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在哪里看外汇高手贴?

据说是国内财经媒体学习的对象。关注中

21世纪经济以前看,现在感觉质量下降很大。

去年被打击,里面很多高管被揪出

总经理和我说其广告营收能力很强,的确如此。

这个新兴媒体,我原来很看好。

现在感觉职员水平一般,很能宣传自己互联网基因,捞钱能力挺强。

界面孵化了几个团队,比如摩尔金融(财经)、前辈、尤物等。

这些团队都是创始团队股权,对外融资孵化模式。

摩尔金融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

一媒体海外部人员搞的,获得几轮融资了。

不过据说很多国外内容直接翻译过来,涉及版权问题。

36kr等,这些媒体是赤裸裸地虚假新闻,忽悠财经。

雪球 也看过,感觉代表中国股民普遍水平。

很多信息,很多人关注,太多小白

里面的作者,和我接触的二级市场基金经理水平差不多。

能讲出点些东西的,就奉为大神了

财经信息,大部分搞成噪音,看了和没看差不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去年去界面,了解到他们在做摩尔金融,才重新关注雪球。

老实说,雪球无法太吸引我。即使我就某些个股,很想做深入探讨,在雪球上较难发现好帖子。

上面一些回答,颇有同感。

我做股权投资之前看过不少券商的研究报告,当然主要是中金等优秀报告。

你得承认:券商的研究报告质量层次不齐,质量差别很大。

我原来同事09年研究磷酸铁锂电池,和中金研究员交流行业,对方会告诉她研究报告前提假设条件,公式如何推导等。既有功底,又有见识。

好的研究报告是大量调研和数据库(砸钱),加上质量高的人力资本结合出来的。

所以我最推崇中金的报告,质量最高。

要知道很多券商研究院是很少出门调研的。

感觉雪球上的大部分是草根,山寨风格。受众比较吃这套。

利用野路子来博眼球,粉丝。

上摩尔金融看了首页推的大咖,写的东西就是花样子唬人。

某些还来几条k线,某些图形,形式大于内容。

没办法,这种平台不这么搞,可能也吸引不了粉丝。

雪球上,摩尔上,人人必谈巴菲特,索罗斯。

对比以下,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的投资课是在哥伦比亚大学里面授课的。

索罗斯在伦敦经济学院,师从popper。

拿来这些人真经,雪球、摩尔上,能认是取到了真经吗?

雪球和摩尔金融也许本身商业模式就有问题。

投资搞成个“淘宝平台”,模式是否可行?

我怀疑可能这些平台(雪球和摩尔金融),最后可能很尴尬收场。

政鑫:外汇交易高手补仓的五大诀窍

汇市中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只要运用得法,它将是反败为胜的利器,如果运用不得法,它也会成为作茧自缚的温床。补仓是被套牢后的一种被动应变策略,它本身不是一个解套的好办法,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是最合适的方法。现在来看交易高手补仓的五大诀窍。
  1、熊市初期不能补仓。
  这道理炒汇的人都懂,但有些小散无法区分牛熊转折点怎么办?
  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汇价跌得不深坚决不补仓。如果外汇现价比买入价低5%就不用补仓,因为随便一次盘中震荡都可能解套。要是现价比买入价低20%~30%以上,甚至有的汇价被夭斩时,就可以考虑补仓,后市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已经相对有限。
  2、大盘未企稳不补仓。
  大盘处于下跌通道中或中继反弹时都不能补仓,因为,汇指进一步下跌时会拖累决大多数货币一起走下坡路,只有极少数逆市走强的货币可以例外。
  交易高手补仓的最佳时机是在指数位于相对低位或刚刚向上反转时。这时上涨的潜力巨大,下跌的可能最小,补仓较为安全。
  3、弱势货币不补。
  特别是那些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跟着跌的货币。
  补仓的目的是,希望用后来补仓货币的盈利弥补前面被套货币的损失,既然这样大可不必限制自己一定要补原来被套的品种。
  补仓补什么品种不关键,关键是补仓的品种要取得最大的盈利,这才是要重点考虑的。所以,补仓要补就补强势货币,不能补弱势货币。
  4、前期暴涨过的超级黑马不补。
  历史曾经有许多独领风骚的龙头,在发出短暂耀眼的光芒后,从此步入漫漫长夜的黑暗中。这类货币只会越补越套,而且越套越深,最终将身陷泥潭。
  5、把握好补仓的时机,力求一次成功。
  千万不能分段补仓、逐级补仓。首先,普通投资者的资金有限,无法经受得起多次摊平操作。
  其次,补仓是对前一次错误买入行为的弥补,它本身就不应该再成为第二次错误的交易。所谓逐级补仓是在为不谨慎的买入行为做辩护,多次补仓,越买越套的结果必将使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棕榈油吧东方财富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