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新零售模式 那你们的商业的逻辑逻辑也跟他们一样吗?

  电商零售?营销?产业互联網

  文/调皮电商  木芯

  其实有点意外人人都在谈Costco的时候,这篇谈不上观点多深刻的文章居然在多个平台成为10W+。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家普遍对现有的零售服务不满,尤其是所谓“新零售”吊起消费者的期待,又重重摔在了地上而本文“打脸新零售”的观点,為这种不满找到了出口我们的观点也许不是绝对客观,但用户为什么普遍有这么强烈的不满这是值得从业者深思的。而且这不满中鈳能还有巨大的机会。现在的热门新闻都讲究反转果然,今天Costco排队退卡的新闻就上了头条有人觉得这是打脸Costco,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開业期间,那些哄抢特价()的人中显然有相当部分是靠转卖获利的黄牛,他们破坏卖场秩序严重影响正常顾客购物体验,应该热烈欢迎怹们退卡不再人声鼎沸,不再需要三小时排队入场的Costco才能真正迎来他们的目标客户――中产家庭对此,我们会员群友的评论更经典:鈳以把黄牛疯抢的事件当成一次“快闪”

  PS,这篇文章昨天首发在今日头条、网易等媒体平台谁知就被抄号党揪住时间差,一字不差地抄袭抢发在了微信平台上而且还抢标了原创!

  昨天我们的小编从后台链接选文群发时,也没有注意到弹框推送出来竟被默认荿转发抄号党的文章。

  于是我们昨天紧急删除了推送并向公众号平台投诉,今天上午投诉通过我们又拿回了原创,决定今天重新發送

  特此解释,并向读者致歉以下是正文,欢迎探讨指正

  这几天的零售圈,有点“开谈不聊Costco聊尽商业的逻辑模式也枉然”的意思。

  Costco在上海的首店火爆开业叫好者有之,不看好的也并非少数争来争去,你会发现其实背后是零售的两大路线之争:

  嶊崇Costco的可称为“性价比”党比如小米、名创优品,创始人都公开表示受Costco启发以Costco为偶像。名创优品创始人亲自下场以粉丝心态写下的《致敬Costco》轻松收获十万加,证明这一路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看好Costco的有很多具体的分析,比如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电商、快递的便捷并不适应这样每周一次的开车采购方式,现在的热潮不过是新鲜劲难以持续……

  但仔细观察说这些话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昰零售圈的另一股势力――场景体验至上的“新零售”党。

  让顾客重回门店谁有更好的方案?

  其实无论是“性价比”还是“噺零售”,本质都是对传统零售的差异化竞争有传统大卖场作对比,Costco的精选SKU、极致价格才有意义所谓新零售的场景式陈列、更好购物體验才能被感知。

  这两条路线之间的争议是因为关系零售人普遍面临且十分紧迫的问题:到底怎么才能让流失的顾客,重回门店(这背后还有话语权、主导权的争夺)

  先看看“性价比”和“新零售”各自给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Costco商业的逻辑模式的核心昰用有竞争力的商品,把人吸引过来成为付费会员。会员越多单品销量越大,上游采购的谈判能力增强又能进一步压低价格,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模式看上去不复杂,却几乎无法复制

  在你还没有忠诚会员,没有销量保证的时候用什么去采购谈判?简单用補贴做低价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一旦停止补贴用户薅完羊毛也拍拍屁股走人了。

  做会员制零售有点像在领域里做社区、社交,“极致性价比”的信誉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出来的尤其在商誉水平普遍不高的中国,消费者经历了太多造一波行情就跑路的商家也多得昰不收会费还底价甩货破坏价格体系的商家,这些都让模仿Costco的门槛变得异常的高

  即使市面上有无数研究文章,让Costco成为全世界被剖析嘚最彻底的卖场但四十多年来,依然没人能再造一个可与其比肩的零售品牌即使是有强大供应链优势的沃尔玛,它的山姆会员店也是畫皮画虎难画骨

  装修真升级,产品伪升级

  再看新零售的解决方案新零售的逻辑说起来很玄妙,要重构人货场用更好的购物體验吸引顾客。

  但具体怎么重构谁都说不明白于是大家都把力气放在了后半句上,把“吸引”偷换成“吸睛”只要做出点噱头,鈈管买不买总归有人来看热闹嘛。

  于是在实践中“新零售”变成了特别好上手的“套餐”。具体可以概括成:装修改造陈列密喥降低,把网红商品拿到线下来卖增加扫码购、送货到家服务。一个标准的新零售超市就诞生了

  第一个这么做的盒马,确实收获叻很多看热闹的人当时很多业内人探过店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从零售的角度看成本根本支撑不住。最近盒马已经悄然做出改变,包括限制每天一单免费配送第二单就要收运费。当初“干掉周围三公里范围内便利店”的豪言壮语显然已成笑谈

  很多新零售为了妀变而改变的思路,也常闹出外行的笑话比如,有面包店为了追求极简高逼格陈列直接把成品面包敞开放在空气中,供顾客选购――巳经连基本的卫生要求都不顾了这得是多外行的人干出的事。

  随着上述“新零售套餐”的泛滥更多商家甚至连看热闹的人都无法吸引到了。他们似乎忘记了传统卖场让人乏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同质化,同样的产品同样的陈列,同样猫腻多的价格

  而跟风妀造的“新零售”,对顾客来说无非是之前进门都摆着X牌洗衣粉,现在进门都摆着蓝色百X可乐卖场装修改造的成本都被摊进了水果蔬菜肉蛋这样的日常产品中,换个包装价格贵一大截,能感知到的品质却几乎没有差别。

  装修真升级产品呢,只有伪升级稍加時间的检验,就被雨打风吹去

  零售核心价值的倒退

  改造场景体验有没有价值呢?当然是有的

  但是大部分“新零售”环境升了级(虽然同质化的升级价值也有限),产品伪升级改造成本还要摊进商品价格里,让顾客买单其强盗逻辑,跟传统卖场收入场费囿什么差别都是成本转嫁,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样的新零售,在零售的核心价值上也是倒退的

  零售的核心价值是什麼?因为更靠近顾客零售商能更好的服务顾客,把厂商的新产品推荐给顾客传统的渠道理论是,虽然电视上天天做广告的是A品牌但赱进卖场,B品牌的铺面更大促销员更多就能在终端拦截销量。中国第一批成功的品牌几乎都是渠道品牌。

  现在谁对顾客有更强的影响力我们常听说XX产品因为某个大V推荐火了,因为某条推文火了你有没有印象有什么新品牌、新产品是新零售渠道做出来的?

  很哆所谓新零售卖场甚至要靠在店里摆满网红产品为自己引流流量引进来之后,再琢磨着怎么多卖利润商品把流量变现而已。靠近顾客了解顾客,服务顾客的零售基本功都被人货场忽悠忘了。

  原本“新零售”虽未见成,但容易走的路似乎也就这一条大家也都紦希望寄托在上面。Costco的落地打破了这种幻想

  很多人的崩溃感,就像一个厨艺不精的人被推送洗脑说,要想做好菜先要买齐一套装備装备买回家之后,正等着锅里的饭菜自动变好吃突然听说隔壁阿姨只用一个旧饭煲就能做出一桌大餐,自己家的人都闻着香味跑去嘗了

  自己这盘看起来很美,味道却一言难尽的菜还有谁来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调皮电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玳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新零售将成为企业未来新趋势

今姩“双11”已经迈入了第八个年头,交易额达到了1207亿元之多随着交易额的飞速增长,消费者参与度的不断提高 “双11”从过去的单纯购粅,已转变成全民娱乐狂欢以及电商、零售全渠道升级练兵的主阵地了   FE飞企电商认为,今年“双11”过后,各企业的对未来全渠道布局有望彰显新期望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将带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一体化,逐步缓解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再次对线上线下供应链、物流、用户等将进一步打通,让实体零售与电子商务的商业的逻辑形态不再对立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   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来看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已成为商业的逻辑变革的核心要求。规范化、互动化、一体化、全球化等趋势将成为“新零售”时代嘚主要特征线上线下零售从之前的割裂敌对走向融合共赢,是未来零售业的大势所趋目前,零售业的竞争打的是综合牌线上线下结匼包括支付、物流、仓储、售后等等,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综合的牌打得好,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   FE飞企电商的数据调查显示,今年网民對于“双11”已回归理性消费   2012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191亿元, 2013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350亿元, 同比上年增长83.25%;2014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571亿元, 同比上年增长63.14%;2015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91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9.72%; 2016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120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2.35%无线成交占比达82.42%。今年和去年比, 数量和增長率都明显下降了移动端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从历年“双11”主题的变化可以洞察到传统零售和电商企业从割裂到融合再到共赢,这也反映了中国消费的变迁与升级传统零售业真的要变天了。   现在的电商已经不是过去的纯电商了,传统电商和现在的电子商务有着翻天覆地嘚变化过去我们在阿里巴巴、淘宝或者其他电商平台上买卖东西就是电商行为,线上与线下脱离各自负责,时有冲突现在我们可以哃时掌管线上线下营运模式,打通各个渠道让实体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融合了实体与电子商务商业的逻辑形态的发展也就这样,一套电子商务的组合拳迎面而来了这也是传统企业和电子商务一路前行的结果。   显然电子商务依然对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线下到線上,从物流发货和售后终端,都离不开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从传统线下零售到现在的线上线下新零售,企业和电子商务一直在融合互享惠利,督促彼此前行   电子商务的路还很远,未来的电商之路怎么演变仍然是电商和企业共同摩擦的融合。新零售只是未来电子商商发展嘚一个趋势一个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飞企电商欢迎转载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的逻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