变富

除了直接将股份转让给员工外,公司还可以通过成立员工持股平台的方式,让符合条件的员工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的渠道享受公司股票带来的系列红利,但这些持有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员工,并不直接持有小米公司的股份,而是持有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小米公司的股份。小米公司上市后,这些持有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员工,也能相应地享受到小米公司的股票市值,身价自然随之上涨,也是名副其实的变富。

3、未持有任何与小米公司股票有关份额的员工,能享受精神变富

虽然有部分员工并未通过任何渠道获得公司股票,但一旦小米公司上市后,公司获得丰厚的资金、优质的战略投资者、卓越的品牌形象等,对公司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作为一个平台,大河有水小河满,公司发展好了,员工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因此,小米上市雷军冲首富,持有小米公司股票的员工会变富,未持有小米公司股票的员工在精神上也将变得更富有。

这都是人民的钱,用假冒伪劣的产品,采用饥饿营销,无售后,无法投诉!现在都知道雷军的嘴脸了!谁还买!

2018年7月9日上午9点30分,小米集团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自筹备上市以来,小米被媒体争相报道,其中被媒体津津乐道的是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双层股权架构实现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成为小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在招股说明书中,小米披露了上市前的持股比例情况。其中,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持股31.41%,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双重股权架构又称二元股权、AB股,是基于股权具有身份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而设计。简单地说,身份权就是股东行使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权,财产权即股东享有分红等财产收益权。大多数公司的股权采用的是一元制,即未区分经营决策权与财产权,同股同权。

近年来,双重股权架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其中不乏一些明星公司的身影如京东、百度、谷歌等。小米同样采用了双重股权架构。小米的招股说明书披露:A类股投票权是B类股的10倍,创始人雷军持股31.41%,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投票权比例约为53.79%,掌握了小米的实际控制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雷军的确实现了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创始人与投资方的分水岭已经划清。但笔者作为家事律师,总是从婚姻的角度看待问题,毕竟婚变因素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影响不言而喻,真功夫、土豆网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那么雷军所持有的A 类股权如果遭遇婚变是否会被分割,从而影响其对小米的控制权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五条 :“夫妻双方分割共同财产中的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时,协商不成或者按市价分配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数量按比例分配。”

因此,根据第十五条的规定,夫妻一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在离婚时存在按份额分割的可能。如此,即使创始人通过双重股权架构实现了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避免了来自投资方的外部风险,但来自家庭内部的风险仍须考虑与规划。

真功夫等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家后院起火的杀伤力豪不逊色于来自资本市场的厮杀。因此,企业家有必要提前做好相关安排,例如签订夫妻财产协议等,甚至应当考虑在发生意外身故时因遗产争夺而导致的公司经营风险。

从公开信息无法得知雷军的家庭内部安排,但相信已经做好了相关筹划。现实中的案例提示我们,在进行公司股权筹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家事因素并进行适当的安排,精心筹划股权架構,不可因一时的疏忽而导致大厦一朝倾覆。

尽管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公开予以否认,但外界依然怀疑,在DST前合伙人周受资加入小米担任首席财务官(CFO)后,估值已超过450亿美元的小米接下来有启动IPO的可能。

2014年,小米手机销量实现了227%的高速增长,但随着公司体量的扩大,2015年增长速度将不可避免放缓,虽然小米在互联网服务和硬件生态投资上进行了广泛布局,但短期内能否成为小米新的增长引擎还存在诸多未知。

换言之,2015年不失为小米上市的最佳时机之一,上市对小米品牌、业务和规模扩张都能带来正向推动。在发展5年之后,小米的业务体系和各项投资已是错综复杂,如何判断未来的发展走势?腾讯科技整理了小米的公司架构和股权结构、财务数据、核心业务和投资历史,方便外界和投资者分析。

小米官方没有公布任何公司架构的消息,目前外界所获知的核心信息来自此前外媒透露的小米向银行筹得贷款时展示的文件内容。小米包含由离岸公司和中国国内子公司群组成的网络,位于网络顶部的是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小米公司和其他离岸子公司,这些也是小米成立之后进行数轮融资的主体。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整个小米集团和手机业务紧密相关的核心企业,是公司营收的主要贡献者。此前公开信息显示,小米科技股权结构为:雷军持股正式上线,小米手机开始发售;2012年8月16日,小米手机2发布;2013年7月31日,红米发布;2013年9月5日,小米3发布;2014年3月19日,红米Note发布;2014年7月22日,小米手机4发布;2015年1月4日,发布红米2;2015年1月15日,小米旗舰新品小米Note发布;2015年3月31日,发布红米2A;2015年5月6日,小米Note顶配版发布。

从定位来看,雷军强调,高性价比是小米的DNA,强调技术、极客和发烧友;从目标用户群来看,小米、小米Note、红米、红米Note代表小米的四个细分客户群,都是针对发烧友、或有购买力的客户群。

从渠道来看,小米网完成手机销售额的70%以上,此外天猫、京东也是小米主要的第三方电商售卖平台。在线下渠道,目前小米成立了19家小米之家体验店来进行拓展。对于小米而言,单一的预购、抢购以及饥饿营销模式已经不足以释放更大规模的销售能量。

雷军此前表示,2015年全年小米销量目标是8000万到1亿台。今年上半年,小米完成3470万台的销量。一般而言,手机厂商下半年的数据较上半年要更为可观。

不过,自身体量增大、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增加,将导致小米增速放缓,尤其是在低端手机市场,竞争对手的跟进让红米的优势相比去年有所削弱。

而考虑到小米销量去年对红米依赖较大,红米和红米Note在今年下半年也需要新的发力,以突破魅族魅蓝、锤子、乐视乃至华为荣耀等厂商的围剿。小米Note今年在高端市场的投入,一定程度缓解了扩张压力,但具体表现还没有实际数据来支撑。

印度、巴西等海外市场将成为小米未来重点突破的新兴市场,但存在诸如专利的问题需要破解。雷军称已经申请了超过2千项专利,但如果进军美国等更多海外市场依然远远不够。

2013年10月,首款小米电视发布,目前拥有40寸、49寸、55寸三款主打产品,共卖出677万电视和盒子设备。

小米电视的具体销售量目前没有公布,此前有第三方数据称在50万台以内。雷军表示,每天有一半售出的小米电视和盒子在使用,每天使用时间3、4小时左右。

在电视领域,小米先和国内各视频网站等内容方合作,然后接入牌照方的播控平台,但是这些内容只能提供给小米的电视终端。小米官方表示,小米电视上接入播控平台的正版视频内容总量达到18051部,小米手机上为33213部。

小米合作牌照方包括未来电视和银河互联网电视,不过,未来电视去年在和乐视、小米的版权纠纷中一度互相交恶,小米目前的牌照合作方主要为银河。而乐视也是小米现在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整体而言,由于小米前期主要集中精力发展手机业务,电视品牌依然相对薄弱。

小米推出路由器的目的,是希望打造一个跨平台的数据中心,让用户在家庭、办公、出行等不同场景下,在PC、手机、数码设备间可以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互动互通。

在智能家居市场,除了路由器,小米通过投资和推广SDK智能模块的方式来打造自己的生态。

小米试图将自己推出的22元智能模块,集成到更多家电设备中,通过通用的控制中心,来统一家电设备入口,同时提供通用云服务,包括应用云、基础云、网络基础设备,免费提供给合作厂商。当然,在MIUI上,小米也会集成控制APP。

获得小米投资后,美的已经开始在家电设备植入小米的SDK。不过,对于更多第三方家电厂商而言,小米尚缺乏有效手段去吸引他们加入进来。

除了家电,空气净化器、插线板、手环等更多硬件产品也在小米投资范围。雷军称,目前小米空气净化器在市场上每月份额基本上超过20%(去年全国所有空气净化器卖出500万台)。

单从平台来看,小米目前实际上在打造三个平台,第一是手机和智能硬件平台;第二是MIUI的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平台;第三是小米网电商平台。雷军认为,小米已从最早的MIUI ROM开发者和智能手机制造商,走向了消费电子国民品牌、智能家庭生态建立者、以及移动互联网内容和服务的分发平台。

由于MIUI本身是基于谷歌安卓系统定制优化的,事实上难以自成生态,小米通过上下游两种方式来弥补,第一是通过手机、电视、投资智能硬件,提升MIUI在跨平台领域的整合能力;第二是通过和国内各大互联网服务和内容提供方合作,来打造产业联盟。

小米下属或者由其创始人雷军发起的投资机构包括:Xiaomi Ventures、顺为资本、天津金星投资、天津顺米、北京瓦力等。

硬件领域,雷军曾透露小米已经投资39个智能硬件公司。不过,小米官方向腾讯科技提供的名单仅仅包括华米、青米、加一联创、智米、蓝米、紫米、小蚁、绿米、创米、九安、Yeelight、Ninebott等,剩下的20多家官方称并未公开披露。

小米目前在售的的硬件包括移动电源、体重秤、空气净化器、插线板、耳机、手环、相机、摄像机、灯泡、床头灯等。

除了硬件,小米的投资领域还包括影视内容、手机应用软件、智能家居、电商、O2O、社交、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媒体、在线旅游、互联网金融、游戏和产品设计等。雷军称,小米系生态目前整体已有超过100多家合作企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军持有小米多少股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