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京都任职时突出了哪些功绩?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在众多领域有着不菲的成就。但是苏轼在词这个领域的贡献超过了文章与诗歌,不仅将词从“小道”的尴尬境界中摆脱出来,并突破了“艳科”这一传统,使得诗与词真正做到并驾齐驱。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词纵横肆意,豪放壮丽,词风开阔大气,词境蕴含哲理。

然而作为文学巨匠的苏轼,他在仕途上可谓历经坎坷。在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突遭逮捕,险遭杀害,这是一场称为“乌台诗案”的灾祸。苏轼虽未身死,但仍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的监视。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中就有一首《卜算子》,黄庭坚对这首《卜算子》的评价非常高,“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最后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的上阕写苏轼深夜所见到的景象,开头二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写出苏轼所处环境的清幽冷寂,同时也是苏轼内心凄凉的体现。几缕清冷的月辉,更漏尽后的寂静,都在渲染着苏轼孤独的境地。夜半时分独自往来,无人知晓,与缥缈的孤鸿一般。这里的“幽人”与“孤鸿”相对,幽人即孤鸿,蕴含双关的手法在其中。

下阕中的首句“惊起”可解读为苏轼夜行受惊,亦有指代“乌台诗案”仕途坎坷之意;“恨”可作为孤独寂寥的内心,无人懂得幽人或孤鸿的志向。末两句虽写孤鸿拣尽寒枝,最终露宿冷寂的沙洲荒野之中,但实际上是苏轼自比,即使明知必死无疑,仍不愿附和。幽人与孤鸿在志向上的惺惺相惜,使得二者重叠起来。《蓼园词选》中赞叹“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

苏轼常以所思所想入词,这首《卜算子》便是苏轼当时初贬黄州的自况,体现了苏轼孤芳自赏,不愿同流合污的志向,也隐藏着他内心的清冷与孤寂。苏轼一生豪迈,即使因乌台诗案被困黄州,也不改其志向,更是在黄州完成了《赤壁赋》《赤壁怀古》等千古文章。

杜甫被贬后写的千古名句有哪些

老杜一生没当过什么大官,安史之乱以后唐肃宗任命其为左拾遗,后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同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根据所见所闻写出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老街味道

这几首都是古体诗,古体诗以赋为主,较少比兴,没有平仄对仗的要求。诗句质朴无华,记录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有无边的痛苦也有一种潜藏的力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无家别》

真是诗家妙理,平淡道出,触人心骨。

苏东坡的贬官之途有多远?他一生遭逢三次贬谪,最后一次被宰相章惇先贬惠州(今广东惠州),任宁远军节度副使,再贬昌化(今海南昌江),任琼州别驾,当时苏东坡61岁高龄,以此高龄贬至茫茫大海之外,也确实是够远的了。

苏东坡为何会连遭贬谪,而且贬得那么远?其原因众说纷纭,不过,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可作此问题的题解。据明朝曹臣《舌华录》记载,一日,苏东坡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侍婢:“你们说,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回答说:“都是文章。”苏东坡摇头,不以为然。另一婢女回答说:“满肚智慧。”苏东坡继续摇头。爱妾朝云却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听完,立时捧腹大笑,朝云一语中的。

苏东坡确实不合时宜。他入仕不久,宋神宗和王安石推动“熙宁变法”在全国铺开,苏东坡不由自主地卷进了这场风波。当时,苏东坡在基层任职时间较长,耳闻目睹新法的执行情况,尤其“青苗法”损害了百姓利益,便上书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于是,听不进意见的宋神宗,立刻把当时已经在京任职的苏东坡贬到地方,让他靠边站了,他遭到了第一次贬官。

后来,苏东坡干得不错,接连升任地方知府。然而,苏东坡是文坛巨擘,又心直口快,随着变法的深入,他看到了更多的弊端,便又向朝廷上书,反对变法。王安石以矫枉过正的态度推动变法,此时不能有过多的反对之声,加上苏东坡是“意见领袖”,他的话往往能左右舆情,在此关键时候,不及时制止,变法将功亏一篑。

因此,王安石指使御史,以苏东坡诗文中有攻击新法、讥谤皇帝之语弹劾他,苏东坡因此入狱,坐牢一百零八天,史称“乌台诗案”。当然,后来证明此皆莫须有,苏东坡被释放,下放地方,戴罪立功。

后来,王安石去朝,司马光上台,又尽废新法,不合时宜的苏东坡又批评某些新法于民有利,不应该全盘废除,他因此得罪了司马光,结果又遭到贬谪。绍圣元年(1094),继位的宋哲宗起用章惇为宰相,章惇曾遭保守派的打击,他在复行新法的同时,还大肆对保守派进行报复,他把苏东坡先贬到惠州,后贬到海南,苏东坡后来遇赦北归,竟死于归途。

苏轼被贬到过什么地方,最远的在哪

苏东坡一生被朝廷贬官三次,第一次是1080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贬居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在黄州呆了5年后,又迁常州,又至登州,即今天的今山东蓬莱;第二次1094年,先贬定州,即今天湖北定州,再贬惠州,远至岭南了;第三次是1097年,贬为琼州别驾,儋州安置,贬到海南,那已是茫茫海外的化外之地了,这是苏东坡被贬最远的地方。

苏东坡第一次被贬是因为熙宁变法。宋神宗上台后,起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了熙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宋朝当时财政困难、民穷兵弱的局面,摆脱落后挨打的境况。王安石天纵英才,立志高远,熟悉民情,洞悉经济,在他的主持下,推行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

然而,由于急于求成,对推行改革的官吏过于苛责,许多官吏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便欺上瞒下,蒙混过关,甚至鱼肉百姓,从中得利,因此出现了一些扰民伤民之事。特别是推行青苗法的过程中,官吏任意摊派,使老百姓受到与改革初衷相违背的伤害。因为苏东坡当时在基层做官,看到过一些伤民案例,便对变法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但宋神宗求胜心切,听不得半点意见,而御史们又喜欢“观风弹事”,看皇帝的脸色,一看皇帝对苏东坡有看法了,立马闻风而动,仔细研究苏东坡的诗文,而后按图索骥,罗织了一些罪名,特别是从苏东坡的奏表《湖州谢上表》,还有诗歌《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中,找到了苏东坡一些发牢骚的句子,以讥谤皇帝、攻击新法的罪名,弹劾苏东坡,苏东坡因此入狱,坐了一百多天的牢,史称“乌台诗案”。苏东坡出狱后,就被贬到了黄州。

其实,苏东坡只是文人气性,诗人品格,讲话做事,喜欢付诸文墨,但说他坚决反对变法,这不符合事实。而且,他与王安石的私交一直不错,也佩服王安石的才华和能力,1086年,王安石去世,朝廷赠王安石太傅,苏东坡负责起草诰命《王安石赠太傅制》,他在制中说:“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对王安石的评价是非常之高的。

苏东坡不以站队来表达政治立场,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调查了解,来以事实说话,所以,他因发表对改革看法而遭到贬官,他并没有与王安石成为宿敌。当王安石去世,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苏东坡又说变法的益处和变法的好话,结果让保守的司马光也非常不快。

1094年,宋哲宗启用章惇为宰相,章惇在复行新法的同时,对反对派大肆进行报复,因为苏东坡当年对变法提出过意见,章惇因此将苏东坡贬至岭南惠州,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苏东坡最大的优点在于,无论怎样的苦日子,他都能过出不错的滋味来,以前在黄州也好,现在到惠州也好,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都优游自乐,比如开荒种地,手抄《金刚经》,钻研烹饪等等。在惠州,他曾作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但这却触动了章惇敏感的神经,他见苏东坡过得不错,立刻又将已经61岁的他贬到了海南,几乎把人给做绝了。后来,章惇的结局也不好。

苏轼有哪些经典诗词名句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代文豪苏轼官场屡屡被贬,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大文豪 苏东坡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思想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还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能多见的。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

他能狂妄怪僻,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耐,诙谐幽默,甚至自吹自擂,苦中作乐……

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这也就是他一直官途不稳,特别是经过乌台诗案后,几起几落,多次被贬,先是贬黄州,复起后又再贬到惠州,最终被贬至海南儋州,

当年遇赦北归时,应朋友之约回到江苏常州,一路奔波,最后竟然终老常州。苏东坡一生作为文学家声名满天下,作为政治家却失意官场,年轻时候,苏东坡惊叹江苏人杰地灵,后来应同科进士之邀多次到访常州,并在宜兴买地以为终老计,在第二次遇贬时,多次上书,乞归常州,在杭州做通判时,有一年除夕经过常州,为不打扰当地官民,特意停在常州城外,并写下“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的名句,表达对常州的喜爱和眷恋,所以最后时候还是决定回到常州,最后终老在常州的藤花旧馆,也算是圆满了。笔者年初到常州追寻东坡足迹,写下诗句以为纪念:

为什么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和流放,却没有被杀死?如果生活在明清时期,这样的文人会是怎样的下场

谢谢悟空回答,苏轼字子膽,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才华绝代,在诗,文,词及绘画,书法上均极有造诣,幸亏是生在宋代,若明清时期,恐怕是身首异处的下场。苏轼文才难得,但性格孤傲,他不喜欢拉党结派,攀附权贵,又喜欢抨击时政,这样的人注定了一生命运坎坷,神宗朝与变法新党政见不合,自请外任。历任杭州通判,转知密州,徐州,湖州。乌台诗案爆发,变法新党乘机参奏,差点丧命,幸亏王安石惜才,出面作保,才捡回一命。哲宗朝累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守旧派又重新掌权,但他又与旧派不和,指出种种弊端,又被守旧派不容,赶出京都,再贬惠州,儋州。徽宗即位后赦还北归,病死于常州。

宋朝是一个兴文重教的年代,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即宣布三条法规,期中一条就是刑不上大夫。就是很爱惜看重读书人,之所以宋文化鼎盛到空前绝后,宋词在中国历代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苏轼得益于那年代,让他的文学创作举世瞩目,也从一次次政治打压中幸运生存下来。浅见!

苏东坡被贬海南后,青黄不接时吃了什么惨不忍睹的食物

这道菜谁都不敢吃,曾经毒死过很多人,但是苏东坡吃后却说一一值得一死。

《河豚》它花我国南海一带物资非常丰富,但无人敢吃,因为毒死过很多人。

所谓物极必反,谁能想到,体含剧毒物质的河豚竟是天外珍物。

苏大学士好这一口,苏轼埋头大吃,一通狼吞虎咽后,一盘河豚己被吃了个精光。放下筷子,赞道:值得一死。

河豚毒性大任人不敢吃,去掉五脏没问题。

这就是苏轼不但点评独到,就连胆识也十分过人。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写月亮的名句是哪一句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该篇文章是苏轼贬到黄州第四年所写,记录了在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表达了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中“月色入户”,是拟人化描写月亮光,似乎月光了解作者的苦闷,入户来寻他,帮他排解苦闷。

最传神的应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文中没有一个月字,可是又把月光表达的淋漓尽致。“积水空明”,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藻荇交横”是月光下水草摇曳生姿,静中有动,堪称绝句。

(说历史的女人——第922期)

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就是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一个人生活质量有多高,得看他的衣食住行达到了哪个档次。现今的社会,尽管大家都能吃饱,冬天也能穿暖,出门也能坐车,但住房问题一直是个问题。故“房奴”一词应运而生。顾名思义,房奴指为了买房子而把自己变成“奴隶”。这味道很不爽。每个月辛辛苦苦挣俩钱基本都交房贷了,或者基本都交房租了。所以房奴的日子不好过。

然而不好过也得过,总不能就不过吧。为了好过,还得学学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实也不是光咱们当房奴,“房奴”自古以来都有(当然对于房奴的定义,古时跟现在还是不尽相同的)。即便在最富庶的唐宋时期,在城市也有许多房奴。你知道古代买房有多难?即便连大文豪,而且还位居高官的白居易、苏轼苏辙兄弟,都曾长期买不起房子!他们为什么买不起房子?还有,为何在繁荣的唐宋时房奴多,而在元朝以后反而少了?

(一)白居易、卢怀慎、苏东坡等,都是数十年买不起房子

说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在古代,像白居易、苏东坡这样的牛人,怎么都买不起房子?首先他们都是大文豪,一出手便洛阳纸贵,尤其是苏东坡,还是个大书法家,一字千金,他的笔还不是跟印钞机似的?咋能没钱?况且他们还都是在京城为官,朝廷重臣,工资能低了?可你别不信,他们还真买不起房子!别说他俩,还有那个卢怀慎,官居宰相,照样如此。

卢怀慎还处在开元盛世时期,在唐玄宗时期当的宰相,他在长安就愣是买不起房子,一家老小住的非常寒酸,曾经穷得连门帘都买不起,笔者曾在“说历史的女人”第908期专文介绍。此人太过清廉,不会贪污受贿,又不善写诗、写字卖钱,所以很穷,此不赘述,那么白居易和苏东坡怎么回事?

要说白居易也是仕途较顺的,甚至官运亨通的人物,他28岁中举,29岁中进士,32岁便官至“校书郎”,尽管官位品级不高,但毕竟是京官,工资还是不低,月薪16000钱,在那个年龄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他仍是“京漂一族”,在长安根本买不起房子,只能租房住。并且在长安城里也租不起房子,他跑到长安东郊长乐里租了几间房子,还是茅屋。不过据《长安志》记载,当时的长安是东贵西富,南虚北实。就是说东郊和西郊以及北郊都是不错的,只有南郊比较贫寒。所以白居易在东郊能租上几件茅屋还是不错了。

白居易虽然住的位置不算偏,但房租也不低,弄得家里还是比较穷酸,他在诗中自嘲:“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好歹也在朝中干事,家仆还得有,不多,就俩;还得有匹马骑,那时又没有班车,又雇不起轿夫,总不能走着上班吧,那还不天天迟到?几年之后,白居易生活好了点,也只是换个好点的地方,继续租房,还是买不起。这一租就是20年,当然他也不是只在一个地方当官,但不管在哪当官都是租房。后来他在《卜居》一诗中感叹:“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常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自己简直连蜗牛和老鼠都不如啊!

白居易一直到50岁时,终于混到五品官,任职京兆府户曹参军,每个月有40000多文钱收入,才买到了此生第一套房子,但位置还是比较偏,上班比较远,“省史嫌坊远,豪家笑地偏”,但他自得其乐,养养花,种种竹,住得也挺滋润。也就是说,白居易当了20年“房奴”,攒了20年钱,终于有自己的窝了。

再看苏东坡。老苏比老白还惨。要说苏轼开始比白居易还顺,20岁就中进士了,官当得还大,当时也是风靡全国的人物,可谓少年得志了。但他在京城汴京当官时间不短,还是买不起房子,仍是“京漂”。不过他后来被贬出京城,在至少8个地方当州官,基本都是租房住。以至于后来他的儿子急着结婚,弄不来房子,他一着急,去朋友范镇那儿借了间房子凑合办了喜事。范镇是退休的京官,在开封有套房,苏东坡在外地任职,数次到京城向朝廷述职,都是在范镇家借宿。

苏东坡一直到47岁才买到房子。1084年,为了让家人有个安身之所,他终于在江苏宜兴买下第一所房子,不过也是最后一所房子。就这他当时钱也不够,还是向他的弟弟苏辙借了7000贯钱。

其实苏轼在当时的收入是不错的,他在当杭州通判时,月薪30贯(他父亲苏洵月薪才7贯),再加上朝廷补贴,比如租田收入等,他年收入可达1800贯;后来到密州做官,年收入超过2000贯,攒几年,买套住宅还是可以的。但他这人一不好攒钱,二是事多,就经常手头弄得很紧。比如他老爹苏洵在京城买房子花了8000贯,基本都是借的钱(大多向他二哥苏涣借的),凭他的工资不吃不喝得攒百十年,而这沉重的债务基本上由老大儿子苏东坡负担了。

还有苏东坡这人比较乐善好施,花钱比较大方。比如有一年密州闹瘟疫,穷苦百姓没钱买药,苏东坡直接捐出50两黄金,在密州城里建了几所福利院,免费给百姓治病。还有,他去杭州赴任的时候,跟着他一起去杭州的可不光是他的媳妇和儿子,还有他小时候的奶妈任采莲,以及他的侄媳妇和两个侄孙。苏东坡这人比较重情义,他奶妈哺育过他,所以他要把奶妈带到任上去享享福。侄媳妇和两个侄孙则是因为没有生活来源,家里没人管,苏东坡就把他们也养了起来。苏东坡后来得知有个堂姐死了丈夫以后,还承担了供养堂姐及其子女的重任,直到堂姐的女儿出嫁,都是他出钱做的嫁妆。

这样,为官清廉没有灰色收入的老苏就基本没有存钱,比如他从杭州离任时,兜里就剩下几百贯钱了。所以他后来买房子还得从弟弟苏辙那儿借。

不过他老弟苏辙也好不到哪去,他官也做得不小,但也不贪污受贿,攒钱也不多。他曾借给大哥7000贯买房,结果自己却在京城一直买不起房子,直到退休,七十多岁了才花了9400贯钱买了套普通民宅。他基本一辈子都在当“房奴”。他曾作诗自嘲,“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一次他看见一位有钱的朋友弄了套豪宅,羡慕不已,又诗兴大发:“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人寿八十知已难,从今未死且盘桓。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

想想老白、老苏这些牛人,人家都大半辈子买不起房子,咱买不起不是很正常吗?所以大家挣钱买房子,还是悠着点,别工作太累了,把身体搞好才是硬道理。

(二)白居易、苏轼买不起房子的根本原因

白居易、苏东坡买不起房子的原因众多,但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恐怕大家都猜到了,房价。房价太高,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今房价居高不下,天天喊着降价,就是降不下来,越降越高。其实在古代也是如此。

古代的中国,重农抑商,商人向来被称为“贱民”,备受歧视。当然搞房地产的就很罕见,房地产不是国家的“支柱产业”。直到民国之前,我国都没有商业化程度很高的房地产公司。因为古代的中国,自秦以来,实行的都是中央集权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都是朝廷的,商人想弄点地皮搞房地产,实在太难了。比如唐朝,够繁华了,但史上记载的房地产大亨也仅有一人。

此人叫窦乂,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业巨子。他13岁那年,他舅舅从外地带回来好几双鞋子,家人一人挑了一双穿。剩下几双穿着不合脚,没人要了,窦乂把它们拿到集市上卖了,得了500钱;然后他用这些钱买把铲子和一些榆树苗,种树。5年后把榆树一卖,又赚了一把;然后他用这笔钱投资制造一种新型燃料“法烛”,卖掉又赚了80万钱,于是他开始投资搞房地产。最后成了长安首富。不过他纯粹靠自己的努力还是不行的,他还得勾结高官,从朝廷大员那里寻找保护伞。

窦乂知道当朝太尉李晟喜欢打马球,于是投血本,花了100万钱建了个豪华马球场送给李晟,于是李晟就成了他的政治上的“保镖”,给他一路开绿灯,该批地皮批地皮,该办证办证。然后窦乂拿到地皮盖房子,再高价卖给那些京官。他这价钱自然抬得高了,一般老百姓估计都买不起。这也是白居易他们在京城当官买不起房子的一个原因。

不过尽管窦乂故意抬高房价,毕竟还有商业的因素,就是房价也是又涨有降的,如果完全被朝廷控制房产,这房价是绝对降不下来的。在唐朝也就窦乂曾经和朝廷稍微抗衡一下了。不过关于窦乂的详细故事,主要是温庭筠记载的,他把窦乂写进了小说《窦乂》中,应有夸张的成分。然史上确有其人,他的事迹跟温庭筠写得差不多,温庭筠写的也是纪实小说。

除去房地产商,天下的土地全是朝廷的,基本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特别是京城用地,卡得很严,比如唐玄宗时规定,“应给园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给一亩,每三口加一亩,贱口五口给一亩,每五口加一亩”,就是说,普通人家每三口人给一亩宅基地,贱民五口人给一亩宅基地,谁要超出这个标准是要严惩的。

京城有的住户比较有商业头脑的,就把地皮盖成房子,然后出租或者卖给那些京官,当然他们也要趁机抬价。没有灰色收入的清官哪能买得起?所以像白居易、苏轼、苏辙这些比较清高的人,就一直买不起房子,攒钱攒到胡子白了,才宣布,做房奴到期。

(三)元朝之后,当官的房奴为何减少了?

在唐宋时期的京城,那都是跟如今的北上广一样,寸土寸金。比如北宋时的开封,曾经达到百万人口,那地皮和房子贵的超乎想象。翰林学士王禹偁在《李氏园亭记》里记载:“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这房价怎么会低了?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繁华的时候了,房价很高,房奴很多,那么其他朝代呢?还别说,在之后的元明清时期,房奴倒是不多了,是大家收入高了,还是房价降低了?都不是,原来是政策问题。在元明清(清朝中前期)时,中国的商业并不发达,甚至比不上唐宋时,这时当官的当房奴反而少了。

原来,元朝初年,蒙古人灭南宋后,汉人的地位降低,朝廷就派大批的蒙古人到南方做官,这些官员嫌朝廷给他们分的公房太小,就出去购买民房。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强拿强要,跟明抢似的,弄得民愤很大,甚至激起各地农民起来造反。为了平民怨,忽必烈干脆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蒙古官员在民间特别是在南方购置房产,违命者斩。于是当官的都不敢再买房了,不买房自然就不存在房奴了。

明清时期,沿用了这个法令,比如明朝时就规定:“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就是说,若有官员敢在工作地买房,被发现者打五十大板,而且还得免官,没收房产充公。既然国家如此规定,那么大家都老老实实吧,不买房子了,不当房奴了。不过钱该捞还得捞,混到退休,腰缠万贯,回老家养老也挺滋润的。

本文主要是考察下古代当官的房奴问题,至于普通老百姓,到城市混,或者到京城混,估计连当房奴的资格都是没有的。

参考资料:《唐书》《宋史》《明史》《太平广记》等。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1、次……韵:依次用所和诗的韵作诗,也称为步韵。
3、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4、长淮:淮河。《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5、清颍:指颍河,颍水,为淮河重要支流。《鲜于子骏谏议哀辞》:“登嵩高兮扪天,涉清颖兮波澜。”
7、佳人:颍州地区的歌女。
8、醉翁词:指欧阳修在颖州做时,所写的歌咏颖州西湖的一些词。
9、四十三年:欧阳修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词,到苏东坡次韵作此篇时正好四十三年。
10、电抹:如一抹闪电,形容时光流逝之快.《满江红》:“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官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
11、三五:十五日。《溪中月下寄扬子尉封亮》:“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12、盈盈:美好的样子。
13、二八:十六日。《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文学家的词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上阕起首两句描写了作者泛游颍河所见到的景致。颍州有颍河汝水,最终汇于淮河之中。“霜馀”两字交代作者到颍州时正值深秋,秋高天旱、草木枯萎,颍河也失去了春夏时期波澜壮阔的气势,温婉细流涓涓而下。水声潺潺,在作者听来,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将河水拟人化的写法,更显得情真意切。

  “佳人尤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通过写颍州人对于的怀念,表达了词人自己深切的思念。其中有人生如梭的慨叹,时间如同闪电一样快速逝去,只有像欧阳修那样为人、为政、为文,才能够长久得被人们铭记。欧阳修在颍州期间,颇有政声,建树多多,深得当地父老的敬重与爱戴。颍州父老为了纪念这位文坛巨匠作出的贡献,不但世代传唱他在颍州创作的诗词,还立祠以表怀思。四十三年转瞬飞逝,而恩师也已驾鹤多年,作者不由得慨叹时光无情,对先师的怀念有增无减,令人动容。

  下阕体例与上阕基本一致,均为由景及情,前面两句写颍河的晚景。“草头秋露流珠滑”,深秋的晚上,已经开始降下露水,露珠晶莹剔透且圆润光滑,但却不能长存。“三五盈盈还二八”点明阴晴圆缺的状态。南朝有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南朝萧统《文选》为其作注释日:“二八,十六日也。”在这首《木兰花令》里,词人以露珠的流逝与月亮的圆缺慨叹时光飞逝、人生无常,也是对前文“四十三年如电抹”的诠释。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全词结尾处将主旨进一步明朗化。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作者与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西湖月能“识翁”,含蓄写出欧阳修在颍州时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见证醉翁在颍州的所有功绩。

  苏轼求学京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与提携。后来两人又政见相同,诗文相和,成为忘年之交。在苏轼的人生中,欧阳修对其行文、为政、处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因如此,作者的慨叹与思念才显得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而此词更出彩的一点,在于词人将内心的真情揉碎于水光月色之中,缠绵悱恻,娓娓道来,氤氲进人的内心深处。

  这是一首追和之词,所和者为咏颍州西湖的《木兰花令》词。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时知颍州。变法时,苏轼与、欧阳修等元老重臣站在守旧的一面,虽攻击新法,但并没有全盘加以否定;后来以为代表的旧党执政,开始废除新法,他又与司马光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因此又受到旧党的排斥,只得再度请求外调,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知州。

  苏轼当年京都应试时,欧阳修为主考官,对其文章十分赏识,录为第二名,曾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又说:“更数十年后,后世无有诵吾文者。”欧阳修的器重和期望,鼓舞着苏轼终于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几乎都取得了“独步天下’’的成就。苏轼和欧阳修师生情深,来到颍州游览西湖之时,想起往日欧公所吟西湖之词,遂步其韵和作此首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在政治上的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