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而牺牲的人有哪些?

  杨树朋的妻子、儿子

  邹丽娜与指导员聊天记录。

  杨树朋牺牲后,妻子发给他的信息。

  当地时间7月10日,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持续在首都朱巴交火。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1辆装甲车在联合国设在南苏丹首都朱巴的联南苏团总部营地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突遭一发炮弹袭击。7月11日9点24分,遇袭事件中受伤的山东战士杨树朋抢救无效牺牲。

  在杨树朋的家乡――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庄村,悲痛的消息已经传遍全村。齐鲁网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访到英雄的家属。

  “我一直不相信,他醒不过来了”

  杨树朋的老家在村中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门口上军属光荣的牌子格外显眼。

  在家中的北屋里,亲属已经为他搭起了简易的灵堂,老母亲不时从里屋传出悲痛的哭声。“当时说他昏迷了,我希望我老公能醒过来,第一时间看到我给他发的信息。”杨树朋的妻子告诉记者,10号中午,部队给杨树朋的父亲打来电话,说他受伤了。随后,邹丽娜给所有认识的战友发了信息,但没人回复。直到晚上11点,指导员给回复了信息,只有寥寥几句:嫂子,对不起。

  昨天下午4点半左右,邹丽娜从网上知道了丈夫牺牲的消息,“我一直不相信,他醒不过来了”。随后,她用QQ给杨树朋发去了信息:“老公,你真的不在了么?”“老公你是不是只是受伤了没牺牲?都是骗人的对么?”“老公,我想你。”

  “最想把他接回来,想见他最后一面”

  邹丽娜跟杨树朋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5年12月,杨树朋去苏丹之前,他只在家里呆了两晚上。

  “他很顾家,做事很仔细,衣服都能叠得整整齐齐。每次回家,都会做饭、洗完,陪儿子玩。”回忆起与丈夫的短暂相处时光,邹丽娜又抹起了眼泪。2006年,邹丽娜经人介绍与杨树朋认识,2008年11月在部队领证,2009年,杨树朋回家后才举行了仪式。

  “我得做好榜样,还要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对于外出工作、执行任务,杨树朋很少提及,只是让家人放心。由于信号不好,邹丽娜主要靠QQ和微信与丈夫联系,8日,邹丽娜和杨树朋在微信上聊了几句家常,竞成了最后的诀别。如今,儿子已经5岁,对于爸爸的牺牲,他并没有什么概念。“我告诉他,电视里打仗的时候,有打仗就有牺牲,你爸爸牺牲了。”

  虽然到现在,仍然不相信丈夫牺牲的消息,但邹丽娜表现的很坚强。“他是家中的独子,他走了,我得做好榜样,还要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杨树朋,男,1983年9月出生,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庄村人,高中学历,中共党员。

  2011年11月入伍,先后参加2003年兰考抗洪救灾、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2015年12月,赴非洲南苏丹维和,期限一年。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讲述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故事的48集电视剧《功勋》,9月26日起登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江苏卫视,四星联播!

四大一线卫视黄金档,同时播出一部电视剧,实属罕见。

李延年、于敏、张富清、黄旭华、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他们的名字,铭记在共和国的丰碑之上,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功勋》今晚播出的第一单元《战斗英雄李延年》,将为我们讲述这位9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延年的故事。

李延年,这位1928年出生的老英雄,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边境防卫作战等大小战斗20多次。

其中最辉煌的一战,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那就是著名的346.6高地争夺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1年3月,李延年也随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那一年,他23岁。

当时中美两国已经进入停战谈判,但在谈判中美军又发动了秋季攻势,意图拖延谈判时间。

在这次攻势中,我志愿军驻守的346.6高地失守。346.6高地是一个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这个高地并不是一座山峰,而是由5个大小不等的山头排列而成,第五个山头就是主峰。当时,驻守在这个高地的美军,是号称“美国王牌师”的骑兵第一师的一个营。

李延年所在的3营接到的命令是夺回这个高地并坚守之。

李延年当时是3营7连的指导员。他们连的任务是担任这次反击战的助攻,从高地右翼向主峰发起进攻。

10月8日夜,伴随着升空的3发红色信号弹,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像猛虎一般直扑山头美军阵地。

这时,敌人的炮火突然猛烈了起来。副连长带队向山头冲击时负了伤,副指导员也被敌炮弹打中,不幸牺牲。

李延年及时更换了指挥人员。他利用各种机会,给战士们加油鼓劲。有的战士牺牲了,他立即喊出: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战斗进行地异常惨烈。打到最后,山上的树和茅草都打没了,到处都是被翻起来的虚土。

爆破班的班长滕桂桥在子弹打光后,拿着爆破筒,与冲上阵地的2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李延年所在的7连最后只剩下40多人,但他和他的战友们,依然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

他们就这样连续战斗了一天两夜,先后打退敌人10余次反扑。歼敌600多人,成功地守住了346.6高地。

战后,志愿军总部是这样评价李延年:在强攻346.6高地的战斗中,在战斗激烈和伤亡大的情况下,李延年先后共整顿五次组织,并随时提出有力的鼓动口号,对战斗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1952年,志愿军总部给李延年记特等功一次,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一枚。

身披荣耀,他居功不傲;半生戎马,他誓守和平。

在生活中,李延年从不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这些英雄事迹,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那些荣誉。

在他的心里始终认为,打仗就是军人的使命。他说:打仗我从来都不害怕的,我就准备着生命不要了,牺牲自己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牺牲我是光荣的。

对于获得的那些奖章,他更是看得很淡。他一直认为: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都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要永远铭记为新中国牺牲的英雄们。

今晚开播的《李延年》单元,由毛卫宁执导,王雷主演。

《平凡的世界》里的少安哥,到《花开山乡》里的白朗,王雷就不断在给观众带来惊喜。

《平凡的世界》、《铁在烧》、《怒火英雄》、《爱人同志》、《爱情的边疆》、《百炼成钢》,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王雷都是毛卫宁导演作品中当之无愧的男一号。

而这次的《功勋》,也是王雷和毛卫宁的又一次合作。

为了演好这部剧,导演毛卫宁在开机之前把剧组配的房车全部退了,他跟所有参加电视剧拍摄的演职人员一起,就在露天的战壕里吃住。

在《功勋》中,王雷饰演的李延年用方言喊出的话振奋人心:是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

致敬老英雄李延年,期待王雷电视剧《功勋》。

俄军常打仗但漂亮仗不多,但打烂仗的耐性极强,牺牲精神不输任何军队

【本文来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战争、战斗总是一场敌我双方最高水平的智力、体力、物力、国力的综合较量。

战争不可能天天有,但军人、军队的训练、演习可以经常有。而训练、演习不是为看的,而是为战的。按战争、战斗的实际或可能进行训练、演习,平时多动脑子、多流汗、多练勤习,战时就能灵活机动、少流血、打胜仗。

过去中国军人、军队,整体文化水平、身体条件并不高,技术、装备水平也很低,但在强大的政治工作下,中国军人普遍建立了坚强的战斗意志,勤练苦练按战斗、战争要求练,多流汗、流大汗的练,才换来战斗的一场又一场胜利。

俄军则略有不同,常打仗但漂亮仗不多,但打烂仗的耐性极强,牺牲精神不输任何军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打仗死了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