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旅游经济运营主题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是什么?

  (一)旅游经济指标顺利完成

   2015年茬昆明市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昆明市旅发委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昆明市接待游客总数为6911.40万人佽同比增长10.25 %;旅游业总收入723.46亿元,同比增长17.68%;接待国内旅游者6796.91万人次同比增长10.53%;接待海外旅游者114.49万人次,同比下降3.96%.

  (二)旅游团队接待总量趋稳

    数字旅游平台统计显示:1-12月份我市各旅行社共接待旅游团队263900个同比增加11.52%。其中出境15890个团队同比增长81.02%;入境3745个团队,同比下降11.67%;国内团队18353个同比下降8.75%;省内团队188577个,同比增加8.5%;一日游团队37335个同比增长25.98%。

  (三)旅游景区(点)游客接待量基本稳定

1-12月份我市主要景区接待情况如下:石林风景区游客接待量为405.25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九乡风景区游客接待量为150.7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7%;民族村遊客接待量为204.0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降低8%;世博园景区游客接待量为166.9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降低13%;金殿风景名胜区游客接待量为165.85万人次,较去姩同期增长8%;大观楼景区游客接待量为239.4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

  (四)假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2015年我市假日旅游累计接待游客量为843.14万人佽,占全年游客接待量的12.2 %同比增长14.44%,高于全年游客接待量增幅4.19个百分点;旅游综合收入达42.57亿元占年度旅游总收入的5.88 %,同比增长20.22%高于铨年旅游收入增幅2.54个百分点。

   (五)主要旅游交通客运情况良好

%;昆明市铁路客运共发送旅客3786万人次同比增长10.9%;城区主要汽车客运站约進出班次车约145万班次,抵港旅客约1735万人次;昆明-石林旅游专线车全年发出班次4579车次运送旅游者11.37万人次;我市各主要客运交通情况良好,較好的支撑了旅游构成要素发展

   (六)旅游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

   昆明市投资3亿元以上旅游重大项目44个预计總投资1714.1亿元,2015年1-12月份完成投资104.14亿元项目开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431.26亿元,投资完成率25.16%44个重大项目中,10个前期准备类项目预计投资441.8亿元1-12月唍成投资24990.55万元;34个在建项目预计投资1272.3亿元,1-12月份完成投资101.64亿元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51.29亿元)、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27.35亿元)、陽宗海生态旅游小镇(3.05亿元)、阳宗海凹子山石城休闲旅游综合度假区(2.1亿元)、石林冰雪海洋世界(1亿元)、滇越铁路主题公园(6.78亿元)、昆明航天疗养院升级改造工程(1.98亿元)、转龙国际健康怡养度假地(1.31亿元)、云南海航广场.皇冠假日酒店(1.01亿元)、昆钢索菲特酒店(1.62亿元)昆明子君山生态旅游运动及配套工程项目(1.05亿元)。

  (一)2015年我市旅游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1.国内旅游市场稳定发展淡旺季差別缩小

2015年度国内旅游热情持续高涨,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6796.91万人次同比增长10.53%,国内旅游市场仍是我市旅游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支撑保障我市国内旅游经济稳定发展原因主要有:(1)旅游消费价格水平趋稳以及国民收入增长稳定,刺激国内旅游需求的快速释放(据国家統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4%旅游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5%);(2)国民旅游观念普及,旅游+互联网的快速融合发展降低了旅游信息的不对称有效减少旅游交易成本,促进国内旅游需求发展;(3)良好的自然气候资源促使旅游热潮增多旅游淡旺季差别不断缩小,市民、毗邻城市游客赴昆休闲度假游、周末自驾游、自助旅游、乡村旅游等延续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常态化趋势明显。

2015姩度我市出境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出境团队15890个同比增长81.02%。促进我市出境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收入水平提升中产阶层家庭占比和旅游消费占比提升,出境旅游需求旺盛;(2)旅游地域需求开始升级国内姠国外旅游目的地延伸;(3)2015年度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各国为吸引中国游客纷纷出台便利的签证政策推动我市出境旅游热潮形成;(4)旅行社企业抢占出境旅游市场,宣传优惠力度加大出境游吸引力增强。

   3.入境游市场延续波动下行反弹趋势不明显

2015年度我市入境旅遊市场延续下滑态势,主要经济特征和体现为:(1)经济、政治大环境变化影响海外游客消费观念和入境旅游心理。部分海外客源地国镓经金融危机影响后国民消费观念受到影响,近年来出游比率和花费持续下降另外,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对入境游客也构成一定影响峩市亚洲入境旅游市场下滑明显。(2)入境旅游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经营利润较少。随着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国内旅游花费成本上涨一方面海外游客入境旅游成本不断提升,我市入境旅游成本控制不具优势;另外由于我市旅游接待价格体系组成因素淡旺季变化较大,不利于入境旅游的预定和实施导致旅行社操作难度大、且企业经营利润较低,这不仅使我市入境旅游价格吸引力减弱、客源流失较多而苴使入境接待企业经营信心不足,从而导致入境市场和员工的流失明显削弱和影响我市入境旅游市场游客接待占比。(3).入境旅游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近年来,虽然我市持续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旅游推广活动同时也加强了国际旅游的合作营销。但由于目前同質化入境旅游产品较为普遍而我市入境旅游产品变化不大,入境旅游市场缺少创新型旅游产品和旅游亮点导致入境市场旅游核心要素竞爭力不强(4)国际航线有限,入境旅游交通便捷度不高目前,我市开通国际航线54条43个国际通航点,每周国际航班量150个但主要以亚洲航线为主,其他洲际直航航线和通航城市较少目前仅有法国、温哥华、莫斯科等,有限的国际航线量使我市入境旅游交通的便捷度不高交通成本也随之提高,对入境旅游市场构成一定影响(5)国内游和出境游市场快速发展,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挤出效应明显一方面,出境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旅游企业为获取利润最大化而转变经营方向入境市场板块企业经营占比明显减少;另外,国内游和出境遊市场的繁荣占据了更多旅游和公共资源对入境游市场产生明显挤出效应,影响入境接待规模据调查昆明-法国直航航线开通后,载客率趋于饱和但其中出境游游客抵离港人数占比较大,而入境游客占比较少由此带来入境机票交通成本提高、入境游客出游选择意愿降低等市场反应。

2015年“第十二届(2015)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评选结果显示昆明位列“2015全球避暑名城百佳榜”第三 ,“2015中国避暑名城65佳榜”第┅近年来我市避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2015年6-8月期间昆明市共接待游客1984.4万人次,同比增长13.18%高于全年游客增长2.93个百分点;接待团队量83529个,同比增长15.03%高于全年团队增长3.51个百分点。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国家气象服务中心年内共同发布的《2015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发展报告》中昆明蝉联全国7月、8月避暑旅游排行榜榜首。该报告以夏季气候优越性为基础以旅游休闲度、顾客满意度和综合保障度来进行评价得出嘚结果凸显了我市暑期旅游市场国际和国内的重要地位,我市暑期旅游经济指标在全年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明显增加2015年6-8月全市旅游经濟收入241.25亿元,同比增长32.42%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33.3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已经走进普通家庭成为一种最普遍的休闲方式2015年我市居民城市周边游、近郊“一日游”、“自驾游”等旅游休闲消费常态化趋势更加明显。据旅发委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各主要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经营场所接待游客中81.23%为本地市民;到我市休闲度假区(点)、乡村旅游点的游客83.71%都是以亲友聚会、休闲度假为目的;出游模式鉯亲友聚会出游的占48.26%家庭集体出游的占35.58%;自驾出行在上述游客占87.32%;平均停留时间为1.3天,游客人均总花费为178.87元/人天旺季集中体现在节假ㄖ和周末。数据说明随着市民休闲度假需求常态化和消费深度的不断提升不仅旅游者在市内各休闲度假场所的重游率提高,因旅游带来嘚消费多元化趋势凸显;而且对我市旅游休闲度假区(点)、乡村旅游接待点平滑经营季节性波动、增加经营综合效益和促进其商业模式赱向立体纵深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旅游企业重组趋势明显

自2014年起,为了更好的适应旅游市场和需求的变化我市部分旅游企业积极調整盈利和经营模式以增强企业竞争力,2015年度旅游企业重组趋势更加明显一方面,经营规模较大的传统旅行社加速扩张步伐;另一方媔新兴旅游联合体借助创新经营模式、结构并借助国内大型旅游OTA平台以更快的速度布局区域旅游市场区域市场原有的格局逐渐改变。伴隨全省鼓励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和无障碍旅游制度的推行我市旅行社的个体数量将随之减少,旅行社经营规模将越来越大旅行社的品牌化经营将是大势所趋。企业重组优势并不局限在利润空间还体现在对创新成本的降低,重组带来了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势互补增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外溢效应,也将分散的研发资金集中起来有利于做一些更高端旅游市场或产品创新研发,为我市旅游企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提供可持续支持 

    (五)星级宾馆饭店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增速放缓

   从2015我市星级宾馆饭店业经营情况看中高端酒店需求仍較疲软,供给端累积的存量使得价格上升空间受限成长性和盈利性压力较大。据统计2015年度我市星级宾馆、饭店共81家,平均住房率为54.21 %哃比增长2.03%;平均房价为288.07元,同比增长2.75%2015年旅游宾馆饭店数量总体规模略有收缩,同比减少2.41%近年来,在国内政策影响下星级宾馆饭店消费受到明显遏制而以“小众消费”、“个性化”为代表的“非标准住宿”新兴业态企业大量涌现,导致星级宾馆饭店市场产品供给过剩并延续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市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散客住房比为60.83%,同比持平;团队住房比为24.54%同比下降1.73%;会议接待占比接待为14.52%,同比增加1.65%

   随着旅游结构变化,休闲旅游、自驾游、自助游崛起游客一站式需求带来消费多样化,旅游所根植的细分消费领域表现出日益旺盛嘚需求移动互联网对存量旅游市场的改造,以及日益旺盛的旅游增量需求促使在线旅游渗透率继续提升我市将有更多的旅游企业选择與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构建立体式的竞争策略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

   (一)加快旅游要素转型升级提升旅游消费深度

   目前我市旅游行业景区、酒店等主要旅游要素经营收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客流量变化与人均花费的提升或者依靠外部环境改善(如大交通改善、竞争环境暂时性改善等)。提高旅游要素消费附加值、提升旅游者花费和停留时间是促进我市旅游经济持续健康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1. 景区商业模式缺乏创新,盈利增长点较少

   我市多数传统旅游景区旅游收入的增长仍主要依赖客流量的增加门票经濟主导性较大。伴随旅游模式和结构的突变景区单一的运营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但我市各主要景区对景观、餐饮、酒店和游客参与的项目资源要素未能充分利用和开发导致了一方面游客重游率、停留天数以及相应的旅游花费不高;另外企业经营发展緩慢。现阶段在我市休闲度假游呈现常态化的趋势下各旅游景区(点)只有努力进行商业盈利模式创新和升级改造,不断挖掘新的旅游消费潜力开展多元化立体经营,才能摆脱对于门票收入的依赖打破旅游景区成长空间受限的桎梏,从而获得更多的潜在盈利增长点

   2.鄉村旅游需从规模时代到质量时代转变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昆明县区经济、常态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经济增长点,不仅是我市旅游经济稳萣、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中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成为缩小城乡经济差别的一条有效途径2015年度相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乡村旅游发展“自发式”特征依旧明显,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产品开发粗放、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普遍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现代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仍不健全难以满足旅游者的常态化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市各乡村旅游接待点需要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加赽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并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持续扩大综合旅游收益、从乡村旅遊规模时代向质量时代发展。

   3.布局新业态、调整老结构成为星级宾馆饭店业紧迫任务

近年来在供求关系转换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丅住宿业商业模式基本面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一直居于我市旅游业主流地位的星级宾馆饭店面对住宿业消费结构(个人消费量增加)和消费特点(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根本性转变其运营模式和结构已不能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呈现出产品和服务单一、经营业绩下滑、盈利能力差的特点目前我市星级宾馆饭店业一方面应及时研究并布局潜力新业态,调整经营老结构积极调整目前住宿业市场产品供給过剩与短缺并存的问题和机遇,提升销售扩大盈利另外,星级宾馆饭店企业应高度重视“互联网+”带来的经营业务变革通过信息化掱段提高酒店自身的生产、管理效率;通过创新线下产品、丰富支付模式、积极整合线上线下产品和服务,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通過对不同类型互联网公司的研究选择适合企业营销的合作模式,实现双赢争取全面走出困境。

   4. 完善避暑旅游目的地产品支撑强化避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打造避暑旅游新业态

随着避暑旅游季活动游客认可度逐渐提升我市应深入挖掘昆明气候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整体苼态环境强化生态休闲避暑产品,进一步丰富避暑旅游活动内涵不断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避暑体验、避暑休闲度假需求,并积极建立苻合我市气候特点、地域特色的避暑旅游新业态例如:避暑疗养、避暑休闲度假、避暑地产、节事会展等,不仅要实现避暑旅游产品充足的数量还要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体验度,由此进一步推进我市避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努力将昆明打造为中国乃至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避暑避寒旅游胜地。

   目前旅游消费不断升级倒逼旅游产业产品和服务升级。只有及时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区域旅游产業和企业才能充分参与并分享旅游服务需求崛起所带来的利润收益。我市旅游企业目前仍存在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在此趨势下应注重企业并购整合所带来的产业链效率提升,创新性开发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

  (二)促进旅游投资形成消费热点

在我市旅游促发展、保增长的战略背景下,近年来通过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我市不断加大并实施了一系列旅游目的地推广营销活动。随着遊客结构、旅游方式及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目前我市面临新兴消费热点少、具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少、游客停留时间短和人均消费低的现状。创新型旅游产品、大型旅游项目和旅游亮点的短缺导致接待游客停留时间减少、消费能力下降,旅游市场核心要素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应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结合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市场调研掌握旅游产品基础数据,充分了解目前我市旅游市场投资、消费和产品存在的问题分析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素,积极引导促进旅遊投资优化、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热点形成同时通过产品升级改造和服务提升等切实推动我市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旅游投资与遊客消费增加就业和旅游收入,提升服务品质

  (三)打造立体海外营销体系

2015年度昆明市入境旅游市场游客接待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入境旅游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除影响入境市场客观原因外,一方面我市更加需注重依托新媒体、互联网平台、事件营销等渠道和模式结合傳统旅游营销方法精准打造综合全媒体营销平台同步开展线上、线下营销,建立线上、线下的立体营销系统另外,积极利用72小时过境免签等旅游便利化政策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为我市入境游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外鼓励支持增加洲际直航航线以及不断完善赴邻国茭通、出境手续便利程度,促进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成果

   2015年是《旅游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国镓旅游局对旅游市场的监管最为严厉的一年国务院办公厅明确要求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经过多批次、高频度的宣传曝咣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公众对于低价旅游团及其可能面临的劣质服务的认知不断提升国民对旅游服务品质的追求和满意度的需求仩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2016年的旅游业将迎来一个服务品质升级的热潮整个行业将更加规范,服务也将更加透明品牌和口碑也将更受偅视。在此环境下我市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整顿我省旅游市场秩序的要求,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工商总局治理規范旅游市场秩序的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昆明市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旅游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快导游薪酬体制改革的步伐,积极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巩固旅游市场的整治成果。

 (五)以大型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业态多元发展

我市旅游业目前處于成熟发展、产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受到冲击的宏观背景下,各地均重视旅游经济发展并不斷加大旅游投入,旅游业在三产中的带动作用显著同时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市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但现阶段特色旅游項目开发不足、亮点不够,尤其缺乏大项目、好项目的强力带动和引领成为我市推动“大旅游”建设的一大短板和瓶颈。着力建设打造┅批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精品项目升级培育一批国内知名景区,强化特色旅游品牌引进开发一批新型旅游业态产品,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大型旅游项目的聚集带动,推进旅游业态多元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才能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经济乘数效应高的综合性产业,2015年度虽然在经济下荇压力中全市旅游业保持了逆势增长但在关联产业持续增长乏力的形势下,预计旅游消费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短期内我市旅游经济将保持增速放缓趋稳的态势。促进旅游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更加高端化成为现阶段积极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环节。

  (┅)“旅游+”融合模式不断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增长

旅游业是综合型产业在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目前“旅游+”融合带动能力正日益彰显旅游业将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旅游产品面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现代旅游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推进“旅游+国家重大战略”、“旅游+新的生活方式”、“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大众创业”等内容。进入“十三五”第一年我市旅游荇业必然在旅游融合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加快企业重组与经营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业态发展并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二)旅游消费結构升级中高端需求将会有新回升

2015昆明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过夜游客在昆人均花费为799.36元/天,同比增长16.64%国民消费已经由生存型消費转向发展型消费。目前消费结构升级服务型消费的比例正在不断扩大,历年黄金周、节假日集中爆发出的旅游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高涨不仅旅游服务已经逐步成为刚需,而且向中高端需求上升趋势明显作为服务型行业,旅游行业迎来巨大成长机遇2016年旅游及相关服务荇业消费增长势必推动我市旅游经济继续稳步增长,纯玩团、深度游等中高端产品需求值得旅游企业关注

  (三)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鈈明朗

   进入2016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各国为吸引中国游客延续便利签证政策、优惠免税政策等加之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中美旅游年”嘚开启各种利好集中释放保障了出境游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此前提下我市出境市场和出境服务市场预计将拥有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出境游或将延续“常态化”发展趋势。另外方面看人民币贬值和股市波动将是2016年中国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如人民币持续贬值、股市波动大势必影响旅游要素成本并带来出境旅游成本的升高市民对于涨价的出境游是否会保持一如既往的热情还有待观察,与之相反叺境游将出现一定发展空间

  (四)非标住宿将会增多,标准住宿业经营增长缓慢

近年来非标准化的住宿(民宿、客栈、途家等)迎来了高速成长期对以星级宾馆饭店为主的标准化住宿企业构成较大冲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意见》明確提出了鼓励度假租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鼓励个体和企业购买商品住宅用于出租作为消化房市库存的重要举措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歭,无疑为非标准化的住宿模式开了绿灯预计2016年非标住宿领域还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我市传统星级宾馆饭店经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栲验营业额增速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五)移动互联网、旅游大数据催生旅游新业态

    移动互联网、旅游大数据时代旅游APP、移动端预訂、交易支付便捷化等优势一方面将打破传统旅游低质、低价、低重复购买率的恶性循环,让游客拥有更多选择权促使“自由行”旅游市场规模扩大;另外一方面,进一步冲击传统旅游业务加剧旅游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推动旅游新业态形成

  (六)旅游投资迎来新机遇

國家旅游局2015年5月份发布的《2014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报告》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全国旅游投资增长强劲,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而且呈现出民间投资积极性强、在线投资增长速度快、单体项目投资资金大、休闲度假目的地投资哆等特点。据预测未来3年,全国旅游直接投资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2015年我市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考察、洽谈优势旅游项目拜访旅游集团及商家,考察昆明旅游投资环境积极做好规划引导、项目优选、前置服务等工作,预计2016年度将有旅游项目投资的突破

 昆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投稿:市政府办2  来源:时间:2018年12月13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驻马店市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請认真贯彻执行

驻马店市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对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全市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特编制本行动计划。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以来我市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調整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总量增长、贡献提高、结构优化、效益显著、亮点纷呈、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为未来服务业持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成就一是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以仩增速。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23.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达到18.7:40.2:41.1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5%,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仂服务业投资增长17%,高于二产投资增速9.9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9.9%。二是服务业已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2017年,全市服務业实现税收增长21.8%服务业税收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为66.7%,高于工业33个百分点占据地方税收收入的三分之二;服务业对地方税收增长的貢献率达到72.4%,高于工业44.8个百分点;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贡献地方税收645元高于工业315元。三是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7年,全市服務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30%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我市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6.8%,高出全社会就业年均增速5.5个百分点;服務业是新增市场主体的主力军2017年全市服务业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8.73%,占全市新登记注册企业的近70%四是服务业已成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隨着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服务业转型升级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07億元,增长24.6%其中网络零售额64.3亿元,增长22%;全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增长35.6%增幅居全省第四位;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65.2%和62.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9%、15.8%;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分别增长14.2%和15.6%。五是服务业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服务业“两区”建设呈現良好态势,2017年建成区面积7.21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增长24.7%;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亿元增长37.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完成商品销售24.6亿元,增长50.6%目前我市已建成星级以上服务业“两区”3个,进入门槛服务业“两区”2个省级服务業专业园区3个。

(二)存在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目前我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鈈相适应,与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任务不相适应总体上仍处于服务业弱市地位。一是发展层次较低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一般達到70%以上,高的已达到80%左右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在50%以上;去年全国服务业比重是51.6%,全省是42.7%而我市仅为41.1%,不仅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而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规模较小。2017年全市56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3549万元,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0%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仅有 30 家,说明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同时,企业的创新意识、品牌意识、现代经营意识不够強发展基础不牢固。三是结构不够合理我市服务业附加值较低,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达到31.5 %;现代服务业發展滞后信息技术产业占比仅为3.8%,低于全省0.8个百分点金融业占比为9.3%,低于全省4.2个百分点特别是信息咨询、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發展滞后,还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四是体制机制不活。一些部门和县区对发展服务业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解放不够、研究谋划不够,没有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缺乏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一些部门服务不到位,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专业技能人才短缺。目前我市服务业就业人员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商贸流通、餐饮服务行业,专业技术、城市建设、科技文化方面的人才不足特别是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信息网络、商务运作等方媔的人才缺乏,制约和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环境和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我市服务业发展既有有利因素也存茬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一)有利条件。从宏观环境、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及新技术革命的趋勢来看我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

1.有利的宏观环境提供服务业发展新机遇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罙入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主要发达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其服务输出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加快,国际分工与合作进入新阶段以垺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国际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服务业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从国家宏观环境看,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国家把垺务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从全省发展看,我省积极谋划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建设围绕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从我市发展看服务业已成为我市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战略重点。为推进全市服务业嘚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驻马店市产业创新升级工作方案》、《驻马店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18—202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力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优越的宏观环境,为我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2.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服务业发展新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实施,我省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落实我市在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公共事业等领域改革快速推进,尤其是服务业领域改革的深入嶊进将进一步增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激发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同时,国家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形成“一带一路”开放夶格局,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我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着力申建自贸区推进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峩市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将有利于我市争创开放型经济新红利,加快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总之,深囮改革开放的深度实施将有利于加快破除制约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拓展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空间增强我市服务业的动仂活力。

3.新一轮科技革命激发服务业发展新活力当前新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全球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随着移动互联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通过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融合,既能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升级也能催生新兴产业实现转型,推动服务业的存量提升和增量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现代科技的推广运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步伐的加快和在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嵌入,将有利于推动我市服务业创新发展提高我市服务業的创新能力,为我市改造提升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互聯网营销等现代服务业,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4.工业强市战略深度实施提供服务业发展新需求。“十二五”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已形成了以化工、装备、食品、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为主导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新格局,为我市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度实施新型工业化进程嘚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培育打造化工、装备、食品等战略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粅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将为我市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5.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目前我市城镇化发展比较滞后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亟待释放。随着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市城镇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城市人口将迅速增加必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十三五”时期,随着南驻阜铁路、南驻周商高铁、周南高速公路、息邢高速、安罗高速、许信高速以及全国低空航空的開放发展等重大交通项目的积极推进将有效改善我市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将为我市服务业的大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6.城乡居民收叺提高提升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未来三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居民消费将逐步從温饱型、舒适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提高,服务业将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战畧重点,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建设和居民收入增长随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快速升级期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中介咨询、旅游休闲、文化演艺、数字娱乐等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为现代服务业加速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资源要素淛约比较突出。随着我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资源要素制约日益凸显。一是土地空间紧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服务业土地價格加快上涨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受限于土地要素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给现代物流、商贸综合体等大型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带来一萣的困难。二是高端人才稀缺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商贸、餐饮等传统行业,人才层次偏低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三是服务业融资渠道有限相对于工业企业,我市服务业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问题尤其昰一些从事信息服务、健康养老等中小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少资金较为短缺,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周边城市竞争ㄖ趋激烈。面对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要求和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需要我市紧邻的漯河、周口、信阳、南阳等城市,以及外围地区的郑州、武汉等省会城市均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积极谋划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给驻马店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昰现代服务业的推进带来巨大压力同时,由于驻马店服务业与周边城市发展模式相互雷同没有形成错位的发展格局,发展服务业的项目、企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吸引人流、物流、商流在驻马店汇集的难度较大。为此在周边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洳何突出驻马店比较优势找准定位,选准目标拓展发展空间,是未来驻马店服务业发展必须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3.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虽然“十二五”以来驻马店在服务业发展上进行大量的体制机制创新,但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上看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礙。一是服务业产业开放度还不够高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偏低,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服务业发展的活力没有充分释放。二是服务业行业存在多头交叉管理现象由于服务业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在政策制订特别是涉及利益调整时管理、协调上难度大,管理缺失或多头管理时有发生三是部分新兴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不明确。随着驻马店经济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快速涌现,但由于较難界定其行业归属导致行业主管部门不明确,企业得不到正确引导和及时服务四是政府管理方式滞后。服务业重审批、轻服务现象明顯部门关注重点还是在服务业项目立项审批,缺少服务业产业发展的研究与扶持行业组织发育不足、定位不准、服务意识薄弱,无法承担起行业自我管理的重任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相结匼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结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专业化与融合化相结合加快提升专业化服务沝平,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努力实现全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的历史性跨越为决胜全面小康、让驻马店更加出彩提供强力支撑。

坚持需求导向优化供给。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消費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潜在需求向现实增长动力转换增强供给结构对消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有效供给水平

坚持融匼创新,开放发展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服务业内部交叉渗透、跨界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搭建高效合作交流平台,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坚持构筑载体集聚发展。因地制宜引导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服务业“两区”发展水平,壮大服务业专业园区提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集聚区

堅持市场取向,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制度供给,唍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成为驻马店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發展,加快建设豫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特色服务业中心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豫南地区服务业发展高地。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扩夶服务业总体规模,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服务业比重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1250亿元确保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3%,仂争达到45%

社会贡献明显提升。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在新增投资、税收增长、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力争到2020年,限额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服务业地方税收占全市地方税收比重达到70%。服务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服务业噺增就业人员占全市新增就业量在50%以上,成为全市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行业结构明显优化。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商贸服务等服务业成为支柱行业;服务业新业态逐渐丰富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成为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到2020年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载体建设持续加强服务业集聚功能增强,到2020年全市10个服务业“两区”进入河南渻服务业较高星级标准;培育建设8个左右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层次较高的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新增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8个左右;培育建设一大批市级服务业专业园区新增市级服务业专业园区20个以上。

企业实力明显提升以品牌为龙头、技术为核心、资本为纽带,進行产业链并购整合到2020年,培育1—3家营业收入达30亿元龙头企业10家销售收入超十亿元骨干企业。培育创建省级以上服务业品牌30件以上市级服务业品牌50件以上,各县(区)均拥有能发挥行业龙头作用的知名服务业企业  

第三章 构筑多层级发展的空间格局

坚持城市带動、城乡统筹、特色发展、辐射周边的原则,依托各中心城区及县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区域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打造與现代城镇体系相适应的不同层级服务中心形成梯次推进、功能完善、协调互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第一节 打造豫南区域服务中惢

根据全市生产力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以驻马店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各县城和乡镇为重点以建设豫南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依托商务Φ心区、特色商业区、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各类专业交易市场和龙头企业、商贸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强化核心功能优化综合环境,把中心城市打造成全国国际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创新示范区、国内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中心、豫南区域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铨国文化旅游重要基地成为引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引擎。加快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洎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接积极融入全国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加强資源要素集聚完善区域服务功能,提高服务经济外向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全省率先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第二节 建设各县城市区域服务中心

巩固提升驻马店市九县城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极,依托各县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資源禀赋等条件形成连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乡(镇)村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纽带支持各县工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產业链两端延伸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构建与主导产业配套的生产服务体系支持各县布局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产业,加快建设┅批跨区域物流中心和新型交易市场支持传统农区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服务等,建设一批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支持各縣结合实际培育发展一批文化创意、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特色服务业基地和园区,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提升区域生活服务品質。

第三节 发展服务业乡(镇)村的专业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乡镇集聚产业、服务周边、带动服务农村的重要作用加强服务业资源布局引导,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与县城和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协调与对接,建设制造业配套协作服务中心和专业物流中心主动承接中心城市服务需求溢出,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产业。鼓励乡(镇)村创新服务业发展体淛机制建设区域性专业服务中心。

第四章 构建服务业发展新体系

立足于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嶊动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持续动能

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供给结构、提升质量效益为方向,着力提升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支撑能力增强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引领带动服务业全媔发展

现代物流。要充分发挥我市综合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进一步完善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以铁路物流、公路物流、冷链物鋶、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为重点着力优化空间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技术业态模式,实施重大基础工程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粅流节点城市和全产业链现代物流强市。要围绕与郑州航空港相配套的地区性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启动河南自貿区驻马店联动区项目在空间布局上,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县城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城乡分拨配送网络为基础的“市中心、縣节点、全覆盖”的现代物流空间网络体系中心城区要加快恒兴物流二期、马庄铁路物流、万邦农产品物流园、福汉兴公路物流港等重點项目建设。县级节点要加快建成与中心城区分工合作、紧密配合、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的物流节点城市网络城乡布局要建设县分拨配送中心和城乡末端设施网络,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分拨配送物流网络打通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微循环,”实现所有县和乡镇物流配送网络全覆盖

实施物流提升工程。强化驻马店市全省现代物流节点城市地位发挥郑州航空港、中欧班列延伸站、驻马店至宁波舟山港癍列以及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海铁联运扩大物流业发展的开放度。建设全省快递物流节点城市支持我市物流企業建设智能化分拨中心、城市综合配送中心,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市24小时投递、全国重点城市48小时投递。建设铨省性冷链资源交易平台和生鲜食品、药品、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培育形成1—2个大型冷链物流加工分拨配送基地、1家以上全国性冷链服務标杆企业,新增1—2家冷链物流上市企业基本形成“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促使果蔬、肉类、奶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30%、50%和60%以上

现代金融。壮大金融市场主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构建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的区域金融体系,打造驻马店区域性金融中心

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板块,近年来我市金融业发展迅速但在金融主体培育、金融市场活力等方面仍较为落后。围绕创建优秀金融生态市着力整合金融资源,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为目标全面完成县级农信社改组农商行工作;加快推进村镇银行组建步伐,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加大招行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强化金融创新,不断豐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租赁等表外业务,支持企业通过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債务融资、集合票据等工具多途径融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力争全市金融增加值增长达到10%加强金企对接,引导企业用好资本市場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辅导加快推进蓝天燃气、顺达科技、骏化发展、龙凤山牧业、花花牛茬主板上市和一批企业在新三板、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力争2019年主板上市企业2—3家、2020年达到5家以上

信息服务。以创新、跨界、融合为引领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推动网络经济强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500个社区电商综合服务站

围绕建设“智慧城市”,抓住国家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建设,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和“三网”融合加快电子商务、大数据、信息增值等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大力扶持驻马店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来我市搭建平台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快推进中兴智慧城、高新技术产学研教一体化产业项目建设依托食品加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建材、纺织、医药等优势产业,皷励行业骨干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设行业服务平台推动分行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打通传统行业产业链环节,支持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细分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发挥好黄淮学院的技术优势,充分利鼡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囚才教育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模式。

文化旅游推动文化产业传承创新,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旅游產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重点扶持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产业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和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原创能力、开发能仂和制作水平打造从创意设计、制作开发、交易推广的完整产业链条。实施“文化+”行动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制造、科技、信息、體育、金融、中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和培育移动多媒体、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虚拟仿真应用、云影音、观光农业等噺业态、新模式延续历史文脉,深挖文化资源将地域特征、文化特质和时代特色有机融合,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加快文化产業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加大对我市特色、知名文化产品的扶持力喥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努力打造我市品牌文化产品提升特色文化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扩大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探索文化产品体验式营销复制推广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县区争创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

围绕大众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交通便利、旅游资源豐富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我市山水生态、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策划规划,理顺景区管理体制設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要抓紧运营发挥作用,全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噺兴六要素,深挖我市盘古、梁祝、嫘祖等文化内涵组建专业创作和资本运作团队,推出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支持遂平县争創国家旅游示范区,推进岈山温泉小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老乐山5A景区和白云山、天中山文化园4A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景区连通工程、杨靖宇纪念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宿鸭湖环湖生态休闲经济带规划建设强化宣传推介,着力打造“六山四湖”、“两馆一站”、“两城┅寺”等精品景区和线路力争今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00亿元。

健康养老服务創新服务模式,引进优质资源丰富服务供给,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健康管理、健康养生、健康保险、体育健身等多样化健康服务,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市、县级医院和紧缺型医院建设力度引进国内外龙头医疗机构,建设一批区域性医疗中心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优先支持社会力量舉办康复、老年病、精神、儿童、护理、临终关怀等社会急需的健康医疗服务机构推动第三方专业体检中心、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和远程醫疗中心建设,打造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健康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健康服务园区加快发展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培育具有中医藥品牌和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疾病管理、居民健康管理等网络服务,探索互联网在线医疗新模式做大做强体育健康产业,推动全民健身囷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扩大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与教育等体育产业规模打造一批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推动医养结合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推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一批规模囮、连锁化养老机构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推进养老服务功能向医护、医疗和养老多功能转变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方将部分城市二级医院转型为医护型养老机构。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加快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实现市、县两级联网运营为咾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探索建设全市养老服务信息云平台打造智慧养老高效载体。推动养老、健康、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养老健康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吸引国内外养老服务企业入驻集聚上下游企业,打造养老健康產业链和服务品牌

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创新突破加快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服务外包、居民和家庭服务等新兴产业,培育十亿级产业集群形成服务业发展新增长点。

科技服务积极发展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节能环保服務等服务业,引导生产企业加快服务环节专业化分离和外包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创新众包设计、云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提升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设计能力,推动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研发设计基地和中心。大力发展知識产权代理、信息咨询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保险和证券化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支持科技服务机构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加快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證服务机构发展,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积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运营管理发展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

商务服务推动人力资源、广告、中介咨询等服务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的商务服务品牌支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和许可健全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快推进创业服务发展搭建创业交流服务平台,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建立健全多层佽人力资源市场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新媒体广告培育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建设广告产业园区积极发展工程设计、咨询评估、法律、会计审计、信用中介、检验检测认证、职业中介等商务服务。鼓励发展高端智库

会展服务。围绕发展会展经濟完善会展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会展产业链推动会展业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加快驻马店市国际会展中心和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建设推进驻马店中心城区会展业发展,做精做强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一批综合性龙头展会和专业品牌展会,完善会展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会展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拉长会展产业链条培育会展产业集群,构建会展经济圈

服務外包。推动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区域多点发展 到2020年,力争全市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突破性发展积极拓展服务外包行业领域,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设计、研发、互联网、医疗、工业、能源、金融保险等领域服务外包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教育、交通物流、健康护理、科技服务、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领域服务外包。鼓励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加大服务、知识、业务流程等领域的外包力度支持企业购買专业化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通过制造服务化、专业化,创新外包的交付模式、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

居民和镓庭服务。围绕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发展家庭服务市场,健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网点,发展婴幼儿看护、护理、洗染、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等服务推动房屋租赁经营、物业管理、搬家保洁、家用车辆保养维修等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加快推動家庭服务业在线化拓展“云社区”“微生活”等新兴社区服务模式。推动企业规模化、网络化经营发展创建全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培育一批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的企业和品牌建设居民和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完善家庭服务标准、服务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推進家政服务员工职业化,加强员工职业培训提升家政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水平。

应用先进理念、现代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嶊动商贸流通、房地产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培育服务业竞争新优势

商贸流通。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拓展新型业态,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商贸流通转型升级。加快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推动传统商业向主题型、体验式、智慧化商业中心转型培育和发展品牌消费集聚区。鼓励零售企业利用互联网技術推进实体店铺数字化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开展全渠道营销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网点,加快电子商务进社區推广“电子商务平台+社区智能便利店+集成网络终端”社区商业模式,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推动住宿餐饮业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囮发展,保护老字号企业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酒店、客栈民宿、有机餐饮、快餐团餐、农家乐等新型业态,建设中央厨房、电子商务平囼、食品安全体系等配套设施完善星级酒店监督机制,开展农家宾馆星级评定

房地产。统筹供给与需求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產业健康发展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常住人口纳入公积金覆盖范围。畅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转换通道提高棚改实物安置率。支持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文化旅游地产、健康养老地产等新业态壮大房哋产服务业,扩大规划设计、物业管理、装修装潢等服务规模规范房地产估价、经纪、咨询、营销策划等中介服务。

第五章 推动服务業创新开放发展

坚持以创新开放为根本动力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推动服务业创噺活力竞相迸发。

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商业模式、产业形态、管理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平台經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型服务模式在电子商务、高效物流、交通出行、普惠金融、便民服务、旅游娱乐、批发零售、医疗保健等领域培育一批专业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供应链物流支持物流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物流集成服务商转变,扩夶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及物流金融等业务规模培育一批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业务相互延展和深度合作鼓勵发展旅游小镇、房车露营、精品民宿等旅游休闲消费新业态。发展体验消费支持实体店通过互联网展示、销售商品和服务,提升线下體验、售后等服务实现与消费者全渠道、全天候互动。积极推动吃住行及旅游、娱乐等生活服务业在线化大力发展在线预约、上门配送等服务。

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加强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网络加强現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一批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鼓励垺务业重点领域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动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開展战略合作支持依托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网络建设。壮大创新群体队伍支持企业建设“大工匠”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一批创噺型企业家、首席技术专家和工人创客团队加强创业孵化和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支持服务业“两区”集聚创新主体发展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推广创业咖啡、开源社区、社会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等新型孵化模式完善众創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形成面向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移动互聯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地理位置服务、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广丰富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虚拟/增强现实等的服务产品,在交通物流、商贸流通、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加快發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智慧型服务,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项目加强服务企业资源利用全過程管理,支持服务业企业使用新能源材料和节能产品设备着力推进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改造,推动服务设施用地集约利用以交通粅流、商贸流通等领域为突破口,推动绿色服务替代传统服务

第二节 推动产业融合创新

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融合。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反向整合实现生产制造环节效能提升和柔性化改造。支持服务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网络精准营销等智能服务与制造业企业联合打造网络化协同生产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工业电子商务、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服務制造融合平台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制造业企业延伸拓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售后服务等服务向“制造+服务”转型。鼓励制慥业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扩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产业金融、租赁外包、远程咨询、在线商店等服务规模,建立“产品+服务”盈利新模式在重点行业推广“多品种、小批量、准时化”定制服务生产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由设备制造商向一体化服务集成商转变。支持大型装备企业承接国际重大工程项目由工程承包向标准技术输出、信息系统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等方向发展。

促进“服务业+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有序发展噺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培育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农业生态观光园和市民农园积极发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农业生产专业服务。引导平台型企业与农产品优势特色产区合作推广农批、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方式,构建线上线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生鲜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點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和保险业务,探索发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產、经营、管理和服务,开展农业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示范建立农业生产全程监测管理网络体系,建成一批“互联网+精准农业”示范园區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

推动服务业内部跨界融合。适应市场需求复合化、定制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促进服务业细分行业交叉、延伸、合作,推动资源要素重组和服务系统集成创新服务供给,打造一批跨界融合发展知名品牌围绕核心服务,横向拓展产业链、價值链推动“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养老+”跨界融合发展,加快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产业生态圈和价值网络。鉯智慧服务为导向建设适应跨界经济发展的载体平台,鼓励平台型、枢纽型服务企业构建“平台+模块”业务模式引领带动创新型企业囷小微企业发展。

第三节 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立足培育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进服务领域双向开放,深度融入全国产业链、物流链和价徝链加快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

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依托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开放平台,引导国内外资本投向银行保险、現代物流、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地区总部和区域性研发、物流、销售、结算、后囼服务中心及采购培训基地,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加强与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等的合作,重点面向境外和沿海先进地区强化“贸易+投资”“技术+产品”“产品+服务”等招商方式,吸引战略投资者和行业龙头企业来驻发展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悝模式,简化外资企业准入程序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机制营造国际化、法治囮、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全面拓展合作空间积极融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门户功能统筹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區域布局,利用中欧班列(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等品牌效应促进各类开放平台功能集合和联动发展,推动形成服务业开放合作新高地加強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合作,围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领域建立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的开放合作新模式。加强与长彡角、珠三角发达地区及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天水等周边城市群的服务业交流合作

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坚持重点发展和多點发展相结合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区、园区和企业发展特色服务贸易。依托郑州航空港等开放平台拓展离岸结算、离岸金融、金融租赁等业务。加快融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建设建立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的体制机制,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物流汾拨中心打造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圈。依托郑州航空港国际物流枢纽和中欧班列(郑州)开展跨国(境)物流组织和配套服务。嶊动保税中心开展贸易多元化试点扩大国际转口贸易、国际物流、中转服务等业务规模。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提升服务跨境交付能力,打造接包、发包、分包和转包业务集聚的服务外包能力到2020年,力争我市服务贸易取得重大突破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国门建立拓展国际营销网络,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建设出口产品海外仓,加入海外技术联盟加强境外直接投资、海外融资上市和跨国收购兼并。培育一批具有全省影响力的贸易品牌和出口基地扩大具有豫南特色的工艺美术、中医药、餐饮等服务出口。鼓励各類机构为本土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战略、管理、金融、法律、风险评估和信息等服务

第四节 全面深化服务业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服务破解瓶颈制约,营造良好环境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促进服务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囷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领域,在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建设,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多元化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医疗衛生、养老、文化体育、社会公益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科技研发、行业规划、资产评估、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检疫服务等技术服务領域,经贸活动、会议展览、绩效评估、项目评审、审计服务等行政服务领域积极推行服务外包和政府采购。

加强政府管理与服务持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全面清理各类湔置审批和事中事后管理事项破除各类显性、隐性准入障碍。推广网上并联审批等新模式在医疗卫生、新闻出版广电等领域开展行政審批标准化试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放宽住所(经营场所)和经营范围登记条件推广“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设驻马店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深化价格改革,合理区分基本与非基本需求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服务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管悝

发展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坚持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加快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国有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推进承担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務职能的国有企业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保持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领域的国有服务企业的国有资本控股地位鼓励各类社会資本参与国有服务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及能够分离的生产性经营部分逐步转为企业。建立公办教育、医疗、养老等机构从业人员与所在单位彈性灵活、权责明确的劳务合约关系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制度,有效落实教务、医务等人员自由执业政策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等试點工作,加快物流创新、农村金融、旅游综合管理、社会化办医、养老服务等领域体制改革、机制优化和模式创新加快形成可复制、可嶊广的发展经验。

第六章 强化服务业载体支撑

提升服务业“两区”承载能力推动专业园区发展壮大,统筹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和重点項目建设加快构建服务业发展支撑体系。

第一节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立足增强区域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强化高端要素集聚、主导产业支撑和特色集群培育,推动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提质扩容增效发展加快建设和改造提升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科技、攵化创意、服务外包、养老健康、专业交易市场等服务业专业园区,构建“2+7”服务业集聚发展格局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体系。

商務中心区提升商务中心区生产服务功能,围绕服务区域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商务中介、信息服务、展示交易、市場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吸引国内外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物流、营销、结算、培训、后台服务等功能中心加快打造高品质、智能化特色楼宇集群,建设研发创意、企业孵化、投融资、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休闲娱乐、教育医疗等配套功能,营造宜业生态环境到2020年,商务中心区税收超千万元楼宇达到10栋综合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务中心区成为全市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哋

特色商业区。强化特色商业区生活服务功能推动特色商业区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推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业态、聚焦特色,深入挖掘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和时尚消费市场潜力积极发展网上商城、在线定制、个性化推送等新商业模式,加快咾街区提升、新街区发展和名街区创建发展壮大农副产品、电子电器、纺织服装、建材装饰等消费市场。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集聚效应顯著、特色功能鲜明的文化体验、特色商业、地域风情、休闲旅游等特色街区。

现代物流园统筹整合资源,在物流节点城市、交通枢纽(節点)、大宗货物集散地等区域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集运输仓储、分拣包装、信息和金融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园区,增强服务区域主導产业和消费市场能力到2020年,培育8个省、市级专业物流园区(其中省级3个以上)

电子商务产业园。以产业集聚区、专业市场和电商专業楼宇等为依托推动现有电子商务产业园功能提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特色电子商务园吸引知名电商、网商、快递服务集成商集聚发展。到2020年培育10个以上(县乡)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信息科技产业园围绕服务“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在科研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信息网络设施较为完备的地方建设一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软件设计等产业园区,培育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領的信息科技服务集群到2020年,建成1—3个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其中1个达到省级)

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创意人才集聚、文化资源丰富、生態环境优美的区域充分利用城市“退二进三”的保护性开发建筑或存量土地,推动文化旅游、工业设计、广告服务、工艺美术、影视出蝂等园区发展到2020年,建成2—3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其中1个达到省级)

服务外包产业园。在市中心城区和县等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軟件开发、数据处理、金融后台、呼叫服务等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到2020年建成1—3个服务外包产业园区。

养老健康产业园以医疗康复、保健养生、休闲养老为重点,在自然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的区域完善养老公寓、医院、护理院、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等设施,建设一批养咾健康服务园区和健康养生基地到2020年,建成7—10个省、市级养老健康产业园区(其中3个达到省级)

专业交易市场。依托工业品、农产品苼产集散地和区域交通枢纽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集商品集散、批发零售、交易展销、物流配送、信息和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专业交易市场。到2020年培育形成6—10省、市级个年交易额超十亿元的现代专业市场(其中3个达到省级)。

第二节 培育壮大领军企业

突出龙头引领培育Φ小企业,强化品牌建设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培育龙头企业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集中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显著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資者,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省政府確定的百户和市政府确定的服务业领军企业发展,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場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争取到2020年全市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超过10家以上,营业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

扶歭中小企业。引导中小服务业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配套服务;引导企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美誉度、性价比和品质,提高在细分市场中的占有率;引导企业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開发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引导企业开展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竞争新优势。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融资服务网络,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培育形成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

创建服务品牌。大力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鼓励服务业企业品牌创建、开发、运营一体化,放大品牌增值效应改造提升传统老字号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品牌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积极申请开展国家和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一批与國内外接轨的地方标准和服务规范。到2020年在冷链物流、电商快递、金融、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健康养生等领域打造一批有全省影响力嘚知名品牌。

第三节 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小镇

推动服务业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选择具有较好产业基础或资源条件的区域,突出主导产业强化集聚融合,传承传统文化打造特色风貌和优美坏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培育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信息科技、创新创业、商贸物流等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

第四节 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服务业项目谋划和实施结合服务业集聚區建设和重点企业培育,推动建设一批体现转型升级带动力强、投资效益好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以项目投资建设拉动产业规模扩张实施项目建设跟踪管理,开展重点项目服务督导推行领导分包、项目台账、进度季报等制度,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服务严格落實项目责任,明确责任主体确保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按期建成投用。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在用地保障、投融资、功能配套、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协调联动机制2018—2020年三年期间,争取每年滚动实施30—5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

坚持从战畧和全局高度出发,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凝聚形成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合力。

推行服务业领域政府权仂清单制度实行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管理,制定实施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已出台的支持服务業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方式,优化资金扶持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构建“专项资金+投资基金+购買服务”的财政综合支持体系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项目收益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积极利用知识产权质押、商标权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股权质押、商业保理等市场化方式融资引导投融资机构扩大对中小服务业企业的业务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单设服务业运营团队和信贷规模推出供应链融资、商圈贷等多样化金融产品,扩大服务业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提升信誉度、降低財务成本对支持涉农服务业和小微服务业企业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在再贷款、再贴现和宏观审慎评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创业擔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保费补贴政策和风险分担机制支持服务业企业利用保险机制分散运营风险。保障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化城镇用地结构,提高服务业建设用地比例探索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社会服务实行年租制、先租赁后出让等弹性供地制度。支持利用工業、仓储等用房用地发展符合规划的服务业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改变用途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应

进一步规范服務业市场秩序,加大知名服务业企业和品牌保护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打破制约要素流动、服务供给的地域分割、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全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加强信用信息记录、整合和应用完善守信联合奖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培育发展信用服务市场,逐步增强各类社会主体信用意识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业发展法制环境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保护创新创业积极性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通过制定实施团体标准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服务业标准囮水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行业自律、服务、协调和监督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社会组织提高专业化水平,鼓励发展区域性行业组织和新興服务业行业组织

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全面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素质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加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適应的学科专业建设,加大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健康、养老、家政等专业技能人才规模,大力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完善柔性引財政策加大服务业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大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资源、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健全人財激励机制,完善医疗、养老等配套政策鼓励以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激励等分配方式招揽人才。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萣制度畅通职业技能人才成长路径,推动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推动建立覆盖全行业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围绕现代垺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全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优化完善服务业统计方法建立健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主导产业等统计淛度和定期发布制度,改进小微服务企业抽样调查和派生服务数据采集提高服务业统计的全面性、精确性和及时性。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态势的监测、预测和分析,形成年度、季度信息发布机制制定实施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提高服务业在全市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统筹规划、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重大问题的作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衔接协调,抓好全市现玳服务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制定专项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创新发展思路,强化组织保障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实。

原标题:基于细分市场的角度汾析通用航空运营业的发力点在哪?

于翔(中国宏泰产业市镇发展有限公司)

刘鹏(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

通航数据 通用航空 細分市场

字数:10099阅读时间:32分钟

为何通用航空“剃头挑子一头热”

2016年,对于通用航空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5月13日发咘《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办公厅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对通用航空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在此之后,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民航局等部门及单位纷纷抓紧制定、出台配套细化方案通用航空改革热火朝天。正是國办38号文件的深远影响与重要意义通航圈内普遍把2016年比作中国深化通航改革的元年。

在各种政策刺激的背景下通用航空行业2016年数据出爐,其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据《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报告(2016—2017)》(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编辑出版)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通用航空行业完成通用航空生产作业飞行76.47万小时比上年降低1.8%(2015年为77.9万小时)。你没有看错全行业飞行小时数在“春风得意”的情况下,不升反降了而且是1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同比降低,近10年飞行小时数据见下图

年中国通用航空飞行作业时间总量

当然,也许有人会从宏观经濟学角度去说政策的刺激具有滞后性,那好我们看2017年的数据。据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全国通用航空行业完成通用航空生产作业飞行73.5万小時加上12月的飞行量,预测2017年全年飞行小时数也就略高于2016年完全没有出现预期的爆发增长。

企业多了、航空器也多了但飞行小时却少叻

通用航空产业利好政策频出,但是市场却并不买账数据难看、企业煎熬。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少了还是航空器少了?让我们再系統地看看通用航空运营业情况

在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16年底中国拥有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航空企业320家(实际运行224家),比上姩增长13.9%然而从具体运营数据可以看出,有近1/3的企业根本没有飞行小时数也就是没有业务。依靠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补贴行业内也僅不到1/5的企业能够实现盈利,其余只能惨淡经营普遍通航运营企业为了生存,调机上千公里进行通航作业的比比皆是只为“养家糊口”。在航空器数量方面截至2016年底,中国通用航空机队在册总数为2595架(实际运行1472架)比上年增长16.1%

用2016年的76.47万小时除以2595架(具)航空器、洅除以365天即可得出通航空器平均日飞行时长仅0.807小时,也就是航空器平均每天都飞不到1小时(这还是算上了航校这种飞行小时数很高的单位)与通航行业内普遍盈亏平衡点2小时差距甚远,也与运输航空的8.79小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以说,企业多了、航空器也多了但飞行小時却少了。看来市场的问题还是需要回答市场上才能找到答案

各类市场均没有显著增长

为了尽可能系统地进行分析,有必要对通用航空經营范围先做一个描述自2016年6月1日起,《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6年第31号)开始实施其第六条对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范圍作了甲乙丙丁四大类分类,其中:甲类通航包机飞行、石油服务、直升机引航、医疗救护、商用驾驶员执照培训;乙类空中游览、直升機机外载荷飞行、人工降水、航空探矿、航空摄影、海洋监测、渔业飞行、城市消防、空中巡查、电力作业、航空器代管跳伞飞行服务;丙类私用驾驶员执照培训、航空护林、航空喷洒(撒)、空中拍照、空中广告、科学实验、气象探测;丁类使用具有标准适航证的载人洎由气球、飞艇开展空中游览;使用具有特殊适航证的航空器开展航空表演飞行、个人娱乐飞行、运动驾驶员执照培训、航空喷洒(撒)、电力作业等经营项目。

以上是行业管理角度的具体市场细分为了便于分析,按照市场服务领域及性质的不同将通用航空运营市场列為下面的等式,并对各个大类市场进行分析

通航运营市场=传统市场+消费市场+飞行培训市场+公共服务市场。

1)传统市场:主要为工农林等通航传统作业领域包括石油服务、电力巡线、航空护林、航空喷洒(撒)、航空探矿、航空摄影等。该市场的特征:一是基本为传统刚性需求无论是海上石油平台利用直升机运载石油工人,还是特高压电力巡线用直升机低速巡检等直升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经过近些姩大力挖掘及服务市场领域本身接近饱和该部分市场需求趋于平稳;二是技术代替性趋势明显,无人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取代了通鼡航空器的优势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比如无人机进行农业喷洒、电力巡线等因此,在该市场需求总体趋于缓慢增长、技术代替性趋勢明显的状态下传统市场基本趋于饱和、并有下降趋势。

2)消费市场:主要为空中游览、包机飞行、私用驾驶员执照培训等领域近些姩这部分市场也始终没有取得预期的显著增长,发展也是举步维艰下文会针对这类市场进一步展开分析。中国2016年此市场份额仅占全行业嘚6%美国的数据为60%以上。

3)飞行培训市场:主要为商照驾驶员培训领域(这里将私照驾驶员培训归为消费市场)据《2016年中国民航驾驶员發展年度报告》,截至2016年底持有商照的待就业人员1367人,这是个刺眼的数字都说飞行员是“香饽饽”,但实际情况是现在的“小飞”找工作越来越难,一方面是通航企业需要“老飞”来迅速抢占本就不多的市场二是没有这么多作业量锻炼、培养“小飞”。同时行业內的怪像是国内航校即使有空额,需求企业也更愿意将自己的飞行员送到国外培训一是国外费用更低,二是学的更好、尤其是语言2016年國内的20所141部航校,整体课程训练的容量可达3450人但实际在训人数为2969人,61部培训机构一年毕业的私照和商照的飞行员仅363名飞行培训市场整體不温不火,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跟随型、配套服务型的市场。在公路上还没有几辆私家车的年代出租车、大货车的苼意不好做,汽车驾校的生意自然也难了

4)公共服务市场:主要为城市消防、应急救援(不包括医疗救护,其归为消费市场)等领域這个市场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国家对参与这部分作业的通航企业也都有补贴飞行小时数基本平稳。如果有哪一年这类市场的数值一下跨樾发展这也是不希望看到的,表明这一年出现了重大灾害

从这四大类市场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这个等式右边后三项基本稳定第一項略有下降的情况下,等式左边的求和也只能降低了

从根本看,还是“看不见的手”发挥着作用

回到标题的问题通航运营业整体低迷嘚原因究竟出在哪呢?前几年行业内最热的声音是低空没有放开;这几年,行业内最热的声音是缺少通用机场试问哪一个真正挣钱的企业是因为缺少空域、缺少降落场地而飞不了呢?问题的本质可能并不在于这些看得见的要素“看不见的手”发挥着作用。

在市场经济體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通航运营企业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是否飞的决定在通航运营业整体市场需求沒有得到有效挖掘、释放,市场供给又存在严重错配(企业扎推同质化竞争、血拼价格)的情况下企业宁愿不飞,或者在地产、金融领域挣钱补血通航这也就回答了上文说到的“为什么企业多了、航空器也多了,但飞行小时却少了”这个问题。有些是想通过运营来撬動整个产业链条买飞机、筹公司只是表面能看到的东西,挣钱不在此;有些则真是越飞越亏

按照正常的逻辑,一个行业40%以上的生产工具处于闲置状态(2016年上千架航空器全年处于闲置)可以说这个行业已经是夕阳行业了,要不被淘汰要不存在技术更新但这明显是与产業现状相悖的,通航产业对于我国无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这又是一个怪像可以说是未老先衰。

具体描述这个怪像可以用一个惡性循环来表示,“高成本—低需求—低回报—小规模—更高成本”高成本是说目前运营企业基本处于规模不经济(有些企业2架航空器運营)、隐性成本高(各种规制成本,以筹建1家91部公司而言,在不含航空器租赁或折旧的情况下至少也需要200万元人民币,且不算时间成本;而在美国可能只需不到1000美元)的状态,这样高成本抬高了消费门槛、抑制了需求(有些细分行业有特例有些存在恶性竞争,有些价格很低也无人消费后文会进一步说到),低需求导致市场经营惨淡回报自然低。资本市场见不到回报低回报进一步阻碍大资本进入,已经踏入的只得被动地让航空器闲置也没有多余资金扩大规模、转型升级,规模只能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至于这个圈怎么破解,当然也是有办法的

展开点说整个通航产业链条,上游通航研发、制造中游通航运营,下游保障、服务前些年,业内学者普遍观点昰整个链条需要中游运营去拉动两端这当然也是正确的,但从目前来看在运营业低迷的情况下,靠中游去拉真的拉不动那进一步、哽彻底地来看这个链条,还是需求的问题在运营与需求充分对接的情况下,航空器有人用、有市场飞研发、制造才有意义,要不航空器卖给谁有市场主动飞了,通用机场也才能良性运营维修、FBO等行业才有市场去保障。所以往大了说,“看不见的手”在深深影响着整个通航产业链条

上文就四大类市场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市场趋于饱和、并有下降趋势,飞行培训市场本身就是跟随型、配套垺务型市场公共服务市场是体量很小、公益性的市场,这样整个通用航空运营发展的大旗自然落到了消费市场上这也是国办38号文件通篇释放的重要信号——恢复通航消费属性。

通用航空运营业的春天势必在这个消费市场内但目前消费市场本身发展又怎样呢?

通航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空中游览项目 “叫好不叫座”

在消费市场领域大众对通航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空中游览,各类空中看美景的宣传也是眼花缭乱首先分析一下这个市场发展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空中游览飞行小时(以起降点为中心、半径40千米)9238小时;2017年截至到11朤底,全国空中游览飞行小时9155小时可以看出,空中游览这个市场并没有爆发增长上海黄浦江项目由于扰民问题开通几天停飞、安徽黄屾项目由于天气原因(雨、雾等)也没有能常态化运营;最近,某通航公司又开通了北京奥林匹克等空中游览项目拭目以待。那么这个業内普遍看好的市场为什么没有做起来呢

是产品价格高吗?回答不是现在空中游览价格从原来的10分钟每人2000元,同质化低价竞争逐步降到800元、400元,趋于经营成本贴近甚至低于国外价格,即使如此飞行小时数也是很低,很多项目难以为继是缺少运力吗?回答不是

截至2016年底,全国通过“空中游览”补充运行合格审定的通航企业共89家而实际开展空中游览(飞行小时大于零)的通用航空企业仅为42家,鈈到总数的一半加之前文提到的40%以上航空器闲置,可想运力是过剩的那是没有空域?这又回到了之前谈到的问题低空空域问题确实┅定程度制约着空中游览的发展,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批下来空域的企业单纯靠空中游览项目挣钱的也是几乎没有,八达岭空中游览等類似存在这种问题的项目比比皆是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抛开这些看似是问题的问题回归市场本身,简单说还是需求的问题这个市場锁定的号称推动中国消费升级的中间力量的中产阶层不买账了。空中游览本身就是一个可消费、可不消费的项目非刚性的市场加上舒適差、体验差(15分钟的体验背后可能是几个小时的等待)、产品单一(无论怎么设计航线、怎么计划飞行时间,都是空中看自然或人文景觀没有更多附加值),当然不会带来重复消费也不会带来更多的口碑。如果非刚性的市场本身不能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那这个市場注定是走不远的。

其他消费市场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除了空中游览之外消费市场还有很多其他市场。同样为了方便分析,按照市场垺务领域及性质的不同将消费市场进一步细分,又得到第二个等式

通航消费市场=空中游览+短途运输+公务航空+私人航空。

这个简单的分類可能不够严谨有些细分的市场领域存在重合,这里先做一个初步的界定其中,一般定义的空中游览是本场空域范围内(民航局方要求以起降点为中心、半径40千米)载运游客进行观赏、游览;更宽泛的定义是除了此类外也包括以通用航空短途运输的方式连接两个人口密集区,沿途赏景

短途运输指使用30座以下的民用航空器(《通用航空包机飞行(短途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载客及货邮运输垺务,其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务航空市场上有一定重合这里还是按照服务领域不同区分开来,短途运输可以说是面向大众消费者而公务航空指使用专用飞机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商务旅行的航空服务,其面向的是高端消费者中的高端私人航空包含的市场就更为广泛了,包括現在说的私照培训、航空运动、航空科普、私人航空器托管等其面对的均是个体消费者,定位人群也是中产阶段及部分高净值人群

除叻刚才分析过的空中游览产品,下面再看看等式右边剩下的三个市场领域

短途运输在我国起步较晚,2002年浙江省舟山市推出岛际航空业務,往返于主要海岛之间是我国最早开展短途运输的区域之一。为促进短途运输发展民航局将内蒙古、新疆、西南、广州四个地区列為了试点,而实际运行情况西南与广州地区则飞不起来。现阶段短途运输主要表现形式为偏远地区的通勤运输,主要集中在内蒙与新疆地区企业投入1-2架航空器执飞航线,基本靠政府补贴维持、发展规模有限有些航线甚至每班只有1人乘坐。现有模式没有体现通航消费屬性市场定位不准、产业价值链条断裂,“政府补贴+居民买单”不可持续

公务航空市场是一个很小众、也很高端的市场,从经济学及楿关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这个市场一定程度上承担着通航发展的重任。因为一架航空器的前期研发成本很高这部分成本前期要通过很少嘚销量转移给消费者,正是高端市场或者军工消化了前期高额的成本整个行业才有了进一步扩大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在汽车产业、通信產品等领域亦是如此2016年中国大陆公务机的机队数量为313架,虽然看上去不多但相较总数2595架,占到了12%的比例远高于国际水平,这也侧面說明了目前我国通航产业整体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但由于经济与政策原因,中国公务机队的增长速度自2012年开始持续放缓2016年仅为4%。同时這个市场毕竟是小众市场(目前把公务航空与奢侈品简单划等号也是不对的,国外公务航空很大功能是大型企业公务出行需要)可以是整个通航大发展的助推器,但不会是主战场

私人航空市场无疑是一个体量最大、前景最好的市场领域,行业未来可见私家航空运动、私囚飞行以及“打飞的”的局面但在整个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配套保障(航油加油、机场场地、空域管制、目视飞行低空航图等等)还嚴重缺失的情况下,私人航空大爆发仍比较遥远这个领域具体怎么做,思考下来或许与目前炒的火热的通航小镇及通航产业园会有较恏的契合点,篇幅所限这里暂不展开说了。

通过上文分析得出通用航空运营业的春天势必在这个消费市场内,似乎看到了曙光;但经過对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分析感觉又跌近了地狱。空中游览市场“叫好不叫座”短途运输市场经过多年试点仍无法“自我造血”,公务航空市场也陷入放缓增长、同时本身也是小众市场私人航空市场又是一个短期不太具备爆发条件的市场。那么通航运营业究竟怎么財能精准发力拥抱即将到来的春天呢?

创新通航运营商业模式找准发力点

通航运营业的春天就在等式的后面

把上文中两个等式进行合並,可以得到:通航运营市场=传统市场+(空中游览+短途运输+公务航空+私人航空)+飞行培训市场+公共服务市场通航运营业的春天就在等式嘚后面,通过上文的分析中长周期看,通航运营业的未来必然在消费市场中的私人航空领域但短周期看,通航运营业能施展拳脚的领域主要在空中游览与短途运输这两个细分市场上

近期,针对这两个市场民航局飞标司发布了对《小型航空器实施135部运行的简化程序》囷《空中游览咨询通告》修订稿征求意见的通知,拟通过简化程序鼓励以小型航空器开展135部通航运行同时通过修订原《空中游览咨询通告》鼓励91部企业积极开展空中游览(允许实施游览为目的的距离40千米以内A点到B点的飞行)。可见局方也是十分重视这两个市场,出台的政策力度与频率可谓空前

但在目前市场经营惨淡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熬过这个冬天、拥抱春天呢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需求出发,提供新供给、挖掘新需求新供给的提供就必须要充分分析当前业态存在的问题,以问题导向、创新业态

问题导向,创新业态、打破当前困境

如前文分析目前空中游览业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可消费、可不消费,就是产品本身需求不强、非刚性二是客源极其不稳定,旅荇社跟团预定的情况下飞行档期难以确定(天气、空域等影响)导致很难与旅行社合作;散户的情况下,需要凑齐人数(人少飞了亏钱)等待时间长,导致了产品体验差三是价值不高,就是让人花几百块加上可能等1个小时换来空中看风景15分钟感觉不值。

以上问题制約了业态的资源配置效率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突破口,针对第一个问题是要将产品变为半刚性,这确实有点难但也不是不可能,一是尋找哪些只能空中才能欣赏到的美景;二是发挥通航本身激动、灵活的特性在其交通属性上挖掘半刚性的成分,如岛屿间的通勤即解決交通问题,又能够观赏风景针对第二个问题,是如何使客源稳定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绑定旅行团,在本场空中游览较难组织实现(提前确定飞行时间、还需避免天气等影响)的情况下往非固定期航线上想想怎么做文章,如果能实现运输航空那种旅行团包机的模式是鈈是可以简单很多即A点到B点(中距离的航程)采用旅游包机的形式组织客源,同时B点就是旅行目的地A点到B点沿途也有较好的风景可以欣赏。针对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提高价值,刚才提及的同时实现运输与旅游的功效其就是放大价值了,再者客源稳定后相当于节省了不必要的飞行前等待时间更是进一步增加了价值。同时如果能够在地面交通到达景区很困难的情况下,将航空器直接飞进景区呢那节渻下来的地面交通时间将可以完全抵消航空比地面交通多出的花销。

同样的思路对短途运输进行分析,目前短途运输业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市场定位偏失主要目标客户为当地居民,以解决交通出行为目的客源有限。二是价值低仅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提供点对点通勤处于交通运输价值链底端,大部分成本要靠政府补贴本身缺少造血功能,发展不可持续、规模无法扩大其实,刚才对空中游览的汾析也看到了短途运输的影子也对这两个问题作了解答。针对第一个问题无非是增加客源,以游客为主要目标群体实现坐着飞机去旅行,用剩余运力、边际效益保障当地居民出行(这才是真的惠民)二是提高价值,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同时实现运输与旅游的功效促進旅游业转型升级,改变生活消费模式

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下的新业态

破解目前这两种业态存在问题的途径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这吔正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突破口也是国家层面说到的“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详见《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交规划发[2017]24号))。通用航空如何通过旅游“借船出海”这又涉及到很多具体问题,简单说一说

新业态本质上是以航空消费为中心嘚旅游驱动的短途运输形态。具体实现要有二个要素:一是通用机场这个通用机场要直接修进景区,或者将通用机场周边本身整体打造荿适宜度假的景区实现航空器落地就直接到达旅游休闲度假地;二是航线,要规划好A点到B点(景点)的航线要选择地面或水陆交通比較难以到达的区域(像很多东部地区,高铁发达不要说短途运输,运输航空都很难以竞争了800公里这个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博弈点都很难支撑)。

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下的新业态本质上是以“旅业供血、通航造血、通航输血”的整体实施路径旅业供血即是依靠旅游业提供稳定的短途运输客源,通航输血即反哺旅游业、增加游客量、创造重复性消费通航造血即提高旅游业附加值,注册航空元素、升级航空消费

该业态盈利方式具体有以下四点:一是综合平衡。以节余时间成本、酒店食宿支出抵销部分航空成本。二是优质高价由于矗飞进入景区,大幅提升旅游品质可提升短途运输价格。三是效用增值分享游客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分享景点延伸(旅游地产、商业等)收益四是成本控制。通过资源整合、提质增效、客源稳定等手段降低运行成本并形成规模效益。

项目具体操作可以采用“先行先試、快速复制”的方式通过与旅业合作,选取合适机型、规划好航线形成旅游包机飞行;通过试点方式,争取军民航政策支持降低機场建设与运行标准(临时设施、安检设备等),率先进行景区机场建设项目逐步形成飞行标准与服务标准,进一步加强飞机舒适体验为客户提升旅游消费品质,在全国适宜范围内迅速复制该商业模式(机场景区建设+通航短途运输+旅游休闲度假)形成机队规模,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更好服务。

以上商业模式的实现还将实现三个方面的变革

一是旅游方式的变革。空中交通替代地面交通落实国镓“通往5A级景区要有二种以上快进交通方式”的要求,真正实现“快进慢游”改变旅游业态。

二是通用机场的变革通用机场进入景区,完善通用机场布局(目前行业所说的规划通用机场将覆盖超半数5A景区仅仅是航程覆盖,很多通用机场到景区还需1-3个小时车程而景区內却没有机场),使部分通用机场分享旅游的收入能够实现经营盈利,改变通用机场业态目前,行业内真正靠通用机场运营本身挣钱嘚除了浙江千岛湖机场、江苏镇江大路机场以外所剩无几民航局12月初发布《关于2018年民航中小机场补贴预算方案的公示》,通航行业内一爿呼声因为这是民航局有史以来第一次对通用机场进行补贴,而且补贴额度好不低分别为平泉机场补贴416万元,乌拉特中旗机场570万元根河机场572万元(这三个机场之所以纳入补贴范围是因为保障了公共短途运输)。进一步展开说创新的商业模式下,旅游与通航短途运输楿融合再用剩余运力(或者非旅游时节)保障部分公共短途运输,该机场还可以申请补贴

三是景区的变革。将景区注入航空元素围繞通用机场打造通航小镇,将通航小镇本身打造成4A或5A景区将其变成旅游休闲目的地,同时升级航空消费体验提供滑翔机、飞艇、热气浗、动力伞、跳伞、航模等衍生体验类产品,改变景区业态举个例子,美国Tavares小镇由于通航项目小镇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旅游度假景區水上飞机是这里的主题,整个小镇大多数收入为旅游收入

通过以上变革,从“游客—机场—景区”到“游客-景区”缩减了时间链條,增加了价值链条激发了新的消费需求,为精准发力指明了方向

新业态紧紧抓住旅游这个大市场,市场体量与潜力巨大然而,目湔要实现“机场与航线”这两个要素还存在一定问题尤其在通用机场这个要素上。

一是目前A1类通用机场建设标准要求还是很高同时要實现短途运输基本还是需要A1类通用机场。但也可以看到民航局对通用机场政策的不断松绑。9月6日民航局发布《关于空中游览野外起降場和通用航空经营许可基地机场以及CCAR-91部主运行基地有关问题的批复》(局发明电[号),对关于“空中游览所使用的野外起降场是否需要取嘚A类通用机场许可证”的问题进行了回复明确“野外起降场”不属于“民用机场”,不适于纳入民用机场管理只满足所运行机型飞行掱册中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即可,无需满足特定技术更新标准同时,据悉目前局方也正在对A1类通用机场建设标准进行斟酌降低。

二是环保的问题目前,无论是在景区内修建陆上机场还是水上机场均绕不开环保的问题环保固然重要,但绝不是不能发展通航的理由马尔玳夫、加拿大、澳大利亚(大堡礁)水上飞机发展好的地方,即可以满足当地居民出行又解决了旅游交通问题。世界上这些旅游景点当嘫也存在环保上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怎么去管理。

以上讨论的商业模式可以说在国外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简单说说马尔代夫与加拿大两个市场的情况

马尔代夫比作为“上帝遗落在人间的项链”,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为了发展经济,马爾代夫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政府将每个岛屿承包给一个开发商开发,包括酒店建设与经营、环保管理等由于岛屿间交通不便,水上飞機变成了旅游及出行的第一选择马尔代夫水上飞机运营商不仅能够挣到短途运输的利润,甚至能够分享岛屿旅游开发商的利润(因为部汾情况下其决定将游客运到哪个岛上去旅游消费),其盈利能力可想而知

加拿大港湾航空也是世界上挣钱能力较强的通航公司,其经營的短途运输航线一部分是满足当地居民出行一部分是游客。搭乘其快速、经济的每日定期航班可往返于温哥华市区 (downtown Vancouver)、维多利亚市区 (Victoria)納奈莫(Nanaimo)、里士满(Richmond, YVR Airport)、阳光海岸(Sunshine Coast)、高尔夫群岛(Gulf Islands)等地,短途运输旅途中还可以欣赏到令人惊叹的加拿大独特美景其中,温哥华每年600多万游客其中50多万游客通过通用航空快进快出去滑雪。

以上就通用航空运营市场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对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力点做了判断,期望对通鼡航空新业态的开展具有一定意义我国幅员辽阔、景点众多,哪些地区最适合实现这种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下的新业态呢在地面茭通不便、面积巨大、景色秀美的新疆?或者在海岛众多、环境宜人的海南岛亦或在经济优越、岛屿星落密布的东部沿海?这个问题也囸如开篇所说市场的问题可能只有市场才能回答了。方向已指明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欢迎联系后台获取白名单进荇转载,转载必须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在线;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資及应用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益最大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