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雪花是六角形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世界:表述最早韩诗外传

物理学史考试试题集(整理)

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有名的著作是:

春秋末年,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

春秋时记载了声音共振现象的著作是:

年,在长沙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天平及砝码是什么朝代的?

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侯风地动仪”

明朝时,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家是:

唐初,在《礼记注疏》中解释虹的形成原因的人是:

我国关于透镜聚焦的最早记载是公元

西汉刘歆写的什么书记载了指南车?《

西汉墓出土的弩机装有带刻度瞄准用的什么东西,可提高射击确度,

我国什么时代已有玩器竹蜻蜓的记载,竹蜻蜓能飞起的原理与直升飞机相同。

北宋初年,杨亿记载了什么光学现象?

北宋时,谁在《萍州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比英国人纳肯早

明末,宋应星在《论气》

中对什么物理现象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

我国最早有关毛发摩擦生电的记载,是西晋张华写的

反映我国古代声学成就的北京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建于何时?

明代发明的用于水战的什么武器是两级火箭的雏型,

它当时已有多级火箭的设想

       本文谈雪,由雪谈到雪花,由雪花联系到几何形图案,最后是讨论大自然的规律与艺术的创作设计。许多年来,对此常思不断,感到有必要研究清楚。因此,提出了“雪花是谁设计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赞美“风调雨顺”和“雪中送炭”之类的成语。风雨,雨雪,雪泥,也常常伴随着人的活动,出现预料不到的景象。而当雪的洁白染遍了大地,又会使人引起不同的美好联想。

古人有“三才”之说,即指“天、地、人”。所谓阴与阳为“立天之道”;柔与刚为“立地之道”;仁与义为“立人之道”,用以构成“八卦”而占吉凶。现在看来,“天、地、人”的三个方面,“天”大无边,即宇宙,“地”是它的一部分,而“人”在地球上活动。古人对“天”的解释多靠想象,形成了神话。譬如由气候变化所形成的风、雨、雷、电,在汉代的画像石中,都画成了如人形的神仙。“风伯”矮胖,吹出的气流能把人家的房屋吹倒;“雨师”是提着一个水桶,将天上的水倒向人间,变成了雨。那雷声是由几个人形的神,拉着有棱角的巨石滚动,发出的声音。不可解的是,一个人跪卧在地上,由另一个人拿着斧凿,在那人的背上凿出火花。这些想象并不复杂,但不见雪花是怎么产生的。

原来,雪花的形成已在“天”外。

汉代刘熙《释名》说:“雪,绥也,水下遇寒凝绥,绥然下也。”绥通妥,下垂之意。

《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雱,雨雪很盛。

《大戴礼》:“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

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太平御览》十二引),霙,音“英”,即雪花,亦指雨雪杂下。

及至后来,《太平御览》十二引《宋书》曰:“大明中元日,雪花降殿庭,右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白上,以为喜瑞,群臣皆作雪花诗。”

以上所记,只是雪花的大体模样。洁白的薄片,呈六角形,体积很小,落地即溶化,看不清细微的结构。有似花而非花。

由此看来,雪花是由水遇低温而变成的。但是怎么变的,是在高空中。谁也看不见,只有少数的科学家解了迷。它的体积很小,一片雪花还不到一厘米。人们所形容的“鹅毛大雪”已是很大的了。古人关心气候等的变化,潜心研究天文。根据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由此分出“二十四节气”。两千多年来,对于人民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非常重要的。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小雪”和“大雪”。两个节气在“立冬”之后、“冬至”之前。“小雪”在农历十月中,预告黄河流域开始降小雪了;“大雪”在农历十一月中,所谓“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黄河流域已渐有积雪。

我国北方的大雪,有的积得很厚,使大面积的土地变得雪白。人们面对这种景象,称作“瑞雪”。农民预祝丰年,诗人颂歌壮观,孩子们塑雪人和玩雪球,不一而足。然而,造型艺术除了画模糊的“风雪”、“积雪”之外,很难把握住具体的形象;唯独能够发挥的是语言的想象。艺术贵夸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作“夸饰”,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但是,当诗人触景生情,或是因事产生联想,甚至发挥想象,而激情爆发时,可能顾不得理论的分寸。我读大诗人李白的诗,对于有些诗句,就有如此感觉,为之震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就这样,上千年来,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于冬天的“雪”,只是认识它的表面:是由水形成的白色薄片,体积很小,形有六角,遇暖则化成水。数量很大,可随风漫天飞舞,在北方积雪很厚,有的形成“雪泥”。大都有利于农业,有“瑞雪饶丰年”之说。然而,如此这般还不能算作艺术。

作为几何形图案的雪花,在于它的六角形结构,和细微的点线组合,对称而平整,可惜太小,视而不见。是科学家借了仪器的观察,才解开了这个谜。

若干年前,作为科学常识,我曾读过关于雪花形成和结构特点的介绍文章,现在记得的有叶民权写的《雪》和田夫摘译的《雪花——来自天空的信息》,但忘记了具体的出处。这两篇文章对我帮助很大。田夫介绍说:1637年法国大科学家勒内·笛卡儿开始研究雪晶体时,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它有六片小齿,宛如钟表的齿轮,其形态构造之完美和匀称同人们所能想象的毫无二致。”几百年后,现代物理学家开始解开雪花图案之秘。

雪花在空中形成,是一片片的冰晶体。

在离我们地面几百米以至上千米的空中,称作大气层。在大气层中飘浮着许多杂质的微粒和尘埃。这些微粒依附在水汽中,凝成微小的水滴或直接凝成微小的冰晶。它们被上升的气流托住而形成云。高空的云大都由冰晶组成,低空的云大都由微小水滴组成。由于气流的上升运动,使得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当水滴达到气流托不住的时候,便降落地面,这就是下雨;如果气温很低,在摄氏0度以下,空中的水汽就可以直接凝成雪而飘落,这就是下雪。

雪花为什么都是六角形呢?

这是同结晶现象有关。任何一种晶体都有特定的形式。由结晶质构成的物体叫做“晶体”。其内部结构中的原子、离子、分子,都有规律的在三维空间重复排列而组成一定型式的晶格,相应的在外形上表现为一定形状的几何形多面体,称作晶面。晶面之间的“晶棱”形成大的晶体形状。晶体都有一定的对称性,并且各自不同。晶体按照对称特点分类,晶族中又有晶系,非常复杂。晶系中有三方(三角、菱形)、四方(正方、四角)、六方(六角)。譬如,食盐的晶体是正方形的。我们所谈的雪花,其结晶形态是六角形。所以,所有雪花的形状都是六角形。

为什么雪花的花纹无一相同呢?

西方有一句格言,说是“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是因为它对温度的反应很灵敏。大气层也在不断变化,这使得正在降落的雪花晶体碰上了易变的环境,常常彼此重叠,组成各种各样极为复杂的晶体,美丽而无一相同。

我们知道,水是无色而透明的,变成了雪以后却是白色,是因为雪花中夹有空气,而且是因有复杂的雪晶构成,能把光线以及向不同方向直射的缘故。雪花的白色是纯洁的,人们以“雪”借喻白色、纯洁、洗除、擦拭,是个美好的用词。

长久以来,有不少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没有注意到这种雪花的图象。看了科学家用仪器放大了的雪花,无不承认是优美的“几何形图案”。遗憾的是,实在的雪片太小了,用肉眼几乎看不见上面的花纹。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雪花图案,都是科学家用显微镜放大的。科学家对于实在雪花所取得的数据是:

雪花的大小,每片在0.05-4.6毫米之间。
雪花的重量,大雪片可达0.2-0.5克;小雪片只重0. 3克。

看了这些资料,或有人说:雪花的“图案”,为什么这样小,叫人看不见?请不要忘记,这不是设计家的作品,而是大自然所形成的冰晶体。所谓“自然”,亦即天然,不是人为的。如王充《论衡》说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自然界的万物,从生长到发展,各有自身的规律。雪花之图,被看作“几何形图案”,确实颇有艺术意味,是由几何形所引起的巧合。虽然对于自然科学而言不是艺术,但在艺术看来,却是有助于艺术的几何形研究,并由此进入宽阔的装饰图案世界。

以上,雪花一路走来,由微小的水滴在大气中变成了冰晶体,最后成形。是科学家揭示了那肉眼看不清的结构。科学家研究雪花,持有更重要的目的,并非是说明雪花的形成而了事。它使我们认识到,大自然创造万物,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雪花之形,看起来带有艺术的韵味,是因为那几何形的结构与骨式、微饰等,因而称为“图案”。并不是谁模仿了谁,而是规律所然。是小规律遇见了大规律。

自然的规律是大规律,包括了宇宙的一切变化。我们在这里遇到的,只是冰晶体与对称的几何形。研究图案,对称与平衡用途很大,即所谓“同形等量”和“异形等量”的处理,不仅是方法,也是个观念。一个小小的图案是如此,如果扩大开来,在人物、动物、植物等方面,其形体的结构不也是如此吗!可说是处处事事、大大小小,都存在着对称和平衡。

看到了雪花的真面目,它的“图案”是有特色的。但这并非是大自然的目的。它造了社会的一切,各种不同的艺术,包括图案在内,均是由人的智慧所创造的。那么,反过来说,雪花图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我以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雪花图案的定格。雪花图案就是雪花图案,细部可以增减,但六角形不能改动。如果参照雪花图案另创新图,当然是可以的,那就不能冠以“雪花”之名了。

二是图案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应注意观察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可以间接取得资料,思考图案的设计问题。我们所看的雪花虽小,但它是独立成形的,容易被注意。除此之外,有很多单独的和连续(主要是四方连续)的花纹,仅仅是某一物体表面的局部,反而不被注意。如人手的“指印”,是很复杂的涡旋纹;鱼类的体表是圆弧形的连续纹。所有这些,都可成为设计图案的意匠资料,或者从中得以启发,产生新的构想。研究图案和设计图案,都要放宽开眼界。画家常用一句格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很重要的。但是,造化万全,非独为一。当风卷雪花,漫天飞舞的时候,我就感到造化在施展它的万能,不知有什么新的创意了。

艺术设计的法则,与大自然的规律是相通的。

2021年12月7日“大雪”节气,南京无雪。12月21日写讫。
该文刊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第一期

雪花是六角形的,这一点是在中国最早见诸文字的。西汉时《韩诗外传》曰:“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虽然都是六角形,但细分起来有20000多种具有微小差别的图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雪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南归阻雪》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3、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送僧南归》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5、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久别离》

6、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天净沙·冬》

7、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高阳台·除夜》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9、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

10、投宿侵侵征骑,飞雪满孤村——《南浦·旅怀》

11、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梨花》

1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13、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望蓟门》

1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15、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南归阻雪》

16、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上林春令》

17、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满路花·冬》

1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19、月下夜风寒,雪里梅花笑。——《五绝·咏梅》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21、拨雪寻春,烧灯续昼。——《踏莎行·元夕》

22、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南秦雪》

23、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雪霁登普贤阁》

24、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谢林景思和韵》

2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2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癸卯岁十二月中作》

27、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梨花》

2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29、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雪》

30、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31、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北风行》

3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33、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赤谷》

3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

35、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寄杨五桂州谭》

36、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雪诗》

3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七首其四》

38、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39、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秦中吟·歌舞》

4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清·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42、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唐·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43、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唐·张仲素《塞下曲五首》

44、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宋·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45、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唐·李绅《朱槿花》

46、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唐·杜甫《阁夜》

47、雪暗穷海云,洒空纷似露——唐·徐彦伯《雪》

48、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宋·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49、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唐·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50、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唐·吕洞宾《绝句》

5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52、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元·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53、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唐·李白《早望海霞边》

54、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明·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55、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唐·李中《梅花》

56、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5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58、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唐·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5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60、胸铺雪,脸分莲,理繁弦——唐·欧阳炯《春光好·天初暖》

61、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唐·杜甫《古柏行》

62、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唐·徐夤《牡丹花二首》

63、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唐·白居易《落花》

64、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唐·白居易《寄殷协律(多叙江南旧游)》

65、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唐·刘方平《梅花落》

66、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宋·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67、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唐·吴融《杨花》

68、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唐·温庭筠《敕勒歌塞北》

69、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宋·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70、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宋·张炎《解连环·孤雁》

71、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唐·李白《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7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7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74、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唐·白居易《早春》

75、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唐·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

76、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77、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唐·马戴《出塞词》

78、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79、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唐·韦庄《稻田》

80、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唐·杜甫《送远》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22、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23、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李华《吊古战场文》

24、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班固《苏武传(节选)》

2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26、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27、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28、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2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3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1、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3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3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34、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李朝威《柳毅传》

35、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36、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37、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蔡琰《悲愤诗》

38、霰淅沥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谢惠连《雪赋》

3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40、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米芾《满庭芳·咏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花为什么是六边形套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