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基建融资年化率多少

1月份社融数据大幅改善,表明“宽信用”格局或已经确立,在地产商拿地节奏放缓,房地产投资大概率向下的情况下,基建投资链则成为了信用投放的主要载体,当下最有可能的就是基建已经起来了。而从PB-ROE的分位数模型来看,建筑、建材、机械、电新等基建类行业估值相对盈利能力远远低估,因此2019年基建产业链存在极大的投资空间。

2018年四季度GDP单季增速再创新低,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细分项看,基建增速的断崖式跳水则是经济回落的主要拖累项,这其中紧信用环境下的融资受阻又是制约去年基建投资的主要矛盾。但是我们看到1月份社融数据大幅改善,表明“宽信用”格局或已经确立,我们认为在地产商拿地节奏放缓,房地产投资大概率向下的情况下,基建投资链则成为了信用投放的主要载体,当下最有可能的就是基建已经起来了。而从PB-ROE的分位数模型来看,建筑、建材、机械、电新等基建类行业估值相对盈利能力远远低估,因此2019年基建产业链存在极大的投资空间。

2018年基建投资断崖式跳水大大拖累经济增速

2018年四季度GDP单季增速创新低,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18年四季度GDP单季增速下滑至6.4%,达到1992年有数据以来历史最低水平(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也曾降至6.4%低点,但主要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所致),2018年全年实际GDP增速为6.6%,相比2017年下跌0.2%。考虑到当前经济仍有一定下行压力,此次中国经济GDP单季增速创新低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基建增速的断崖式跳水是经济回落的主要拖累项。2018年12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8%,相比2017年12月大幅下降-13.1%,成为经济下行中的主要拖累项。历史走势上看,2013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大致稳定于20%左右,经历2018年的断崖式下跌后,当前已基本处于历史最低位。

资金来源对基建投资完成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自筹资金在基建资金来源中占比将近60%。2004年以来,基建投资完成额和基建投资资金来源长期高度重合,虽然近两年二者存在着一定缺口,但无论是从趋势上还是绝对值上看,资金来源都对基建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项来看,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5项,2004年以来自筹资金占比逐年扩大,截至2017年年底,自筹资金在所有资金来源中占比为59%,是基建投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紧信用环境下的融资受阻是制约去年基建投资的主要矛盾。由于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流慢的特点,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相比房地产投资或者制造业投资更依赖于外部融资。而2017年底开始的去杠杆政策造成了实体经济信用偏紧,其中受去杠杆政策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非标融资;同时从2017年以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大大加强了对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公司举债进行基建的监管。我们知道基建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预算内资金、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其他资金,其中自筹资金占比超半,恰恰非标融资和城投债在自筹资金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非标融资和城投债融资受阻是制约去年基建投资的主要矛盾。

宽信用格局初现,基建有望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支撑

2019年1月份社融数据大超预期。份2019年1月社融增量为46400亿,同比多增约15600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由去年12月份的9.8%回升至1月的10.4%。高贷款量、高开票量和良好的债券融资是社融增速回升的主因。从社融增量结构上看,额度充足而需求不旺的情况下,银行加大开票量,未贴现票据激增3786亿,信托贷款转正,委托贷款萎缩速度明显放缓,非标融资合计新增3432亿,一改2018年3月份以来的萎缩趋势。企业债融资向好,同比大幅多增3768亿。

社融数据的大幅改善意味着“宽信用”格局的出现。2018年年初以来,在“去杠杆”、“资管新规”等一系列严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下,宏观经济中的信用周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信用扩张能力明显收缩,这在M2增速维持低位,M1同比增速大幅回落,以及社会融资规模明显收缩方面均有所体现。而从2018年三季度开始,整体经济去杠杆的节奏有所放缓,政策出现了明显转向,但此前一段时间内,“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依然不畅,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不容乐观。2018年12月,社融余额累计同比降至9.8%,创2003年以来新低。此次社融和信贷数据的大幅回升,可能意味着市场期盼已久的宽信用格局已经出现。

当前“宽信用”环境下,最有可能的就是基建起来了。“宽信用”格局的出现表明实体经济流动性有所改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作为信用投放的主要渠道,无疑则吸收了大部分的信用派生,而在地产商拿地节奏放缓,房地产投资大概率向下的情况下,基建投资链则成为了信用投放的主要载体,虽然当前基建投资数据还未出炉,但综合判断我们认为当前最有可能的就是基建起来了。

同时政策环境也支持基建投资未来发挥逆周期托底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城投企业政策发生微调、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速等一系列动作也表明当前基建处于相对友善的政策环境中,因此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基建投资今年有望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支撑。

2019年基建产业链存在极大的投资空间

当前A股总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2018年以来,无论是全部A股还是沪深300代表的优质上市公司估值均一致向下,当前A股市场的总体估值无论是纵向和自己的历史数据比,还是横向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比,都处在一个底部位置,A股目前已然转变成为估值洼地,这是当下市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其中建筑、建材等基建类行业估值相对盈利能力远远低估。我们看到,从PB-ROE的分位数模型来看,当前A股市市场中约有一半以上行业的市净率水平处在历史最低水平,但同时有一半以上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暨盈利能力却都在历史均值以上水平,其中建筑、建材、机械、电新等基建类行业估值相对盈利能力远远低估。这种巨大的反差,一方面反映了过去一年里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非常悲观,但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市场的上行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建筑、建材、机械、电新四大行业投资标的汇总及逻辑梳理

(1)建筑行业投资标的汇总及逻辑梳理

《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有利于政策的考核和推进,有望加速各细分领域补短板政策的落地,基建补短板正式进入落地期。我们判断当前基建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区域性和结构性上,区域上中西部地区增长空间较大,结构上交通、水利和生态环保等细分领域仍是重点。

第一,铁路:补短板急先锋,中央主导投资确定性强。随着铁路投资的持续回升,一批大项目将加快推进。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等铁路建设龙头有望最先受益。

第二,公路:中国公路建设空间巨大,专项债规模大幅增加保障资金需求。2019年在PPP融资回暖、地方政府专项债大规模增加、存量项目加速落地等推动下,我们预计公路投资将继续再创新高,中国交建、四川路桥、安徽水利等公路施工建设龙头以及苏交科、中设集团等设计咨询龙头有望受益。

第三,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提速,或迎来新一轮刺激。伴随着轨交项目的批复,接下来新项目将密集开工,2019年获批项目投资将加速落地,中国铁建、中国中铁、隧道股份、中铁工业等作为轨交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2)建材行业投资标的汇总及逻辑梳理

在宏观政策边际改善、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等背景下,我们认为建材板块将明显受益,其中水泥板块受益最为直接,从全国范围来看,推荐关注三大区域:华北地区(冀东水泥),粤港澳大湾区(塔牌集团),以及风险较大、但弹性也较大的西北区域(天山股份、祁连山)。

(3)机械行业投资标的汇总及逻辑梳理

在宏观经济增速承压的背景下铁路固定投资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铁总积极响应中央会议精神,上调全年铁路固定投资,铁路项目也密集加速批复,我们认为随着今明两年通车高峰期的到来,轨交行业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轨交设备行业将深度受益,重点关注轨交设备龙头中国中车。

(4)电新行业投资标的汇总及逻辑梳理

稳增长拉基础背景下,特高压交、直流项目建设将迎来加速,随着特高压线路建设完成,光伏、风电外送途径被打通,配合国家多种形式鼓励光伏、风电市场化交易,随着配额制和绿证的推进,风光消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基建先行,利好消纳,带动风光装机国内需求,光伏板块重点关注阳光电源、捷佳伟创、太阳能,风电板块重点关注天能重工、日月股份、金雷风电,电网设备建议关注岷江水电。

基建周期下新能源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将步入正轨,截至2018年底,全国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配比仅为1:3.4,目前全国共有19个省市出台了专门的电动汽车充电规划或补贴,还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充电规划或补贴在其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中提及。我们认为随着政策的扶持及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推出,将极大促进政府和企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下游新能车及核心零部件锂电池需求,建议重点关注锂电池龙头国轩高科。

建筑:政策强化,继续推荐补短板重点细分领域龙头

政策保驾护航,基建补短板力度逐渐加强

2018年10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既不过度依赖投资也不能不要投资、防止大起大落的原则,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的发布有利于政策的考核和推进,有望加速各细分领域补短板政策的落地,基建补短板正式进入落地期。我们判断当前基建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区域性和结构性上,区域上中西部地区增长空间较大,结构上交通、水利和生态环保等细分领域仍是重点。

铁路:补短板急先锋,中央主导投资确定性强

中国目前拥有超过12.1万公里的铁路运营里程,铁路是我国交通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各地高铁建设规划落地,铁路投资需求一直不减。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到2020年,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十三五”期间将新增2.9万公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3.6-3.9万亿左右,年平均投资额在8000亿左右。

相比于地方政府投资占比较大的公路项目,铁路投资主要由中央政府主导,近几年中央政府投资占全国铁路总投资的95%左右,地方政府投资或者公私合资的铁路份额占比很低。铁路投资的资金来源保障高,确定性较强,因此每轮基建周期中铁路投资往往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

2018年全国铁路投资达到8028亿,比年初制定的计划增加了700多亿。今年1月初中铁总召开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的工作目标: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度规模,确保投产新线6800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并集中全力办好规划建设川藏铁路。在2019年财政积极的政策下,中央预算支出的资金依然充足,我们预计全年铁路投资有望继续超8000亿。

随着铁路投资的持续回升,一批大项目将加快推进。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等重大工程密集地获发改委批复,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也已顺利通过预可研,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7400亿元。2019年新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等铁路建设龙头有望最先受益。

公路:中国公路建设空间巨大,专项债规模大幅增加保障资金需求

中国人均公路里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国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截至2018年底,中国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公路总里程大约为485.95万公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但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公路里程大约仅有34.84公里/万人,而美国的人均公路里程大约为205.65公里/万人,与日本、英国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人均公路里程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国内各地区的人均公路里程情况来看,可以发现浙江、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的人均公路里程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而安徽等中部省份的人均公路里程则大致与全国平均值持平。因此,尽管西部基础设施水平与东部相比整体存在差距,但实际上东部地区对新建公路的经济性需求往往要大于西部地区。

总的来说,中国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也仅仅不到二十年,目前的公路覆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国内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存在结构性与经济性需求的矛盾。未来中国公路建设的空间依然十分广阔。

“十三五”规划聚焦交通扶贫,“公路审批权”下放提升项目批复效率

“交通扶贫”是国家“十三五”期间的重要战略规划,当前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其中重点任务是对贫困地区交通进行改造和升级,其中有五项是关于路桥建设规划的内容,为路桥建设创造了广阔空间,也为路桥投资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把部分投资交通项目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其中包含了列入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中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审批权的下放提升了新建项目的批复效率,特别对地方政府新建高速公路比较有利。此外,财政部87号文鼓励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的试点,收费公路的融资行为获得政策支持。公路建设产业链审批端和融资端均受益。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利好公路建设资金落地

专项债券一般指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资金建设某专项具体工程而发行的债券,是地方政府开展基建的重要资金来源。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融资监管趋严,城投非标融资作为“后门”被堵死,地方政府债券则被当做“前门”逐渐打开。2018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约1.35万亿,比2017年增加了5500亿。

以往地方政府债券存在上半年无债可用、下半年集中发行的尴尬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通常3月份全国人大批准当年国务院提交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月份各地区政府通过本年预算调整方案并最终确定各自的债务限额后,地方政府才有权发债。

2018年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在2019年3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当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之前,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同时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这一决定将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全年内更加自如地掌控发行节奏,缓解上半年地方政府缺钱的现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9年积极财政政策中的重要一点是将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体现了中央依靠地方政府投资来稳增长的意愿。考虑到基建投资的整体规模,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保守估计将超过2万亿。

2019年公路投资有望再创新高

2018年公路投资约2.13万亿,自2017年公路投资首次突破2万亿后,2018年全年再次突破2万亿。2019年在PPP融资回暖、地方政府专项债大规模增加、存量项目加速落地等推动下,我们预计公路投资将继续再创新高,中国交建、四川路桥、安徽水利等公路施工建设龙头以及苏交科、中设集团等设计咨询龙头有望受益。

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提速,或迎来新一轮刺激

近几年,我国轨道交通一直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截至2017年,我国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达5022公里,同比增长20.9%,近五年的CAGR达到19.5%;在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有43个,在建长度达6246公里。2017年底,受内蒙古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以及防范地方系统性债务风险影响,发改委曾一度暂停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工作。直到2018年7月,规划审批工作才重新启动。

重启轨交审批后,发改委在不到半年内先后审议并通过了长春、苏州、南京、杭州、济南、重庆、上海等地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达到7500多亿元,目前还有厦门、武汉、西安等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在等待发改委批复。伴随着轨交项目的批复,接下来新项目将密集开工,2019年获批项目投资将加速落地,中国铁建、中国中铁、隧道股份、中铁工业等作为轨交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建材:基建补短板信号释放,建材板块受益明显

2018年6月以来,宏观政策层面持续边际改善,政策放松迹象明显,随着去年下半年国常会、政治局会议定调,相关政策明确转向,“去杠杆”的调控基调逐步过渡到“稳杠杆”,货币政策边际放松信号明确,“宽信用”政治意图明显,同时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成为新的工作重点。

从去年全年投资端表现来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于8月份见底回升,全年增速5.9%,较去年低点回升0.6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在9月份后逐步企稳,全年实现3.8%的增速,较去年低点增长0.5个百分点。根据发改委2月26日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趋势监测报告及2019年投资形势展望》来看,2018年全国拟建项目(包括已办理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的项目)同比增长15.5%。随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趋于友好及相关配套政策出台,融资环境有望得到修复,项目资金到位率有望提升,预计2019年基建企稳是大概率事件。

在宏观政策边际改善、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等背景下,我们认为建材板块将明显受益,其中水泥板块受益最为直接,从全国范围来看,推荐关注三大区域:华北地区(冀东水泥),粤港澳大湾区(塔牌集团),以及风险较大、但弹性也较大的西北区域(天山股份、祁连山)。

细分区域一:华北开启熟料首轮提价,关注区域龙头冀东

华北区域基建投资回升势头强劲

华北区域水泥需求2018年触底回升,四季度表现强劲。2018年华北地区全年水泥增速于去年3月份见底(-45.07%),随后持续快速回升,区域内全年水泥产量约1.7亿吨,同比增长4.15%,位列全国七大区域中增速第一,高于全国水泥需求增速3%。

华北地区水泥需求的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区域基建情况。整体来看,华北地区五个省/直辖市的基建投资增速基本在去年上半年企稳回升,其中河北省和山西省全年表现最佳,基建投资增速分别实现7.92%和16.8%(山西省公布基建数据为不含电力)。雄安新区所在的京津冀地区2018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约为-1.33%,较去年最低点回升27个百分点。

华北区域水泥运行淡季不淡

2018年四季度以来,华北区域水泥行业运行淡季不淡。价格方面,去年四季度以来,区域水泥价格仍保持上涨趋势,并今年1月份后仅出现小幅回落,随后维持高位稳定,四季度至今上涨6.25%,远高于全国上涨幅度1.05%;库存方面,华北地区库容比在今年春节期间持续维持稳定,节后小幅增长,但整体持续低于全国水平,截至3月1日,区域库容比为58.2%,较全国库容水平低4.13个百分点。

2月27日,根据数字水泥网消息,河北唐山水泥熟料价格超预期提前上涨,3月1日起唐山熟料价格将上调20元/吨。熟料出厂价将由330-360元/吨上调至350-380元/吨,成为春节后全国首个提价区域。

冀东水泥:京津冀水泥龙头,区域格局改善

与金隅集团的资产重组完成后,冀东金隅成为全国第三、华北地区和京津冀第一的水泥制造企业。冀东金隅以京津冀地区为核心战略区域,主要布局在京津冀、陕西、山西、内蒙、东北、重庆、山东、河南、重庆和湖南,共计13个省/直辖市,拥有熟料产能超1亿吨,在京津冀地区熟料产能占比达54%,与竞争对手拉开绝对差异,区域格局进一步改善。

冀东金隅的重组事项始于2016年4月,主要分股权重组和资产重组两方面进行。1)股权重组后金隅集团成为冀东水泥的控股股东;2)资产重组方案在经过调整后,最终决定以冀东水泥20家公司股权及唐山分公司等2家分公司的资产,金隅集团以金隅水泥经贸等10家水泥企业股权共同组建金隅冀东水泥(唐山)有限责任公司,并由冀东水泥控股,于2018年7月重组实施完毕;3)为解决同业竞争,金隅集团将剩余水泥公司股权除所有权、收益权外的权利全部委托公司管理,并承诺在未来三年将剩余14家水泥企业股权以出资、出售或其他法律法规许可的方式注入冀东水泥或合资公司。

今年1月,冀东水泥以15.37亿元现金向金隅集团购买其所持有左权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股权。交易完成后,此前的股权托管随之结束。

自2016年实施重组以来,受益于区域水泥市场秩序持续改善,冀东水泥业绩出现明显好转。2018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吨收入和吨毛利280元和101元,同比提高21%和48%,为近年最高水平,全年预告实现净利润14.5-15.3亿元,同比增速超1200%。我们预计18-20年EPS为1.12/1.44/1.71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4.7/11.4/9.6x,维持“买入”评级。

细分区域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粤东龙头塔牌集团受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或对区域龙头股价产生一定催化作用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筹备多时的《规划纲要》正式出台,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主要包括以下六大要点:1. 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定位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明朗;2. 科技创新是规划中的重点之一;3. 将重点培育5G、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行业;4. 港口功能互补、空港错位发展、打造一小时生活圈;5.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大湾区内或先行先试“理财通”;6. 金融业重点规划部分。近期市场热情较高,政策利好出台或对区域相关优质企业的股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推荐区域水泥龙头塔牌集团。

粤东水泥市场运行良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近两年来,全国水泥市场维持高景气度,水泥价格维持历史同期高位,广东地区水泥市场表现优于全国。从过去走势来看,广东地区价格总体高于全国平均,库存或低于全国水泥库容比或与之基本持平。近期春节淡季,水泥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库存小幅回升但仍处低位,截至3月1日,广州高标水泥价格520元/吨,库容比70%。

2018年7月,广东省公布《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的通知》,其中由轨道交通工程和高速公路工程、港航工程、普通公路工程四部分组成的交通网络工程包里项目总投资额达13652.87亿,纳入广东省重点项目计划部分的项目总计13011.72亿,为广东省内水泥需求提供较好的保障。此外,广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近四年来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随着《规划纲要》的出台,对公司区域内的水泥需求将起到进一步的提振作用,也为春节后的下游复工提供一定支撑。

塔牌集团:粤东地区水泥龙头,区位优势显著

塔牌集团作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水泥制造企业,销售区域集中于粤东地区以及周边的深圳、东莞、惠州、福建龙岩、江西赣州等周边地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多座城市,主要生产线布局在广东省梅州市、惠州市和福建省龙岩市,共拥有7条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共计熟料产能1163万吨,水泥产能1800万吨,在粤东区域产能占比超过50%,公司在蕉岭县兴建的2*10000t新型干法旋窑熟料水泥生产线中的第一条已经于2017年11月11日点火,第二条生产线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建成后公司水泥产能将达到2200万吨,产能占比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巩固龙头地位,增强公司的区域控制能力和竞争力。

公司盈利好,2018年高增长可期

2015年以来,塔牌集团盈利水平逐年稳步提升,2018年受益区域市场较高景气及公司新增产能逐步投放,全年实现水泥产量1806.68万吨、销量1795.2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7.40%、15.74%;公司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30亿元,同比增长45.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1亿元,同比增长138.70%。

公司目前账面货币资金10.5亿元,自2017年下半年起,公司已经由净负债转为净现金,截至2018年三季度共有净现金1.03亿元,同时公司上市以来保持持续分红,且分红率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中报公司超预期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分红率达到58%,根据过去三年公司平均分红水平来计算,截至3月1日,预计公司2018年的股息率达5.32%,为股价提供更高的安全边际,我们预计公司19-20年归母净利润21.14/24.15亿,对应EPS为1.77/2.03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6.82/5.95x,维持“买入”评级。

细分区域三:风险较大,弹性也较大的西北区域

2018年基建表现不佳,区域水泥行业需求承压

受宏观去杠杆,以及前期PPP清库的影响,西北地区基建投资在过去一年内表现明显承压。

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来看,西北地区2018年整体偏弱。上半年西北投资增速快速下行,直至8月份后降幅才出现连续收窄,全年区域实现固定投资增速-2.35%,明显低于全国水平5.9%。具体来看,西北五省中,仅有陕西和青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高于全国水平,其余三个区域——甘肃、宁夏、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显著低于全国均值。

受投资端负增长的影响,2018年西北地区水泥行业运行偏弱。全年西北地区实现水泥产量1.67亿吨,同比大幅下降14.66%,较全国水平(3%)低11.66pct,其中各省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分别为0%、-4%、0.1%、-20.3%和-20.3%。

水泥价格方面,在全国水泥均价不断刷新历史高位的同期,西北区域水泥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上行,整体维持平稳走势,截至3月1日,西北水泥均价约378元;库容比方面整体表现尚可,基本与全国库存走势维持一致,目前区域库容比为54.4%,小幅低于全国水平62.3%。

若政策推动区域基建项目落地,相关企业有望引来高弹性,推荐关注天山股份和祁连山

从西北投资端的组成结构来看,房地产占比相对较小,2018年占比约13.72%,低于全国平均的18.93%,因此西北地区水泥需求相对我国其他区域,受基建因素的驱动更加明显;同时西北地区基础设施保有情况相对落后。后续随着基建补短板政策的持续推进,配套资金得以落实,区域建设项目有望得到恢复,区域水泥需求也有望得到明显提振。从标的角度来看,我们推荐PB处于低位的区域水泥企业:天山股份和祁连山。

机械:基建加码轨交先行,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轨交景气度提升:政策态度积极持续,18年铁路投资重返8000亿

“稳增长、补短板”奠定政策基调,轨交行业深度受益景气度持续向上。2018年7月2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奠定了投资稳增长的基调;2018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补短板”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01号),指出要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提出要聚焦铁路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回顾历史,铁路固定投资是宏观经济对冲的重要工具,其同比增速与基建固定投资增速趋势保持高度一致,且弹性更大。在预期国家通过保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补短板缓解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铁路投资已成为每一次拉动基建投资回升的重要手段,未来几年轨交行业有望保持较好的景气度,轨交设备领域将因此深度受益。

中铁总响应中央会议精神,继2015年后首次上调全年铁路固定投资,2018年重回8000亿元。2018年8月,中铁总在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和基建潮加速推进的双重刺激下,将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从年初的7320亿元调高至8000亿元以上,随后相关项目获得密集批,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08亿元,相比去年8010亿元的投资仍保持同比增长,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步伐显著加速。

铁道债发行额大增保障资金需求,2019年铁路投资有望持续高景气。据媒体报道,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铁道债额度达3000亿元,远超2018年的2400亿元,增幅达25%,这将有力保障2019年铁路全年投资额。我们认为铁道债大增25%释放了更为积极的信号,在当前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2019年铁路投资有望保持持续景气。

今明两年迎来通车高峰,车辆招标超预期

明后年将迎来通车高峰期。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5年我国铁路里程规模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规模1.9万公里;17年铁路里程规模已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规模2.5万公里。《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铁路里程规模要达到15万公里以上,3年增加值为2.3万公里,预计2018年约4000公里,则2019-20年通车里程达到1.9万公里,年均通车里程约9500公里,超过2015年的高点,达到通车高峰期;其中高铁里程规模要达到3万公里,预计2018年达到2500公里,年将轻松完成年均1250公里的规划目标,实际通车里程有望超预期。

客运量快速增长拉动动车采购需求,2018年已累计招标约327标准列,采购额超550亿元。中铁总10月17号启动2018年第二次动车招标,其中招标350KM复兴号8编组短编110列、高寒8编组30列、16编组5列折合10标列、超长编组(17编组)15列折合31.9标列,合计约182标准列,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已招标145标准列,累计招已327标准列,按单列1.7亿估算,全年动车组采购金额超550亿元。我们认为随着我国铁路客运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未来两年动车需求有望保持在300-400标准列之间。

“公转铁”政策影响,中铁总开展“三年货运增量行动”,预计未来三年铁路货运量CAGR+9%,货车、机车采购额累计将超1500亿元。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公转铁”政策大力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已经制定并将实施《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到2020年铁路货运量要达到47.9亿吨,较2017年增长30%,预计2018-20年年复合增长率超9%。根据中铁总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未来三年中铁总计划新购置货车21.6万辆、机车3756台。其中2018年购置货车4万辆,机车188台;2019年购置货车7.8万辆,机车1564台;2020年购置货车9.8万辆,机车2004台。这些机车车辆采购金额超过1500亿元。受益于此,公司铁路设备业务未来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2018年货车、机车采购大超预期。截止目前,根据中国铁路95306网披露招标信息,中铁总2018年共计招标机车共759辆,货车5.8万辆,大幅超过制定计划中的600辆、4万辆,超额完成计划。

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增速承压的背景下轨交投资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伴随轨交投资加速,轨交设备也将迎来高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轨交设备龙头中国中车。

中国中车:轨交设备龙头,深度受益行业景气度大幅提升

中国中车由中国北车、中国南车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公司承继了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的全部业务和资产,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设备。

公司自2014年以来营收业绩逐年放缓,2018年见底回暖。公司自2015年南车、北车整合后开始以降本增效为目的,整合过剩产能,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剥离低盈利能力业务。2017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亿元,同比下降8.14%/4.35%,主要系公司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缩减了物流业务规模,以及相关新产业产品交付量下降所致。2018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同比增速-3.77%/+10.61%,净利润扭亏为盈。

公司铁路设备业务稳健增长,现代服务业大幅下

分业务看,公司铁路装备业务营收为717.16亿元(yoy-1.13%),主要系主要是货车、机车销量下降所致,其中机车业务收入140.98亿元、客车业务收入37.51亿元、动车组业务收入403.60亿元、货车业务收入135.08亿元;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营收208.55亿元(yoy-2.02%),收入占比15.00%,主要是本期交付的城轨地铁产品类型不同所致;新产业业务营收314.15亿元(yoy-6.13%),主要是本期通用配件和新能源汽车等业务实现的收入下降所致;现代服务业务营收为113.59亿元(yoy-14.95%),主要是本期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缩减物流业务规模所致。

机车车辆采购超预期,公司铁路设备业务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中铁总发布第二次动车组招标信息,包括8辆编组列车140列,16辆及17辆编组20列,折合成2列辆标准列车180列,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已招标145标准列,累计招已325标准列,全仅动车组采购金额约550亿元。另外,中铁总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未来三年中铁总计划新购置货车21.6万辆、机车3756台。其中2018年购置货车4万辆,机车188台;2019年购置货车7.8万辆,机车1564台;2020年购置货车9.8万辆,机车2004台。这些机车车辆采购金额超过1500亿元。受益于此,公司铁路设备业务未来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电新:大基建周期下,新能源配套加速升级

新能源发电:特高压核准堰塞湖将逐步放量,利好新能源消纳

稳增长拉基础背景下,特高压交、直流项目建设将迎来加速。2018年9月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中9项目包括5条特高压直流、7回特高压交流(含多处交流配套项目)、2条常规直流/背靠背直流建设,合计输电能力57GW。而一般长距离特高压交直流项目投资规模200-300亿,柔直项目100-150亿,背靠背及短距离项目约50亿左右,据此估算总投资约为2000亿左右。

特高压2交2直开标,投资节奏加快。2019年1月16日发改委核准了青海-河南±800kV、陕北-湖北±800kV特直及张北-雄安1000KV、驻马店-南阳1000KV特交2直2交特高压输电工程2交2直输电工程,随即在 2019年1月31日,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公示了2直2交特特高压输电工程设备预中标情况,其中主设备招标共计175亿元。此次特高压项目在核准后即进入开工期,设备招标工作也同期展开,核准、开工、招标三步几乎同步进行,稳增长拉基建下特高压投资节奏将加速 。

特高压供应商格局稳定,未来将显著于投资提档换速。特高压直流交流输电系统,变电站成本约占总投资额的40%~50%,其中特高压交直流主要核心企业为:国电南瑞、许继电气、中国西电、特变电气、平高电气等,行业格局较为稳定,在特高压投资提档下,供应商龙头盈利弹性可期。

特高压2交2直招标中,龙头中标合计占比88.5%。特高压主设备市场集中度较高,此次2交2直招标前8家公司此次估计中标155亿元,占比约88.5%。其中,中国西电、平高电气、国电南瑞、特变电气、许继电气本次分别预中标34.7亿(19.8%)、19.8亿(11.3%)、19.3亿(11.02%)、18.9(10.8%)和10.5亿(6%)。

特高压加速开工利好消纳,随着特高压线路建设完成,光伏、风电外送途径被打通,国家多种形式鼓励光伏、风电市场化交易,随着配额制和绿证的推进,风光消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光伏行业中长期内政策意向已开始逐步筑底,非技术成本降低提上日程。2019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20年底前核准(备案)并开工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在其项目20年经营期内稳定的支持措施,并确新能源消纳。在现有补贴项目的基础上,使平价条件具备的项目可享受到更好的制度保障,也进一步提出要降低光伏投资的而非技术成本,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预期。

国内处平价前夕,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期不改。制造端价格快速下探,倒逼行业加速平价,发电端平价是光伏与其他形式电力之间的对比,其中煤电发电成本最低,所以光伏发电端平价可以近似比较的是:无补贴下,光伏发电全投资IRR等于火电(脱硫煤电)期望IRR。当前,全国各省区火电上网标杆电价0.25~0.45元/KWh,在2020年补贴全部退出、火电标杆价格不变的假设下,2020年全国32个电力区实现光伏平价的区域达27个,占全部电力区84%。

考虑到光伏降本增效的快速进步,以及在主动调整电力结构的国家意志下,多省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逐年均有不同程度上调,未来1-2年部分省份或出现光伏发电成本与煤电上网电价的金叉,光伏发电端平价上网或将加快实现。

风电限电改善大基地启动,三北释放装机潜力。2017年限电率较高的北方“红六省”地区仅新增并网1.57GW,全国占比仅10.45%,是17年风电装机活动低于预期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3月,能源局发布《2018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的通知》,红六省中3个省份解禁,其中内蒙、黑龙江由红色预警改为橙色预警,可以继续核准建设已纳入年度实施方案的项目;宁夏由红色预警变为绿色预警。截至2017年底内蒙、黑龙江、宁夏三省已核准未装机的容量在750MW左右,此外内蒙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有锡盟3.8 GW项目以及乌兰察布6GW平价项目获批,仅内蒙这两个基地就将为2019年风电吊装市场增加10GW左右的装机需求。2017年后弃风限电明显改善、中东部和南部的风电开发流程和工程建设已具有一定经验,同时北方逐步开放新增装机,在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和已核准项目电价调整节点的驱动下,未来3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将稳步增加。中国风能协会(CWEA)预测,2018年至2020年有接近90GW的新增装机规模空间,完全满足每年20-30GW的装机规模。

中国风电装机2020年后跃升至新的台阶。根据国家能源局风电新增建设规模方案规划,年集中式风电新增核准规模预计接近70GW,从政策上保证了“十四五”初期风电装机规模的成长空间。从风资源的角度:北方高风速地区在限电改善后有巨大的装机潜力,低风速风机技术成熟,可在低风速区域大量发展分散式风电,特高压加速建设为风力发电装机并网提供消纳保障。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预测,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以达到《巴黎协议》的碳约束为蓝图远景,测算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中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将在2020年达峰,2035年之前稳步下降,煤炭在发电和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比例持续缩减。随着发电经济性的提升,年,中国将迎来风电大规模建设高峰,新增风电装机约70-140GW/年,最终在2050年达到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664GW。

稳增长拉基础背景下,特高压交、直流项目建设将迎来加速,随着特高压线路建设完成,光伏、风电外送途径被打通,配合国家多种形式鼓励光伏、风电市场化交易,随着配额制和绿证的推进,风光消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基建先行,利好消纳,带动风光装机国内需求,光伏板块重点关注阳光电源、捷佳伟创、太阳能,风电板块重点关注天能重工、日月股份、金雷风电,电网设备建议关注岷江水电。

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步入正轨,配套市场迎来爆发期

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充电网络建设有待匹配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4.47%,未来增长空间广阔。根据2017年4月颁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而工信部在会议上也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要争取2019年8%、2020年10%的渗透率。根据中汽协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2万辆,渗透率仅为4.47%,与工信部2020年200万辆的目标仍有75万辆的差距,2020年平价前有年化26.18%的增长空间,年按要求仍有年化24%的增长空间,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配比仅为1:3.36,充电网络建设有待加速。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累计拥有公共类充电桩299752个,其中公用桩223876个,专用桩75876个;私人桩47.7万台,合计充电桩约77.7万台。根据我国2018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61万辆计算,公共类充电桩与新能源车的配比仅为1:3.36,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年)》中要求的2020年1:1的水平。

而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7)》规划,30年我国充电桩站保有量不少于1.2/3.6/4.8万个,充电桩数量不少于500/万个,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有待加速。根据充电网络配套“先车后桩”的发展策略,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的提升,充电桩建设将迈入快速放量阶段,而充电桩运营也从早期的跑马圈地布局阶段逐步迈入扭亏为盈阶段。

充电桩建设省市间分配不均衡程度高。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各省、区、市数据情况来看,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加速发展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6.5%;示范推广地区和积极促进地区共占23.5%。

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多方面支持行业驶入快车道

从国家到地方,政策落实逐步细化。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充电桩行业的政策方向。随后,国家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充电桩在居民区、办公区及公共区域充电桩的建设。2018年国务院以及中央部委有下发了多道文件,在冲击技术水平以及公共交通、公务用车方面做了不少限定,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发展。

截至2018年11月18日,全国共有19个省市出台了专门的电动汽车充电规划或补贴,还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充电规划或补贴在其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中提及。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推动极大的增加了各省市单位、小区及公共应用充电桩的建设,政策的扶持及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政府和企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全方位补贴推动产业化进程加速。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补贴主要分为推广补贴、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三类。推广补贴主要由《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规定,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由各省市自行出台,2018年11月出台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旨在引导地方补贴从电动车购置逐步转向运营。

制造端竞争白炽化,运营端迈过盈亏平衡

充电桩设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集中度低,国企份额较为集中。由于充电桩设备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行业较为分散,相对竞争程度较为激励。从2018年国网第一次充电桩招标中标结果来看,中标企业份额即为分散,中标金额较大的企业以国企为多。

运营端龙头逐步显现。截止到2018年底,30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中,特来电运营12.1万台、国网运营5.7万台、星星充电运营5.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5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这五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7.2%,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2.8%。

充电桩单桩盈利能力与利用率和充电服务费高度敏感。根据测算,以60kw直流充电桩测算,假设充电服务费平均为0.7元/W,折旧期为10年,在5%左右的利用率水平下基本可实现盈亏平衡。出于先车后桩的考虑,伴随新能源汽车量的增长,充电桩的利用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充电桩运营即将迈过盈亏平衡点,对于不同类型的充电桩来说,集中式充电站由于客流量较大,在科学规划下能够率先实现较高的盈利水平。

基建周期下新能源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将步入正轨,截至2018年底,全国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配比仅为1:3.4,目前全国共有19个省市出台了专门的电动汽车充电规划或补贴,还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充电规划或补贴在其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中提及。我们认为随着政策的扶持及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推出,将极大促进政府和企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下游新能车及核心零部件锂电池需求,建议重点关注锂电池龙头国轩高科。

我们正在经历宽信用的换挡期,从刺激房地产到支持新基建,从逆周期到跨周期,从大水漫灌到精准直达。

中国正在实验新型宽信用,兼顾长期高质量发展和短期稳增长: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从全面宽松走向结构性宽松,从房地产、传统基建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新基建。

现代货币体系中,信用扩张经历“货币投放-传导渠道—融资需求” 三部曲,分别对应“中央银行—金融部门—实体经济部门”三大主体。随着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宏观调控从“逆周期”转变为“跨周期”,信用扩张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

从中国过去几十年宽信用实践看,经济依靠房地产、政府投资和出口等旧动能拉动,传统宽信用主要依赖基础货币投放和信贷传导渠道。1)货币投放上,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力,央行的作用在于被动投放流动性,经济下行时降准降息释放增量基础货币;2)传导渠道方面,在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体系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信贷渠道是信用派生传统主力,年影子银行兴起,也成为重要补充,但均以数量型调控为主。3)货币流向上,房地产和传统基建凭借能够提供高收益安全资产,成为融资主力,在2016年达到顶峰,合计占社融80%、占新增贷款65%。传统宽信用效果显著,但当房地产金融属性超过居住属性,地方政府债务高企、金融体系资金空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逐步削弱,积累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难以持续。

新动能是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基建等,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宽信用三大前提条件面临重构。1)基础货币方面,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动性越来越高,降准降息的使用越来越克制,转为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传导渠道方面,去杠杆、去通道、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占比提升,数量型调控逐步向价格型调控转型,利率渠道重要性提升,资产价格、汇率与预期传导渠道发挥协同效应;3)融资需求方面,政策约束资金流向落后产能,引导流向实体经济、高科技、绿色金融领域。年上半年,房地产占新增社融比重从29.34%下降至16.12%,绿色金融比重从8.20%升至12.71%,普惠金融比重从17.59%升至18.57%。新型宽信用符合国家发展方向,但目前体量尚小,需要匹配新政策工具、传导渠道,新的宽信用落地还尚待时日。

从美日欧宽信用实践看,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传导机制较为完备,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乏力,不得不启动零利率、负利率、量化宽松、甚至直升机撒钱等非常规工具。1)零利率、负利率突破理论下限,倒逼商业银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引导本币贬值,改善出口,但超低利率无法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与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现实。2)量化宽松主要通过信贷渠道来释放流动性,从而改善金融交易环境与信贷可得性。大规模、无限制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易催生通货膨胀、资产泡沫、金融杠杆和债务风险,并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社会问题;3)直升机撒钱是美国应对疫情冲击的极端方式,政府以税收返还、支票、购物券和直接发钱等方式,将钱转入私人部门的存款账户。直升机撒钱是最直接的宽信用方式,但无异于饮鸩止渴,推高通胀水平,变相激励“养懒汉”。从效果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最为成功,欧元区复苏缓慢、日本陷入债务通缩循环,但共同问题在于大量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中,推高资产价格或通胀,难以撬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中国正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字路口,既不重走老路,也不重蹈欧美覆辙。启示在于:1)新型宽信用关键在于融资需求端。过去只要基础货币宽松,基建、地产融资需求旺盛,带动宽信用立即见效,而新的发展阶段,宽信用效果主要看终端融资需求。2)激发融资需求既要用好政策手段,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培育市场主体自发、长效宽信用,形成良性预期。传统方式宽信用效果之所以显著,根本原因是形成“房企拿地-开发投资-土地财政-资产增值”的成熟闭环,在房价上涨、地方政府信用背书、金融资产刚性兑付三大预期支撑下,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居民四方均受益,因此融资需求旺盛,只要货币政策放松,宽信用会立即见效。新型宽信用也需营造各方主体积极参与的商业模式闭环。3)政策方面,宽信用落地需配合预期明确、机制畅通的监管政策。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实践表明,明确的政策信号、充分的市场沟通、畅通的传导机制,有助于宽信用落地。4)新型宽信用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提出挑战。传统宽信用建立在有形资产抵押上,风险定价相对简单,未来随着越来越多新领域成为宽信用主力,金融机构打破定式,提高风险定价的能力。

新型宽信用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转型过程宜稳不宜急,避免“一刀切”,我们建议:短期宽信用,既需要寻找新的支撑点,但同时需要稳住基本盘。房地产和传统基建仍是我国当前宽信用的基本盘,2020年仍占新增社融50%左右,在稳增长、防风险、房住不炒、传统基建相对饱和的大背景下,宜稳不宜刺激。长期来看,宽信用的长效机制需要匹配经济新动能。一是从基础货币投放来看,建议理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目标,避免目标冲突,引导发挥合力。二是从传导机制看,我国在稳信贷、疏通利率渠道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三是,宽信用的最优解仍在于形成既符合政策导向、又符合市场规律的融资需求,碳减排、新基建、新消费、促进就业和鼓励生育等将成为宽信用的选项。

在现代货币体系中,信用扩张经历三部曲“货币投放-传导渠道—融资需求”,分别对应“中央银行—金融部门—实体经济部门”三大主体。1)货币投放是指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是货币的总阀门,包括央行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等,控制基础货币的总量、结构和投放方式。2)传导渠道是基础货币变为广义流动性,从货币变为信用的过程。我们曾在2019年提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五大渠道,分别为信贷、利率、资产价格、汇率以及预期传导渠道。3)融资需求是货币流向,包括金融体系、房地产、基建、实体经济等。

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货币政策框架与宽信用的方式也面临调整。我们正在经历宽信用的换挡期,从逆周期到跨周期,从刺激房地产到支持新基建,从大水漫灌到精准直达。在旧动能下,经济依靠房地产、政府投资和出口拉动,宽信用的传统操作是,央行通过降准降息释放基础货币,通过银行信贷派生和影子银行渠道,流向能提供高收益安全资产的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平台。新动能是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新经济新基建、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等,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既要稳经济,又要防风险。宽信用三大前提条件面临重构。

货币投放: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投放,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中,央行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为最终目标,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全面降准、全面降息、再贷款、再贴现为常用政策工具。

2013年以前,外汇占款是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央行被动管理流动性,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基准利率等全面性政策工具。2013年以前,由于中国的双顺差,外汇占款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比重不断提高,导致由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不断上升,连续多年占基础货币比重超过100%,最高在2009年10月占比131%。因此,2013年以前外汇占款是央行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等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核心,此外还有再贷款、直接信贷控制等工具。例如,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央行5次降息、4次降准;2011年底开启3次降准、2次降息,释放全面宽松信号。降准降息等全面性货币政策,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对信贷有比较强的调控能力,但刺激力度较大,造成“大水漫灌”,无法管控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

2014年,外汇占款下滑,央行逐步过渡到主动管理,创设主动管理工具。为了应对外汇占款下滑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冲击,央行掌握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动权,创设了SLF(常备贷款便利)、MLF(中期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这些工具和无期限无成本的降准降息相比,期限较短且有成本,成为降准降息的重要补充。2014年首次使用定向降准工具,2016年后再也没有使用过基准利率工具。央行对金融机构债权的占比由2014年3月的6.49%上升到2021年10月的34.75%。但是新型工具也存在问题,一方面由于期限较短,且商业银行是被动接受,故不适于用于放贷,容易淤积在银行间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公开市场交易商仅限于部分银行,所以容易造成流动性分层。

2020年以来,跨周期调节,结构性工具先借后贷,精准滴灌。“跨周期调节”最早是2020年730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相比于逆周期调节,跨周期着眼于结构性问题和中长期经济增长,从而对经济短期波动的容忍度有所提高,尽量避免过早过快耗尽政策空间。具体到货币政策上,总量上采取稳货币的思路,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 经济高质量发展,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结构上,2020年两项直达实体经济工具,国常会提出3000亿支小再贷款、11月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均采用“先借后贷”方式,根据银行支持相关领域的效果,定向给予鼓励政策,确保精准滴灌。

传导渠道:从数量型到价格型,五大渠道协同发力

宽信用的传导渠道是将央行释放的基础货币输送到实体领域,银行是信用派生的直接方式,以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为主,间接方式则包括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和预期渠道。

2.2.1    数量型调控:信贷渠道简单直接,但受制于中介放贷意愿

狭义的信贷渠道强调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传导路径较为直观,即央行通过数量型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具体来讲,央行可通过降低存准率、新增再贷款额度、增加逆回购、续作MLF等方式增加银行的放贷资金,使企业获得更多贷款用于经营和扩大投资,进而增加社会总产出。

广义的信贷渠道也关注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一方面,成熟金融市场采用资产证券化主导的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模式。机构投资者以回购协议的形式,将影子银行设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转换成货币资产,进而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我国的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模式依附于传统商业银行,间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委托贷款、银行理财、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业务把不同渠道吸纳的社会资金放贷给企业,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企业通过款项支付将资金回流银行体系并产生派生存款,提升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数量型调控常作为间接融资为主的发展中经济体首选。优点是直接调控实体经济信贷可得性,对信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具有顺周期性。经济下行时期,银行出于坏账和不良上升的担忧,放贷更加谨慎,宽信用效果打折扣。二是随着影子银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难以直接对货币总量进行管控,数量型调控方式有效性降低。三是过于依赖银行中介,受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倾向于向有担保、有抵押品的行业放贷,民营中小企业、轻资产行业难以触达银行贷款。

利率传导渠道对应价格性调控。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长期利率等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央行降低短期名义利率会导致长期名义利率下降。在名义价格刚性条件下,长期真实利率也会随之降低。对企业而言,长期真实利率下降会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激发投资意愿。对消费者而言,长期真实利率下降会提升购买房屋和其他耐用品的热情。这两个层面最终均会导致投资增加,总产出增加,失业率下降。

我国正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如构建利率走廊、2019年LPR改革,2021年存款利率报价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目前已形成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以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形成“OMO-DR007”货币市场利率传导体系以及“MLF-LPR-贷款利率”实体经济利率传导体系。打通利率渠道,可以促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惠及面更广,刺激股票市场繁荣和新兴产业发展。但价格型调控亦存在局限性,利率存在理论下限,容易形成流动性陷阱,不能一直通过降低政策利率来刺激经济。

货币政策的传导除了通过“量”与“价”两大渠道产生效果外,还可通过协同机制共同影响产出:

资产价格渠道协同“量”“价”,共同影响产出。一方面,信贷渠道与资产价格渠道传导相互交叉,形成倍数效应,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信贷可得性的提升扩大企业的投资意愿,促进资产价格上涨。企业资产负债表得以改善,进而通过广义信贷渠道进一步促进信贷需求上升,形成“金融加速器”效应。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下降,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财富增加,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最终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汇率传导渠道协同“价”,作用于总需求。一国利率变化通过利率平价影响本币汇率,进而影响本国的国际贸易收支,最后反映在经济总产出上。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若本币存款收益率低于外币存款收益率,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本币的需求会减少,外币的需求会增加,本币价格就会相对于外币下跌,即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一段时间后,本国净出口会相应增加,利好总产出。

预期传导机制亦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现代货币经济理论框架下,央行需要让经济主体理解和信任政策变化的规则和未来的可能路径。只有市场主体相信短期利率是稳定的,向中长期利率传导的套利机制才能发挥作用,也只有当市场主体了解并确信未来利率和货币政策的可能变化时,才会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要稳定预期,关键在于提高货币政策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可信度。

我国正在从数量型到价格型调控转型,理顺宽信用的五大传导渠道,让货币政策更加顺畅地传导至实体经济。

主要结论:1)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间接融资占比高、银行具有主导地位,但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逐步下降,体现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的局限性有所提升。2)利率传导渠道重要性与日俱增,其中短期政策利率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有效性日益提升,这主要受益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且短期政策利率通过债券市场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最为通畅,这与我国近几年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3)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尚可,有改善趋势,我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企业融资和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渠道,未来我国仍需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4)汇率传导渠道的效率较低,影响因素较多,需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5)预期传导渠道方面,随着金融市场深度及广度的不断提升,货币政策传导预期渠道的影响力逐步提高,央行与市场的沟通一方面提高央行可信度,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取向的正确理解,稳定预期,增强信心。近年央行不断加深与市场沟通的频率及深度,在信息沟通有效性方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效果。

2.3融资需求:从房地产、基建到实体经济、绿色金融、高新技术 

过去几十年,房地产是信用派生的主渠道,刺激地产确实能达到宽信用的显著效果。从融资需求来看,房地产具有体量大、产业链广、业务周期长等特点,在拿地、开工、施工等环节均有大量融资需求,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居民购房加杠杆。从资金供给来看,不动产天然具有抵押属性,符合银行偏好,在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形成了“获得贷款-加速销售回款-创造更多抵押物-获得更多贷款”的循环,提高银行放贷意愿。

按国家统计局口径,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分为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利用外资、各项应付款五种。我们参考社融口径,将其主要分为贷款(包含开发贷、按揭贷款等)、债券(包含信用债、ABS、海外债等)、非标融资三大类。其中,贷款以国内贷款中的银行贷款与其他资金中的按揭贷款相加得出,非标融资以国内贷款中的非银贷款和自筹资金中非自有部分相加得出,债券根据Wind房地产口径下的债务工具发行情况统计得出,对部分停止披露的数据,按数据公布部分进行等比例推算。

总量层面,房地产全口径融资占新增社融比重自2016年40%的高位回落,仍占20%1)从存量视角看,房地产存量融资从2008年6.5万亿增至2021年6月的57.7万亿,年均复合增速18.3%,至2021年二季度,房地产融资余额占社融存量19.1%。2)从新增融资看,年房地产全口径新增融资从2.5万亿增至6.8万亿,复合增速10.4%,占新增社融比重从2010年的18%增至2016年高点43%后,随着政策收紧下降到2020年的20%。

结构层面,表内贷款占房地产融资存量七成以上,直接融资占比逐渐增加,非标持续压降。1)银行信贷是房地产信用派生的主力。银行贷款约占房地产全口径融资存量的70%-80%。2008年至2021年6月,我国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总贷款比例从17.9%增至27.4%,其中,2009年中、2012年末、2016年中三个阶段,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与占比均有明显抬升,主因房地产发力托底经济增速。2)非标融资受政策影响,份额持续压降。金融危机后,表内业务先松后紧,为了规避宏观调控和监管,催生了广泛的影子银行活动,房地产受益于房价快速上涨以及房地产天然的担保性质,成为影子银行资金主要的投向之一,2012年,房地产非标融资增量几乎与表内贷款相等,且增速维持在30%以上,2017年起,表外业务逐渐受到管控压降,占比迅速下滑;3)债券融资占比逐渐提高。债券融资整体占比较小,但维持增长态势,一方面是房地产开发贷与非标融资受严格监管,房企融资需求转向标品,另一方面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促进非标转标,促使债券融资规模逐渐做大。

鉴于房地产对于国民经济重要性,在稳增长、防风险、房住不炒大背景下,房地产仍是稳信用的基本盘,但不宜刺激。随着房地产金融属性超过居住属性,刺激效果弊大于利引发人地错配、高房价、金融杠杆等问题,房地产高杠杆主要源自于不动产与房贷的信用,一旦出现风险,其抵押物也将随之减值,或形成负反馈效应,放大风险。2017年国家提出“房住不炒”, 2019年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以及近两年出台的“三线四档”、“贷款集中度管理”,均引导住房回归居住属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因此即使宽信用,难以再次依赖地产信用扩张。

传统基建也是宽信用的主力,优点是政府主导、执行力强,宽信用效果显著,缺点是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需求方角度,基建项目为地方政府可控且整体涉及产值较大,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而且基建水平提高又会增加土地价值,形成了“房企拿地-政府开展基建-推高地价-吸引房企投资”的循环,政府有动力开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投资方角度,在最初监管不严的情况下,许多基建项目融资具有政府合同背书,存在刚兑预期,吸引了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所形成的地方信用在各方共赢的情况下得以迅速扩张,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可迅速发力托底经济增速。

以社融口径,基建融资可大致分为地方政府债、银行贷款、城投债、非标四类,其中地方政府债、城投债选用Wind城投债口径的历史数据统计而得,贷款主要参考央行公开数据,非标部分通过公开数据整理所得。

总量层面基建融资占社融比例平均约30%。年,基建融资增量由约6000亿增至约7.4万亿,复合增长率18.4%,高于同期社融增速的15.7%,占比上,基建融资增量占社融比重在25%-40%之间,平均占比约30%。分阶段来看,2008年推出四万亿,基建增速大幅抬升,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从20%大幅提升至56%;国常会于2012年7月颁布政策助力中部地区崛起,财政加快下达基建投资预算,基建增速由-2%反弹至26%;年,PPP被寄予厚望,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3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建增速由-20%迅速反弹至23%,托底经济复苏。

结构层面,地方债和贷款是主要渠道1)地方债属于政府债券,是基建中渠道正规、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具体分为一般债和专项债,除用于新增项目外,可用作置换非标、城投等隐形债务,自2009年试点发行以来,地方债占基建全口径融资比重从2009年42.6%上升至2019年52.2%。2)银行贷款占基建融资的比重从45%下降至38.9%;3)城投债属于企业债券,是地方城投平台发行,在严监管下发行边际趋紧,占基建融资比重在2015年达到24.48%高点后逐步压降,2019年占16.35%。4)非标方面,2013年曾一度贡献基建融资22%, 2013年银监会对银行表外理财投资非标的规模设上限,2014年将非标资产按基础资产性质计提资本和拨备,2018年资管新规对非标的资金来源、资金期限均做出严格规定,非标转标,增量融资贡献逐渐转为拖累。

传统基建饱和,产能过剩,滋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传统基建项目由城投公司开展,在政绩目标下,城投公司有完成产值的硬约束,但对成本预算存在软约束,对融资成本不敏感,使融资成本逐渐高企,杠杆率逐渐抬升,给地方财政带来明显压力。从产业结构看,城市建设刺激了建筑业、交通业、房地产业,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基建逐步完善,产能过剩、“鬼城”等现象逐渐出现,形成了严重的浪费。2021年,在严监管、财政支出延后的背景下,优质项目不足,传统基建明显乏力,基建投融资不及预期,难以维持高增速。

“新基建”将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传统基建虽存在高成本、浪费资源等现象,但基建本身的正外部性逐步体现,超前的基建对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产业供应链的完善、生活成本的稳定均有显著贡献,非标、城投债占比将逐渐缩小,地方债与贷款等标准、透明的融资方式仍将是基建的主要资金来源。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将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新稳增长,发展创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制造业贷款余额平均占总贷款15%,近年增速放缓,占比跌至10%附近。自2015年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维持在5%以下,低于社会总贷款余额增速,占比由2012年的19.3%下降至2019年的10.06%。制造业融资占比较低,一是制造业中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去杠杆、去产能政策抑制融资需求;二是制造业不具备房地产的充足抵押物属性和基建的政府背书属性,且经营风险较高,在金融体系中不具备融资优势,叠加同时期房地产、基建扩张迅速,制造业融资供需齐弱。未来随着地产监管、金融转向实体经济,制造业融资有望回暖。

绿色贷款占全社会总贷款不到10%,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下,绿色贷款占比有望提升。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银行等机构的发展报告都将发展绿色金融,助力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自2018年设立绿色贷款以来,绿色贷款余额由8.23万亿迅速发展至2021年Q3的14.78万亿,年化增速23.72%,明显高于同期全社会贷款增速的12.72%;占比上,虽然绿色金融发展时间较短,但绿色贷款占全社会贷款比重已达7.8%,约合新增社融比重13%。结构上,2021年三季度,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与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分别为6.99和3.79万亿,合计占比66.9%。2021年11月8日,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相当于定向降息再贷款支持新基建、绿色经济、新能源,将逐年释放万亿级别的货币量,将长期成为跨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

普惠金融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平均,占全存量贷款14%,新增社融的18%。根据2021 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三农、扶贫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从房地产转向实体经济。至2021年三季度,贷款余额达25.81万亿,占全社会贷款的14%,自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至今,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年化增速达26.95%。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是“大国小农”,整体体量较大,个体小而分散,对普惠金融既有广度、深度的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资金需求,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提高,金融深化服务社会、让利实体经济逐步落实,普惠金融可成为直达实体、促进各阶层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

3 国际经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传导机制较为完备,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乏力,制约宽信用

美国:宽信用采用量化宽松和直升机撒钱非常规方式,效果显著,但大量资金滞留金融体系空转

从投放方式看,次贷危机后启动三轮QE,疫情后启动无限QE+直升机撒钱。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开展三轮量化宽松,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MBS、机构债等资产。2020年疫情冲击,美联储ALL in,启动无限量QE,甚至央行直接将钱转入私人部门的存款账户,向居民支付现金超2500亿美元,刺激消费支出。

从传导渠道看,五大货币传导渠道高效顺畅。利率渠道上,美联储应对迅速,短时间内降至零利率,均刺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压降,加之美国直接融资占比高,利率渠道效果显著。信贷渠道上,美联储购买MBS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提高金融机构信用投放能力,信贷市场需求得以修复。资产价格渠道上,历次危机未改变美股上行态势,股市、房价明显进入上升区间。汇率渠道上,在贸易顺差环境下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作用有限。预期渠道上,美国对预期管理应用熟练,充分沟通,效果明显。

从流向看,有效刺激经济复苏,但大量流向财政和金融机构体系,积累风险,抬高通胀。两次危机后,美国经济均呈现复苏态势。2009年1季度经济触底回升,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1万亿扩张到4.5万亿美元,同期,美联储持有国债规模从4000亿左右提高到2.7万亿,美国国债持有者中,共同基金、保险公司持有规模迅速由2万亿左右提高到4万亿,说明美联储实际上向其他金融机构持有国债提供流动性支持,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有限。2021年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由于货币、财政双重发力,物价抬升,主要通胀指标持续爆表。

欧元区2008年10月开启宽货币,2014年才实现实质宽信用。第一轮宽松(),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欧央行7次降息将主要再融资利率降至1%,启动3.3万亿救助资金,实施扩张性资产购买计划。这一轮宽货币引起债务水平不断攀升。第二轮宽松(),为缓解债务危机和经济进一步下行,2011年重启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历时近3年将基准利率从2.25%降至近零。第三轮宽松(2014-至今),宽货币再次加码,相继推行负利率和量宽。2014年6月以来,推出定向再融资(TLTRO),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至-0.1%,2015年3月起欧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在继续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券的同时,每月购买公共和私人部门600亿欧元债券。2014年6月信贷增速正式触底反弹,2014年6月至2015年末,M2、信贷增速分别由2.3%升至5.2%、-2.1%升至2.7%。但GDP增长始终未能恢复至危机前水平,通缩压力仍在。

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制约欧央行宽信用效果。1)利率渠道畅通,降低政府及企业债券融资成本。降息后欧元区短期国债利率显著下行。在2015年实行量宽后,10年期国债利率也迅速反应。长短端国债利率降低有效缓释了政府债务危机风险。2)信贷渠道不畅。金融危机后,银行业不良率逐步攀升,加之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受抑制,信贷持续萎缩。直至量宽落地才扭转贷款负增长趋势。3)股市表现分化、房市回暖迟滞。欧元区房价在前期宽货币下并未出现明显向好,2015年推出PSPP购买国债和机构债后,房价增速明显加快,抵押品价值上升,投资增速有所回升。欧元区股市呈现结构性分化,除德国外的其他国家股指难回危机前水平。4)出口提振对拉动经济效果不显著。尽管降息和量宽改善了欧元区贸易情况,但由于欧元区出口占GDP比例低,边际效用低。5)预期管理拉动中长期收益率下行。基于整体疲弱的经济、低迷的流动性和压力下的通胀前景,欧央行在2013年7月首提预期管理,并拉动中长期收益率下行。

总的来看,欧元区宽信用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一来欧元区内部经济结构失衡,难以形成各方兼而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二来欧央行也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常规降息工具对信贷修复的效果一般。但欧央行内部主权国家财政不统一,各自发行主权债。为防止道德风险,欧央行对各国资产购买额度和分派做了特殊规定,也使得大部分购债资金流入了在欧央行出资比例高但危机不严重的德法,量宽效果不及预期。

日本:量化宽松的最初践行者,宽信用时滞较长

日本1991年7月开启宽货币,扩张性政策层层加码。第一轮宽松(),为应对泡沫破裂、亚洲金融危机,年基准利率从6.0%下调到0.5%,1999年日本央行下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至零,正式施行零利率政策。第二轮宽松():受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影响,经济再度放缓,2001年3月,日本央行开启第二轮货币宽松,实施全球首次量宽操作,转向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大资产购买,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由0.26%降至零。第三轮宽松(2008-至今):全球金融危机下,2008年日本迅速下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至0.1%,2016年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降为-0.1%,并实行QQE(量化加质化货币宽松),通过控制收益率曲线,将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但这些措施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加重了政府债务负担,政府部门杠杆率从1997年91%大幅提高到2019年200%,央行持有政府债券规模从2011年90万亿日元激增至2019年481万亿日元。

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整体偏弱,宽货币传导至宽信用存在较长时滞。1)利率渠道传导通畅。下调再贴现率至0.5%,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6.6%下行至0.6%。零利率政策下,10年期国债利率由2.4%降至1.2%,1年期国债利率基本保持零水平。2)信贷渠道受阻,修复缓慢。日本金融体系仍以间接融资为主,泡沫的破灭对金融机构、企业及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均带来严重冲击,单一的低利率政策无法对症下药,难以修复各部门资产负债表,金融机构惜贷慎贷,企业及居民借贷意愿均不强烈,资金在金融和财政体系内循环,实体经济参与度不高。2001年央行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转向存款准备金并购买金融机构有价证券,不良债权得以缓解,但已滞后泡沫破裂10年。3)资产价格渠道未能及时激活股票及房地产市场。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有针对性的缓解市场恐慌心理,市场情绪直至零利率和量宽出台才有所缓解,但距泡沫破灭已经十五年。4)汇率渠道短期不明显,出口增速持续下滑。在零利率政策下日本出口增速才恢复上行。5)预期管理失效。在通缩未改善情况下便退出零利率政策,影响公众对央行信任度。2001年央行再度承诺流动性,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降反升。

总的来看,日本宽货币到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产生效应分别滞后10年、15年以及5年。究其原因,一来日本应对危机的反应力度和速度不足。二来日本政府宽货币政策缺乏针对性。三来日本间接融资占比超70%,金融机构、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迟迟难以修复,导致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向实体经济实现有效传导。此外在主办银行制度下,银行与企业联系紧密且企业间相互持股,在经济下行期易导致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负向影响,放大金融系统性风险。

4    启示:既不重走老路,也不重蹈欧美覆辙

中国正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字路口,既不重走老路,也不重蹈欧美覆辙。

欧美宽信用实践表明,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传导机制较为完备,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乏力。美日欧不得不启动零利率、负利率、量化宽松、甚至直升机撒钱等非常规工具,从效果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最为成功,欧元区复苏缓慢、效果不佳,日本陷入“债务-通缩”循环。但共同问题在于大量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中,推高资产价格或通胀,难以撬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中国过去几十年宽信用实践表明,宽信用之所以发挥显著成效,关键是形成了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闭环”,也就是“房企拿地-开发投资-土地财政-资产增值”。一是符合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利益诉求,土地供应、招商引资、基建开展均由政府主导进行,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限制,做到灵活管控,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二是“抵押品属性”符合金融机构诉求,由于房地产是天然的优质抵押物,城投平台往往由政府支持,吸引各类资本。三是资产增值,城市吸引力提升,吸引招商引资、人才流入,形成了“正反馈”效应。

综合国内外经验教训,我们认为:1)随着经济增速换挡,影响宽信用的主要因素逐步从货币投放端转移至融资需求端。过去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只要基础货币宽松,基建、地产融资需求旺盛,带动宽信用立即见效;而新的发展阶段,宽信用效果主要看终端融资需求。2)激发融资需求既要用好政策手段,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培育市场主体自发、长效宽信用,形成良性预期。一是要使得各环节有利可图、二是要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行业、三是要有透明完善的监管制度。3)基础货币投放端,宽信用落地需要预期目标明确的监管政策。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实践表明,明确的政策信号、充分的市场沟通、畅通的传导机制,有助于宽信用落地。4)传导机制方面,新型宽信用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提出挑战。传统宽信用建立在有形资产抵押上,风险定价相对简单,未来随着越来越多新领域成为宽信用主力,金融机构打破定式,提高风险定价的能力。

5    建议:稳住基本盘,构建宽信用长效机制

我们正在经历宽信用的换挡期,从刺激房地产到支持新基建,从逆周期到跨周期,从大水漫灌到精准直达。宽信用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转型过程宜稳不宜急,避免“一刀切”,

短期宽信用,既需要寻找新的支撑点,但同时需要稳住基本盘。房地产目前仍是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地方财政主要来源,居民财富的主要配置。对于房地产,政策出现松动,但属于对政策执行的纠偏和微调,9月以来房地产融资政策出现松动迹象,监管层要求“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媒体报道10月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已基本恢复正常,RMBS重启发行,部分房企有计划近期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这些都是在大框架下的纠偏和微调,关键是稳住基本盘,防止硬着陆,但不改变“房住不炒”总基调。

长期来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宽信用的长效机制需要匹配经济新动能。

一是从基础货币投放来看,建议理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目标,避免目标冲突。我国央行吸取海外经验教训,珍惜货币政策空间,创设直达性、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工具箱已经非常丰富,建议理顺各类工具目标、用途,做好市场预期沟通,避免货币政策工具目标冲突,引导发挥合力。

二是从传导机制看,我国在稳信贷、疏通利率渠道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其一,鉴于我国仍以间接融资体系为主,修复信贷仍是宽信用的主要渠道,需要通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处置不良、补充银行资本金等方式修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消除银行惜贷情绪。其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其三,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发展资本市场,提到直接融资比重,重视资产价格、汇率以及预期渠道对于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协同机制。其四,发挥货币政策与财政发力合力。由于财政发力不需经过金融中介,信用约束较小,扩大财政政策空间对于支持经济触底回升作用明显。

三是,寻找宽信用的最优解,终端仍在融资需求。美日欧迟迟未采取及时有效的举措来刺激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从而影响宽信用的效果作用。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驱动力从投资、出口逐步向消费转移,新动能包括新经济、新基建、绿色金融、高新技术产业等,均为宽信用指明方向。

其一,碳减排支持工具和再贷款均是很好的尝试。央行定向为绿色金融降息,既扩大了绿色信贷可得性、支持节能减排,同时释放的低息高能货币,也可提振银行信用扩张能力,对金融机构形成正向激励作用。

其二,新基建兼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高质量发展,是宽信用的主要发力点“新基建”所包含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为过去近两年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重大投资机遇,也代表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力量。

其三,共同富裕大趋势下,引导新中产、新消费也将成为宽信用的选项,与鼓励扩大中产阶级,促进就业和鼓励生育的领域,将获得政策支持。例如支持发放消费券,引导在符合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领域使用,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定向补贴等。

今年3万亿土地出让收入基本够地方债还本付息
[ 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利率基本在6%~13%不等,如果按9%计算,今年刚出炉的3万亿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基本可以覆盖地方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 ]

  市场之所以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如此关注,主要是因为担心偿付压力过大,财政收入难以支撑。

  昨日审计署数据出炉后,《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从整体的国家经济实力以及具体数据来看,我国债务水平整体可控,但需要对有些债务结构进行调整。

  地方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几何

  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7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4万亿元。

  对于地方负有担保责任和救助责任的债务,财政资金需要承担多少?审计署解释说,政府或有债务是否需要政府承担偿还责任、需要承担多少责任,取决于债务人自身的偿还能力,如果债务人自身收入状况良好,政府则不需要承担偿还责任。

  审计结果显示,2007年以来,全国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当年偿还的债务本金中,各年度由财政资金实际偿还的比率分别在9.95%~19.13%和4.83%~14.64%之间。2012年底全国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分别为27707亿元和59326.32亿元,按照上述财政资金偿还的最高比例19.13%、14.64%计算,两类政府或有债务中,政府需要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最高分别为5300.35亿元和8685.37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7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4.34万亿元,按照上述财政资金偿还比例计算,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最高可能会达到12万亿。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所长崔振龙表示,上述比例是根据经验测算的,这两个数字是放大了的负债率和债务率。对于未来偿还的情况,这一比例还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增长也可能会缩小。

  “而且这也并不是说全部要由财政偿还。”崔振龙说,比如修的高速公路是由高速公路收费去还,建设学校、医院可以用学费和收入偿还。

  对于偿还模式,崔振龙表示,此次审计涉及的245万笔债务都有自己的偿还途径,每一笔都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与借款人之间有协议。“财政资金偿还可能是最主要的方式,尤其是第一类也就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最主要还是财政资金偿还。”

  债务偿还高度依赖土地出让

  中诚信分析师李燕分析,当前中国地方债务的主要偿付来源是政府性基金收入,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75%的资金源自土地出让金。

  报告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截至2012年底,11个省级、316个市级、1396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余额3.49万亿元,占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9.36万亿元的37.23%。

  数据显示,2013年7~12月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24949.06亿元。《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粗略计算,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利率基本在6%~13%不等,如果按9%计算,今年刚出炉的3万亿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基本可以覆盖地方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

  由于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与当地土地出让收入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分析人士担心,受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土地出让金如果下降,将影响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土地出让金偿还到期债务的比例较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金有一定依赖性,但土地出让金偿还债务也并没什么不好,因为土地出让金的潜力还是较大,各级政府都还有较多土地储备。

  李燕也认为,根据2012年压力测试情况,上述担忧还不存在。“一方面,2012年比2011年的土地出让金下降了14%,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偿付仍然相对顺畅;另一方面,从当前数据可以确定,2013年土地出让金比2012年呈增长态势。”

  王雍君称,除了土地出让金,政府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去偿还到期债务。中央政府存款已经超过4万亿,还有数以万计的地方财政资金结余存在银行账户上,此外,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投资的项目形成相当多的类似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机场等优质资产,这些资产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本身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回报,这些都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

  地方政府存流动性压力

  除了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政府偿债的另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借新还旧,这也是市场担心债务不可持续的重要方面。

  李燕称,统计数据表明,过去几年地方债务的借新还旧率的确在不断提高。另外,受资金成本不断高企的影响,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出占全部现金流入的比值正在不断提高,依赖举债产生的现金流占比也在加速提高。

  根据李燕的统计,以典型的地方融资平台为例,2011年举债形成的现金流入为2.98万亿,占全部现金流入的76%左右;2012年举债形成的现金流入为4.19万亿,占比超过80%。而受近三年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影响波动较大,2012年还本付息的现金支出占比为66%,超过2010年和2011年的水平。

  相比2012年,今年融资成本又进一步上行,目前市场比较认可的年化融资成本中值为8%左右,高于去年的年化水平,而且从年底集中发债的融资平台来看,举债成本已经进一步上行,甚至有城投公司的短融利率已经飙升至9%以上。

  中债资信评级业务部副总经理霍志辉在给本报的回复中表示,“从短期来看,地方政府确实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压力,但不至于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长远来看,政府去杠杆将会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李燕也认为,并不能因为城投公司当前融资成本飙升就得出其急于借新还旧的结论,因为相比一些企业而言,城投公司的资金投向更多的是基建和土地收储项目,而这些项目一旦开始就很难暂停,也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可以推迟引进生产线,从而进行资金成本的管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设施回报率估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