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班机构的经营要关注哪些因素?

原标题:校外托管机构多数“无照经营” 监管空白值得警惕

  记者近日在江西南昌市一些小学门口采访时发现,趁着学校开学,各色各样的校外托管机构也开始扎堆揽客。而据记者从工商、教育等部门了解到,这些托管机构其实大多数都是“无照经营”,孩子们交到他们手中隐含诸多风险,同时有关方面对这个领域的监管也基本处于空白。

  ――老师:班里三分之一的孩子放学后“被托管”

  在我国不少大中城市,由于现在中小学校放学普遍提前,与家长们下班后到学校接孩子的时间往往存在数个小时的“时间差”,于是一些利用这个“时间差”替家长托管孩子的机构应运而生。

  在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红谷滩分校门口,一位姓耿的托管机构负责人不断接受周围家长的询问,几乎有些忙不过来。“我下午下班比较晚,今天还是请假来接小孩的,你们下午托一个月多少钱?”“你们机构里是什么人辅导小孩作业?”家长们抛出各种问题,一些家长现场记下了这位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这位耿姓负责人对记者说,机构成立4年。现有中午托、下午托、全托班、VIP辅导班、寄宿班等项目,可以根据家长需求来安排。“没开学前,就已经有几十个人报名了。今天放学我就得接至少30个孩子。”说完,她急匆匆地随着家长们一起进了校园。

  语文老师张玉凤是南昌市一所重点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她说自己所教的班上,三分之一的孩子都被父母报名托管机构。“这些托管机构只能起到一个看管的作用,宣传说是可以作业辅导,但从孩子的学习情况可以看出来,几乎没有教学质量可言。”

  ――家长:“托管”孩子更多的是无奈

  “我之前被爸妈送过托管班,但对我不会做的题目,那里的老师就告诉我一个答案,不会教我的。”今年四年级的徐熙博说,他后来跟父母要求不上托管班,宁可放学后在学校里闲逛,等1个多小时,直到父母来接。

  一些为孩子报名托管班的学生家长接受采访时也表现出无奈。徐万春是1名三年级孩子的家长,“学校下午3点半放学,我们要上班到6点,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在身边,我们只有把孩子放在托管班,起码保证孩子的安全。”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社会上办托管班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私人开办的专门托管班,二是由各教育培训机构延伸的托管班,三是部分青少年活动机构利用自有的场地,临时照看学生。这类托管班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是接送、就餐、休息、功课辅导等。

  ――“无照经营”隐患大,“监管空白”惹人忧

  2013年3月,浙江省乐清市一家无证小学校外托管机构发生火灾,致使1名儿童死亡,多名儿童受伤,使得这类校外托管机构的安全问题让许多家长忧心。

  江西省工商局办公室主任梁卫光表示,一般情况下,工商部门不会给这类盈利性质的校外托管机构颁发营业执照;南昌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也回应,多数校外托管机构没有经营资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教育部门没有执法权限,只能由教育部门牵头,由工商部门查处。

  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呼吁,家长不要将孩子放到没有经营资质的校外托管机构;学校也可在校内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充实孩子们的课外时间,起到一定的看管作用。(程迪、邬慧颖)

  只有工商营业执照无教育资质从业者称准入门槛低风险高

  一些婴幼儿托管机构游走监管灰色地带

  0岁至3岁婴幼儿尚未到幼儿园入园年龄,但家长大多工作繁忙没有精力照看,隔代照看又常出现养育观念冲突问题。这种困境出现在不少家庭,尤其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0岁至3岁婴幼儿的看护问题愈加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社会机构嗅到商机,纷纷开办婴幼儿托管机构,而且打出了诸如“引进国外课程”等高大上的旗号。然而,这些机构是否合法合规、工作人员是否有资质、场地是否安全……家长并不知道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戴梦岚 韩朝阳

  “最近,我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几乎跑断腿。”在北京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艾敬对记者说,之前,女儿一直由婆婆照顾,但是上周婆婆出意外动了手术,两岁多的女儿一下子没了着落。“我转遍了小区周边的幼儿园,都没找到幼托班。”艾敬无奈地说。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像艾敬这样有婴幼儿托管需求的妈妈不少,特别是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工作和照顾孩子似乎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随着城市发展,“托儿所”慢慢萎缩,绝大部分幼儿园已不开设托儿班。市场上针对0岁至3岁婴幼儿的托管机构大部分是以“教育咨询”的名义开办,托管市场良莠不齐。

  家长无奈选择幼儿托管中心

  “最近保姆出了这么多事,我一狠心把儿子送进托管中心,把保姆辞退了。”居住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附近的周银霞说,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自从儿子出生后,周银霞家已经换了4个保姆。“孩子在1岁以前是由姥姥照顾,但老人身体实在受不了,我就开始请保姆,但遇到的问题不少。”周银霞说。

  其实,周银霞遇到的问题并非个案。

  去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近八成婴幼儿都是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其中近50%的祖辈感到“无可奈何”,特别是照顾过“一孩”的祖辈不愿再照顾“二孩”的比例在上升。与此同时,被调查对象更希望将孩子送往专业托育机构。其中,家长对2岁至3岁幼儿的托育服务需求最为强烈。

  尽管周银霞在无奈之下将孩子送到了托管中心,但她心里的石头依然没有落地。

  “这家托管中心看上去比较正规,工作人员也还比较负责,但毕竟不像幼儿园那样专业。”周银霞说,她之前看新闻了解到,有些幼儿园资质不全。这家托管中心是否有资质?她并不知道。尽管她曾问过工作人员,但得到的答复只是“我们这是很正规的”。

  周银霞告诉记者,她身边有几个同事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但大家都对这些托管机构心存顾虑,“我算是胆子大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家机构不同分店说法不一

  6月28日上午,记者对北京市一家宝宝看护中心望京分店进行了电话采访。根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主要接收0岁至3岁的婴幼儿,课程引进的是美国的早教课程,主要是培养婴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

  “孩子来了之后,我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配一名主带老师。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性格的培养都由我们这个主带老师去引导。在学习这一块,我们引导的是寓教于乐的课程,在玩的过程中去引导他。”根据工作人员的介绍,日托班每天295元,时间为早上8时至晚上8时,“按月的话是周一到周五,一个月是5380元”。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所开在某小区的婴幼儿托管机构目前到岗的有4名老师,标配是6名老师,“如果是1岁半以上的孩子,老师与孩子的配比是1比3。如果小宝宝数量多的话,我们的配比会调整。对于不会走的孩子,配比不会超过1比2”。

  对于老师资质的问题,这家托管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老师都是高级育婴师以及高级母婴护理师。不管有证没证,他们到我们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培训”。

  对于托管中心的资质,接待人员直言,“目前0岁至3岁的托管机构在教育方面是没有办法注册的,所以我们这边是在工商注册,但是我们营业执照里的项目是含有这一项的”。

  记者问,“也就是说,目前只有工商营业执照”?这家托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了认同。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不认可此类只办理了工商注册的托管机构。比如,山东省济南市教育部门就曾表示,考虑到安全因素,这种托管班一经居民投诉,教育部门会联合综合执法办公室和消防部门进行取缔。

  对此,这家托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这方面您完全可以放心,首先咱们这边是公司形式的,是有注册有工商营业执照的。目前我们这家店是咱们公司的第七家店,而且我们还有三家店都是在即将开业当中,从公司开业到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困扰,因为我们是合法的”。

  在这家宝宝看护中心的公益西桥分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没有所谓的课程,一般称为活动,“月托3600元,周末白天有需要的按日托190元收费,夜托晚8时到次日早8时是130元一次。入托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看视频监控,有室内空气质量实时数据,有每日食谱,可以录入接送人信息。饭食由阿姨做新鲜的非外采成品,每日体温监测安全才能进入”。

  幼托经营者称风险高利润薄

  通过业内人士的介绍,记者联系到了打算在四川省成都市创办婴幼儿托管班的刘女士。

  “我自己没有婴幼儿教育行业的相关从业经验,刚开始是因为喜欢孩子,后来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确实存在婴幼儿托管市场,80后的家长一般都是全职父母,没有时间带孩子,隔代养育又存在养育观念上的差异。而且国外的婴幼儿托管模式非常成熟,可以借鉴。所以,我自己有意愿进入这一行业。”刘女士对记者说,她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这个行业在法律法规上属于灰色地带,尚无监管部门,因此降低了准入门槛,“当然也加大了风险”。

  对于创办方式,刘女士对记者说,她打算与合伙人一起做,不打算加盟其他机构。“我还没有发现比较好的加盟机构,我希望做一个四五十人的托管机构,规模大了责任太大。一线的工作人员非常重要,除了证件和经验,对孩子有没有爱心和耐心都是很重要的考察因素”。

  按照刘女士的说法,她规划的托管机构人员管理和日常准则都会参照公立幼儿园的标准,“理论上,可能需要向卫计委、教委和妇联报备,但是还没有到那一步,到时候再说。我觉得这一行挺不容易的,如履薄冰,可能因为很多原因被关停,但是客观需求存在,所以市场和社会力量就开始进入。从做生意的角度讲,这是一个风险高、利润薄的行业”。

关键词: 婴幼儿;托管中心;老师;课程;法制日报;家长

《中小型小学生托管机构的营销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型小学生托管机构的营销策略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中小型小学生托管机构的营销策略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独二代子女”的增多, 全国庞大的小学生数量和由于种种原因不便管理孩子的家 长成为了我们关注的对象,由此出现了许多托管班,并且蓬 勃发展。由于中小型托管机构自身所处的特殊地位,另外面 临市场的激烈竞争,选择市场营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 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针对小学托管市场进行了调研。用网 上问卷。发放纸质问卷和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信息,然后分 析所得数据,最后得出进入市场的可行性结论和进入该市场 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人才策略等 方面进行的营销手段。【关键词】托管机构;实地调查;营销策略一、沈阳市铁西区托管市场的现状

2、 2016 年全国小学生数量众多,达到约 9169 万人,各地 小学放学时间均较早,而家长们的下班的时间较晚,两者时 间形成一段真空期。家长难以及时接送,并且小学生的家长 大多为 30 岁至 40 之间,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 工作压力大, 需要时间以及精力。在全国庞大的小学生数量和不便照看孩 子的家长的社会背景下 .一种专门照看孩子的 “托管班” 火了 起来,并且十分迅速。 托管班发展如此之迅速, 究其原因有:需求旺;效益大补习班虽然已经在中国发展多年,并获得了一定成功,但其服务范围过于狭窄,形式过于单一,与当今年轻家长目 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出现了”托管”等萌芽状况 的小学生寄宿服务

3、,但其信誉始终难以稳定。通过我们对两所小学进行了网上问卷,发放纸质问卷和 实地走访,以及二手资料的收集,沈阳市铁西区的托管市场 的现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与我们调查的主要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家长,其 中一二年级的人数就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二)家长选择的接送方式,大多数都是亲戚和父母接 送。(三)家长希望托管机构所提供具备的服务是课后辅导, 其次是兴趣培养。而家长对提供接送和餐点的服务并不感兴 趣。(四)家长对收费的预期大多数是 800-1000 元每月(五)家长选择托管机构更多的是亲戚朋友的推荐。而 品牌对于家长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因为现在托管机构才刚刚 兴起,并没有什么特别知

4、名的托管机构。人们对教育的重视 程度较以前大有提高,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有很大 的期望。二、托管市场存在的问题托管班的出现,帮助很多中小学生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 但目前现有的托管班良莠不齐。(一)竞争激烈从诞生之日,中小教育培训机构就面临着生源竞争的压 力和机构本身由于场所、师资等问题,在大型教育培训机构 和正规学校的夹墙中发展。同时作为市场的产物,具有市场 经济的调节性和竞争性等特点。(二)资金不足虽然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公司挂牌经营,但由于规 模和法律等方面的限制,它们不能像公司一样进行募股集资; 另外它们没有固定的经营产所,无法获得银行的小额贷款; 作为私立教育培训机构,它们不可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选择教育机构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