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湘军是怎么创办的?

其次,军事体系就是一个更大的话题了,这个可以写几本书。

简单来说,军事体系就是这支军队的组织结构是怎么样和战术体系是什么样的,如何打仗,如何管理运作。是土匪还是私人武装,是治安部队还是野战部队,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是用冷兵器还是用热兵器,是否诸兵种合成?训练、补给、后勤保障怎么完成。兵员的补充如何完成,军官是不是专业的,如何招募,以什么为标准?有没有参谋体系?诸如此类。

具体到湘军,它就是一支以中世纪封建私兵模式建立的,采取冷热兵器混合作战,严重落后时代的非正规部队。

湘军之可贵者,各有宗派,故上下相亲”;又说:“从湘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将卒亲睦,各护其长,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可见其用来维系官兵的纽带依然还是几千年下来换汤不换药的那套人身依附关系。而湘军用来吸引官兵的那套也是老套路,除了超过营兵三倍的军饷,就是放纵劫掠;唯一能谈得上理想的东西,恐怕也就是那套行将就木的封建礼教了。

曾国藩他自己是这么说的:

“故吾谓带兵之人,须智深勇沉、文经武纬之才。数月以来,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

和后世爱记日记的常大队长,和开战略会议对高级军官大谈四个小时忠义廉耻,鼓励他们自杀成仁的空一格蒋公,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在曾的眼里,选拔军事指挥人才,不看什么专业的军事素养、指挥能力,只看忠义血性……

而从湘军建立之初开始,其将领就大多为书生,并没有什么军事经验,更谈不上系统培养,一切靠自己在实战中摸索。

由于满清自始至终不信任汉族武装,因此这群书生没有世代武家的传承,只能从故纸堆里抠建军的线索,湘军的军制、战术和训练主要效仿先例,日常演练明末戚继光创造的“鸳鸯阵、三才阵”,并经过改良变成了湘军的一字阵、方城阵。

具湘军记载“凡立营,十人为队,八队为哨,队、哨有长,队有斯养,队十二人,其正制也。八队之械:一、五抬枪,二、四、六、八刀矛,三、七小枪。抬枪迟重则增二人。故百六人而成八队,统以哨长,哨百七人,置哨官领之。四哨为营,亲兵六队,队长、斯养如哨之制,队十二人。六队之械:一、三主炮,二、四、六皆刀矛,五为小枪,凡七十二人,不置哨长,合四哨四百二十八人,皆统于营官,故曰营五百人,而哨、营官不数。”

如果熟悉军事史,可以一眼看出这基本上只有欧洲15世纪的水平,甚至连西班牙大方阵的水平还不如。这种阵法基本就是武器的大杂烩,从各式刀矛到小枪、抬枪、劈山炮都有,这种复杂程度,加上缺乏专业军官,缺乏对士兵的职业化训练,要想在实战中做出灵活的战场机动、搞复杂的队列变化去捕捉战机,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抬枪射速慢,小枪射程近,劈山炮就是大号散弹枪。所以论火力输出,最多只能在100米内形成有效杀伤;同时火力连续性差,对付火力差不多水准的太平军可以,但是如果遇上西方军队,那基本只能被吊打。这套武器即使面对训练有素的骑兵集团都很难脱身(后来和捻军交手,湘军屡次被捻军骑步配合团灭)。

反过来说,如果湘军重视火力输出,能完全摒弃过时的冷兵器,引进西方火器和西方操典的话,即使其战斗力不能说必然爆表,但是也足够在野战中压倒太平军这种水平的武装。

而曾国藩对西方火器是什么态度呢?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曾国藩给曾国荃送去100支洋枪,顺便说了说风凉话:

“余不甚喜此物,盖其机最易坏,不过打二三十枪即须修整。弟与各将弁试用一二十次,识破其短处,当以余言为然也。”

而用过之后,曾国荃表示洋枪“嘿,真香”。

“然我军仍当以抬鸟刀矛及劈山炮为根本。譬之子弟于经书八股之外,兼工诗赋杂艺则佳,若借杂艺以抛弃经书八股,则浮矣。至嘱!

鲍春霆(超)并无洋枪洋药,然亦屡当大敌,未闻以无洋人军火为憾。和(春)、张(国梁)在金陵时,洋人军器最多,而无救于(咸丰)十年三月之败。弟若专从此等处用心,则风气所趋,恐部下将士人人有务外取巧之习,无反己守拙之道,或流于和、张之门径而不自觉。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猛省。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之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

他的逻辑就是,既然别家队伍装备了洋枪也被打败,所以说明洋枪没啥大用,要像钻研八股为本一样坚持“抬鸟刀矛及劈山炮”作为根本

这都是1860年代了,人家都开始走向后装线膛枪炮的时代了,曾依然抱着一堆差不多300年前的古董武器当宝贝,拿着腐儒的精神原子弹当法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湘军是哪里人组成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