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打了多少次大小战,上干岭战役打了多少天?

说到入朝的战备工作,27军军史载:“当时军事工作准备不足,缺乏现代条件下作战的技术战术素养,组织指挥水平尚难适应现代战争要求,武器装备与当面之敌相比更是优劣悬殊。后勤保障亦有严重困难,因仓猝北上,部队中一部分御寒冬装未及发齐,**、粮食及油料等物资短缺。但当前朝鲜战争的严重局势已不允许我军再作充分准备。” (27军军史276页)
一句“当前朝鲜战争的严重局势已不允许我军再作充分准备”,今天看来无比沉重,冻伤减员和战伤不治都能在这一句话中找到原因。据说正是从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之后开始,我军才逐渐把后勤工作真正重视起来。如今,“打仗就是打后勤”这句话经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现代战争的验证,已成为一个真理。
黄万丰老人(时任243团1连长)说:“到沈阳苏家屯车站,列车停了,每节车厢扔上两箱子大头棉鞋,没什么号不号的,拿到啥穿啥。拿不到的就穿力士鞋。”
时任240团1营长、后曾任27军副军长的邵名泽老人说:“我们换了棉衣和棉帽,只是棉鞋未换,这就比20军好多了。”
阎川野老人(时任238团团长)说:“我们是穿着江南的薄棉衣、单帽和力士鞋过去的,在车站上补充一些棉帽、棉鞋,抓到什么穿什么。后面20军更惨,还戴着江南的大盖帽。”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宋协生老人(时任238团7连副连长)说:“我们在安东换了棉帽,栽绒的、没帽沿的那一种。到临江发饼干,能背多少背多少。”
后面的20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打乱了9兵团的行军序列。11月6日,20军前卫59师176团车抵皇姑屯,车站上临时设立的兵团前进指挥部根据中央军委转发的急电,指挥车运部队。由于兵团前卫27军已开安东,调转不及,兵团命令20军由后卫改为前卫,立即向辑安前进,火速入朝。20军的行车序列也乱了,且车运途中各部联系困难,20军只有派副军长廖政国乘汽车赶赴沈阳车站指挥部队入朝。
廖政国到了,受总参委托检查兵团入朝准备工作的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也到了。贺晋年——这个当年在东北指挥各部“杨子荣”们围剿“胡子”的剿匪司令,深知高寒山区作战的艰难,见20军指战员穿戴的大盖帽和薄棉衣,大惊失色:“你们这样能入朝作战?冻也把你们冻僵了!”
贺晋年急了:“你们多停两小时,我去安排一下。”即刻赶回东北军区机关,动员干部战士立即脱下身上的衣帽给过境的20军将士。回到车站,一脸歉意的贺晋年对廖政国说:“机关就这么大,衣帽就这么多,杯水难济车薪,表表我们的心意吧!”
廖政国不敢让军列停留,59师已车运江界,58师也车运辑安,军部和60师停车时间极短,只领走少量棉帽和大衣。(见《百旅之杰》(下)404页)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抗美援朝时期共爆发了五次主要战役。

抗美援朝总共打了多少年

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是指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主要战役。经过五大战役,迫使敌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战争双方形成战略对峙情势下,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甘岭战役一共打了多少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