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业的 心腹 宠信 亲信 都有哪些人?

妈耶,明朝的各个皇帝外带几个有名的大臣,有文言文写都得几十万字吧。

如果只要简单评价的话,可以看明史帝王本纪里的赞词。顺便给你们看一下,网上流传的满清“抹黑”大明是怎么个样子。


明史中的已经提炼的非常精炼了,而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并没有网上流传的抹黑明朝抹黑的很严重。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比如世宗追封兴献王为帝。也有一些没有提到的一些过失。细节上的东西,有明三百年,文献史料浩如烟海,有兴趣的自己去了解吧。

激荡四百年:刘子业被宰横尸无人管,刘彧继位安抚朝堂内外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81篇

刘子业一向厌恶主衣寿寂之,一见到他便恨得咬牙切齿,阮佃夫把密谋告诉了寿寂之和外监典事朱幼、细铠主姜产之、细铠将王敬则、中书舍人戴明宝等,寿寂之等人一听,全都响应。

王敬则,晋陵南沙人,母亲是女巫,他出生时全身紫色,母亲对人道:“这个儿子非一般人。”年纪稍长时,王敬则两腋各生出乳长数寸,又梦见骑着五种颜色的狮子。

二十多岁时,王敬则因擅长杂技补充为宫中刀戟近卫。某天,刘子业让王敬则表演抛刀,他同时抛起五六把刀,抛到与白虎伞盖那么高,然后全都接住,刘子业大喜,将其补充到侠毂卫队任队主,带细铠近卫。

朱幼在宫廷内外安排好后,让钱蓝生秘密向刘休仁、刘休祐报告。二人得知后,紧张、兴奋、激动,一起涌上心头。

刘子业计划南巡,心腹宗越等人被允许回家准备行装,只有队主樊僧整驻守在华林阁。

柳光世和樊僧整是同乡,他偷偷劝说樊僧整参加行动,樊僧整一口答应下来,参与预谋者达到十几人。

阮佃夫害怕力量太小,打算吸收更多的人参与,寿寂之道:“筹谋的人过多,会泄漏出去,不需要那么多人。”

这天晚上,刘子业赶走所有的侍从、卫士,和一群女巫及宫女约几百人在竹林堂射鬼。射杀完毕,要演奏舞乐,寿寂之忽然抽刀来到刘子业面前,姜产之跟在寿寂之后面,淳于文祖等人也紧随其后。

刘休仁听见路上有急切的脚步声,对刘休祐道:“事情已经开始了。”两人一起跑到景阳山。

刘子业发觉情况不对,引弓射向寿寂之,但没射中。宫女们全都向外逃散,刘子业也跟着逃,寿寂之快步追上,几刀砍死刘子业。

杀死刘子业后,寿寂之向宿卫宣布:“湘东王接受太皇太后的命令,铲除发狂的主上,现在已经平定。”事起突然,宫中不知所为。

此时,刘休仁已跑到秘书省将刘彧拉到西堂,登上皇位,立即召见群臣。事情来得太突然,以至于刘彧连鞋都不知丢在哪儿,只好光着脚来到西堂,头上仍然戴着一顶黑帽。

刘彧坐定后,刘休仁喊主衣给他换了一顶白帽,又下令准备好羽林仪仗队,虽然刘彧还没有登基即位,但所有的事情都用圣旨发布。接着,刘秀仁宣称奉太皇太后之令,列举刘子业的罪行,命刘彧继承帝位。

于是,刘彧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刘宋的第七位皇帝,是为宋明帝。他很快进入角色,收拾刘子业留下的烂摊子。

等到天明,宗越等人才进宫,刘彧对他们好言安抚,礼遇有加,刘子业已死,他们只好接受既定事实。

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十一月三十,刘彧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命豫章王刘子尚和会稽公主刘楚玉自杀,又下令把在狱中的谢庄释放。

直到此时,刘子业的尸体还放在太医阁前,像是被踩死的臭虫。蔡兴宗仗义执言,对尚书右仆射王彧道:“此人虽然凶残暴虐,但毕竟做过天子,应该简单安葬。一直这样放着,肯定会有人趁机搞事。”

最终,刘子业被葬在秣陵县南部,时年不过十七岁。

当初,刘彧的母亲沈婕妤死得早,路太后将其抚养长大。刘彧一直对路太后谦恭有礼,路太后也很疼爱他。

刘子业被杀后,为了安慰路太后,刘彧下令以路太后的侄子路休之为黄门侍郎,路茂之为中书侍郎。

稳住路太后后,刘彧先论功行赏,将寿寂之等十四人封为县侯、县子,然后改组朝堂,重点是安抚好宗室。

十二月初一,刘彧以东海王刘祎为中书监、太尉,镇军将军、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十二月初四,以建安王刘休仁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山阳王刘休祐为荆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为南徐州刺史。

十二月初七,刘彧正式登基即位,宣布大赦。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刘子业制定的荒唐法规和封赏全都废除。

十二月十一,刘彧以右卫将军刘道隆为中护军。刘道隆深受刘子业宠信,曾经奉刘子业之命奸淫过刘休仁的母亲。刘休仁见刘道隆继续升迁,愤而请求辞职。为了安抚刘休仁,刘彧命刘道隆自杀。

宗越、谭金、童太一等人虽然被刘彧所安抚,但内心始终惴惴不安。刘彧也不想让他们继续呆在宫里,从容道:“你们遇到如此凶狠残暴的皇帝,辛苦已久,应该有个休养的地方,大郡由你们挑选。”

宗越等人已疑心自身难保,听完刘彧的话后,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就在一起筹划叛乱,还把计划告诉了沈攸之。

沈攸之却转身报告了刘彧,刘彧下令逮捕宗越等人,投入狱中处死,沈攸之因献上投名状被重新召入宫中,任直阁将军。

十二月十三,刘彧以尚书右仆射王景文为尚书仆射。王景文就是王彧,因避讳刘彧的名字,开始以字行世。

王景文,出身琅琊王氏,王导五世孙,王僧朗之子,美风姿,好言理,深为刘义隆器重,还让刘彧和他同名,又使刘彧娶王景文之妹王贞风为妻,两人关系匪浅。

不久,王贞凤被立为皇后,王景文摇身一变成为国舅。

当初,刘休祐入朝时,让长史、南梁郡太守殷琰代理府州事。等到刘休祐改任荆州刺史,就以殷琰为督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殷琰,陈郡长平人,父亲殷道鸾曾任刘义季右军长史,少时以节义著称,得到刘义隆的赏识,宠遇和王景文不相上下,历任鄱阳、晋熙二郡太守、豫州治中从事史、庐陵内史。

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臧质谋反,殷琰丢下郡务逃到北皖城,意存观望。叛乱平定后,殷琰被抓到尚方寺,不久又被赦免,后来历任豫州别驾、寻阳王冠军司马、巴陵王左军司马,长期辅佐诸王。

此番,是殷琰第一次担任封疆大吏、坐镇一方。

当刘彧竭尽全力的修复刘子业给国家带来的创伤时,一场叛乱却不期而至,并最终席卷全国,将刘宋折腾得支离破碎。这场叛乱的根源并不复杂,那就是有人质疑刘彧根本没资格继承帝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囚凰刘子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