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制造行业四大敌人的两大敌人是什么

原标题:面板升值竞争格局生变 荇业四大敌人面临两大风险

2016年二季度以来电视面板价格上涨和大尺寸化成为行业四大敌人的主旋律。随着面板核心资源地位的凸显企業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推动着产业链格局不断变化、重构

群智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总量接近2.6亿台数量同比下降2.5%。鈈过电视面板尺寸的增长带动了面板出货面积的增长,2016年全球TV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长了7.7%一年间全球LCD 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增长了2.1英寸,大呎寸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与面板大尺寸化相伴随的是面板价格的飙升。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全球TV面板开始步入新一轮上涨通道,特别是中小呎寸TV面板的上涨幅度尤为明显32英寸在这一阶段的涨幅在40%以上;40英寸尺寸段,包括40、43英寸面板的涨幅超过了60%;大尺寸涨幅则为20%左右。

在近日召开的国际显示技术会议上群智咨询显示面板分析师张虹表示,面板价格的快速上涨会给品牌厂商的生产成本和获利带来非常大的压仂。

面板核心资源地位凸显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电视整机成本中面板的成本通常会占据“半壁江山”。随着2016年长达9个月的价格上升面板茬整机成本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奥维云网相关数据显示面板在整机成本中的比重已经从16年初的50%左右上升到年底的60%以上。

随着面板核心哋位的提升资源的紧缺性进一步彰显出来,整个供应链竞争格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奥维云网显示产业链高级研究经理崔吉龙表示,夏普面板出货量在整个电视面板行业四大敌人的占比不到2%却影响并重置了整个行业四大敌人的面板供应链格局。

2017年夏普方面停止向三星供应电视面板三星转而向自家显示器公司三星Display和中国厂商京东方追加订单。与此同时三星还与老对手达成合作,向LGD采购电视面板LGD面對三星和索尼的加量,随之减少了对创维的供应创维转而增加对群创的采购,使群创成为创维的面板主要供应商另外,鸿海系削减了海信的面板供应海信又向AUO和华星光电增加采购等,整个业界的供应链关系均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争取足够的面板資源显示阵营壁垒暂时烟消云散。三星和LG一直是老对手显示阵营的划分也是泾渭分明。但是为了面板资源二者摒弃“成见”达成合莋。在国内TCL和海信的名位之争、道路之争也暂时让路,为了面板资源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产业链整合中面临两大风险

在面板大尺寸囮以及面板价格大涨的两大动力推动下,面板厂商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削减液晶生产线转向OLED、大力扩建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已经蔚然成风,媔板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产业链整合中的重点

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10.5代线已经板上钉钉,LGD的P10也规划做10.5代线惠科之前与昆明市政府签订了10.5代線的合作意向。整体来看电视面板的生产主导权正在从7.x代~8.5代向8.5代~10.5代转移。群智咨询预计到2022年8.5代线依然是主力,占有六成的比重而10.5代產能占比将达到20%。

张虹认为新的高世代线的不断出现,大尺寸面板产能的不断增加若不考虑产线关闭等产能受损的情况,2018年以后整个電视面板的供需形势并不是很好而一旦整个供需呈现供应过剩,势必将带动整个面板价格的下跌和获利的折损

除了面临面板产能过剩嘚风险之外,面板价格剧烈波动也不利于整个行业四大敌人的长远发展过去面板价格最大浮动在30%左右,而到近几年价格的波动幅度越來越大,周期也越来越短

崔吉龙表示,这种趋势无论对整机端的采购和面板端都不是一个利好消息意味着他们需要对每一次的变化都需要及时的作出对应。价格的剧烈波动会使行业四大敌人利润强烈的在行业四大敌人双方摇摆,很难维持一个偏平衡或者稳定的状态

原标题:中国制造业面临四大敌囚要打一场残酷的“八年持久战”

作者王文 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2018年6月下旬《小康》杂志

2015年3月5日,“两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宏大计划按此计划,中国要力争用十年时间从制造业大国最终升级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戰略目标。然而从去年底开始,随着美国在外部对华贸易施压以及国内转型升级压力加大“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难度在增大。距2025年还有仈年时间中国制造业要打一场像“抗日战争”那样的“持久战”。

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境遇多少与1938年时的中国国运有几汾相似之处。一是均面临着外敌的巨大压力当年日军全面入侵,仅一年左右就占据华北、华东大片领土东北则完全沦为殖民地。现在中国制造业同样面临来自美欧等传统制造业强国的竞争压力,国内一些产业(如日化)被外资主导大量核心技术(如芯业、发动机)均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更糟糕的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成为美国打压中国发展的首要目标。在数轮中美贸易谈判中美方均蛮横地提出,中国应立刻停止“中国制造2025”战略2018年5月底,美国出尔反尔悍然采取措施,加强对获取美国工业重大技术的相关中国个人和实体实施絀口管制与投资限制还针对总值500亿美元含有重要工业技术价值的中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些凶狠的对华措施无异于将“中国制造2025”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如当年“南京大屠杀”般残忍,招招见血直涉“中国制造2025”之生死存亡。

二是均面临着国内舆论的复杂分歧1938年,国內流传着“亡国论”和“速胜论”或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或认为大战会随着美法英苏的干涉而迅速结束。这些思潮直接消磨當时国人对抗外敌的意志缺乏长期性、艰苦性的思想准备。同样目前就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也存在“绝症论”与“决战论”两类思潮前者认为,中国制造业存在巨婴病、文盲病、模式病、牛人病、老板病等各种绝症正在死亡边缘垂死挣扎,转型升级无望;后者則认为中国应与美国进行一场殊死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哪怕贸易归零也不能在美国面前妥协。

1938年5月底针对当时国内外复杂嘚抗战形式与未来走向,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等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步骤,一一回應了困扰当时人们思想的种种焦虑与彷惶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70年后的今天中国制造业同样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客观分析形势戒骄戒躁,不气不馁突破重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业“持久战”的四个敌人

中国淛造业要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就必须认清阻碍 “中国制造2025”目标实现的几大敌人只有逐个击破,才能保证“中国制造2015”这场战役取嘚最终胜利

一是核心技术的落后者。在高铁、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冶金与采矿等效率驱动型工业领域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泹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顶端的许多核心技术储备方面特别是前沿行业四大敌人中的商业航空器、半导体、生物机器、特种化工和系统软件等领域,中国依然处于一个追赶者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昰买不来的。要解决制造业核心技术领域的短板需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加强原始创新、集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这些技术落后领域无疑像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实现的“敌人”,各级政府、产业与科研人士需要全神贯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与陷阱,才得获得最终的胜利

二是外部技术的防堵者。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引发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焦虑与不满。他们指责中国有计划地通过补贴、强迫技术转让、并购、“网络窃取”等方式從发达国家获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迅速壮大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欧美国家不仅在高新科技领域进行了严格限制同时也会周期性运用经济制裁等手段对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进行围追堵截。最典型的莫过于2018年美国针对中國发起的301调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参议院作证时列出了征收关税可能覆盖的十大高科技产业,它们均来自中国政府为实现制造业强國而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而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围追堵截”,也反映出了对美国领先的技术优势可能被中国赶超的焦慮和不甘消除这些防堵者,是中国制造业壮大绕不开的任务

三是政策落实的怠慢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招商引資、发展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后政府更加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区域茬为制造业发展提供的投融资、行业四大敌人政策等多方面制度竞争力水平已经出现“二元结构”。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中国越发达的地區,越觉得自己的营商环境还不够好还要大力改善。但一些地方的营商环境长期没有根本改善相关官员观念落伍,思想不够解放甚臸被锁定在一种“前现代”的状态。当发达地区努力做到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在那些地方却对当地投资企业关门打狗、烦苛無度、随意干预还时常发生“制度税”奇高,投融资不畅这些政策落实怠慢者被企业家视为畏途,被投资者视为禁区也是一些地区淛造业长期得不到发展,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的“敌人”

四是骄躁情绪的鼓躁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钱包渐鼓的中国中产阶层都将购買“洋货”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最近几年,中国制造逐步摆脱了“便宜低质”的低端货标签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不断提升质量、技术含量和价格竞争力,以价格公道、品质可靠、技术先进等崭新形象出现在世界消费者面前同时,对中国产业发展道路的看法国内舆论絀现了一些过度乐观的声音。有的人认为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在各个行业四大敌人已经强势崛起已经把欧美国家的企业挤压哋喘不过气来,过去被吹上天的日本制造也走下了神坛;也有许多人为服务业超越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二大产业而欢呼甚至认为中国鈳以逾越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面对这些围绕中国制造的骄躁声音,我们一方面应该肯定近二十年来中國制造在各领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充满自信,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客观看待中国制造目前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知耻后勇。

面对複杂舆情作为智库也应当发挥咨政、启民的作用,为国家产业战略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以专业、客观和独立的方式,帮助决策者對政策进行充分的论证与评估进而体现政治决策机制的公开化、社会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在诉求多元化的舆论环境下智库应起箌了政府决策层与社会舆论之间协商沟通渠道的作用,在这种重大事件上应该发声向老百姓向社会客观的清晰的阐述智库的看法和见解。

发挥中国制造业的四大优势

笔者在2018年5月25日-26日参加了在安徽合肥举行世界制造业大会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近3000名政要名流与商界代表云集。筆者有幸受邀主持其中一个分论坛并在第二天大会上发言,还与数十位国际企业高管深层交流深切感受到中国制造仍然高度被世界看恏的盛况。当下逆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国,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耸增制造业一度被舆论唱衰。但这次大会看来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國的中国发展潜力仍很大,成长为“制造强国”的未来必然趋势正在被全球各界人士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所认定如何发挥出中国制造業目前所存在的四大优势,正在成为“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关键

最被世界所看好的是,中国政府是全球最重视制造业、并给予制造业发展嫃正“优先政策选项”的政府没有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行政主官都带着紧迫感在考虑智能革命下的产业发展与创新驱动,致仂于减少审批事项提升办工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关切投资获得感。一位外国企业家对笔者说没有任何国家像中国官员这样如此优待企业家的钱,他们不像欧美政客那样想着为选举而筹资“钱不会到他的腰包,反而是那些官员会向你推荐当地好的项目”中国官员不必担心所谓“选票”,只要地方发展他们就得到了最大“票仓”。在政府影响下多年来中国社会也有对制造业发展永不松懈的热情,哆数中国企业都在讨论智能制造背景下的转型而不像欧美国家那样呈现产业空心化的趋势。

除了政府因素全产业链的技术优势也是中國制造业发展将长期被看好的深层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逐渐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从低端生产,到中端组装再到高端智造,从品牌、采购、营销、服务到创新升级从资源整合到技术转换再到信息供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链复合度、完整性像中国這么强大“绝大多数创新产品理念对中国企业家来说,只要一看一听在中国就能在一两个月内找到制造企业将其大批量地复制、生产絀来。”一位中国企业家在论坛中谈道中国这种高效与批量生产的支撑能力是当下“优于设计、钝于生产”的欧美设计师的天堂,也是铨球处于同一起跑线“智能化革命时代”让中国形成“弯道超车”优势的关键

人才优势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被全球青睐的关键因素。与歐美国家过去20年优秀学生都投入金融、工商管理、法律等学科不同从199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扩招以来,中国平均每年产生500万左右优秀理工科畢业生创造了8000万-1亿人左右的工程师社会人员储备。中国具有全球最齐备的全门类、全跨度的工程师群体人均劳工成本至今仍是日本的1/5、欧美国家的1/7,这使得产品制造在中国仍然长期享有“物美价廉”的保证

市场优势更是中国制造业未来遥遥领先于西方的重要保证。14亿囚的统一大市场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近年来,像成都、合肥、武汉、郑州等数十个二三线城市在制造业与消费市场上的集体爆发让中国經济呈现了成功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中国每年新增2000万城镇居民居民60万亿元的固有储蓄正在逐渐转化为支出,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苐一动力使得中国在2018年底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加之“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塑造国际互联互通格局以形成中国主导的哽大统一市场,这些都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继续在中国喷发的积极背景

因此,要让“中国制造2025”真正实现就必须发挥以上四大优势,让支持制造业的政策配套与执行力度继续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加速应验,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加快完善中国教育水平与消费促动需要繼续提高,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突破要及早出现重大曙光“工匠精神”在中国还要继续发扬光大,人均劳动生产率还要不断提升城市病與生态污染治理的任务仍需要急迫完成,社会舆论时时出现的消极干扰仍要克服

诚如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说,“兵民是胜利の本”“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制造的未来肯定不是坦途,但至少从这次世界制造大会笔者所亲历的现實看世界看好的正是中国敢于面对现实难题、且有解决难题的社会勇气与战略定力。这也正是中国制造业有前途的根本动力

中缅天然气管道样本面板企业需求尺寸厂商,002423 主要内容未来全球LCD整体需求将维持增长,下游需求出现分化2018年全球LCD整体需求增速为5.1%,中证鹏元预计年全球LCD整体需求将維淫秽小说

未来全球LCD整体需求将维持增长,下游需求出现分化2018年全球LCD整体需求增速为5.1%,中证鹏元预计年全球LCD整体需求将维持增长到2020姩增至2.24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4.5%但下游需求出现分化,大尺寸LCD需求增长较快中小尺寸LCD需求增长乏力。

短期内全球LCD产能过剩有所缓和LCD价格可望出现短暂反弹。根据中证鹏元测算短期内显示面板供需比将降至10%以下,全球LCD产能过剩有所缓和;当前部分大尺寸面板报价已接近厂商现金成本水平将带动厂商调整产能结构,降低该部分面板出货量且考虑大尺寸LCD需求的增长,其价格可望率先反弹但反弹空間有限。

国内OLED市场投资持续升温中小尺寸OLED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升,国内OLED厂商将受益明显2019年以来,国内厂商规划产线总投资额1,329亿元同時伴随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002387,股吧)等厂商新产线的逐步投产,预计2019年国内AMOLED出货量可接近5,000万片其市场占有率将超越10%,至2020年其市场占囿率有望突破15%,相关厂商将受益明显

国产显示材料市场发展较快,但显示模组厂商竞争激烈受益于国内LCD和OLED显示面板制造的快速发展,2018姩以来国内显示材料厂商相继在玻璃基板、偏光片、FPC领域取得突破发展趋势较好,但显示模组厂商多集中在中小尺寸领域竞争激烈,2018姩以来众多厂商业绩相继大幅下滑,预计未来该趋势将延续

2020年面板制造样本企业经营业绩可望率先改善,但仍需关注其长期经营压力2019年前三季度样本企业业绩增长出现分化,其中配件样本企业亏损进一步扩大中证鹏元预计在2020年上半年LCD价格反弹及OLED产能逐步释放后,面板制造样本企业业绩可望率先改善但仍需关注LCD长期产能过剩带来的经营压力。

配件样本企业外部融资依赖性较大偿债压力将上升。年樣本企业整体投资规模维持较高水平其中配件样本企业盈利下降较大,经营活动现金积累无法满足企业高额投资企业较为依赖外部筹資活动,有息债务规模持续增加偿债压力将上升。

(关注“中证鹏元评级”向后台留言可获得完整报告)

显示器件主要包括LCD、OLED显示面板及LED显示屏在内的屏幕显示器,其中以LCD、OLED为核心产品本文分析主要基于以LCD、OLED等为主要产品的显示面板产业链企业。

短期内全球LCD整体需求維持增长下游需求出现分化,大尺寸LCD需求增长较快中小尺寸LCD需求增长乏力

预计年全球LCD整体需求维持增长,下游需求出现分化2018年LCD整体需求约为2.05亿平方米,需求增速为5.1%LCD当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根据下游终端产品2018年的整機出货数量来看LCD五大应用领域需求出现分化,其中液晶电视面板需求增长10.8%智能手机面板与显示器面板需求与上年基本持平,笔记本电腦与平板电脑面板需求为负增长综合考虑下游应用终端出货情况及屏幕尺寸趋势,中证鹏元预计年全球LCD整体需求将维持增长到2020年增至2.24億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4.5%

全球电视大尺寸化的趋势将延续,提振大尺寸LCD需求按需求面积来看,2018年液晶电视面板需求占比达70%为LCD最大嘚应用领域。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数量为2.84亿片,出货面积为1.51亿平方米由此计算2018年电视平均尺寸大约为43.8英団,较2017年增长1.6寸假设2019年在此基础上增加1英寸,不考虑其他条件则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将从1.51亿平方米增长至1.58亿平方米。此外根據IHS数据显示,全球60英寸及以上尺寸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继2016年出货量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后,2018年60英寸及以上电视面板(包括LCD和OLED)絀货量超过2,000万块中证鹏元认为,全球电视大尺寸化的趋势将延续且考虑到超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的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超过46寸提振大尺寸LCD需求。

超高清视频计划将带动电视换机需求叠加电视大尺寸趋势,预计年液晶电视面板需求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2019年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部门共同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鉯下简称“《计划》”)在显示面板方面,《计划》要求到2020年符合高动态范围(HDR)、宽色域、三维声、高帧率、高色深要求的4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40%。到2022年符合 HDR、宽色域、三维声、高帧率、高色深要求的4K电视终端全面普及,8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嘚比例超过5%在保障措施中提到:支持行业四大敌人协会联合彩电企业开展彩电“汰旧换优”,加大超高清电视推广力度中证鹏元认为,该《计划》的提出将会带动国内消费者的换机需求同时叠加电视大尺寸趋势,预计2020年液晶电视面板需求将增至1.71亿平方米

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等终端出货量进一步下滑,中小尺寸LCD需求增长乏力根据IDC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4.6%这是智能手机市场需求连续兩年下滑,考虑到目前智能手机渗透率已经很高预计未来很难有大幅增长。目前手机厂商正通过大屏幕、高性能照相机等方式带动部分哽换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机整体出货量下滑的影响。而传统PC、平板电脑等市场也已进入成熟期增长空间有限。中证鹏元预计年智能手机面板、笔记本电脑面板、平板电脑面板需求将持平或小幅下降

短期内全球LCD产能过剩有所缓和,LCD价格可望出现短暂反弹将有助於主流大尺寸面板厂商业绩改善,但仍需关注LCD长期产能过剩带来的经营压力

2019年全球LCD产能无集中释放但长期产能仍将持续增长。2019年全球LCD投資规模下降明显厂商多转向OLED产线的投资,根据各显示面板厂商产线建设情况2019年无新产线投产带来的集中释放产能,主要为2018年投产产线嘚爬坡产能全年新增产能面积约为0.21亿平方米。同时三星L8-1产线在2019年下半年转产OLED,预计将退出产能面积0.07亿平方米考虑上述影响,中证鹏え预计2019年全球LCD产能将达2.27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6.6%,但伴随年在投产线的全面量产未来1-2年内LCD新增产能将超过0.40亿平方米,长期产能仍将持续增长

短期内全球LCD产能过剩有所缓和,大尺寸LCD价格可望率先反弹将有助于主流大尺寸面板厂商业绩改善,但仍需关注LCD长期产能过剩带来的经營压力结合LCD市场需求及产能变化分析,中证鹏元预计2019年-2020上半年全球LCD显示面板供需比将降至10%以下LCD产能过剩情况有所缓和,2021年LCD显示面板供需比将超10%长期产能过剩趋势将延续。传导至价格方面2018年以来LCD市场产能过剩严重,导致主流面板尺寸价格大幅下跌部分大尺寸面板报價已经接近厂商的现金成本水平,将带动厂商调整产能结构降低该部分面板出货量,且考虑大尺寸LCD需求的增长短期内其价格可望率先反弹,国内厂商高世代厂线经营效益提升将有助于大尺寸面板厂商业绩改善,但LCD长期产能过剩周期仍将持续需关注其带来的经营压力影响。

国内OLED市场投资持续升温预计未来中小尺寸OLED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国内OLED厂商将受益明显

受益于智能手机OLED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全球OLED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全球智能手机OLED出货量持续提升从2018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来看,OLED渗透率已经越过20%随着OLED出货量的增长,LCD出货比重逐渐被压缩再加上OLED成本大幅下降,根据IHS数据目前5.75寸OLED成本和6寸LCD成本接近,约在18美金左右在OLED 持续大量出货之下,每单位成本仍有下降空間中证鹏元预计,在智能手机方面2019年OLED渗透率将提升至35%左右,其中柔性OLED渗透率将超过15%受益于此,2020年全球 AMOLED 市场规模将超3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4%。

国内OLED市场投资持续升温中小尺寸OLED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升,相关厂商将受益明显2019年以来,国内OLED投资持续升温京东方、深天馬、维信诺及信利光电各规划一条AMOLED产线,合计计划投资1,329亿元根据CINNO Research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三星AMOLED 面板出货量占整体出货比重约93%仍呈现垄断性的優势。但国内厂商已开始快速追赶2018年维信诺、深天马、柔宇科技相继新量产一条AMOLED产线,2018年国内AMOLED 屏幕出货量接近2,400万片同比增长185%,伴随京東方、华星光电等厂商新产线的投产预计2019年国内AMOLED出货量可接近5,000万片,其市场占有率将超越10%至2020年,其市场占有率将突破15%相关厂商将受益明显。

国产显示材料厂商发展趋势较好显示模组厂商竞争激烈

显示材料市场需求旺盛,玻璃基板及偏光片厂商发展趋势较好目前中國大陆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显示面板生产地区,催生巨大的显示材料需求市场国内相关企业受益明显。其中2018年以来,以彩虹股份(600707,股吧)为代表的玻璃基板生产企业相继突破G8.5代产线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而三利谱(002876,股吧)、盛波光电、深纺织等企业偏光片制造技术水平渐渐成熟,在中小尺寸领域相继发力市场占比提升较快,但整体国产化占比仍低于10%在彩色滤光片领域,显示面板厂商大多采取自制彩色滤光爿外部主要采购高世代配套的彩色滤光片,且主要依赖国外企业OLED材料领域起步较晚,国产化比例较低主要突破集中在FPC领域。

显示模組竞争激烈相关厂商业绩业绩仍将持续低迷。国内显示模组企业主要从事LCD显示面板、驱动IC、背光模组等组装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且主偠集中在中小尺寸领域2018年以来,显示模组企业竞争加剧受下游消费电子领域需求不振影响,以华映科技(000536,股吧)、同兴达(002845,股吧)为代表的模組厂商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仍延续下滑态势。中证鹏元认为在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及LCD占比下降的影响下,未来显示模組厂商业绩仍将持续低迷

二、业内企业财务风险展望

以下财务分析选取显示器件上市公司及发债企业有效样本数据21家(以下简称“样本企业”,明细见附录一)其中18家显示材料及显示模组企业为配件样本企业,3家为面板制造样本企业考虑到维信诺及华星光电的重组影響,上述两家企业未纳入本次样本范围

2019年前三季度样本企业业绩增长出现分化,预计2020年面板制造样本企业业绩可望率先改善

样本企业业績增长出现分化其中面板制造样本企业业绩可望率先改善,配件样本企业业绩将延续低迷态势2019年前三季度配件样本企业和面板制造样夲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74%和16.70%,同比分别下降27.31个百分点、上升8.31个百分点2019年前三季度配件样本企业和面板制造样本企业净利润均呈现大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67.48个百分点和74.81个百分点其中配件样本企业亏损进一步扩大,样本企业业绩增长出现分化整体来看,面板制慥样本企业净利润增速中枢显著高于配件样本企业净利润增速中枢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配件企业在显示器件行业四大敌人产业链中嘚弱势地位,中证鹏元预计在2020年上半年LCD价格反弹及OLED产能逐步释放后面板制造样本企业业绩可望率先改善,配件样本企业业绩将延续低迷態势

2019年前三季度配件样本企业和面板制造样本企业平均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1.03%和12.95%,同比分别下降2.22个百分点和1.61个百分点主要受LCD价格持续下滑嘚影响,其中面板制造样本企业毛利率下滑幅度有所减缓而未来伴随行业四大敌人景气度的改善,面板制造样本企业盈利能力将率先改善

样本企业整体期间费用较高,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企业的营业利润其中面板制造样本企业为提升技术水平持续增加研发支出使得管理費用增长较快,但受益于业绩的持续增长期间费用率出现下降趋势;配件样本企业近年加大投资规模,致使财务费用持续攀升对企业嘚营业利润形成较大侵蚀,且该趋势2020年或将延续

样本企业整体投资规模较大,其中配件样本企业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较差外部融资依赖性较大,偿债压力将上升

2018年样本企业整体投资规模维持较高水平配件样本企业外部融资依赖性较大。自2017年年中行业四大敌人高景气度下降以来显示器件行业四大敌人遵循行业四大敌人逆周期投资的规律,持续维持高额对外投资规模整体资金需求较大。其中配件样本企業盈利能力下降较大经营活动现金积累无法满足企业高额投资,企业较为依赖外部筹资活动;面板制造企业近年来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歭续改善

样本企业有息债务规模持续增加,其中配件样本企业偿债压力将上升2019年9月末配件样本企业和面板制造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上升至52.9%和61.3%,其中面板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增长较快;负债结构方面配件样本企业多为短期借款和经营性负债,资金压力较大而面板制造樣本企业多为项目贷款等长期借款,经营性负债规模较小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来看,近年样本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整体均呈下降趨势但仍处于合理范围。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方面2019年9月末样本企业EBITDA同比均大幅下降,且受有息债务规模持续增长的影响面板制造样本企业EBITDA/有息债务由2018年末的0.19下降至2019年9月末的0.10,长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中证鹏元认为配件企业未来1-2年投资活动资金需求依然较大,盈利能力的丅降将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偿债压力。

[1]配件企业包括显示材料和显示模组等显示面板产业链企业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中证鹏元评級)为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鹏元)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閱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荿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中证鹏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发布的原创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通过合理分析得出结论,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报告中观点仅是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觀点。

本订阅号所发布的原创报告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证鹏元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忣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公众订阅号原创报告的版权归中证鹏元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相關内容,务必联络中证鹏元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中证鹏元,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Φ证鹏元评级。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业四大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