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国培养出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们的势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12.《利维坦》的作者是

13.为暴力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

14.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指的是

15.第一次提出国家消亡命题的是

1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

17.西欧的封建制时期大约经历了

18.中国封建制国家实现其思想统治的方法是

A.把孔子的教育思想宗教化

B.把孔子的文学思想宗教化

C.把孔子的政治思想宗教化

D.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

19.巴比伦的汉漠拉比王自称是

20.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揭开了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史第一页的是

22.20世纪70年代,先后涌现出的政治哲学思潮是

23.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的按需分表明

B.人对劳动的态度变了

2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

25.亚里士多德认为,为多数人谋利益的国家是

26.现代西方民主的支柱是

27.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是

28.立宪君主制政体包括

29.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常见类型有

30.政治文化结构主要构成层次包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

37.简述政治文化的功能。

3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于国家起源研究的主要观点。

39.简述政党的基本特征。

40.简述主权国家必备的基本要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如何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42.论述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主要区别。

【摘要】下文为大家带来的是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的考试试题,各位小伙伴可自行参考练习。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政治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12.《利维坦》的作者是

13.为暴力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

14.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指的是

15.第一次提出国家消亡命题的是

1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

17.西欧的封建制时期大约经历了

18.中国封建制国家实现其思想统治的方法是

A.把孔子的教育思想宗教化

B.把孔子的文学思想宗教化

C.把孔子的政治思想宗教化

D.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

19.巴比伦的汉漠拉比王自称是

20.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揭开了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史第一页的是

22.20世纪70年代,先后涌现出的政治哲学思潮是

23.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的“按需分配”表明

B.人对劳动的态度变了

2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

25.亚里士多德认为,为多数人谋利益的国家是

26.现代西方民主的支柱是

27.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是

28.立宪君主制政体包括

29.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常见类型有

30.政治文化结构主要构成层次包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

37.简述政治文化的功能。

3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于国家起源研究的主要观点。

39.简述政党的基本特征。

40.简述主权国家必备的基本要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如何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42.论述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主要区别。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系希赛网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希赛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立法的一大发明。2009126日我国进入农历己丑年,也即进入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他的生肖应是(  

2、《周谷城学术精华录》: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

C.历史教学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3、马克思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作品与这一时代有关的是(    )

4、有人评论英国的发展:英国种族的扩张对全世界都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英国的下层阶级迅速扩张,超过道德和素质都较优越的上层阶级,那么,不仅英格兰本土的人口素质会遭破坏,而且美国与澳洲的英国后裔也不会像现在如此聪明。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种说法是受到哪一种学说的影响?(  

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四幅图片,请为其命名恰当的主题词

A.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及扩展 B.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6、上课讨论19世纪后半期西欧的社会结构时,老师请同学举出当时社会结构重大改变的指针,几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看法,请问:谁的说法最适当?(   

A.许多国家的政府改善教育设施,并成立各种研究机构

B.各国政府开始辟建运河,开港湾,建公路,改善交通运输

C.以社会正义或社会福利为诉求的政党得票率明显增加

D.各国政府都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解决有关宗教及信仰争端

719世纪中期,有红...黑四种颜色的商队,他们要把自己的货物运到自己的海外市场,他们都从本土出发,其路线分别是:本土澳大利亚印度中国;本土阿尔及利亚越南中国;本土委内瑞拉日本中国;本土柬埔寨新加坡新西兰。据路线判断,你认为英国商队的颜色应是(  

8、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影响这位学者行为的最可能是(  

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

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9、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C.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10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11、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

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

③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 

材料二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

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蹈瑕,无所不至,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欲得其造船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还进一步提出附设艺局(注:艺局即福州船政学堂),聘请西洋技师,派中国工匠.学员学习西洋语言文字.标法画法等。……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3……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修造的最大军舰。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福州船政局》

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军事学堂15.科技学堂12所。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在近代教育上的特点?(4分)根据材料二,分析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的目的。(4分)

2)综合三则材料分析造成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差异的主要原因。(7分)

1)政府制定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大、中、小学体制完备;国民受教育比例高。(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目的: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造船之法以增强国家实力(或:兴利);维护清王朝统治。(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

2)不同的原因:a、领导者的素质差异。中国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领导者均是体制内的旧官僚,他们仍然抱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不放。日本推动教育发展的主体是明治政府。这个政府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权。(3分)b、经济基础不同。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家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迅速。中国可谓是风雨漂摇。危机四伏。经济落后影响教育进步,教育落后反过来又制约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4分)

13、材料一 马基雅维里在讨论共和的《李维史论》中说,人性的软弱使民众难以抵抗腐败

的诱惑,他们不易为共和做牺牲,反而更容易被专制权力所网罗,“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成为专制的帮凶”。而且,就像罗马共和晚期恺撒称帝的时候“民众懵懂无知,居然看不到正在套到自己脖颈上的缳轭”。现在人们回顾共和在民国初期的失败,往往归咎于强权人物对共和制度的破坏。制度的失败总是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使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几乎被完全忽略。……1911年的共和革命是在一个人民不自由.对自由非常缺乏了解的国家里发生的。中国很幸运地有了像孙中山这样的贤明之士,但是,仅仅这样的贤明之士,并不能解除共和的危机:“假如因腐败而衰落的城邦能够东山再起,那也是因为当时正好有德行好的人在世,而不是因为维持着良好秩序的集体德行。此人一死,(国家)便会重蹈覆辙。”

——徐贲《辛亥革命历史教训:腐败的国民乃是共和制度杀手》

梁启超认为精神是文明的最根本方面,“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他又结合中国传统的元气论对其作了进一步发挥。他将精神分为形质之精神和精神之精神,政治法律制度等可见可闻但不可触摸,为形质之精神,国民之元气,则非一朝一夕所致,非一人一家之所可成,非政府之力所能强逼,非宗门之教所能劝导,是之谓精神之精神。元气是文明的根本,更是立民进而立国的根基,“国于天地,必有以立。国所与立者何?曰民而已;民所以立者何?曰气而已。”不管中国还是日本,文明的程度都不如欧美,学习西方,根本的是要学习西方文明的精神,尤其是中国旨在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不成功,这就使梁启超更加相信学习西方精神的重要。但是如何学习西方的精神呢?“求精神之精神,必以精神之精神而感召之。

——王敏《启蒙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包括哪些,对

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如何认识。(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形质之精神和精神之精神 是什么?并分析梁启超为什么

信学习西方精神的重要”?(7分)

1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包括: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力量强大,对共和的破坏;(2分)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发动广大工农群众,(2分);同盟会内部涣散、意见分歧(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是指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众的民主意识尚未觉醒,奴性顺民习性尚未去除。(2分)(只答到腐败的国民,未加以说明的不给分)

2)政治法律制度等、国民的民主意识和国民素质等。(2分)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文明的根本,是国家强盛的根基;中国文明程度不如西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的教训(5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