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德国怎么才能够登陆英国本土?

引言:连载开启,二战大战略系列解读。(全文万字左右,请保持耐心!)

第一篇,《最后的大英帝国》,带你看清大国落寞真相。

截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大国博弈中,英国无疑是超然的存在,这超然地位,延续数百年。

从1588年8月无敌舰队覆灭为序章,在1701至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战争中成就起点,进而开始了英国离案平衡,操弄欧洲的200多年历史,并在拿破仑战争的烽烟中臻于大成

最盛时刻的英国地域覆盖世界,用不到4000多万的本土人口,控制了3530万平方公里领土,4.4亿殖民人口,由此才有了日不落帝国的诞生!

可再强大的国家,也难免落幕时的无奈,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洗礼后,世界格局迎来逆转。

曾经的大英帝国,在布尔战争的硝烟中颓势尽显,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过后,是接连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这打击的背后,不就是世界格局重塑的因果吗?

霸主衰弱,引竞争者窥伺!

既得利益者遭遇暴击,新兴强国为了构筑新规则横冲直撞,最后在两次横冲直撞中,迎来必定的结果。

因果循环间,是顺势而为,也是逆势而争,多少豪杰洒热血,多少英杰变狗熊!

这无数人之中,当有英国最后护道者,张伯伦一笔。

这一篇文章,就看看这个英国互道者,在大时代中的抗战、无奈和坚持。

1938年9月30日,经过艰难谈判,张伯伦回到伦敦,刚一走下飞机,面对无数汹涌的人潮,还有期望眼神,张伯伦兴奋的拿起手中的一张纸挥舞,说这张纸上,是德国元首的签名。

我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和平。

和平,英国人不断念叨的词语,话语落定,掌声雷动,英国胜利了,用貌似和平的方式!

只是这方式左右看,在竞和博弈的时代,都露着不靠谱,至于不靠谱的根源,则是那个德国元首,并非守信之人。

就在这张纸签署前五个月,纳粹德国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苏台德地区日耳曼人遭遇迫害为由,宣称准备好了军事行动,准备一鼓作气解决迫害问题。

民族问题是一战后,美国理想主义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导的14点原则深入人心后,在欧洲甚嚣尘上的,在这汹涌的民族主义运动加持下,一战后的欧洲不少问题,都因民族主义而起,这会在后续专题分析。

德国的悍然宣言,让欧洲陷入战争阴霾之中,危急关头,出现了一个调停者。

他就是意大利元首,跟希特勒关系不错的墨索里尼!

在墨索里尼牵头组局下,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慕尼黑打了场麻将。

麻将桌上,四人分成三派,希特勒咄咄逼人,不停叫胡。

墨索里尼时不时放冲,有意无意助力德国,英法眉来眼去,送了不少钱。

就这样,一波麻将打完,英法用劝诫捷克斯洛伐克放弃苏台德,顾全所谓欧洲和平大局的方式,满足了德国请求,慷他人之慨,给了希特勒甜头。

拿着甜头的希特勒当即表态说,此后不再提出任何新的欧洲领土要求。

一看希特勒识趣,英法说,要签字画押!

在英法力主下,德国和英法分别签署宣言,表达了用协商处理问题,欧洲永不再战的期许。

永不再战,这不就是英法心思吗?希特勒用一纸宣言,忽悠了英法,也让张伯伦欣喜不已!

可和平真的靠谱吗?答案当然是不靠谱!

仅仅半年后,希特勒就悍然撕毁协议,一鼓作气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让全世界明白了,这货真的是贪得无厌。

但这仅仅是开始,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不久的1939年9月1日,德国又一次动起刀兵,将利刃强加在波兰头上!

这一次,德国准备充分,跟苏联眉来眼去的希特勒,借力苏联对英法和波兰的不信任,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随后算准英法虚弱的德国,闪击波兰,引爆了战争。

战端重启,基于跟波兰的协议,英法只得跟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曾经万家灯火,期待和平的英国人、法国人无奈地开始应战。

只是这应战,却从静坐开始,战壕里的战士们不断窃窃私语,不约而同地在骂人。

被骂的主角,则是张伯伦,一个曾让他们狂欢的人。

当我敲下愚蠢,然后在末尾打上句号时,读者应该懂,张伯伦其实并不蠢!

能当政客和政治家的人,说愚蠢那是妄言,不懂算计,不辨得失,能当首相?

可当时的英国人并不这样认为,那时的他们,主要攻击张伯伦两点。

第一点是愚蠢,批判他对于希特勒的轻信,说他牺牲小国利益,放纵侵略者,用绥靖助长德国野心,是引发二战的关键。

第二点是天真,希特勒不讲信义是出名的,居然还信任希特勒?

第一种说法很现实化,以结果为导向,多了批判的味道。

第二种说法很理想化,以道德为导向,多了辩解的味道。

在这两种说法叠加后,就有了一出现代版的“农夫与蛇”故事在内,也让张伯伦有了给自己辩护的理由:我是高尚的,是单纯的,是忠厚的,但却敌不过卑鄙者都下作。

转而强化了对于希特勒的鄙夷,多了对张伯伦天真的同情。

但,事实真就是如此吗?

大国外交从不是个人交往,希特勒或许言而无信,狡黠无耻,可张伯伦正就是好心办坏事?

纵横世界数百年的英国,玩政治段位有多高,有无数历史实践为证,也有一句名言为证!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道德好心和理想,从不在英国政客字典中,所以换个方式思考或许就懂真相了。

这真相就是,张伯伦,作为帝国掌舵者从不简单。

他可以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忠厚的绅士,一个天真的老头,但实用主义外交才是他的风格。

跟张伯伦亲密配合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这个被丘吉尔看重,亲密称呼为“圣狐”的人,是实用主义外交的顶级玩家。

有这两人掌舵英国,主持外交,说他们天真?那真是折辱先辈。

在高尚且柔弱的外表下,用折冲樽俎的外交手段,才是他们外交博弈的本源。

至于这高尚且柔弱外交产生的根源,更多的是和无奈有关?

三:无奈的张伯伦,我太难了!

1937年5月成首相的张伯伦,治理下的英国,是一个看似风采依旧,其实危机四伏的帝国。

依靠海权发家的英国,海权是他的生命线,海权兴旺英国就不会衰弱。

这也是为何大航海时代,促成英国崛起的根源。

绵延漫长的海岸线,在地理大发现后,在航海科技进步后,从阻碍人类交流的屏障变成了加速全球化的高速路,让英国海岛国家的优势得到了全面体现。

拥有优质海岸线,不需要跟陆权国家,半岛国家那样,在陆海两个战略层面选择,让英国有了一心一意面向大海的可能。

更难能可贵的是,英国的地理位置,恰好又在欧洲大陆,面对新大陆和世界市场的交汇点上,欧陆大多数强国,只要出海,必经英国。(西班牙地中海沿岸除外)

这就让英国能用最低成本,完成海军费效比最大化,轻易控制欧陆其他强国海上生命线。

英国凭借天然战略优势,用均衡欧陆方式,阻遏了欧陆霸权国诞生,还能进行海外扩张。

反观他的竞争对手法国,西班牙等国!

时不时面临的大陆冲击,让他们无法全力经营海外,就算致力于殖民,也总是落英国一筹。

可,一个新科技的发明,终结了这一切,这个发明就是铁路!

呼啸的铁路,漫长的铁路,高效的铁路,让世界从海权时代,进入海陆并重时代。

铁路的发明的兴起,让陆上资源有了高效整合可能,随铁路修筑步伐的一日千里,曾经的传统陆权强国,在铁路加持下,迎来兴旺,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德意志、苏联和美国!

德意志国家效率为何如此高?除了特有的官僚机构设置之外,也和专注铁路建设有关!

俄国为何能在制度落后时依旧强势,在苏联时代复兴,跟广袤国土用铁路连接息息相关。

日俄战争时,日本能战胜俄国,就跟西伯利亚铁路没有修完,俄国战略投射能力有限有关,可铁路修筑成功后,再看俄国、日本争锋,日本那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除了日本和俄国外,后起之秀的美国就更秀了,那是一个海陆并重的国度!

铁路兴起,让新的制造业中心成型,德国鲁尔区,美国五大湖区,成立世界制造业中心。

借力铁路,让全球物流渠道通畅,也让后起国家的制造业实力勃发,更让动员力提升。

反观英国,则完全是另一番摸样!

一个曾经海权的受益者,却在陆权回归后,受制于狭小的本土,失去了竞争优势。

海运虽快,但真跟铁路比效率还是差了很多,英国分散全世界的殖民地,也凸显了问题。

这也是为何英国在印度修筑不少铁路根源,指望让印度成为英国本土之外另一经济板块。

可,殖民地的属性,还有英国人殖民的尿性,让这一举措依旧无力回天。

这无力回天也有数据为证!

19世纪中叶时,英国煤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二,生铁产量更是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是妥妥的超然存在。

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1914年,欧洲最大挑战者德国的煤产量达到了2.77亿吨,跟英国不相伯仲,更夸张的是德国钢产量,超过了英、法、俄三国之和,达到1760万吨。

这啥概念?在大规模陆战为前提的欧陆战场上,德国的战略资源优势,是英国无力应付的。

这也是英国从光荣孤立变结盟对垒关键,力有不逮,德国太强了!

随后,英国就参与了这场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却没有多少收获的一战!

一战前的英国,硬实力没有德国和美国强大,但世界银行地位、广袤的殖民地,依旧让英国地位超然,可打完后,英国人却发现,这地位变成了美国的,自己还欠下了不少外债。

而这一切,首先和过大的战争消耗有关,其次和英国的殖民管控模式有关!

战争消耗上: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英国防务经费是9100万英镑,占财政支出的12.3%。

到了1918年就变成19.56亿英镑,占同年财政开支的80%,这还只是战争经费,加上其他花销,让英国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英国国债也从战前的6.5亿英镑变成战后的74.35亿英镑。

这一轮战争打下来, 英国损失惨重!

殖民管控模式上:虽然一战后,英国凭借广袤的殖民地,依旧有维系霸权的可能。

可由美国引动的民族运动,却让英国海外领离心离德,以至于1939年二战爆发前,英国殖民地中的南非、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甚至爱尔兰都成了完全自治领。

历史上的英国,管理殖民地的模式是培养殖民地本土势力,配合少部分英国文官管理,将大陆均势政策,在殖民地换了份包装使用,达到了用有限军事力量,借力高明均势制衡,维系帝国治下和平的目的。

可这和平有个前提,那就是英国有能力维系集体安全,让殖民地和自治领能相对稳定发展。

简言之:各个殖民地和自治领(印度除外)是英国的战争合伙人,在对外战争中,给帝国提供人力财力,在战争获胜后,收获战争红利。

这属于隶属统治下的合作关系。

互相需要之下的合作互惠关系。

前提条件是,大英帝国的军事力量足以震慑挑战者。

可是,世界大战却让这个逻辑发生了转变!

英伦三岛曾经是世界中心,力量一级,但在陆权复兴后,却成了对抗陆地强权的弱势方,英国更多的需要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力量去打赢战争。

这就让英国陷入两难,因为任何付出都是需要政治代价的。

曾经的殖民地和自治领能在战争中收获红利,他们可以不谈条件,但现在红利没了,你是不是要补偿?

用钱补偿,英国没钱,只能扩大殖民地和自治领地的政治权利。

而且战争中的大规模动员,也会让被统治区域的人心生不满,自我意识被唤醒,然后,分裂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了趋势!

而且一战的惨痛伤亡,也让英国核心本土的力量遭遇重创!

大英帝国失去了103.1万青年,失去了一整代人,换来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仅仅是为了护持了曾经的帝国荣光?他们心甘情愿吗?

血的教训告诉他们,世界大战没有胜利者,再来一次就是同归于尽。

于是,反战成了英国本土人的共识!

这也是战后英国人,对于和平非常向往的根源,拒绝无意义的战争和牺牲!

这共识,在后续成了英国民意基础,也让政治家不得不从。

换到这个角度看,张伯伦的选择就可以相见了!

首先;陆权兴起,让英国失去霸权优势。

其次:战争消耗,让英国失去金融优势。

再次:基于战争的动员,让英国殖民地和自治领诉求独立呼声渐起,政治交换成了必然。

最后:一代人的牺牲,让英国国内和平主义盛行。

英国反战四重奏,就是张伯伦的四重困境,也是大英帝国的绥靖根源。

英国的问题说完,所有人的共识就是,别打仗,别打仗!

那么跳出英国看世界又是什么光景,我们继续看,就会明白另一层不能打的因由。

这就是,窥伺者太多,都在指望吃英国的肉,一个弄不好就会满盘皆输!

大英帝国曾经非常强大,这强大,让英国在欧亚都有不少盟友!

曾经的欧亚大陆两端就是如此。

东边,中国曾经是英国遏制沙俄的盟友,后来在日本崛起后,变成了日本。

西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曾经是英国盟友,目的也是遏制沙俄的扩张。

可时代变了,关系也会变,曾经强盛时的宾客盈庭,变成了衰弱时的人走茶凉。

一战前,英国依旧是日本的盟友,欧洲英国也有不少诸如法国、意大利、俄国这样的盟友,就连美国都能在大洋彼岸做到跟英国守望相助。

这些促成了英国一战的胜利。

但一战惨烈,还有后续英国的衰弱,让陆权复兴的节奏越来越快。

英国致力于构筑的欧陆均势,让英国面对法国彻底清算德国时,选择了网开一面,可德国却用非正常的方式迎来崛起,而且极端致力于复仇。

英国因此还得罪了法国,虽然最后依旧结盟了,却多了貌合神离。

同样的,沙俄变成了苏联,变成了一个跟整个西方世界对抗的强者。

可这个国家,在务实的斯大林主政下,又通过数个五年计划,摇身一变成了庞然大物。

就连远东的日本,也在实力渐强后,越来越不将英国放在眼里,开始诉求东太平洋霸权。

至于曾经守望相助的美国,虽同文同种,却一直高举反殖民旗号,力求瓦解英国殖民霸权。

从这个角度看,一战之后的英国,国际制衡格局瓦解,国际环境变的危机四伏,四处都是窥伺英国庞大殖民地的敌人、潜在敌人和复仇者。

德、日、苏、美,四大强国的不怀好意,英国看在眼里,唯一能指望的盟友,只有一个弱势且貌合神离的法国,还有那左右摇摆的投机者意大利。

法国的无奈是,他是殖民体系受益者,必须站在英国这边,但他的实力却不足以护佑英国。

这样的英国如何办?看似有两个盟友,但其实是孤军奋战!

让他孤军奋战的根源为何?不过是大英帝国遍布全球的优质资产啊?

德国致力于复仇,窥伺英国本土。

日本致力于扩张,窥伺远东和印度洋利益。

美国胃口更大,爹老了他的都是我的。

苏联胃口也很大,但还要等待,还要借力。

这就是英国二战前的状况,危机四伏,烽烟迭起,稍有不慎就是墙倒众人推后的满盘皆输。

换你是张伯伦,你会咋办?答案或许是一头雾水!

但张伯伦既然接手了烂摊子,用最后的坚守,勉力维持自己的帝国。

五:绥靖前奏,斗而不破,适可而止。

英国是深谙大国外交的国度,基于此才有沿用数百年的均势制衡战略出现。

可当均势制衡玩不转了之后咋办?答案是适当利益再分配,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外交成果。

因为国际竞争奉行的依旧是丛林法则,自有一套生物链。

占据顶端的霸权国如果是狮子,他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吃虎、豹、豺、狼。

那么能被吃的是什么,能放弃的是什么,唯有食肉动物。

一战的惨烈教训,让英国这个狮子明白,真要跟群狼打起来,他一样遍体鳞伤。

同样的,所有的虎、豹、豺、狼也明白,互相撕咬最后的结局就是让人乘虚而入!

于是不少国家起了遏制冲突心思,这其中典型就是英、法和尚在恢复元气的苏联。

在不少国家存了遏制心思的同时,也有指望冒进的国家。

这国家就是日本、意大利和尚且在蛰伏的德国、美国。

如何处理好跟自己一样有遏制心思的国家关系?如何安抚有冒进心思的国家?

就是英国需要算计的事情。

老霸主持续衰弱,新力量不断崛起,目的都是分割英国的=资产,英国不能置身事外只能引导有野心的国家互相冲突。

随后,英国的骚操作开始了!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非法侵占东三省,英国除了呼吁外,不为所动。

因为他知道,英国在中国有利益纠葛,美国也有!

后续数年间,日本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对远东格局构成巨大威胁,英国依旧不为所动,除了力有不逮,也有借力打力心思在内。

美国啊美国,快动啊?这就是英国算计,让希望代替英国控制太平洋的美国和日本互斗。

从远东最后结果看,英国算计成了,唯一遗憾的是,美国战略定力十足,没有很快下场。

同样的,英国在欧洲大陆消极对待德国,让德国在欧洲搅动烽烟,原因也一样!

欧洲并非英国核心利益所在,在哪里出现的英国,唯一需要做到就是遏制,维持就够了。

只要德国不宣战,英国就不会当出头鸟对战德国,也不会下场干涉欧陆。

如果这一切,一直这样延续,英国依旧能玩转均势,不至于大败亏输。

但谁也想不到,一个疯子出现了!

六:绥靖的开始,疯子冒头!

一战结束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让欧洲兴起了民族主义,产生了极端主义。

这其中,在《凡尔赛和约》中备受屈辱的德国人,又是复仇心最急切的存在。

然后,德国迎来了狂人希特勒!

希特勒为何能成功,源自他的政治手腕!

对内,他煽动复仇情绪,塑造好战的形象,用满足民意的方式,获得选票。

对外,他高举和平旗号,用和平和民族自决方式,瓦解敌对阵营联合抵抗,用公投方式,不断致力于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随后辅以德、美经济合作,用大举借贷方式,发展经济,恢复民生,重塑武装。

这三大手腕让希特勒占尽了便宜。

内部,希特勒成了德意志英雄,无数人跟随他疯狂。

外部,在极端思潮配合下,英法都有不少为德国鸣不平的存在,他们同情与德意志民族的分裂,让英法执政者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压力。

比如,在苏台德危机时,英国南非自治领总理赫佐格就公开说,如果英国因为苏台德问题卷入和德国的战争,南非将不能保证给予大英帝国支援。

同样的,作为自治领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对于跟德国的欧洲战争,不感兴趣。

这一系列表态,让大英帝国内部分裂凸显,如果这时候,张伯伦选择开战,后果如何也是可以相见的?

摆在张伯伦面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尽力避免战争,维持斗而不破,适可而止局面、

第二,鱼死网破开干,但却有个前提,必须获得胜利。

这样两难选择,换个人其实也很好选择?

维持斗而不破局面,能让张伯伦收获民意,收获自治领的谅解,也能避免战争。

悍然开战,要是输掉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基于此,才有事后看来糊涂无比的绥靖政策出现。

站在衰弱的大英帝国角度看,张伯伦做了一个在当时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他如果开战,就等于给其他国家背后捅刀,给自治领后院起火的机会。

为了继续斗而不破,为了保持战略主动,英国只能绥靖,维持关系,祸水东引。

咄咄逼人的希特勒无疑是狡猾的!

他算准了英法内部的厌战情绪,还有理想主义思潮加持下的泛滥同情心,将德国打造成了一战受害者,让自己占据道德高地不说,还顺势让英法两国产生裂痕。

用一面恢复德语族裔统一的旗帜,就借力英法退让,迎来了兵不血刃的征服。

还忽悠的英法无法认真备战。因为真备战了,国内汹涌民意,就够张伯伦和达拉斯喝一壶。

别人不打仗,你备战不是找抽吗?

精明的希特勒,逼迫张伯伦顺应民意和舆情,默认了自己的做派。

面对这,张伯伦唯一的要求就是,德国的扩张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方向内停步。

这个策略成功的关键是,就在于这两个定义的解读!

希特勒的目标到底在哪里?

三问之后,这操作在当时的角度看,貌似是高明的。

张伯伦自以为找到了德国的方向和范围,还有目标!

当然,这也和希特勒不停的忽悠有关!

英法绥靖的同时,德国干的事很耐人寻味。

1936年10月,德国、意大利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柏林-罗马轴心出现。

1936年11月,德国、日本又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指明了方向,次年意大利加入协议,三国轴心形成。

希特勒这接连的举措,让张伯伦喜忧参半!

喜的是:《反共产国际协定》目标明确直指苏联,是阵营对抗,如果真如此当然是好事。

忧的是:国际政治的真相从不是理想,而是现实,所谓的协议,有可能也是迷魂阵。

张伯伦希望这三国轴心基于《反共产国际协定》,能同心协力,共同进攻东方,让德国东进,让日本北上,自己的利益不就保全了吗?还能坐山观虎斗,不亦乐乎!

同样的,英国也能维持超然的身份,作为双方的筹码,在合适时候,参与其中。

至于何时参与,当德国和日本,宣战苏联之后,或许就是最佳时间!

于是,张伯伦开始了一系列布置!

在远东,英国早已在一战后就忙着将新加坡打造成要塞。这防御日本南下举动的背后,也有大英帝国立足马六甲,选择闭关自守的深意在内。

同样的,在欧洲,英国的不断妥协,就是用小国利益,换取战略缓冲,至于这缓冲的底线在哪?比利时和荷兰。

自以为是的张伯伦,以为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左右都有缓冲,只要事态顺利,德国进攻苏联,日本进攻苏联,或者跟美国起冲突,英国就高枕无忧!

谁曾想,这希特勒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啊?

战略基石的不稳,还有希特勒的出人意料,斯大林的精明,让张伯伦傻眼了。

八:希特勒和斯大林让张伯伦傻眼。

绥靖政策,在慕尼黑会议后达到极致,在这次会议中,为了消除美苏影响,张伯伦排斥美、苏参与,用卖面子给墨索里尼的方式,主导了英、法、德、意四强会议。

会议过后,意大利赢了面子,德国得了实利,英、法获得了所谓的安全保障。

看似三赢,却造成了急坏影响!

对德国而言,一场不顾红线的挑战,让德国苦心经营的和平复兴形象成了虚幻。

对英法而言,民意因为捷克斯洛伐克的遭遇发生逆转,反对希特勒,反对纳粹。成了民意风口。朴素的民众 ,没有政客那么多的算计,他们认为曾经的德国人变了,那就是变了。

于是,张伯伦在民意裹挟下,为了挽回形象,在1939年3到4月,先后发出了对波兰、罗马尼亚和希腊的安全保证。

罗马尼亚是德国拉拢对象,因为有石油,波兰是德国、苏联目标,希腊则是意大利目标。

三份保证得罪德、苏、意三国,也让苏联和德国有了合作可能。

在发出保证前后,张伯伦其实也希望能跟苏联达成合作,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筹码。

因为波兰这个国家并不受控,比捷克斯洛伐克头铁得多。

身处德国、苏联夹缝中的他,两边都在盯着,满足谁都有问题。

这纠结也有言语为证,法国外长大臣博内在7月19日曾说:

如果终止与苏联合作谈判,就会破坏“我们在欧洲的整个安全机制”,并损害我们对波兰和罗马尼亚援助承诺的有效性: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

可联苏抗德,又会让苏联控制波兰,只有鸡飞蛋打的可能。

如何做怎么办?张伯伦纠结了!

是牺牲波兰给德国,让德国东进,还是牺牲波兰给苏联,拉苏联西进?亦或是坐看苏联、德国瓜分波兰?换取一定政治利益?

最后在无数的纠结后,英、法、波三国,在莫斯科没有说服斯大林,反而是希特勒说服了斯大林。然后的然后,历史走到了必定的那一步。

当然在那之前,也有一个插曲,那就是新时代英国掌舵人的反对,这个人就是丘吉尔。

就在英国跟苏联不断谈判时刻,丘吉尔也在议会下院大声呼喊。

经过许多星期谈判后,在俄国苏维埃政府和英王陛下政府之间,目前却仍是一个彻底的僵局。我请求英王陛下政府从这些严酷的真理中汲取一部分,牢记在头脑中。没有任何有效的东方防线,就不可能令人满意地保卫我们在西方的利益,而离开俄国就不可能有有效的东方防线。

丘吉尔言外之意是什么,其实很清楚。

让波兰人去死吧,联合苏联才是关键,只有跟苏联结成了反德战线,才有遏制德国,利用希特勒仇恨斯拉夫人和共产主义心态的机会,让德国东进的可能。

不管波兰死活,拉住苏联,让德国、苏联两败俱伤,大英帝国还有救。

这个道理,丘吉尔明白,张伯伦也明白。

但在其位谋其职,民意汹涌,让张伯伦无法妥协,如果妥协的后果是内部动荡,奉行稳重的张伯伦不敢赌!

这不敢赌,就让谈判拖延,张伯伦指望以拖待变,可希特勒和斯大林不愿意等了。

他们的暗通款曲,在8月20日迎来果实!

这一天,希特勒致电斯大林,希望加速谈判进程,次日斯大林复电同意。

接到电报的希特勒欢欣鼓舞,立马派戈培尔召开发布会,指望弄成既成事实!

当发布会宣布苏、德谈判获得重大突破后,英国人发出了哀嚎!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倒计时开始。

苏、德联盟成了压垮大英帝国东方防线的最后一块石头。

在这块石头面前,什么波兰,什么法国,都是鸡蛋而已。

德国获得了稳固的大后方和战略资源来源地,不需要担心东方的威胁,那么接下来该干嘛?

兴文至此,已尽万字,好久没这么畅快的写文章了!

最后总结一下,张伯伦的悲剧命运何在?

其实这命运跟今日漂亮国有点像,那就是什么都不愿放弃,什么都想要。

为了核心利益不愿割舍太多东西,结果在左支右绌间,失去了战略定力。指望用外交谋略填补战略实力弱势,却发现依旧力有不逮!

最后在跟外交段位更高的希特勒和斯大林斗法时,因为内部民意失控,彻底败下阵来。

最开始的过于谨慎,让英国坐看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中期的制衡迭起,又因左右摇摆而顾此失彼。

后期更滥用和平保证,让自己陷入孤立境地。

低估对手,错算时局,太重民意,成了张伯伦失败的三重根源。

失败的张伯伦,迎来了希特勒的战火,20天灭亡波兰,随后挥师北欧,续而进攻法国。

英国不可避免的必须要战斗。

至于这主导战斗的接班人,那就是败家子丘吉尔!

下一篇:败家子丘吉尔?

V-1和V-2是希特勒的奇迹武器之一。V-1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前身,所用的脉动式喷气发动机更是现代冲压发动机的前身。V-2是弹道导弹,开创了整整一个时代,影响从战略武器到空间探索,不一而足。在二战后期,德国向英国疯狂发射V-1和V-2,造成了一些破坏和伤亡,但大体上对战争进程没有影响。

V-1是第一种巡航导弹,可以从欧洲大陆打到英国

V-2是第一种弹道导弹,射程比V-1还远,而且无法拦截

在不列颠之战期间,德国空军也是一样。在战役初期,对皇家空军的基地狂轰滥炸,逼迫皇家空军每战必争,差点压垮。但在最后一刻,改变目标,转向轰炸伦敦,使得皇家空军死而复生,登陆英伦的计划从此不再可能。

如果德国空军继续盯着皇家空军猛炸,会炸垮皇家空军吗?这是有可能的,尽管德国空军自己的损失也会很大,可能不足以保障后续的“海狮计划”。但把皇家空军的脊梁打断后,要重建就要很长时间了,至少反攻北非、反攻诺曼底就可能推迟了。至于德国空军的损失,后来在轰炸伦敦中,也同样损失了。除了到处放火,炸死几个平民,激发愤怒,什么目的也没有达到。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狂轰滥炸,但把火力浪费到恐吓平民了

但不登陆英伦的话,美军进驻、准备登陆欧陆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在美军(还有英军、澳新加军)集结的时候,德军基本无所作为。隔着海峡是一个因素,但在心态上的被动等待也是一个因素。德军实际上是有隔海打击集结盟军的武器的,就是前述V-1、V-2导弹。

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6月,V-2要到9月才投入实战,时间上有点晚了。但第一支V-1部队在1943年底就组建了,到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皇家空军已经摸出门道,拦截V-1有相当的成功率了。问题是,即使无法拦截的V-2更早投入实战,德国依然一门心思只想着恐吓老百姓,从没有想到过直接攻击盟军集结地,这是战略思想的错误。

当然,战略轰炸在二战时代是很流行的概念,盟军在战略轰炸投入的力量比德国还大,给德国造成很大困难,但工业和交通设施的恢复比战略轰炸支持者想象的快,效果有限。不过盟军空中力量占压倒优势,战略轰炸与战术轰炸两不误。德军就不一样了,把力量用到吓唬老百姓上是很浪费的。

在诺曼底之前,盟军在英国南方海岸大量集结。而且这和德军在加莱到诺曼底海岸的集结还不一样,盟军只能围绕主要港口集结,这就提供了相对集中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完全在V-1导弹的射程之内。实际上,皇家空军拦截V-1之所以成功率高,是因为绝大多数V-1导弹以伦敦中心为目标,要穿越英国南方的上空,给皇家空军大量的中途截击的机会。攻击南方海岸目标的话,截击就要前出到海上,预警时间短多了,指挥控制也要难多了。V-1的目标更近,累积导航误差也降低了,命中精度可以高一点,打击效果也更高。

V-1的攻击不可能破坏盟军登陆,但要是造成足够的伤亡和装备、物资损毁,就有可能推迟诺曼底登陆。在二战时代,这样的大规模登陆对气象和季节条件很敏感,推迟几个星期可能意味着实际上是几个月,甚至来年夏天,这样就为德国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大批奇迹武器就可能赶上使用,而对战争进程造成实质性影响。

比如说,基本上不可能拦截的V-2就有时间在登陆前投入实战了。V-2继续轰击盟军集结基地的话,更可以推迟登陆。争取更多时间后,V-1和V-2甚至可以转向攻击在英国南方的空军基地,破坏盟军的战略轰炸。

这个思路进一步的话,可以考虑对V-2导弹增程,从现有的320公里增加到500公里,那样就可以从比利时、荷兰、法国海岸攻击利物浦,破坏美国到英国的主要船运港口。当然,英国还有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不仅港口小一点,转运距离也更远。

K5比“多拉大炮”名气小,但实战作用更强,在安齐奥反登陆中很是发挥了一把

除了V-1、V-2导弹,德国还有变态的列车炮。名气很大的“多拉大炮”实际上没什么大用,但小一点的克虏伯K-5(也称“利奥波德大炮”)就有用得多。部署在加莱到布列塔尼一线的大西洋防线的话,时不时轰击一下射程之内的英国南方的盟军集结地,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坏。在意大利安齐奥登陆战期间,两门K-5对滩头的美军造成很大的杀伤,被称为“安齐奥的安妮”。在诺曼底也可以有同样的作用,不管是在登陆前,还是在登陆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英国被德国占领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